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一、领导用人心理的内涵与意义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其整个素质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整体素质的动力结构和运作基础,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素质发挥的功效及其实践活动的成败。”[2]在领导科学领域中,有关领导者心理素质问题是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领导者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指领导者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健康程度,它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成熟与否、称职与否的一个标志,它直接影响到领导者的行为,影响到领导者的整体形象。”[3]

(一)领导用人心理的涵义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加快,无论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还是人们的观念和心态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使现代领导用人活动中存在着的大量心理问题日益显现出来。譬如,领导者在选才用人时应该遵循那些心理原则,才能适应现代领导用人工作的需要?干扰领导者选才用人的社会心理效应有哪些?存在于领导者用人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有几种表现形式?在领导用人过程中,领导者应如何塑造自己健康的用人心理品质如此等等。研究领导用人心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回答和解决领导用人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揭示领导用人活动中心理活动的规律。

领导用人心理一般是指领导者对其下属赋予一定的职责和任务时的各种心理活动现象的总和。[4]它是研究其对下属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各种用人心理现象的特点、产生、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心理活动过程。其宗旨是通过分析研究领导者用人心理,谋求人与事的最佳配合和领导与被领导的心理平衡。领导用人心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受领导者的世界观所支配。在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领导活动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领导用人心理是受无产阶级世界观支配的,是社会主义的领导者能够用好下属的前提和基础。领导用人心理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知人、任用和培训三个阶段。在知人中用人、培训人,在用人中又进一步知人,这种循环过程越多,领导用人心理就越完善,对下属的任用就越趋近于合理。

研究领导用人心理的任务主要是:揭示领导者为了更好地实现领导用人职能所应该具备的心理品质;揭示领导用人活动过程的心理机制;揭示领导者运用领导心理,艺术地选人用人、充分调动下属积极性的心理方法。

(二)领导用人心理的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