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表

广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表

广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表

广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表

表号:桂NL01表

制表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局

批准文号:桂统审批函〔2016〕4号

填报人:电话号码:登记日期:

说明: 1.调查对象为本辖区内常住劳动力,男性16—59周岁,女性16—54周岁。

2.建档立卡情况:指2015年经扶贫部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情况暂未就业情况指的是一周内没

有从事有报酬的工作。

3.失地农民是指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

4.暂未就业情况指的是一周内没有从事有报酬的工作。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随着当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向工业,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本文基于工业集聚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开,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业集聚 一、引言 工业集聚是指一系列相似的下业企业汇聚于同一个区域。这是一种在工业布局上相对集中的现象。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制以及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随着各种下业产业的发展与个别产业规模扩大。为了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下业集聚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的运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当地的劳动力已经远远不足。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下业集聚区。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据统计。2010年从农村转移㈩来的劳动力约有1.5亿人,占到了总流动人口的68.2%。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容小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原因 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中一元是以下业化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另外一元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

在这种经济社会结构下。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城乡生活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差距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1)经济因素。与农村相比,下业化集聚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酬。一部分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奔赴工业聚集地,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2)科技因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开始引进适量机器设备,提高了部分农业的作业效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在下业集聚地下厂为了维持日常经营又急需劳动力。那些被机器所淘汰的农民开始寻求新的下作。为了谋生他们向工业集聚地转移。 (3)生活质量因素。我国现阶段,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差距。一些农民工进城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挣钱去找一些辛苦脏乱的下作,他们更加希望的是在挣到钱的同时能借此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希望在城市立足,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工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我国农村人口过多。耕地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我国的人均耕地仅1.35亩。并有666个县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795亩,其中463个县低于国际公认危险线:0.5亩。工业

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大全

1.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1.性别 A:男B:女 2.所学专业名称( ) 3.所获学历: A:专科B:本科C:研究生 4.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 A:学习成绩B:专业技能C:实习经历D:考试证书/技能认证 5.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 B: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C: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D: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 E: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 F: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6.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 A:IT与通讯业B:金融、证券、保险业C:商贸业D:电力、石化等能源业 E:新闻出版业F:房地产业G:医药食品业H:旅游交通民航业 I:制造业J:政府机关K:其它 7.你对这个行业的选择主要是基于: [多选题] A:属于朝阳行业,前途远大B:该行业收入较高C:与自己的专业对口 D:创业机会大E:稳定F:其它 8.如果进入这个企业,您最希望从企业中得到什么[多选题] A:企业的从业经验B:良好的专业技术C:先进的管理模式 D:前沿知识信息E:广泛的人际关系F:团队合作技巧 G:良好的薪酬福利H:到海外工作的机会I:自我价值的实现 J:稳定的工作岗位K:其它 9.你最希望从哪个渠道获得这个企业的招聘信息[多选题] A:学校就业指导中心B:求职网站C:招聘会 D:校园宣讲会E:专业媒体F:其它 10.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是[多选题] A:北京B:上海C:广州、深圳D: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E:中部大中城市F:西部大中城市G:其它 11.您对上述地区的选择原因是[多选题] A:生活条件好B:有较大的发展机会C:良好的人才政策 D:看中创业环境E:回报家乡F:其它 12.如求职较为困难,您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能否接受 A:乐于接受B: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C:坚决不接受 13.您进入毕业时期的去向? A:求职B:考研(选择此答案请答第19小题) C:出国(选择此答案请答第20小题)D:创业E:求职考研两手准备F:其它 14.您对求职薪酬的考虑(试用期后的工资): A:800-1000元B:1001-1500元C:1501-2000元

