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著名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课堂)

著名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课堂)

比较学前教育

第一张绪论 名词解释: 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综合比较研究:综合比较研究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一般是指连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影响比较教育:影响比较教育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 专题比较研究:专题比较研究是把各国、各地区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过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 区域比较研究:区域比较研究是指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朱利安: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简答题: 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比较学前教育是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比较研究,以达到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目的。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是: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1.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 2.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 3.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 4.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 5.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 6.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4.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法 3.比较法 4.分析法 论述题: 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2.查阅一篇有关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论文,分析其运作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开端计划:“开端计划”是美国政府从1965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学前教育计划,目的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打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 幼儿智力开发运动:幼儿智力开发运动是美国以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旨在加强早起教育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的教育改革运动。 《芝麻街》:《芝麻街》是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智力开发而设计的一档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1969年10月,在美国电视台播出。 保育学校: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早期学习标准》:《早期学习标准》是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K-12)各科课程标准,它规定了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 0-5岁教育计划: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为使弱势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该项计划将重点放在幼儿的早期保育和教育方面,强调为儿童进入机构接收教育做好准备工作。 光谱方案:光谱方案是由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佛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伏茨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使每一个儿童的能力与长处在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与教育机会中得到发展。 高瞻课程:高瞻课程(High Scope)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是由韦卡特和他的同事在1962年创建的课程。该课程模式在海伊斯科普佩里幼儿学校得到实施和运用,是美国密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 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Direct Instruction Model)是为5-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是贝瑞特和恩格尔曼在1966年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所设计的教育方案。 《发展适宜性实践》:《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简述题: 1.简述开端计划的作用。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8-04-02T09:59:13.017Z 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2月刊作者:潘敏春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幼儿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第一个接触社会和知识的地方,因此,正确有效的幼儿学前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注孩子的健康发展,也就是关着祖国的发展。潘敏春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龙广镇中心幼儿园 552403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幼儿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第一个接触社会和知识的地方,因此,正确有效的幼儿学前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注孩子的健康发展,也就是关着祖国的发展。【关键词】幼儿德智体美劳教育;认知教育;人格品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2-144-01 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在普及学前教育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大量投入。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和投入也不断加大。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 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 幼儿天生好动,不喜欢呆呆的坐着,喜欢不断的变换活动方式。现代人体科学和幼儿教育科学表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不仅仅指身体方面的健康,而是身体和心理的正常协调发育。适宜的体育活动、音乐课程、劳动劳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适宜的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使其反应更加的灵敏迅速,为接收智力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再玩老鹰抓小鸡活动时,就需要小朋友在一起相互的配合,并且反应要灵敏,使其不被“老鹰”抓到;在游戏中,就促进了幼儿间的合作意识、团队观念,并且增进了之间的感情。通过体育活动,儿童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基本的体育经验。还能使幼儿的理解能力,记忆力等得到发展。适宜的体育运动能加快幼儿机体血液循环,增加骨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有利于身高的增长。幼儿体育活动时,肌肉工作比平时增加,血液供应充足,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储存能力增加。例如幼儿园的早操,每天坚持让幼儿做早操,能振奋精神,驱除大脑皮层因睡眠而残留的抑制,使幼儿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并能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和形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幼儿音乐教育,它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可要儿童多多进行合唱,合唱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声乐表演形式。合唱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组成的歌曲,每个声部由一组人演唱,称为合唱。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大家用同一种声音表现同一个内容、同一种感情,可以培养幼儿在集体中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促进幼儿的声音和心灵均衡和谐地发展;有助于幼儿美化心灵,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种树、种花,清理校园,要儿童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品行,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认知教育 一个正确的认知,是一切事物的开端。学前期,是儿童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儿童在这个阶段记忆力强,会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进行模仿和学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他们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在关键期内,儿童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由于学前期的儿童发展变化迅速,具有学习和塑造的巨大潜力,因此要抓住这个时期,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给儿童积极证明的引导,帮助儿童学习教育,促进认知的发展。良好的认知教育,还关系到儿童以后的学习态度,身心发展,优良品格等方面,因此学前教育,不仅要单纯的对儿童进行机械木讷的基础知识的和技能的训练,强制性的要求其完成学习任务,要根据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儿童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完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成才。 三、人格品质教育 拥有良好的人格品质,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儿童的人格品质教育,是一个拥有重要意义的“工程”。“人格品质”是幼儿素质的核心部分,它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儿童通过模仿、学习、理解等一系列的引导下逐步形成的,学前期的儿童适应社会的启示阶段。 如:我看见两个孩子在打架,为的是争夺在玩沙子时用的铲子和小塑料桶,在双方家长劝开后,听到一边的父母对孩子说:“以后自己的东西要保护好,不能给别人,要是他抢就打他,不然就告诉妈妈,妈妈来给你解决。” 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无疑是在错误的引导孩子,要孩子从小就不懂得分享,不懂得如何自己去解决处理问题,不能更好的跟身边的朋友友好的相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品格就会变相的扭曲,引发长大后的一些列问题。环境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与老师是孩子的第一环境。因此,父母和教师要时刻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理问题的方式,给儿童一个好的开头。在学校要多多举行活动,要学生间团结互助,积极地适应环境。 儿童的人格品质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前期正确的教育能够有力地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爱心、责任感等人格品质的发展;而不良的学前教育则容易使儿童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接受了适宜教育的儿童以上各方面发展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 总之,学前教育是人的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有计划的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必将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要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鹤琴著.创建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幼儿教育[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2. [3]郭玉霞主编.质性研究资料分析NvivoS活用宝典[M].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

