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的知识重点讲义资料

水稻的知识重点讲义资料

水稻的知识重点讲义资料
水稻的知识重点讲义资料

水稻基础知识

一、粮食籽粒的构造、分类:

1、分类:按用途和植物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分四类:

A.谷类:也叫禾谷类,主要含有淀粉,一般作为主食之用。如:小麦、大麦、水稻、玉米、高粱等。

B.豆类:豆类一般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习惯上作副食用,豆类中大豆特别是花生,因为含油较多也通常列入油料。

C.油料:共同特点是富含脂肪,是榨油的原料,油料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榨油后饼粕中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是良好的蛋白质资源。如:大豆、油菜籽。

D.薯类: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如:甘薯条、甘薯丝。

1、构造:各种粮食的基本构造具备共同性,一般由皮层、胚、

胚乳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皮层------对粮粒起保护作用,皮层的颜色、花纹、茸毛特点是鉴别良种的依据。

胚--------胚是粮粒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多种粮粒的胚形态尽管不同,但基本都有四部分组成。即胚芽、胚茎、胚根、籽叶,种子萌发后,胚根、胚茎和胚芽分别形成植物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而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胚最容易生虫、生霉,胚大的粮粒难保管,如玉米。

胚乳-------胚乳是储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稻谷粮粒的胚乳特别发达,

豆类和部分油料的种子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稻谷籽粒的分类和形态结构

1、分类:根据稻谷的粒型和粒质不同分为五类(GB

1350---1999):

A.早籼稻谷: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胶质粒较少。

B.晚籼稻谷: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少或无腹白,胶质粒较多。

C.粳稻谷:粳型非糯性稻谷的果实,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米质粘性较大胀性较小。

D.籼糯稻谷:籼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型,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

E.粳糯稻谷:粳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椭圆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2、形态结构:稻谷加工去壳后为糙米,糙米有胚的一面叫腹

面,无胚的一面叫背面,背上有一条纵沟,在米面两侧各有两条纵沟,称侧纵沟。纵沟的深浅因品种不同而异,对碾米工艺影响较大,纵沟深的稻米加工不易精白,对出米率也有影响。

糙米粒------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一般呈白色或乳白色,稻谷有后熟作用。

胶质部分-----胚乳中蛋白质较多而结构较紧密的部分,呈蜡状,色深

且透明。

粉质部分------胚乳中蛋白质较少而结构疏松的部分,色较白且不透明。

腹白--------粉质部分位于米粒腹部时称为“腹白”

心白--------粉质部分位于米粒腹部中心时称为“心白”

不同品种的稻谷,其米粒腹白和心白的有无及大小各不相同;同品种稻谷由于生产条件不同,腹白和心白的有无及大小也有差异。一般籼稻的腹白或心白比粳稻的大。生长条件差、水肥不足的稻谷其腹白和心白比生产条件好、水肥充足的大。腹白和心白组织疏松,质地脆,加工时容易碾碎。

稻谷外型-------芒、护颖、茸毛、小穗柄。

二、稻谷的国家标准和项目解释(GB 1350---1999)

1、国家标准

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按出糙率和整精密率分等级,质量指标如下表:

籼稻谷质量指标

等级出糙率:% 整精米率% 杂质% 水分% 色泽、气味

1 ≥79.0

≥50%≤1.0 ≤13.5 正常

2 ≥77.0

3 ≥75.0

4 ≥73.0

5 ≥71.0

粳稻谷、经糯稻谷按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等级质量指标见下表:

粳稻谷质量指标

等级出糙率% 整精米率% 杂质% 水分% 色泽、气味

1 ≥81.0

≥60% ≤1.0≤14.5 正常

2 ≥79.0

3 ≥77.0

4 ≥75.0

5 ≥73.0

各类水稻以三等为中等标准,低于五等的为等外稻谷。

各类稻谷中黄粒米不超过1%

各类稻谷中谷外糙米不超过2%

混有其他类稻谷不超过5%

二、名词解释:

1、出糙率: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试

样质量的百分率。

2、整精米:糙米碾磨成精度为国标(GB1354)三级大米时,米粒产

生破碎,其中长度仍达到完整精米粒平均长度的四分之三以上(含五分之四)的米粒。

3、整精米率: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4、不完善粒: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

①未熟粒:籽粒未成熟不饱满,米粒外观全部为粉质的颗粒

②虫蚀粒:被虫蛀蚀并伤及胚乳的颗粒

③病斑粒:糙米胚或胚乳有病斑的颗粒

④生芽粒:芽或幼根已突出稻壳,或检验糙米芽或幼根已突破种

皮的颗粒。

⑤霉变粒:稻谷生霉,去壳后糙米胚或胚乳变色或变质的颗粒。

5、谷外糙米:稻谷由于收割或其他机械损伤等原因形成的糙米

粒。

6、杂质:除本种粮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下列几种:

①筛下物: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的物质

②无机杂质:泥土、沙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

③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稻谷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无机物质。

7、黄粒米: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颗粒。

8、色泽、气味:稻谷固有的色泽、气味。

三、稻谷各项指标的检验:

1、分样方法

操作方法:

A、四分法:

①样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或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

成正方形。

②然后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约10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

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中心点不动)如此反复混合四、五次。

③再将样品摊成等厚的正方形,用样品板在样品上画两条对角线,

分成四个对角。

④取出其中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

⑤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到最后剩下的两个对顶

三角形的样品接近20g为止。

B、分样器法

1、将清洁的分样器放稳,关闭漏斗开关,放好接样斗,将样

品从高于漏斗口约5cm处倒入漏斗内,刮平样品。

2、打开漏斗开关,待样品流尽后,请拍分样其外壳,关闭漏

斗开关。

3、再将两个接样斗内的样品同时倒入漏斗内,继续照上法重

复混合两次。

4、以后每次用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按上述方法继续分样,直

至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接近W为止。

样品名称(W)试样重量g 用途

大豆100 纯粮率检验

水稻150 出米率及纯精米检验

水稻50 水稻杂质及谷外糙米的

检验

2、杂质的检验方法:

操作方法:

①用分样器混合样品后,分取试样W

②分取后的试样,倒入套好的筛层中(规定筛层: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筛底)盖好筛盖。

③然后将选筛放在玻璃板或光滑的桌面上,用双手以每分钟110--120次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各筛动一分钟,(筛动的范围掌握在筛选直径扩大8—10cm)

④再按照标准捡出样品中的大型杂质和小型杂质以及矿物质(其中包括异品种粮粒)等非食用物质,一起称重(W1)