年度考核登记表个人工作总结4篇

年度考核登记表个人工作总结4篇 年度考核登记表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 本学年,我主要从事六(1)班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周课时15节。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色地履行了中小学一级教师职责。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热爱党,热爱人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区教研室和组里的各种会议;能根据学科特点,通过自己订阅或者在络上寻找国内外热点、重点新闻,及时领会和用于教学辅导;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主动与同事研究业务,互相学习,配合默契,教学水平共同提高,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毕业班工作,任务艰巨,为了整体利益,我们积极协调、灵活安排,受到学生的欢迎,并获得了很好的统考成绩,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二、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能认真把握教材——把课标、课本、时政及时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且能利用课堂时间不断地以新型热点材料为背景创设提问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对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从而使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二,能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重视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帮助学生学会求知、不断发展的目的。 第三,尊重学生。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培养,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能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提出与学生自身水平相当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共同提高。因而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在积极参加教委组织的新教材培训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另外,本人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有了心得体会就及时记下来与同事交流。 三、出勤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工作业绩方面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 研究 ——以城市农民工福利问题为例 作者:王晓红 专业名称:文秘 指导教师:浏讲师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入,农民工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当前农民工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与其伴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治安问题、出租屋管理问题等,笔者则针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民工的涵义,对金牛区农民工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最后得出了笔者对完善农民工福利管理的粗浅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前言1 1、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2 1.1降低社会矛盾2 1.2确保农民工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的科学管理2 2、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3 2.1农民工缺乏劳动保障及劳动纠纷等法律咨询福利3 2.2子女上学福利不足带来的人口管理和公共生活服务压力大4 2.3社区福利较少,影响农民工的融入速度4 2.4排斥情绪导致的农民工自卑心理严重4 3、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6 3.1缺乏权威的福利管理机构,引发安全隐患6 3.2农民工总体参保率低6 3.3社会因素导致的歧视、排斥现象的产生7 4、加强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的建议8 4.1将农民工福利管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8 4.1.1强化各组织间的相互配合8 4.1.2出台有关农民工管理的规性文件和规章8 4.2强化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8 4.3强化治安宣传工作,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3.1把握传媒宣扬的舆论导向9 4.3.2开展普法宣传,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4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9 .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阶段,农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报告

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学生XX XX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内容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建议经济影响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country road to the inevitable.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not only fundamentally restricted the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to a certain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表 (用人单位卷) 编码问题可供选择答案请选择或填写 A01 单位性质:1、国有企业 2、私营或民营企业 3、外商独资企业(不包括港澳台资) 4、港澳台资企业 5、合资企业 6、其他 A02 单位规模(按 《中小企业标 准暂行规定》划 分): 1、大型 2、中型 3、小型 4、个体 B01 2012年岗位需求总数 B01-1 专业技术岗位需求人数 其中:需求高校毕业生人数 B01-2 市场营销岗位需求人数 其中:需求高校毕业生人数 B01-3 行政管理岗位需求人数 其中:需求高校毕业生人数 B01-4 一线操作岗位需求人数 其中:需求高校毕业生人数 B02-1 所需高校毕业 生学历情况: 1、专科人数 B02-2 2、本科人数B02-3 3、硕士人数B02-4 4、博士人数 B03 需求高校毕业 生量较大的学 科是(按需求量 从高到低请选3 项,分别标注① ②③) 1、文史类 2、理科类 3、工科类 4、经济类 5、管理类 6、医药类 7、法学类 8、外文类 9、哲学 10、社会学 11、其他 B04 您认为未来几 年对毕业生的 1、逐年增大 2、基本持平

