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特级教师于永正讲课

听特级教师于永正讲课

听特级教师于永正讲课
听特级教师于永正讲课

听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珍珠鸟》反思

东夏小学李墨苓

2013年6月18日上午,我校13位语文老师一起前往青州市旗城小学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读写结合的课例《珍珠鸟》。能有幸聆听于永正老师的《珍珠鸟》一课是一种艺术享受。

课堂上,于老师讲解字词是那么的认真和细致,他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写字,并且运用好词语。他的语言很有艺术性和幽默性,他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十分注意给学生以热情的鼓励。重点的句子如:关于珍珠鸟的外形的地方的比喻的句子,于老师要求学生读熟并背诵,掌握好写作方法。用三个“一会儿”,让学生学会了运用排比;于老师还利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进行体会,还告诉学生多读书就会写作了,他注重朗读的指导与点评,他告诉学生:“朗读可以走进文章的感情,默读可以走进文章的背后”,让学生盯着每个字走进去、读进去。他的课堂上,没有眼花缭乱的课件、没有热闹的讨论形式,有的只是朗读——指导——点评,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在读懂、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到作者精妙的表达、领悟了作者的真挚情感。我在教这篇课文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课文的范读不如于老师引导的好,并且也没有及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及朗读指导。

回顾整节课,他的组织教学与指导朗读相互支撑,融为一体,看似简简单单,却让孩子们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体会了珍珠鸟从“怕人——陪伴——信赖”的过程,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最后他话锋一转,让孩子们从珍珠鸟的角度说一说冯骥才的好,还特别注意了韵脚,为下一节写作课埋下了伏笔。这一点在教学中值得我学习。

于老师的课把读与写完美融合,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写作的重要方法。这样的写作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于老师的课堂环节非常简洁。却是完全的读写结合。让孩子们就写《冯骥才》,落款——小珍珠鸟。题目一出,就让人眼前一亮!——先对冯骥才作简单的介绍。问问小珍珠鸟想对主人冯骥才说一句什么话。学着用冯骥才的口吻来开篇。于老师提示:最少写一二段,多可写三四段;于老师也写了两篇,等下你们写的念给我听,我写的念给你们听;谁有困难举手,我来帮助你。使学生觉得习作并不难,充满期待,畏惧感顿消。学生练写全过程的近

二十分钟时间里,于老师一直俯下身子观察、倾听、指点;时而说真棒,加油;时而边看边语。使导与学,导与练融为一体,互为促进。现场扎实练写习作是实践性特强的课程,在习作学习作,习作最终是笔头上的功夫。在学生写作时,发现存在不写外貌的通病时,又加以指导。当堂精心点评。以后作文教学中,我也坚持让学生当堂练写作,并且当堂为学生面对面批改作文,现场反馈,趁热打铁能使学生习作有较大的提高。这样,培养学生习作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后,于老师将亲自“下水”的两篇范文出示,出示后不是自己欣赏,而是让学生帮助老师朗读。这一点我做的不够,教学中我只是让学生进行写作而自己很少写下水文,以身作则让学生喜欢上写作。

于老师坚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指导学生围绕“真好,真周到”,用事实和例证来具体说明,突破了学生写作的难点。像这样教师始终尽量隐于台后,学生始终尽量担当台柱,尽量让学生强起来,让老师“弱下去”,也是于老师课上十分注意的,是于老师的一个高明之处。他的这些做法值得我们语文老师们学习。

于老师虽然70多岁了,但他精神是那么的矍铄,他的课让人久久回味。简简单单而又扎扎实实的两堂读写结合课!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简简单单学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我想,这就是大师的风范!我一定要向于老师学习,学习他对教育的执着,对语文的热爱,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于永正老师听课心得

