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教师知识、教师学习)的理解

闫世海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4级物理学三班201472010342)

内容摘要:教室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与

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教室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教师专业化包括教师知识、教师学习和教师对教学的反思等。一个发展的教师,才能有意维护学生的权利,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师知识、教师学习、教学反思

(一)教师知识(teacher knowledge)

所谓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知识必须能体现教学教学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独特性,既能够说明教师知识在教师专业素养中的独特规定性与不可替代性。教师知识不仅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所必需具备的智力资源,而且,其丰富程度和运作情况也直接决定着教师专业水准的高低。知识的成分应包括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情境性知识等

PCK是所有这些东西相融合(integratsd)合成(synthesize)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又不同于其他成分,它与教育知识的区别在于后者提供的普通、抽象的教育理论、原则和一般的教育技术、方法,而它关注的则是具体情境中、具体学科、内容的教学,甚至不同知识点的PCK也不同;它与学科知识的区别在于它是为了有效地传授一门学科所必需拥有的知识,而不是则是本身。

PCK作为一种技术特有的知识,其具体内容处于发展之中

有些人将PCK看作是能够帮助人们把知识传授(transfer)给其他人的一套特质(attributes),着套特质是技术所拥有的,能够帮助他们引导学生一种对个人来说有意义的方式理解学科内容。它是一种有关如何组织,呈现具体内容、问题,并使之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兴趣和能力的理解,其中包括最有用的类比、图表、结果和证明。总之,Pck就是那些呈现学科知识并对其进行公式化陈述(formulate),以使其他人能理解的那些方法;根据舒尔曼的观点,PCK是一种使用性知识,主要分为三类;第一是直面学生教学如何建构和呈现学科内容的知识;第二是学

生在学习具体内容时可能拥有的共同观念、误解和困难的知识;第三是能在具体教学情况下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具体教学策略等。

1. 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

教育的本体性就是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就是培养人所需要的的基本知识。当代学校教育以学科为基础,人的培养以学科教育为基本内容,教师所教的学科和专业是用从学生传播知识的必备的基础,因而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就是指教师所具有学科知识。

2.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

教育专业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转授”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的元知识。一个专业化的教师,不仅要有足够学科知识“可教”,而且还有“会教”,即还要具备足够的“学”与“教”的知识。知道学生应该怎么学,教师应该怎么教。如今,学与教已经得到空前的积累和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老师必须认真继承和发扬这些学与教的优秀文化,使教育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种

“自主”行为、“自觉”行为。

一个专业化的教师,应当具备的教育专业知识包裹两个层面。在一般科学文化教育层面,教育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哲学、元教育学类、教育科学(狭义)类、教育技术方法类、教育文化艺术类、综合类教育知识等。在学科专业教育层面,教师应当具备的教育专业知识包括:学科教育类、学科教材设计、实验科学设计、学科教育艺术赏析、班级工作技能训练,等等。

3.丰富的情景性知识

情景性知识是指人们获得有关场景和过程的知识。人们通过与实环境打交道,通过看电影、电视、小说,听叙述等多种途径,能够获得相应的情境性知识。

对一个专业化教师而言,他获得的情景性知识应当及其丰富的。

包括:(1)丰富而切深刻的环境性知识一个专业化的教师应当“行万里路”,广泛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应当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周边的环境、周围的人和事。(2)丰富的教学情境性知识。教学情境性知识包括教室布置、通风采光、仪器设备、教学内容、学生反应的多方面教学内容在内的综合性知识。观摩他人的教学,或者进行模拟教学,的确也有利与丰富新教师的情境性知识。(3)丰富的学科情境性知识。教师做好学科教学工作,必须全面观察学科现象,广泛把握学科事实,为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条件,为设计各种例题、习题创造条件。

(二)教师学习(teacher learning)

1.理解学生的学习模式

(1)Reproduction-directed learning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效率较低的学习方式,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是盲目的去背课本上的知识甚至名师给出的答案,这并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时间久了就很容易忘记。

(2)Meaning-directed learning 理解性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

式,学生通过对核心概念和原理通过深入研究,进而能够对其获得真正的理解,大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东西,这种学习方式提倡每一位学者都应该具备。

(3)Undirected learning 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该学习方式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而言的,自主性学习实际上是学习者通过真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知识和能力的缺陷,根据学习冬季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去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度,自主性的去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4)Application-directed learning 应用性的学习方式。该学习方式是学生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这是一种更高层式的学习方式。

