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清王朝》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清王朝》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清王朝》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清王朝》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清王朝

关键词:鸦片战争、“剿抚”之变、夷夏观念、天朝与帝国

内容摘要: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这是天朝与帝国的第一次正式较量,帝国已做好充分准备,而反观天朝,由于传统的夷夏观念的影响,只把这场战争当成一场平定叛乱的斗争,战争初期“剿”与“抚”相结合的策略也说明了这点。他们甚至认为,天朝会很快赢得战争的胜利。可战争的进程却让他们的言论不攻自破。“天朝”在坚船利炮面前节节败退,并最终输掉了战争,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当天朝遭遇帝国,天朝的一系列表现让其输掉了战争。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战争一清王朝的失败而结束。而纵观战争进程,“天朝”一直处于节节败退的局面,不管如何防御,其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而天朝在战争中的表现,我们只能从史料中找寻。

一、天朝观念

1,夷夏观念

在战争初期,清王朝内部始终把这场战争当作一场平定叛乱的战争,只不过战争的对象成了“化外之邦”(化外蛮夷之邦)的英国,凭借天朝的强大,战争肯定会以天朝的胜利结束。因此战争策略为“剿抚”结合,而在抚的过程中,又处处体现天朝的威严。在战争初期的广东谈判中,琦善形容英国人是多用“蛮野之人,礼仪不知,廉耻不顾”①等词语,这也代表了当时天朝内部普遍的观念,即英国只有坚船利炮,思想文化方面尚未开化。在琦善至义律的照会中,也不乏有“大皇帝抚有万邦”、“贵国前来乞恩”、“叠奏贵国请辞恭顺”等天朝的词句。琦善的逻辑是:只要英方处处表现“恭顺”,听从他的“嘱令”,这位“大臣爵阁部堂”才会把这种“恭顺实迹”,上奏于“抚有万邦的大皇帝”,英方才有可能获得大皇帝的“恩施”②。这在更深层面上反映出由于闭关锁国,清王朝对西方世界“一无所知”,尤其是对眼前的战争对手—英国。

而在交战中,夷夏观念表现的也很明显。战争初期,清朝官员认为:英军缠着“绑腿”,是因为他们是蛮夷,未进化完成。因而英军的腿不会弯曲,不善攀登,当

然也就不善陆战,只能在海上逞威。受制于这种观念,清军沿海重要战略基地的防御工程基本上未注意防止英军从陆地上发动的进攻,这也导致清军在战争中经常在英军的海陆联合夹击中失败,丢失炮台,城池,节节败退。这种说法的形成固然有当时翻译的问题,但最根本的还是由于清王朝的自大与无知。

在当时的形势下,夷夏观念早就不符合时代的潮流,而顽固的坚持这种观点的“清王朝”似乎只有落后的结果,落后就要挨打。

2、“恩施”贸易

在战争初期,清王朝握有一张“王牌”,及对外贸易。在他们看来,西方人由于是蛮夷的原因,多吃生的食物,因此会导致消化不良,需要天朝的茶叶与大黄等,因此,若以断绝贸易威胁,英军肯定会屈服,到时再对其“恩施”贸易,达到恩威并施的效果。因此在战争初期的谈判中,清王朝始终以恢复贸易作为结束条件战争。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天朝会被迫恢复贸易,而且英国也会进一步索要贸易优惠,以此来达到战争初期的目的,他们不知道也并不了解大英帝国的外交政策:炮舰外交。

可以这么说,“恩施”贸易只是清朝的一厢情愿。而英国的目的泽是:用炮舰打开中国封闭的贸易大门,并从中国攫取更大利益,这里的利益,不仅仅包含贸易上的,也包括政治、外交、领土等主权方面。