检验杂质试样用量规定表(W)

粮食油料名称重量(g) 谷物筛选规格

稻谷50 ⊙=2.5mm

大豆100 ⊙=3.0mm和⊙=5.0mm

⑤、结果计算:

W1

检验杂质总量(%)﹦----------------×100%

W

3、类型和互混检验:

外形特征检验

①籼、粳、糯互混

取净稻谷十克,净脱壳后不加挑选的取出200粒(小粒除外),按质量标准中分类的规定,捡出混有异类等粒数(M),计算互混百分率。

②异色粒互混:

在检验不完善粒的同时,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捡出混有的异色粒,称重,计算异色粒百分率。

剖粒检验:

主要是检验粮食的软、硬质

①分取完善粒试样100粒,先从外观鉴别软、硬质,外观鉴别不清时,可将粮粒从中部切断。观察断面,玻璃状透明体者为硬质部分,根据硬质部分所占比例,按质量标准规定确定是否硬质粒,然后以硬质的粒数计算软硬质含量。

②用透视箱鉴别粮食软硬质。

③染色检验:主要鉴别粳性和糯性

4、黄粒米检验

①水稻中黄粒米的检验:

稻谷检验出糙率以后,将其糙米试样用小型碾米机磨至近似标准二等米的精度,除去糠粉,称重,作为试样称重,再按规定捡出黄粒米,称重。二者之比为黄粒米所占的百分比。

②大米中黄粒米的检验

分取大米试样50克,按规定捡出黄粒米(小碎米中不检验黄粒米)称重,黄粒米的重量比试样重量即为黄粒米所占的百分比。

5、出糙率的检验

操作方法

①从平均样品中称取净稻谷(除去谷外糙米)试样20g(W)

②先捡出生芽粒和生霉粒,单独剥壳,称重(W1)

③然后将剩余试样用砻谷机脱壳,除去糠杂,糙米称重(W2)

④再捡出不完善粒,称重(W3)

⑤糙米重量和不完善粒重量分别加上生芽粒、生霉粒重量即为糙米

总重量和不完善粒总重量

计算结果:

( W1+W2)-(W1+W3)÷2

出糙率(%)=---------------------------×100%

W

6、整精米率的检验

7、垩白粒、重度垩白、及病斑粒的检验

①按照分样操作方法,分取试样150g

②之后把称取的样品用精米机进行碾磨(潮水稻用70S,烘干后的水稻用60S)

③取出试样用谷物筛(⊙2.5mm)按出米率方法筛选,然后用四分法分取样品20g(W)

④在分取后的样品中挑出垩白粒(W1)其中包括重度垩白(W2)以

及碎米(W3)以及病斑粒(W4)并称重。

W2

重度垩白(%))=-------------×100

W-W3

⑤从精米试样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0粒,捡出有垩白的米粒,按下列公式计算,重复一次,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

垩白米粒数

垩白粒率(%)=-------------×100

总粒数

垩白:指米粒胚乳中的白色不透明部分,包括腹白、心白、背白。

重度垩白:在垩白粒中,白色不透明部分占米粒投影面积百分之三十以上(含30%)的米粒。

垩白粒率:由垩白的米粒占整个米样粒数的百分率。

垩白大小:垩白米粒平放,米粒中垩白面积占该整米粒投影面积的百分比。

从捡出的垩白米粒中随机取十粒(不足十粒者按实有数取),将米粒平

放,正视观察,逐粒目测垩白面积占整个籽粒投影面积的百分率,求出垩白面积的平均值,重复一次,求两次测定结果平均值为垩白大小.

垩白度:垩白米的垩白面积总和占试样米粒面积总和的百分比。

垩白度(%)=垩白粒率×垩白大小

8、爆腰率的检验

9、谷外糙米检验

10、水分的检验

11、各类大米的精度,(2009年又重新修改规定)

以国家规定的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规定精度标准样品

时要参照下述文字规定:

特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

标准一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标准二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

标准三等: 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二分之一的占70%以上;

12、出米率的检验

13、碎米的检验(引用标准GB 5503—85)

碎米:在规定精度下长度小于完整米粒平均长度四分之三的米粒。

碎米率:碎米占全部精米的质量分数(%)

操作方法:

①从检验过的杂质样品中称取试样50g(w)

②放入直径2.0mm圆孔筛内,下接直径1.0mm圆孔筛和筛底按规定进行筛选;

⑤然后将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碎米(捡出整粒米)称重(w1),

即为小碎米重量。

⑥留存在直径2.0mm圆孔筛上的试样,按规定捡出大碎米(即不足

正常整米三分之二的碎米)称重(W2)

结果计算:

W1

小碎米含量%=--------------×100%

W

W2

大碎米含量%=--------------×100%

W

碎米总量(%)=小碎米含量(%)+大碎米含量(%)

我公司产品介绍:

“盐丰47”品种介绍

1)审定编号:辽审稻[2001]95号

2)品种来源: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1991年以光敏不育系

AB005S转育而成的十余个新型不育系为母本,以丰锦、秋

光、辽粳5号等品种为父本,自然混合杂交系选而成,被

南方人誉为“东北人香米”深受消费者欢迎,达到部颁2

级标准,食味极佳

3)特征特性:株高95~97厘米,半紧穗,穗长14.9厘米,

穗粒数116粒,少芒,千粒重27.5克。中晚熟品种,生

育期160天,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强,抗穗颈瘟病,无

白叶枯病,中抗叶瘟病。

4)产量表现:一般亩产600千克。

5)栽培技术要点:

(1)每穴2~3苗。

(2)亩施标氮50~65千克。

(3)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

(4)适宜种植地区:适宜辽宁省营口、盘锦及鞍山部分地区种植。

食用效果评价:

1、大幅度减少有害重金属50%~86%

2、较普通大米粘稠度明显提高

3、米饭色泽油亮青色

4、无农药残留

5、米饭放置几天后不回生。

稻米种类分步分析与评价:

水稻种植与大米加工工艺流程:

水稻的知识

水稻基础知识 一、粮食籽粒的构造、分类: 1、分类:按用途和植物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分四类: A.谷类:也叫禾谷类,主要含有淀粉,一般作为主食之用。如:小麦、大麦、水稻、玉米、高粱等。 B.豆类:豆类一般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习惯上作副食用,豆类中大豆特别是花生,因为含油较多也通常列入油料。 C.油料:共同特点是富含脂肪,是榨油的原料,油料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榨油后饼粕中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是良好的蛋白质资源。如:大豆、油菜籽。 D.薯类: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如:甘薯条、甘薯丝。 1、构造:各种粮食的基本构造具备共同性,一般由皮层、胚、 胚乳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皮层------对粮粒起保护作用,皮层的颜色、花纹、茸毛特点是鉴别良种的依据。 胚--------胚是粮粒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多种粮粒的胚形态尽管不同,但基本都有四部分组成。即胚芽、胚茎、胚根、籽叶,种子萌发后,胚根、胚茎和胚芽分别形成植物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而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胚最容易生虫、生霉,胚大的粮粒难保管,如玉米。 胚乳-------胚乳是储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稻谷粮粒的胚乳特别发达,

豆类和部分油料的种子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籽叶中。 稻谷籽粒的分类和形态结构 1、分类:根据稻谷的粒型和粒质不同分为五类(GB 1350---1999): A.早籼稻谷: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胶质粒较少。 B.晚籼稻谷: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少或无腹白,胶质粒较多。 C.粳稻谷:粳型非糯性稻谷的果实,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米质粘性较大胀性较小。 D.籼糯稻谷:籼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型,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 E.粳糯稻谷:粳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椭圆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2、形态结构:稻谷加工去壳后为糙米,糙米有胚的一面叫腹 面,无胚的一面叫背面,背上有一条纵沟,在米面两侧各有两条纵沟,称侧纵沟。纵沟的深浅因品种不同而异,对碾米工艺影响较大,纵沟深的稻米加工不易精白,对出米率也有影响。 糙米粒------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一般呈白色或乳白色,稻谷有后熟作用。 胶质部分-----胚乳中蛋白质较多而结构较紧密的部分,呈蜡状,色深

资料员专业知识与实务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硬件”,指建筑本身,二是“软件”,指的是() A、计算机的运行程序 B、工程管理资料 C、计算机 D、反映建筑物自身及形成的施工技术资料 2、企业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管理等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企业上述各方面知识、经验、成果的积累和储备,因此,它是企业的() A、技术标准 B、管理标准 C、重要资源 D、科技标准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必须加盖()公章,项目经理签字。 A、建设单位 B、建设单位项目部 C、承包单位 D、承包单位项目部 4、施工日志由施工单位项目部()填写 A、资料员 B、施工员 C、资料员或施工员 D、以上都不是 5、()是对施工过程中有关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活动及其效果逐日作出的连续完整的原始记录。 A、技术交底 B、安全交底 C、施工检查记录 D、施工日志 6、()是为了对设计意图进行交底,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澄清。 A、技术交底 B、安全交底 C、图纸会审 D、设计变更 7、图纸会审是在正式开工前,由()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监督等部门参加对施工图设计进行会审。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8、工程定位测量要求()应提供测量定位的依据点、位置、数据,并应现场交底。 A、监理单位 B、建设单位 C、质量监督部门 D、建设管理部门 9、建筑材料报审表由承包单位填报,加盖公章,项目经理签字,经()审查符合要求后签字有效。 A、专业监理工程师 B、监理员 C、技术负责人 D、总监理工程师 10、“砌筑砂浆强度评定”表是()中砂浆试块试验报告的整理汇总表,以便于核查砂浆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A、一个建设项目 B、单位工程 C、分部工程 D、分项工程 11、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必须进行蓄水试验,蓄水高度和蓄水时间一般为()。 A、50mm和12h B、100mm和12h C、100mm和24h D、50mm和24h 12、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应在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一个观测区水准点一般不少于()个。 A、2 B、3 C、4 D、5 13、编制竣工图时,如工程按图施工没有变动,由施工单位在原施工图(新蓝图)上加盖()标志后,即可作为竣工图。 A、施工图 B、图纸审查 C、竣工图 D、图纸会审 14、各种材料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文件一般应为()

1.杂交水稻基础知识

第一章杂交水稻基础知识 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 ●1926 美国琼斯提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引起各国科学家重视,并探讨水稻杂种优势表现。 ●1958-1968年日本育成水稻雄性不育系,但未能在生产上利用。 ●1964年袁隆平院士在水稻大田发现水稻天然杂交株的杂种优势,设想“三系法”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开始在自然变异中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培育不育系。 ●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研究》,提出“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得到国家科委的重视,到1970年夏培育出C、D系统水稻不育系,但始终没有找到完全保持雄性不育的材料,而无实际使用价值。 ●1970年冬李必湖等在三亚发现野生稻败育株,简称“野败”(奇迹之一)。 ●1972年利用“野败”与长江中下游的早籼稻多代回交培育出雄性不育系与雄性不育保持系。长江中下游的早籼品种大多对“野败”具有很好的雄性不育保持特性(奇迹之二)。 ●1973年用已选育不育系与东南亚的籼稻品种测交筛选出雄性不育恢复系,成功地实现“三系”配套,开始探讨杂交稻制种技术。东南亚的籼稻品种对“野败”具有很好的雄性不育恢复力(奇迹之三)。 ●1978年按行政区划全面恢复和建立国家、省、地、市、县级种子公司,作为政府事业单位承担杂交稻种子生产、销售和管理,杂交水稻种子的经营进入一个半计划经济管理阶段,建立了较完善的杂交水稻种子繁育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快速推广。 ●杂交水稻种子繁育体系发展过程: 1976年“所提、场繁、县制或社制” 1979年“地提、县繁、县制” 1982年“省提、地繁、县制” 1996年“省提、省繁、基地制” 2000年后,《种子法》出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公司为主体的杂交种子繁育和销售体系。 ●1986年袁隆平院士发表《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提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和三种利用方法: A.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B.两系法为主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C.一系法或转基因技术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1988年培育出系列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有安农S-1、衡农S-1、W6154S等,开始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和繁殖制种技术研究。 ●1995年以培矮64S系列组合的种子生产成功标志着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基本成功,开始大面积种子生产和两系杂交稻种植。 ●1996年农业部立项开始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选育中国超级稻。 ●1997年袁院士发表《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 ●2000年先锋组合两优培九达到了超级稻一期700公斤/亩的产量目标。 ●2004年两优0293达到了超级稻二期800公斤/亩的产量目标。 二、杂交稻的分类 1、按水稻的生态类型分: 杂交籼稻:种植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一般不感光,为感温型,但在华南稻区有感光型杂交稻品种,如博优系列、R3550 系列。