2.累计专业知识

现代教育以育人为本,就是的责任已不仅仅是“教书”,完成教学任务,更是“用教材教学生”,达到学生心智的发展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用宏观角度来说:“教育是国家强大的核心,学习持续不断,国民素质素质提高,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进步!”从微观角度来说,“个人价值得以体现与认可,梦想追求再生,安居乐业的基础上不再是满足状态,而是影响着整个教育界。”因此,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社会,学生的认知水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了更高的起点。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师只有持续的、连贯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的效率。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是老师要有资源不断的自来水。这些自来水从哪里来,育生标准的提升要求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能力向多元知识储备、多种教育手段运用能力方向发展,成为“复合型”教师:一是较丰富得傲宇心理学知识。除了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任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研究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性气质,加强学生的个案研究以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心智构建。二是精神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没有对学科知识的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就不可能在学科教学中取得理想的绩效。一方面,教师要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发展动态及最新理论成果。教师对学科自己是理解的越深刻,在日常教学中月能有效驾驭,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理想,额外负担就越轻。三是广博的知识视野。完善的专业学科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教师胜任本学科教学,而多元知识储备又可为教师的教学和自身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现代学校教育中,学校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促使教师加强对其他学科的了解,扩大边缘学科的把握,提高校本研究过程与方法的驾驭能力,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指导作用。

3.职业的责任意识

职业责任意识是从事职业活动时遵循道德规范和工作规则所表现出来的修养与品德,良好的职业责任意识是教师专业精神的核心。如医生的职业责任是救治伤病,抚慰众生;警察的职业责任是保障平安,惩治犯罪;军人的职业责任意识是保国卫民,保卫和平;教师的职业责任则是传承文明,教书育人。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放眼大千世界;对学生培养立足于知识学习的三五年,放眼于人生成长的三、五十年。教师的道德引领和文化传播的作用是任何替他行业和职业者所不具备的,因此社会对教育寄寓着厚重的希望,对教师工作的评判和教师形象的塑造也有着近乎完美的苛刻要求,这也给教师的人格塑造和心理世界的构筑带来极大的影响。许多教师就生活在物质条件的清贫、工作的巨大、社会评价标准带

来的精神痛苦中;孤傲、清高、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就成了社会有些人头脑中教师形象的代名词,这种偏见的根源,在于社会某些方面对教育认知的缺乏和对教师工作的藐视。

4.适应实验新教材的教学。

在教材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在现在所有知识,那是行不通的,迟早会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加强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才能因材施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热也在变,教师必须人情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以往,一个人只要在学校学好一门专业,就可以一辈子当专家;学会一种技术和手艺,就可以受用。可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行业已不再是代代相承、永远不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着重要影响,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三)教师专业的方向与路径

作为一名在校师范大学生,我们要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唯有不断发展自己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制定专业发展计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自我设计专业发展,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教师制定专业知识规划必然了解自己现有的水平,最重要的是了解内在专业结构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确定发展目标。分析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成长对教师的要求;平衡自身需求,学校需求和学生需求三者的关系;认识自己与学校相互配合的情况,要综合考虑自己的个人特点和环境因素,明确自己的发展旨趣,明确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1.制定个人学校计划:以自学为主要途径,实践为主要手段,充分利用培训和各类业务进修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升各方面工作质量。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教师要转变心态,抱着谦虚学习和共同研究的思想,共同进步,跟上时代的步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学习。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养成,鼓励他们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尊定基础。

3.认真做好主题研究;按照主题研究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教师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制定专业发展计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专业发展计划的制定。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教师改革与教师发展》何齐宗,胡青,胡平凡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 2)《轮开放教育下的就是角色》李江南。内蒙古电大学刊

浅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浅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教师,是我一直十分热爱并尊重的一份理想职业。作为接受多年的教育的学生,接触最多的除了同学便是教师,慢慢地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形成了一些稳定的看法,比如老师的职业性质,工资收入等级,社会地位,职业道德,教师使命等等。然而,上了本学期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之后,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看法开始有了一些改变,由一种静态的稳定的认识到现在懂得教师这个职业一直在变化发展,从而与附属于教师的一些属性也在发展着。 因此,我想,就这个学期老师所讲的相关知识引起我看法发生变化的方面并辅以我自身的受教育过程中的经历来谈一谈我的认识和认识的变化发展。 首先是教师的职业角色的微妙变化。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作为学生可以去主导一堂课程,也不曾预测我们这群年少轻狂的学生可以和老师争论一个问题到无法无天的地步,而事实上这样的现象的确存在着。首先当然可以说明我们的老师有着宽容的品质,然而这也能够直接地反映出教师职业角色的变化。在过去的课堂上,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课程由老师作为主导,换句话说,老师就是学生的“老板”“上司”“将军”,学生只能全盘接收,服从命令。老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授课本是无可非议,然而在老师满堂灌的方式下,课程的氛围则非常的死板呆滞,此外学生不