听一节好课的感觉“爽” 为期半天的潍坊学习使我感受颇多,真正领悟到了好课的标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不累,则就不失为一节好课。如果一节课下来,老师艰涩,学生感觉乏味,,则无疑是一节失败的课。 本次学习再次近距离地聆听了于永正大师的公开课,我被他身上那种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孩子们平等的对话交流,对教材的烂熟于心,在我的心中烙印很深。 下面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于老讲授的《秋天的雨》 1、没有繁杂的开场白“爽” 一上课就板书课题,一边写,一边让学生观察,写完课题后让学生读课题,随后出示了词语:钥匙、凉爽、喇叭、衣裳、五彩缤纷、频频点头,让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指导学生书写,观察“爽”怎么写,从结构到笔顺,让学生书空,引导怎么写规范,怎么写好看,学生上黑板写,其他学生在本上写,老师示范写“爽”,并指导捺的写法,相当于人的走,边做抬腿的动作,告诉学生“捺”一定要写得有力。再练两遍,最后用爽组词。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老师导的作用。 这样做确实是一节语文课,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学生不仅认识到了中国汉字的漂亮,还从老师身上学到了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学生能有这样的老师传授知识,是幸福的,是“爽”的,我们亲耳聆听,亲眼目睹也是“爽”的。2、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爽” 检查指导完字词后,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每人读一段,老师范读,一边读一边还不忘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他是这样说的:“听了老师的朗读,喜欢不喜欢这篇课文?”学生回答说:“喜欢”。老师紧接着说“喜欢,就抓紧时间朗读吧,各自练各自的,超过老师。”这一说不要紧,孩子们的热情可高了,他们都想超过老师。可是毕竟是公开课,孩子们的紧张心里是难免的。当于老说:谁敢和老师挑战时,没有人啃气,也没有人举手。这时老师马上改变话题说:谁敢和老师比赛?孩子们还是没有反映。这时老师又说:谁愿意学一学老师读,这时孩子们开始举手了,有愿意跟老师学的了。这就是一个大师的智慧,不急不躁。这时老师指名读,让大家听,看看学得像不像,看看能不能超过老师。当老师发

关于青年优秀教师学习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关于青年优秀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青年优秀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篇 1 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对人才的塑造。作为一名高校的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几点心得体会。 1、准确定位,认识自身特点 作为一名踏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1.1.优势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由于接触教学工作时间较短,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套路,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引进新视角、新方法,从而推陈出新,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2.劣势 青年教师往往由于教材熟悉程度不够,对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掌握,从而极易忽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强调,导致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由于本身经验不足,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教法僵硬,教学过程缺乏互动,难以引起学生的 1 / 12

兴趣。此外,由于年青教师本身阅历不足,知识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起到学习引导者的作用。 只有当高校的青年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多方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劣势转化为优势,让优势保持为优势,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取得进步。 2、扎实基础,提高业务素质 高校青年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都已掌握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经过岗前培训,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素养,但是这对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来说还远远不够,我们仍需要下真功夫,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做好这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2.1.注重教育教学理论 众所周知,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提高教学水平,需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大量专业的书籍期刊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学习素材,而学校和教研室也会开展一些资深优秀教师的公开课,通过观摩学习,有利于我们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更为直观地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 2.2.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现代教学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中2 / 12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 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经验--小学教学组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的教学经验--小学教学组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 ——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蔡蔚 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于老师的魅力,那种挥之不去的教益给我自身的教学以诸多启示。当脑中不时再现于老师讲授<全神贯注)的精彩片断时,我决定就我的视角、我的体会试着走近于老师,走进他那精彩课堂…… 一、尊重赢得尊重 纵观于老师的课,不难发现,他始终将同学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沛发挥同学的主动性。对同学的答案,即使是有误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同学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一面。从语文教学上看,同学在于老师的协助下,找到了正确答案;但就一个同学的发展来看,于老师为同学赢得的是对自身的肯定。所以说,教师在尊重同学的同时,不只培养了同学的再考虑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尊重同学的教师同时也会赢得同学的尊重,所以同学们都打心里喜欢于老师,喜欢他的课,喜欢他独特的教学方式。这种“尊重”也使得于永正老师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尊重”的长者。 二、幽默的语言——课堂的“佐料” 假如将一堂语文课比作一碗方便面,那么幽默的语言就如方便面的“佐料”,给整堂语文课加入了无穷的滋味。我们无妨从一个课堂片段中来领略于老师作为“幽默语言大师”的魅力。 《狐假虎威》片断: 师:是的。“扯着嗓子说”的“扯”懂吗?(老师边说,边用双手做了个“拉”的动作。) 生:是拉的意思。 师:不错,“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什么呢? 生:拉嗓子。(笑声) 师:把嗓子拉长?(说着,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这能受得了吗?(众笑) 想一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 (同学朗读第二节) 于老师的“课堂幽默”不只让同学轻松掌握了知识,而且还一点点地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东西——一种从于老师身上感染到的幽默气质。 三、讲台——另一种“舞台” 于老师将“三尺讲台”变成“舞台”,将课文中难以理解的笼统的内容演化为一种“扮演”,使老师和同学扮演课堂特定剧本中的演员,从而在扮演中获取更直接、更深刻的知识。 《草》是白居易的名作之一,赞美了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学过课文之后,为了检查同学的学习情况,于老师又设计了一个经典的检查环节。用戏剧语言形容的话,即第一幕”于老师扮演某同学的妈妈”,主要检查同学的背诵情况;第二幕“于老师扮演某同学的哥哥”,以“哥哥”

