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第二章[海外的非营利组织]

02第二章[海外的非营利组织]

02第二章[海外的非营利组织]
02第二章[海外的非营利组织]

第二章、海外的非营利组织

从本章开始,我们用两章的篇幅,来学习和把握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及其现状。首先介绍海外的非营利组织。在第1章的最后部分我们了解到,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企业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种基本组织形式。本章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是:非营利组织这种基本的组织形式从何而来?它们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在当今世界的一些主要国家里,非营利组织是如何发展的?在国际社会上又有哪些主要的非营利组织?这些问题,是我们理解非营利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基本形式所不可缺少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本章分为三节:第l节从纵向的历史跨度上,回顾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第2节从横向的历史比较上,简要介绍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非营利组织;第3节集中介绍在全球化时代最具特征的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

■本章提要

●17世纪开始出现的非营利组织和资本主义的民主、自治、慈善等价值取向及社会精神有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现实。19世纪以来数量明显增多且影响增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世纪70年代开始加速,80年代蓬勃发展。

●以美国等9个国家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为例,说明各国(地区)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及特点。

●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联合国体系有关,它们在经社理事会中享有咨商地位,并通过会议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决策。

2.1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力量,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里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但是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之一,非营利组织最早出现在17世纪,它的历史至少和近代资本主义一样悠久。

2.1.1资本主义早期的非营利组织

近代资本主义开始于17世纪的英国。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先后出现了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团体,以及主要开展慈善救济等社会公益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可以说,早期非营利组织产生与发展的直接背景,就是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及其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这不仅是一个残酷的暴力革命的过程,而且包含着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社会观念等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新兴的资产阶级巧妙地利用结社的形式,通过成立各种社团、俱乐部、沙龙等,开展大规模的启蒙、教育、宣传等活动,甚至组织政治斗争和议会党团活动,积极推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这一现象先后出现在17世纪后期英国革命期间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期间。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期间也有突出的体现。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从16世纪和17世纪开始萌芽,到19世纪最终确立起来。关于19世纪的资本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了全面的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括了从商品、货币、资本开始,到工厂、市场、危机,乃至近代国家、法律、国际关系、价值观念等等在内的一整套的范畴、规律、机制、制度、体制和文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一方面,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社会财富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急剧膨胀;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自身所包含的一系列根本的制度缺陷,带来了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导致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和战争,以及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随着阶级对立的尖锐化,无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资产阶级政府不得不颁布法律,提供救济,一方面允许各种民间结社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和保护民间慈善和救济活动的发展。英国在17世纪末颁布了《慈善法》和《济贫法》,1824年废除了禁止结社条例,1832年颁布了《新济贫法》等等。在这些法案的影响下,英国先后出现了许多开展慈善救济活动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以及一大批由产业工人自发成立的工人协会。[宪章运动(1836~1848年)是利用工人协会发动和组织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人运动,其问成立的如“伦敦工人协会”、“全国宪章派协会”都是规模很大的非营利

组织。宪章运动之后出现了一大批被称为“工联主义”的工人协会,其数量在1860年初的英国发展到1600个,遍及英国的405个城市。(潘润涵等:《简明世界近代史》,202~20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在法国、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19世纪中叶同样出现了一大批政治性的社团。

美国早在独立战争前就开始有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哈佛大学、新泽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大学就创设于17世纪。独立战争期间出现了一大批志愿者组织,如民间的消防队、仓储团等。在南北战争期间,最著名的非营利组织是19世纪30年代由反对奴隶制度的人们共同创立的废奴协会,该组织在1840年拥有2000个地方组织,会员总数达25万人。法国著名政治学家托克维尔(Charles Alexis de Tocqueville)在19世纪30年代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了深入考察,在其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他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当时美国的非营利组织——民间结社和政治结党的问题。根据他的记述,美国在19世纪初出现了大量的非营利社团,其中有许多是“依法以乡、镇、市、县为名建立的常设社团”,还有大量“根据个人的自愿原则建立和发展的社团”。他认为美国社会出现大量非营利社团的原因,在于美国人所特有的自由、自主、互助、结社、民主的精神。[托克维尔描述道:“美国的居民从小就知道必须依靠自己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他们对社会的主管当局投以不信任和怀疑的眼光,只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向它求援。他们从上小学就开始培养这种习惯。孩子们在学校里游戏时要服从自己制定的规则,处罚由自己制定的犯规行为。这种精神也重现于社会生活的一切行为。假如公路上发生故障,车马行人阻塞交通,附近的人就会自动组织起来研究解决办法。这些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人可以选出一个执行机构,在没有人去向有关主管当局报告事故之前,这个机构就开始排除故障了。假如是事关庆祝活动,则自动组织活动小组,以使节日增辉和活动有条不紊。而且,还有反对各种道德败坏行为的组织。比如,把大家组织起来反对酗酒。在美国,为促进公共安全、商业、工业和宗教发展,也建有社团。人们的愿望一定会通过私人组织的强大集体的自由活动得到满足。”([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213~214页,商务印书馆,1996)] 可见,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欧美一些国家里,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形式,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早期的非营利组织和资本主义的民主、自治、慈善等价值取向及社会精神有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现实。

2.1.2资本主义成熟期的非营利组织

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被称为“帝国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成熟时期,垄断和金融寡头的统治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垄断组织通过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控制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业部门,它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形成规模巨大、无所不包的金融寡头,在国内推行垄断资产阶级的寡头统治,在国外则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加快殖民扩张,争夺势力范围。

随着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1.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致力于社会变革、社会改造的工人团体不断涌现。1881年英国工人成立了民主联盟(后改名为“社会民主联盟”),1883年俄国工人成立了劳动解放社,1886年美国工人成立了劳动者联盟(即“劳联”)。尽管这些工人团体在组织、思想和路线上有极大的差异与分歧,但它们都表现出无产阶级组织起来维护自身权益并与垄断资产阶级相抗衡的趋势。这些工人团体的一部分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2.出现了一批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基金会和一批致力于慈善事业的非营利组织。一方面,随着垄断条件下财富的不断集中,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垄断资本家为缓解矛盾并避免冲突,将其一部分剩余利润集中起来,成立各种形式的基金会或信托机构,用于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著名的摩根、卡内基、洛克菲勒等基金会,都诞生于这个时期。另一方面,面对日益严重的贫困化的现实,许多慈善人士、特别是基督教教徒慷慨解囊,兴办起各种各样的慈善组织。1897年,在美国波士顿及周边地区,一个基督教团体发起向15万穷人提供一顿免费圣诞晚餐的活动,著名的慈善组织救世军(Salvatton Army)由此诞生。1919年,在伦敦的一家大剧院里,一家名叫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的慈善组织开始向挨饿的儿童发放免费食物,它后来成为全世界苦难儿童的救星。1942年,在英国成立了一个专门救助穷人的慈善机构——乐施会(Oxfam UK),这一组织后来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网络。

3.致力于战场救护的非营利组织日益活跃,促成了国际公约的签订并成功地建立了国际红十字

会。早在18世纪,日内瓦公益会采纳了一名叫亨利·杜南的慈善家的建议,成立了为推动战时救护的“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伤兵救护会。1864年8月,英、法、意、美、荷等16国代表在日内瓦签署《万国红十字会公约》[该公约在签署后,分别于1906年、1929年和1949年作了三次较大修订,现改为《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制定了改善战地伤病者境遇的国际通则,并建议各国成立民间的救护团体。国际红十字会的成立对缓解战争所带来的对人类生命的摧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都积极动员力量参加红十字救护活动。例如,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多数学校设立了急救和护理课程,动员大批妇女参加战伤救护,使得美军的战伤比率从南北战争时期的17%,下降到8.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进一步在军队中设置了军医、卫生兵和战地医院等,使战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战伤比率进一步下降到4.5%。

4.一批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非营利组织出现在科学、教育、卫生等领域。在科学领域,最著名的是诺贝尔基金会的成立,该基金会根据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的遗嘱而建立,致力于奖励国际上对于物理、化学、生理、医学、经济、文学和促进世界和平有重大贡献的人,该奖于每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赠。在教育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在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师范教育体系,许多大学开设了教育课程,出现了一些私立的师范学院,包括日本、中国等许多国家在内,纷纷兴办民办学校,民办教育方兴末艾。在卫生领域,美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出现了慈善性的医院,主要面向穷人施医赠药,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资助。

