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诊断要点

以发热恶寒 , 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 , 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四时均有 , 多见于冬春 , 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自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 , 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 单核细胞增加。

二、中医辨证分型

1 、风寒束表 : 发热轻,恶寒重 , 无汗 , 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年长儿可诉肢体疼痛 ,头痛。舌苔薄白 , 脉浮紧。

2 、风热犯表 : 发热重 , 恶寒轻 , 有汗或无汗,头痛 , 鼻塞流稠涕 , 咳嗽 , 咽红。或目赤流泪 , 烦热口渴。舌质红少津 , 苔薄黄 , 脉浮数。

3 、暑湿袭表 : 高热不退 , 或身热不扬 , 汗出不畅多头痛 , 倦怠 , 泛恶 , 鼻塞流涕 , 咳嗽。舌尖红 , 苔白腻 , 脉数。

三、治疗

( 一〉中医治疗

风寒束表 : 解表散寒 , 宣肺和卫。以荆防败毒散加减。

2 、风热犯表 : 硫风清热 , 解毒利咽。以银翘散和桑菊饮加减。

3 、暑湿袭表 : 清暑解表。以新加香需饮加减。

4、外治:中药穴位敷贴、中药外洗、推拿等治疗。

〈二〉西医治疗

1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 : 保持室内通风 , 适宜的温湿度 : 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2 、对症治疗 :

(1) 发热:可给物理降温 : 体温≥°C 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酸、布洛芬等,或静注赖氨匹林。如发生高热惊厥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 如既往有复杂性热惊厥史 , 体温≥ 38°

C 即给予药物退热治疗。

3 、病因治疗: 常用抗病毒药物

(1) 利巴韦林(病毒唑) , 疗程 3 一 7 天。剂量为 10 -15mg/kg/ 日 ,分 3-4 次口服或、化吸入、静注。

(2) 中药 : 可选用感冒冲剂(院制)、小儿金翘颗粒、健儿清解液、减味紫雪口服液等。如病情严重有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者可选用抗生素 , 常用者有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 , 疗程 3-5 日。如证实为链球菌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 , 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史者, 青霉素疗程为 10-14 日。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

一、诊断要点

咳嗽为主要症状 , 多继发于感冒之后 , 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好发于冬春季节。

肺部听诊 : 两肺呼吸音粗糙 , 或有少量的散在干、湿罗音。

X 线摄片或透视检查, 示肺纹理增粗。

二、中医辨证分型

1 、风寒袭肺 : 咳嗽 , 痰稀色白 , 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 , 无汗 , 咽部不红 , 苔薄白 ,脉浮紧。

2 、风热犯肺 : 咳嗽 , 痰黄而稠 , 鼻塞 , 流浊涕 , 发热恶风 , 咽红而肿。舌尖红 , 苔薄白或微黄 , 脉浮数。

3 、痰热壅肺 : 咳嗽 , 痰黄白粘稠 , 咯吐不爽 , 咳时面赤唇红 , 或伴发热口渴 , 咽喉痛。舌质红 , 苔黄腻 , 脉滑数。

4 、痰湿壅肺 : 咳嗽。痰多色白如泡末。咳时喉有痰声 , 或呼吸气粗 , 多不发热。苔白腻,脉滑。

5 、肺气亏虚 : 咳声无力 , 痰白清稀 , 面色淡白 , 体弱多汗 , 易于感冒。舌淡 , 脉无力。

6 、肺阴亏虚 : 于咳无痰 , 或痰少而粘 , 不易咯出 , 口渴咽干 , 咳声嘶哑 , 手足心热。舌红苔少 , 脉细数。

三、治疗

〈一〉中医治疗

1 、风寒袭肺 : 温肺止咳 , 宣散调卫。以杏苏散加减。

2 、风热犯肺 : 清肺止咳 , 化痰利咽。以桑菊饮加减。

3 、痰热壅肺:清热化痰 , 宣肺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4 、痰湿壅肺:健脾益气 , 止咳化痰。以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

5 、肺气亏虚:益气固卫 , 补肺止咳。以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6 、肺阴亏虚:滋阴润燥 , 清肺止咳。以沙参麦冬汤加减。

7、外治:中药穴位敷贴治疗。

〈二〉西医治疗

1 、一般治疗:同上呼吸道感染 , 经常变换体位 , 多饮水 , 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

咳出。

2 、控制感染: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 , 一般不采用抗生素;对婴幼儿有发热、脓痰、白细胞增多或C反应蛋白增高者、病毒性感染病程≥7 天者 , 或考虑有细菌感染时可适当选用抗生素。青霉素类或头孢类首选 , 如青霉素或头孢类过敏可选用大环内酯类等广谱抗生素。疗程 7-10 天左右。病原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者可用阿奇霉素3-5天。

3 、对症治疗:

(1) 化痰止咳 : 痰稠者可选用氨澳索等 : 剌激干咳为主者 , 可用复方福尔可定口

服液 : 如干咳严重、影响休息者可短期选用复方可待因。

(2) 止喘:对喘憋严重者可口服博利康尼、班布特罗 , 或雾化吸入万托林等。 (3)

喘息严重时可加用强的松 , 1mg/kg/日 , 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等 , 共 1-5 天。

(3)如痰多或咳重者可用超声雾化治疗。

支气管肺炎

一、诊断要点

1 、发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 , 起病多急骤 , 有发热、咳嗽和气促等症状。

2 、鼻翼煽动、三凹征、口唇和鼻唇沟及趾指端发绀。

3 、肺部听诊 : 早期可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减低 , 以后可闻固定的中、细

湿罗音。

X 线摄片可见非特异性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 , 中内带较多 , 少数可融合成大片浸润影 , 并可伴有肺不张或肺气肿 .

二、中医辨证分型

1 、风寒闭肺:恶寒发热,无汗 , 呼吸气急,痰稀色白 , 口不渴,咽不红。苔薄白 ,脉浮紧,指纹浮红。

2 、风热闭肺 : 咳嗽气急 , 痰黄而稠 , 发热恶风 , 口渴咽红而肿。舌红苔黄 , 脉滑数,指纹紫滞。

3 、痰热闭肺 : 咳嗽喘促 ,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喉中痰鸣,面赤口渴 ,口辰紫绀,舌质红 , 苔黄 , 脉弦滑。

4、阴虚肺热:干咳无痰 , 或痰少而粘 , 不易咯出,口渴咽干 , 咳声嘶哑,手足心热。舌红苔少 , 脉细数。

5 、肺脾气虚 : 咳声无力 , 痰自清稀 , 面色淡白 , 体弱多汗 , 易于感冒。舌淡 , 脉无力。

三、治疗

〈一〉中医治疗

1 、风寒闭肺:化痰止咳 , 辛温宣肺。以华盖散加减。

2 、风热闭肺:清热化痰 , 辛凉宣肺。以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 、痰热闭肺:清热涤痰 , 开肺定喘。以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汤

4 、阴虚肺热 : 养阴清肺 ,润肺止咳。以沙参麦冬汤加减。

5 、肺脾气虚: 益气化痰 , 补肺健脾。以六君子汤加减。

6、外治:中药穴位敷贴治疗。

〈二〉西医治疗

1 、一般治疗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相对湿度 60%;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

2 、病原治疗 :

(1) 抗生素 : 轻症肺炎可在门诊治疗 , 首选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泡类抗生素。备选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如考虑病原体为支原体、衣原体可选用阿奇霉素、红霉素等。重症肺炎需住院治疗 , 视具体情况选择用药方案。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 5-7 天 ,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 3 天。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用5天,必要时停药4天再用3天,以免复发。葡萄球菌肺炎比较顽固 , 易于复发及产生并发症 , 疗程宜长 , 一般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 1周 , 总疗程3-4周。