允许提出自己个人的见解,见解无论是显得愚昧或独特有深度,都会受到老师的批判和斥责,挨鞭子也是有的,因为学生会直接被视为扰乱课堂纪律,久而久之,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下,学生也就变得不敢“胡思乱想”,更不敢踊跃表达自己的思维,这就是一种“上司”的角色。但近些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得受欢迎起来,而老师的角色便转换成了我们的“朋友”。对于要教授的课程,老师开始放手让我们自己来讲,并不断地鼓励我们表现出我们最好的一面。我们这些吓怕了的孩子觉得不可思议但也愿意踊跃一试,体会当老师的感觉。无论是学生以个体还是以团队的方式,学生都会激发自己所有的潜能,绞尽脑汁,尽力做到最好,之后老师做出点评和建议,都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此时会觉得他们的老师不再是以前那个可怕的boss角色,而成了他们的好朋友。这是体现教师职业角色变化的一个例子。 其次是教师的职业技能的发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的老师都似乎只是单单传递知识,送学子金榜题名的职业。而事实上,这种说法到了现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快节奏社会更是不能符合其本身的功能了。首先老师本身要有夯实的专业知识并有效的教学技能使得学生信服,此外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老师也必须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而不是沉溺在过去的知识,固守不放。我们都懂得师生之间良好的感情是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无论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可是当学生都热衷于从网络上搜索资源的时候而我们的老师还不知网络为何物时,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读书笔记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读书笔记 (1)发展性:即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不成熟性。(2)差异性。(3)主动性: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4)独立性:学生是独立的权利主体;享受生存、受教育、受尊重、安全等权利。 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一专业的发展阶段有了更深的理解。 保尔,一个正直,敢作敢当的男子汉,十几岁的他,因为正义,敢出手教训市里的无赖;保尔是机灵的,身处牢中的他,能抓住机会,轻而易举地使愚昧的敌人中计而躲过魔爪;保尔是勇敢的,刚参军的他,纵马挥刀地向前猛冲,完全进入奋不顾身和忘我杀敌的精神境界;保尔是坚强的,作战的他,在头部严重烧伤后,在坚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持下,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以继续抗战;保尔是伟大的,他几次与死神进行生死搏斗,最终以胜利而回到亲人的身边,回到战友的身边。 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与研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这些教师发展阶段论所奉持的基本观念和立场是:每一个教师都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中后面的发展阶段通常比前面的阶段要成熟。教师一般是从新任教师时的彷徨恐慌缺乏经验与技巧缺乏稳固的专业地位逐渐

在现实的冲击中锻炼成长从而不断走向专业成熟的境地。有的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形成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完全专业阶段;也有将教师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过渡阶段、探索阶段、创造与试验阶段、专业教学阶段;还有一种认为教师的专业生涯包括下列五个阶段:师范生、初任教师、发展中教师、实践教师、资深教师;金树人的教师发展四段论包括入行阶段、表现阶段、中年生涯阶段、交棒阶段;蔡培村的五阶段论分为:适应期、能力建立期、成熟期、稳定期、后发展期。 归纳另外一些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可发现:从发展总趋势来看教师是能够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专业成长的人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很多教师可能会遭遇挫折、沮丧而停滞不前需要多方的帮助。例如“职业挫折阶段”。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阶段经常出现的现象。在这一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遭受挫折灰心沮丧心力交瘁教学理想幻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下降对教学生涯的意义和重要性感到怀疑。这时也意味着“重新估价期”的到来。年复一年单调乏味的课堂生活或者连续不断的改革后令人失望的结果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生涯产生怀疑并重新估价严重者可表现为职业生涯道路中的一场危机。在这一时期教师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面临的现实压力越来越大逐渐感到力不从心;面临着自我成就水准与现实危机冲突的情况;面临太多与专业理论及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学习只是学生的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其实学习对教师来说同样重要。当前人类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学会如何获得信息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过去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教师“一桶水”相对于学生“一杯水”的丰富渊博,现在“一桶水”的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时刻吸纳新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否则,不仅难以在学生面前维持自己的威望,在专业发展方面也会遭遇重重困难。 二、成为反思型教师 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很多教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固然是由于当前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完善,但同时也和教师缺乏独立思考有关。作为教师,不能盲目地迷信专家的权威,坐等专家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假思索地照搬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而应持怀疑的态度,对之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检验其是否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应该培植起自己的“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