幼儿教育培养论文6篇

幼儿教育培养论文6篇 第一篇: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差异 一、社会环境的差异 中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近年来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持续增强,但是,人口众多、资源分配不平衡等因素,导致社会竞争 日趋激烈。同样,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也促使幼儿园之间展开了 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最终落实在教育行为上,其直接后果就是家长 和部分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拔苗助长,过早地开发孩子所谓 的“智力”,幼儿教育体现出急功近利的特点,强调知识教育,却忽 视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为了迎合家长 们的需要,针对婴幼儿的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家长 们趋之若鹜,孩子们的快乐童年被取而代之的是永无休止的培训、训 练和强化学习,于是厌学情绪来得更早了!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国家, 人口相对较少,资源丰富,社会竞争压力相对小,人力资源的竞争还 没有体现在幼儿教育阶段。德国非常重视早期家庭教育,认为家庭在 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德国父母享有带薪育儿假,而且育儿假时间长达两三年,为父母全身心照顾孩子提供了强有 力的法律保障。德国的早期教育投入相对于适龄学前儿童人口数量而 言是比较充足的,有完善的经费投入机制和监督机制,且各个幼儿园 的软硬件环境和教育理念都差别不大,绝大多数家庭都能实现就近入学,家庭承担的学前教育经费只占当地家庭经济收入很小的一部分, 家庭负担相对较小。德国科技发达,生产方式已经完全实现了现代化,相比较而言,他们的“劳动力”是很稀缺的,对于各类职业不存有任 何偏见和歧视,认为每一种职业都可以体现自我价值。因此,孩子们 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职业,父母不会因为孩子想选择某 种职业可能会“没前途”而对孩子的选择横加干预,孩子们的想法和 意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重视和尊重。德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幼儿园 不得进行教育活动,即不得对幼儿阶段孩子开展知识教育。幼儿园更 加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发展,孩子在幼儿园期间都是没有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Infant education theory of chenheqi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思政教育专业屠益琼指导老师李淑杰 摘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在以长子为观察对象进行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研究中国二十世纪初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创建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了幼稚园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发展幼儿教育的主张,最终形成了幼儿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幼教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发展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Abstract:Chen Heqin is one of the famous educationalists, experting in kidology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also one of the founders of contemporary infant education in China. He constructs his own infan psychology, summarize seve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of kids, which are based on his long-term research of observing his older son as a testee, and also by absorbing the relative educational theories of infant education. Researching on the main problems of infant education in early 20s century and establishing Gulou kindergarten, he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 for develop infant education, then, forms his own infant education theory. topic sentence he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 for develop infant education, then, forms his own infant education theory . With the persistently development of infant education and in-depth revolution of infant education, Chen’s infant education theory play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instruction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fant education。 关键词:陈鹤琴;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Keyword:chenheqin;kidology;infant education theory;practical significance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享有“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的美誉。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8月考取公费赴美国留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1919年回国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授,东南大学教授和教务主任。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他以自己的长子一鸣为观察研究的对象,进行连续808天的儿童发展研究,最早在我国提倡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陈鹤琴在儿童心理学方面吸收了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主张,认为教育应该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引进了西方其他儿童心理学的先进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际观察研究的事实基础上,结合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原则,运用克伯屈教授的启发式教育法、民主自由讨论法以及德可乐利学校的分组教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思想。他的幼教思想是我们的宝贵遗产,对我们进行幼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再研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所指的幼儿教育不包括家庭里的幼儿教育,是狭义上讲的学校幼儿教育。