(2) 抗病毒:西药利巴韦林 , 中药喜炎平、炎琥宁、双黄连等。

3 、对症治疗 :

(1) 氧疗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 给予化痰剂 , 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解痉剂 : 保证液体摄入量 , 利于痰液排出。

(3) 心力衰竭 : 镇静、给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

(4) 腹胀的治疗:伴低钾者应及时补钾。如系中毒性肠麻痹 , 应禁食、胃肠减压 ,

酌情联用酚妥拉明和阿拉明加入 IO%GS 静滴 , 2 小时后可重复应用 , 一般 2-4 次可缓解。

4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性渗出物 , 解除支气管痉挛 , 改善血

管通透性 , 降低颅内压 , 改善微循环。适应症 : a. 中毒症状明显 ; b. 严重喘憋 ; c. 伴有脑水肿、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 ; d. 胸膜有渗出的病例。常用地塞米松 , 每日 2 一 3 次 , 每次 2-5 mg , 疗程 3-5 天。

5 、其他 : 肺部理疗有促进炎症消散的作用。如同时伴有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 可酌情应用免疫球蛋白。如痰多或咳重者可用超声雾化治疗。中药穴位敷贴治疗。

四、鉴别诊断

应与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异物相鉴别

支原体肺炎

一、诊断要点

多见年长儿 , 近年婴幼儿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

发热、剌激性干咳 , 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 : 年长儿可伴有咽痛、胸闷、胸痛等症状。肺部体征常不明显。

部分患儿有多个系统病变表现 , 如心肌炎、心包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脑膜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肝炎、膜腺炎、脾肿大、消化道出血、肾炎、血尿、蛋白尿等。

X 线可见:肺门阴影增浓为主 : 支气管肺炎改变 : 问质性肺炎改变 : 均一的实变影。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略增高或接近正常 , 中性粒细胞偏高: 支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可确诊。

二、中医辨证分型

1 、风寒袭肺:咳嗽 , 痰稀色白 , 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 , 无汗 , 咽部不红 , 苔薄白 ,脉浮紧。

2 、风热犯肺 : 咳嗽 , 痰黄而稠 , 鼻塞 , 流浊涕 , 发热恶风 , 咽红而肿。舌尖红 , 苔薄白或微黄 , 脉浮数。

3、痰热雍肺 : 咳嗽 , 痰黄白粘稠 , 咯吐不爽 , 咳时面赤唇红 , 或伴发热口渴 , 咽喉痛。舌质红 , 苔黄腻 , 脉滑数。

4 、痰湿雍肺 : 咳嗽。痰多色自如泡末。咳时喉有痰声 , 或呼吸气粗 , 多不发热。苔白腻 , 脉滑。

5 、肺气亏虚:咳声无力 , 痰白清稀 , 面色淡白 , 体弱多汗 , 易于感冒。舌淡 , 脉无力。

6 、肺阴亏虚 : 干咳无痰 , 或痰少而粘 , 不易咯出 , 口渴咽干 , 咳声嘶哑 , 手足心热。舌红苔少 , 脉细数。

三、治疗

〈一〉中医治疗

1 、风寒袭肺 : 温肺止咳 , 宣散调卫。以杏苏散加减。

2 、风热犯肺 : 清肺止咳 , 化痰利咽。以桑菊饮加减。

3 、痰热雍肺 : 清热化痰 , 宣肺止咳。

4 、痰湿壅肺 : 健脾益气 , 止咳化痰。以六君子汤加减。

5 、肺气亏虚 : 益气固卫 , 补肺止咳。以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6 、肺阴亏虚 : 滋阴润燥 , 清肺止咳。以沙参麦冬汤加减

〈二〉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与一般肺炎大致相同。控制感染常选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阿奇霉素3-5天一疗程,可反复用药几个疗程, 以免复发。,

支气管哮喘

一、诊断要点

发作前常有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 , 或夜间突然发作。发作时喉间哮鸣 , 呼吸困难 ,咯痰不爽 , 甚则不能平卧 , 烦躁不安等。

常因气候转变 , 受凉 , 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可有婴儿期湿疹史 , 或家族过敏史。

心肺听诊 : 两肺满布哮鸣音 , 呼气延长 , 或闻及湿罗音 , 心率增快。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 , 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 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性。伴肺部感染时 , 血自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二、中医辨证分型

1 、发作期

寒饮停肺:咳喘哮鸣 , 恶寒怕冷 , 鼻流清涕 , 痰液清稀 , 四肢欠温 , 面色淡白。

舌质淡胖 , 苔薄白或白腻 , 脉浮滑。

痰热壅肺:咳喘哮鸣 , 痰稠色黄 , 口干咽红 , 或发热面红。舌质红 , 苔薄黄或黄腻 ,脉滑数。

2 、缓解期

肺气亏虚 : 面色淡白 , 乏力 , 自汗 , 易于感冒。舌质淡 , 苔薄白 , 脉细无力。

脾气亏虚:食少便糖 , 面色少华 , 倦怠乏力。舌质淡 , 苔少 , 脉缓无力。

肾气亏虚 : 动则气促 , 面色淡白 , 形寒畏冷 , 下肢欠温 , 小便清长。舌淡 , 苔白 , 脉细无力。

三、治疗

〈一〉中医治疗

1 、发作期

寒饮停肺 : 散寒止哮 , 开肺平喘。以小青龙汤合射干麻黄汤加减。

痰热塞肺:清热止哮 , 泻肺定喘。以五虎汤合葶苈散加减。

2 、缓解期

肺气亏虚:益肺补气 , 佐以止咳平喘。以六君子汤加减。

脾气亏虚 : 健脾益气 , 燥湿化痰。以二陈汤加减。

肾气亏虚 : 固肾纳气 , 扶正益阳。以地黄汤加减。

〈二〉西医治疗

1 、治疗原则 : 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1) 发作期 : 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

(2) 缓解期 : 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保键。

2 、哮喘的治疗方案 : 根据 2002 年修订的全球哮喘防治的建议及 2008 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

(1) 治疗哮喘的药物

A. 糖皮质激素 : 是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a. 吸入药物 : 辅舒酮, 普米克等。吸入治疗应至少持续 3个月,每 1-3 月评估疗效 ,哮喘持续控制 3 月后 , 可降级治疗。若哮喘反复 , 应即刻升级治疗。

b. 口服用药:病情较重的急性病例应给予泼尼松短程治疗 (1-7 天 ), 每天1- 2mg/kg,分 2-3 次。

c. 静脉用药 : 严重哮喘发作时应静脉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6 mg/kg, 分 2-3 次输注。必要时可加大剂量。

d. 支气管扩张剂 : 可迅速控制支气管痉挛 , 缓解气道高反应性。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作用时间为 4-6 小时 , 有沙丁胺醇等。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作用时间24 小时 , 有班布特罗等。

D. 其他药物:如抗白三烯药。孟鲁司特,用量为每次 4 mg, 每日1 次。

(2)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 : 保持患儿安静 , 必要时可用水合氯醛灌肠 , 给予吸

氧 , 补充液体和纠正酸中毒。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在 2-3 天内控制气道炎症。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或静脉给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出现严重持续性呼吸困难者 , 应行机械呼吸。

(3) 预防复发:应避免接触过敏原 , 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灶 , 法除各种诱发因素。长期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气雾治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一、诊断要点

