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力学实验探究

2021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力学实验探究

2021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力学实验探究
2021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力学实验探究

力学

1.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阳用同一实验装置,让

从斜面上滚下的小钢球钻入水平面上的硬纸盒,完成以下实验。

(1)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被推的远近,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

时物体的______越大,动能越大。对比甲、乙两次实验还可以得出:质量相

同时,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______。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所受

滑动摩擦力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如果做乙图实验时,硬纸盒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为防止因此造成硬纸盒

损坏需改进乙图实验,再与甲图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应

采用以下______方法(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

D.换用一个较重的硬纸盒

(3)若要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另一因素,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选择两个______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相同

高度由静止滑下。

(4)小阳在原硬纸盒的上表面粘上砝码,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过比

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______有关。

2.一根长度为1.2m、重为5N的金属棒AB置于水平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始终沿竖直方向拉棒的B端使其缓

慢匀速拉起,直至离开地面,如图甲所

示.

(1)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与B端离开地面的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最合理的

是______.

(2)在B端拉起的过程中,当?1=1m时,测力计的示数F1为3N;由此推断:金属棒的重心到A端的距离

d=______m,当?2=2m时,拉力F1做的功W2=______J.

(3)若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置于水平地面上的金属棒AB的左端A缓慢匀速拉起,当?=0.6m时,测力

计的示数F2=______N.

3.小红利用托盘天平(最大测量值200g。分度值0.2g),量筒,水(ρ水=1.0×103kg/m3)、食盐,烧杯、白纸、

滴管、勺子等器材配置盐水,步骤如下:

(1)调节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

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平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为称量出2g盐,小红先将一张白纸放在天平左盘上,仅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游码示数如图甲所

示,则白纸的质量为______g;接下来,应该先将游码移至______g处,再用勺子向左盘的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并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2g盐全部倒入烧杯中(假设加盐后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变

),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为______g/cm3。

(4)小红发现可以用实验中的天平和烧杯制作“密度计”。她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0g。然后在烧杯中加水,

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g,并在水面位置处做好标记,如图乙所示。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为方便使用该“密度计“,小红做了如下的使用说明:

①图丙中横坐标表示m,纵坐标表示待测液体密度ρ.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ρ?m图象,并在坐标轴上标

出ρ的最大值。

②理论上,该“密度计”可以鉴別密度差异不小于______g/cm3的液体。

4.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______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

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的前提下,只需将______即可。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你认为______

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

(4)实验中小王发现:如果在杠杆的O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究实验时是否影响到

杠杆的平衡?请说明理由______。

5.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水和细线,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测量矿石质量前,将游码移到0刻线,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向______(填

“左”或“右”)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

(2)接下来的实验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图乙中的标号)。

(3)测量质量时,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右盘中所放砝码如图A所示,再将游码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天平平衡。

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

(4)实验测得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6.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

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已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

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

将磁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选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

积为______cm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______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问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______(选填

“纯酒精”或“水”)。

7.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用压强计和盛有水的容器进行实验,情形如图甲所示。比较A、B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

_________的压强都相等;比较A、C可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__________有关。

(2)用如图乙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

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的D、E所示。由此可推断:a、b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__________ρb,a、c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__________ρc。

8.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

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接触面上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

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如果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两图可得出的

结论是______。

(3)某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于是他将甲图中木块切去一半(如图丁所示),

重复甲图的实验操作。他比较图甲和图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

9.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准备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长方体木块和砝码。

他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匀速拉动长木板,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在木块上加砝码,如图2所示。匀速拉动长木板,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完成下列任务:

(1)在图3中画出长木板被匀速拉动时(木块相对桌面静止),长木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2)通过实验步骤①②可验证猜想______。

(3)要完成对“猜想三”的验证,需在实验步骤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请你写出下一步的实验方案。10.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木块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__力。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______,滑动摩擦力

越大。

(3)比较第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若在第1次实验中,木块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0.4N(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5)第2次实验中,砝码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1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话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情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间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他们选择的器材有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砝码、木板、毛巾等,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面做______运动,使摩擦力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收集实验数据如表:

①分析表中______组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B。

②分析2、3、4或8、9、10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

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______有关。

12.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高度由

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它的运动状态将会______。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运用科学推理法的实验还有:______。

13.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选填字母)。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