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三、强化创新精神 教师必须通过创造性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会创造的人。这首先要求教师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经常主动地更新观念,学习新知,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的。 四、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教师高度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现实情况下,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有合作关系。新时代的社会在竞争加剧的同时更加强调交流与合作,强调双赢和共赢。教师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有多种形式。日常教学之余,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意见,彼此分享经验。同科教师之间可以在一起讨论教学方法,相互合作设计课程。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或在相关学科知识方面提供专业帮助,等等。 新课改还提倡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在这方面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为“生”师表。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师生关系的艺术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必要时甚至可以积极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 五、教师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高不可攀,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 1、教改的需要 ——课程改革 课程理念的发展趋向—学生素质发展本位;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重视学力的培养;课程设计的理论取向—均衡发展的思想;课程结构的组合趋向—增大学习者的选择;课程编制的统整趋向—技术整合与内容综合含开放;课程实施的改革趋向—着眼改变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的增值取向—重视过程与发展。 ——课程目标 1、民族精神、国际视野与现代意识。 2、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3、一般(通用)能力:阅读交流与表达、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团队合作与组织、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等。 4、学科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培养目标 1、突出以下通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言语信息能力、数理逻辑能力、探究实践能力 创新质疑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审美鉴赏能力 2、突出以下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团队精神、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社会责任、文明行为和诚信品质;开放意识、文化包容与情感态度;生命关爱、环境意识和科学发展观。 ——完善学习方式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探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的方式,倡导独立性与全体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发展的基础——师资队伍的质量——教师个体的质量 3、教师个人人格尊严和价值体现的需要 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因素。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一,为人师者,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其二,为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教师个人的价值体现既有个体性——引导学生个体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又有社会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从某种角度分析,教师个人的教育价值在学生的成长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表现为教师本身人格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还表现为教师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功底。 二、存在问题 1、教师的敬业思想和精神 是职业还是事业?我们的回答是:是职业也是事业。教师应该成为职业型和事业型结合的的教师。教师的敬业思想和精神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就是我们常讲的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核心是爱生。确实,热爱学生并且兢兢业业工作是一

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读《爱弥儿》有感 谢宛臻 近期,我读了卢梭《爱弥儿》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正在为教育孩子而绞尽脑汁、黔驴技穷的时候,这本书让我开拓了在教育方面的视野。本书具体地阐述了卢梭对人的教育的观点,他借助一个构想出来的人物――爱弥儿从出生至成年的教育,细致地表述了他对自然教育的观点及设想。《爱弥儿》果然是一本不平常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尽不掩饰地表达了作者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在原序中,作者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对儿童的教育从观念上就错了,我们用成人的思维对待孩子,用成人的方法教育孩子,起结果是误入歧途。”我感受颇深。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他认为人的教育有三种来源——自然、人和事物,后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协调一致。卢梭主张教育应“归于自然,发展个性,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人。”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如果打乱了儿童年龄发展规律次序,揠苗助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前功尽弃。 卢梭在《爱弥儿》序言中说:“著书立说,其目的是为了有益

人类,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忽视了。”在教育进程中,卢梭反对揠苗助长和贪多务深,他说人的天性发展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的儿童发育水平,万不该不顾天性发展硬把成人理解的知识来主观武断地强使幼年儿童接受。 卢梭要人灵活的读书而且在实践中学习有用的知识,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反对学校对儿童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反对强制压制和呆读死记,呼吁尊重儿童的自觉,提倡诱导启发。他说:“为了不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为了给儿童准备他也许永不能享受的若干年后的幸福,而把种种约束加在他身上,开始就使他感受苦恼,象被判终身做苦工的忍受无限的苦役而且受这种苦楚而将来也不见得有益。天真快乐的童年消磨在哭泣,惩戒,恐吓与奴隶的生活之中”。“一切出往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他所提出的改变这种不公道状况的方法是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例如:他这样主张教爱弥儿唱歌:“声音要唱得准,唱得稳,唱得柔和而响亮;他的耳朵要听得出节拍和韵调;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要求。拟声音乐和舞台音乐是不适合他的年龄阶段演唱。如果他要唱歌,我就尽量拿适合于他年纪的有趣的歌词给他唱,而且歌词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样简单。”我个人极欣赏这段话,而想起自己曾在听一些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唱流行歌曲时的大人的鼓掌,真是汗颜啊!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含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内容为九大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世界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基础教育的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依然严重,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效益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此所谓“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二、核心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1.专业理念与师德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1)职业理解与认识方面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2)在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关爱学生; (3)在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在个人修养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1)在教育知识方面: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 (2)在学科知识方面: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 (3)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具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掌握根据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知识。 (4)在通识性知识方面: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具有有关中国教育国情的知识。 3.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能力:在教学设计方面: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在教学实施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