听于永正老师的课

2012/12/12 今天,于我们教育学院的孩子们而言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于永正老师来咱们学校讲课 啦,终于可以领略一下名师的风采。 其实我们对于老师并不陌生,在裴教授的课上就时时听同学们介绍过他,讲到他的”五重教学”,但对于本人却从未谋面! 下面是关于他所上的《爱如茉莉》和《祖父的园子》的课堂实录,我稍做了整理,虽然我阅历浅,对他的教学方法和思想都仅仅只是一知半解,但走进于老师的课,我收获了 很多。 爱如茉莉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板书“爱如茉莉”,齐读课题。 师:声音太高,再读! (生读,声音稍弱) 师:再读,用心读 生:(轻轻的)爱如茉莉! 二、生字、词部分 师:(板书“嗔怪”)读什么?谁来读? 师:嗔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生气责怪的意思 师:不全对,谁再来说说? 师:(总结)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生气,二是表示不满 师:在书上哪个句子里?一起来读一读 师:那么“眸子”呢?是什么意思? 生:眼睛 师:眸呢? 生:眼皮 师:没听说过,再想想。 (学生回答都不对时师引导) 师:眸就是瞳孔,听说过吗?瞳孔还可以叫什么? 生:瞳仁 师:瞳仁还可以写作什么? (请两位学生上台相互对视) 师:(对其中一位同学问)你从她眼睛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 师:(笑着问道)你是什么?是人吗? 生:当然啦! 师:这个我字要加上什么号?(引导后,生回答引号) 师:那你呢?你从她眼里看到了什么? 生:也是我自己 师:所以瞳仁还可以写作瞳人 师:谁能用眸组词 师:读一读眸子这个词语所在的那句话 三、阅读部分

(一)全文练习 1.开火车朗读全文(对每个同学的朗读做点评) 2.老师范读 3.提出朗读的要求,再读(注意停顿,对话部分的语气,哪里该轻,哪里应慢。为什么要这样读,请认真思考,用心读) 4.生练习读 (二)分节练习 1.细读1—4段母女对话,体会语气和情感(师生表演母女对话) 生:映儿,本来我今天答应包饺子给你爸爸吃…… 师:妈,您放心,我这就买去,您好好歇着吧(这是于老师在学生读时幽默的加上的一句话) 2.6—13段 师:这篇文章最精彩的还是女儿在病房看到的那感人的一幕,练一练。 (生读、师读) 3.轻轻地,齐读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爱) 师:谁和谁之间的爱? 师:朗读能走进课文情感深处,默读则让人从文字背后思考。为什么作者说它像茉莉呢?茉莉有什么特点? (生带着问题默读全文) 师:茉莉有什么特点? 生:平淡无奇 生:洁白纯净 生:缕缕幽香 师:把它写在黑板上(师对学生的字点评纠正) 师:爸爸妈妈之间是怎样相互关心的?再次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能体现他们相互关心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生:我从“直奔”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爱 师:你找得真准。把它写在黑板上 生:我从这一句话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爱。“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 生:还有“蹑手蹑脚” 生:布满血丝 生:哈欠 ………… (在学生差不多把这些描写爸妈见相互关心的句子词语后,老师开始组织学生练习说话) 师:谁能结合茉莉花和爸妈的爱来说一说,先说茉莉花,再说爸妈。 生1:茉莉花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爸爸妈妈的爱不正是如此吗?虽然平淡,却能散发缕缕幽香。 生2:…… (师总结点评) 师:文中有三句话,读一读,看看是描写什么的? “那是一个漂浮着桔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他为什么不说“在一天傍晚…” 生:我觉得这是描写那是的背景,让我们能更快融入到这个情境中去 师:有点意思了,但还不全。我们先往下看看第二句话。 “初升的阳光从川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的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麽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师:作者明明是在描写爸妈间相互关心,为什么要描写阳光?

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精选5篇)