需求趋势:3、逐年递减 B05 贵单位在招聘 毕业生时比较 注重的是(可选 多项) 1、毕业院校 2、所学专业 3、学习成绩 4、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如协作精神、 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5、外语水平 6、计算机技能 7、社会实践经历 8、社会背景 9、学生干部经历 10、其他 B06-1 贵单位新入职 应届毕业生的 年薪一般是:(1)博士万元 B06-2 (2)硕士万元B06-3 (3)本科万元B06-4 (4)专科(高职) 万元 B07 贵单位对新入 职的应届毕业 生工作总体满 意度: 1、很满意 2、比较满意 3、一般 4、不太满意 B08 贵单位接收的 毕业生一般需 要经过多长时 间能够胜任所 在岗位工作? 1、两年 2、一年 3、六个月左右 4、三个月左右 5、三个月以下 B09-1 贵单位近3年接 收的应届毕业 生:(1)所学专业符合岗位要求的占% B09-2 (2)所学专业和岗位要求相近的占% B09-3 (3)能基本胜任工作要求的毕业生占% B10 贵单位如果认 为毕业生不胜 任工作,主要原 因是(可多 选): 1、专业基础不扎实 2、动手能力不强 3、工作不安心 4、缺乏团队意识 5、其他 B11-1 近3年接收的应 届大专、本科毕 业生中,留在贵 单位工作时间(1)满1年的有人,占% B11-2 (2)满2年的有人,占% B11-3 (3)满3年的有人,占% B11-1 近3年接收的硕 士、博士毕业生 中,留在贵单位 工作时间(1)满1年的有人,占% B11-2 (2)满2年的有人,占% B11-3 (3)满3年的有人,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三种形式,文中所用的转移主要指前两种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能有效地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本次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挑战,从长期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促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工作,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回流;城乡协调 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062-04 收稿日期:2009-02-16 一、引言 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颇多,形成的各种不同观点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种是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但这种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而以刘易斯(1954)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坚持认为农业部门存在无限丰剩的剩余劳动力,把他们转移到非农部门中不会使农业产量减少,因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低到接近零。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有如下理解:(1)把农业劳动力的闲置视为“剩余”;(2)认为“剩余”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3)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李仙娥,200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我们赞同周振华的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是在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要的条件下,其劳动边际产量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力;或者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稳定增长,并且满足社会需要条件下的农业闲置劳动力。只有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才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周振华199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三种: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鉴于我们现有体制和制度因素,在较长时期内对大多数农民来说,要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换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所使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念,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实行就地或异地转移即前两种形式的转移。 近几年来,原先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部分剩余劳动力又开始返乡或创业或务农,这种现象被称作劳动力回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流入区域的领先发展,强化了其增长极的地位 由于劳动力流入区域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工业发展较快,各种类型的企业迅猛发展,它们已由最初的劳动力剩余经济变为劳动力不足。大量农民工的流入,为这些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资源,降低了发达地区用工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达地区凭借开放的政策、勤奋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吸

年年度考核登记表个人总结精选

XX年年度考核登记表个人总结精选 考核的目的是改进绩效、推进工作、提高效率。考核对象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实际得分即为考核结果。如何运用考核结果,会直接影响考核的激励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在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认真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全面了解掌握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加强依法治国重大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以增强自身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我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局上组织的各类学习教育活动,主动分析查找本人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整改,力求实效,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不良习惯,真正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通过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科室和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XX年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

质的最有效途径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方面我积极参与局上组织各类学习教育活动,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努力提高工作技能的同时,踊跃报名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业务技能知识培训,有针对性地学习电脑操作技能及法律法规知识,使自己在实际工作技能上有较大提高和进步,真正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 二、努力加强党性锻炼,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多年来,我积极倡导勤政廉洁的优良作风。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我始终保持着节俭习惯,慎细慎微,从不大意,时刻检点着自己的言行,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从不向被下属单位吃拿卡要,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严守党的纪律,坚决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斗争,反对一切形式的浪费之风、奢靡之风、腐化之风,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努力工作,按时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我遵照领导安排,对局上交办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能做到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北京市社保个人信息登记表

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信息登记表 填报单位(公章): 组织机构代码:□□□□□□□□ 社会保险登记证编码:□□□□□□□□□□□□ 本人目前确属社会保险参保对象,现申请参加社会保险,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的要求本人已如实填写了上述相关信息,并对所 单位负责人:社保经(代)办机构经办人员(签 章): 单位经办人:社保经(代)办机构(盖章): 填报日期:年月日办理日期:年月 日 注:此表为参保单位职工专用。表格中带*号的项目为必录项,其他有前提条件的必录项请参考指标解释。 《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信息登记表》 指标解释 1.组织机构代码:指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核发的代码,如参保单位无赋码资格的,由社保