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意义.doc

精品文档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意义 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是指教师和所在的学校一起结合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教师个人的奋斗目标,以实现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教育效果提升的统一的过程。 (一)教师制定、实施个人发展规划对于自身成长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教师认清自己人生与事业的目标 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明确个人的人生与事业目标,这一目标是建立职业发展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地进行自我分析,从而明确内心的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特质,以及综合优势与劣势、现有与潜在的发展可能,并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而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人生理想。 2.有利于教师发掘自我潜能,从而增强个人实力和竞争能力 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必然为教师提供详细的发展内容和明确的发展策略,在这两部分内容中对于发展重点的选择,一定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潜在能力的出现点而最终确定的。换句话说,教师的未来发展重点一定是有利于发掘教师潜能并使其持续增值,也必将会是增强个人实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突破点。 3.可以增强教师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增加成功的机会 发展规划是有关实现教师职业目标的一整套行动计划,由于这一计划以实际背景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发展步骤为内容,所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客观性强、可控性好,从而使目标实现的几率得以较大的增加。 4.可以帮助教师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 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的获得学校提供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资源,但这些资源不一定适合教师的特点。教师有了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在面对各种资源时就可以主动的甄别其是否符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对于适合的资源要抓住机会,并充分挖掘资源带给自己的发展动力,使潜在的发展可能变为现实的发展成果;对于不适合的资源有大胆放弃,不患得患失,要认识到:合理的放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也是获得了发展机会的一种形式。 5.可以帮助教师增进工作满足感,提高生活的质量 职业发展规划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帮助教师增加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从而使教师在心灵和精神的层面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一般说来,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应该使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其朝着下一个目标努力奋发,这样其每刻都生活在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下,生活的质量自然就有所提高。 (二)学校组织教师实施个人发展规划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1.可以增加教师的向心力与忠诚度 学校组织教师实施职业发展规划,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支撑,使教师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深层关爱、体会到学校是对教师终生发展负责的,而且对于学校来讲有利于摸清教师的发展愿望、并有的放矢的指导教师把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结合,这样的结合解决的不仅是策略、认识上的统一,而是思想和情感上的统一,这样的统一可以增加教师的向心力与忠诚度。 2.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组织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编写的,有关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关系的预测以解决措施的文件。 学校在了解了每个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的情况以后,可以综合这些信息,制定学校的人力资源规划。规划在有了这些基础信息的支撑后,它的信度和效度就会有很大的提高,非常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规划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措施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枫溪区蔡陇小学麦柔阳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的过程,主要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积极与深厚,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与卓越。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的地位日显重要,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核心是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觉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书,催生教育智慧 读书学习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首先,读书学习可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当今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能系统整合、灵活调度,跨学科的或人文、或自然、或社会、或经济等知识丰富广博,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自如。现代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无论走到哪里,中心都随之转移到哪里。而且有“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气概,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充实的知识和心灵的震撼。因此,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才能支撑起知识的天空,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其次,读书学习可以丰富教师的生活。教师读书学习就像歌手练声、枪手打靶,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唯有如此,教师的思想的河流才能潺潺不断,才能提高生命的强度。 接着,读书学习可以提升教师的精气。教师悠游于书籍之中,聆听古圣先哲教诲,欣赏宇宙的真谛和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感悟人生,感悟世界,从不同角度追问、挖掘自我,不断提升“已成的我”,在书香四溢中经营自由的心灵、睿智的精神和丰富的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品味、气质和精神境界。 最后,读书学习可以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有才华的、富有教育智慧的。读书学习,能够让教师易于感知这个世界,易于走进学生的心灵,能在各种情境中做出独到的判断。读书学习,能于无形中提升教师的锐气、灵气、慧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催生职业智慧。 二、课堂,激发生命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探究的园地、发展的场所,是师生交往的舞台,课堂不是“产品加工厂”,而是有鲜活和灵性的生命成长的原野、思想的摇篮、精神的栖息地。课堂是一名教师或教育家最为核心成长的阵地。教师应该积极改革课堂,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不断发展、提高各自的生命质量。 教师改革课堂教学,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框架和思路,教师需要收集各种资源来发展、丰富自己的课程,带进课堂的只是一种教学预设,而不是剧本化的教案。因为只有在这种开放的状态中,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敏感地感受到学生与自己创造性火花的撞击产生共振,真正锻炼和成就这段共同的旅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学生需要,有效地加工、整合教材,对教材作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行创造性实施。 二是预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预习是学习的起点,是课堂学生展示的前提和基础,是现

谈谈自己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看法

谈谈自己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看法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这一路走来,对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学习终身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快,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出新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空前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已成为各国的共识。而我国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发展滞后,已制约着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了新课程顺利实施、推进的瓶颈。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写进了十七大报告。 农村教师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学历层次偏低,教育观念比较滞后,对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缺乏深刻的理解;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知识陈旧、老化;综合适应能力差,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方法比较落后,教育创新能力不够,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严重缺乏;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技能较差;研究意识淡薄,研究能力较差;自我发展意识较弱;“小富即安”的思想较浓。这些问题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因而,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燃眉之急。 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就培训而言,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不可忽视农村学校教师编制紧缺的现状。要针对农村学校教师大多数工作量繁重、任教科目多、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具体困难,选定在寒、暑假期间采取集中培训与平常节假日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本培训要因地制宜,不拘形式。(二)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要结合教师所担任的课程来确定,要与教学专业对口,培训应力求精悍而实用。有的农村教师身兼几科教学任务,在集中培训的时候,各科培训不能全面铺开,要有利于教师在参加一门学科的

