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大诚信原则之说明义务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性教学课程网

最大诚信原则之说明义务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性教学课程网

最大诚信原则之说明义务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性教学课程网
最大诚信原则之说明义务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性教学课程网

最大诚信原则之说明义务

课堂教学实录

各位同学上午好,今天课堂交流的内容是关于保险公司如何履行说明义务,这是保险学以及保险法专业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客观地讲,目前社会公众对保险的负面评价很多,但是保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了。现在我来做个小调查,请问在座的各位同学买过保险吗?

其实大部分同学一定是买过的,因为在大家刚进入人民大学的时候,咱们学校通过招标选择一家保险公司来向大家提供学生平安意外伤害保险,每年交保费75元。另外家里有车的同学可能会知道交强险和机动车辆损失保险(PPT3,这是大家所购买的学生平安意外伤害保险包含的四类险种;PPT2,这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车险条款,我也准备了一份给各位同学参考。)

接下来要问大家的问题是,大家阅读过保险条款吗?大家知道各自买的保险给自己提供了什么样的风险保障吗?

对这个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我们大家购买保险之前和之后大都没有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尤其是保险条款,这也是当前保险消费者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有没有向我们解释过条款呢?他们在销售行为中是否存在瑕疵呢?就像在座的各位同学,我们在大一进校时就交费购买了保险,(PPT3,我们在保险公司购买的这份保险合同中包括四个险种,意外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定期寿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分别有不同的保障内容。但是到现在为止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拿到保险合同和条款,我这里是准备了一份类似条款发给大家参考。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谁应当为此事负责呢?

PPT4

按照我国《保险法》第17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条款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说明义务。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首先,说明义务是指保险合同的制定者有义务向对方当事人明确说明合同的内容,使对方当事人充分了解合同内容,以便决定是否投保。(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按照中国保监会的规定,只有保险公司制作的保险条款经保监会审批或备案后才能上市销售,所以客观上目前国内只能由保险公司来制作条款,也要由它作为合同制定者来履行说明义务。)为什么法律对保险公司要规定一个说明义务呢?其理论基础何在呢?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保险产品具有无形性,我们没有办法象其他的实体商品那样先体验后购买。(比如说先让自己遭遇一次保险事故,看看保险公司是否理赔,如果服务周到再购买。这是不现实的)。保险产品的这一特点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都要遵循最大诚信原则(板书:“诚信”)。一方面保险公司确定费率时需要对保险标的的风险作出准确的评估,而谁更清楚保险标的的风险呢?显然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所以他们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将保险标的的真实情况向保险公司如实告知,使保险公司有条件准确判断标的的真实风险,从而决定是否承保以及如何确定保险费。这是我们作为投保人、作为客户应该做到的。另一方面,

保险条款和产品的价格都是保险公司单方面确定的,我们交了保险费后仅拿到一纸保险单(甚至没拿到!),那么在我买了保险之后保险公司能否履行合同义务呢?我们都不清楚,所以保险公司要如实地向我们解释、说明保险合同的内容。

第二,在目前通行的保险业务经营模式中,订立保险合同大多采用格式合同。格式合同是指由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事先拟定、内容固定、反复使用的合同。格式合同通常由那些在交易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经营者制定,这些经营者难免会利用其在交易中的优势地位,在作合同时尽量维护自己的利益、排挤交易对方的利益。表现在保险合同中,就是我们买保险时只能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而没有协商修改条款的机会。

这两点原因决定了在订立保险合同的过程中保险公司要向客户说明和解释条款,达到使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效果。

那么保险公司应该如何履行说明义务呢?PPT5

这是前面我们提到了《保险法》第17条,它是这样规定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

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读过之后大家考虑一下,《保险法》对保险公司履行说明义务规定了什么样的标准呢?PPT6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给投保人保险条款,对不对?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时候提供条款?过去保险公司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一般是直到收了保险费、出了保险单以后才给客户条款,现在法律要求保险公司在让投保人填写投保单的时候就要附上格式条款。现在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入学时买保险时在投保单签了名吧?看到过条款吗?,没有!甚至在交了保费过了两三年之后既没收到条款、连保险单这个合同凭证都没见到,就更不符合法律规定了。第二要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保险公司要主动向客户说明,不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询问为条件,大家不要误认为说我也没问过,那保险公司是不是可以不说。不是,“说明义务”是要主动履行的;说明的内容包括这个合同承保什么风险、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如何赔付、保险金额是多少、保险期限是多长等等。