总的来看,在资本主义进入成熟期以后,非营利组织的数量更多了,活动的范围更广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大了。这一时期非营利组织已经出现在许多国家里,一些后来影响巨大的非营利组织开始登台并扮演重要的角色。

2.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非营利组织

20世纪前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期间和战后初期出现了许多类似国际红十字会的慈善救济组织和志愿人员组织,它们活跃在战场和战后初期经济社会重建的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智能和资源利用,为战后的科技革命准备了条件,后者则给人类带来了诸如空间技术、核能、电子计算机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技术,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战后在世界范围内很快形成了两大阵营、三种国家[两大阵营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三种国家指分属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三种国家。],加速了国际格局多极化和整个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联合国登上了国际治理的舞台,世界民主化、世界和平、妇女解放、国际援助、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国际潮流不断兴起。人类历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的重建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形式的社群组织层出不穷,在社会重建和社会变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危机和世界大战后普遍的经济萧条和社会重组,特别是席卷全球的民族自治和革命运动,激发了各种社会群体的自我解放、自我保护和自治意识,在世界各国,涌现出多种形式的社群组织,如妇女组织、产业工人组织、农民组织、社区居民组织、儿童保护组织、青少年组织等等,它们在各国的社会重建和社会变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联合国体系诞生,非政府组织开始登上国际政治的舞台。为了保障和维护世界和平,1945年,全世界50个国家的282名代表汇聚美国旧金山召开大会,签署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宣布成立联合国。《联合国宪章》第7l条规定:经社理事会作为负责协调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联合国机构,在提出建议和开展活动时,须与有关非政府组织进行磋商。1952年,经社理事会在其288号决议里,进一步定义“有关非政府组织”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在联合国的上述方针下,非政府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即登上了国际政治的舞台。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一批致力于慈善救助的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1947年,一位名叫卜皮尔的年轻美国人来到战乱中的中国,目睹无数无助儿童的惨状,回国后奔走呼号,于1950年创设了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旨在帮助世界各地的穷人,特别是贫困儿童。经过数十

年的努力,这个组织的扶贫项目遍及世界89个国家,资助了近1亿的穷人摆脱贫困。许多世界著名的慈善救济和扶贫组织,也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4.人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人权非政府组织开始登上国际舞台。鉴于战争期间对人权的极大践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在其宪章中首次将“人权”一词写入国际文件,并于1946年成立了联合国人权委员会,1948年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在各有关国家和联合国的推动下,形成了人权活动国际化的潮流。1961年,著名的人权非政府组织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1977年,挪威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授予大赦国际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它们在人权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在伦敦成立,以后又相继成立了人权观察、美洲观察等一批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为推动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环境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联合国成立不久的1948年,一个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组成的自然保护机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日内瓦成立。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所带动的世界范围经济的迅速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致力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事业。世界自然保护基金(1961)、地球之友(1969)、绿色和平组织(1970)等著名的环保组织相继成立。

6.致力于和平事业的非政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未再发生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和区域冲突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除国际红十字会等原有的一些非营利救援组织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外,相继出现了一批致力于和平事业的新的非政府组织。其中包括反对核武器、反对军备竞赛、反对地雷[1997年,挪威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表彰了反对地雷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并将该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这些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美国人裘蒂·威廉斯,在她和100多个非政府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全球150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禁雷公约”。]、反对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伊战争等的反战组织,以及对战争灾难的救援组织等等。无国界医生组织(Doctors without Borders)是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志愿者组织,它由各国的专业医学人员组成,旨在协助那些饱受战火及自然灾害蹂躏的灾民脱离困境。[1999年,挪威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授予无国界医生组织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该组织“在各大洲所从事的开拓性的人道主义工作”。]

2.1.4当今世界的非营利组织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非政府组织的国际会议——“环境NGO论坛”。来自世界各国的数以千计的非政府组织的代表聚集在一起,就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次划时代的会议,它标志着非营利组织开始积极介入国际重大事务的决策,逐步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关于非营利组织在国际决策体系中的作用,请参见本章第3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市场化、民主化、民营化和全球化的浪潮,非营利组织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带来了迅速的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使得各种各样的非营利组织在一夜之间遍地开花。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民营化的浪潮此起彼伏,推动着各国政府将一个又一个的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并不得不对政府自身施行改革,许多公益性领域开始成为竞争性领域,政府也减少了对这些领域的补贴,非营利组织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使它们逐渐成熟,不仅在一国内部而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被称为“全球公民社会”的非营利部门正在逐步形成。

随着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存在于政府之外的这个特殊部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990年,萨拉蒙教授开始主持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对非营利组织开展比较研究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The Johns Hopkins Comparative Nonprofit Sector Project,CNP)。1990~1994年,他们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匈牙利、埃及、日本、泰国、印度、巴西、加纳等12个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1995~1999年,CNP在总结和充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调查范围扩大到42个国家。[这42个国家中除第一阶段的13个国家之外分别是: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哥伦比亚、捷克共和国、芬兰、爱尔兰、以色列、墨西哥、荷兰、秘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南非、西班牙、委内瑞拉、肯尼亚、科威特、黎巴嫩、摩洛哥、巴基斯坦、菲律宾、韩国、坦桑尼亚、泰国、乌干达。]CNP第一阶段的主要成果集中反映在萨拉蒙和何尔姆特·安

海尔(Helmut K.Anheier)主编的《崛起的部门》(1994)一书中,第二阶段的主要成果反映在萨拉蒙、安海尔和其他4人共同主编的《全球公民社会》(1999)一书中。综合这两本书的基本观点,CNP的主要结论可以大致概括如下:

1.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里,都存在一个由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庞大的非营利部门。这个部门的平均规模大约是:占各国GDP的4.6%,占非农就业入口的5%,占服务业就业人口的10%,相当于政府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的27%。

2.非营利部门在不同国家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有酬员工的规模来看,比重高的如荷兰、爱尔兰、比利时等均占到非农就业人口的10%以上,低的如墨西哥、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等均不到1%,美国、英国、日本分别为7.8%、6.2%和

3.5%。

3.在非营利部门的就业人口中,包含大量的志愿者,其规模大约占到该部门总就业人口的l/3,其中西欧和拉美要略高于其他地区。

4.在非营利部门中,各个不同领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就业比重来看,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爱尔兰,最发达的三个领域依次是:保健(35%)、教育(29%)和社会服务(15%);在西欧,这三个领域的次序为教育(28%)、社会服务(27%)和保健(22%);在拉美则为教育(44%)、专业服务(12%)和保健(12%);而在中欧国家,这个次序为文化休闲(35%)、教育(18%)和社会服务(12%)。

5.从非营利部门的收入来源看,占比重最大的是服务收费(49%),其次为来自政府的各种资助(40%),最低的是各种慈善所得(11%)。服务收费占比重较大的领域是专业服务(88%)、文化休闲(65%)和发展领域(52%)。政府资助占比重较大的领域是保健(55%)、教育(47%)和社会服务(45%)。

总的来看,萨拉蒙教授认为:非营利部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表明,一个由非营利组织所发动的全球性的“社会团体革命”(global associational revolution)正方兴未艾,它对2l世纪所具有的意义,也许如同民族国家的兴起对20世纪所具有的意义一样重大。

2.2主要国家(地区)的非营利组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的迅猛发展,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包括社区建设、地方自治、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在内的公共管理过程,成为多元化时代社会发展与改革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非政府组织致力于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国际决策,成为全球化时代国际治理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关于后一方面的内容将在第3节里集中介绍。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情况。

非营利组织存在于当今世界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各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限于篇幅,这里我们无法列举各个国家并详细分析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情况,而只选择了10类国家和地区,分别就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情况作一概述。

2.2.1美国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在总体上是一个很大的部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和非农就业人口的7.8%(见表2—1)。在活动领域,美国的相当数量的非营利组织集中在健康护理等医疗卫生保健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这两部分占非营利组织就业总数的67.8%。美国非营利组织活动的一大特点是动员大批志愿人员参与各种非营利的慈善活动。有调查显示有49%的美国公众每年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非营利的慈善活动,其志愿活动所创造的价值约合2000亿美元。在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中,宗教性的慈善服务组织、社区互助和公益服务组织、各种慈善救济基金会、联合劝募组织等,是影响大且很有特色的非营利组织。