中外幼儿教育比较论文

中外幼儿教育比较论文 摘要: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与外国的幼儿教育也有所不同。儿童的教育观念、教育的目标和个性的培养也不尽相同。中国注重培养更优秀,掌握更多技能且更加社会化的人;西方人比较重视自我意识的个性发展,首先教育孩子成为独立自主,有自己个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儿童;教育观念;培养的方向;文化启蒙;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培养 一.儿童教育观念不同 1.家庭教育目标不同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目的主要是读书入仕,以光宗耀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终身的追求。从汉代“独尊儒术”,到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到“读书取仕” 文教政策不断强化的宋元明清时期,读书与入仕当官已经不可分割了,读书就是为了入朝为官,光宗耀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关于家庭道德教育目的的观念不断更新,当代的家庭道德教育理念中不再把读书入仕、光宗耀祖作为教育的目标。孩子“三观” 的正确树立,人格的健全发展成为新的家庭教育目标。 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读书入仕,成为公务员光宗耀祖仍然是少部分家长的第一选择。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些贫困偏远地区,思想更新慢,读书当官还是最快最让人艳羡的成功之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家长希望孩子更优秀,成为完美的人,更多的说法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繁多,信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信条,孩子普遍感到压力大。 美国的社会文化和教育体制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目的,表现的是如何做人和如何成人的教育。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首先教育孩子成为独立自主,有自己个性的人。美国家庭希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们们十分重视对孩子身心都有益的活动,诸如劳动锻炼、体育运动等等,目的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让他们身心全面发展,通过劳动,不仅能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同时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养成刻苦、节俭的好品质。父母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业余爱好,学习不是唯一重要的任务。比如,美国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给孩子穿上小西装,带孩子参加各种聚会,了解结交礼仪等。 2.幼儿园教育目标不同 发达国家的早期理念是不应过早地告诉孩子某一种既定的标准,否则会使孩子的思维缺乏弹性而定型化。因此,幼儿教育多采用“引导+发现”模式。 在我国习惯于将正确的方法早早地交给孩子,让孩子不走弯路。因此,幼儿教育多采用“示范+模仿”模式。 早在八十年代日本幼儿教育便进行了改革,提出幼儿教育的根本在于为幼儿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并重视通过生活的体验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幼儿教育内容的规定上也发生了重大的令人注目的变化。原六大领域(健康、自然、社会、音乐、美工、语言)改为五个领域,健康、语言两个领域不变,其余三个领域是:人际关系、环境、表现。这清楚的表明现纲要把培养幼儿对美的兴趣感受力,在从事艺术活动中的乐趣、喜悦、自我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放到了第一位,而这正是音乐、美术等一切艺术教育的本质所在,幼儿期具体的技能、技巧的学习显然不被强调。 相对比来说中国的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倾向比较严重;对发展个性存在着错误的理解,有的甚至把个性发展与定向发展等同起来,对幼儿进行不适当的“专长定向培养”; 教育方式上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把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忽视了儿童游戏对儿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祝伟 抚养后代,可以说是出自人类的天性;而教育后代,则出自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一些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关于胎教和儿童家庭教育的宝贵的幼儿教育思想,其中的某些思想对现在的幼儿教育仍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往的一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就大体上是一部儒家教育思想史;而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就被当中依附于儒家教育思想主干之上的一个分枝而得到容纳,或者就干脆被排斥在教育历史发展的主线之外。这里尽量做到兼蓄并收。 中国古代的“幼儿”与“幼儿教育”与现代的概念不同。现代由西方传入的“幼儿教育”或者“学前教育”概念特指儿童在3岁以后直至入小学之前所受的教育,并且常指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对幼儿年龄的上限规定较晚。 “幼儿”:“人生十年曰幼,学。”《礼记·曲礼》。汉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即从初生到10岁出外上学这个年龄段称为“幼”。但古籍的记载不一致,一般的说法是8岁。朱熹在《大学章句序》曰:“人生八岁,则至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 这里所讲的“幼儿”是一个广义概念,是从初生之时到8-10岁外出就学。“幼学”,即幼儿教育,就是特指外出就学之前所受到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幼儿教育”,是需要用模糊语言来加以描述的概念,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教育对象广泛,包括社会全体幼儿年龄阶段以内的儿童;第二,教育途径涵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把幼儿置身到一个庞大的社会课堂之中,内容十分广泛;第三,在教育方式上,相对地注意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包含了一定的自然性和趣味性。 需要注意“相对”一词。实事求是地来看,中国的教育一向较少地注意个体的自在意识,而片面地强调集体和国家,在教育过程中总是出现“去个性化”。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有时也考虑到个体之间在水平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有意义的教学原则,但实际的目的还是取消这种差异,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封建统治阶级所规定的标准模式。这一点在普通学校教育中,尤其突出。 同普通学校教育相比,幼儿教育较多考虑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并采用了具有形象性等特征的教育方式,如:游戏、儿歌、玩具、舞蹈等形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而且,由于幼儿教育的范围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因而为儿童成人提供了较多的自由选择的时机。儿童在这种比较自然的机会中可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天才,而成人也利用这种机会或者施加影响,或者发现儿童的特长。在普通教育史中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同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相比,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育形式,而这个形式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在一定限度内相对摆脱了封建正统观念的约束,获得了一些自由活动的余地。当然,这种自由的余地是很有限的。 (二)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史 中国幼儿教育史是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 1.原始社会幼儿教育: 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以“社会公育”为其特征,即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 2.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

