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梁施工方案31653

冠梁施工方案31653

冠梁施工方案31653
冠梁施工方案31653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1、工程简介 0

2、地质概况 0

2.1地形地貌 0

2.2地层岩性 0

2.3地质构造 0

2.4水文气象 0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计划 (1)

1、施工工期安排 (1)

2、施工人员计划 (1)

3、材料配备计划 (1)

4、机械配备计划 (2)

四、施工工艺技术 (2)

1、施工工艺 (2)

2、施工方法 (3)

2.1冠梁基坑开挖 (3)

2.2凿除桩头超浇混凝土 (3)

2.3桩基检测 (4)

2.4钢筋制安 (4)

2.5预埋钢板 (4)

2.6模板安装 (5)

2.7混凝土浇筑 (6)

2.8拆模与防护 (7)

3、检查验收 (7)

3.1钢筋制安检查验收 (7)

3.2模板验收 (8)

五、施工保证措施 (8)

1、安全保证措施 (8)

1.1安全目标 (8)

1.2安全保障措施 (9)

2、质量保证措施 (10)

2.1工程质量标准 (10)

2.2质量管理体系 (10)

2.3质量管理制度 (11)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

***站冠梁、挡土墙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站位于**医院东侧、**南路上,沿**南路呈南北向布置,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YDK19+978.193(ZDK19+978.195),设计终点里程为YDK(ZDK)20+167.819,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DK(ZDK)20+092.519,总长189.6m。车站主体结构基坑采用排桩加钢管内支撑体系。竖向设3道钢支撑加一道倒撑(局部设4道钢支撑加一道倒撑),选用φ609×16钢支撑(142m范围内增设临时支柱)。桩间土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壁,挂网为HPB300,φ8@150×15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厚为100mm。车站基坑标准段结构总宽19.9m,总高13.23m,顶板覆土厚3.6m。

本车站基坑范围长189.8m,宽20.1m~22.0m,深15.2m~20.8m,废水池处加深2.50m。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本车站冠梁尺寸为1.2m*0.8m,全长450m,采用C30钢筋砼浇筑;挡墙宽度为20cm,高度随原地面地形变化,采用C30钢筋砼浇筑。

2、地质概况

2.1地形地貌

拟建场区位于云贵高原东部一级夷面之上,类型以溶丘、洼地与槽谷地貌为主,整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地势整体宽缓,地面标高为1278-1310m。

2.2地层岩性

拟建场地内分布地层为人工填土(Qml)、残积红黏土(Qel);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泥质白云岩、大冶组(T1d)中风化灰岩。

2.3地质构造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一级构造单元)、黔北台隆(二级构造单元)、遵义断拱(三级构造单元)、贵阳复杂结构变形区(四级构造单元)。

2.4水文气象

气候为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一般年均降雨量1200mm 左右,阴雨天气多,春秋气温、晴雨多变、相对湿度大,无霜期270 天左右。年平均温度15.3℃,历史上最低温度为-9.5℃,极端高温39.5℃。主要灾害有倒春寒、冰雹、暴雨、大风和酸雨,历史上凝冻也是灾害之一。

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及岩溶裂隙水两种类型。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岩溶、基岩裂隙水主要为大气降雨通过溶孔、裂隙、洼地等渗入及上层滞水补给。地下水、地表水的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

钢筋在长期浸水干湿交替条件下具有微腐蚀性。

二、编制依据

1、*******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站主体围护结构》;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5、《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1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版);

1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5、***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

16、国家(行业)及贵阳市地方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7、***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

18、国家(行业)及贵阳市地方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三、施工计划

1、施工工期安排

***站冠梁挡土墙施工以及基坑安全附属设施工期计划为2016年4月8日到2016年6月1日。

2、施工人员计划

3、材料配备计划

根据施工计划安排,需提供的材料详见表二。

表二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4、机械配备计划

主要机械设备见表三。

四、施工工艺技术

1、施工工艺

冠梁施工工艺与挡墙施工类似。先施工冠梁,并预埋挡墙钢筋及龙门吊基础钢筋,待冠梁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要求后再施工挡土墙。

冠梁、挡土墙施工的主要工序为土方开挖、桩顶基面处理、桩顶钢筋归整、冠梁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立模和浇筑混凝土。冠梁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

2、施工方法

2.1冠梁基坑开挖

冠梁基坑采用反铲挖掘机与人工配合开挖,开挖至在设计标高以上0.3m后,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并整平夯实。冠梁基坑靠车站外侧采用垂直开挖,若土体不能自稳,则视情况设置支撑或适当加大放坡,同时严禁重型机械在基坑边缘附近行走。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预埋的测斜管,在测斜管处采用人工开挖。