土建资料员基础知识——项目资料管理目录及内容

土建资料员必备基础知识——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各阶段资料管理目录及内容 一、前言 现场施工管理的概念:施工管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1、施工准备 2、施工阶段 3、竣工验收 (一) 施工准备 1、技木准备:承包合同,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 2、现场准备:三通一平、工程定位放线及复核、施工许可证申报、质监申报、临时占用道路申报、现场文明施工围蔽、临施建造、材料、机具组织进场。 3:组织准备:组织劳动力进场, (1) 确定施工及各工作工序,搭接次序。 (2) 组织分段平衡流水,交叉作业计划。 (3) 组织新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及考核。 (二) 施工阶段: 1、质量控制 贯彻施工组织设计、制度措施、监督执行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贯彻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切实执行质量检查和质量验收,做好工序交接捡查验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防渗漏试水检查验收,变更工程签证,控制材料进场质量,加强施工复核,组织工程质量定期及不定期的质量检查。 2、安全控制 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控制五个安全因素﹙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其中包括:施工作业安排、用电与防火安全,落实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措施,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学习。 3、进度控制 根据合同工期及施工组织设计,分阶段编制施工进度作业计划,及时检查计划进度,及时调整计划,协调土建与专业施工的协作配合。 4、成本控制 及时做好经济签证,贯彻降低成本措施,优化进度计划,优化劳动力,严格控制材料进场数量及质量,材料发放实行限额领料,加强施工放线复核,做到事前控制质量,减少事后返工损失,掌握经济索赔技巧,及签证索赔,减少经济损失。 5、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场容管理 6、现场料具管理 包括:生产工具﹙做好发放与回收﹚、现场材料﹙施工平面布置图分类堆放并加标色﹚,周转料﹙分类堆放﹚。 (三) 竣工验收阶段 1、技术资料整理组编 包括:施工日志、变更工程、施工验收及检查记录,材料试验报告,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资料应及时记录及时签证,及时积累,及时整理。﹙技术资料是甲方用作核对结算的依据,不容忽视﹚。 2、竣工工程予验收捡查 组织竣工工程予检验收,检查验收前工程遗留未完善的工程手尾,及时处理,为竣工验收创造条件。 3、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应提交以下材料: (1)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第一章 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术 第二节栽培稻的起源及品种类型 第三节水稻作物的生物学特点 第一节概述 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二、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三、我国的水稻分区 四、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 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1.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水稻是仅次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是我国的第一大作物。全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是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重要保障。 2、水稻是高产稳产的细粮作物 水稻可在田面保持水层的条件下生长,人们可以通过灌溉、排水及水层深浅来调节土壤温热状况、养分释放速度、田间小气候等,以水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在粮食作物中,稻米的淀粉粒最小,直径仅为3~10μm,粗纤维含量仅含2.2%,虽然蛋白质含量7%~10%,但稻米中蛋白质的生物价高,因此,米饭不仅细致可口,而且稻米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较高。此外,稻米的价格较高,稻米外面有谷壳紧包,比较不易吸湿返潮和虫蛀,便于运输和贮藏,稻草、稻壳等可以综合利用,因此,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较高。 3、水稻生产副产品用途极广 米糠含有14%左右的蛋白质、15%左右的脂肪和20%的磷化合物等,是家畜的精饲料,也可提取糠油、脑磷素等。谷壳可用来制装饰板。稻草除可作家畜的粗饲料外,还可用于编成草苫(shān)。 4、稻谷深加工有广阔前景 ①大米食品:除直接做米饭当主食外,还可制作方便米饭,快餐米饭,方便粥,米粉制品,饼干糕点,婴儿食品,酿造业(酒类、醋)。 ②米糠的利用:米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分,和维生素等,是

水稻详细知识

水稻 概述 一.起源、演化与传播 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禾本科稻属 Oryza L.,一年生草本植物。人类食用部分为颖果, 俗称大米。中国稻作面积约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1 /4,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3,而产量则约为 世界上稻谷总产量的37%,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45%。在谷类作物中稻米所含有的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均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粮食。起源、演化与传播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世界上栽培稻有两个种,即亚洲栽培稻,又称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 Steud.。前者普遍分布于全球各稻区,后者现仅在西非有少量栽培。亚洲栽培稻的祖先是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多年生宿根性的普通野 生稻O. rufipogon W.Grlffith.,二者的染色体数均为2n=24,同属AA染色体组,可以杂交结实。国内外文献关于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有种种说法。主张起源于印度的,有H.И.瓦维洛夫、K.雷米(Ramiah)及R.L.M.戈斯(Ghose)、松尾孝岭等。主张起源于中国的有德堪多(de Condo11e)、R.J.罗舍维兹(Rosche vjez)、T.K.沃尔夫(Wblf)等。主张起源于沿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萨姆邦,尼泊尔,缅甸北部,老挝和中国西南部的学者日益增多,有I.H.伯基尔

(Burkill)、张德慈、渡部忠世等人。中川原捷洋还采用酯酶同功酶电泳分析法,研究各地区水稻品种同功酶的基因型,支持了上述观点。丁颖认为中国的普通栽培稻,是由中国的普通野生稻演化而来。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栽培稻发源地向南传播,经马来半岛、加里曼丹、菲律宾等岛屿,演化为籼稻;北路进入中国黄河流域,演化为梗稻,约在公元前300年传到日本。中国是普通栽培稻种的起源地之一的依据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中国南方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在东起台湾省,西至云南省南部;南起海南省南端,北至北回归线以北的湖南、江西等省,均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其次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稻谷、稻米或茎叶遗存的有30余处。最早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及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距今都在7000年左右。比印度发现的炭化稻谷的年代早。另外,中国是、粳稻分化发源地之一,从云贵高原水稻的垂直分布,可明显看出籼、粳稻的演替现象。云南省海拔在1750米以下为籼稻地带,1750~2000米之间为籼粳稻过渡地带,2000米以上为籼稻地带。因此也有人认为栽培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南高原及其邻近地区。 二.栽培史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

《资料员专业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 1.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 抗渗性是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 2.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标准稠度静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所需的时间。 3.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能获致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质。 4.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来划分的强度等级。 5. Q235-AZ是指碳素结构钢的屈服点大于等于235MPa,质量等级为 A,脱氧程度为镇静钢。 6.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是反应沥青材料内部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以绝对粘度表示,是沥青的重要指标之一。 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石灰陈伏是指石灰在化灰池中放置两周以上再使用的过程。 3.石子的最大粒径是指石子中公称粒级的上限。 4.碱-骨料反应是指水泥中的Ca(OH)2与骨料中的碱发生的反应。 5.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