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精选5篇) 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一: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星期五下班后,我们去岐江小学听了梁老师的一堂课,真的是感受颇深。 梁老师讲课的主题是:教育——渡人渡己的事业。她以自己十几年来真实的教育人生为例,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之前就听过梁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她的课堂感染力真的让人觉得上语文课是一种享受。她的表情永远是笑咪咪的,正如她所说的,过着幸福的教育人生。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也要努力去做到,我每天走进课堂时,用内心的一面镜子照一照,我的脸上有笑容吗?或许用另外一中心态去面对,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吧!真的就象这句话“我的心中有春天,我的眼里就会有芳菲。”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尝试着先从学生的优点上去看他,充分发挥我们的育人智慧,我想一定会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 还有第二个话题对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很有帮助。我们上语文课,是教孩子课文,还是教孩子阅读?特别是对我们一年级,阅读就更加重要了,因为一篇课文指导孩子多读几次,孩子自己就可以理解课文的内容了,如果老师有过多的讲解或分析其实有点多余。 平时忙忙碌碌的工作,觉得还是忽略了自身的学习。作为老师,一定要具备学习品质,我想梁老师,她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能这么好,跟她每天看书读书是分不开的。选择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因为谁也不想选择却步! 最后,梁老师还送给我们一句话。修炼性格——从容淡静,心境平和,少计较外界,多要求自己!我想以后我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想想这句话。让自己做一名快乐的教师,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二: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1007字)在我县近期开展的学习我县优秀教师活动中,我们集体学习了我县优秀教师王春川、张海丽等4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我深深地被一些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他们不愧是育人的模范、师德的楷模、我们的榜样。在他们身上,谱写了一曲曲爱岗敬业的时代最强音。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以下本人学习优秀的教师的心得体会: 一、立足本质,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这些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

观看《名师课堂》心得体会2篇

观看《名师课堂》体会1 我非常有幸聆听了来自优秀教师的数学课。教师们新的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几点是我的感触: 一、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上课教师不仅挖透教材,而且从多角度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充分关注学生的表现,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二、课堂教学的舍得 课堂四十分钟,怎样才能真正的提高这四十分钟的教育,要做到舍得。 我们的教学,依然很功利,我们追求高效,已经努力地在全面盯着学生的知识、能力、甚至情感,但很多时候,这些目标都是虚的。我们看似很民主的课堂,很开放的思维,都不过是在老师的掌控之中,如果稍有偏离,我们会迫不及待的拉回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吗&& 数学课堂要上出数学味,不是仅仅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和形式多样的练习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我们对数学有更精深的研究,更胸有成竹的解读,给学生一个真正自由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课堂生活化。 每一位教师都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让孩子们在生活场景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较好地落实了新课改强调的教师要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要求。如:老师在《平均数》这一课中,教师围绕重难点,设计了他的三位学生与他的投篮比赛,创设一个吸引学生的活动情境,以学生喜欢的问题引发学生对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营造了学习的氛围。同时张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间。张教师教学语言幽风趣,和谐可亲,与整个班的孩子打成一遍,课堂气氛活跃,激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每一孩子争先恐后、不由自主地想回答问题。课堂体现师生平等,教学环节紧扣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之,听了老师的课,确实收获不少,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怎样把各位教师的教学优点尽快融入自身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的有特色、有效益是我当前要做的事。 观看《名师课堂》体会2 在立伟老师的博客之《名师课堂》里我认真的观看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岳志刚老师讲的拔萝卜一课,看完之后让我感觉收获很多,受益匪浅,岳志刚老师的课堂风采及优秀的教学方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结合这次活动谈一点我个人的体会。 观看伊始我的重点就是关注老师课上的提问和学生间的互动,关注老师的动作表情是如何融入孩子中间的。而岳老师作法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平平常常的课堂上会有这么多的精彩。我

有感于于永正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 ——听于永正老师报告的感想“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于老师提出的这个语文教学的口号决不是老生谈。他是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不哗众取宠,不故弄玄虚,而是脚踏实地的走好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步。于老师所提出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包括: 一、教学目标的简约。 1、他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七个字:识、写、读、背、说、作、习。其中重点是:识、写、读、说。重中之重是读、写。 (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他始终贯彻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抓住课文中一些关键的语句,来读母亲,体会一些句子深层的含义来读懂母爱。) 2、落实课后要求,每篇课文的课后要求就是本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其实,备课时不必要绞尽脑汁设计问题,力求形式耳目一新,只要从基础的做起,真正落实了课后的要求,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语文不同于一般文章,文章一旦成为课文便含有两重意义: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简要。 1、识字、写字、释词。 2、读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就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传来的琅琅读书声,沙沙写字声和集体书空的声音,欢快的笑声不就是于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真实写照吗?于老师会变着法的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的朗读于老师满意时会送上掌声,不满意时会给学生深情泛读,也会给学生语重心长的劝告和指导。有时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某一个词语,于老师会在课堂上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 3、品词、品句、品篇 用圈点、批注的精读方法,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的匠心,叫学生用“两