第三是对“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公司要做到两点:一是在保险单证上作出提示,实践中通常做法是对此类条款要放大字号并加粗、加黑;二是要进一步地在销售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明确说明。没有做到这两点或者事后不能证明自己做到了这两点,免责条款不生效,这是法律后果。大家要知道,免责条款的本质,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发生之后,本来保险公司应当赔的,但由于某些特定事由的出现,保险公司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完全或者部分免除。如果免责条款被法院认定不生效,那么本来合同中约定不用赔的,保险公司还要赔。这一点对客户是有利的。

这里的重点问题、也是大家必须掌握的是,保险合同里的哪些内容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以我们大家购买的学生平安意外伤害保险为例,它承保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的风险,但是如果被保险人是因为故意犯罪或者拒捕、斗殴、酒后驾驶等导致死亡、伤残,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这些就是人身保险中典型的免责条款;在机动车辆保险中,包括自燃、地震、吸食毒品后驾驶、未按规定审验驾照等,也都是典型的免责条款(大家可以参考手里的条款)。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需要“明确说明”的内容了呢?

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案例来加深对说明义务的履行标准的理解,这两个都是发生在北京并经过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过的保险纠纷案件。

在第一个案子里,刘某与保险公司订立了保险合同,约定由保险公司承保其汽车的车辆损失保险等险种,后刘某发生单方交通事故,在单方事故中被保险人是负全责也就是100%的事故责任。刘某提出索赔后,保险公司拒赔,理由是什么呢?它说事故发生时刘某的驾驶证未经审验合格。【法院认定的证据表明,刘某持有B1驾照(能开中型客车和比它小的车),持这种驾照的驾驶员应该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交管部门提交《身体条件证明》,刘某确实没有按时交。】刚才我们提到过,事故发生时驾驶员“持未按规定审验的驾驶证”的,保险公司对车辆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典型的免责条款。这么说刘某是不是只能自己承受损失了呢?没有!刘某在庭审过程中提出一项主张,就是保险公司从来没有给我保险条款。大家可以想象,刘某是很聪明的,应该也学过《保险法》,他知道如果保险公司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履行过说明义务,那么免责条款就没有法律效力。而刚才我们说过,向投保人提供格式条款是说明义务的最起码的要求。在法庭上,保险公司主张已经把条款给客户了但却没有提交证据加以证明。这样一来免责条款的内容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对被保险人压根不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刘某相应的修车费用。

第二个案子里,一家供应站向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保险,之后与另一辆车相撞,造成保险车辆受损。交管部门认定对方当事人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在供应站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保险金的请求后,保险公司也拒赔了。理由是合同中有这样的约定,“保险机动车一方无事故责任或无过错,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这个条款写在哪儿呢?在合同的“赔偿处理”部分,没有在我们刚才说的“责任免除”部分(发给大家的车险条款的第十条——第十七条中),所以保险公司认为尽管自己没有进行说明,但它不是免责条款所以不影响条款的有效性。这就回到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了,除“责任免除”条款外,还有没有“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了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保险合同中所有减轻、免除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的条款,都属于保险公司需要明确说明的条款范围,而不管它有没有被冠名以“责任免除”的字样。所以这个案子最终也判决保险公司败诉了。(当然,这个案子所涉及的“无责不赔”是车险中被客户质疑最多的条款之一,关于这个条款的合理性及现状我们会在后面的车险课程中专门讲解)

PPT7

好,说明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标准咱们已经了解了,但这个义务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而且是诉讼中保险公司败诉的主要原因之一,很重要的知识点。这里我们进一步分析实践中的三个问题:

第一,应该由谁来承担“履行了说明义务”的证明责任呢?显然,第一个案例已经告诉我们了,是保险公司。在这个案子里投保人只是声明自己没有收到格式条款,而保险公司则要举证证明自己提供过条款进而证明自己履行了说明义务。其实,如果我们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上,我们会发现这是个难点。因为在通常的保险销售的过程中既没有录音也没有录像,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如何提供证据证明呢?尤其是人身保险的很多事故发生在订立保险合同的20年、30年后甚至更长时间。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保险公司如何证明?(提问:大家有了解的吗?或者我们给保险公司出出主意)好,保险行业的惯例是这样作的,要求客户在《投保单》上签字,PPT8,这是投保单的截图,上面通常印有“确认栏”,大意是被保险人和投保人认可保险公司或其代理人已经向自己说明了条款包括免责条款,然后由投保人签字确认。法院通常会以此来认定

