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翻译
- 格式:docx
- 大小:18.80 KB
- 文档页数:4
江畔独步寻花体裁:诗题文: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作者:名字:杜甫年代:唐代描述: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翻译:原文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译文: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
原文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译文: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
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
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
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本诗是这组诗的第五首。
赏析二:思想内容本首诗写黄师塔前之桃花,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赏析三:语言赏析“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
“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
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第一首诗写作者因江边的春花而烦恼,无处诉说,只能癫狂地四处寻找酒伴。
他经旬不出门,独自饮酒,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首诗描绘了江边繁花乱蕊的景象,诗人脚步歪斜,担心春天的到来。
但他认为诗酒可以驱遣时光,不必为衰老担忧。
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第三首诗描写了江边深竹中住着两三户人家,红花与白花相互映衬。
诗人认为有春光的地方就应该有美酒相伴,以度过美好的时光。
第四首诗展望了少城的繁花和高楼,想象着在那里与佳人共饮美酒,歌舞作乐。
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首诗描绘了黄师塔前的江水和桃花,诗人在春光懒困中倚风小息,欣赏着无主的桃花。
这里的桃花象征着自然和生命的美好,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第六首诗描写了黄四娘家的繁花似锦,千朵万朵的花朵压弯了枝头。
留连的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在的黄莺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这里的描写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之情。
第七首诗总结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他说不是因为爱花才会死去,只是担心花谢时人也会老去。
繁花容易纷纷飘落,嫩叶需要商量着慢慢开放。
这里的描写既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慨,又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
《江畔独步寻花》这组诗通过对江边春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这些情感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译文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译文] 桃花丛聚着盛开,任人观赏,只是主人已经不在了;请问赏花人,你是喜爱深红的桃花,还是喜爱浅红的桃花?[出自]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注释: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独步:独自散步。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塔:墓地。
一簇:一丛。
无主:没有主人。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译文1:黄师塔前的江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美丽的春光让人感觉十分疲惫,想靠着春风入眠。
江边有一簇已经盛开的无人欣赏的桃花,我到底喜欢深红色的花朵呢,还是喜欢浅红色的花朵?译文2: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游春。
桃花一丛一丛地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深红的桃花还是浅红色的桃花?赏析:《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本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
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
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
此诗虽题为寻花,实为遣愁散闷,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
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的第五首。
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
首先,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构成了有纵有横的几何图。
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
画面有动有静,与巨大的几何形相映衬,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塔前、水东,标明了方位,这就为下句的风景描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中,“黄师塔前”句,在制造氛围方面,尤为重要。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原文赏析【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原文赏析【4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译文《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组诗作,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其中一首的原文和译文。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先来说说原文里的意思哈。
“黄四娘家花满蹊”,这一句一上来就给咱们描绘了一个特别美的画面,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想象一下,那花多得都把小路给占满了,这得是多壮观的场景呀!“千朵万朵压枝低”,这花可不是一般的多,成千上万朵呀,把树枝都压得低低的。
那沉甸甸的花枝,仿佛在跟咱们诉说着花朵们的热闹和繁盛。
“留连戏蝶时时舞”,那些蝴蝶在花丛中流连忘返,不停地飞舞着。
我想起有一次在公园里,看到一群蝴蝶在花丛间穿梭,它们的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五彩的光,一会儿停在这朵花上,一会儿又飞到那朵花上,就跟诗里说的一样,真是美极了!“自在娇莺恰恰啼”,自由自在的黄莺欢快地啼叫着。
那清脆的啼叫声,就像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美妙乐章。
咱们再来说说译文。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听。
这首诗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把春天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让人仿佛能看到那满蹊的鲜花、飞舞的蝴蝶和啼叫的黄莺。
我还记得有一年春天,我去郊外踏青。
那漫山遍野的花,就跟杜甫诗里写的似的,各种各样的颜色,红的、粉的、黄的、紫的,一片连着一片。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我当时就被那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仙境之中。
杜甫通过这首诗,把春天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个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绚丽多彩。
怎么样,通过这首《江畔独步寻花》,是不是也让你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呢?。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好词好句、故事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insight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mplete sto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1作品简介《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江畔独步寻花》的第五首。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词的意思及诗意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江畔独步寻花古诗词的意思及诗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原文: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意思: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