起病较急 , 有发热 , 咳嗽 , 气促 , 鼻煽 , 痰鸣等症 , 或有轻度发绀。病情严重时 , 喘促不安 , 烦躁不宁 , 面色灰白 , 发绀加重 , 或高热持续不退。

禀赋不足患儿 , 常病程迁延。新生儿患本病时 , 可出现不乳 , 口吐白沫 , 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肺部听诊 : 肺部有中、细湿罗音 , 或管状呼吸音。

血象 : 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 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 , 白细胞记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X 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 , 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 , 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二、中医辨证分型

1 、风寒袭肺 : 恶寒发热 , 无汗不渴 , 咳嗽气急 , 痰稀色白。舌质淡红 , 苔薄白 , 脉浮紧。

2 、风热犯肺 : 发热恶风 , 微有汗出 , 口渴欲饮 , 咳嗽 , 痰稠色黄,呼吸急促 , 咽红。舌尖红 , 苔薄黄 , 脉浮数。

3 、痰热壅肺 : 壮热烦躁 , 喉间痰鸣 , 痰稠色黄 , 气促憋闷 , 鼻翼煽动 , 或口唇青紫。舌质红 , 苔黄腻 , 脉滑数。

4 、阴虚肺热:病程延长 , 低热出汗 , 面色潮红 , 干咳无痰。舌质红而干 , 苔光剥 ,脉细数。

5 、肺脾气虚 : 病程延长 , 低热起伏 , 气短多汗 , 咳嗽无力 , 纳差 , 便溏 , 面色淡白 , 神疲乏力 , 四肢欠温。舌质偏淡 , 苔薄白 , 脉细无力。

三、治疗

( 一〉中医治疗

风寒袭肺 : 辛温开肺 , 化痰止咳。以三拗汤合葱鼓汤加减。

风热犯肺 : 辛凉解表 , 宣肺化痰。以银翘散或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蕴肺 : 清热宣肺 , 涤痰定喘。以黄连解毒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阴虚肺热:养阴清热 , 佐以润肺止咳。以沙参麦冬汤加减。

肺脾气虚 : 益气健脾 , 调和营卫。以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二〉西医治疗

1 、一般治疗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相对湿度 60%;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及时消除上呼吸道分泌物。

2 、病原治疗:

(1) 抗生素 : 轻症肺炎可在门诊治疗 , 首选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如考虑病原体为支原体、衣原体可选用大环内酶类抗生素。重症肺炎需住院治疗 , 视具体情况选择用药方案。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 5 一 7 天 ,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 3 天。支原体肺炎至少用药 2-3疗程 , 以免复发。葡萄球菌肺炎比较顽固 , 易于复发及产生并发症 , 疗程宜长 , 一般子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1 周 , 总疗程 3-4周。

(2) 抗病毒 : 西药利巴韦林 , 中药喜炎平、炎琥宁、热毒宁等。

3 、对症治疗 :

(1) 氧疗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 给予化痰剂 , 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解痉剂 : 保证液体摄入量 , 利于痰液排出。

(3) 心力衰竭:镇静、给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

(4) 腹胀的治疗:伴低钾者应及时补钾。如系中毒性肠麻痹 , 应禁食、胃肠减压 ,酌情联用酚妥拉明和阿拉明加入 lO%GS 静滴1 2 小时后可重复应用 , 一般 2-4 次可缓解。

4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性渗出物 , 解除支气管痉挛 , 改善血管通透性 , 降低颅内压 , 改善微循环。适应症 : a. 中毒症状明显 ; b. 严重喘憋 ; c. 伴有脑水肿、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 ; d. 胸膜有渗出的病例。常用地塞米松 , 每日2-3 次 , 每次 2-5ng , 疗程 3 一

5 天。

5 、其他 : 肺部理疗有促进炎症消散的作用。如同时伴有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 可酌情应用免疫球蛋白。

小儿腹泻病

一、诊断要点

大便次数增多 , 每日 3-5 次 , 多达 10 次以上 , 呈淡黄色 , 如蛋花汤样 , 或色褐而臭 ,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有乳食不节 , 饮食不洁 , 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 , 可见小便短少 , 体温升高 , 烦渴神萎 , 皮肤干瘪 , 囱门凹陷 , 目珠下陷 , 啼哭无泪 , 口唇樱红 , 呼吸深长 , 腹胀等症。

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 , 少量白细胞。

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 , 或分离轮状病毒等。

重症腹泻有脱水 ,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二、中医辨证分型

1 、伤食泻:大便酸臭 , 或如败卵 , 腹部胀满, 口头纳呆 , 泻前腹痛哭闹 , 多伴恶心呕吐。舌苔厚腻 , 脉滑有力。

2 、风寒泻:大便色淡 , 带有泡沫 , 无明显臭气 , 腹痛肠鸣。或伴鼻塞 , 流涕 , 身热。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3 、湿热泻:泻如水样 , 每日数次或数十次 , 色褐而臭 , 可有黏液 , 肛门灼热 , 小便短赤 , 发热口渴。舌质红 , 苔黄腻 , 脉数。

4 、寒湿泻 : 大使每日数次或数十次 , 色较淡 , 可伴有少量黏液 , 无臭气 , 精神不振 ,不渴或渴不欲饮 , 腹满。舌苔白腻, 脉濡。

5 、脾虚泻 : 久泻不止 , 或反复发作 , 大便稀薄 , 或呈水样 , 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 , 神疲纳呆 , 面色少华。舌质偏淡 , 苔薄腻 , 脉弱无力。

6 、脾肾阳虚泻:大便稀溏, 完谷不化 , 形体消瘦 , 或面目虚浮 , 四肢欠温。舌淡苔白, 脉细无力。

三、治疗

〈一〉中医治疗

1 、伤食泻:消食化积 , 升清降浊。以保和丸加减。

2 、风寒泻:疏风散寒 , 升阳止泻。以霍香正气丸加减。

3 、湿热泻 : 清热利湿 , 升清降浊。以葛根苓连汤加减。

4 、寒湿泻:温中散寒止泻。以理中丸加减。

5 、脾虚泻:健脾益气 , 开举清阳。以参苓白术散加减。

6 、脾肾阳虚泻:温中散寒 , 升提下陷。以附子理中汤加减。

7、外治:中药穴位敷贴治疗。

〈二〉西医治疗

1 、急性腹泻的治疗

(1) 对症和饮食治疗:除重度脱水和重度呕吐者外 , 一般不禁食。如需禁食 , 不超过 4-6 小时。母乳喂养儿 , 继续喂养 : 人工喂养儿 , 可适当稀释奶 : 己添加辅食

儿 , 适当维持或减少品种和数量 , 应保证饮食卫生、新鲜、易消化、有营养。

(2) 药物治疗:除小婴儿、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粪便为粘液、脓血或镜下多量红、白细胞者 , 一般不用抗生素。侵袭性细菌感染者应根据病情和病原选择抗生素 : 如先锋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他定 ), 阿米巴病疾选择甲硝唑。以上抗生素剂量按常规剂量 , 疗程根据病情和血、便培养 , 一般 3 一 7 天 ; 病情危重和败血症者 , 疗程需延长至10-14 天或更长。应适时加用胃肠粘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如肯特令、整肠生等 , 以保护肠道粘膜 , 扶植肠道正常菌群。