保险公司履行了该项义务。(对这个问题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最高人民法院《保险法》司法解释二)。所以提醒大家,以后在任何文件上签字之前都要格外谨慎,否则事后反悔说我其实没看过就签了,这是很难的。

现在为了督促保险公司更好地履行说明义务,同时也督促客户真正地阅读条款了解合同的内容,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经营机动车辆保险和分红险、万能险等新型寿险时的说明义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PT9,不是让客户直接签名,而是要亲手抄写一段话明确表示自己已经了解合同的内容然后再签名。这样保险公司事后举证就更有把握了。

最后一个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随着电子技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履行说明义务并加以证明这个问题上,现在保险公司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提问:比如说,大家有多少人没有网购的经历?连我们的总理在记者会上都说进行过网购,买书。)所以,传统的保险营销大多是通过保险代理人、面对面地与客户沟通,而现在保险公司为了节约营销费用,纷纷采用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甚至通过微信来销售保险。很多保险公司在淘宝、天猫、京东上有旗舰店,销售额增长很快。(我们上过保险学的很多同学在即将到来的春假外出旅行时,都会通过网络购买交通意外险,因为价格便宜,5块钱左右就有几十万的保额)那么大家想想,保险公司通过电话、网络卖保险时、缺少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沟通过程,那它如何履行说明义务呢?又如何留下证据事后证明呢?对了,ppT10,在这些新型的销售模式中,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网页、音频、视频等形式对条款予以提示和明确说明。

PPT11

所以课程的最后,我们大家需要反思,在促进保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提问)回到课程开头的话题,如果一旦我们去医院看病、花了医疗费,而保险公司依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拒绝赔偿,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呢?对,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向法院起诉,就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说明义务去打这个官司;【(再问)那保险公司说“你们当初已经在投保单上签字了”,怎么办呢?对,我们的回应是,我们连保险单和条款都没拿到,谈何说明义务的履行?】所以我一直建议想了解实务的同学去跟保险公司沟通,打电话问问我们的保险单在哪里,看看保险公司如何处理。

这是我们说的在这件事情上对我们有利的方面。但与此同时,当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声明保险公司没有履行说明义务的时候,我们还要想想,我们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去阅读条款或者要求阅读条款,对这样一个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重要合同,我们为什么没有了解合同的内容就签了字。

回到问题的本质上,我们强调的“诚信”,是做人、做事乃至整个保险行业发展的根本,《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解答)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 1.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板书逐渐为大屏幕投影所替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常是黑板空空如也,请你谈一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确实具有某些不可替代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①声画并茂、形象直观、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用语言、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重难点内容用更为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解决 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③能节约教学时间 ④事先备课,便于修改 2)多媒体教学不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即时的活动过程,随时都有新情况、新问题、新的闪光点 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即时、准确地在课堂活动中反映出来。而板书正是最好的 手段。 ②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是教师课前备课的一个环节,无论教师多么精心地准备, 它也只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判,无法完全准确地把握整堂的全部,因此,板 书是必要的补充。 ③板书也具有多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如,停留时间长,便于学生记忆、便于做 笔记;更简要、更概括,能突出重点;能根据教学需要即时、合理地改变等等。2.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哪几种教学评价策略?谈谈其实施过程及其注意问题。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作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 评价策略: (1)课前的诊断性的评价 (2)教学过程中采取表现性的评价,开展学生间的自评、互评,提倡参与性的评价。 (3)课后的教师或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如作品展示、研究性课题成果的评价) (4)长期性的评价(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长期开展电子档案袋的方式)。 实施过程: 1)尽可能收集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的信息,制订评价方案。 2)科学制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控制在10-15个,而且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被评价者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能作出判断。 3)细化、精化评价指标,其产生尽可能校本化,要广泛听取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4)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5)确定评价对象与被评价对象。 6)提前告知评价方案 6)结果的处理需要谨慎,如不能排名、分等级等。 注意问题: 1)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知识点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课程结构如下表: 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 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 选择性必修: 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 模块2:网络基础; 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 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 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选修:模块1:算法初步; 模块2:移动应用设计; 二、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三、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4.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四、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五: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应公平公正,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4.评价应科学合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七、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过程) 1.确定评价目标与内容 2.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的具体指标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改革: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和手段的确定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满堂灌”方式,广泛采用启发、讨论、学生展示、课堂讲评和案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总学时45,实践环节12学时,占总学时的25%) (1)课堂讨论:例如第一章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在教师系统地讲授过“职业教育概念及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的,进一步的讨论加深了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2)教学观摩:例如在讲第六章职业教育的教学,就是在教师讲授过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到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进行教学观摩,并在观摩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完成的。 (3)小组工作:例如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采用让学生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并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把本小组工作成果展示给大家。 (3)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从事参加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增强素质,提高能力。 (4)专题讲座和实地考察:针对职业教育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请职业院校的专业人员做报告,带领学生到职业院校考察并与职业院校的师生座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加深学生对职业教育问题的理解。 2.进行案例教学,突出理论分析中学生的参与性,强调师生的共同探讨与互动。 3.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①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上面提到过的综述和调研。②通过个体研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精诚协