加而__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

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

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

14.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二: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猜想三: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过程中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是通过______反映的。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______两组实验对比,可初步验证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对比乙、丙两组实验,小明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

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就越______。

15.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______。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

(2)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它______。

(3)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______。

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4)将图乙中的水换成酒精(ρ酒精=0.8×103kg/m3),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5)小红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

理”,实验过程中______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填“甲”“乙”“丙”或“丁”)

1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月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分析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分析③⑤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若先完成实验②,再完成实验①,则测得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根据图中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17.(1)小丽发现:体积大的铁块质量大、体积大的木块质量也大、水也是这样。于是,她选用水来“探究同种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①小丽测量水的质量需要的器材有:盛水的容器、水、烧杯和______。

②小丽为了简化实验,找来一个小杯,通过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实验次数水的质量/g水的体积

110.11小杯

220.02小杯

329.93小杯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小丽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水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比。

③小梅用另一种杯子按小丽的方法“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出了与小丽完全相同的结论.在与

小丽交流时,发现这种实验方法虽然简单,但由他们的实验数据得出的质量与体积的______不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决定用量筒替代小杯继续进行探究…

(2)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①由图甲可知,小明选用的石块的重力是______N。

②如图乙、丙所示,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石块浸入水中时,小明通过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则说明“浸在水中的石块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③小明要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的实验结论,他还要选用______来继续做更多次的实

验。

18.小明等几位同学设计不同实验探究浮力。

(1)他们找了一段较细的红线,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乒乓球和大烧杯的底部,再向烧杯缓慢注水,直到水将

乒乓球浸没,发现红线在竖直方向被拉直,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大烧杯倾斜,发现红线仍旧在竖直方向被拉直,如图乙所示。根据两次观察到的现象,小明他们认为:乒乓球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序号)。

A.大小与乒乓球的体积有关

B.大小与水的密度有关

C.方向可能竖直向上也可能斜向上

D.方向竖直向上

(2)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弹簧测力计示数是4.0N.然后,将铝块慢慢浸入水中,当铝块部分浸入水

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______N;当铝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铝块受到浮力大小是______N.实验结果表明:铝块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浮力越大。

19.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以图a、

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g取10N/kg)

(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N;

(2)通过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3)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

深度的关系图象,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2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关系是:

F1>F2>F3,F3

(1)比较______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跟______有关。

(3)分析甲、丙两图可得,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物体的密度ρ物=______。

(4)深入分析丙、丁两图,比较水对烧杯底的压强p水,和某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p液的大小关系,则

p

______p液。

21.木块在水中漂浮,铁块在水中下沉。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的密度有关呢?兴趣小

组同学用溢水杯、质量不计的薄壁玻璃瓶、若干完全相同的透明塑料杯、水、浓盐

水、蜂蜜、食盐、细沙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往玻璃瓶里装满水并拧紧盖子;

第二步:把玻璃瓶放入装水的溢水杯中,用塑料杯接住溢出来的水(如图);

第三步:将玻璃瓶里的物质分别换成浓盐水、蜂蜜、食盐、细沙并装满,重复以上实验;

第四步:比较每次溢出来水的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里水的多少应该以______为准。

(2)若每次溢出来水的体积______,则初步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否则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3)本实验是通过比较每次溢出来水的体积来比较浮力,这里运用了______的思想方法,其依据是______。

22.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

重均为0.5N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你认为

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

“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

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23.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此时的杠杆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实验时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

衡的影响,且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应将杠杆调到______。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一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

臂l1=0.2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0.3m。甲同学测出了这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科学,理由是______。他把右边的钩码换成弹簧秤,使杠杆从水平位置慢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C所示,此过程中,弹簧秤拉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3)图B实验中,小明把两边的钩码同时远离支点一格,杠杆不再平衡,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会

下沉。小明回家又做了图D的探索,将一根长为L,重为G

的均匀木棒,有1

5

的木棒伸出桌子边缘,用竖直

向下的力F0压木棒的一端,当F0=______时,木棒刚好会被翘起。

24.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由于手中没有天平,现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测物体的质量。如图甲所示,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

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将待测金属块用细线挂在杠杆左侧A点,用完全相同的细线将若干钩码挂在杠杆右侧B点,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已知右侧钧码的总质量为52g,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g。

(2)将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液面升高,如图丙所示,

则该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m3。

(3)由(1)、(2)步可求得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kg/m3。

(4)若在第(2)步中先进行图丙所示操作,再进行图乙所示操作,则所测得金属块的密度相对于第(3)步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

数据记录如表所示,第三次实验时的拉力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

?/cm

拉力F/N

绳自由端移动的

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2100.83083.3% 2410 1.530②

3610①30?