(3) 脱水治疗:

a. 腹泻患儿在脱水发生前即应口服足够液体预防脱水。

b. 轻度脱水可给以口服补液盐治疗 , 用量为 4 小时内 75ml/kg, 因该溶液张力较

高为2/3 张 , 可适当稀释或同时给以母乳和白水。

c. 中度及以上脱水及呕吐严重者应静脉输液。

(4) 电解质紊乱治疗

a. 补钾 : 患儿有尿后或明显低何而 6 小时内有尿者 , 可予以补钾。一般每日 200 一300mg/kg 分次口服 , 或 % 一 % 浓度静脉输入。

b. 补钙 : 即给 10% 葡萄糖酸钙 5 一 10ml, 等量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或滴注 , 应注意勿漏出血管及输液速度不能过快。

2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

a. 查清病理 , 对因治疗 , 根据便培养敏感性选用抗生素。

b. 参照上述补液原则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c. 乳糖不耐受者选择豆奶、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

d.肠粘膜严重受损或胰酶缺乏者可选用氨基酸、葡萄糖、多种维生素

和微量元素组合成的要素饮食。

e. 不能耐受口服者 , 应用部分或全静脉营养。

f. 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 如锌、铁、维生素 A 、 B 、 C 、 D 和叶酸等。

g. 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粘膜保护剂。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诊断要点

发病的 1—2周前有前驱感染史。

临床主要症状:水肿 , 尿少 , 血尿 , 高血压。

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 , 自细胞及管型、蛋白等。

二、中医辨证分型

1 、风水证 : 起病急 , 恶风 , 咳嗽 , 眼睑浮肿 , 渐及全身 , 尿少 , 尿浊 , 血尿。舌质淡红 , 舌苔薄白 , 脉浮数。

2 、湿热证 : 肢体浮肿 , 口渴神烦 , 或发热 , 胸闷腹胀 , 皮肤疮毒 , 头痛身重 , 尿浊 ,尿血 , 色如浓茶。舌红 , 苔黄腻 , 脉沉数。

3 、寒湿证 : 面黄 , 腹胀 , 肢体浮肿或下半身肿甚 , 倦怠乏力 , 胃纳欠佳 , 小便短少 , 尿浊。舌质淡 , 苔白腻 , 脉濡缓。

三、治疗

〈一〉中医治疗

1 、风水证:宣肺利水 , 以越婢汤加减。

2 、湿热证 : 清热解毒 , 利水消肿。以三仁汤加减。

3 、寒湿证 : 渗湿利水消肿,以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二〉西医治疗

1 、休息 :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2-3 周 , 待肉眼血尿消失 , 血压正常 , 可下床作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 3 月内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

2 、饮食 : 急性期少尿、水肿重或高血压者应记出入量 : 限盐 , 并限制液体入量 : 保证摄取足够热卡和维生素 B 及 c; 有氮质血症者限蛋白 , 待氮质血症消失后恢复正常饮食。

3 、抗感染 : 有感染灶时用青霉素或其他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以消除感染 , 疗程10-1

4 天。

4 、利尿剂的应用:经控制水盐入量仍浮肿少尿者 , 可应用以下治疗

(1) 速尿 : 1-2mg/kg/ 次 , Bid, im 或 po 。

(2) 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 1— 2mg/, 分 2 一 3 次 , po 。

(3) 丁尿胺

5 、降压药的应用:凡经休息、控制水盐、利尿 , 血压仍高者应积极降压。

(1) 首选硝苯吡啶〈心痛定 ): 一分 3-4 次舌下含服 , 20 分钟起效 ,1 一 2 小时达高峰 , 维持 4 一 8 小时。

(2) 卡托普利〈开博通〉

6 、急性并发症的治疗

( 1 ) 急性肾功能衰竭

(2) 急性循环充血:应予重症监护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 严格限、制液量及盐 , 液体入量根据不显性丢失加出量计算 : 给予强力利尿剂如速尿。肺水肿严重者可用硝普钠。对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采用透析治疗 , 可迅速达到脱水、恢复血容量的

目的。

(3) 高血压脑病

a. 监测血压、心电 , 备好吸痰、吸氧等抢救措施。

b. 积极控制血压 : 可选用硝普纳静脉点滴。

c. 镇静剂 : 抽搐者给予安定 kg/ 次 , 总量不超过 lOmg, 缓慢静注。

d. 降颅压 : 用 20% 甘露醇 kg/ 次 , 静脉滴注 , 1 小时内进入 , q4h-q8h 可重复。

四、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尿路感染 , 肾病综合征相鉴别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一、诊断要点

凡具有全身明显浮肿 , 高蛋白尿 , 低血浆蛋白 , 高胆固醇血症四大特征者均可诊

断为肾病综合征。

二、中医辨证分型

1 、脾虚湿困:面色萎黄 , 神倦肢冷 , 疲乏无力 , 皖闷腹胀 , 肢体浮肿 , 纳少便溏 ,小便短少。舌质淡 , 苔白滑 , 脉沉缓或细弱。

2 、脾肾阳虚 : 形寒肢冷 , 面色白 , 精神不振 , 高度水肿 , 伴胸水、腹水及阴囊水肿 ,食少纳呆 , 恶心呕吐。舌体胖或有齿痕 , 舌质淡 , 苔白 , 脉沉细无力。

3 、肝肾阴虚 : 面色潮红 , 头晕头痛 , 烦躁不安 , 手足心热 , 或有微肿。舌质淡红 ,少苔 , 脉弦细数。

4 、肺虚邪恋 : 病情反复不愈 , 迁延日久 , 屡感外邪 , 诱发本病 , 水肿起伏 , 时肿时消 , 面自神乏 , 食少纳呆。舌质泼 , 苔薄白 , 脉沉细无力。

三、治疗

( 一 ) 中医治疗

l 、脾虚湿困 : 益气健牌 , 利水消肿。以六君子汤合五皮饮加减。

2 、牌肾阳虚 : 温补脾肾 , 利水消肿。以真武汤加减。

3 、肝肾阴虚 : 养阴滋肾 , 平肝潜阳。以杞菊地黄丸加减。

4 、肺虚邪恋 : 益气同卫 , 利水消肿。以玉屏风散加减。

〈二〉西医治疗

1 、综合治疗

(1) 合理安排生活

(2) 饮食:只有对水肿或高血压患者短期限钠 , 忌长期限盐。高度水肿、少尿时宜当限水。蛋白质供应一 2. Og/kg. d, 并多采用优质蛋白。

(3) 利尿

(4) 抗凝治疗:当血小板 >300 × 109/mml, 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时 , 加服潘生丁

5mg/, 分 3 次口服 : 当血小板 >300× 109 /mml, 同时血浆纤维蛋白原也增高时 , 可给潘生了口服 , 同时将肝素 100u/kg 溶于 10% 葡萄糖 100mI 静滴 , 每日 1 一 2 次 , 疗程 2-3 周。

(5) 控制高血压

(6) 预防感染原则

2 、特异性治疗使用的药物

(1) 糖皮质激素:是诱导肾病缓解的首选药物。

a. 长程疗法

b. 移行减量方法

c.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2) 免疫抑制剂 : 此类药物用于难治性肾病和 ( 或〉皮质激素疗效差 , 副作用严重者。

a. 环磷酰胺〈CTX): 多用于激素耐药 , 激素依赖或勤反复的肾病患者。

b.雷公藤多甙

e. 苯丁酸氮芥

注 : “难治性肾病”: a. 激素耐药 : 对足量激素 8 周无效应 , 尿蛋白 >+++, 或部分效应尿蛋白 + 一 ++; b. 频繁复发 : 即半年内复发 >2 次或 1 年内复发 >3 次 ; c. 激素依赖 : 足量激素有效 , 减量或停药即复发。