二、天朝的军事

1、军事力量

战争中的清军处于冷热兵器时代,以冷兵器为主。在热兵器方面,清军的枪炮明显处于劣势。步兵主要是鸟枪。战争初期,清军的鸟枪大多都是用了几十年,只有少数是最新制造的,而且鸟枪存在射程太短,装弹麻烦等一系列缺陷,加上制作工艺差等原因,导致鸟枪的质量很差。在战争的过程中,清军的的鸟枪几乎不会对英军的英军产生威胁,在大多数情况下,清军只是打几枪便慌忙撤退,鸟枪的不足由此可见一斑。而在抵御军舰方面有重大作用的清军炮台及大炮,也存在巨大的缺陷,炮身太重,炮弹种类少,制作工艺差,而且没有定期更换保修制度。在战争中,有的大炮的使用竟然有100多年,尽管此后有所添加,但未有多大改进。由此,原本有机会发挥重要作用的海岸炮,却由于多种原因在于英军的对战中完全处于劣势。

常常是英军的军舰摧毁了清军的全部炮台,而军舰却没有受到炮击。这样一来,清军在海陆两方面的武器均存在巨大的缺陷,与英军存在较大差别。

由于战争的需要,清王朝需要向沿海调集大量部队,尤其是在重要的战略海防要地,清军须布置比平时更多的兵力,可是在当时的清王朝,大规模调兵需要极长的时间。清军的调兵速度大概为:邻省月30到40天,隔一、二省约50天,隔三省约70天,隔四省约90天以上。③这种缓慢的调兵速度是清军在很多时候调集不到不够的兵力参与作战,丧失了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即使能勉强集中兵力,也未能全部投入作战。缓慢的调兵速度是清军更不上英军的作战速度。

2、防御工程建设

当时清军的沿海布防主要以炮台和城墙为主。而在这两种防御工程的建设方面,清军的做法也不尽人意,根本无法有效抵挡英军军舰火炮和野炮的炮击。

在海岸炮台建设方面,清军的建设也存在巨大的缺陷。不注重炮台后方的防御,无法抵挡英军登陆部队对炮台后方的攻击。我们以战前清朝最坚固完备的虎门靖远炮台为例,整个炮台接近于碉堡,几乎封闭,与外界交通不便,火炮只安排在正面,炮台上方无防护设施,前面的防护墙易遭受炮轰;炮台前后方只布置少量的步兵,无法抵挡英军登陆部队的进攻。尽管战争中又匆忙建设并完善了诸多炮台,但基本样式并未改变。在与英军的作战中,清军不甚坚固的炮台不是被英军军舰上的炮火摧毁,就是被登陆部队从后方占领,又或者在英军的海陆联合夹击下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鸦片战争中清朝在厦门构筑的炮台并未被炮火摧毁,这主要是因为厦门的军事指挥官颜伯焘在建造炮台时使用了当地十分坚硬的岩石,英军海上炮火不宜攻破,但由于与其他炮台一样,不注重对炮台后方的防御,导致炮台被英军登陆部队摧毁,部队败逃。在此,应指出一点,英军的海上火力虽未摧毁炮台,但却完全压制了清军的火炮,清军火炮在石壁后面无法对英国军舰进行有效的炮击,好多士兵在英军炮轰开始一段时间后便开始逃跑,在战争中,清军的许多死亡好多是由于炮轰造成的。在进攻炮台时,清军的海陆联合进攻使清军几乎毫无抵抗力,呈现溃败现状。

鸦片战争中英军的攻城战仅有三次,分别是对广州、乍浦、镇江三地。这三地的城市防御工程均为传统的城墙,配合有利的地形。炮台对城市的存亡有重要的作

用。因此在指挥官看来,只要前方的炮台可以有效的阻挡英军的进攻,那么城市可以依靠高而厚的城墙抵挡英军步兵的进攻。但是在当时的状况下,清军忽视了对城市周边制高地的防御工程的建设,导致清军在占领制高点之后构筑了野炮阵地,是城市处于英军野炮的炮火之下,同时英军军舰上的火炮也可对城市进行有效攻击。在这三次攻城战中,清军的防御体系的弊端凸显出来。