经(代)办机构赋予替代码,为必录项。 2.社会保险登记证编码: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有关规定核发的社会保险登记证的编码,单位应如实填写,为必录项。 3.参加险种:根据职工应参加的险种选择划“√”,为必录项。 单位类型为企业、自收自支事业、民办非企业、城镇集体的单位必须参加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医疗保险,选择参加生育保险的外埠人员必须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单位类型为全额事业的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除外)必须参加失业、工伤保险,合同制工人必须参加养老保险; 单位类型为差额事业的单位必须参加失业、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同制工人必须参加养老保险; 单位类型为社会团体、基金会的单位必须参加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 其他单位按照相关批准的文件参加保险。 4.姓名:同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内容一致,为必录项。 5.公民身份号码:参保人员填写经公安机关核发的18位公民身份证号码(以户口簿内容为准),为必录项。 6.出生日期:应与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一致,为必录项。 7.性别、民族:与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内容一致,外国籍人员选择“其他族”,为必录项。 8.婚姻状况(代码项):与居民户口簿内容一致。 代码婚姻状况代码婚姻状况 1 未婚 4 离婚 2 已婚9 其它 3 丧偶 9.文化程度(代码项):是指参保人员受教育程度的分类,依据参保人员实际情况填写,为必录项。 代码文化程度代码文化程度 11 博士61 高中 12 硕士62 职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提纲 (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提纲】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 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X X 大学毕业论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姓名:__________ 2014年6月25日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管理工勤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管理工勤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要想写好管理工勤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首先要写好年终总结的范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管理工勤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范文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发展需要。 一年来我能坚持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努力营造办公室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重视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利用参加培训班等机会聆听专家的指导,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的重点,积极学习有关经济、政治、法律等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在实际工作中把政治理论只是业务知识和其他新的知识结合起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 三、勤奋干事,积极进取。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事务性工作,有问题及时解决,协助领导做好信访处理工作和领导安排的随机性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政治理论水平还不够高,理论指导实践还欠缺。个人文字综合能力提高还不够,离领导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工作中有时还不够细致。 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水平,适应新时期下工作的需要,发奋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树立办公室的良好形象。 管理工勤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20××年度) 单位:××姓名性别聘现岗时间岗位及职务办公室主任岗 位 职 责 个 人 总 结 主管领导评语和考核等次建议 签名:年月日 单 位 意 见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2009.9. 《 目 录 》 摘要 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现状 2. 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因素 3. 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 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在与将来 5. 政策建议 作者:李牧群 (Li Muqun) 首席研究员 刘金贺(Liu Jinhe)首席研究员 马兹晖(Ma Zihui)首席研究员 李萌(Li Meng)研究员 SERI: Hyunkuk Cho 首席研究员 审阅:刘晋硕(Liu Jinshuo) 首席研究员

《 概 要 》 2003年起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的现象,但事实上中国农村仍然存在着上亿的剩余劳动力。最近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农村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以及妨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种因素的存在,农民工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造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方面是农村的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无法持续吸纳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日趋活跃,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加之城市工作收入显著高于在农村务农收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农。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造成农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安全条件差、工资水平低;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镇人群一样的城市公共服务,农民工的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问题更是增添了农民工在城镇生活的难度。 农民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有利于促进农业向劳动密集程度低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出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通过从收入水平低的地区向高收入水平地区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消除地区不平等和减贫都有积极作用。 进城务农无论是对农民工自身还是对其家庭,以及城镇原有人群都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一方面,进城打工提高了劳动力本身的回报和对自身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城市的容纳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农民工产生不满和失意,同时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问题严重。同时城市的犯罪案件增多及社会治安混乱等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 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外向经济依赖严重的中国经济影响明显,企业破产或以及产能过剩加剧了就业压力,政府出台解决就业的措施对农民工失业潮效果甚微,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大量失业在所难免,农民工的失业给城市和农村都带来经济和社会矛盾。 从未来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演变趋势上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仍将长期存在,但每年新增进城务工人数将有所下降。从转移方向和目标行业来看,中西部地区将更多的吸引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而得益于东部沿海城市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仍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该地区城镇的第三产业务工 农民工向城镇岗位的转移是对城镇劳动力的有效补充,但农民工的知识技能有待提高,提升劳动者素质应当成为政策制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城镇建设的速度无法容纳大批农民工,长期而言应当依托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分流城镇务工人员的大量流入;土地流转制度的出台应该充分考虑对失去土地农民的保障;长期而言解决农村-城镇劳动力大范围迁移的根本方法是农村的城镇化发展