心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高血压诊疗常规 1、定义: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可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分级诊断: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 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 3、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诊断: 低危组: 高血压1级,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见注),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 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危组: 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 素者。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危组: 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治疗,或高血压3级病人, 但无其他危险因素。 极高危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水平(1~3级),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纤维蛋白原升高,靶器官损害伴随的临床情况。 4、症状、体征: 大多数起病缓慢,一般缺乏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多数可自行缓解。也可以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约五分之一患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体检时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少数患者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脑部表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 心脏表现: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 肾脏表现:肾功减退早期可表现为夜尿、多尿、蛋白尿、管型和红细胞尿,晚期可出现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眼底改变:视网膜动脉痉挛、变细;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眼底出血或棉絮状渗出;视乳头水肿。 5、入院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肌酐、尿酸、谷丙转氨酶、血钾、血糖、血脂)、心电图(识别有无左室肥厚、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有条件者可选做: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尿白蛋白/ 肌酐、胸片、眼底检查等。 6、特殊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踝/臂血压比值,心率变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弹性功能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7、诊断与鉴别诊断:高血压诊断主要根据诊所血压,测静息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平均值为依据。 诊断标准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白内障 (一)术前检查与准备 1.眼科入院常规检查 2.验光(双眼) 3.测双眼角膜曲率(电脑测量、手动测量相互参照,必要时可参考角膜地形图测量结果) 4.眼科A/B超检查 5.根据验光(包括对侧眼)与A超测量结果确定拟植入得人工晶体度数(注意A常数) (二)入院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三级护理 普食 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 0、1ml 点术眼 4/日 裂隙灯检查 1/日 临时医嘱: 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散瞳查眼底、间接检眼镜检查、角膜曲率、医学影像工作站、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血糖、胸正位片、心电图、 (三)术前交待要点 1.手术得目得就是摘除混浊得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提高视力。 2.如同时伴有眼底病与其它眼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或不能提高。 3.有可能不合适放人工晶体,最多见得原因就是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术中医生根据情况植入不同类型得人工晶体或不植入人工晶体。 4.可能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失代偿与交感性眼炎,瞳孔可能变形。 5.手术中若晶体核沉入玻璃体中,需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6.术后如有晶体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需激光治疗或再次手术。 7.有继发眼内感染得可能,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能够好转,但仍极少数病人由于严重得感染,不仅视力丧失,重者还可能丧失眼球。 8.极少数有眼内驱逐性出血得可能,导致术中眼压突然增高,不能缝合切口,严重者甚至需要当场摘除眼球。 9.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排斥反应或偏位,甚至脱落。 10.术后可能仍有屈光不正,需要配带眼镜才能达到最好视力。 11.若人工晶体脱落或偏位严重,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需二次手术。 12.术中与术后发生麻醉与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四)术前医嘱: 拟于明日×时×分在局麻下行×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冲洗结膜囊 剪睫毛 冲洗泪道 托吡卡胺眼液 0、1ml 点×眼 1次/10分钟×6次术前1小时 (五) 术后处理: 1.术后3天每天换药,检查术眼视力,观察前房得炎症反应情况,有无前房出血与晶体皮质残

儿科三大优势病种诊疗常规

省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儿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1) (一)肺炎喘嗽 (1) (二)感冒 (6) (三)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诊疗方案 (11) 省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儿科常见病及优势 病种诊疗方案 (一)肺炎喘嗽 中医病名:肺炎喘嗽 西医病名:小儿肺炎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儿科诊断标准) (1)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鼻翼煸动。 (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面色苍白,唇周紫绀,肢冷,脉数疾:或高热狂躁不安,神昏,惊厥。 (3)肺部听诊有较细湿啰音,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4)初生儿患本病时,往往无上述典型症状,仅见不乳,神萎,口吐白沫等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 典型的支气管肺炎一般有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据此可以诊断。X线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病原学及外周血检查,可明确病原体。 (二)疾病分期 病程小于一月者为急性;1-3月者为迁延性;大于3月者为慢性。 (三)分类 1.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炎

(2)小叶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 2.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 (2)非典型性病原体所致肺炎; (3)病毒性肺炎; (4)真菌性肺炎; (5)其他病原体所肺炎。 3.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 (四)证侯诊断 1.常证 (1)风寒闭肺 证侯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闭肺 证侯发热恶风,微汗出,流黄涕,咳嗽呼吸急促,痰稠色黄,口渴欲饮,咽红,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 (3)痰热闭肺 证侯壮热,痰鸣,气促,喘憋,鼻翼煽动,烦躁不安;重证口唇紫绀,两肋煽动,摇身撷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毒热闭肺 证侯高热炽盛,气急,鼻煸,咳嗽剧烈,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烟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而干,苔黄腻,脉滑数。 (5)阴虚肺热 证侯低热或潮热盗汗,干咳无痰或少痰,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舌红少津,苔剥,脉细数。 (6)肺脾气虚 证侯病程迁延,低热起伏,动则咳甚,痰多,气短多汗,面色淡白,纳差,大便溏薄,四肢你温,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 2.变证 (1)心阳虚衰 证侯突然面色苍白,口唇肢端紫绀,气促加重,四肢厥冷,虚烦不宁,额汗不温,右肋下肝脏肿大,脉微虚数,舌淡紫,苔薄白。

脑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脑出血 [定义]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以深部穿通支小动脉出血为最多见。 发病原因:①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②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液瘤、脑动脉炎; [诊断] 一、症状 (一)50-70岁男﹥女冬春季多,白昼发病多于晚间;体型:颈部粗短,两肩宽阔、颜面鲜红、五短体材者; (二)使血压升高的因素:情绪激动,用力排便、饱餐、剧烈运动;(三)前驱症状:(1)剧烈的后侧头痛或颈部痛;(2)运动或感觉障碍;(3)眩晕或晕厥;(4)鼻出血;(5)无视乳头水肿的视网膜出血。 (四)颅内压增高症状:(1)意识障碍(2)呕吐(3)头痛(五)惊厥: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少数为杰克逊发作。 二、体征 (一)血压增高:收缩压﹥26.6Kpa(200mmHg) (二)颅内压增高体征 1、呼吸变深而慢,或快而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脉搏充实而缓慢,每分钟常在50-60次/分。血压增高。 2、眼底改变 (三)脑膜刺激征 (四)局灶性神经系体征 1、壳核—内囊出血:三偏征:偏瘫、偏深感觉障碍、偏盲;失语(主侧半球病变) 2、丘脑出血:病灶对侧偏身浅感觉、深感觉缺失;波及中脑者发生系列眼球症状,如“日落眼”等。 3、脑桥出血:突然起病的深昏迷和无预感的头痛,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4、小脑出血: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等。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多为血性 (二)颅脑超声波检查:脑中线移位 (三)颅脑CT:高密度出血影,可显示出血部位、大小、邻近的脑水肿带、脑移位及是否破入脑室等。 四、诊断要点 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进

ICU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ICU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脑血管意外及重度颅脑损 一.常规处理 1.保证足够的氧供,机械通气维持PaCO2 34~38mmHg,可使用短暂的过度通气(<2min)以快速降低过高的ICP。 2.足够的循环血量,维持血红蛋白在110g/L,HCT在0.35以上,血浆白蛋白接近40g/L;维持每8小时阶段出入基本平衡,保证水电介质和内环境稳定。 3.病情需要时,应行血肿清除,颅内压监测。 4.避免高体温,允许给予冰毯控制低温状态(T在36~37度左右)。5.主要经胃肠的低热卡代谢支持(对成年人,最大热卡供给量为15~20Kcal/kg/24小时);避免高血糖,控制血糖在5~7.5 mmol/L; 避免低钠血症,允许性的高血钠值为150mmol/L。 6.头位抬高30~45度,头部处于中立位。 二.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经验性治疗选择有利于通过血脑屏障药物:罗氏芬(头孢曲松) 2.0 qd或特治星4.5q8h。 2.当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应完善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尽快转为目标学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三.颅内压>15mmHg,适当给予20%甘露醇100ml ivgtt q6h。四.早期给予充分的镇静 给予丙泊酚(得普利麻)30~80mg/h或咪唑安定(力月西)3~5mg/h。

