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6 人类的“老师”》教案_21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6 人类的“老师”》教案_21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6 人类的“老师”》教案_21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16 人类的“老师”》教案_21

人类的“老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何止、轻而易举”的意思,体会它们在语句中的作用。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清楚一句话,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学会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清楚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生读:16、人类的“老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所说的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呢?(指名说)

二、学习一、二、七自然段

1. 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这个问题吗?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 迅速默读课文,然后在课文中找一找。

(1) 指名回答。(生物界里有多少人类的好“老师”啊!)板书: 种种生物。

(2) 齐读第七自然段,从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的?

交流:(从“多少”知道了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

(3)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齐读。

过渡: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

(4)第二自然段:“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何止”的意思是什么?“何止”这个词让我们看出了人类的老师之多,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体会语句意思,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

a. 齐读。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蝙蝠是人类的“老师”。请把“蝙蝠”圈

出来。

2. 为什么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1)请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用横线在书上划出原因。

(2)指名交流。(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指导学习三自然段

过渡:课文还介绍了哪些“老师”?现在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第3自然段。

(1) 小声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段中人类的老师都有谁?请拿笔把他们圈出来。

(2)原来在人类的飞行设计方面,我们的老师就不止一个!这一段是从飞机的发明、改进、创优这三个阶段,(课件出示第3段)都得到了生物的特点的启示来写的。

(3)为什么说鸟类是人类的老师?快点去课文中找到原因并用横线勾出来吧!让我们一起把答案读出来。

这句话你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吗?(课件出示“因为……所以……”)

(4)现在我们来玩个简单的游戏“因果大反转”,把这句话中的原因和结果互相交换一下,用“之所以……是因为……”说一说,你能做到吗?课件出示“之所以……是因为……”自己练习说,同桌相互说,指名学生说。

(5)孩子们学习能力真强!现在我们按照刚才学习鸟类是人类老师的方法,迅速用横线勾出蜻蜓成为人类老师的原因,并用“因为……所以……”回答。(6)齐读答案,然后用“之所以……是因为……”说一说,同桌说,指名说。(7)为什么说苍蝇、蚊子、蜜蜂等也是人类的老师?请先在文中勾出答案,然后用之所以……是因为……”说一说。

小结:人类的整个飞行设计(板书:飞行设计)无论是从发明、改进、还是创优,都是从这些生物的身上得到启示的。看来这些小小飞行家确实都是人类的--“老师”。

四、合作学习四、五自然段

1、刚才我们认真研读了课文第三段,收获真大!四、五自然段也从两个方面举出了例子,下面我们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四、五自然段,先来看看学习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请一边读一边想,“老师”分别是谁?圈出来,再把它们成为人类老师的原因用横线勾出来,最后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明。小组合作完成表格,选出小组代表汇报,其他组员补充。)课件出示要求和表格。

2、小组自学4、5自然段。

3、汇报探究第4自然段情况,其他组补充或提出异议

相机出示重点句子,教师适时引导:

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原因)(1)引导学生说好:之所以说____是人类的老师,是因为___。(投影图片)因为模仿鲸的形体,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做出来巨大的贡献,可见鲸是人类的——(读题)

(2)是什么促使人类要向鲸学习呢?课件出示(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

(3)“轻而易举”的意思是什么?在生活中哪些事情对于你来说轻而易举?在这句话中,“轻而易举”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4)我们只有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才能更好地向自然界的老师们学习,从而得到更多的启示,这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4、汇报学习5自然段

(1)老师是谁?读一读鸡蛋成为老师的原因,引导学生说好:之所以说____是人类的老师,是因为___。(投影图片)投影图片: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课件)

(2)你还知道哪些建筑物采用了“薄壳结构”?指名说。这样的建筑很多很多,(课件出示)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风格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所以说鸡蛋当之无愧的是——人类的老师,让我们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行建筑设计的例子。(板书:建筑设计)

(3)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我们请两个大力士上台,握住熟鸡蛋使劲捏,看谁能把它捏碎?

(4)为什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请在课文中把答案用波浪线勾出来。投影出示句子: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指名读)

(5)这句话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吗?原来这就是鸡蛋壳所拥有的薄壳结构的特点啊,真有意思!

五、学习第六段

1、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例子太多了,第六自然段还列举了两个,投影第六段,我们一起读读。

2、课文写这两位老师与同前面三段的写法一样吗?为什么这样写? (有详有略,突出重点。海陆空各一代表)自然界能够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太多太多了,作者

不可能一一详细说明,这里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而前面在说明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时却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像这种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叫做:详略得当。

3、除了书上介绍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课前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的资料,下面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引导学生用前面的句式“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同桌自由交流,指名交流。

六、总结全文

1、是啊!自然界的生物让我们受到了启发,并有了很多发明创造,真不愧是人类的好“老师”!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2、学习了课文,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指名交流。

3、大自然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生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只有同学们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探索,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师,才会获得更多的启示,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

七、作业设计

1、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不同的探究小组,如鸟类研究、昆虫研究、海洋动物研究等,并搜集有关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制作小报或将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