待基坑开挖到冠梁底标高时,及时报验监理验槽。

2.2凿除桩头超浇混凝土

1、凿除桩头超浇混凝土,调直钻孔桩与冠梁连接钢筋,并用高压风冲干净。当钻孔桩内安装有测斜管时,凿除桩头超浇混凝土时,应注意对其进行保护,防止损坏。

2、凿除桩头要求及注意事项:

(1)当桩基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方可破凿桩头;

(2)破凿桩头可采用机械破凿,在接近桩顶时,预留15cm采用人工破除,破凿过程中严禁破坏围护桩钢筋砼保护层,且不允许弯折破坏桩头钢筋;

(3)破好后的桩头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10cm,确保桩基伸入冠梁10cm;

(4)破好的桩头应是均匀、密实、平整的新鲜砼面;

(5)对因故未达到设计标高且相差较大的桩基,要破凿到均匀、密实、新鲜砼面后,再模注砼,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对未达到设计标高的桩基,破凿后严禁施工砂浆填补。

3、为保证冠梁底面平整,待桩头凿除完毕后,桩间土进行整平夯实,并在桩间浇筑5cm厚C20混凝土垫层作为桩间底模。

2.3桩基检测

桩检测数据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0%,并不少于10根。检测方法按设计、规范要求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验检测,确保成桩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桩身完整性:Ⅰ类桩桩身结构完整;Ⅱ类桩为基本完整桩,不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Ⅲ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Ⅳ类桩为严重缺陷桩。

其中Ⅰ、Ⅱ类桩为合格桩;Ⅲ类桩必须由建设方和设计方进行评估确定修补方案或者继续使用;Ⅳ类桩为不合格桩,需重新钻孔补桩。

2.4钢筋制安

施工前按照图纸要求,提前加工好冠梁预埋钢板,施工时按照第一道钢支撑轴线放样,确定钢板预埋位置;钢板尺寸为800mm×800mm×16mm(厚),钢板采用焊接固定在冠梁钢筋上,预埋钢板面要紧靠模板面。

图4-3 冠梁预埋钢板大样图

冠梁、挡土墙模板采用木模板,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冠梁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挡土墙模板安装。冠梁、挡土墙外侧均为开挖土体,内侧木模板对接,支撑加固体系采用φ48钢管及100×100mm的方木。详见冠梁、挡土墙模板加固详图4-4。冠梁模板外侧钢管通过拉杆与桩顶钢筋焊接在一起,先安装冠梁模板,后安装挡土墙模板。模板在变截面处分为上、下两层支立,采用方木按设计位置、形状尺寸支立。模板支立前清理干净,铺设应牢固、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支撑系统连接应牢固稳定。模板安装时,要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检查模板的端部和底部有无被碰撞而造成的影响使用缺陷和变形。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面标高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其尺寸、垂直度及线型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冠梁、挡土墙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冠梁,待冠梁砼凝固达到强度后方可浇筑挡土墙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采取分段浇筑,每段施工缝在下次施工前要凿除接头混凝土表面浮浆并冲洗干净,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要加强振捣,以增强连接。

混凝土振捣采用50型插入式振捣棒,振动棒施工要求如下:

1、振点要均匀排列,间距不能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型振动棒为30~40cm),振捣棒距模板的距离为作业半径的0.7倍。

3、振捣时应注意振捣棒不能碰撞钢筋、模板及预埋件和预埋管线等。

4、分层振捣时厚度不能超过棒长的1.25倍,且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棒头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5cm深,以便上下层溶合在一起,避免产生接缝。

5、每棒插入时间,一般不少于20~30s,应以混凝土表面流平,出现水泥浆,且不再出现气泡或不显著坍落为宜。

2.8拆模与防护

拆模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拆模后混凝土外露面应迅速养生。拆模时,严禁重击或硬撬,避免造成模板局部变形或损坏梁体混凝土棱角。

混凝土浇筑完毕即采取措施进行养护,12h以内加以覆盖并洒水,喷淋洒水养护不小于7d,以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为宜。

3、检查验收

3.1钢筋制安检查验收

进场钢筋应分批验收及复检,每批(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同厂家生产的60T为一个批次,不到60T也按一个批次)内任选七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样用于抗拉试验、抗弯试验及重量偏差。所用钢筋必须具有合格证书和出场检验报告单,按规定要求抽检,满足使用和规范要求。

对于检查合格的产品分不同规格、品种妥善地放置于钢筋堆放场内,保证不锈蚀,不腐蚀。对于不合格的产品立即清理出现场。钢筋堆放场地用工字钢作为条形带基础,钢筋直接存放在上面,上盖防雨布,挂牌堆放。