五.为控制脑水肿,给予控制性降压,减少内源行二茶酚胺释放1.β1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倍它乐克)0.03~0.05mg/kg iv q6~8h,25~100mg po bid+中枢性的α2激动剂可乐定0.3~0.8ug/kg iv q4~6h。控制目标:成年人维持CPP在60~70mmHg。 2.小剂量的前列环素(凯时 0.4~0.8 ng/kg/min)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并有修复损伤的血脑屏障的作用。 六.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1.早期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40mg iv qd 2.恢复肠内营养后,即更换为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0.15 bid 七.预防继发性癫痫 早期给与鲁米钠0.1 im q12h,开放饮食后替换为丙戊酸钠片 0.2tid,并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八.营养脑细胞及促醒药物 1.早期给予脑复康8.0 qd,慎用尼可林。 2.脑水肿高峰期过后,可给予适当促醒药物:醒脑静30ml qd。九.老年或较长时间机械通气者,可适当给予化痰药:沐舒坦/伊诺舒90~150mg qd.。 外科大手术后处理常规 常规处理 1.维持呼吸稳定,保证足够的氧供。 2.监测血流动力学

儿童眼部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儿童眼部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睑腺炎(hordeolum) (一)定义及分类 系眼睑腺体及睫毛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两种。化脓性细菌(以葡萄球菌多见)感染,引起睫毛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外麦粒肿;而引起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则称内麦粒肿。(二)诊断 1.外麦粒肿睑缘部红、肿、热、痛,触痛明显。近外眦部者常 伴有颞侧球结膜水肿。数日后,睫毛根部出现黄脓点,溃破排脓后痊愈。炎症严重者,常伴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或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 内麦粒肿眼睑红肿较轻,但疼痛较甚。眼睑红、肿、热、痛,睑结膜面局限充血、肿胀,2~3日后其中心可见黄脓点。自行穿破,脓液排出后痊愈。 (三)治疗 脓肿形成前,应局部热敷,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及眼膏。反复发作及伴有全身反应者,可口服抗生素类药物。脓肿成熟时需切开排脓。应注意对外麦粒肿,其皮肤切口方向应与睑缘平行;对内麦粒肿,则其睑结膜面切口方向须与睑缘垂直。切忌挤压排脓,以免细菌随血流进人海绵窦引起脓性栓塞而危及生命。 (四)门诊标准流程

二、新生儿泪囊炎(neonatal dacryocystitis) (一)病因 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致。多为鼻泪管下端管腔被先天性残存膜封闭。 (二)诊断 1.临床表现常为单侧。病情缓慢,症状较轻。患儿溢泪、分泌物增多。有时,泪囊区可略隆起,压迫泪囊有分泌物溢出。 2.检查仔细检查外眼情况,必要时也可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三)治疗 每日数次按摩泪囊,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以生理盐水高压冲洗泪道或仔细探通,可使鼻泪道通畅而痊愈。如泪道探通失败则手术。(四)入院标准 1. 泪道探通失败。 2. 无其他内科疾病。 (五)出院标准 1. 一般情况良好,溢泪消失。 2. 鼻泪管置管位置正。 3. 无需要处理的并发症。 (六)随访指导 患儿定期随访,1—2周进行泪道冲洗,3—6个月拔管。 (七)门诊标准流程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题库(终审稿)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 常规题库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 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便――200ml ,呕血――250-300ml 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活动性出血的判断】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药物:垂体后叶素0.3-0.4U╱min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0.1-0.2U╱min维持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250ug静注后250ug╱h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A、PPI、立止血。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

心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心脏外科) 【室间隔缺损诊疗常规】 一、入院评估 (一)病史采集要点:对于疑诊室间隔缺损的病例在病史采集中应明确以下几项: 1、首次就诊原因、时间、当时的诊断、随后的治疗和检查经过; 2、和正常儿童比较是否经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感染是否容易治疗, 是否并发过心衰; 3、平时或哭闹时是否出现过口唇紫绀; 4、母亲怀孕3个月内是否有病毒性感冒和/或使用药物的情况; 5、尽量了解并搜集院外检查资料作为辅助诊断参考资料 (二)体格检查要点:在体格检查中要求重点记录以下几点体征的情况: 1、杂音的位置范围、性质、强度、震颤情况、传导情况; 2、肺动脉第二音的高低情况,是否分裂; 3、心界的大小; 4、有无胸廓畸形; 5、口唇及甲床的颜色; 6、肝脏是否增大; 7、四肢血压情况; 8、双肺是否存在啰音; 9、能够反映儿童发育情况的指标,如身高、体重、囟门的闭合情况,智力发 育情况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先天性心脏病是室隔缺损主要与一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诊断及鉴别诊断依 据主要是病史中的重点问题和体格检查中的阳性体征,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可 以是最终诊断依据。 1、房间隔缺损 2、心内膜垫缺损 3、动脉导管未闭或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4、轻度肺动脉瓣狭窄 对于室间隔缺损的最终诊断要求具体到以下内容: 1、明确室间隔缺损的诊断,而且是否合并其他畸形; 2、明确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 3、室间隔缺损处的分流方向 4、肺动脉高压是否存在以及程度 二、术前准备 (一)目的 1、控制可能存在的肺部感染,心力衰竭; 2、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给与吸氧治疗,必要时应用扩血管药物;

《医院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规范指南规范》试行版.doc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儿科疾病分级诊疗,基层医生能够以及应该承担哪些工作?安徽省出台的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所承担的儿科疾病工作内容。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危、急、重症多,接诊医院需设有新生儿病房、拥有新生儿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应的专科设备等条件。因此,原则上新生儿疾病应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以确保医疗安全。 早产儿胎龄≥35周和出生体重>2500g,无高危因素,生命体征平稳的早产儿可在具备治疗条件的一级医院观察。疑有并发症时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可在具有黄疸监测条件的一级医院观察。病理性黄疸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现疑似新生儿患儿,需及时转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现有口吐泡沫、气促等疑似新生儿肺炎症状的患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腹泻病诊断腹泻病的新生儿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持续发热或体温不升、吃奶减少等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窒息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产妇建议二级以上医院待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新生儿窒息史,临床上疑似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立即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新生儿病房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现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立即转诊上级医院治疗(转诊中注意头部制动)。新生儿破伤风疑似新生儿破伤风的患儿应转三级医院治疗。 先天性梅毒疑似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病小儿诊断为急性腹泻病轻型或仅伴有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则需转二级医院诊治。 急性胃炎小儿急性单纯性胃炎,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仅为低热,不伴有消化道出血、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尿量正常,进食基本正常。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效果不佳,则应转二级医院就诊。 慢性胃炎一级医院对疑似慢性胃炎患儿可以进行初步治疗,效果不佳可转往二级医院治疗。 消化性溃疡一级医院对疑似消化性溃疡病例可以进行初步治疗,效果不佳者应转至二级医院诊治。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HP感染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初步治疗,如效果不佳可以转至二级医院检查治疗。 消化道出血一级医院对消化道出血患儿可以进行初步处理后转上级医院。急性胰腺炎如临床疑似本病,应及时转至上级医院就诊。 婴儿肝炎综合征如临床疑似本病,应转至二级医院就诊。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如治疗后患儿仍高热不退或病情进展,应及时转上级医院;三个月以内患儿,由于病情变化快,应酌情到二、三