听优秀老师讲课心得体会【精品】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能,每学期,学校都要给教师布置一定数量的听课任务。下面是听优秀老师讲课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我是第一次在现场观摩名家的课,吴老师的课让我感觉亲切自然,也有几点认识。 1、课堂教学中注意学习方法和习作方法的指导。 她在《生命生命》一课教学中就如何写读书笔记,怎样去概括、怎样读书、怎样表达更有层次都予以了具体的方法指导。我们都指知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于渔”,让学生学会方法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看图作文中,她就重点的指导了学生怎样写开头,怎样写内容连贯,怎样写结尾,怎样对习作进行修改的习作方法。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运用这些方法,将一节完整的习作指导课呈现在我们面前。 2、准确的课堂预设能力和精彩的处理让人佩服。 理解“有限”与“无限”这两个词语是感悟生命真谛读懂作者的关键,吴老师准确的预设出学生不能说出这两次的意思,而做了充分的准备,抓住时机展示杏林子的创作时间表和作品,使这种课堂生成的问题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十分精彩。 在看图习作中她就提前预设出了学生看图习作固有模式的弊端,并采取了有效地方法予以突破。这一点还是在她说课时我才知道的,我想当我们的学生在习作中出现老套俗的现象时,不能表达真情实意时,是不是需要帮助学生走出固有模式呢? 听完吴老师的课后我有个疑问,为什么她要把两课时一下子上完?从时间上看,这两节课都是分钟,正好是两个课时;从教学内容上看,也可以清晰的划分成两个课时。我想她是要为我们呈现一个完整的精讲课目教学和习作教学的过程吧。不知道大家怎样看这个问题? 听陈老师讲课,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陈老师的课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后来又仔细读了陈老师的著作《总裁,不只是管理者》,平实的语言,内容却博大精深,精彩纷呈,很多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让人读起来很轻松却饶有兴趣。近来,陈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妙语会不经意跳入脑海里,在我心里产生巨大的共鸣。闲暇时会细细品味陈老师课堂上讲的一些话,越品越觉得里面有大智慧。陈老师无疑是一个很特别的老师,他创造的 C咨询式教学培训模式,使他与其它老师明显地区别开来,这不禁让我想起他上课时说过的话:“什么是竞争力,竞争力就是把自己区分出来的能力。怎么把自己区分出来,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做同样的事”。陈老师无疑是有竞争力的,他知道学生们需要什么,怎样吸引学习,而他授课的范畴,已经远远超过了《策略领导学》的范畴,让人受益非浅,印象深刻。 陈老师话语一:企业家先做人,后做事: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感悟: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条朴素而深刻的真理。俗话讲,做官一时,做人一世,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做官,可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企业家要想获得长久的成功,首先要具

特级教师于永正访谈

语文建设2012.12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 ——特级教师于永正访谈 1962年,于永正老师踏上小学老师岗位,到2012年,从教整整50周年。于老师跟一般的语文老师不太一样,他教语文,却提倡学生人人学一样乐器;教语文,却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玩;教语文,却很少分析课文而是跟学生一起写、一起说、一起读。于老师还爱唱京剧,写得好书法,写得好文章。有时候,他说自己教的不是语文,而是孩子;有时候,他说自己至今还是像孩子般好奇、贪玩;有时候,他说自己教了五十年书才知道该怎么教。以上种种,可以归结为于老师对语文的理解:“人生是花,语文是根。”亦可以为于老师的如下课堂教学理念做一些注解“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这应是做语文教师的最高境界吧。这样说,于老师大概要反对的,他会说:“没有什么,我只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 至今,“于永正”三个字似乎已经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简单、扎实的教学风格的象征,是细心、耐心的教学方法的象征,更是把孩子当成孩子、把语文当成人生之根的教学思想的象征。在于老师从教50周年之际,本刊采访到他,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不简单的语文老师。

语文最有情 李节(以下简称“李”)在庆祝您从教五十周年的研讨会上,您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您说:“教了五十年书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为什么这么说? 于永正(以下简称“于”):类似的话,李吉林老师也说过。她自己说是“长大的儿童”,我还说过“要蹲下来看学生”的话。这都是形象的说法。意思是说,老师要有一颗童心,要与儿童相似。比如说吧,为一年级的小朋友朗读《乌鸦喝水》,就不能用“大人腔”,无论是语气还是表情,都要活泼些、生动些,就像当年孙敬修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一样。如果适当加些手势之类的体态语,小朋友会更喜欢,更容易进入文本。五十年前我这样读,五十年后还这样读,而且比年轻时读得更认真、更生动。小朋友听了,不但乐了,而且会情不自禁地拿起书来,眉飞色舞地读起来。 童心不泯,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一次我们带学生春游,来到湖边,学生要求划船,班主任不答应,怕出危险。我说:“有工作人员和我们在呢!怕这怕那,什么都办不成呀!要理解学生——划!”学生欢呼雀跃。 最近我重读萧红写的《祖父的园子》,被深深地触动了。老师也好,家长也好,不要把学生“看”死了,“管”死了!给他们留出自主发展的空间,允许他们玩,允许他们调皮!当老师的,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呀!