钢筋按设计图纸由专职作业组在加工棚内集中下料、加工。加工成型的钢筋必须编号、挂牌堆放,堆放时下垫枕木,施工时运至施工现场。钢筋绑扎作业前先将钻孔桩顶部凿毛至设计高程,用高压风冲干净,然后按设计进行钢筋绑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采用同标号预制垫块,绑扎焊接好后清扫焊渣等杂物。

钢筋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相邻连

接区段错开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表四钢筋工程施工允许偏差

表五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五、施工保证措施

1、安全保证措施

1.1安全目标

根据本项目工程施工特点,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加强预防,做到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实现“无重伤以上责任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

1.2安全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管理活动。实行安全责任制,建立各级各部位安全岗位责任制,将岗位责任制与经济挂钩,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网络。做到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工前有布置,工中有落实,工后有讲评,项目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负总责。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针对地下工程特点,制定安全防护规则及安全操作规程,下发到工班,进行人、机安全预防和监控,排除险情,掌握应急措施,遵守规章制度和岗位作业标准。

(3)按照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和特殊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形式,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等,经常召开安全例会,会后有检查落实。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业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地进行检查。安全、质量、环保如组织机构图5-1所示。

(4)冠梁及挡土墙施工过程中,存在机械伤害、触电等危险源。

防触电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用电措施,并在平时加强临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防机械伤害措施:每天作业前,检查机械是否完好,并注重平时保养维护,施工中安排专职安全员指挥机械作业。

2、质量保证措施

2.1工程质量标准

冠梁挡土墙施工必须达到设计图和施工规范的技术要求,全部的施工质量经验收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合格标准,争创贵阳市质量优良样板工程。

2.2质量管理体系

2.2.1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我单位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针对本工程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我单位的子系统开展工作。

2.2.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2.3实施三级质量管理

第一级为具体操作班组质量员(试验员、质检员、测量员)管理;第二级是由项目部施工管理部人员组成,负责对第一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检查,并负责内业资料的汇总和归档工作;第三级为项目级管理体系,由总工程师负责,对第二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检查。

2.3质量管理制度

2.3.1技术交底制度

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并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施工方案,进行工程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重点监控部位及要点。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交底。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向领工员、工班长、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使技术要求、质量要求传达到每一位作业人员。

2.3.2质量奖罚制度

工程计价与质量挂钩,根据单位、分项、分部工程评定的工程质量等级,实行优质优价,奖优罚劣。未达到质量目标的单位停工整顿;对不合格工程返工处罚;对造成质量事故的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2.3.3现场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把好进料关。各类建筑材料运到现场后,由试验人员进行现场取样试验,对达不到标准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均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进场后分类堆码,挂牌标识。

2.3.4质量自检制度

本标段工程实行项目经理部、队两级自检制度,选派具有类似施工经验和取得相应资格的质量检验工程师担任本标段工程自检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和自检制度,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队内部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由队质量检验员记入工程日志。经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评比及总结经验,通报工程质量情况。

2.3.5质量检查制度

施工管理部每月定期组织检验工程师对本标段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管理部应不定期组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2.3.6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隐蔽工程经单位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不准覆盖和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结果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作为档案资料保存。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项目经理部建立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落实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1.现场布置:必须根据场地实际合理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堆放,并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的布置调整。

2.道路与场地:道路畅通、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建筑基坑周围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无散落杂物;场地设排水系统,并畅通不堵,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3.施工现场:班组必须做好工完场清,随做随清,物尽其用。在施工作业时,应有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洒漏、污水外流、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有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分考核,成绩上牌公布。拉土车辆进出场地设专人进行冲洗及覆盖,以防扬尘和遗洒。

4.工地大门口旁树立明显施工铭牌,标出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和项目经理及工程技术负责人姓名。场内设七牌一图。

5.基坑边处设护栏,标语和各种标牌。

6.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明确管理负责人,作到现场清洁整齐。

7.施工现场平整,道路坚实畅通,及时清除积土和多余砼。

8.施工现场临时水电有专人管理,没有长流水、长明灯。

9.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办公、仓库、料场、临时上下水管道以及照明、动力线路。

10.操作地点及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丢洒在路上的的砼及时清理,保持施工现场清洁整齐,施工道路畅通。

11.砼在运输、灌注过程中,要作到不洒、不漏。

12.施工现场不准乱堆放垃圾及余物,在适当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清运渣土垃圾及流体物品,要采取遮盖防漏措施。

13.在钢筋加工处、钻孔处设置告示牌,注明主要施工数据。

14.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鼓舞士气,表扬先进,鞭促后进的作用。

15.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带胸牌和安全帽,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16.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渣土洒落,泥浆、废水流溢,控制尘土飞扬,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严格控制噪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