2.2.2日本

日本的非营利组织规模在总体上并不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和非农就业人口的3.5%(见表2—2)。其中有许多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保健、社会福利和国际合作领域。在日本的非营利组织中,有90%以上是没有登记注册的所谓“任意团体”,只有不到10%是正式登记注册的法人组织(“社团法人”、“财团法人”等)。其原因在于日本长期以来采取限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主管官厅负责制”,即非营利组织登记注册必须获得主管官厅的许可。[详细内容请参见第3章。]1998年日本改变了这种做法,颁布《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NPO法),鼓励非营利组织进行法人登记。目前,注册登记为NPO法人的非营利组织越来越多。

在日本,开展国际合作的非营利组织是一支非常引人注目的力量,这些组织基本上都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成立的,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援助和救援活动,如基督教海外医疗协会、难民救助会、曹洞宗东南亚难民救济会、日本国际志愿服务中心等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这类组织有近400家。它们早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提供各种形式的紧急救援方面,90年代以来则更多地侧重于帮助当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开展生产生活自救与产业开发,并积极协助当地居民进行自我组织与自治管理。日本政府也通过立法、优惠税制和提供财政补贴等措施积极支持这些非营利组织的活动。

2.2.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非营利组织在总体上是一个很大的部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和非农就业人口的7.2%(见表2—3)。在活动领域,澳大利亚的非营利组织大多数集中在教育、社会服务和医疗保健三个领域。在历史上,澳大利亚的许多非营利组织和宗教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一些组织长期保持着志愿服务的传统。在20世纪70年代,政府设立基金鼓励社区服务,一批开展社区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资助的减少,社区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在澳大利亚的非营利组织中,有一些组织主要接受政府的委托开展国际援助方面的业务。

2.2.4英国

英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就业人口上有150万左右,超过整个经济领域就业人口的6%,非营利组织的总体支出为749亿美元,占GDP的6.6%。非营利组织活动最为集中的是教育研究、文化娱乐和社会服务三个领域。英国非营利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们在资金来源上对政府资助的依赖性较大(1995年占45%)。

在英国的非营利组织中,最具特色的是非营利科技社团。其中较著名的如英国皇家学会、爱丁堡皇家学会、科学促进协会、皇家研究所、生物学协会、工程研究所协会、科学技术研究所等。这些组织一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出版科学刊物、资助科学研究、举行各种形式的科学会议等,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会费、财团及个人捐赠和政府资助等。

2.2.5德国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在总体上并不很大,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和非农就业人口的4.9%(见表2—4)。在历史上,德国有着悠久的民间结社传统,出现过许多政治性社团。德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结社的自由,民法中设置了“社团”、“财团”和“公法人”三个基本类目。1964年制定了专门的《结社法》,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作了详细的规定。

在德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之间长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德国非营利组织收入的64%来自政府,换言之,政府财政支持是德国非营利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采取所谓“第三方补贴”的原则,通过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来增进整个社会福利。在卫生保健、社会保险等领域实行直接补助;在教育领域主要补贴初等和中等教育;在社会服务领域主要资助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和残疾家庭;在发展领域主要通过资助开展再就业培训;在国际合作方面则运用政府基金资助相关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国际救灾及发展援助等一系列活动。

2.2.6芬兰

芬兰的非营利组织规模在总体上比较小,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和非农就业人口的3%(见表2—5)。相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芬兰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公共部门,基本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福利等许多领域都主要由政府公共部门来提供免费服务,非营利组织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卫生保健和其他社会服务等领域。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芬兰非营利组织从政府获得的财政支持相对很少(25%),相反,会费收入和收费部分在非营利组织的收人中占有很大比重(40.3%)。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芬兰的行业协会较为发达。在芬兰,存在许多依据行业特点建立的自律组织,如各种协会、联盟、委员会、联合会等,也有许多专业性的行业中介组织,如芬兰全国律师事务所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协会、审计师事务所协会等等。这些组织中许多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运作管理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日臻完善,不仅发挥着咨询服务、行业规范等职能,而且积极游说各级政府,参与相关的立法过程,并在其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2.2.7孟加拉

孟加拉虽是亚洲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孟加拉却有着一批相当发达的非营利组织。1998年,孟加拉最大的非营利组织——农村进步委员会(BRAC)年度预算达2.9亿美元,全职员工人数达2.4万人,其活动遍及全国,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教育服务、小额信贷等各个方面。类似的巨型非营利组织在孟加拉并不少见。孟加拉非营利组织发达的原因在于经济的落后和政府的弱小,使得政府难以提供起码的社会福利,非营利组织便取而代之成为社会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在孟加拉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最具特色的是小额信贷的所谓GB扶贫模式的开发和普及。小额信贷最初在1976年由一位大学教授提出,经若干年试验后于1983年正式由乡村银行在全国推广。到1998年,通过乡

村银行发展的从事小额信贷的会员总数达237万人,贷款总额达4.2亿美元。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在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成功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8印度

印度和孟加拉一样,有着发达的非营利组织,被称为NGO大国。印度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慈善和志愿精神的传统,无论是基督教,还是印度教和锡克教,都从不同的侧面倡导人类的善行,鼓励志愿活动。独立后印度的非营利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到80年代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据估计,印度现有NGO数量超过百万,遍布全国,其中有许多规模很大的非营利组织,活跃在教育、医疗保健、农村发展、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保护等领域。首都新德里集中了一批规模大、财力雄厚且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非营利组织。印度政府对NGO采取“共生与规制”相结合的方针,一方面在财政、计划、发展战略以及经济社会政策等许多方面,导入NGO参加,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登记注册和使用外国资金上又对其有一定的规制,使它们纳入国家发展的轨道。

2.2.9菲律宾

菲律宾的非营利组织具有较强的政治倾向。在历史上它们往往作为政府或者教会、企业的代理人,在马科斯时代曾因反政府而著称,阿基诺时代以来则作为独立的政策主体积极地介入公共政策过程,参与国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目前,菲律宾有各种非营利组织约10万家,主要包括:提供各种服务和政策建议的发展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的慈善组织、提供资金援助的基金会以及作为政治家和企业附属机构的所谓“变形NGO”。这些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人权问题、妇女问题、城市贫困问题、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劳务输出、少数民族等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在菲律宾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2.10 中国香港和台湾

中国的香港和台湾都有着较为发达的非营利组织。

在香港,非营利组织往往被叫做志愿机构,它们一方面受到宗亲会、同乡会等华人社团积善济贫精神的传统影响,另一方面体现着自下而上的志愿精神且具备民主自治的性格,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香港社会福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香港自由之路(Freeway)统计,截至1998年,香港的NGO数量为3106家,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社会服务领域,街坊会等传统慈善组织占10%,而致力于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非营利组织则相对较少。在资金方面,香港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它们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政府。1997年回归以来,许多香港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对内地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加强了与内地非营利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一些国际NGO也利用香港作为据点,加强对中国贫困地区的支援活动,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乐施会、救世军、世界宣明会等。

台湾的非政府组织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受到严格的限制。1987年“解严”以后,各种形式的非政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成长起来。台湾和香港一样,宗亲会、同乡会等传统的华人社团有相当的影响,在社区支援、社会福利等领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具有宗教背景的各种慈善组织也十分活跃,如1966年设立的慈济会,其活动遍及济贫、医疗保健、家庭扶助、教育培训、灾害救援等领域,在1999年“9·2l大地震”期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目前,台湾有各类社会团体1.5万多家,其中社会服务和慈善团体占比重最大(31%),其后依次是:学术文化(14%)、国际(13%)、体育(11%)、经济(10.3%)。除社会团体外,基金会也是台湾非营利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的调查统计,台湾现有各种基金会1649家(1999年),它们从资金方面为非营利组织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3国际非政府组织

如前所述,国际非政府组织是和联合国体系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945年签订的联合国宪章中,就规定了一个关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与NGO之间的联系框架。1968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规定:在有关国际公益性事务中发挥作用的NGO可获得联合国体系的咨商地位,获得这种地位的NGO

即为国际非政府组织。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约2000家NGO获得了这种地位,我国也有一些组织获得了联合国咨商地位而成为国际非政府组织。这些国际非政府组织活跃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个主要领域里,积极参与国际治理过程,推动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有力地影响着世界局势,从而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非营利组织。

2.3.1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协会的定义,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标准如下:

1.该组织是否具有国际性的目标?(不含致力于两个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团体以及纪念个人的团体。)