(1)实验中应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表格中编号①的数据应为______;编号②的数据应为______;

(3)比较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使用同样的滑轮组,______;

(4)如果在第一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N。

26.提高机械效率,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测量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如图(每个动滑轮重相同。

忽略摩擦及绳重)。

(1)实验中应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实验过程中收集到a、b、c三组实验数据如下。

装置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m弹簧测力计示数/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a20.1 1.50.2

b20.1 1.00.3

c50.1 2.00.3

计算出a组实验的:有用功______J,机械效率______。

(3)比较a、b两组的机械效率,它们的关系是:η1______η2.若提升相同物重到相同高度,与a装置相比,b

装置的优势是______。

比较b、c滑轮组,它们机械效率的关系是:η2______η3。

27.某小组进行“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的活动.

(1)小明用两辆相同的小车,在其中一辆小车上放一个砝码,然后让它们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撞击置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如图(a).

①将小车从同一位置处释放,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______相同.

②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来比较小车动能大小.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动能大小与质量大小有关.

(2)小红改变实验方案: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如图(b).发

现:木块滑行的距离不一样远.根据这一现象,能做出以下哪个判断?______.

A.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无关,一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B.物体动能的大小除了与质量有关外,一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C.不能判断物体动能大小是否与质量有关,动能大小一定与质量外的其他因素有关

(3)本实验装置的斜面如果是光滑的,还能得出结论吗?______.

28.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__(选填“A”或“B”)的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

来反映的.

(2)实验表明,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A推得越远,可以得出结论物体质量一定,

______越大,动能越大.

(3)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

静止滚下,并观察记录.

(4)有同学用图乙装置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设计了以下二个实验方案:方案一:用

同一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至不同程度,静止释放,推动相同位置的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推动后移动的距离;方案二: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推动相同位置的同一木块,比较木

块移动的距离.该同学的两个方案中,能完成动能影响因素探究的是方案______(选填“一”、“二”),另一个方案无法完成的原因是:______.

29.小明做“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小球从同一斜面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

推动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图甲实验中,让两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的大小来说明小

球动能的大小,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的关系.

(2)由图乙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物体的动能越大.

(3)小华利用图丙装置做“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时,通过观察小球撞击相同塑料软片的数目来

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图中未画出固定塑料软片的装置).老师指出此装置不适合体积不同的两个小球做实验,原因是______.

(4)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后,小红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

块.观察到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情况是______.

A.质量大的铁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较远

B.质量小的铁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较远

C.质量不同的铁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相同

30.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图甲中是同一辆小车,

从不同高度释放。

(1)小球进入水平面时的动能是由______能转化来的,实验时木块被推得越远,小球对木块______越多,表

明小球的动能______。

(2)比较图甲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初步结论为______。

(3)另一小组实验发现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距离相差太小,仅利用原有器材,通过______,可使实验现象更

明显。

(4)有同学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

度后由静止释放,将同一木块推动一段距离后进行比较.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答:______,理由是______.31.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

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

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由图1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有关。

(3)小丽根据图1甲、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正

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

(4)某同学用图2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2>?1)由静

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_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32.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球A从斜面上某点滚下,撞击在

水平面上的木块B,木块B移动一段距离。

(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__(选填“小球A”或“木块B”)的动能。

(2)实验表明,让小球A分别从斜槽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大,速度越______,木块B被撞得越远。

可得结论: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______,动能越大。

(3)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让不同质量的小球A从斜面______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比较木块

B被撞移动的距离。

33.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简单机械。

(1)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重85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拉力大小为5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根据这

些已知量条件,以下四个物理量:①动滑轮的重力②动滑轮提升的高度③额外功④拉力的功率,其中能求出的有______和______(填写序号).