对口支援教师进修个人总结

对口支援教师进修个人总结 次20**年九月,我有幸成为对口支援的一员,到南开大学学习进修,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已经圆满结束,令我颇感受益匪浅。在南开进修学习的半年期间,我始终不敢忘记赴南开学习的目的:那就是通过这段半年的听课学习、归纳总结以及同大学生的零距离交流,要在理论学习、业务水平及政治素养等方面能够得到一次较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提高。事实上,我也正是格外珍惜这半年的时间,抓住任何可以提高的机会,心无旁骛,深切地接触并感受着南开大学的优良学风和治学态度。回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大部分。 一、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要阵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我仔细地对照了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表,认真地选择了一些与我专业有关的课程,只要时间不冲突,我都会选听。 1、专业课方面。我首选了研究生的必修课《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这门课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若干概念辨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问题探讨、精神生产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问题、中国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等专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学习,使我对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从理论性和实践性方面都澄清了以往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对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者的观点,在听课的过程中也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如一个规律论、两个规律论、三个规律论及发展论等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即统治阶级如何通过控制和管理精神产品维护统治,在现代如何对精神产品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核心

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有了更深的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梳理了中国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史。这些都为我以后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方法,丰富理论,夯实基础,有着无法言说的重要意义。我还选择了《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研究》。这门课程以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相结合,政治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从概说、政治统治、思想道德教化功能等方面来以奴隶制时代的夏商周为起点讲述了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另外,我选听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同上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听了博士研究生的讨论课,他们富有条理的阐述以及明晰的观点,令我耳目一新,课下我认真细致地看了柳国庆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研究》,并做了读书笔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两次历史性巨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战略意义以及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卓越开拓者瞿秋白、伟大奠基人毛泽东以及邓小平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航程有了系统的认知。 2、本科生的课程,我主要选择了《伦理学》和《伦理学导论》两门课程。《伦理学》主要从道德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道德义务与道德良心,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选择,道德评价以及道德修养与理想人格的塑造等方面对这门学科进行了温习。老师在这门课的讲授中,以一些实例作为与同学切磋和讨论的材料,如偷钱为兄交学费、海上救生、少年凶手自述等。如在学习公正原则时,就公正与善行的关系以社会公正为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对高收入征税,补偿低收入这一令同学们感兴趣却答案不一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这些形式很好地激发了我和同学们的学习乐趣,在准备收集资料、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与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二、教学基本情况: 由于小学校际之间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参差不齐,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态度的差异,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有所改观,但这种差异是无法消灭的。教学

中我们针对客观存在的起点不齐和个性差异,要求授课教师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我们将采用这样一些应对方法。 (一)在学习内容上,一方面,针对个性差异设计多种类型的任务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另一方面,针对起点不齐设计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设计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拓展任务,基础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在进阶任务中提供不同学生兴趣的任务主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需求,而拓展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可以做到“让后进生吃饱,让优秀生吃好”。 (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适应不同认知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学生。如对于基础性的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采用集体讲授的形式;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特殊问题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优势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已有的经验,实现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整合。 三、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主要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主要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了解学科教学的需求。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1.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整合的实践 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与学的层面上,每一种理论都具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没有一种理论具有普适性,无论哪一个理论都不能替代其它理论而成为惟一的指导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对需要机械地记忆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中突显出来。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式地学习。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内容重复,帮助学生记忆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设置情景,让学生便于意义建构。 2.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它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较好的与别人交流的能力。 数学属于逻辑经验学科,主要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应用问题组成,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上。 物理和化学,则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实验的能力的培养。