2.该组织会员中是否有国际会员?应至少有来自三个以上国家的个人或团体会员,他们应拥有该组织内的完全投票权。同时应允许同类活动领域的其他个人(含团体)加入该组织。

3.该组织有既定的章程,且其管理机构及理事会的成员应由会员定期选举产生;该组织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开展的活动应是可持续性的。

4.该组织的理事会成员在一定期间内可由同一国家的公民担任,但在一定期限之后必须实行轮流制。

5.该组织开展活动的资金的主体部分,应来自三个以上的国家。

6.当该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建立一定隶属关系时,仍始终能开展独立活动,且在其理事会中享有独立的席位。

7.该组织的活动一直在继续。

以上只是从一般意义上判断国际非营利组织的标准或其基本定义,一个组织要成为国际非政府组织,还必须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提出正式的申请。

2.3.2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1968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了一个有关NGO参与联合国事务的重要决议(第1296项决议)。该决议规定:具备一定条件经申请并得到联合国认可的非政府组织,有资格参加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或其他相关国际会议,可提交提案、发言或者提交相应文件,从而获得相应的咨商地位而成为国际非政府组织。

根据这项决议,具有联合国咨商地位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一般咨商地位。与经社理事会至少一半以上的活动有关,能够在总体上参与咨商并拥有能代表许多不同国家的多数会员的非政府组织。经社理事会对这类非政府组织能够进行一般问题的咨询,它们拥有提案权,能够出席经社理事会的所有会议并发言,能提交建议书。这类组织数量极为有限,在1998年时共有41个,其中包括国际红十字会(LRCS)、联合国协会(WFUNA)、国际商工联盟(ICO)等。

第二类:专门咨商地位。与经社理事会的一部分活动有关,能够在某一特定的领域参与咨商并在国际上相当知名的非政府组织。经社理事会对这类非政府组织能够进行专门问题的咨询,它们能够出席经社理事会召开的有关会议并发言,能提交建议书。这类组织在1998年时共有354个,其中包括大赦国际、基督教青年会(YMLCA)等。

第三类:注册咨商地位。在经社理事会进行注册登记,在必要时能够对经社理事会或其下属机构以及联合国其他机构提供必要咨询的非政府组织。这类非政府组织并不能出席经社理事会所召开的一般会议,而在联合国讨论与其专业相关的问题时才可出席会议并提交建议书。这类组织在1998年时共有533个,其中包括我国的全国残疾人联合会、日本创价学会、亚洲太平洋青年联盟等。

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中,专门设有一个非政府组织委员会(Committee on NGOs),负责审核接纳非政府组织,认可它们在联合国的咨商地位。该委员会有权要求前来注册的非政府组织提交书面陈述和相应的书面材料,以及它们的预算和资金来源报告。

申请注册联合国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必须遵从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和原则,积极致力于有关国际问题的解决。同时,作为必要条件,一国的非政府组织要申请联合国咨商地位,须得到该国政府的同意,而该国政府须在联合国享有席位。

1996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了1996(31)号决议,对1968年的决议作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主要是扩大了对非政府组织的承认范围,允许各国和各地区的非政府组织以自身的名义参加经社理

事会的会议并发表意见。

目前,我国在联合国享有咨商地位的组织主要有:中国联合国协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中国女企业家协会。

2.3.3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决策的主要机制

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决策的机制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围绕联合国主办的各种国际会议所建立起来的联系机制,即在联合国召开国际会议的同时同地,召开同主题的非政府组织国际论坛。这种机制创始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后来成为惯例。如近年先后有: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1994年开罗的人口与发展大会,1995年哥本哈根的社会发展大会,l995年的北京的世界妇女大会,1996年伊斯坦布尔的第二次人居会议以及2002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新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等。

1992年6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70个国家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有11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里约宣言)和《2l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在整个会议的议程中和所有这些会议文件的起草过程中,都留下了非政府组织努力的印迹。来自全世界165个国家的3万多名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同时同地召开的全球非政府组织论坛,其中具有联合国咨商地位的500家国际非政府组织不仅参加了同期召开的规模浩大的全球非政府组织论坛,也自始至终参加了联合国环发大会及其筹备会议,对会议起草的所有文件施加了影响。同时,各国非政府组织经过深人研讨,发表了全球非政府组织的共同行动条约——《地球宪章》。

除上述会议机制外,非政府组织还通过联合国体系内各机构所建立的联系和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决策。目前,联合国体系内许多机构都设有与非政府组织联系与合作的专门机制,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非政府组织会议,世界银行设有非政府组织——银行委员会等。有些联合国机构和特定的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定期的联系机制,如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事务署与志愿机构国际委员会之间,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与住区国际联盟之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联盟中心国际之间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虽然没有同某个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定期的固定联系,但是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都及时向非政府组织进行必要的咨询,等等。

■本章小结

本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不同视角,简要介绍了海外的非营利组织。无论是从历史的视角,还是从现实的视角,本章所提供的都只是一个粗线条的整体轮廓。尽管如此,透过历史和现实的考察,我们还是可以了解非营利组织的一些基本的背景。它们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并已经不是刚绿的小草,而是足以喻之为茂密郁葱的森林了。在这片森林中,尽管我们所看到的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相信一定有更多更深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理解、去探索。我们相信,这些就是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之所在了。

■关键术语

救助儿童会、乐施会、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宣明会、大赦国际、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地球之友、无国界医生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咨商地位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非营利组织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

2.结合本章背景材料,说明美国和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特点。

3.什么是国际非营利组织?其参与国际决策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背景材料

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在澳大利亚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状况从200年前的欧洲殖民地时代就已经开始了。非营利组织首先是在“来建立和改造国家”的英国殖民者的智囊团当中产生并流行起来的。然而,非营利部门的重要性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大多数的人们看不到严格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而是诸如慈善团体(Charity)、俱乐部、私立学校、教堂、协会(association)、游说议员者组织、一些政府和商界的联盟等组织。

澳大利亚政府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在政策上解决了对有利于社会服务和医疗服务的私人慈善机构的承认。在这种政策带动下,70年代和80年代,少数从事社会服务的组织在政府基金的支持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代意义上的非营利机构逐渐建立起来了。

天主教和新教的宗派主义斗争,在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把澳大利亚分成了两半,这促使了天主教学校系统的分裂和由宗教发起的健康和社会服务非营利活动的兴起。19世纪晚期,五天半工作制促成了大量运动类和娱乐类的非营利组织的建立。19世纪的这种发展引起了一场强烈的社会运动,使年轻人参与运动组织成了个性培养的时尚。良好的环境,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大量发展。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澳大利亚的非营利部门在澳大利亚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很多重要的组织。在这段时间中,它们也在接受着挑战。多年来,非营利部门活动的主要领域有所改变。举个例子,80年代前,当时的非营利医院和友好社团在健康领域内,比现在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过去,非营利部门面对着被政府接管的危险,今天,这种威胁来自商业部门。现在的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面对着另外一个转型时期,如果它们想持续地发展下去,就必须作为一个明显且重要的部门而得到广泛的公众认可。

美国一直被认为是非营利活动的温床。托克维尔是19世纪的一位关于美国制度的敏锐的观察者,他适时地把这种志愿协会看做解决社会平等方面的社会问题的民主反应。实际上,美国早期的民主政府给社会运动及组合成志愿协会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甚至是在新政时期和凯恩斯主义时期,也限制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权力,给予非营利组织充足的活动空间。现在美国一半的大学和医院、近2/3的社会服务机构、几乎所有的交响乐团都是非营利组织。

美国特殊的文化和历史,造成了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强烈的个人主义文化特质形成了美国人对集权特有的反对,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这使得美国人民不太愿意依赖政府来处理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留下了让志愿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很多机会。追金欲(economic interests)使得不要让政府插手商业的文化特质增强,人们总想着在合法的基础上避税。这种“志愿意识形态”(ideology of voluntarism)支持了以志愿运动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并把它看做重要的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的象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直到最近,这还促进着非营利机构的发展,并利用志愿者和私人支持来解决社会问题。美国人民信奉宗教自由,反对政府干涉,人们要求组建一个政府之外活动的舞台。很多早期的诸如健康、教育和社会服务等非营利组织是先加入宗教机构的。大量移民的流入带来了他们自己的文化准则(cultural norms)和社会机构,并在这片新的土地上组建了大量的早期非营利组织。