听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听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一:高中语文听课心得体会5篇 高中语文听课心得体会一:高中语文听课评课总结合集文章原来也可以这样设计的, 那精美的电影更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语文的教学。 第二,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让学生自由畅谈,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 杜兰薇老师在《你一定会听见》中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 积极性很高!还有蜊江中学袁晓燕老师的《伟大的悲剧》,老师让学生在欣赏南极美景的同时,自己表达心中的感想。 第三, 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 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比如:塔山中学张秀平老师在《孤独之旅》中让学生反复诵读描写环境的句子, 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在《我的叔叔于勒》中, 丛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菲利普夫妇的语言,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人物的性格以及语言的描写手法, 并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了人物的性格。 第四,注重有效地延伸,领悟其义。在拓展延伸这一部分,张秀平老师为大家出示了《壮志在我胸》这首诗歌,让

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地体会到了“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这一重要含义。林清玄先生说过:\心美则一切皆美, 情深则万象皆深\。无论是郁达夫对江南的如诗如画的深情眷恋, 还是苏轼的乐观豁达的情怀, 只要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 感受美的心灵, 世间万物一切皆美。课堂上只有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造就课堂深层次的延伸。 其次,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这四位老师的语言魅力深深的折服了了我;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直苦于课堂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而在这一环节中,四位老师也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评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

于永正老师教学经典语录

备课 备课时,只有老师备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 备课时,首先要备朗读,把课文认真朗读三遍以上。 备课要备朗读,教师要亲身体验作者的情感。 备课要备好课文中的文字里所“隐藏”的东西。 读书 教语文的出路——让孩子平时多读书,多写作文。 老师一定要告诉学生的话:读书时,想作文;作文时,想读过的书。 读书时想作文:关注语言、关注方法。 老师要范读课文,特别是重点的地方,让学生亲身体会语感。 对学生的朗读,要作实质性、启迪性的简短评价。 最好的朗读就是示范。 老师要多读书,方法在书中,得法在书中。 老师自己要做读书人,丰富自己的知识、语言、情感。 老师要爱好思考,写作是最好的思考。 老师要勤写教后反思,每天总结一滴,每天进步一点。 最好的家教就是让孩子读书,培养“亲子共读”的习惯。 教学 老师上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教案,眼里有学生。 学作文,学做人。 小学老师,水平重要,功夫更重要! 教育要一手胡萝卜,一手拿棒子!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做练习长大的不成器,看书长大的才成才。 学生人人做他应该做的作业! 作文指导要简洁,打开学生的思路,有所启迪就可以。 学会赏识别人。 老师要学会挖掘教材中的关键点。 教低年级的老师要把相当的精力用在组织教学上。

语文教学最终是习惯养成的教学。 课堂表扬学生要准确、恰当,用词适当。 老师的传授不在于知识,而在于唤醒学生的能力。 老师管理学生要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结束语 老师能够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既然命运让我们当老师,我们就要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有内涵的老师。 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让先进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听优秀教师讲课的心得体会李春梅

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体会 李春梅 星期六,英言中心校的教师到我校多媒体教室听了优秀教师的讲课,领略了年请教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教师课后的经验交流. 王老师的新——新理念,他的一节课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他新的理念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他认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充分尊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 .思路新--即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新手段--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又进入课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

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老师的趣——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老师创设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形象地把分针比喻成长腿的兔子,把分针时针比喻成短腿的乌龟.学生非常兴趣地、愉快地闯入认识时分的世界. 2015年4月25日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育教学心得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育教学心得 本文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和初为人师的女儿的谈话要点,凝聚了于老师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现转载在这儿,与大家共勉。 一、老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铃声落了,教室里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而是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此时,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现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的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某一组某一人仍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再无效,则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词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学习。 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我知道了,你叫李勇,你叫王强。”(心中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特别上高年级的孩子,他们会知道老师这样做、这样说的意思。这叫给他们个“下马威”,也叫“杀鸡给猴看”——这样说有些不好听,我表达的只是我们的目的。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走进教室。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比想象得那么可爱。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要和学生约法三章——上课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 二、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走进课堂,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尽量不要吼叫。训斥只可偶尔为之。 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好说的学生。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单词、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这叫“以动治动”。 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但话要简洁明了,忌婆婆妈妈式的唠叨。 这样的表扬会更有效: “第二组同学坐得最端正。”——如果班级里某一角落出现“骚动。” “李勇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如果李勇的同桌走神了,或者在做小动作。 “小强同学善于思考。”——如果小强的同桌读书心不在焉。 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必要时,把个别学生座位调动一下。“请小勇和李丽对调一下座位。”最好把个别自觉性差的学生调到离老师近的位置。 对此类问题,处理要果断,快刀斩乱麻,不必说为什么。 最不得已的手段是惩罚——如罚他停课。但最好不要在上课时请他到办公室去,那样做,容易闹僵;碍于面子,他硬是不去,你会很尴尬的。最好当众这样说:“孙浩同学,下节课你必须到办公室去,因为你太影响大家了,这是老师[迫