教师专业发展困惑的思考

关于教师专业化困惑的思考 教学工作是否是专门职业?教师是否是专业人员?虽然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发表《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时,就强调“教学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1993年我国《教师法》也明文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目睹教师专业地位并不稳固,无法与医学、法律这些已被认可专业(established profession)相提并论的现状,不少人开始怀疑教学作为一种专业的合理性。显而易见,在这里人们对“教学是专业”的解读产生了“教学应该是专业”和“教学实际是专业”两种迥然不同、且易导致争论的论述。为了促进教学由实然的“不成熟专业”状态向应然的“成熟专业”状态的转化,“教师专业化”的议题得到普遍关注。 一、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预设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理论基础来自专业社会学,后者认为整个社会是由不同层次的职业群体构成,只有那些因具备一些独特性质并能在整个职业结构中占据较上层社会位置的职业群体才被称为“专业”。虽然社会学界就“专业”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式,但就教育界关于专业化的论述来看,主要依据的是其中具有典型功能主义特征的特质模式,即认为在各种成熟专业身上,无一例外地具有一些相似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专业特质”。 对于专业的社会功能,Hoyle曾经有过非常深入的剖析。他认为“专业是表现出重要社会功能的职业”,而为了能够发挥好这种社会功能,专业人员就需要掌握相当程度的技能和知识,以面对不断变换的工作场景和处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在他看来,知识的获得和特殊技能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反思,更需要通过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来实现。而且实践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也包括了专业价值的社会化过程”,即在掌握系统的、独特的知识的同时,他们也逐渐形成“将顾客利益放在首位”的伦理规范。另外,专业人员在实践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具体表现为“在制订有关公共政策时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在专业责任的行使方面具有相当的控制权,以及与政府的关系上具有高度的自主权”等。基于上述专业人员接受过长期培训、拥有高度责任感、具有高尚的利他服务动机,尤其是他们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的特点,社会需要给予他们较高的声望和薪酬。 根据Hoyle的分析,那些已被认可的“专业”较其它职业可以拥有更优越的工作条件,能享受到更优质的专业教育,能获得更多的进修机会,以及能分配到更加充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资源。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新兴职业而言,总是希望模仿那些已被认可专业所具备的特征,以使本职业最终成为专业群体的一员,这种由非专业或不成熟专业向成熟专业发展、转变的过程便是所谓的“专业化”过程。显而易见,专业化在社会学意义上已经成为一个职业群体实现其向上社会流动的主要手段。 对于成熟专业究竟拥有哪些专业特质的讨论很多,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说法,如Turner和Hodge认为,判断一个职业是否为专业,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1)指导其实践的理论和技术水准;(2)对其活动的垄断程度;(3)社会对其承认的程度;(4)其组织化程度。Leggatt则通过对20世纪前半叶有关专业特质的综述指出,最常被提及的特征主要有五项:(1)实践活动基于理论性的圈内知识的基础之上;(2)知识的获得需要长期的教育和社会化过程;(3)实践者有强烈的利他动机和服务意识,不受物质和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使;(4)招募、培训、资格和标准均有严格的控制;(5)职业团体

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意义

教师专业生长的实践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面。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人本理念”体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是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不应仅是知识学习,还有倾听、阅读、反思和询问他人等行为学习。通常教师的学习被狭隘地理解为举办在职研讨班或周末的培训,而类似的培训时常停留在字面上或表层,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接受与形成的,其主体精神没能在观念上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研究现状为只是研究所谓的教育教学培训和教育思想的理解上,没有过多研究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上。 其实对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真正直接对教育实践起作用的正是“个人理论”,它既是接收外界信息的“过滤器”,又是决定教师行为的核心因素,尽管它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亦是显而易见的。所谓“个人理论”是教师在日常生活实践、教育教学实践与学习中通过思考、感悟或直觉逐步形成的,具有笼统、模糊、尚未充分细化、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的(有的甚至是缺乏逻辑和严密性的)特征。作为教师个体往往很少清晰地意识到“个人理论”的存在,更难对其进行深入反思和批判。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就必须实现“学术理论”—“个人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的顺畅运转,构建科学的、合理的教师“个人理论”,其有效的途径则是教师个体不断“提升自我认识”,加强“反思”,与“同行合作”开

