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湿喷施工工艺

混凝土湿喷施工工艺

混凝土湿喷施工工艺
混凝土湿喷施工工艺

呼北国家高速公路山西省隰县至吉县段工程(K22+700~K29+600)

混凝土湿喷施工工艺

山西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隰吉高速L J3项目部

二O一九年

混凝土湿喷施工工艺

1、混凝土湿喷工艺流程图

2、选择机具配套

2.1工作台架:根据隧道断面大小现场加工制作台架长度(一个喷射作业循环长度)的工作台架。

2.2上料平台:喷射机料斗高度1.5m,为减轻劳动强度,设置高度为0.7m 上料平台。

2.3混凝土喷射机采用湿喷混凝土机,湿喷机结构及原理,注要由空气管路系统、喂料机构系统、输料系统、速凝剂计量添加系统等

4 部分组成。其中喂料系统为核心部件,它是由料斗、振动器、凸轮、转子、活塞、旋转,衬板、结合板等组成。通过料腔内的转子活塞在腔内上下移动,完成上料和喂料。混凝土料由活塞强制喂入气料混合仓库后,与压缩空气混合形成稀薄流形态,经管道输送到喷嘴喷出;同时计量泵泵送液体速凝剂,经雾化器雾化加速,通过管道送到喷嘴与混凝土混合后。由喷嘴喷射到受喷面上。改机较好地解决了湿拌砼料在转子料腔内的粘结堵塞问题,实现了均匀连续小团粒喂料和管道内的稀薄流输送。混合料搅拌机为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配有计量设备磅秤、台秤等。

2.4空气压缩机:供风能力为:0.5MPa 以上,供风量大于9m/min。

2.5供水设备:保证水压为0.15-0.2MPa 。

2.6塌落度简,10*10 抗压标准磨具,抗渗磨具,喷射大板底模及其他辅助工具。

3、材料选择与混凝土配比

3.1使用材料:水泥为P.0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细度模数2.59。粗骨料,5~15mm连续级配碎石。水为饮用水。外加剂为速凝剂,防水剂。

3.2配合比的拟定按照湿喷机的技术要求,以素混凝土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分别对掺入不同外加剂进行试配,掺入外加剂的配合比均应满足C25强度标准。

3.3根据现场的地质调查,对配合比分别掺入速凝剂进行试验,为保证质量,对局部渗水或滴水较大的岩面,改变配合比,仅用细骨

料不用粗骨料,添6%速凝剂,先喷2cm 厚再按正常配合比喷射。

4、械操作要求:开机前操作者应作好以下几方面:

4.1检查所用材料情况,材质满足上述要求方可使用。

4.2检查料斗有无异物、速凝剂液面高度,调节计量泵,使速凝剂添加比例符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4.3检查压力控制器的动作压力,是否与输送距离等有关参数相适应。一般设定值的选择大于工作风压0.1-0.2MPa 。

4.4接管。防止混凝土管出现急拐弯和憋劲现象。

4.5检查电路。电压是否在机械所规定的范围内。

4.6检查转子运动方向是否与所标方向一致,观察吸入管内的液体流动是否正常,喷嘴有无堵塞。

4.7按上述方法检查完毕确认无误后,向斜斗中加入约半斗砂浆。启动主电机,将砂浆转入转子腔和气料混合腔。

4.8向斗筛加满混凝土,振动,使混凝土进入料斗;

4.9完成上述工作流程后,开机并观察风压值变化;一般工作风压,喷边墙0.2 ~0.5MPa,喷拱部0.3 ~0.45MPa,但要根据喷嘴出料情况来调整主风阀的开度。

5、在喷混凝土前必须保持待喷盐面无松动岩石且干净和无油污杂物,同时在围岩节理较发育段有必要采用挂钢筋网和锚杆,以加强喷混凝土层与围岩的整体支护效果。

6、喷射完毕后,通过对喷混凝土表面进行观察,喷射混凝土表面注要有两种渗漏水情况:其一为湿渍,混凝土表面潮湿而无明显的水迹,

呈大片状出现:其二为呈滴水状,表面有明显的水滴。对于滴水或渗水较大的岩面可专设盲管引排补喷或直接封堵。从现场试验情况看,一次喷射很难达到不渗不漏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初次喷射地下水分布不集中,对较大的涌水难以找到出水点,因此对于地下水较多、防水要求较高时宜采用分层喷射的方法。