听特级教师黄爱华讲座心得体会

听特级教师黄爱华讲座心得体会 长安镇教办开展了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听了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专题讲座后,我受益匪浅,下面几点值得我借鉴: 一、用好教学用书、教科书。黄老师在演讲中着重讲了教科书的重要性怎样去读好教学用书?怎样运用? (1)站在编者的角度去看教材; (2)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教材; (3)站在教师者的角度去看教材。读懂教材,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和重、难点,在教学中应如何去展开教学,学生对我的这种方法是否接受?学生在阅读例题时会出现哪些问题?等等都要考虑好。所以在上课前一定要认真专研教材,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教材,做到活学活用。 二、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会中,黄老师提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正好与我校开展的数学学案式的教学法相吻合。听了他的课后,我学得这点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先提前预习,再抓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然后进行大容量的课堂练习,当堂消化,不留或者尽可能少留家庭作业,提倡减负工作,这些不正是我校正在进行的教学模式吗?我校从三至六年级开始正在尝试使用学案式教学法,今学期我也开始尝试使用学案进行教学,在尝试使用教学的过程中,我曾产生了一些疑问,遇到了一些问题,听了黄老师的讲座后,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我更加明确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对策,懂得怎样更好的运用学案

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坚定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继续完善自己的教学。 三、勤写教学反思,养成经常阅读教材、文本、书刊的习惯。作为站在教学一线的我,深受启发,只有不断的积累教学心得,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同时,也要经常性的阅读教材、书刊等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对知识面的宽度。针对性的对阅读的书刊进行勾、点、画等记录的标示,并写读书心得,如有可行的方法可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和调整,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论文]

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 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 杨海棠 于老师大病初愈,我们一行弟子前往老人家中看望。于老师三句不离本行,谈着谈着又谈到语文教学。谈到朗读教学,于老师更是特别兴奋。 于老师说:“教语文,首先要教好朗读:教好了朗读,也就抓住了语文。”他又说:“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讲解使人知道,朗读使人感受。朗读是学好语文最重要的途径。老师们一定要把朗读作为教好语文的首选之法!” 于老师告诉我们,朗读有四大技巧,把握了这四大技巧,也就把握住了朗读。 1.停顿 题目读过了,要停顿;句号要停顿,逗号也要停顿;段与段之间要停得时间稍微长一些;特殊情况下,没有标点也要停顿。为什么停顿呢?一是时间、空间的变化。让听者知道到了什么时候,到了什么地方。二是思考、想象的需要。阅读要把文字还原为形象,必须有思考、想象的介入。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没有停顿,便没有想象。三是为了变换语气的需要。停顿是能显示语气变化的。艺术求变,不变不是艺术。 2.重音 谓语要读出重音,读出动感。定语、状语也要读出重音,加以强调。文本中,作者要强调什么,就要读出重音。重音,是朗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 3.语气 朗读中,语气是最难的。朗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多数情况下,不太好表达。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朗读要自然。何为自然?叶圣陶先生说,朗读就像说话那样。读书像生活中的说话那样,才叫自然。把课文自然地朗读出来了,才算把课文读好了。 怎样才能读好对话呢?这是最难的。读谁的话必须像谁自己说出来一样。我们在朗读之前,要好好琢磨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的心理、境界、情感等。戏剧界有这样一句话,不像不是戏,全像也不是戏,似像似不像,才是好的戏。 4.节奏 朗读一篇文章,要有节奏——快慢、轻重、虚实等。朗读时,要从整体上综合把握一篇文章的节奏。 拿到一篇文章,要先读几遍,内容、情感把握得差不多了,再看全文的节奏。何处快,何处慢;何处停,何处连;何处实,何处虚;何处重,何处轻,要通篇考虑。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于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好的文章要能背诵下来,背下来了,朗读的技巧才能自如地运用,才会把课文朗读得更好。课堂上我给学生朗读课文,许多段落、篇目我都是背诵的。学生看我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他们便有了兴趣,来了劲头,并且感受了课文,朗读的效果也好了许多。” 于老师讲了朗读的技巧,又给我们朗诵了课文《第一次抱母亲》。于老师是背诵下来的。从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朗读技巧的实际运用以及良好的效果。课文读完了,于老师泪流满面,我们在场的人也都流泪了。之后,于老师又给我们朗读了一篇低年级的课文《乌鸦喝水》。这次,于老师把这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读得活灵活现,神气十足,引得我们由衷赞叹。 一位老者,一位带病的老者,能把课文朗读得这么好,又教给我们这么多,