出于对自由的强烈愿望,通过组织人们联合起来向政府或其他机构提出自己的要求以提高其集体福利。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使得政府如果没有民间组织的帮助,包括非营利和营利组织,将很难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发挥它的作用。当20世纪60年代社会保护主义抬头时,政府更趋于向民间组织求助,因此也使得非营利活动的空间更大。

■参考书目

01.Salamon,LasterM./Anheier,Helrnut K.1999.Global Civil Society: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U.S.A.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

02.Salamon,Laster M.1993.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New Y ork.The Poundation Center

03.Salamon,Laster M.1994.The Emerging Sector.U.S.A.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

04.高柳彰夫.加拿大的NGO(日文).东京:明石书店,200l

05.官有垣.非营利组织与社会福利——台湾本土的个案分析.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

06.掘田力·雨宫孝子.NPO法(日文).东京:平文社,1999

07.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近代化——中国西洋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l

08.山岸秀雄.美国的NPO(日文).东京:第一书林,2000

09.商玉生.美国基金会研究.北京: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1998

10.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托马斯·西尔克.亚洲公益事业及其法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王绍光.多元与统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3.吴英明,林德昌.非政府组织.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l

14.余志森.倔起和扩张的年代1989~199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l

15.赵黎青.NGO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6.郑安国等.国外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概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7.中村阳一等.日本的NPO2000(日文).东京:日本评论社,1999

18.重富真一.亚洲的国家和NGO(日文).东京:明石书店,200l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及其作用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及其作用 (文法学院行政管理08-2班毕崇明 0801070901) 摘要: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在近几年已成为世界性话题。小到社区的邻里纠纷垃圾分类,大到各种国际纷争和区域冲突,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几乎都涉及到这些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的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和影响也渗透到了千家万户。本文将在中国国情下探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关键词:组织非营利发展作用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的中译,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1]。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非营利组织都并非是一个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术语,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侧重,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5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这一定义被用于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对全球4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后来常为人们所引用。在这一定义的5个特性中,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被公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被视为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定义中国非营利组织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政府体系的社会组织,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但并非面面俱到,需要客观而动态地加以观察和理解。在当前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时期的历史条件下,较宽泛的界定标准将有利于更好地推动相关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相比较于发达国家的还很不成熟,但是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也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和特色。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 1、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在这一阶段,由于中国社会力量复杂,出现了大量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诸如行业协会、各种互助与慈善组织、学术性组织、政治性组织、文艺性组织以及一些比较隐蔽的“会党”或者秘密结社,如洪帮青帮等。 这一时期,为了规范民间组织的管理,1932年10月,国民党曾公布过一部名为《修正民众团体组织方案》的法规。这大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非营利组织的专门法规。 2、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后,根据社会主义原则对民间结社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整顿。在整个过程中,有两方面的变化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是一部分民间组织的政治化,另一方面是一部分民间组织被加以取缔,包括反动帮派和封建落后的组织等。经过这次整顿,中国的社会团体在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较为迅速的发展时期。据统计,1965年全国性社会团体由解放初期的44个增加到近100个;地方性社会团体发展到6000多个。 然而,“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中断了社会团体在法制基础上的健康发展。 3、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很快反映到民间组织的发

非营利组织管理读书报告

《非营利组织管理》读书报告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政府难以解决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为了保证社会各项事务的有效运行,人们在政府组织之外成立了一大批不同于政府的的组织,这类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向社会提供类似于政府提供的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随着大量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很多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理论也随之产生。这方面的研究学者既包括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也包括萨拉蒙和后来的赫茨琳杰,当然很多国内的学者也致力于这方的研究。虽然我过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还是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很多研究非营利组织的国内著作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我认为由黄波,吴乐珍和古小华主编,经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这本《非营利组织管理》是关于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一本比较好的著作。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分别讲述了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理论基础,中外非营利组织的介绍,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以及非营利组织的的营销和评估。同时作者认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内涵和外延上是一致的,只是非营利组织侧重的是与市场的区别,而非政府组织侧重的是与政府的区别。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特征和出现的原因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国际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他们提出了当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那就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森大学教授莱斯特.萨拉蒙的观点认为非营利组织是同时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五个特征的组织。 2,美国的彼得.德鲁克在《非营利组织的经营》一书中认为,非营利组织既非企业又非政府机关,其目的人与社会的变革,是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1 3,在欧洲国家非营利组织被定义为,包括合作社、互助会在内的社会经济组织。 4,日本学者重富真一认为非营利组织是同时符合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发性、持续性、利他性、慈善性六个条件的的社会组织。2 5,日本学者川口清史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以及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3 而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主体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还包括其他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种非营利性和非政府性的社会组织。在我国官方将非营利组织分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未登记转让的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 纵观以上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作者在本书中提出自己的关于非营利组织的观点,非营利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二)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尽管上述的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自己关于非营利组织的观点和特征,但是本书 1[美]彼得.F.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日本经济评论社,1997年版,第5页 2[日]重富真一:《日本的NGO(2000)》,明石书店,2001年版,第17-19页 3[日]川口清史:《非营利组织与合作社》,日本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37页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提供公共物品的非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织之一。这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资金。政府通过征税获取资金以提供公共物品,企业通过市场交换获取收益以生产商品或服务,非营利组织则主要依靠人们的自愿捐赠获得资金以提供公共物品。国外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解决我国非营利组织资金短缺的问题,必须强化政府资助力度,有效激励私人捐赠,改革彩票发行体制,积极培养公民对公益事业的赞助意识。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对策建议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服务机构,主要由政府、市场和各种非营利组织构成。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提供公共物品,它依赖国家强制力,通过税收提供社会必需但市场不愿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市场通过营利机制配置资源,为获取最大化利润生产,没有利润的物品和服务,市场不会生产或生产不足;而许多非营利社会组织提供的则是纯公共物品。由于外部性和较强的公共性,使这些物品不能通过市场弥补成本和获取盈利;同时,由于这些非市场物品没有价格,也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生产和销售。但是,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并不意味着无需覆盖成本;要持续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同样需要耗费资金、投入资源。 一、非营利组织获取资金的途径 从实际来看,非营利组织可能获取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人们的慈善捐赠,包括直接捐赠和间接捐赠;二是政府的补贴、津贴和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三是会费和营业收入。 1.私人捐赠 人们对非营利机构的捐赠,可能源于纯利他主义,也可能源于非纯利他主义,还可能出于使命感、责任感等。这样,个人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量,都有可能或多或少地进行慈善捐赠。但是,每个人的利他程度又是不同的。不可能期望每个人都有较高的利他主义系数,能够通过自己对公共物品的贡献而产生更大满足或快乐;亦不能苛求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道德感与使命感,以他人的境遇或福利得到改善为己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利他主义倾向都是非纯粹的。他们可能由于关心公共物品的供给量而捐赠,但同时也希望从捐赠行为本身获得某种利益或效用。所以,为了有效避免公共物品中的“搭便车”和非合作行为,世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困境探讨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困境探讨[摘要]在我国城市社区的建设中,非营利组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区 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很多方面都还不完善,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发展困境,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困境,使非营利组织不断地改进,完善,走向成熟,是值得思考的。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城市社区建设;困境 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其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是英文Non - Profit Organization (NPO)的中文译名,原义指的是由私人为实现自己的某种非经济性愿望或目标而发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或组织。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1]。 将非营利组织引入社区治理, 有利于降低服务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有利于限制政府的权力, 缓解政府的管理压力, 促进“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 有利于形成社区发展的合力, 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2]。随着向“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推进非营利组织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首先,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增长。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无形资源形式,以社会关系中的信任、规范和网络为载体,既包括社会关系中的制度、规范和网络化等组织结构特征,又包括公民所拥有的信任、威望、社会声誉等人格网络特征。 其次,非营利组织可以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针对少数人的特殊需求做出反应,提供更急需、有效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再次,非营利组织能够有效地筹措城市社区建设需要的资金。非营利组织通过各种慈善性、公益性的募款活动等筹集的善款和吸纳的各种社会捐赠及其自身的经营收入, 对弥补这一资金空缺, 加速社区发展, 打破以往过多依赖政府资助的局面大有裨益[3]。 二、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困境表现

