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指患者,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等再医院活动期间遭受 医院感染 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消毒: 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 消毒 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程 灭菌:清除或杀灭物品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治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过程。 灭菌 高效: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 高效 中效: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不能杀灭芽孢 中效 低效: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亲脂性病毒,不能杀灭结核杆菌,亲水性病毒和芽孢 低效 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 无菌技术 染的操作技术 隔离:将传染病患者或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方,以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的措施 隔离 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办公室,治疗室等以及病区以外的地方。 清洁区 半污染区: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化验室,消毒室等 半污染区 污染区:患者直接和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室,厕所等 污染区 医源性损害:无论是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还是心理性损伤,如果是由于医护人员言谈及 医源性损害 行为上的不慎,或操作上的不当,失误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上的损害。 入院护理: 入院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出院护理:协助患者离开医院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出院护理 人体力学: 人体力学 应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和有关的定律以及相关的机械运动原理来研究人体发生 的各种活动的科学。 舒适:处在轻松,安宁的环境状态下,个体所具有的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 舒适 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 主动卧位: 主动卧位:患者在床上自己采取的最舒适的卧位。 被动卧位:患者自己无力变换卧位时,由其他人帮助安置的卧位 被动卧位 被迫卧位: 被迫卧位:患者的而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被 迫采取的卧位。 休息: 休息: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 复精力的过程。 睡眠型呼吸暂停: 睡眠型呼吸暂停:一种以睡眠期间发生的自我限制,10S 以上没有呼吸的睡眠失调。 压疮: 压疮:也称褥疮,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 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剪切力: 剪切力:由于两

层物质相邻表面间的滑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时所产生的一种力。 治疗饮食: 治疗饮食: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在基本饮食基础上适当调整总热能和某种营养素,从而达 到辅助治疗目的的一类饮食。 实验饮食: 实验饮食:亦称诊断饮食,通过对饮食内容的调整,以协助疾病的诊断和提高实验检查结果 的正确性的一种饮食。 管饲饮食: 管饲饮食:对于肠胃功能正常的患者,通过管道将食物,水分及药物灌入胃内,以提供营养 素,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营养支持方法。 鼻饲: 鼻饲: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肠道,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 疗需要的技术。 要素饮食:又称元素饮食,是一种人工精致,营养素齐全,由无渣小分子物质组成的水溶性 要素饮食 营养合成剂。 发热: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 发热 高超过正常值 0.5℃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 1℃以上时。 稽留热: 稽留热:体温在 39~40℃以上水平持续数日或数周,24h 波动范围不超过 1℃。 弛张热:体温在 39℃以上,波动范围大,24h 体温差可达 2℃以上,但都高于正常水平。 弛张热 间歇热: 间歇热:体温骤然上升到 39℃以上,持续数小时后又迅速降至正常,经过一天或数天间歇 后体温又升高,高热期与无热期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反复发作。 体温过低:机体深部温度持续低于正常,体温在 35℃一下者。 体温过低 继发性效应:局部用冷或用热后,引起周围小血管的扩张或收缩。是机体为了避免长时间用 热或用冷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的防御反应。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有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异常及呼吸肌加 强收缩的表现。 潮式呼吸:一种有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时间的呼吸暂 潮式呼吸 停(5~30S) ,又开始上述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间断呼吸: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期后又开始呼吸,如粗反复 间断呼吸 交替。 蝉鸣样呼吸: 蝉鸣样呼吸:吸气时有一种高音调的音响,多因细支气管,小支气管堵塞,使空气进入发生 困难所致。 鼾声呼吸:由于器官或支气管内有较多的分泌物聚积,使呼气时发出粗糙的鼾音。 鼾声呼吸 体位引流: 将患者置于特殊的体位, 借重力作用将肺及支气管内所积存分泌物引流至较大的 体位引流: 气管,通过咳嗽排出体外的过程。 吸痰术: ;用导管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 吸痰术:利用负压作用, 道通畅的一种方法。 氧气吸入

法: 氧气吸入法:常用的改善呼吸的技术之一,通过给氧,增加吸入空气中的氧的浓度,以提高 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从而预防和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 织缺氧。 雾化吸入法:用雾化装置将水分或药液吹散成细小的雾滴,使其悬浮在吸入的空气中,经口 雾化吸入法 或鼻吸入,以达到湿化呼吸道黏膜,祛痰,解痉,抗炎的目的。 超声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吸入:利用超声波声能产生高频振荡,将药液秉承细微雾滴,随着吸入的空气散布 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等深部呼吸道而发挥疗效。 氧气雾化吸入法: 利用一定压力的氧气或空气产生高速的气流使药液形成雾滴, 随着吸气进 氧气雾化吸入法: 入呼吸道而产生疗效。 速脉: 速脉: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 100 次∕分。 缓脉: 缓脉: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低于 60 次∕分。 间歇脉: 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强的脉搏, 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 间歇脉: 歇。 绌脉: 绌脉: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小于心率 奇脉:当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奇脉 高血压: 高血压: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成人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 血压:收缩压低于 90 mmHg,舒张压低于 60 mmHg。 低血压 尿失禁: 尿失禁: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 尿潴留:尿量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尿潴留 导尿术: 导尿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技术。 灌肠法: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 ,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的技术。 排便改道: 排便改道:因为疾病治疗的需要,将肠道的一部分外置于腹部表面,在腹部简历暂时性或永 久性的人工肠造口,以排泄粪便。 皮内注射: 皮内注射:将小剂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技术。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入皮下组织的技术。 定位法: 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 臀大肌 十字” “十字” 定位法 从臀裂定点向左或右侧划一水平线, 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选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静脉输液: 将大量无菌 静脉输液 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 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经脉的技术。 输液微粒: 输液微粒: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 1~15μm。 输液微粒污染: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输液微粒污染 病情观察: 有目的, 有计划地了解, 病情观察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积

极启动感觉器官以及应用辅助工具, 观察患者的生理,病理变化和心理反应的知觉过程。 危重患者:患者病情重,复杂,变化快,若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则可能延误抢救而影响预 危重患者 后,甚至威胁生命。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抢救心脏骤停等急危重症患者的基本措施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洗胃: 洗胃:将洗胃导管由口腔或鼻腔插入胃内,利用重力,虹吸或负压吸引作用的原理,将大量 溶液灌入胃腔反复冲洗的技术 医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为患者拟定的各种诊疗的具体措施的书面嘱咐。 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 24h 以上,至医生著名停止医嘱方才失效。 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 24h 以内,有的需要立即执行,一般只执行一次。 临时医嘱 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 24h 以上,在病情需要时才执行,两次执行之间有间隔的时间限 长期备用医嘱 制。 临时备用医嘱: 病情需要时才执行, 只执行一次, 过期尚未执行则自动失效。 临时备用医嘱 为 12h 内有效, 特别护理记录: 大手术后或接受特殊治疗需严密观察病情的患 特别护理记录 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为危重, 者所作的客观记录,目的是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治疗或抢救后的效果。 病室报告: 病室报告 由值班护士针对值班期间病室情况及患者病情动态变化等所书写的书面交接班报 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