(2)如图乙所示,质量2kg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已知斜面

高为h,斜面长为s,且s=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物体所受到的拉力F=______N,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N.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速度;越大;相同;

(2)C;(3)质量;(4)压力大小。

【解析】

【分析】

(1)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在探究时需要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即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实验中,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由小球的高度决定,通过调整高度可调整其速度,从而改变动能;

(3)即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选择不同质量的小球;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在解决多因素问题时常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对于动能的大小研究常采用转化法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被推的远近,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对比甲、乙两次实验还可以得出:质量相同时,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所受滑动摩擦力相同。

(2)如果做乙图实验时,为防止造成硬纸盒损坏掉落,可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这样小球的动能减小,撞击纸盒后前进的距离变小,就不会掉落了。

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不能与甲控制相同的质量,故A错误;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不能与甲控制相同的接触面,故B错误;

C.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小球的动能减小,撞击纸盒后前进的距离变小,就不会掉落了,故C正确;

D.换用一个较重的硬纸盒,则可能推动的距离过小,无法正确判断动能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3)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若要探究影响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操作方法是:选择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

(4)小阳在原硬纸盒的上表面粘上砝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由于纸盒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同,所以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1)速度;越大;相同;

(2)C;(3)质量;(4)压力大小。

高中物理专题七实验(力学实验)教案

专题七、实验(力学实验) 【典型例题】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 1.用某精密仪器测量一物件的长度,得其长度为1.63812cm.如果用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来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_______cm,如果用50分度的卡尺来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_______cm,如果用千分尺(螺旋测微计)来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_______cm. 2.图1甲为20分度游标卡尺的部分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____ mm ;图乙为螺旋测微器的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__ mm. 3.在某一力学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1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T .测出纸带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 1、x 2、x 3、x 4,为了使由实验数据计算的结果更精确些,加速度的平均值为a =___ ___;打下C 点时的速度v C =__ ____. 二、验证性实验: 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1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 (2)如图2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 0.1s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 ;该纸带是采用 (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 三、探究性实验: 5.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1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 的A 、B 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 、B 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 点,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 、B 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 (2)右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 是M 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 之和,|v 22-v 2 1|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 ,F 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 是F 在A 、B 间所作的功。表格中△E 3=____,W 3=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请在图2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W 图线。 四、设计性实验: 6.如图6所示,水平桌面有斜面体A ,小铁块B ,斜面体的斜面是曲面,下端切线是水平。现提供的实验工具只有:天平、直尺。其他的实验器材可根据实验需要自选。设计一个实验,测出小铁块B 自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小铁块B 做的功。要求: (1)请在原图中补充画出简要实验装置图。 (2)简要说明实验要测的物理量。 (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4)写出实验结果的表达式(重力加速度g 已知) 五、创新型实验: 7.某同学想利用DIS 测电风扇的转速和叶片长度,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左下图所示.他先在某一叶片边缘粘上一小条弧长为△l 的反光材料,当该叶片转到某一位置时,用光传感器接收反光材料反射的激光束,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矩形波,如右下图所示,屏幕横向每大格表示的时间为5.00×10-2s .则矩形波的“宽度”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电风扇的转速为______转/s ;若△l 为10cm ,则叶片长度为________m . 图6 图1

高级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汇总

高级高中物理力学实验 专题汇总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纲解读 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2.会计算纸带上各点的瞬时速度.3.会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4.会用图象法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图象求加速度. 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2.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 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3.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 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规律方法总结 1.数据处理 (1)目的 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 (2)处理的方法 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 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

北京四中高中物理实验(一)

北京四中 编稿:王运淼审稿:陈素玉责编:郭金娟 高中物理实验(一) 力学实验 本周主要内容: 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2、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6、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7、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本周内容讲解: 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实验目的] 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 此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与一个力产生相同的 效果(即: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看其用 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 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 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一段,细绳套,弹 簧秤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用两条细绳套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3.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 4.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在白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椐平行四边形定则用画图法求出合力F。 5.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O点起做出这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7.改变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比较每次的F与F'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 [注意事项] 1.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2.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O必须保持不变。 [例题] 1.在本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答案:ACD 2.做本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张,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指出错在哪里? 在(1)中是________________。 在(2)中是________________。 在(3)中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实验中验证的是力的合成,是一个失量的运算法则,所以即要验证力大小又要验证力的方向。弹簧秤的读数是力的大小,细绳套的方向代表力的方向。 (1)两绳拉力的方向;(2)“的大小”后面加“和方向”;(3)“相同”之后加“使橡皮条与绳的结点拉到O点” 2、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习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即时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