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状

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状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摘要:就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探讨其所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我国非营利性组织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非营利性组织;现状;问题;改革 综合有关资料,非营利性组织可以界定为:具有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质的组织。非营利性组织有大家公认的非盈利性、中立性、自主性、使命感、多样性、专业性、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1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状 非营利组织是介于政府和营利组织之间的中间部门,即“第三部门”。这也就意味着非营利组织超脱于政府和私营之外,因此非营利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可以弥补“政府失灵”。在我国,因各个方面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改革自身的风险性,致使我们处于一种日益变化的生活环境之中,灾害的不确定性和破坏性也威胁着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在应对发展中的问题时,如应对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问题时,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我们在强调政府、个人、企业三者的作用时,不应该忽视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从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保障的实践来看,由国际慈善组织、国际志愿组织、红十字会、中国抗灾救灾协会等非营利组织募捐形成的基金已成为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营利组织承担了以往应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责任,解决了公共财政资金对于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合理优化了资源配置,这有利于推进我国的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构建真正的公共财政体制。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民、进城务工者、下岗职工、失业者、退休人员、老弱病残等,他们不仅需要增加福利,更需要维护自身的权益,与此相伴的是贫困问题、失业问题、环境问题、流动人口问题、老年问题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有一些公益性的社会组织来承担一部分责任以弥补政府成本的不足,而非营利组织具有互助、互惠、利他的特点和公益精神,其恰好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进而必然会对增进社会容忍、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产生积极意义。另外,非营利组织的广泛发展会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形成一种有效的制衡和监督,从而有利于政府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避免出现权利寻租等腐败现象。 经济社会中,有必要形成非营利组织来维护分散的利益主体的利益。如分散的企业需要通过专业协会与外界交涉,以维护自身利益;农民为了使农产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卖出好价钱,需要建立农产品协会等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需要依靠农民工自己的组织来解决。尤其是现在我国加入WTO,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贸易摩擦加剧,需要通过行业协会等非营利组织维护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整体利益。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近二十多年来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发展迅速,救助对象较广、涉及公众较多、影响较大。但其发展的制度环境却相当滞后,相关制度的缺陷和缺失已成为我国非营利组织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三讲 国外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的比较

第三讲国外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的比较分析 一、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兴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各个国家迅速发展。 法国:1990年建立了6万多个社团 德国:每10万人1960年160个1990年475个 瑞典:有近20万个社团,大多的瑞典人参加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社团 埃及:90年代早期,有约2万个NPO 巴西:20万个NPO 泰国、曼谷:2200个NPO 印度:世界上最复杂多样的NPO 美国学者萨拉蒙惊呼:我们是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这场革命对20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19世纪后期的世界的重要性。 二、戴维路易斯研究NPO得到重视、迅速发展的原因 1、理论困境。 2、政府在反贫困问题上的无能。 3、90年代,从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关注转变到对环境、性别和社会

发展等问题,NPO的声音明显增加了。 4、对各个派别都有吸引力。自由主义(平衡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新自由主义(增强了市场的手段,加强了私有化的理由);当权政治(承诺了一种“新政治”,不采取以前夺取政权的斗争战略)。 三、国外NPO的多样化 概念:美国通常使用“the third sector”和“NPO” 。除了美国外,别的国家一般不认为各类NPO能构成一个统一的部门。它们注重的某一类或某几类NPO. 英国、印度注重“志愿组织” 法国注重“社会经济” 东亚注重“社团” 转型国家注重“公民社会组织” 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 但这些概念都比“NPO”窄的多。概念上的差别反映了各国历史、文化和法律上的差别。 规模:以第三部门雇员占劳动力比重作为衡量规模的标准 美国规模最大,有将近7%的劳动力服务于NPO 英国、法国、德国规模也较大,雇员占劳动力的2、5%至4、2%但日本占劳动力的2、5%、意大利1、8% 结构:美国、德国医疗机构首屈一指 英国、日本教育机构独占鳌头

关于社区非营利组织现状调查报告

本科生社会调查报告(企业调查) 题目:关于社区非营利组织专业化调查报告——以长庆街道“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为例 学生金立超 学号 5 指导教师宗生 学院法学院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班级 13 社工

2015年9月 关于社区非营利组织专业化调查报告 ——以长庆街道“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为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然而,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制度安排存在的诸多漏洞,当前我国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不高,而种种不公平的现象层出不穷。十八大以来,应对新的形势,政府也在支持社区工作的发展。然而,当前中国社区组织人处于起步阶段,社区组织的专业化程度任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此次调查以长庆街道“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为例,对社区非营利组织专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社区非营利组织;专业化;社区工作 一、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介绍 “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是由乐仁乐助公益团队创立的社会组织连锁品牌,团队以“乐仁乐助”为核心理念,奉行“创新、创益、创业”的实践路径,以“再生产社会”为核心使命,全力打造的一家“综合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社会组织。 机构服务领域涵盖了: 1.公益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 2.社工项目的研发、设计、承办、运行、监管、督导与评估等; 3.公益创投与政府采购第三方承办; 4.社会组织孵化园运作与虚拟孵化器线上平台运作; 5.社区政务、居务、服务三位一体治理体系的研发与运作; 6.政府、企业社会责任转化技术体系设计、运营与落地推广等。 本次调查选择位于长庆街道十五家园的机构进行,该机构有独立的办公、活动场所。老年活动室,多媒体教室,排练房,休息室等硬件齐全。机构1楼设有专门的前台,信息公告栏以及组织结构示意图。初具规模,可作为非营利组织结构样本。现承接服务包括——免费午餐,老年人戏曲团,四点半课堂,经典国学诵读班,儿童抗逆力辅导,以及一系列公益性社区服务。

解析非营利组织与非营利法人

容摘要:“非营利”是指不向任何提供资助者或组织成员分配利润,并不意味着一定不能盈利或开展经营性活动。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除“非营利”外还包括: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不隶属于政府部门,在大陆法系国家,应依私法成立。具备法人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即成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属于私法人,可以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法人 随着国内民间组织的不断发展,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者对非营利组织的理解也越来越接近其真实含义。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作比较详细的梳理,并澄清一些误解。 一、解析“非营利组织” (一)“非营利”的含义 对于“非营利”的内涵,诸多国内研究者已经做出了解释,认识趋于统一。“非营利”是指此类组织不向任何提供资助者或组织成员分配利润。与之对应,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表中没有应付利润或分红派息的项目。由此可知,非营利组织不存在“股东”、“投资人”的概念,只有“资助者”或称“资源提供者”。 “非营利”并不意味着一定不能开展经营性活动。许多国家允许非营利组织从事经营活动以获得收入,但是其所得收入要用于本组织从事的事业。“非营利”也不意味着组织的员工实行低薪,事实上许多世界著名的非营利组织在薪酬上并不亚于跨国公司。部分研究者还进一步分析了“非营利”与“非盈利”、“非赢利”的区别。 需要指出的是,“非营利”是非营利组织的关键特征之一,但是满足非营利的特征只是判定非营利组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国外一些隶属于政府的法人组织也满足非营利的特点,但它们并不是非营利组织。还有一些极端例外的情况,即极少数属于非营利组织范畴的机构也向成员分配收益。例如,《美国统一非法人非营利社团法》中提到,“消费者合作社向其成员分配收益,却不属于营利性组织。不根据特定的州法律或者联邦法律组织起来的消费者合作社,也应当从本法中得益”。 (二)国内外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非营利组织(或,简称),在国外的一些文章中常常与“第三部门”作为等价的词语出现。此外,对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还有多种类似的称呼,如“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社会经济”()、“利他组织”()等等。 “非政府组织”一词最初是在年月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款正式使用的。该条款授权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为同那些与该理事会所管理的事务有关的非政府组织进行磋商做出适当安排”。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其决议中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可被看作非政府组织”。在当时,这主要是指国际性的民间组织。 “第三部门”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最先使用的。他把一大批处于政府与私人企业之外,从事政府和企业“不愿做、做不好或不常做”的事情的社会组织统称为“第三部门”()。此后,

中外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差异

中外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差异 在我国,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非营利组织几乎不存在。但又确实存在一些从行为和运作机制上不同于政府又不同于企业的社会组织,因而中国学者大多更倾向于从推动和促进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将定义限制得过于严格。比如康晓光认为,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满足志愿性和公益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即可称为“中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 基于这一观点来比较中外民间非营利组织,笔者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政府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关系的不同。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着十分鲜明的“官民二重性”,一方面,其作为“公民社会组织”,独立于政府,为广大民众服务;另一方面,它又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政府管理方面。 中国政府对于非营利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体制”,而西方国家对本国社团的管理一般实行注册制、登记制管理,只要符合政府规定的关于组织资产、会员数量、发展规模等一系列标准,就可以到相应的政府部门注册,经审查即获得合法地位,此后非营利组织的一系列活动由本组织自行负责,出现问题则视情况提交司法部门解决。西方国家中社团的成立指标一般包括组织资产、会员数量及构成、固定办公机构、明确的组织章程、具体的行为法人等。以德国为例,德国没有专门从事民间组织的行政管理机关。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一样,成立注册到警署办理程序性手续。非营利组织登记手续比较简单,基本的条件是:人数7人以上、不违反宪法、有章程、明确解散后财产的归属,达到这些条件,即可获得法律登记。