比较学前教育

比较学前教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一、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 1、比较教育的史前时代 2、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 3、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 4、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二、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的。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三、什么是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夸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期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一、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分析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1、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推动本国学前的变革与发展 3、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 4、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与方法 一、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1、横向比较类型 2、纵向比较类型 3、综合比较类型二、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法 3、比较 法4、分析法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指的是所有针对从 出生到8岁儿童) 第一节: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 史 (一)、幼儿学校的传入与发展 1、美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叫 幼儿学校,是罗伯特.欧文的影响 下出现的。 (二)、幼儿园的传入与发展 1、1837年福禄贝尔在在德国创 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 将其命名为“幼儿园”。 2、1856年德国移民玛格丽特.迈 耶.舒尔茨在家开办了美国历史 上第一所幼儿园。 3、1860年,伊丽莎白.皮博迪开 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英语幼 儿园,(美国式、民族化的幼儿 园和推进幼儿园民族化方面做 出重要的贡献)她被美国认为是 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 (三)、公立幼儿园的创立与发 展 1、第一所公立幼儿1873年在密 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德斯皮尔 斯学校创建的。 2、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 代,进步主义幼儿教育运动在美 国蓬勃发展,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提倡(杜威):摆脱幼儿教育中 福禄贝尔正统派的形式主义,加 强幼儿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儿童 生活的联系。 3、进步主义幼儿教育运动具有 以下特点: (1)、主张幼儿教育不能脱离 幼儿生活,教育方法应以幼儿为 中心,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积累 直接的生活经验,教育活动应建 立在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 运用直观教学法,促进幼儿感知 能力的发展。 三、20世界下半叶美国学前教育 的发展 1、“开端计划”目的是对低收 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打 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 2、开端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提 高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习认知 能力和社会性。 3、开端计划的服务项目具有多 样性,包括教育服务、健康服务、 社会服务及家长参与。 4、开端计划的发展与延伸:坚 持到底。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 美国学前教育 1、《发展适宜性实践》:年龄的 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维 度。发展适宜性:教育必须要考 虑儿童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发展 趋势。个体适宜性:必须考虑儿 童个人的发展快慢,认识方式, 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特征,教育 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 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2、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 府在2009年为使弱势儿童做好 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 第二节:美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一、保育学校:主要招收 2.5-5 岁的儿童。 二、幼儿园:主要是为进入一年 级之前的4-5岁儿童设立的教育 机构。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 (1)、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 (2)、营造学习的关爱社区 (3)、保证时间,运用不同教 学方式实习学习目标 (4)、使儿童的学习有意义 (5)、运用策略以发展儿童的 理解、知识、技能。 四、高瞻课程目标:促进幼儿主 动学习。高瞻课程的内容来源于 儿童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两种资 源。 高瞻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工 作--回顾”三个环节。 五、光谱方案是由:加德纳和费 尔德曼提出的,光谱方案的理论 基础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塔伏 茨大学心理学家费尔德曼的非 普遍性理论。 六、美国的幼儿教师教育 幼儿教师的任用资格: 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1、知识和能力核心标准 2、普通知识标准 3、道德行为标准 二、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能够 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能够与 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能够观 察,记录和评估幼儿,以支持其 和家庭的发展;能够适宜地、有 效地联系幼儿和家庭;能够运用 知识建构有意义的课程;能成为 一名专业人员。 三、美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过于强调学业技能学习 2、教师资历和待遇差异显著 3、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 性”教育的冲突。 第三章:日本学前教育 第一节:日本学前教育沿革 1、明治初期的学校教育沿袭幕 府末期以来”东洋道德,西洋艺 术“的方针。 2、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 园创立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 幼儿园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 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归文 部省管辖。 3、《幼儿园令》是日本学前教育 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独立的 法令,标志着日本学前教育走上 了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4、战后恢复阶段(20世纪40年 代--80年代):制定与修订《保 育大纲》以当时在美国盛行的儿 童中心主义和自由教育为指导 思想,注重幼儿的本能需要,肯 ..