如果需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那么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的亲手实验,将会违背学科的特点,背离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策略。对于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不同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有的学生不能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而有的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则更愿意独立学习、进行个人钻研,更能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学习环境。 4.“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理想的方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对于同一任务,不同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这种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既要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又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运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秘书实务中,“会务组织、商务活动、接待工作”等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其实操性强、技能要求高。为了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课程重点内容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我们通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一是利用企业真实工作现场、工作项目和工作过程构建生产性教学实践环境,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会务组织、经营活动策划、现场布置和接待等真实的企业活动;二是利用校内模拟仿真型的实训室和现场,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课程的重点内容。例如:商务活动中的签约仪式、庆典活动策划等在模拟实训室进行仿真演练,这种边学边做的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近年来,课程组在实施学习情境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多达12种的教学方法,除了有常见的讲授法、案例研讨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实物操练法等,更是尝试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1.工作场景模拟法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工作任务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完成“企业文书管理”、“企业办公室事务管理”等6个学习情境中的多个教学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内容都与实际工作相同。为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锻炼学生职业技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按照5人左右一组成立商务公司,所有实训项目均放在各公司背景下进行。在实训项目操作中,每个公司需要各自承担不同企业的秘书工作,通过完成任务,达成准职业人标准。 2.分角色扮演实训法 虽然从秘书实务角度来看,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要角色就是秘书,但是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作场景中,会产生不同角色。学生需要交替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秘书岗位特点,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分角色实训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中进行换位思考,也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技能的全面训练。 3.任务驱动,成果导向法 课程组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整合成为6大学习情境,并将每个学习情境里的大任务细分为若干个小任务。让学生以秘书身份随着课程情境的渐近开展逐一完成项目的任务,当课程结束之际,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并进行成果展示。 4.实操与竞赛合一法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3篇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3篇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篇一:尊敬的清华大学招生办领导、老师们: 您好,我叫**,是****市**中学高三文科(11)班的一名学生,非常感谢您耐心看完我的个人申请材料。我知道,一封短信无法全面地展示自我,但我仍然会坚持实事求是,尽量言简意赅。 当我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捕捉到“清华”这个字眼时,只觉得她是一个好听的名字,大人们向往的眼神让我在懵懂中产生了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她渐深的了解让我产生了想拥抱她的那种清新而强烈的感觉。愈了解她的历史,愈觉文化之博深;愈了解她的精神,愈觉人性之纯朴;愈了解她的宗旨,愈觉前路之浩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信奉了十年的座右铭一直伴随着我,铺开了我的成长之路。 自强不息篇 我由衷地热爱生命,感谢生活孕育出我乐观、开朗、坚韧不拔的性格。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她却给了我整个春天!于是,我挥动乒乓球拍、羽毛球拍为她增添活力,用钢琴叮咚的乐声为她伴奏,用横笛的悠远和葫芦丝的淳厚为她添一缕安静的气息。远离了空虚,我为生命自强不息! 从来没有被迫读过书,对知识的渴求皆兴趣使然。自从记忆抽芽,浩瀚的知识所闪耀的人类智慧的光辉就让我迷醉。曾经,