6.石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 1.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是指磨成细粉后,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和在一起,并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胶凝性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又能在空气中硬化的混和材料。 3. 砂浆的流动性是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的性质。 4.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 %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5. 钢材的冷弯性是指刚才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6. 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是指在规定温度25 ℃条件下,以规定重量100g 的标准针,经历规定时间5s 贯入试样中的深度。 1. 吸湿性是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吸湿性是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2.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指不但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的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增长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3. 水泥石腐蚀是在一些腐蚀性介质中,水泥石的结构会遭到破坏,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甚至完全破坏的现象。 4. 混凝土拌合物离析是指混凝土拌和物由于密度和粒径不同,在外力作用下组成材料的分离析出的现象。

水稻知识培训

天隆公司员工职业培训 水稻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水稻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 水稻是喜高温好湿短日照的一年生禾本科作物。水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C —35C;生育期相对湿度在50?90%为宜,在抽穗结实期对水分和矿物营养的需求量较大。其根、叶的形态和生长期的生态条件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状况。 根据不同的指标,水稻可分如下几类:依据其生理形态指标,分为籼稻和粳稻;依据淀粉含量,可分为糯稻和非糯稻;依据生育期对温、湿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早、中、晚稻;依据耐旱性的不同,可分为水稻和旱稻。 水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民所喜爱的食物。对于普通大众,水稻是每日必须的营养和能量来源;对于农民,水稻是其辛勤劳作的收获所得,是生活依托;对于水稻育种专家而言,水稻是喜温好湿短日照的禾本科作物,研究其遗传特性和生理形态特征已达到高产优质多抗的育种目标。二、水稻地位和作用 水稻是一种古老的植物,经过长期的驯化成为今天人类的重要粮食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水稻的地位也发生着转变。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要求我们重视粮食的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永恒的主题。

水稻产量和质量不仅关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品质,还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有力解决,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农业绿色革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加快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确保我们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在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科技力量在水稻生产中投入力度的加强,农业生产迎来了“绿色革命”,并不断推进水稻生产向着高产、优质、多抗的育种目标进发。 第一次绿色革命:上世纪50 年代初,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矮化育种,辅助以农药和农业机械生产,第一次绿色革命解决了19 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 但是第一次绿色革命在发展中逐渐暴露了其局限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 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因此,在农业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开展了第二次绿色革命。 第二次绿色革命:水稻品种的培育和生产上,不在单一强调产量因素,更增加了对于稻米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上的目标要求 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迫在眉睫:虽然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能力过剩,但另一方面还有约8 亿人口粮食供应不足。因此科研人员利用植物转基因技术培

土建资料员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土建资料员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一:施工现场管理与资料收集 一:前言:----现场施工管理的慨念 现场施工管理的组成: 施工管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 1:施工准备2:施工阶段3:竣工验收 (一):施工准备: 1:技木准备 承包合同,工程予算、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 2:现场准备 三通一平、工程定位放线及复核、施工许可证申报、质监申报、临时占用道路申报、现场文明施工围蔽、临施建造、材料、机具组织进场。 3:组织准备 组织劳动力进场, ( 1):确定施工及各工作工序,搭接次序。 ( 2):组织分段平衡流水,交义作业计划。 ( 3);组织新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及考核。 (二):施工阶段: 1:质量控制 贯沏施工组织设计、制度措施、监督执行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贯沏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切实执行质量检查和质量验收,做好工序交接捡查验收,隐

蔽工程检查验收,防渗漏试水检查验收,变更工程签证,控制材料进场质量,加强施工复核,组织工程质量定期及不定期的质量检查。 2:安全控制 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控制五个安全因素﹙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其中包括:施工作业安排、用电与防火安全,落实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措施,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学习。 3:进度控制 根据合同工期及施工组织设计,分阶段编制施工进度作业计划,及时检查计划进度,及时调整计划,协调土建与专业施工的协作配合。 4:成本控制 及时做好经济签证,贯沏降低成本措施,优化进度计划,优化劳动力,严格控制材料进场数量及质量,材料发放实行限额领料,加强施工放线复核,做到事前控制质量,减少事后返工损失,掌握经济索赔技巧,及签证索赔,减少经济损失。 5: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场容管理 6:现场料具管理 包括:生产工具﹙做好发放与回收﹚、现场材料﹙施工平面布置图分类堆放并加标色﹚,周转料﹙分类堆放﹚。 ( 三):竣工验收阶段 1:技术资料整理组编 包括:施工日志、变更工程、施工验收及检查记录,材料试验报告,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资料应及时记录及时签证,及时积累,及时整理。﹙技术资料是甲方用

水稻栽培学考试重点

1、籼稻-粳稻、晚稻-早稻的温光反应有何不同?水稻 -陆稻、粘稻-糯稻组织结构或化学性质有何不同? 水稻的“三性” 感光性:因日照时间缩短生育期缩短 粳稻 >籼稻;晚稻 >中稻〉早稻;晚熟 >中熟〉早熟 感温性:因高温生育期缩短 粳稻 <籼稻;晚稻 <中稻 <早稻;晚熟 <中熟 <早熟 基本营养性(基本营养生长期):不受短日照和高温影 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早稻 >中稻〉晚稻 2、生产上的稻种指的是什么?种子内已分化多少张叶(含不完全叶)? 、水稻种子 种子胚中已分化形成 3个幼叶(胚芽鞘、不完全叶、第1叶)和1个叶原基(第2叶),萌发后,外部长1叶, 种子T 稻谷 糙米T 颖果 广果皮 糙米 种皮 胚乳 副护颖 胚 胚芽鞘 第2叶原基 吸收层 第1叶幼不完全叶幼叶 茎生长点 胚根鞘 胚根冠 胚根生长点