展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因此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意义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实践性”“发展性”,突出“以人为本”理念。 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提倡以人为本,呼唤人性回归,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自由与民主精神。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教会学生做人,构建人的灵魂——人格精神。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创造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育人环境,要尊重人、理解人,弘扬人文主义精神,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成为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才。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它能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内容,对教育理论有一个高度的认识,从而促使其对常规进行批判性的接受。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发展,无论是其职前培养时期,还是在职培训时期,都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与身边的教学和生动活泼的学生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与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是教师发展的基本手段,而教育教学实践的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的。 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我们说教师在实践中发展就是指教师在自身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建构推动实践前进。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的不断充实和进一步完善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谈谈教师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广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时候,等到她有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晚上十点半以后了,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第二,教师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科教师了解自然知识,立刻教师积累人文知识,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比如魏书生,不但自己阅读,还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科技信息,介绍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知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育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未来。 经典是最值得我们阅读的书籍,不过经典一般都不太通俗易懂,比较难啃。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虽然书名与故事家喻户晓,但真正认真阅读过原著的人恐怕并不太多。哲学书籍就更是令人望而生畏。《老子》《庄子》《理想国》这些整天被我们挂在嘴边的书名,要翻开书本还需要一些勇气。教师的阅读应该多一些经典,有一点挑战的难度。如果只是看报纸杂志那是远远不够的。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只有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青年教师才能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洞悉教育的走向,不断走向超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青年教师应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专家引领等有效途径中,务实求发展。 :一、自我反思: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果只埋头教书,从不反思写作,从不整理自己的成败得失,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呢?充其量只能当一个教书匠而已。青年教师要尽快成长起来,必须坚持个人反思。 自我反思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随笔类反思。可以写故事性的随笔,把校园里的点滴写下来,写事件中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收获,采取了哪些可行的方法。也可以写成工作日记型的反思,简短易记,条分缕析地记下每天的收获与感想,便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种是围绕教学中的问题写成教后小记以总结经验,研究困惑,不断改进。老师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班级实际情况,认真修改教学设计,然后把教学过程中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处、失败之处。 二、同事互助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同伴互助也是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教学活动中的同伴互助可以通过“一课三议”的方式进行。所谓“一课三议”,就是指同一个教学内容,由学科组内的每位老师依次试教,每次上课后,由组长组织评课、议课,修改教学设计,再上课……在这样一个不断打磨的教学流程中,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在某一环节上会有不同的亮点、创新点。课堂不是静止的空间,而是动态的时空,在课堂中演绎的是学生成长的精彩,在这样一个体现集体智慧的教研活动中,青年教师拥有了真诚的热情,课堂成了一个有魅力、有情趣的地方。 三、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的本质是以校为本,就是指将教学研究的重心放在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力军,以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水平为目的。它摈弃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注重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注重理论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和发展,加之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终身教育思想的持续深入,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正成为教育领域倍受注重的重要问题。它对于唤醒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增强教师终身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与社会地位,树立自尊,增强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培养基础扎实,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水平,适合现代化建设,参与国际竞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何为教师专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民族素质的使命。”可见,我们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既强调了教师的“教书”功能,又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同时,确立了教师是专业人员这个社会地位。也就是说,当代教师应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就象教师法所规定的那样,对他人,对社会尽职尽责,使得自己的一生成为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一生,即专业人员追求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身发展的需要,得到公正肯定的社会地位、尊严、权利等。从而实现自己的人格价值。

对“教师”概念内涵的持续丰富也促使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处于持续革新的过程。到当前,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专业成长和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持续更新,持续整合、持续丰富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在受尊敬、支持、积极向上的氛围中,通过持续学习、持续更新的自觉追求,适合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1、教育变革的形势迫切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知识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感也”。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形象中教育自身的专业性质被完全遮掩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点的变化,新的教师观强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发展水平。同时,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来源的地位已彻底动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动自身发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否则,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主导者,就失去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教育教学过程应有的功能就会大大降低。 2、教师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意义

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意义 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全面推经和不断深入,教育课程实施的启动坚定不移的,高质量实施课程,已经逐步成为基础教育不同层次学校教师的仍是和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人本理念”体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是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t同时,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也是现实。 【一】观念更新的路径 教育是发展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学和不变革的教学理念是缺乏生命力的。只有更具时代的特点,积极寻求新旧理念转换的路径,广大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新课堂教学变革的主动者。 (1)新旧理念转换的前提 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是形成教师理念的前提。只有真正明确和深刻领会新课程要求的绷直内涵,才能实现新旧课堂教学理念的转换。 (2)新旧理念转换的过程 碰撞是新旧观念的冲突甚至较量,是新理念诞生和旧观念消亡的必经过程。将平日里课堂教学习以为常的想法,做法,通过理性的思索,使新理念的碰撞中更为鲜明。 (3)新旧理念转换的关键 反思促进了观念的转变,反思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经过反思后的转变才是有生命力的转变,经过反思后的提高,才是真正的提高。