【名师精品】高中物理经典题库-力学实验题30个

力学实验题集粹(30个) 1.(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的直径,测量读数为0.515mm,则此时测微器的可动刻度上的A、B、C刻度线(见图1-55)所对应的刻度值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55 (2)某同学用5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某个长度L时,观察到游标尺上最后一个刻度刚好与主尺上的6.2cm刻度线对齐,则被测量L=________cm.此时游标尺上的第30条刻度线所对应的主尺刻度值为________cm.2.有一个同学用如下方法测定动摩擦因数:用同种材料做成的AB、BD平面(如图1-56所示),AB面为一斜面,高为h、长为L1.BD是一足够长的水平面,两面在B点接触良好且为弧形,现让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达B点后顺利进入水平面,最后滑到C点而停止,并测量出BC=L2,小物块与两个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图1-56 3.在利用自由落体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所用的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每4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时单位,记为T.在一次测量中,(用直尺)依次测量并记录下第4点、第7点、第10点、第13点及模糊不清的第1点的位置,用这些数据算出各点到模糊的第1点的距离分别为d1=1.80cm、d2=7.10cm、d3=15.80cm、d4=28.10cm.要求由上述数据求出落体通过与第7点、第10点相应位置时的即时速度v1、v2.注意,纸带上初始的几点很不清楚,很可能第1点不是物体开始下落时所打的点.v1、v2的计算公式分别是:v1=________,v2=________,它们的数值大小分别是v1=________,v2=________.4.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打点取好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1-57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填字母) 图1-57 (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____.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 5.有几个登山运动员登上一无名高峰,但不知此峰的高度,他们想迅速估测出高峰的海拔高度,但是他们只带了一些轻质绳子、小刀、小钢卷尺、可当作秒表用的手表和一些食品,附近还有石子、树木等.其中一个人根据物理知识很快就测出了海拔高度.请写出测量方法,需记录的数据,推导出计算高峰的海拔高度的计算式.6.如图1-58中A、B、C、D、E、F、G为均匀介质中一条直线上的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是1cm,如果波沿它们所在的直线由A向G传播,已知波峰从A传至G需要0.5s,且只要B点振动方向向上,D点振动方向就向下,则这列波的波长为________cm,这列波的频率为________Hz.

专题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

专题力学实验 一、测量物质的密度 1.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 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 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3)按__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 (4)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剩余油和烧杯的总质量 2.小科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再取回右盘中最小的砝码,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移动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测得矿石的质量是210g; (2)因矿石体积较大,她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g/cm3。 3.彤彤很想知道牛奶的密度,她用天平(带砝码)(或弹簧测力计)、一个干净的带盖子的空塑料瓶和水,进行了测量。请你将她的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主要实验步骤: (1)她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当天平的指针 位置如图所示,她应该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移动 (填“左”或“右”),使天平达到平衡; (2)用天平测量出一个干净空瓶子(带盖子)的质量是m1; (3)用天平测量出装满水的瓶子(盖紧盖子)的总质量是m2; (4)用天平测量出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牛奶的密度ρ牛奶= 。 4.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酒精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1;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高度为h1; ③将水倒出,倒入酒精,用天平称出的烧杯和酒精的质量仍为m2; ④ ⑤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2)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③ ④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3)请你从操作难易程度方面,对两位同学的实验做出评估。

高中物理中的,力学实验与创新

高中物理中的力学实验与创新 高考对学生力学实验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十一个实验: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②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③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④验证牛顿第二定律;⑤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⑦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⑧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⑩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高考除了对课本中原有的学生实验进行考查外,还增加了对演示实验的考查,利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对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加以重组,来完成新的实验设计.设计型实验将逐步取代对课本中原有的单纯学生实验的考查. 力学试验的解题策略在于:1.熟知各种器材的特性.2.熟悉课本实验,抓住实验的灵魂——实验原理,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熟知两类误差分析. 一、力学试验解析: 1、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例1】用游标卡尺测得某样品的长度如图1甲所示,其读数L=__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边长a如图乙所示,其读数a=________mm. 图1