3、作战方法

同英军的海陆联合进攻的近代化作战方法不同,清军的的作战方法还比较传统。清军以海岸炮台为主,步兵只起到协助的作用。同时在海上作战中,除水师船只进行微小的进攻外,还有火船。清军企图以火船来烧毁英军军舰,但在战争中几乎没有什么效果。由于受“英夷不善陆战”的观念的影响,清军在初期并不注重陆地的防御,往往在面对英军的海陆联合夹击中手无足措,其结果只有失败

三、政策变化

1、“剿”与“抚”

在中英战争中,清朝的策略主要为“剿与抚”相结合。在战争过程中,这两种多次变化。针对这两种政策,清朝内部形成了两派,分别是“主战派”与“投降派”,所谓的“投降派”,大多数是由主战派转变而来的,琦善、伊里布、杨芳便是很好的例子。在战争初期,他们都是坚定的“主战派”,但是通过在前线与英军的作战,他们感到了英军的强大,进而觉得英军不可战胜,遂主张通过“抚”来结束战争。因此在他们中的部分人在前线时,即使没有得到道光帝的允许,也私自同英军进行谈判,至事情败露,他们大多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有的还被斩首。但仔细来看“抚”的策略,发现有时这也只是他们面对现实的一种策略。而且,在当时的大清王朝,最终的决策者只有道光帝一人,也就是说,无论清朝官员无论私下与英军达成任何协议,只要道光帝不同意,一切都是空的。“剿”与“抚”实际上是掌握在道光帝一人的手中的,琦善与伊里布等人在谈判中只是遵照旨意而已。不仅如此,在谈判中,英方只要一提出不符合道光帝原先旨意的要求时,他们还得快马加鞭向北京的道光帝请示,很少做出决断。因此,道光帝掌握着一切的决策权。

尽管在战争初期是主战派,但因为琦善在战争中主要是遵照道光帝的旨意谈判,几乎未曾参与前线战斗。因此我们以浙江的伊里布为例来说明清朝的剿与抚之变。

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春,肯定是两江总督伊里布一生中最不寻常的时期,他跌落于先前闻所未闻的境地。④1840年七月九日,两江总督伊里布上任,他迅速视察各地防务,并进行整治,并于7月17日调兵增援江苏海防,准备迎接英军进攻。8月12日,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主持浙江军务。到任后迅速整顿浙江沿海军务,他接到的道光帝的谕旨是“渡海作战,收复定海⑤”,可是浙江的军力太弱,他向道光帝建议调集粤、闽、苏三省水军与浙江水军一同参与进攻计划,但遭到拒绝,伊里布迷茫。8月25日,道光帝指示“必须访查明确,谋定后动,断不可急图收复,冒昧轻进。⑥”这道旨意给了伊里布缓和的余地,也间接的促使了他与英军的谈判。而此时的英军战俘事件,也为其通过谈判收复定海的企图提供了机会。而且此时的道光帝也同意“以战俘换失地”的计划。此后,经过多次交谈,双方签订了《浙江停战协定》,此后,由于广州谈判失败以及广州军事失利,道光帝又下令伊里布“剿”灭英军,而当伊里布抗旨时,便被严加查办,协定也未得到道光帝的认可。频繁的政策变化,使官员的指挥错乱。

2、求和

清军的最终谈判是在1842年乍浦失守后进行的,虽说是谈判,但确切的说是求和,谈判的目的只在于讨价还价,尽可能减少天朝的损失罢了。在未收到道光帝的最后旨意之前,清朝的谈判代表便于8月29日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朝”开始崩溃。

①:中华书局,《筹办洋务始末》道光朝,第二册,第629页

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天朝的崩溃》,茅海建著,1995年,第8页

③同②,第59页

④同上,地284页

⑤:《鸦片战争在舟山史料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0-61页

⑥:《筹办洋务始末》道光朝,第一册,第409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