常见急诊病种诊疗常规

中医、中西医结合常见急诊病种和急危重症诊疗常规 中风病急症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一、诊断要求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厚味、烟酒等诱 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 二、分级 1、中经络:偏身麻木或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为主症,而无神 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 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三、治疗措施 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一般中经络者一周左右,中脏腑者四周左右。病情 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步增加活动量。中脏腑患者头部可稍垫高,翻身时尽量少动头部。痰涎盛,频繁呕吐者,应取侧卧位(当以软枕垫起腰背臀部45度角)即可o 2、针剂 A、中经络 灯盏花注射液1-2支+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 丹参注射液10-2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 B、中脏腑 闭证:a、痰热内闭 清开灵注射液30-6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1静滴 醒脑静注射液20m1+5%葡萄糖注射液2 50ml静滴 安宫牛黄丸1--2丸/次 B、痰湿蒙塞。 苏合香丸1--2丸/次 脱证:参附注射液20m1+5%葡萄糖注射液lOOml静滴 厥脱证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一、诊断要点 本厥脱证非单纯之厥或脱症,是指邪毒内陷或内伤阳气或亡血伤津失血所致的气 血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症。 二、分期分级 (一)分期 1、早期:表现气阴耗伤证o 2、中、晚期:表现真阴衰竭或阳气暴脱或阴竭阳脱证。 (二)分级 1、轻度:神清或烦躁不安,手足不温或肢端寒冷,汗出过多,脉沉细(数)无力, 收缩压降低至80mmHg以下,脉压小于20mmHg;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低于平时

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专题报告

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专题报告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治及疗效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盘源性,骨源性,颈椎关节错缝或化学因素等导致颈神经根被压迫而导致颈椎 及上肢的疼痛,功能活动受到限制的一组综合征。其致病因素有很多,患者也会有多种疼痛表现,该病还会引起相关部位的并发症,临床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式有许多种,包括中医疗法的中药疗法、针灸疗法以及西医疗法,但是实践中,不同治疗手段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因此,通过对中医和西医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2015年1月接收入院治疗的108例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每组各54例,其中一组采取中医骨伤疗法,另一组采取西医疗法。中医骨伤疗法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为44.5岁,患病时间平均为3.4年;采取西医 疗法的一组,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4.5岁,患病时间平均为3.2年。将 这两组患者基本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1.2治疗手段 对于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其中施行

中医骨伤疗法的一组给患者服用汤药同时配合中医的针灸 和推拿手段对54位患者进行治疗,中药成分包括杜仲、续断、葛根、丹参等,并且根据患者个人的体质用药有所增减,如果患者为寒湿性体质,则需要加入独活、细辛等药材;若患者为湿热型体质,则需要加入薏苡仁、黄柏等药材,其他类型的体质也需要对症给予不同的药方,患者每天要服用一剂中药分两次分别服用,同时有些患者伴随上肢麻木、颈肩疼痛异常、手指有麻木现象等情况,应根据其具体部位的不同施针于不同的穴位,并配合指拨经络的方式进行推拿。采取西医疗法的一组,应每天一次静脉注射甘露醇,同时使用地塞米松配合葡萄糖注射液,连续几日后,观察患者的反应,减少地塞米松的用量,如果患者的自身感觉逐渐良好,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减少用量甚至停止用药,之后在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1.3疗效评价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无效,有效,显效,基本痊愈。其中,若眩晕麻木等临床症状减少不足30%则判定为无效;若采取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眩晕麻木等临床症状减少在30%-70%则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眩晕麻木等临床症状减少在70%-90%则判定为显效;若症状明显改善且眩晕麻木等临床症状减少不少于90%则判定为基本痊愈。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新生儿肺炎 【病史采集】 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拒乳、反应低下等一般症状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症状,体温不升或发热。 【检查】 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 等。 【诊断】 1.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治疗】 1. 加强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治疗。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加强呼吸管理。 4. 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纠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治疗。 7. 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新生儿黄疸 【病史采集】 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患儿父母有黄疸、遗传代谢病家族史,患儿父母血型。 3. 孕母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输血史、分娩过黄疸新生儿病史。 4.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 5. 患儿有宫内感染史或感染性疾病患病史。 6. 患儿有内出血病史。 7. 黄疸出现在生后24 小时内、进展快,或消退延迟,?伴吃奶差、呕吐、腹泻、体温波动等。8. 黄疸退而复现。 【检查】 1. 体格检查:黄疸的分布、程度、颜色,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核黄疸的神经系统体征。 2. 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 3. 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4. G-6-PD 活性测定、血红蛋白电泳。 5. 血培养、肝功能、转氨酶、乙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之欧阳光明创编

一面瘫 欧阳光明(2021.03.07) 面瘫(口涡,口癖)是指颈乳突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属西医的面神经炎。 一诊断标准 ㈠症状: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围性面瘫,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等。 ㈡体征: 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急性发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全,额纹减少或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三)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而眼睛及其以上不受影响,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 二,治疗 取穴:

①主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地仓,颊车,颧髎,下关,健侧合谷。 ②配穴: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⑵电针:取阳白、丝竹空、顴髎、地仓、颊车等穴通电30分钟。 物理治疗:是最主要、针对性最强的治疗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环,控制炎症发展,消除局部神经水肿;后期可改善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面部应避免风寒,戴口罩,注意保暖;忌食辛、香、燥、辣之品;因眼睑闭合不全,必要时应戴眼罩,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自我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咀嚼练习等。 二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中青年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中风是中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 一级医院 轻度CAP,患儿精神反应好,无明显呼吸困难、低热3天以内、胸片仅提示斑片状阴影患儿,可以在一级医院治疗。治疗48h无效,持续高热3天以上、胸片出现单叶病灶融合病变患儿及短期内病变进展患儿必须及时转二级医院治疗。 二级医院 接受及诊治一级医院转诊患儿,如果出现持续高热7d不退或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以及胸片等影像学证实双侧或多叶受累或肺实变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或病情迅速恶化,患儿出现休克、意识障碍、呼吸窘迫或衰竭征象者需转三级医院治疗。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呼吸道畸形、重度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者需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 三级医院 三级医院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对患儿进行诊治。需具备内外科综合实力,有经验丰富的小儿呼吸专科、完善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条件,具备纤支镜等特殊检查治疗手段,有呼吸机等重症抢救设备。病情缓解可转二级医院治疗。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哮喘可分为三期: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哮喘急性发作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过程,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其起病缓急和病情轻重不一,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