对理科浓厚的兴趣让我执意去体会往头上扔苹果的“万有引力”,然而疼痛的感觉让我懂得了感性的冲动并不能代替自然科学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当倾向感性的我以高二文科生的身份看待理科并尝试从哲学的高度去思索时,我豁然开朗了:原来文、理科中居然蕴涵着如此多的神奇的共性,文、理科根本就是人类为了方便研究社会和自然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分工而已。从那时起,我立志做一个文理兼通的人。我相信,文科的感性和理科的逻辑思维会让我坐拥蓝天,笑看云起云落,我也为自己选择清华这样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里攻读文科找到了合理的理由。 我深知我的幸福在遥远的苍穹,而我对于学习尤其是哲学的质疑与思考似乎在不断丰满着我的羽翼。我曾私下翻阅了《西方哲学史》等书籍,粗略地了解了一些哲学流派,提出了一些毫无顾忌的观点,并且坚持追求我的“真理”。徜徉于学海,我为学习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篇 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做一个有道德的善良的人一直是我丈量人生尺度的标尺。我们祖国不仅需要精通科研的高新人才,而且更需要一批撑起华夏脊梁的“钢筋水泥”!这是真正的中华美德的沉淀,真正的民族凝聚力!我曾为学校的爱心大使深入残疾人社区,他们身体的残缺与精神的坚韧牵动了我的每一根心弦,帮助他们,我的责任!也曾作为市流动献血车的义务宣传员为汶川受灾的人们尽一份绵薄之力,默默祈祷天佑四川;而在孝敬父母的“五个一”活动中,触碰到妈妈老茧密布的脚丫的一刹,极力忍住泪水,我暗暗发誓:我要用一生来回报您我的母亲,来世让我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目录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三、教学评价 四、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正文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附录三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附录三: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严格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教学双语课程方案实施,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不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重视对学生英语专业水平和素养的培养。此外,计算机科学是急速发展的学科。申请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有两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旁听了Alex Thornton博士的《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I & II》教学过程,引进并借鉴了他的相关课程内容和体系,采用“项目驱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除了在教学模式上锐意改革,还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特点如下: 1.营造互动的双语教学环境 考虑到本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英语要求都很高。为了生动演示原理性,本课程主要用英语PPT和其它生动的多媒体手段,采用英语教学辅以必要的汉语解释。全面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掌握计算机技术基础,了解当前IT行业最新发展。 例如在“人工智能”一章的双语教学中(具体内容参考网上的课堂的视频录像),申请人请同学们自己提供在互联网中实际搜索的例子和结果,从而引出本专题的主要技术,列出英语关键词并加以解释,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根据时间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解答,着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理解学科重点。在掌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 同时,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最初的教授应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英语的使用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在学期初,教学中的英文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课件使用的语言应尽量与教材的语言一致,对关键词使用双语解释,让学生熟悉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述,保证大脑中两种语言可以准确切换,逐渐接受并适应这种教学形式。经过几周再逐渐加大英文所占比例,水到渠成地过度到幻片灯、课堂教学和提问、平时作业均采用英文,仅在极为重要的概念上稍作中文解释,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作答。小测验的题目逐渐过渡到采用英文试题,期末考试则允许同学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答题语言,因为全英文试题有相当的难度,以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

中国人民大学2020自主招生仅录取61人

中国人民大学2020自主招生仅录取61人 中国人民大学2015自主招生仅录取61人 2015年,在暂停一年后,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又重新“归队”,昨日,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向前透露,2015年学校自主招生预计录取61人,比2013年的400余人录取规模,缩水不少。 同时,人大通过高考统招录取的新生中,拥有高考加分的人数也有所减少,考虑到加分“含金量”提高,人大或将在明年的调档、录取环节,均承认考生加分。 缩小特殊类型招生规模 李向前昨日介绍,人大已在26个省市结束录取工作,共录取了2282名新生,其中,特殊类型考生人数减了,而高考统招录取人数则多了。 其中,高水平艺术团预计录取12人,较去年减少17人,高水平运动队预计录取21人,较去年减少6人。 恢复后的自主招生则预计在全国录取61人,与2013年的400余人录取规模相比,大为减少。 李向前分析,自招录取规模减小,与教育部2015年严格控制自主招生比例和人大自身对自主招生严格要求有关。 北京本一考生近100%“如愿” 2015年,人民大学全面实行“宽口径招生”改革,并设立“人文科学试验班”,首次实现跨学院联合招生。 这种大类招生改革降低了考生专业选择难度,李向前透露,2015年人大各省市一批录取考生专业志愿满足率提高了6.3个百分点,达97.3%,仅个别考生出现调剂志愿录取情况,其中,北京市一批考生的专业志愿满足率,更是达到99.93%。