幼儿园教育目标(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什么

幼儿园教育目标 幼儿园的总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二者有机地构成“目标管理”系统。 教育目标,即培养目标。在幼儿园里,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园舍和设施等物质条件,而是要把幼儿培养成怎样的人。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现着办园方向,统率着幼儿园全部教育活动并制约着全部管理活动。因此,确立和实施科学的教育目标,是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确立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首先,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其职能是把人类历史上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思维方式、精神文明、优良素质、民族传统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播给下一代,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这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事关子孙后代成长和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 其次,教育要受社会性质的制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幼儿教育,要为幼儿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三,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新一代人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要求幼儿园完成教养幼儿、为生产建设服务(含解放妇女劳动力)

两大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进入“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高潮也同时到来,因此“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原来只注重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和人才质量观面对着时代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方针,为教育改革和培养目标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于是国家明确规定培养“四有”、“三热爱”、“两精神”的一代新人。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80年代以来,强调在丰富幼儿知识、经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智力和才能、培养良好个性、发展社会性品质和适应能力等等。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则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拓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新方向。这些不断发展的新要求,都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 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前者指身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后者指知识技能的获得,生活经验的丰富,智力才能的开发,思想品质的培养,以及情感、兴趣、爱好、志向和性格发展等。由于幼儿“身”、“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所以必须保证二者同步、协调、和谐发展,即常说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幼儿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而发展的实质是不断开发其个体潜能,即表现为各方面都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不断发展的过

幼儿园最新教育理念

幼儿园最新教育理念-----之课程 幼儿园课程建构的核心是促进幼儿的发展,重视发展每个幼儿的好奇心、自信心、独立性和应变能力;强调创设丰富的室内外环境,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已有水平开展各项活动;强调游戏是课程组织的基本形式,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强调教师要在变化的情境中根据个体不同的发展需求提供灵活而有差异的教育。为此,幼儿园主要通过以下活动来实施课程。 科学探索活动:在烹饪、玩沙、玩水和科学实验等活动中,幼儿通过比较、分类和寻找因果关系,感受事物之间的关系,体验探究以及创造的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引导幼儿讨论观察所得,在幼儿预测结果时提出质疑以引起幼儿的思考。 大型运动类活动:在室内外活动区中发展幼儿的投掷、跳、跑、攀爬等运动技能,使幼儿真实感受身体各个部分的组成以及它们是如何协调运动的,以加深幼儿对运动的理解。 艺术活动:在艺术活动区,幼儿可以涂鸦、撕纸或剪纸,可以用颜料涂画或用黏土造型。通过艺术创作,幼儿可以提高手部控制能力,这种技能有利于前书写能力的培养。同时,艺术活动还有利于帮助幼儿感受有关质地和结构、形体和色彩等物体特征,使幼儿获得有关数学学习的经验。 戏剧游戏:幼儿通过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尝试理解、控制自己的世界,体验分享的快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释放生活中的紧张感和压力感。幼儿也可以通过模仿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来尝试适应外部世界。 积木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自主决定使用何种大小、形状的材料,计划和安排建构过程,关注建构技能的应用。他们可以与同伴一起通过测量、计算来解决问题,体验分享或合作的快乐。 阅读活动:当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感受、分享观点和传达喜欢或害怕等情绪时,他们开始体会到语言的力量;当幼儿听音乐或欣赏诗歌时,他们能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 桌面玩具:小积木、字画谜、配对卡片、堆叠盒、螺钉和钉模板、穿珠等桌面玩具能帮助幼儿学习分类、排序、合并以及一一对应,这些都是幼儿前数学学习的重要经验。