解析: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读数为20 mm+3×0.05 mm =20.15 mm.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读数为 1.5 mm+23.0×0.01 mm=1.730 mm. 答案20.15 1.730 【题后反思】1.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由主尺读出整毫米数l0,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的格数n,则测量值(mm)=(l0+n×精确度) mm.注意:(1)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一般为游标尺上总刻度数的倒数.(2)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测量值(mm)=固定刻度指示的毫米数(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上与固定刻度基线所对的刻度值(注意刻度值要估读一位)×0.01 mm. 【强化训练1】(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小球的直径,结果如图2甲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________ mm. 图2 (2)知识的迁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应用螺旋测微器的原理,解决下面的问题:在一些用来测量角度的仪器上,有一个可转动的圆盘,圆盘的边缘标有角度刻度.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出圆盘转动的角度,在圆盘外侧有一个固定不动的游标,上面共有10个分度,对应的总角度为9度.如图乙中画出了游标和圆盘的一部分.读出此时圆盘的零刻度线相对于游标零刻度线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度. 答案(1)10.975 (2)20.6 解析:(1)螺旋测微器主尺读数为10.5 mm,可动刻度一共50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

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2017、04 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气垫导轨上放置着带有遮光板的滑块A、B,遮光板的宽度相同,测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实验中,用细线将两个滑块拉近使轻弹簧压缩,然后烧断细线,轻弹簧将两个滑块弹开,测得它们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 (1)图22⑴为甲、乙两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板宽度d时所得的不同情景。由该图可知甲同学测得的示数为mm,乙同学测得的示数为mm。 (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 被压缩弹簧开始贮存的弹性势能P E 2.为验证“动能定理”,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5a所示,木板倾斜构成固定斜面,斜面B处装有图b所示的光电门. (1)如图c所示,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挡光条的宽度d= (2)装有挡光条的物块由A处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加速下滑,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则物块通过B处时的速度为________ (用字母d、t表示); (3)测得A、B两处的高度差为H、水平距离L.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了完成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10甲所示,将质量为m、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在一定高度h由静止释放,小球正下方固定一台红外线计时器,能自动记录小球挡住红外线的时间t,改变小球下落高度h,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此方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快捷. (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________mm; (2)为直观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作下列哪一个图象________; A.h-t图象 B.h-1 t图象 C.h-t2图象 D.h- 1 t2图象 甲 0123401234 5 45 5 45 可动刻度 固 定 刻 度 固 定 刻 度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 一、力学 1.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与物块相连,一起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5N竖直向上的拉力,物块没有被提起来.则 A.弹簧对手的拉力大小也一定是5N B.弹簧对手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弹簧发生了形变 C.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手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点相同 D.物块没有被提起来,所以弹簧对物块的拉力没有产生作用效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的拉力与弹簧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手对弹簧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弹簧发生了形变,故B错误;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手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点分别作用在弹簧顶端和下端,即作用点不相同,故C错误;物块没有被提起来,是因为受到的合力为零,但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的作用效果是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 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A 【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 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

图1 力学实验探究题 实验一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在中考中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考查点1、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考查点2、实验步骤的正确填写、排序; 考查点3、实验中误差、常见问题的分析处理; 考查点4、运用ρ=m/v 计算密度; 考查点5、实验的评估及改进; 考查点6、运用特殊方法侧密度,如助沉法、累积法、饱与溶液法等。 例题:钦州坭兴陶就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小刘取了一小块陶器样品,通过实验来测定坭兴陶的密度,过程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样品质量时,所用砝码与游码位置如图22乙所示,则样品质量为 52 g 。 (3)用量筒测量样品体积时,样品放在 量筒前后的水位情况如图22丙所示,则样 品体积为 20 cm 3 (4)样品的密度: 2、6 g/cm 3。 15.(2014,福州)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右__调,使天平平衡。测量李子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李子质量就是__21、0__g 。往量筒中注入60 mL 的水,将该李子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 则李子的体积就是__20__ cm 3,密度就是__1、05__ g/cm 3。 16.(2014,汕尾)在用天平与量筒测量一小块大理石密度的实验过程中: (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 ①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__水平__工作台面上; ②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_零刻度线__处; ③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实验过程: 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与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大理石的质量就是__43、2__ 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 如图乙所示,则大理石的体积就是__15__ cm 3,此大理石的密度就是2、88×103 kg/m 3。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学测试题。带答案