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
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
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诗意:黄四娘家的花长得非常茂盛,花枝花叶把小路都遮盖住了;数不清的盛开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腰。
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似恋恋不舍一样,恰好这时,黄莺也发出了动听的叫声,真是自由自在的小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经离乱战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赏析: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
这组诗,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颇为突兀,见出手不凡。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唐诗鉴赏【原文】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注释】①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②独步:独自散步。
③塔:墓地。
④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白话译文】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
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赏析】本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
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
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
此诗虽题为寻花,实为遣愁散闷,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
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的第五首。
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
首先,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构成了有纵有横的几何图。
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
画面有动有静,与巨大的几何形相映衬,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塔前、水东,标明了方位,这就为下句的风景描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中,“黄师塔前”句,在制造氛围方面,尤为重要。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道:“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句。
”僧亡塔在,崇敬之余,夹杂着几分悲怆之情。
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且倚微风,以寄雅怀。
诗人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下两句着力写桃花。
在诗人笔下,桃花一簇,深浅放红,然主人已逝,唯有寂寞相随耳。
若诗人不寻花至此,又有何人赏识?字里行间,流露出无人赏识的淡淡的哀愁。
这与七绝句的总调子是合拍的。
但此诗重点毕竟是写爱花,故也萦绕着喜的气氛。
“可爱深红爱浅红”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
《江畔独步寻花》全文及解析《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组组诗作品,共有七首。
这组诗展现了诗人在江畔漫步寻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微观察。
其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这首诗开篇就写出诗人被江畔繁花所“恼”,心中的烦闷无处诉说,只能有些癫狂之态。
他想去寻找南边爱喝酒的邻居一同畅饮,结果去了才发现,邻居已经外出饮酒多日,床榻空留。
诗中通过“恼”字和“颠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面对繁花时那种复杂的心情,既有被美景触动的欣喜,又有无人共赏的孤独。
其二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边的繁花密集,花蕊纷乱,诗人行走在其间,脚步歪斜,心中竟生出了对春天的惧怕。
然而,好在还能作诗饮酒,暂且不必去为白发苍苍的自己忧愁。
这里的“畏春”并非真的畏惧春天,而是对时光流逝、年华渐老的感慨。
但诗人又以诗酒自我宽慰,体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
其三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在深深的江畔,幽静的竹林旁,稀稀落落的住着两三户人家。
那些盛开的红花与白花交相辉映,热闹非凡。
诗人觉得要报答这美好的春光,应当以美酒相伴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此诗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江畔春景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珍惜和享受。
其四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向东遥望少城,那里繁花如烟,百花簇拥的高楼更是让人怜爱。
诗人不禁想到,谁能带着美酒,摆开金杯,唤来佳人在华美的筵席上起舞呢?这里充满了对美好场景的想象和向往,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繁华生活的憧憬。
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春光让人慵懒困倦,在微风中轻轻倚靠。
一簇无主的桃花盛开着,让人不知是喜爱深红的还是浅红的。
诗人在春风中欣赏着这无人照管却依然灿烂的桃花,展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纯粹喜爱。
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讲解及赏析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簇开⽆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作者简介:杜甫,字⼦美,⾃号少陵野⽼,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与李⽩合称“李杜”。
出⽣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李商隐与杜牧即“⼩李杜”区别,杜甫与李⽩⼜合称“⼤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杜”。
古诗译⽂:黄师塔前的江⽔向东流淌,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感到有些懒困。
野外⼀丛⽆主的桃花迎风盛开,深红的和浅红的,哪⼀种更可爱?
古诗赏析:本诗所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爱花、赏花的审美情趣。
⾸先,诗⼈勾勒出⼀幅美妙风景画:⾼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着;塔前,江⽔东流⽽去。
塔,是静⽌的;江,是流动的。
画⾯有动有静,给⼈以壮美的感受。
塔前、江⽔东,标明了⽅位,这就为下句的风景描绘提供了⼴阔的空间。
下两句着⼒写桃花。
在诗⼈笔下,桃花⼀簇,深浅放红,然桃花⽆主,唯有寂寞开放。
若诗⼈不寻花⾄此,则⽆⼈赏识。
“可爱深红爱浅红”句,⽤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作结。
不仅烧有兴味,⽽且由⼰及⼈,这就扩⼤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
《江畔独步寻花》原文注释及简析【原文】《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
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简析】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 760 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
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
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2023年最新的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译文8篇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今天来讲一首与之相似的作品,沉郁顿挫的杜甫杜子美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这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啊。
诗云:“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是首七言绝句,当然了要读懂这首诗,其实不能只读它,是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也就是由七首绝句组成的一组组诗。
当然最有名是第六首,也就是“黄四娘家花满蹊”,但是要读懂这最有名的第六首,其实还要从第一首看起。