在京本一和提前批均扩招 人大在北京高考统招录取工作已结束,据李向前透露,按等量计划(即招收同等数量考生)比较,人大在京文理科录取线(文科660分,理科686分)均排第3名。 人大校本部在京一批扩招8人(文理各4人),达142人,通过特殊类型招生(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形式)又在 京招生26人,提前批次小语种录取扩招3人,达13人。 不过,人大在京提前批次国防生和艺术类招生中,起初并未招满生源,还参加了北京本科提前批的征集志愿。李向前分析,这是小 概率事件,与考生不敢填报和2015年相关招生计划管理更为严格有 一定关系。 明年或将“全面”承认加分 李向前透露,由于教育部及各地严控高考加分,人民大学2015 年高考统招录取的考生中,有高考加分的人数,已下降至146人, 比去年减少212人。 此前,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名校,因加分项目繁多、加分有水分猫腻等因素,往往只是在调档时,承认考生加分,但在随后的分 专业录取时,又不承认加分,而按照考生高考实考分操作。 清华曾一度不承认四川省的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去年,还曾自发对凭借二级运动员身份考入清华的所有新生,进行体育专项复核。 但在严控高考加分的大背景下,李向前认为,高考加分含金量已与往年不同,学校就正在考虑,明年或将在调档和分专业录取时, 均承认考生的高考加分。 亮点 准新生参加开放日校长送书当礼物 昨日,人大“录取现场开放日”活动,共分上午、下午两场,6 名已被人大录取的准新生参加了下午场。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探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探索”旨在研究性如何通过使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发展意识及创新意识,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让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培育新型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方法实践自学一般来说,信息技术课的课型为两类:一是理论课,二是实践课(上机实习课)。但是我认识还存在着第三种课型,即实践项目课。教师应该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的要求,根据对学生学习技能的规律研究,在教学设备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力争将每堂信息技术课都上成理论实践结合的课型,即将学生带入微机教室中上课,达到每人一机,边学理论边实践操作,技法传授和技法训练相结合,手脑并用,教练合一。这样理论实践当堂结合,并当堂转化为技能,教学效果较好。实践项目课的课型,可以说是目前较科学、应用频率较多的课型。实践项目课的课型如何具体操作?经过研究、探索和网上讨论交流,总结出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上好实践项目课课堂教学的较理想模式。 1、情境创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时,教师应当用最有效的方法、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课的艺术性具体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师要注意采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沟通师生感情,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地去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课的形式、内容和语言,甚至导课时的情感和动作。例如,教学“电子邮件的使用”一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电子邮件”的兴趣,可以简单介绍“马拉松”长跑比赛来历的故事,然后问学生现在什么邮件最快,学生多想到特快专递,教师这时介绍是“电子邮件”最快。当学生们听说几秒钟之内就可以收到“电子邮件”时,顿时感到惊讶并立即产生亲手试试的欲望。这样,导课就算成功了。 导课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的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架构与学生经验、兴趣相关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其进入情境非常重要,这关系着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品质,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养成也很关键。例如,在创设“美化工作表”这一课的情境时考虑到这一部分知识点多且杂,部分知识点与Word排版类似,容易使操作熟练的学生感觉没兴趣、不熟练的学生又跟不上等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本班的成绩表为操作样本,贴近学生的生活,以组为单位,形成组内合作、

(完整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一、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其中,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强调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以及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强调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思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二、课程内容架构 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方式进行设计。小学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其中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72课时,适宜在三、四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各36课时,适宜在五、六年级开设。初中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36课时,适合在七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和“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各36课时,适合在八、九年级开设,也可以在七年级开始开设。基础模块是各地各校必须完成的内容,拓展模块是可以根据条件选择开设的内容。不同学段在内容和水平上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小学阶段以体验为主,强调借助积木式编程工具,通过对对象、模块、控制、执行等概念及作用的直观操作体验,感受编程思想;初中阶段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通过尝试设计与实现基本程序结构,将实际问题解决与算法思想形成联结;而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一、学科特点 根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分析,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与学生的素质等条件差别较大,但不管条件差别有多大,我们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适性和迁移性,也就越适应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 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别是小学阶段,主要是用计算机,而不是学计算机,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与其它学科或活动整合在一起,其综合性非常强。 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 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严格执行“加强基础,淡化语言,注重应用,强化实践”的指导思想。 5.实验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离不开实验的学科。它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操作。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必须突出实验性的特点。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上机实验,上机实验操作直接关系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水平和教学水平。 6.趣味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趣味性,无论在哪个年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课堂结构高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学法指导经常化,能力培养始终化是新时期给我们计算机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常有如下几种: 1、愉快式教学法。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分解任务法。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教师的授课时间一长,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在备课时,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再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每次课讲解一个模块的一个知识点,马上动手进行训练,以增强趣味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一节课先安排3分钟的英文指法训练,接着安排5分钟的艺术字的制作内容讲解,10分钟的制作艺术字的实践训练。再安排10分钟的创作比赛,5分钟的评一评,看谁学得好、做得对。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设置几个小问题,留待下次课前抢答,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次讲得虽少,但日子久了,积少成多,知识的聚集就越来越多。 3、任务驱动法。把教学内容设计在一个个实际任务中,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带领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