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拉车前进,马先对车施力,车后对马施力,否则车就不能前进 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相互作用的物体一定接触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相同D.某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由施力物体产生,被受力物体所接受的 B.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5.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地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坚硬没发生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铅球也发生了形变 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即为铅球的重力 6.有关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叫矢量 B.矢量的大小可直接相加,矢量的方向应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C.速度是矢量,但速度不能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速度,因为物体不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运动 D.只用大小就可以完整描述的物理量是标量 7.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

高中力学实验专题 高中物理《考试说明》中确定的力学实验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有四个实验与纸带的处理有关,可见力学实验部分应以纸带的处理,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为核心来展开复习。近几年力学实验中与纸带处理相关的实验、力学创新实验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以分组或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查对实验方法的领悟情况、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是高考实验题的新趋势。要求考生掌握常规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将课本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应以掌握常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规范操作程序、数据处理方法等为本,同时从常规实验中,有意识的、积极的提取、积累一些有价值的方法。逐步过渡到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 (一)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1.纸带的选取:一般实验应用点迹清晰、无漏点的纸带中选取有足够多点的一段作为实验纸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还要求纸带包含第一、二点,并且第一、二两点距离接近2.0mm 。 2.根据纸带上点的密集程度选取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每打n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时间间隔为n 个打点时间间隔,即T=0.02n (s )。一般取n =5,此时T=0.1s 。 3.测量计数点间距离。为了测量、计算的方便和减小偶然误差的考虑,测量距离时不要分段测量,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即测量计数起点到其它各计数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得: 1s S I =,12s s S II -=,23s s S III -=,34s s S IV -=,45s s S V -=,56s s S VI -=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

力学专题训练(1) 一、单项选择题Array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轿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关于轿车所应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观后镜能扩大视野,有利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B.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保证安全 C.车上配备安全气囊,是为了防止发生撞击时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D.汽车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保养,给有关部件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部件间的摩擦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 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小明在运动场上看到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王好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中宏同学百米冲刺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他具有惯性 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所受的力是平衡力 如图所示,绳子通过一个动滑轮悬挂一个重100N的物体,一人拉着绳端从A向B走过6m用了5s,物体被匀速提高2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拉绳子做功为200J,平均功率为40W B.人的拉力不知无法求出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C.拉力做功为600J,功率为120W D.拉力大于100N,功率为120W 一辆平板车的一个轮子陷入泥里,小红和小君来帮忙,小君采用帮忙拉车的方法,小红采用捯车轮的上部边缘的方法。若两人用力相同,方法合理,实际效果() A.小君的好 B.小红的好 C.一样 D.无法判断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固定一块磁铁,人用木杆吊着一块磁铁,始终保持两块磁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不变,则小车的状态是()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1.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2.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__相平(填“顶部”、“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固体的体积为____cm3。 3.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4.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_______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图7

(2 序号液体深度 (cm) 橡皮膜 方向 压强计 左液面 (mm) 右液面 (mm) 液面高度差 (mm) 1 水 3朝上18621428 23朝下18621428 33朝侧面18621428 46朝侧面17122958 59朝侧面15824284 6盐水9朝侧面1542469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5.如图12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1)小球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d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小球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小球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d 的平均速度有多大? 图12 6.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18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图18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 1.(2018全国理综).(11分)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 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袋,在纸袋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没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 1,s 2,…。求出与不同m 相对应的加速度a 。 ⑥以砝码的质量m 为横坐标 1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1m a -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1 a 与m 处应成________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 1、s 2、s 3。a 可用s 1、s 3和Δt 表示为a=__________。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 1、s 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 1=__________mm ,s 3=__________。 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__m/s 2 。 (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 ,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 ,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 【解析与答案】(1)间距相等的点。(2)线性 (2)(i )远小于m (ii)2 1 3213)(50)5(2t s s t s s a ?-=?-= cm s 43.225.168.31=-=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完美知识点版本