内部分化1 个叶原基。 3、水稻与稗草叶的组织结构有何不同? 稗草无叶耳,水稻有。 4、给你一个稻穗,你怎样知道它有多少个一次枝梗?退化生长点到穗颈节间的一次分枝数 5、水稻胚芽鞘节上的根何时长出?一般长几条?生产上把它叫什么根? 第1叶长出~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 第2叶长出~胚芽鞘节上5条不定根全部长出(鸡爪根) 第3叶长出~不完全叶节发根 栽培的关键 第2 叶长出期间,水稻幼苗无新根发生。第1 叶长出期间,胚芽鞘节上能否足量发出5 条根,是水稻能否立苗的关键。——调节水气关系(干长根、湿长芽) 6、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是哪个节?生产上把这个节及其以下的1-2 个节上长出的根统称为什么根?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 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为第1 伸长节间上部的一个节位,该节位根系发生在N-n+5 叶龄期(拔节后后第二个叶龄期)。 7、秧苗氮断奶期、糖断奶期、超重期、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生理拔节期的概念?幼苗生长的几个重要时期 氮断奶期: 1 叶1心期胚乳内贮藏的氮用完。 糖断奶期: 3 叶期胚乳内贮藏的淀粉用完,秧苗从异养转为自养,是重要的生理转折期。 超重期: 第3叶长到近1/2 时,秧苗+剩余谷粒总干重>原种子干重。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水稻拔节在N-n+3 叶龄期(N 主茎总叶数、n 伸长节间数),按叶根同伸关系,拔节时能长到3 叶的分蘖应该是N-n 叶龄期同伸的分蘖。 故:N-n 叶龄期被称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由于N-n 叶龄期同伸分蘖为动摇分蘖,能否成穗取决于拔节时母茎的营养条件。对仅有 4 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拔节时母茎的营养条件一般比较好。因此,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N-n+1 生理拔节期:生产上,50%茎秆第1伸长节间伸长2cm以上称为拔节期。 8、在n 叶抽出时,哪张叶片、叶鞘伸长?哪个叶节发根和分蘖抽出第 1 叶?哪两叶节之间的节间伸长? 哪个分蘖分化完成第3叶(3 幼1 基期)? 叶叶同伸关系: 种子胚中已分化形成3个幼叶(胚芽鞘、不完全叶、第1 叶)和1 个叶原基(第2叶),萌发后,外部长1 叶,内部分化1 个叶原基。 因此,每抽出1 张新叶时,内部包裹着3 个幼叶1 个叶原基。 n叶抽出=n叶的叶鞘伸长=n+1 叶的叶片伸长 = n+3 、n+2 叶组织分化= n+4 叶原基分化

水稻基础知识手册

………………………………………………最新资料推荐……………………………………… 水稻基础知识手册 第一章概述 1、水稻生产的重要性 水稻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全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水稻是高产作物,可通过水分管理、调节土壤肥力,提高其对肥料和光、热、CO2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据研究,在地力相仿、施同等肥料的情况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常较旱地作物多,经济系数也比其他粮食作物高。 水稻的适应性强。不论酸性土壤、轻盐碱土壤、沙土、黏土、排水不良的低洼沼泽地,还是其他作物不能适应的土壤,只要有水,一般均可栽培水稻或以水稻为先锋作物。种植水稻是利用、改造低洼易涝地、盐碱地、砂薄地并增产粮食的重要途径。 2、水稻生产概况和分布 2000年,世界水稻种植面积为1.53Ⅹ108hm2,占谷物面积的22.7%,稻谷单产3683kg/hm2,总产占谷物总产的28.8%。世界各大洲都有水稻栽培。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面积和总产分别占世界总面积和总产的19.6%和33.3%。印度也是世界上水稻种植大国,单产较低,总产不及中国,居世界第2位。日本、韩国、朝鲜的单产水平均居世界前列,达6.0 t/hm2以上。

我国根据各地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耕作制度和品种类型等综合分析结果,将全国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如下表)。 各稻作区主要自然生态条件 河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地区); C: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位于我国西南部);D: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淮河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 E: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位于辽东半岛西北与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地区); F: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地区)

稻谷的基本常识

稻谷基本知识 稻谷(Roughrice;Paddy),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Gramineae)稻属(Oryza)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学名OlyzaSativaL.。目前,人类共确认出22类稻谷,但是唯一用于大宗贸易的是Olyza Sativa L.类稻谷,即普通类稻谷。我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浙江河姆渡、湖南罗家角、河南贾湖出土的炭化稻谷证实,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 一。" (一)稻谷籽粒的结构 稻谷是一种50-130厘米高的年生性植物,有的深水型稻谷可长至5米高。稻谷的主茎在底部分叉成数个分蘖,这些分蘖的末端可长出圆锥状花簇。每个花簇可长出50-500个小穗状花序,每个小穗状花序可给出一个果实,即核质仁。与大麦和燕麦相同,但与其他谷物不同,稻谷的果实收获后并不与花簇的植物结构完全分离。即便在脱粒后,稻壳与果实也紧紧地连在一起。 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由颖(稻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组成: 1、稻壳 包括内颖、外颖、护颖和颖尖(颖尖伸长为芒)四部分组成。外颖比内颖略长而大;内、外颖沿边缘卷起成钩状,互相钩合包住颖果,起保护作用。颖的表面生有针状或钩状茸毛,茸毛的疏密和长短因品种而异,有的品种颖面光滑而无毛。一般籼稻的茸毛稀而短,散生于颖面上。粳稻的茸毛多,密集于棱上,且从基部到顶部逐渐增多,顶部的茸毛也比基部的长。 因此粳稻的表面一般比籼稻粗糙。颖的厚度为25-30μm,粳稻颖的质量占谷粒质量的18%左右。籼稻颖的质量占谷粒质量的20%左右。颖的厚薄和质量与稻谷的类型、品种、栽培及生长条件、成熟及饱满程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成熟、饱满的谷粒,颖薄而轻。粳稻的颖比籼稻的薄,而且结构疏松,易脱除。早稻的颖比晚稻的颖薄而轻。未成熟的谷粒,其颖富于弹性和韧性,不易脱除。

资料员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 试卷

资料员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试卷 资料员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试卷A 一、判断题 1.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可以按照楼层进行划分。【答案】( ) 2.避雷引下线安装6层以下的建筑为一个检验批。【答案】( ) 3.项目经理指的是企业法定代表委托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答案】( ) 4.接闪器安装同一层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答案】( ) 5.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应提交4 份。【答案】( ) 6.建设单位收集和整理工程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形成的文件。【答案】( ) 7.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报告属于质量控制资料。【答案】( ) 8.工程竣工验收中必须完成工程项目按照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全部内容。【答案】( ) 9.建筑业统计的范围是根据调查的任务,结合考虑需要而确定的统计调查所应该包含的单位。【答案】( )

10.编报的统计报表要按现场实际完成情况严格审查核对,不得多报、早报、重报、漏报。【答案】( ) 11.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计划编制导则》确定资料、内容及标准。【答案】( ) 12.在保证资料归档份数,应按技术负责人审定的工程文件分发表及时分发给有关单位和部门。 【答案】( ) 13.资料员负责试验报告单的验证确认。【答案】( ) 14.建设单位栏填写合同文件中的甲方单位,与合同签章上的单位名称相同。【答案】( ) 15.单位工程的表头部分,按分部工程的表头要求填写。【答案】( ) 16.资料的检索和传递是在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加工处理后,要及时提供给需要使用资料的部门。【答案】( ) 17.发布信息,部门必须登记,方可发布。【答案】( ) 18.卷内资料排列顺序一般为封面、目录、文件部分、备考表、封底。【答案】( ) 19.档号应分类号、项目号和案卷号组成。【答案】( ) 20.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不编写页号。【答案】( ) 二、单选题 1.是最小的验收单位。