听教师讲课心得体会

听教师讲课心得体会 听教师讲课心得体会1 星期六,英言中心校的教师到我校多媒体教室听了优秀教师的讲课,领略了年请教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教师课后的经验交流. 王老师的新——新理念,他的一节课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他新的理念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他认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充分尊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 .思路新--即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新手段--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又进

入课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老师的趣——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老师创设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形象地把分针比喻成长腿的兔子,把分针时针比喻成短腿的乌龟.学生非常兴趣地、愉快地闯入认识时分的世界. 听教师讲课心得体会2 学习优秀的教师讲课的心得体会前段时间,我们不但看了很多优秀老师的讲课视频,还亲身听了一堂高文兰老师的讲课,她是20xx 年重庆理科状元的生物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学习的楷模。感觉自己与这些优秀教师相比还有太大的差距。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以下我学习优秀的教师讲课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品读全国有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走近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 全国资深教育家斯霞老师终生倡导和实践爱的教育,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于永正是斯霞老师的崇拜者,他始终秉持着这种爱,在30多年的小学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以教为荣,以教为乐。按于老师的学识才华,本可以另谋高就,但他安贫乐道,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于永正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们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他能敏锐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当教师难,当小学老师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小”字上。因为孩子“小”,很稚嫩,需要细心呵护;因为“小”,易受熏陶感染,要尽可能给予正面、积极的影响。于老师50多岁了,依然童心未泯。在课堂上,有时“装猫扮狗”,逗孩子在乐中学;在课外,引孩子玩,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去感受人生,在感受别人的爱的过程中,学会爱人。 于永正老师懂得宽容。他说:“花朵是色彩斑澜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可见,学生不可能齐步走,教育不应搞“一刀切”。有人说,爱是一种能宽容别人的感情。宽容是一种美德。教师的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学生懂得怎样做人。于老师说:“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钟。”

爱,也是一种艺术。于永正老师和学生也有许多磕磕碰碰,也曾有过苦恼和困惑。正是对学生的爱,使他“吃一堑,长一智”,成为一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老师娴熟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懂得利用小纸条的魔力,或在作文本上画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手…… "老顽童"于永正 "您在我的心目中,不但是一位好老师,而且是一位好的大朋友。您亲切、和蔼。我第一次上您的课时,就不怕您,一点也不怕。我永生也不会忘记您这位思想活跃、开阔,性格活泼的大朋友。"--这是一位叫张婕的学生毕业前写给于永正的信中的一段话。 多年来,几乎所有学生给他写的"评语"中都有"慈爱和蔼"这类字眼。其实,初涉教坛的于永正曾经在学生们心目中是"打人"的"坏老师"。 1962年9月1日,第一天跨进徐州市搬运工人子弟学校三年级(2)班教室的于永正,上课之前就做了一件学生眼中的"坏事"--将两个打架的孩子拉出了教室。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罚站、用粉笔头砸……他几乎全靠这些手段才使班级秩序得以维持。直到有一天,一个愣头孩子朝着他大喊:"老师打人!" 就是这一句怒吼,把他从愤怒中点醒。他开始反省自己:板着面孔说教学生,只能使自己和学生拉开距离。 孩子的眼睛是最清澈明亮的,用于永正的话说是"一面熟悉自己

名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牛献礼、钱守旺精品课心得体会 大家都说“做名师的学生很幸福”,而我觉得能听名师的课也很幸福。 2018年11月17日,在外国语小学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牛献礼、钱守旺老师的展示课及学术报告,让我受益匪浅。他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牛献礼老师,无论是上课的技巧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做得比较成功。牛老师的《探秘三角形》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语气很亲切,在授课的过程中,牛老师很认真详细的讲解利用三角板进行操作的过程,让每位学生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虽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进行的稍微有些慢,但是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摆在这里,老师很淡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操作,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完美的将教学拉回到正确的轨道,在这五十分钟中,学生有发现的乐趣,有探索的艰辛,有错误的困惑,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在这节课中,学生收获的不仅只是教学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初步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另外牛老师的报告会,带给我们很多新血液,通过展示平时授课的方式方法,也深深引起我们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理解,并且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下午是钱老师的“24时计时法”这节课,这节课钱老师利用了大量的视频,图片,展示了生活中的时间,一方面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时间变得更加具有直观性,让课堂教学变得不再索然无味。 两位老师的课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首先要苦练教材关。只有把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钻研透了,把教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