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

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 前言: 教学原则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指导原理。本论文在介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学习过程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对各个教学原则,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和学习,重点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 关键字:教学原则教学特点 第一: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互相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首先,输入阶段就是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内容、创立学习情境。同时在具体讲授教学内容是,首先提出与课程相关的若干为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在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新知识发生作用,进入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其中新知识被纳入原有的计算机认知结构中进行改组进而形成新的计算机认知结构。最后进入操作阶段,通过实验,练习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它既与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有共性,

又有它本身的个性。根据我国现代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现代性特点: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现代最新的成果,教学用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前进不断更新。 实践性特点:信息技术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上机实践,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工具性特点:计算机是“人类通用智力工具”。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和应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去处理现代社会的信息。 应用性特点: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之中,而且越来越深入,例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化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通信等各个领域里计算机都担当了重要作用。 第三: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的教学原则是信息技术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它是在基本的教学论原则的指导下,以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主要特性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基本特点等为依据而确定的。根据基本的教学理论,结合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体现在以下八点:1)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学既有思想性又有科学性,把两者结合起来。思想性,指教学要体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自主招生常见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自主招生常见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常见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2016自主招生报名已经开始,并于3月29日截止报名。但是报名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大自主招生限报几所学校? 教育部统一的自主招生报名系统允许各校对此做不同的设定。我校设置的限报数为1所,也就是说,若考生在报名系统中已经向1 所高校提交报名信息,将无法填报我校。考生须我校报名系统关闭 前(2016-03-3000:00:00)确认志愿。考生未确认志愿时可更改志愿 学校,但一旦确认志愿不可更改。 2.往届生可以报自招吗? 只要符合我校2016年自主招生简章中报名基本条件和对应专业附加条件的,应往届生均可报考。 3.综合素质评价表有固定格式吗? 按照教育部规定,综合素质评价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的重要材料,由中学负责组织实施。我校对综合素质评价表无 格式要求,各省份综合素质评价表格式不同。考生可向中学了解详 细情况。若无法出具此项材料,需中学出具书面说明。 4.哪些奖项符合报考条件(能取得复试资格)?复试时主要看什么? 人大自主招生的报名条件、材料初选、复试等环节,主要由招生专业相关领域学科专家制定和把关。从报名条件来看,不存在获得 某类奖项就一定能取得复试资格的要求或标准,大多是采取同等条 件下有相关奖项可予优先考虑的办法。专家审阅报名材料时,不仅 要看学生的品行和平时成绩,还要通过学生的个人陈述、曾经参加 的学术和非学术活动等一系列资料,全面了解其对于所报专业的兴趣、积累、发展意愿及潜力。

复试形式主要是面试和笔试,部分专业还增加了其他相关考核环节,如机考、实践环节等等。复试内容不限于高中课程的范围,有相当部分与所报专业有关,同时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无法一蹴而就,因此考生在短时间内为自主招生做针对性的准备意义不大。 5.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初选淘汰比例、面试淘汰比例、录取人数的比例是多少?我所在的省份有多少招生计划? 我校不提前制定各环节淘汰比例,视具体报名人数、复试人数而定。我校自主招生资格生和招生计划均不分省制定,而是按优中选优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选才。 8.我是理科生,但是从小对汉语言文学就有兴趣,并且发表过小说,我可以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主招生吗? 可以的。我校2016年自主招生的人文科学试验班是文理兼招,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和理科试验班(物理、化学与心理学)仅招收理科生。核心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某个专业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9.只有简章上的9个专业参加自主招生吗?经济类、新闻类、PPE实验班等其他专业可以申报吗? 简章以外的专业不接受考生报考自主招生。欢迎在普通一批报考我校,届时可参考各省招生计划! 10.符合什么条件才能申请参加“人文拔尖人才加试”呢?加试的比例有多少? “人文拔尖人才加试”旨在选拔在人文学科领域已经具有相当造诣,具有极佳培养潜力的苗子,降分幅度扩大到60分,仅限报考人文科学试验班相关专业的考生参加。从考生角度来说,并不需要申请,只要按照招生简章要求准备好报名材料,充分展现自己在所报专业领域的积累、成果、特长和潜力即可。根据简章要求,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方可获得加试资格:(1)经初选专家审定,在报考的具体专业所需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方面有突出表现;(2)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