水稻常识

一、水稻种植区划指标 (二)双季稻的种植条件 现有的早、晚稻早熟品种类型,只要≥10℃积温高于4650℃,水稻生长期在205天以上,辅之其他条件,就可以种植双季稻。据此,安徽省双季稻北界可以划到淮河一线。但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当≥10℃积温达到5000℃以上的地区,双季稻种植比例才较高、较稳。双季稻种植不仅受温度的限制,而且还受水利灌溉条件,土壤肥力条件和劳蓄力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将≥10℃积温小于4650℃的淮北地区划为单季稻区;将≥10℃积温大于5000℃的沿江地带划为双季稻区;单季稻和双季稻之间地带划为单双季稻过渡区;山区受垂直高度和地形的影响,划为单双季稻混栽区。 二、稻作区域划分 (一)沿淮淮北平原单季稻区(Ⅰ) 本区水田面积16.5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面积的7.1%,占全省水田面积的9.5%,分布特点是“沿河一条线,沿井一小片”。实行麦稻连作,一年两熟。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预计本区水稻生产将进一步发展,成为安徽重要麦稻商品粮生产基地。 (二)淮南丘岗单双季稻过渡区(Ⅱ) 水田面积64.3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面积的68.1%,占全省水田面积的37%。本区划分为六肥、皖东丘陵,霍寿长、定凤嘉和天来滁全5个亚区。干旱、土质较差是主要矛盾。在进一步改善水利条件后,实行冬作的小(大)麦、油菜和绿肥的“三三”轮作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治本措施。本区耕地多,增产潜力大,国家确定的安徽8个商品粮基地县,有7个处在本区。 (三)沿江圩丘双季稻区(Ⅲ) 水田面积69.6万公顷,占本区耕地的78.3%,占全省水田面积的40.1%。东区划分为宿望、桐庐枞贵、巢芜平原和江南丘陵4个亚区。本区西南部双季稻种植比例较东北部高(分别为75.86%和50%)。冬作要实行油菜与绿肥换茬,增加稻田土壤风化机会,同时提高农田建设标准,增强抗洪能力,降低地下水位,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四)大别山地单、双季稻混栽区(Ⅳ) 水田8.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的82.1%,占全省水田面积的4.8%。多数地区山高水田,以单季稻种植为主。 (五)皖南山地双、单季稻混栽区(Ⅴ) 水田14.9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面积的83.9%,占全省水田面积的8.6%。本

资料员基本知识

土建资料员基本知识 一、前言 现场施工管理的概念 现场施工管理的组成,施工管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 1、施工准备 2、施工阶段 3、竣工验收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承包合同,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 2、现场准备 三通一平、工程定位放线及复核、施工许可证申报、质监申报、临时占用道路申报、现场文明施工围蔽、临施建造、材料、机具组织进场。 3:组织准备 组织劳动力进场, ( 1):确定施工及各工作工序,搭接次序。 ( 2):组织分段平衡流水,交叉作业计划。 ( 3);组织新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及考核。 (二)、施工阶段: 1、质量控制 贯彻施工组织设计、制度措施、监督执行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贯彻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切实执行质量检查和质量验收,做好工序交接捡查验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防渗漏试水检查验收,

变更工程签证,控制材料进场质量,加强施工复核,组织工程质量定期及不定期的质量检查。 2、安全控制 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控制五个安全因素﹙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其中包括:施工作业安排、用电与防火安全,落实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措施,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学习。 3、进度控制 根据合同工期及施工组织设计,分阶段编制施工进度作业计划,及时检查计划进度,及时调整计划,协调土建与专业施工的协作配合。 4、成本控制 及时做好经济签证,贯彻降低成本措施,优化进度计划,优化劳动力,严格控制材料进场数量及质量,材料发放实行限额领料,加强施工放线复核,做到事前控制质量,减少事后返工损失,掌握经济索赔技巧,及签证索赔,减少经济损失。 5、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场容管理 6、现场料具管理 包括:生产工具﹙做好发放与回收﹚、现场材料﹙施工平面布置图分类堆放并加标色﹚,周转料﹙分类堆放﹚。

水稻栽培学考试重点

1、籼稻-粳稻、晚稻-早稻的温光反应有何不同?水稻-陆稻、粘稻-糯稻组织结构或化学性质有何不同? 水稻的“三性” 感光性:因日照时间缩短生育期缩短 粳稻> 籼稻;晚稻> 中稻〉早稻;晚熟> 中熟〉早熟感温性:因高温生育期缩短 粳稻< 籼稻;晚稻< 中稻<早稻;晚熟< 中熟<早熟基本营养性(基本营养生长期):不受短日照和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早稻>中稻>晚稻 2、生产上的稻种指的是什么?种子内已分化多少张叶(含不完全叶)?一、水稻种子 种子-稻谷糙米T颖果 果皮 种皮胚乳胚 胚芽鞘 { 吸收层 种子胚中已分化形成3个幼叶(胚芽鞘、不完全叶、第萌发后,外部长1叶,内部分化1个叶原基。 3、水稻与稗草叶的组织结构有何不同?第R完全叶幼叶 第2叶原基 茎生长点 胚根鞘 胚根冠 胚根生长点 1叶)和1个叶原基(第2叶),