毕业生实习就业意向调查表

毕业生实习就业意向调查 亲爱的同学,您好! 我是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实习就业意向调查”课题组的一名调查员,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毕业生实习就业意向的调查,目的是了解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意向,以便为高校在以后的施教方面提供参考。 希望您能积极参与,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不会泄露您的个人隐私。感谢您的支持和合作! 填写说明: (1)本问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自由陈述题。 (2)“○”表示单选题答案,您从列出的选择中只可以选择一项,并画上“√”。 (3)“□”表示多选题答案,您从列出的选择中可以选择多项,并画上“√”。(4)请您自由陈述的问题,请填写在留出的横线上。 用户基本信息 院系:﹍﹍﹍﹍﹍﹍专业:﹍﹍﹍﹍﹍﹍﹍ 性别:○男○女户籍类型:○城镇○农村 1、您进入毕业实习时期的去向? □A.求职□B.考研□C.求职考研两手准备□D.考公务员 □E.出国□F.创业□G.其他 2、如果您考研,原因是[请多选] □A.对学术感兴趣□B.希望在高校工作 □C.能够有一个好的出路□D.对求职恐惧 □E.专业就业前景不好□F.其它 3、当您毕业时,你会 ○A .先择业后就业○B.先就业后择业 ○C .继续深造○D.自主创业 4、您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态度

○A.很看重,精挑细选○B.干什么都可以,主要积累经验○C.单位文化氛围好○D.不惜代价,找一份高收入工作○E. 随便找一份 5、毕业后的择业方向是 ○A.政府机关○B.外资企业○C.私营民营企业 ○D.国有单位○E.事业单位○F.创业 6、您对这个方向的选择主要是基于: [请多选] □A.属于朝阳行业,前途远大□B.该行业收入较高 □C.与自己的专业对口□D.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E.相对稳定□F. 其它 7、假如毕业,您希望就业的地区 ▼城乡▼地区 ○大都会(北京、上海、深圳)○东部地区○直辖市/省会城市○中部地区 ○地级城市○西部地区○县城○农村 8.、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是[请多选] □A.生活条件好□B.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C.良好的人才政策□D.创业环境较好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福建省%、安徽省%、重庆市%、河南省%、湖

北省%、四川省%。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四川%,安徽%,江西%,江苏%,湖南%,湖北%,山东%,重庆%。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 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岁、岁、岁。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岁。 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 调查表明,2002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和%,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2004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和%,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 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02年,外出就业的女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003年则达到%,比上年上升了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又比上年上升了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调查显示,2004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

个人总结年度考核登记表

个人总结年度考核登记表 时光如梭,转眼既逝。xx年度工作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将来临。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前段时间的个人学习工作情况总结。20**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政治思想方面:思想积极进步,政治觉悟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辩证、理性地看待工作和问题。在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下,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以便使自己更快地认清发展的形势。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八荣八耻"时期,了解到了"八荣八耻"的内涵。学习方面:坚持把学习作为自我完善和提高的重要途径,学以致用,既积极学习,又挤出时间来进行调研,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工作作风和成绩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且在工作中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能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树立大局观念,对工作不叫苦、不嫌累、不推诿、不扯皮,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工作思路清晰,重大局,讲团结,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能正确地定位,处理好同志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重点工作能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求真务实,能以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和全体干部职工较好的实现了以党建促经济,以稳定保经济。通过在这段时间的工作,我深感学习的重要性,加之工作业务性较强,我越感知识的重要。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能更好地搞好本职工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向书本学习 2.向老同志学习3.向实践学习。 在工作中,我遵守每一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但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理论知识水平还比较低,现代办公技能还不强。今后,我一定认真克服缺点,发扬成绩,自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如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有效解决农村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农民通过转移就业而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迅猛增长,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贡献力量。科学调控、合理引导、依法保障、全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将成为今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但目前,我市当前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民工以自发和亲友介绍输出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比较大;二是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就业渠道较少,大多仅限于农、林、牧、渔业知识,内容简单,对外出就业帮助不大;三是外出就业以短暂输出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四是缺乏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五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配置和运用好劳动力资源 各级政府要尽快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打工的相关政策,为农民合理流动提供政策支持。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的各种手续,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和风险。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积极与务工人员集聚地的司法、计生、劳动人事等部门取得联系,切实搞好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规范劳动力中介组织,全面搜集和及时反馈各地务工信息,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劳务信息,使农民“外流”由自发松散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从完善镇、村级劳务市场入手,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首先进入镇内劳务市场,积累经验和技能,然后逐步向省内和省外劳务市场进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梯度转移,使农村劳动力一旦转移出去就能站得稳,立得住。 二、大力开展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订单培训。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努力打造劳务精品,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并驾齐驱快速增长。 要在对全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进行认真摸底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状况及不同思想状态的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根据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逐年加大政府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尽快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促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