三大著名幼教理论—中国幼儿在线

编导语: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代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各种教育理论层出不穷,多元只能教育、蒙台梭利教育和福禄贝尔教育是当下最著名的三种幼教理论,愿能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1、多元智能教育(MI) 教育理念: 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家加得纳提出。这一教育理论将人的能分为8个方面,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其理论更注重儿童智能的全面开发。理论指出0—7岁是幼儿各个智能发育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幼儿的智能是否全面平衡地发展直接关系到幼儿的一生。每一个人的智能组合是不同的,通过教育可以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从而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2、蒙台梭利教育(Montessori) 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教育是由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创办的。蒙台梭利是一位女医生,从研究问题儿童的发展问题入手,发明了一套教育问题儿童的方法。她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或“内在潜能”。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它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发展,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能”的发现,并使之循着自己的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儿童是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能动地积极地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不断发展着活生生的人。教育者不应把他们看作可以任意填充的容器,而应热爱儿童,积极观察和研究儿童,发现儿童的内心秘密,尊重儿童的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的智力、身体、个性的自然发展。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教育者应创设条件,保证和促进儿童发展。 局限性: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霍力岩博士自八十年代末期就致力于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1994年将其第一次引入中国,进行“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的实验研究。 在认可蒙台梭利教育法积极方面的同时,霍博士指出:蒙台梭利教育法也有其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难以在更多地区推广;其二,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效果不如对学龄期儿童效果好;其三,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这种高结构化的课程不利于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蒙台梭利教育法毕竟脱胎于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案,再加上这种教育法的结构化

新版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

新版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朱利安“比较教育之父”,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概念,《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是奠定了朱利安作为比较教育学之父的著作。 2.“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持此观点的教育家是康德尔。 3.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 4、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美国,于1933年发表了《比较教育》。 5、汉斯用的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汉斯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 6、“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观点的是萨德勒。 7、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 8、从范围上来说,学前比较教育学科研究的范围是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 9.学前教育的特征:开放性、跨学科性、可比性。(三个的定义要区分,能做选择题。) 7.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包括:整体研究、局部研究、专题研究、总体研究。(能够理解做选择题) 8、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比较教育有跨学科性。 9、“从认识别人而得到的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这是贝雷迪的观点。 10、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是整体研究 11、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中 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是专题比较 12、为了研究瑞吉欧教育模式,研究者到意大利采用瑞吉欧模式的幼儿园去工作, 参加该幼儿园的一切活动,这种研究法叫现场研究法 13、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 称为问卷法 14、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的文献、文件资料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 种方法,称为.文献法 15、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比较,或者对两个或两个 以上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交叉比较,称为 .纵向比较16、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或几个学前教育问题甚至整个学前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横向比较。

幼儿学前教育 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18-09-11T10:40:33.41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作者:王盼 [导读]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王盼(陕西省洛川县百益社区幼儿园陕西洛川 727400) 摘要: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情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001-01 一、儿童独特的性格特点分析 孩子经常被人们比喻成天使,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心理最纯洁,性格最纯真,各种行为表现都出于本性,不受任何人的束缚。具体表现为:儿童在成长时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成长学习,主要靠模仿学习。喜欢模仿,模仿他人的行为、动作,是孩子在幼儿时期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其次,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孩子天生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是婴儿的时候,对周围东西和声音就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到了四五岁的幼儿时期,好奇心就更强烈了,看到周围新鲜的事物,听见不一样的声音就会问东问西。喜欢提问问题,接触新鲜的事物,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最后,喜欢听赞美肯定的话语,为了加强对幼儿的教育,老师和家长经常会给孩子,安排一些作业。在完成后孩子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赞美,孩子做事喜欢成功,是幼儿时期另一重要心理特点。 二、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 1.家园结合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手册,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家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激励 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3.科学引导 幼儿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言传身教 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到幼儿。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妈妈看到垃圾桶旁掉了很多餐巾纸,就对正在玩耍的女儿说:“你看,垃圾都掉在地上了,你是想让家干净还是不干净啊?”然后当着女儿的面把垃圾拣起来放进垃圾桶。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女儿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首先不做。 5.强化巩固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如有个别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我们就要有意识一组织幼儿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并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行为巩固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行为巩固教育时,还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检查中行为表现好的孩子在墙报上贴上星星,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还在值日生活动中开展了“小小检查员”的活动,每天安排1-2个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到方面也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进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