【二】理念转换行为的策略 课程的改革的真正成功,就在于我们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广大教师自觉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化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成果。 (1)坚持以人为本,走出应试的课堂 从知识本位,智力本位,到能力本位,学生本位呈现出课堂教学发展的轨迹。它昭示着“关注生本,走出应试”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本质规律的再认识。 (2)走出灌输的课堂 在一个学校成长的历程中,课堂上拒接灌输,采用多种对话形式,共同演绎教学主体对话成长历程。 (3)视个性差异,走出标准的课堂 课堂上,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教给”学生什么,也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预设论证“标准”答案,尔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培养求异思维和独创精神。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个性化解读”与“内化”的过程。 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我们说教师在实践中发展就是指教师在自身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建构推动实践前进。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的不断充实和进一步完善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这个现实土壤中成长的,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在教学情景中,由于有个人化的教育观念和自身的实践经验,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有其独特性。教师专业发展带有的这种“个性”特点,就要求充分尊重、重视教师已有

加强教师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教师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内容和结构上都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向。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生学业评价内容也开始走向综合化。对各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从现有的实践来看,教师参加培训班、听专家讲座是必要的,也是最常见的,但这些方式的效果均不明显。而且,这些职后学习的方式一般以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为目标,并没有把教师人文与科学素养的综合提高作为目的。 二、理由 学校教师的阅读现状也是本“金点子”提出的重要原因。阅读是人丰富其精神世界的最有效的方式,阅读也是实现教师专业维持的主要手段,应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阅读现状堪忧。表现在:一是教师的阅读行为越来越平面化。经典的人文读品与科学著作日益受冷落,而娱乐性的休闲读物却逐渐受到青睐。二是教师的阅读内容越来越狭窄化。阅读视界只局限于本学科。三是教师的阅读目的越来越功利化。迫于考试压力和业绩考核,许多教师只关注教参,而排斥其他读物。阅读尚未成为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基本方式,由此带来的是教师教学的程式化,教师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低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拓宽教师的阅读视野,让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是当前我校教师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建议 1、研制开发教师阅读读本,搭建教师阅读平台,一方面形成一种以阅读为主渠道的教师职后教育新模式,另一方面让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研发基于教师现实需要的教师人文与科学阅读读本,建立“教师阅读在线”网络系统。 3、改善教师的阅读状况,研制教师阅读的评价指标体系。 4、构建以阅读为基本内容的教师新生活方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谈谈教师的专业成长

谈谈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深刻的时代命题,是融合社会的变革、学校的发展及教师职业发展要求等广泛领域的立足教师从业需求的终身课题。接到这样一个报告的题目,想要触及这一问题的根本,也希望能从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领个层面,就孝义市、孝义六中的具体做法以及我个人的感悟与大家一道做个交流。在梳理了其中的逻辑关系之后,今天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性和深入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的组成来一同提高对这一命题的认识;也就具体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做法从地方、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围绕贴近实际、展望未来的思路进行一些相关的探讨和交流,尝试解读今天命题存在的必要性、命题的内涵、和推进命题的做法,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一、为什么要谈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面对未来,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正面对一个不断变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视频《未来,扑面而来》)我们将面对一个教育领域巨大变革的时代;(未来课堂视频 1、2)我们是否是不可替代的专业的从业人员?(以 2020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为例,谈教师职业须不可替代) 1.2020山西中考语文“大变脸”,你怎么看?(搜狐教育) 热点回放语文题型发生重大变化,成为当天考生家长热议的话题。语文满分依然是120分,阅读理解被取消,四个篇幅要求不同的作文共占了70分,此外还有一个阅读心得,也是考察 写作能力。有考生认为,考前做了无数套模拟题,结果考试题型却大不相同,有一种踏空的感觉。也有家长认为,改变题型无可厚非,要是提前给考生们预告一下,更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和支持。争议焦点此次山西中考仅一套语文试卷就引发了外界强烈的关注和争议,重新梳理一下,对问题的争论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焦点:一、这样考对不对?与前面近二十年的试题相比,是进步还是退步,它能不能代表语文教学改革未来的方向?二、该不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对考生搞“突然袭击”?学生、家长、教师、外界四方代表热议。编者结语一份考卷竟然引起轩然大波,不论是点赞还是批判,冷静下来,客观分析与评价才能真正助力于今后的命题。有争鸣是好事,理不辩不明。对于2020年山西中考语文发生的重大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 断和看法,谁是谁非,谁也别急,留给时间就行。此次山西中考语文大变革,是好还是不好,是利多还是弊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自有公论。也许除了上面代表的不同观点以外,还有其他不同的声音,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的初衷与最终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山西中考能伸出手臂为我们指引今后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这点,值得我们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共同反思与考量。到底谁打了谁的脸?——不是“谁打谁的脸”的问题——体现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考验,突出教师面向学生是否有作为、有担当——教师应该是不可替代的专业的从业人 2.顺应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高度融合,孝义市正在推进“学乐云教学平台”的应用。学乐云教学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构建的服务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 第三方合作商等七边群体的教育生态圈平台。在这里,老师们通过云教学平台可以享受海量的PPT、教材辅助材料,利 用手机直接备课、布置电子作业,并通过手机将所备资源分享给学生及家长,即时查看全班同学参与情况并进行点评互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