与之相比,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在标准上除了上述几项标准外,还包括必须找到一个政府部门作为本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彼此之间是业务指导、负责的关系,被一些非营利组织领导者戏称为“找婆家”。在民政部于1998年10月25日颁布并实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民政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双重领导:一方面,民政部负责社团的登记工作;另一方面,业务主管单位,即政府部门负责对社团日常活动的指导、监督。以我市的慈善总会为例,其就是作为市民政局下属的一家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存在。 二、经费来源方面。 我国非营利组织对政府拨款依赖性强,致使其收入结构不合理,社会融资能力有待增强。我国非营利组织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该项来源几乎占了所有来源的一半,同时,由于政府对民间非营利组织从事经营活动有所限制,这使其营业性收入比例太低,以1998年度为例,仅占总收入的6%左右,另外,政府在鼓励个人和企业捐赠方面的措施也极为有限,种种因素导致其经费来源较为单一。而在发达国家,营业性收入比例往往较高。如美国1993年慈善性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中,服务收入的比重占71.3%,政府捐赠仅占8.2%,私人捐赠占9.9%。1993年加拿大注册慈善机构的经费来源情况是:57%来源于政府,10%来源于个人捐款,1%来源于其他组织捐助,32%来源于会员会费、投资收入、销售收入等。这表明NGO组织经费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使NGO组织具有更强的生存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三、人员力量方面。 相对于国外而言,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人员力量方面有两大弱势。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非营利组织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国际非营利组织的起源与演变 一、国际非营利组织的源头 “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 =“非桌子家具” 联合国的官员 非营利组织肇始于16-17世纪,20世纪70年代是其勃兴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 ?许多慈善机构脱离了教会,私人慈善逐渐发展起来 ?以政治权益和话语权为基础的、带有政治色彩的非营利组织。 ?社会运动,产生了代表各种群体的行会组织 (一)源头之基督教传统 1、宗教的分类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宗教的经典论述,宗教有四种历史形态:原始宗教、国家宗教、民间宗教和世界宗教。 原始宗教是对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生活的幻想反映,是最早产生的宗教形态,包括自然崇拜、生殖崇拜、鬼魂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天神崇拜、行业神崇拜等内容,其崇拜方式主要是巫术、禁忌和献祭。 国家宗教是伴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它是原始宗教民族国家化的结果,是对民族国家社会生活的幻想反映。如古代埃及宗教(消亡)、古代巴比伦宗教(消亡)、古代印度宗教(婆罗门教和印度教)、古代中国宗教(商周宗教和儒教)、古代希腊罗马宗教(消亡)、古代以色列宗教(摩西教和犹太教)、古代波斯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古代日本宗教(神道教)等 民间宗教是作为国家宗教的异端而出现的新型宗教,一般由个人创立。除三大世界宗教外,主要有犹太教、摩尼教、耆那教、道教、锡克教等。 世界宗教是民间宗教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古印度帝国孔雀王朝的(准)国教(佛教)、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阿拉伯帝国的国教(伊斯兰教),最终发展为世界宗教。 (二)源头之人道主义传统 人道主义的理解 Humanitarianism ,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 “人道主义,在文艺上系鼓吹自由思想的主义,原在排斥教会的束缚,以人道取代神道,亦为人文主义的展现,在伦理上则与博爱主义相同,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等所有的差别,承认人人平等的人格,互相尊重,互相扶助,以谋人类全体之安宁幸福为理想的主义。”—国际君友会王爱君之《人道》 ·人道主义的崇高性与超现实性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 ·世界人道主义日 二、国际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特点 (一)业务的全球化 一些原来只在创始国开展工作的机构逐渐开始在其他国家建立项目。“如果一个人关心动物,为什么只关心生活在英国的动物?”(环境,艾滋非典,法律环境,经济危机)在一个日益融合、“全球化”的世界,致力于某项事业的机构不可避免地要寻求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追求既定的使命。

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及对 策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非营利组织,简称NPO,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的总称。美国学者塞拉蒙认为非营利组织应具备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共性6个要素。目前在我国国内,对非营利组织的还没有严格统一的界定,存在“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组织”、“社会组织”等多种称呼。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主要兴起于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小政府、大社会”行政改革的提出,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非营利组织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各种社团、事业单位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形式,他们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权益保护、社区服务、扶贫、慈善救济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他们在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决定性作用。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促进我国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建设方面的不完善,公民社会的发展更是刚刚起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不足 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有收费、公共部门的拨款、社会慈善捐赠等。其中收费包括会员费、服务收费、投资和出售产品、服务的所得。公共部门的拨款主要是指来自于政府部门和准政府机构的资金支持和补助。社会慈善捐赠主要包括个人捐赠、 私人基金会、企业等的捐赠。但是政府迫于财政压力,不愿在经费上给予非营利组织较大的支持,同时非营利组织本身不思进取,他们努力的方向在于争取更多的公共部门的拨款,而不是主动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的产品和服务,导致组织收入减少。同时

关于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形成战略联盟之探讨

关于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形成战略联盟之探讨 摘要:针对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建立的原因背景及现状。系统分析了现有的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战略联盟发展所必要的关键因素和存在的合作风险,阐述了建立战略联盟的可行性,论述了其建立的重要意义,并总结了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战略联盟的多种形式,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的战略联盟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战略联盟 1.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 1.1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国外的公共事业组织有许多种不同的指称,包括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非营利机构(NPI)、第三部门、公益组织(PSO)、志愿者组织、公民社会、公益慈善团体等等。其中非营利组织(NPO)的概念在西方发达的国家是指那些“以推进科学、教育或慈善事业,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私人机构。” 它的原义,指的是由私人为实现自己的某种非经济性愿望或目标而发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或组织。不仅包括基金会、慈善筹款会等公益类中介组织,也包括社交联谊、互助合作、业主和专业协会等公益类组织,还包括私人创设的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艺术团体、博物馆、研究机构等服务类组织,。美国甚至把教堂也归入非营利组织。1973年,美国学者T 列维特(T.Levitt)首次使用第三部门(Third Sector)这个名词,用以统称这些处于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 [①]此后这个概念在美国被频繁使用,并且流传到全世界。 根据社会结构理论,现代的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不以营利为自身活动目标的社会组织,它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70年代至80年代兴起的通讯革命,将全世界包括最偏僻的地方都连在一起,第三世界成人教育水平和识字率有了显著提高,这些因素都使得民众的组织和动员比以往容易多。过去的几十年间,非营利组织的数量、规模和范围与日俱增,他们并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并且在跨越全球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国际社团年度报告, 在1997年,国际承认的这类组织的总数已经超过16000个 [③],

国内现在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情况的现状

国内现在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情况的现状

国内现在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情况的现状,方式,频率,公众接受程度,以及一些建议。 一、信息披露的意义,作用 ①非营利组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其组织目标,它通过吸收政府资助、整合社会捐助来达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增进; ②其组织机构中不具有像营利企业中所有者性,组织自身利益与组织成员及捐赠者利益相关程度较低; ③财务管理中,其所占有的财产不能够在其组织中进行分配; ④非营利组织具有非营利性,没有赚取利润的压力,其披露的信息由自己掌握,并且有其特殊的制度背景、宗旨及使命,管理层不必担心自己管理的非营利组织被收购或者兼并,必然存在追逐私利的可能;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电灯是最有效的警察。——《他人的金钱》路易斯●布兰戴斯(Louis.D.Brandeis) 这些方面决定了其信息公开比营利组织的信息公开更具有现实意义。 ⑴从组织自身来讲,好的完善的信息披露,有利于提高公信力,增加获得资源的竞争力;管理自身组织的运行,内部治理机制的运行评价; ⑵从捐助者来讲:明白自己的捐助资金的去向,为自己的捐助资金选择捐助对象,考核非营利组织“会不会,能不能”将其获得的资源用于实现其宗旨。 ⑶社会公众来讲:监督其职能的行使,非营利组织外部治理机制作用。 二、非营利组织无法言说的痛——丑闻 国家体育总局因在2000年—2006年间擅自挪用2787万元彩票公益金投资股票而被审计署查处。 自然科学基金会会计贪污挪用公款2亿元被判死缓 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海婴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总额达1400多万元被判无期。 中国青少年基金会10年无法言说的痛。