常用实验原理设计方法 1.控制变量法: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控制。 2.等效替代法:某些量不易测量,可以用较易测量的量替代,从而简化实验。如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速度的测量就转化为对水平位移的测量。 3.理想模型法: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选择了合适的内外接方法,一般就忽略电表的非理想性。4.比值定义法: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如①物质密度②电阻③场强④磁通密度⑤电势差等。 5.微量放大法:微小量不易测量,勉强测量误差也较大,实验时常采用各种方法加以放大。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恒量,采用光路放大了金属丝的微小扭转。 6.模拟法:当实验情景不易创设或根本无法创设时,可以用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等效的情景代替,“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的实验就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实验一:验证力的合成 [实验原理] 此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与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即: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 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一段,细绳,弹簧秤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 [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用两条细绳套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3.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4.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在白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椐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5.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O点起做出这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7.改变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比较每次的F与F'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 [注意事项] 1.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2.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O必须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力学部分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 (力学部分) A、知识提要: 一、速度、密度、压强、功率: 二、重力、功、液体压强、浮力、机械效率: 三、二力平衡的条件: 1、 2、 3、 4、 四、液体压强的规律: 1、 2、 3、 4、

5、 五、阿基米德原理: 六、杠杆平衡条件: 表达式: 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八、牛顿第一定律: 九、增大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的方法: 十、增大磨擦的方法: 减小磨擦的方法: 十一、质量 1、宇宙是由构成的,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物质是由构成的。 2、叫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质的,把一块铁搬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把它加热,质量,把它熔成铁水,质量,把它折弯,质量,把它切掉一小块,质量。 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使用天平测质量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做到水平,归零,平衡;使用天平测质量时要将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按照的规则加砝码,当砝码不够用时再移动。在读游码示数时要以游码边所对的刻度为准。 4、天平不平衡时的处理方法:如果是调节时不平衡,则应通过调节使它平衡,如果是测量时不平衡,则应通过加减或移动使它平衡。 5、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教材第10页) 十二、密度 1、水的密度是,物理意义:。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3、物质大多“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体积,密度。体积受温度影响较大,和较小。 4、水在时密度最大,以下时热缩冷胀,称之为水的反常膨胀。 十三、机械运动、速度、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2、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3、时间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4、长度测量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5、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6、物体的叫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7、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是一个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位置变化的物体是的,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的物体是的。我们通常是以为参照物的,描述时往往省略不提。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汇总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纲解读 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2.会计算纸带上各点的瞬时速度.3.会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4.会用图象法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图象求加速度. 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2.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 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3.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 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规律方法总结 1.数据处理

(1)目的 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 (2)处理的方法 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 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 ③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 =d n +1-d n -1 2T ④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 a .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b .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2. 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x 1、x 2、x 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2)Δ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Δx 1=x 2-x 1,Δx 2=x 3-x 2…. (3)T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02n (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 ,n 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 (4)Δx =aT 2,因为T 是恒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a 也为恒量,所以Δx 必然是个恒量.这表明: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 考点一 对实验操作步骤的考查 例1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的 步骤有________. A .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 C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挂上合适的钩码 D .取下纸带,然后断开电源 E .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 F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大全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仪器:磁铁、小铁块;细线、钩码(学生用) 教师操作:磁铁吸引铁块。 学生操作:用细线使放在桌上的钩码上升。 实验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测量力的仪器 实验仪器:弹簧秤(2只) 弹簧秤: (1)构造和原理弹簧秤测力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即F拉=F弹=kx,故弹簧秤的刻度是均 匀的,构造如图。 (2)保养 ①测力计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②测量前要注意检查弹簧秤是否需要调零,方法是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如其指针不指零位,就需要调零,一般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 ③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秤轴线方向一致。 ④读数时应正对平视。 ⑤测量时,除读出弹簧秤上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数值外,还要估读一位。 ⑥一次测量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弹性疲乏,损坏弹簧秤。 教师操作:两只弹簧秤钩在一起拉伸,可检验弹簧秤是否已损坏。 3、力的图示 实验仪器:刻度尺、圆规 4、重力的产生及方向 实验仪器:小球、重锤、斜面 教师操作:向上抛出小球,小球总是会落到地面。 教师操作:小球在桌上滚到桌边后总是会落到地面。 实验结论:地球对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有力的作用,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 有吸引的作用。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挂起静止时,线的方向。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斜面是否垂直。 实验结论:重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且向下,而不是垂直物体表面向下。 5、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实验仪器:弹簧秤、钩码(100g×3只) 教师操作:将质量为100g的3只钩码依次挂在弹簧秤上,分别读出它们受到 的重力为多少牛,将数据记在表格中,做出相应计算。 实验结论: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这个比值始终是9.8N/k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