常见儿科疾病诊疗规范

常见儿科疾病 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 【病史采集】 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有关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包括厌食、消瘦、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反酸、反复上腹部疼痛、呕血及便血史。 3. 有关上消化道疾病包括溃疡的家族史。 4. 以前的检查、治疗经过及疗效情况。 【检查】 1. 全身体检,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2.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3. 有条件可作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检查。 4. 有条件可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IgG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13-C素呼吸试验等。 【诊断】 1. 具有上消化道疾病的症状,钡餐及纤维内窥镜检查的结果即可诊断。 2. 注意与应激性溃疡、胃泌素瘤所致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相鉴别。 【治疗原则】 1. 饮食治疗。 2. 并发症治疗,如溃疡出血等。 3. 抗酸治疗,包括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抑制剂。 4. 保护胃粘膜,如胶体铋。 5. 根除HP治疗。 6. 病情复杂,医疗条件欠佳者,需请专科医师或转上级医院医治。 【疗效标准】 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钡餐或纤维内窥镜检查溃疡愈合。 2.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钡餐或纤维内窥镜检查溃疡缩小。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水准者。 【出院标准】 病情好转、并发症控制后可出院门诊治疗。 小儿腹泻病 【病史采集】 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3. 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4. 有无中毒症状。 5. 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检查】 1. 全身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及脱水情况。 2. 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

小儿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诊疗常规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节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指鼻、鼻窦、咽、喉部的原发感染,病毒所引起者占90%以上,为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诊断依据] (一)病史:病前常有护理不周、受凉或者接触上感病人的历史。 (二)症状、体征: 1.一般类型上感:多于受凉后1~3天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咽部不适、咽痛、轻咳。重者可有高热、头痛、胃纳差、乏力。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部分患儿发病早期可有脐周阵痛。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2.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急起高热,咽痛,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或扁桃体上有2~4c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病原体为柯萨奇A病毒,好发于夏秋季。 (2)咽结合膜热: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多呈高

热、咽痛、眼部刺痛,结膜充血、咽充血,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有胃肠道症状。病程1~2周。病原体为腺病毒,常于夏秋季散发或局限性流行。 (三)应注意与流行性感冒及急性传染病早期相鉴别。 [治疗原则] (一)全身治疗: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而富营养。不适当应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3岁以下常佐以镇静剂。可予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10~20mg每4~6小时1次;针剂10~15mg/(kg·d)肌注或静滴。疗程3~5天。中药银翘散、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合剂等有一定疗效。对病情较重有继发细菌感染或发生并发症者,可选用一种抗生素,如青霉素或磺胺药,疗程3~5天。若证实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者,青霉素疗程宜7~10天或更长。 (二)局部治疗:1%氯麻液或0.5%病毒唑滴鼻,每日3~4次。忌用鼻眼净,因其对新生儿及婴儿可致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危险。 第二节小儿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呼吸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包括特异体质的内因和引起变态反应的外因(多种过敏原或变应原)。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其气道具有对刺激物的高反应性。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一、感冒的诊疗常规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诊断依据 a)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b)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c)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d)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证候分类 a)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 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 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c)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 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或桑姜感冒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或感冒清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 调护: 本类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降低疗效。对于风寒感冒,应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并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不可过饥过饱,宜多饮水。 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物。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2)感冒的药物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冬春季多用紫苏、荆芥、贯众;夏季多用藿香、佩兰、荷叶;时邪疫毒流行期间,多用板蓝根、大青叶等。另外,常用的食品如葱、 姜、大蒜、食醋等也有预防作用。 转诊指标

普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临床疾病诊疗规范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普二科 2015-4

目录 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 第二篇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腹腔穿刺术 ….. 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进程。对“内科治疗无效”、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患者多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使抑酸治疗后溃疡痊愈,一年后溃疡复发从未治疗HP感染的40%降至5%。 【临床表现】 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 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 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常伴有反酸,进食疼痛缓解; 4.并发出血、穿孔、梗阻及癌变时可有相应的症状。 【主要检查】 (一) 体格检查:

1.全身营养状况,左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 2.注意有无胃蠕动波和胃震水音; 3.胃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左,范围较广;十二指肠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右,范围局限; 4.上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 (二)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必要时作胃液分析或血清胃泌素测定。 (三)器械检查: 1.胃镜加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 2.X线钡餐检查; 3.手术前常规作肝胆B超、胸部平片和心电图检查。 【诊断要点】 (一)根据病史和体征; (二)胃镜检查发现粘膜溃疡;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 2.胃肿瘤; 3.胃或十二指肠憩室; 4.胃下垂; 5.胃泌素瘤; 6.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治疗要点】 (一)非手术治疗: (1)抑酸药物; (2)胃粘膜保护剂; (3)抗幽门螺杆菌。 (二)手术治疗:

普外科10种常见病诊疗常规

普外科10种常见病诊疗常规 原发性肝癌 【诊断标准】 (一)病理诊断: 1.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肝外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二)临床诊断: 1.如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400μg/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炎、生殖腺胚胎癌及转移性肝癌者。 2.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及转移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1)AFP>200μg/L。 (2)典型的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 (3)无黄疸而AFP或GGT明显增高。 (4)远处有明显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5)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化。 【治疗原则】 (一)手术治疗:首选方法。对诊断明确,肿瘤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外转移者;肝功能代偿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50%者;心、肝、肾能耐受手术者应手术治疗。 (二)放射治疗:方法为在手术时均作肝动脉结扎和插管,第一周灌注顺铂,20mg/d,连续3次。第二周局部处放射。每次250rad,每天2次,连续3d以上为一个阶段,共进行3-4个阶段。 (三)动脉导管栓塞治疗与化疗:是不适合手术的局块型肝癌患者的首选疗法。常用栓剂为碘油与明胶海绵,化疗药物为顺铂、丝裂霉素、表阿霉素、5-氟脲嘧啶等。每1-2个月重复1次。

(四)经皮穿刺瘤内无水酒精注射:适用于较小肿瘤而又不适合手术或动脉导管栓塞治疗者。 (五)药物治疗:适用于姑息性切除术后及不宜手术的中期病人。常用药物有顺铂、5-氟脲嘧啶及其衍生物、表阿霉素、丝裂霉素、氨甲喋呤等。 (六)生物治疗:适用于早、中期患者,免疫状态尚好者,用于消灭经手术、放疗、化疗后的残癌。常用者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卡介苗、免疫核糖核酸、胸腺肽等。 (七)辅助治疗:给予保肝、支持、对症治疗。 肝血管瘤 【诊断标准】 病史: 1.多见于中、青年; 2.较小时多无任何临床症状,增大后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及疼痛等。 体格检查: 1.上腹部肿块与肝相连; 2.肿块表面光滑、柔软,可有压缩感,随呼吸上下移动。 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检查呈强回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见肿块内血流。 2.CT检查增强后可见造影剂从肿瘤周边向中央区渗入。 3.核磁共振检查。 4.肝动脉造影检查。 诊断: 主要依靠B型超声或CT检查的偶然发现而确诊。 鉴别诊断: 主要与肝癌相鉴别。最常发生的差错是把肝癌诊断为肝血管瘤,值得注意。【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 (1)放射治疗。 (2)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肿瘤动脉栓塞。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瘤体≥5.0cm;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儿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的内容,具体内容:妈咪应该多了解一些防病、治病的简单常识,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腹泻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 妈咪应该多了解一些防病、治病的简单常识,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腹泻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发病原因: 1、体质因素 ①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 ②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 2、感染因素 (1)消化道内感染

(2)消化道外感染 (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 3、消化功能紊乱 (1)饮食因素 (2)不耐受碳水化物 (3)食物过敏 (4)药物影响 (5)其他因素:如不清洁的环境、户外活动过少,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外界气候的突变(中医称为"风、寒、暑、湿泻")等,也易引起婴儿腹泻。治疗方案: 1、要调整好孩子的饮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鸡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来弥补患儿腹泻造成的损失,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腹泻长时间不愈。此时宜给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糖盐开水,甚至暂禁进食,使胃肠功能得以恢复,以加快疾病的痊愈。 2、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小儿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 3、要注意保护好病孩的臀部 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并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对于病孩用过的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