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 河南宋基金投资房地产失败,巨额亏损。 三、几个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状况 1、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信息披露方式: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互联网来披露信息 披露内容:网站上面主要是关于组织服务宗旨、机构介绍、项目介绍以及与组织相关的信息披露。其中最主要是财务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审计报告、年检报告、管理制度、年度报告 信息披露的频率:一年一次 公众接受信息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其收入总额的增加上,因为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是一种竞争性资源。 年份收入合计年增长率 2007 206,972,917.66 — 2008 417,289,458.70 101.62% 2009 259,085,539.00 -37.91% 2010 286,040,106.19 10.40% 2011 292,238,808.06 2.17% 从上表看出,青基会的收入每年都会有所增加(除开2008年汶川地政特殊情况导致09年增长率为负),说明其信息披露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大。 2、中华慈善总会 ①披露方式:主要是按日常性捐助信息进行披露,其中大多通过官方网站、新

《非营利组织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xx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xx组织管理》期末考试 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具有非营利性的指标主要有()。ABC A.组织的宗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B.组织的利润是否用于成员间的分配和分红 C.组织的资产是否可以转变为私人财产 D.组织和政府的关系是否密切 2.非营利组织所体现出来的()等都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产品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发展。ABCD A.互相信任 B.团队精神 C.平等 D.参与 3.公共物品所具有的()的特征使得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是无效的。CD A.不可再生性 B.稀缺性 C.消费的非竞争性 D.使用的非排他性 4.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包括()。ACD A.社会团体的筹备申请、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B.任命社会团体的领导人 C.指导社会团体依法并根据章程开展活动

D.负责年度检查的初审 5.下列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B.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C.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D.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6.下列关于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CD A.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强调公平,甚至为此牺牲利润和效率。 B.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往往比较清晰,不会相互冲突。 C.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受环境条件约束,比如其资产的利用是否高效率、合理会受到相应的监督。 D.非营利组织的战略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 7.非营利组织战略规划的过程包括()。ABC A.准备阶段 B.确定组织的愿景与使命 C.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 D.战略实施 8.按照战略评估主体来划分,非营利组织战略评估可划分为()。CD A.事前评估 B.事后评估 C.自我评估 D.外部评估 9.非营利组织在办理各项事业支出时,既要保证组织目标和事业发展计划的需要,又要坚持勤俭节约、提高效益的一贯方针。为此,必须做到()。ABCD A.坚持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计划办理

中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讨论“非营利组织”问题,首先面对的是对这一词汇的定义及相关的分类问题。这两个方面又都容易引起歧义,故这里首先分别作较详细的阐释。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英文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 )的中译,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1].与非营利组织类似的词 “公民社会组织” (civil societ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 汇还有“非政府组织”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ird sector)等。1998年国务院将设于民政部的原社会团体管理局改为民间组织管理局,“民间组织”一词从此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中国官方用语开始被正式使用[2].这些词汇的含义大同小异,这里不作深入探讨,本文所称“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和上述词汇是相通的,可互换使用。那么,如何理解非营利组织呢?国际社会对这种社会组织的关注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关注中国的类似组织。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5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这一定义被用于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对全球4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后来常为人们所引用。在这一定义的5个特性中,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被公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被视为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但对非营利组织的其他特征,有人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情况提出了修正。日本的重富真一提出结合亚洲国家的国情,可将上述定义修正为如下6个条件:(1)非政府性;(2)非营利性;(3)自发性;(4)持续性/形式性;(5)利他性;(6)慈善性[3].他强调亚洲的多数国家属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上和社会上救助弱势群体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特殊背景,因而应将利他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以区别那些以相互扶助为目的的社区非营利组织;进一步来看,具有利他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其开展活动的主要资金不能来自受益者,而应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受益者之外的其他主体,换言之,是否非政府组织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其资金是否来自向受益者收费之外的其他来源,即慈善性。重富真一的标准比流行的非营利组织定义严格,突出了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扶助救济的重要属性。在我国,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非营利组织几乎不存在。但又确实存在一些从行为和运作机制上不同于政府又不同于企业的社会组织,因而中国学者大多更倾向于从推动和促进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将定义限制得过于严格。比如康晓光认为,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满足志愿性和公益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即可称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4]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非营利组织都并非是一个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术语,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侧重,但这一概念总体上强调的是类似的属性,即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从这个意义上非政府组织被称之为区别于政府与企业的“第三部门”。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在观察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时需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法律地位与实际属性不完全对等。在中国,与萨拉蒙的定义最为接近的法律实体,是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并为《民法通则》所承认的社会团体,以及按照有关行政法规所定义的民办非企业单位。[5]但它们并不代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全部,也称不上是典型。这主要与中国民间组织在双重管理体制下的登记困境和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善造成的公益不足相关。如一些从事非营利公益活动的组织不得不以企业法人的身份存在,而一些营利性的培训机构等也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名义上成为非营利组织。同时,社会团体大多缺乏“独立性”和“自治性”,而许多未经注册的组织却在不同程度上合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在国外,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一般依据税收情况确定,如美国非营利机构在国税局申请,大量基层组织并未经过国税局登记而存在,虽不享有免税待遇但具有合法地位;日本除正式登记为npo 法人之外,存在大量的任意团体;我国台湾地区也存在许多合法的“非法人”非营利组织。第二,处于转型中的事业单位可以被纳入观察视野。由于计划经济下的政企合一、政社合一,中国

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贾西津) 中国的非营利部门正在发展之中。近年来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社会化及社区建设的展开,以及庞大的事业单位改革的开始,使得非营利组织作为公共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个阶段的非营利部门需要大力扶持、发展、培育,也更需要澄清认识,规范管理,建立配套可行的法律政策体制和监督机制,使之走上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这样它们才能真正承接政府职能转换转移出的功能,完成治理结构的变革。西方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中有一些较为共通的东西和成熟的经验,是中国在进行非营利部门管理改革时应该注意的。本文从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和法律管理体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内外部监督管理体制等三个方面简要阐述。 一、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和法律管理体系 依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非营利组织主要指以下三类组织: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依据《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和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前两种获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后一种视不同情况获得法人、合伙或者个体的行为主体资格。按照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种法人具有民法中的法人地位。没有经过民政部批准!登记取得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被视为非法组织。 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有不同的模式。在美国,根据联邦税法501C3,在宗教、慈善、教育、科学、公共安全实验、文学、促进业余体育竞争或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等七个方面,从事非营利性、非政治性活动的组织可以申请成为慈善组织,获得税收优惠。除此以外,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统一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多种多样的志愿活动已经渗透在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之中。英国非营利组织的传统主要源于志愿互助和民间慈善,它们被称为“志愿部门”,比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非营利部门”的概念要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英国1601年出台的《慈善法》和《救济法》,是世界上较早的专门规范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行为的法规。另外,有些国家针对非营利部门设有专门的基本法律,用以促进这类组织的发展和规范其活动,如日本的《非营利组织法》,南非的《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德国的《结社法》,匈牙利的《公益组织法》,捷克的《公益法人法》等等,侧重点各不一样,但其作用地位均是使非营利组织纳入到整个法律制度体系之中。 总结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制度框架,主要可以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对公民自组织的合法性的认可。在倡导结社自由的许多国家,非营利组织进行登记和取得法人地位是其获得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条件,但登记与否并不是组织合法性的前提。如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公民自组织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注册与否则是可以选择的。不过,组织要获得税收优惠,则需要经过复杂的申请、验证,只有在经过批准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能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日本的《民法典》及一系列细致的法律规范严格定义了各类法人的设立程序,但同时也允许未经任何登记注册的“任意团体”的存在,它们不具法人资格,但同样具有组织合法性,日本众多的非营利组织都以“任意团体”的形式长期存在和开展活动。1998年日本颁布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旨在为大量以“任意团体”形式存在的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易于获得法人资格的申请和认证机制,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非营利组织采取任意团体的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