学者考证,杜甫的这一组诗应该作于他定居于成都的草堂之后,也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
或者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或者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也就是要么是761年要么是762年春天。
因为在上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60年的时候,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来到四川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建成了杜甫草堂,第二年也有一说是第三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其实这一组诗在排列上还是非常有讲究的,第一首说“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第一首竟然是恼花,说的是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啊,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好到处乱走啊。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喝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去了。
“经旬出饮独空床”,这个爱喝酒的酒伴早已经离家出游去饮酒了。
这也其实暗点出来江畔独步寻花的原因所在。
当然最独特的、最出人意料的是寻花,寻花的原因竟因为是恼花。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情趣,实难想象是老杜所作,明人李沂评论说,“漫兴寻花,颠狂潦倒,大有别致奇趣,想见此老胸中天地。
”,所以即使杜甫并不是我们一贯想象的,只是那种悲切穷愁的面孔,但凡可与岁月不朽者,其实他们的人生往往一定是别有生趣、别有情趣的。
一般人在春天赏花一定是惜花、爱花,惜春、爱春,可杜甫开篇却写“恼花”,接下来第二首就说“怕春”了,诗云:“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翻译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歌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词语释义】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2、黄四娘:杜甫居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们。
3、蹊(xī):小路。
4、柠檬:调皮的。
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6、流连:同"游走"即为眷恋,不忍心离开。
本诗句用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流连”就是个“联绵词”。
形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就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毫无关系,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将存有几种相同的.书写形式,作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7、江畔:江边。
【诗歌译文】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人。
唐杜甫黄四娘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歌舞,自在柠檬莺恰恰落花。
译文:黄四娘家的花盛开了小路,千朵万朵的花掉把枝头都甩得滴水了。
蝴蝶在这里唱歌,不忍心离开,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这里悠扬地唱歌。
注释:黄四娘:杜甫居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们。
蹊(xī):小路。
流连:即为眷恋,不忍心离开。
娇:可爱的样子。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鸣人与自然悦耳。
一说道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赏析:阳春三月,漫步在江边,很就是自在宽敞。
跑着跑着,忽然,扑鼻而来一阵阵幽香。
于是,情不自禁地顺着这香味飘荡的方向跑回去。
一路跑回去,原来就是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盛开了缤纷的鲜花,千万朵花儿压弯了枝条,枝条们都滴水下了头,快要弄至地上了。
在花间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在花丛中飞舞,舍不得离去。
恰恰,恰恰抬头一看,枝头上可爱的小黄莺们正扑棱着翅膀,唱着欢快的歌儿,这是在赞美这些的花儿吗?还是在为这生机勃勃的唱赞歌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内容,诗意翻译及赏析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歌并不为时人所重视,逝世40年以后,始见重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
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运动,在文艺思想方面显然受到杜诗的影响。
李商隐近体诗中讽喻时事的名篇,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深得杜诗的精髓。
宋代著名诗人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对杜甫都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
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居狱中,用杜甫五言诗句集诗200首,在《集杜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杜诗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诗中爱国爱人民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直到今天还有教育意义。
(详见第五册“江南逢李龟年”)[注释]江畔:江边。
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蹊(xī):小路。
压枝低:因为花开得很多,把枝条压得低垂下来。
戏蝶:蝴蝶飞舞,好像在游戏。
时时:常常。
自在:自由安适,不受拘束。
娇莺:娇美的黄莺。
娇:可爱的。
恰恰:恰巧碰上。
这里形容黄莺啼叫悦耳和谐的声音。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译诗]黄四娘家百花盛开遮蔽了园中的小蹊,千朵万朵沉甸甸的已把枝头压得很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翻译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翻译“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原文】《江畔独步寻花》杜甫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译文】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1.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
独步:独自散步。
2.彻:已,尽。
3.颠狂:放荡不羁。
颠,即“癫”。
4.南邻:指斛斯融。
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5.旬:十日为一旬。
6.稠:密。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译文】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
1.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
独步:独自散步。
2.彻:已,尽。
3.颠狂:放荡不羁。
颠,即“癫”。
4.南邻:指斛斯融。
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
5.旬:十日为一旬。
6.稠:密。
畏(wēi):通“隈”,山水弯曲处。
一作“里”。
7.行步:脚步。
欹(qī):歪斜。
实:一作“独”。
8.在:语助词,相当于“得”。
一说“在”相当于“时”。
9.料理:安排、帮助。
白头人:老人。
诗中是作者自指。
10.多事:这里有撩人之意。
11.送:打发。
生涯:生活。
12.少城:小城。
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小城在大城西面。
《元和郡县志》载,少城在成都县西南一里。
13.可怜:可爱。
14.盏:一作“锁”。
15.佳人:指官妓。
秀筵:丰盛的筵席。
16.黄师塔:和尚所葬之塔。
陆游《老学庵笔记》: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
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之句。
17.懒困:疲倦困怠。
18.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19.爱:一作“映”,一作“与”。
20.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蹊(xī):小路。
21.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22.娇:可爱的样子。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23.爱:一作“看”。
肯:犹“拼”。
一作“欲”,一作“索”。
24.纷纷:多而杂乱。
25.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