7、干净集料粘结力大,回弹小等优点,集料的干净性对喷射砼很重要。对湿喷混凝土,水灰比过大,速凝效果愈差,回弹量增大,混凝土强度偏低;水灰比小,施工喷射困难,水泥比化不充分,强度较低,回弹增大。水泥凝结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当温度到达30℃时,经试验掺速凝剂后的混凝土其终凝时间和后期强度都不利。喷射混凝土温度宜在15~25℃为好。喷射层厚的影响,一次喷射层太厚,在自重作用下,喷层会出现错裂而引起大片塌落;太薄时大部分粗骨料会回弹。喷层仅留砂浆,将影响喷射效果和质量,经现场试验,拱部喷层厚6cm,边墙8cm。风压过大会造成喷射速度太高而加大回弹量,风压过小会使喷射力减弱,使混凝土密实性差影响强度;水压过小也会影响施工质量。

8、湿式喷射砼工艺的确定:

8.1原材料选择和控制,采用上述原材料,粗骨料在搅拌前应过0.5mm筛后用水冲洗干净;为减少收缩裂缝,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搅拌前过0.5mm筛。

8.2配合比的确定和选择由实验室根据实验结果确定。

8.3喷射机械为湿喷混凝土机,配工作台,0.7m 高的上料平台、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及空气压缩机供气。工作期间要求密封性良好,不漏水,不漏气。

8.4搅拌工艺的控制,严格控制水灰比、外加剂和水的计量必须准确,投料顺序与搅拌时间为:粗、细骨料- 水泥- 外加剂- (搅拌90S)- 水(搅拌120S)- 出料。

8.5岩面处理和渗水处理:对开挖面尺寸认真检查,清除松动危石,欠挖超标过多的先行局部处理;用高压风或水清洗受喷面,将开挖面的粉尘和杂物清理干净;埋设喷层厚度检查标志。渗水处理。做好排水引流处理;安设软式弹簧盲管,并在边墙两侧盲管末端设泄水孔,在集中出水点或面状淋水点设局部盲管与邻近的环向盲管相连。

8.6喷射步骤:a、喷射前根据岩面潮湿程度,适合调整水灰比,上料速度要均匀连续,保持进料斗中有一定的贮藏量,及时清除振动筛上粒径大于16mm的粗料或其它异物b、喷射应分段、分部、分块,先按墙后拱、自下而上进行喷射,喷嘴需对受喷岩面作均匀的顺时针方向的螺旋转动,一圈压半圈的横向移动,螺旋直径约为20~30cm,采用S 形往返移动前进。c、喷射时分部为先下后上,分块大小为2m*2m。d、喷嘴和岩面的距离为1m,喷嘴与受喷面垂直,并稍微偏向刚喷射的部位(倾斜角约80),岩面凹陷宜先喷和多喷,而凸出处宜后喷和少喷。

8.7输料管长度约为40m,调整风压为200N/cm,水压为210N/cm,同时要求供水系统的水压不应大于40N/cm ,为保证供水的水压

稳定,宜采用压力水箱。

8.8喷射厚度的确定,一次喷射厚度,拱顶为6cm,边墙为8cm:对渗水或滴水地段。先喷一层厚2cm细骨料混凝土,然后再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8.9分层喷射的间隔时间控制,在15℃~25℃,宜在30min 后进行复喷。

8.10养护:在喷射混凝土终凝1h后进行酒水养护,保持喷射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d。

综合上述,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如下:喷锚工作平台就位----喷射面的事前处理、厚度控制----湿喷机开机准备----配料拌合---- 塌落度测定----混合料的输送----边墙混凝土的喷射拱部混凝土的喷射----停机操作----养护。

9、喷射后的质量检查:第一,湿喷完成后跟踪检查,末发现表面裂纹的产生。但喷射面有较多的麻点,原因是湿式喷射的工作风压大,料束速度高造成的,麻面较多处混凝土的有效厚度不足,因此在混凝土表面喷射一层1~3cm的水泥砂浆。第二,混凝土表面潮湿无明显的水迹,通过凿孔调查,发现一次喷射厚度达到6~8cm时防水效果较好,若喷射厚度过小,就形成漫渗,若漫渗范围较大时可采用补喷混凝土处理。第三,如果安设盲管段的所有出水口都有水排出,且靠近盲管两侧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渗漏明显少于中间部位,说明盲管的选材和安装方法是正确的。第四,对喷射混凝土试件切开检查,检查其表面气孔形状及联通情况,是否会形成渗水通道而降低抗渗性能。

第五,通过埋检测钉,喷射厚度基本得到保证。

10、技术要点:第一,从防水角度考虑,喷射厚度12~15cm较好,分层喷射,6~8cm一层,其效果会更好。第二,围岩节理较发达段必须采用挂网喷射,实行整体支护。第三,混凝土配比计量的准确性是湿喷质量的关键,现场施工中应加强质检力度,确保喷射支护结构防水效果及其质量耐久性的重要保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