稗草无叶耳,水稻有。 4、给你一个稻穗,你怎样知道它有多少个一次枝梗?退化生长点到穗颈节间的一次分枝数 5、水稻胚芽鞘节上的根何时长出?一般长几条?生产上把它叫什么根? 第1叶长岀~胚芽鞘节上长岀不定根 第2叶长岀~胚芽鞘节上5条不定根全部长岀(鸡爪根) 第3叶长岀~不完全叶节发根 栽培的关键 第2 叶长岀期间,水稻幼苗无新根发生。第1 叶长岀期间,胚芽鞘节上能否足量发岀5条根,是水稻能否立苗的关键。——调节水气关系(干长根、湿长芽) 6、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是哪个节?生产上把这个节及其以下的1-2 个节上长岀的根统称为什么根?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 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为第1 伸长节间上部的一个节位,该节位根系发生在N-n+5 叶龄期(拔节后后第二个叶龄期)。 7、秧苗氮断奶期、糖断奶期、超重期、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生理拔节期的概念?幼苗生长的几个重要时期 氮断奶期: 1 叶1 心期胚乳内贮藏的氮用完。 糖断奶期: 3 叶期胚乳内贮藏的淀粉用完,秧苗从异养转为自养,是重要的生理转折期。 超重期: 第3 叶长到近1/2 时,秧苗+剩余谷粒总干重>原种子干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水稻拔节在N-n+3 叶龄期(N 主茎总叶数、n 伸长节间数),按叶根同伸关系,拔节时能长到3 叶的分蘖应该是N-n 叶龄期同伸的分蘖。 故:N-n 叶龄期被称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由于N-n 叶龄期同伸分蘖为动摇分蘖,能否成穗取决于拔节时母茎的营养条件。对仅有 4 个伸长节间的品 种,拔节时母茎的营养条件一般比较好。因此,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N-n+1 生理拔节期:生产上,50%茎秆第1 伸长节间伸长2cm 以上称为拔节期。 8、在n 叶抽岀时,哪张叶片、叶鞘伸长?哪个叶节发根和分蘖抽岀第 1 叶?哪两叶节之间的节间伸长?哪个 分蘖分化完成第3叶(3 幼1 基期)? 叶叶同伸关系: 种子胚中已分化形成3个幼叶(胚芽鞘、不完全叶、第1 叶)和1 个叶原基(第2叶),萌发后,外部长1 叶,内部分化1 个叶原基。 因此,每抽岀1 张新叶时,内部包裹着3 个幼叶1 个叶原基。 n 叶抽岀= n 叶的叶鞘伸长= n+1 叶的叶片伸长 = n+3、n+2 叶组织分化= n+4叶原基分化 叶节间同伸关系: n叶抽岀=(n-1)?(n-2)节间伸长 =(n-2)?(n-3)节间充实 =(n+1)?n 节间大维管束分化 叶蘖同伸关系: n 叶抽岀= n-3叶节分蘖抽岀第1 叶 = n-2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3 叶(3 幼 1 基期) = n-1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2 叶(2 幼 1 基期) = n 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1 叶(1 幼1 基期) 分蘖抽出第1叶后,主茎每长1叶,分蘖也长1叶。 9、水稻叶、蘖大维管束联络有何规律? 叶节间同伸关系: X叶抽岀=(X-1)?(X-2)节间伸长=(X-2)?(X-3)节间充实=(X+1)?X节间大维管束分化

水稻生产基础知识

第二章水稻生产基础知识 1、水稻一生包括几个生育阶段 水稻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直到新的种子形成为止。根据水稻一生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状况的不同,通常划分为两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4个生育时期,即秧苗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及结实期。 (一)水稻营养生长阶段 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幼穗分化前,在这一时期主要是摄取养分长植物体,为过渡到下一发育阶段积累必要的营养物质。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幼苗期和分蘖期。幼苗期是指秧田期稻种发芽,出苗到插秧前,分蘖期依分蘖时间和速度不同,又分为分蘖始期,最高分蕖期、分蘖末期等。分蘖期间分蘖数开始时增加较慢,数量少,称分蘖始期,随着稻株同化作用的增加,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加快,分蘖茎数迅速增加以至达到最高分蘖数,称最高分蘖期,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茎数的增加又趋于缓慢,以至分蘖茎数停止发生,即分蘖末期。水稻发生的分蘖并非都能成穗,只有有效分蘖茎数才是每亩穗数的基础。因此,了解水稻分蘖特性后,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千方百计的采取促进措施,争取多一些有效分蘖。如果分蘖期光照充足、温度高、环境条件好,栽培上施足基肥,加强肥、水管理,供给稻株充足的营养物质,促使早生快发,就能达到早分蘖,低节位蘖数多,有效分蘖数多,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保证

在一定面积达到最高的有效茎数。因此,分蘖期是决定穗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 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的种子形成。在这个时期要吸取大量营养物质,除建造植物体外,还要转化形成生殖器官,开花结实。生殖生长期包括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幼穗形成期从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到抽穗为止。结实期是从抽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为止。幼穗形成期间,稻株节间迅速伸长,植株高度增加很快,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伸长期,这个时期是决定每穗粒数多少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系到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此期如外界环境条件良好,营养充足,每穗粒数就多,则获得高产可能性就大,反之,外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稻穗生长发育,营养条件很差,穗头小,籽粒少,产量不高.从氮素供应情况看,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结束,所吸收的氮素数量约占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总量的30%左右,为此,栽培上特别强调在前期施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施穗肥的措施,补充营养,以增加粒数。结实期是结实率的高低和粒重的决定时期,此期营养条件妤,则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相反,养分不足,影响千粒重,因此,这个时期水稻继续吸收养分,氮素需吸收l0%左右,如此期养分不足,应施粒肥,增加粒重。结实率是指除去未受精的空壳和很早停止发育的秕粒以外的谷粒占全穗所有粒数(含秕粒)的百分率,成熟率还应除去结实率中不够充实的谷粒,因此,成熟率的标准要求比结实率高。 2、划分水稻品种早、中,晚熟的标准 人们常说这个水稻品种是早熟种、中熟种或晚熟种。那

2021年资料员资格考试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共210题)

2021年资料员资格考试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共210题) 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合格的,抽检数量可减半,但不得少于(C、3)间。 2.民用建筑验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的设置,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置(A、1)个检测点。 3.民用建筑验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的设置,房间使用面积在50~100m2时,设置(B、2)个检测点。 4.民用建筑验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的设置,房间使用面大于100m2时,设置(C、3~5)个检测点。 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TV0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外门窗关闭(A、1)h后进行。 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外门窗关闭(D、24)h后进行。 7.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填写《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C、监理工程师)签署审核意见并下审核结论。 8.(A、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结构验收。 9.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B、桩端持力层)检验。 10.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D为直径)或(C、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

件。 1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D、+10mm,-7mm)。 1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板类构件为(B、+8mm,-5mm)。 13.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D、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为合格。 14.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B、75)%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度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为合格。 15.钢筋保护层进度的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D、1.5)倍。 16.工程质量事故通常按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分为(D、四)类。 17.凡造成死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以上,不满100万的“建设工程重大质量事故”为(C、三)级。 18.凡造成死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上,不满300万的“建设工程重大质量事故”为(B、二)级。 19.凡造成死2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以上,不满30万的“建设工程重大质量事故”为(D、四)级。 20.凡造成死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以上的“建设工程重大质量事故”为(A、一)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