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建筑法规》课程标准

15《建筑法规》课程标准

15《建筑法规》课程标准
15《建筑法规》课程标准

《建筑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法规课程编码:0804111 学分:2 总学时:36

适用专业:建筑设计技术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能力,是一门理实一体课程。其先修课程为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等课程,后续课程为毕业综合实习,是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法规知识宣贯课程。2.基本理念

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并模拟相关的实践情景,注重学生的参与讨论,立足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3.设计思路

本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依据建筑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内容确定。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在解决具体建筑领域法规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共36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204学时,学分2分,考核方式为考试。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讲授建筑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为核心内容,讲求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并以建筑领域相关法规和政策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法规的基本知识和处理建筑法律问题的技能,从而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①能理解重要建筑法规和政策的立法结构、立法环境及状况。

②能区分重要建筑法规制度和政策的适用情景;

③能清晰理解和记忆建筑法规的相关原理及理论知识要点;

能力目标

①能将建筑法规理论及制度应用于实际案例;

②能正确应用法律的思维分析建筑实务问题;

③能正确使用建筑法规和政策的相关理论和制度

素质目标

①在建筑实务工作中具有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

②在建筑实务工作中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③在建筑事务工作中具有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

1.教学组织形式与实施建议

①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熟悉建筑行业及相关法律知识,具备建筑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双师素质。

②本课程教学建议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并配备一定的视频资料。

③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工作情景,加强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建设法规》,徐广舒,机械工业出版社

3、考核评价建议

①考核方式

笔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而成。

②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包含考勤、课堂纪律、课堂问答、阶段作业得分。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网站、多媒体课件、图书馆资料等。

5.教学条件配置建议

多媒体教室宜配置投影仪,电脑软件应包括PPT等。

任课教师宜有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管理的经历,并宜有注册建筑师或注册建造师等资格证。6.其它说明

本课程标准仅适用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州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

执笔人:审核人:

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标准

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标准

《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建设法规 课程性质:《工程建设法规》属于专业领域课,是“建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学分:2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检测专业、建筑工程监理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通过对《工程建设法规》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关于建筑法规及业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从而达到掌握建筑法规,遵守建筑法规、应用建筑法规的目的;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自觉抓住学习机会,获取相应的法律知识,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专业领域课,安排在第一学期学习,为学习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专业课奠定基础。本课程可作为注册建造工程师考试中相关法规内容的学习和补充。 1.2设计思路 根据建筑工程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与现行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及标准相结合,与建造师考试结构和体例相结合,采用理论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教学形式必须结合开放教育“自学、导学、助学”的特点,通过学生自学、辅导教师课堂教学、案例讨论和观看有关建筑法律法规的电视录像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建筑法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学习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单位所涉及的

工程法律法规,重点学会其中与施工单位密切相关的工程法律法规。能够深入理解建设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操作程序;能应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找出原因并从中得到启发。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建设工程法律制度 学习建设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建设所要遵守的准则,培养自身的工程建设法律意识。 2.合同法 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同管理主要的依据就是《合同法》。通过学习合同法,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与履行,提高合同管理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 3.建设工程纠纷处理 建设活动非常复杂以及政府监管严格,因此,建设工程纠纷不可避免。学习建设工程纠纷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 1.建设工程法律制度 掌握工程建设所要遵守的准则,会运用所学建设工程法律制度解决工程建设中相关法律问题,会工程建设相关的操作程序。 2.合同法 掌握合同法的知识,正确选择使用《合同法》,会有效进行合同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建筑法规答案

《建筑法规》 实训报告 系部: 土木工程系 专业:工程监理 班级: 1 班 学号:4 姓名:__________ 黄思铭 指导教师:_________ 黄建国 完成时间: 成绩:

实训项目一:建设法律关系 日期:2016、9、16 地点:分组:第组 一、案例分析的法律依据 建设法律关系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目的 1. 掌握建设法律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2. 理解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三、案例 1. 某建筑公司(施工单位)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单位)签订了一个施工承包合同,由建筑公司承建一栋20 层的办公楼。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为2006-4-8 ,竣工日期为2007-8-8 。每月26 日,按照当月所完成的工程量,开发公司向建筑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 问本案例的法律关系构成是什么? 答:①主体是某建筑公司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客体是一栋20层办公楼。 ②某建筑公司享有的权利是按时、按金额的获得工程进度款。义务是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完成一栋20 层的办公楼。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享有的权利是获得一栋20 层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办公楼。义务是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工程进度款。 2. 甲房地产公司和乙施工企业签订了一份工程施工合同,乙企业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终于如期交付了符合合同约定质量标准的工程,甲公司随即也按约支付了工程款。请问,这种合同法律关系的终止属于哪一种终止? 答:自然终止

实训项目二: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 日期:2016、10、21 地点:分组:第组 一、案例分析的法律依据 资质等级许可制度及工程发包与承包法规 二、目的 1. 熟悉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的一般规定 2. 掌握违反工程建设程序与发承包法规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 2012 年4 月,被告建筑公司从某新农村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处承包一集中居住区建筑工程后,将该工程承包给无施工资质的被告杨某,杨某及其父又将该工程混凝土浇注、砌筑、内外粉刷等项目分包给无施工资质的原告夏某。夏某按约进行了施工。2013 年4 月,原告夏某因追要工程欠款以及工人工伤赔偿等事宜与被告发生矛盾告上法庭。 问题: 1. 杨某及其父的分包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 答:杨某及其父的分包行为是违法的,《合同法》中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因此,杨某及其父的分包行为是违法的,他们没有私自分包的权利。他们违反了合同法的规定。 2. 夏某的诉求是否能得到法院的支持?为什么?

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摘要:建筑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的施工工艺非常的多,为了满足 建筑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对建筑 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分析,对建筑施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及发 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一、引言: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之下,我国的建筑技术也逐渐的成熟起来,有 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技术与国外的发达 国家相比而言还有着一些不足之处,在未来阶段下,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 进行摸索,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施工经验,开拓新的技术领域,加强建筑施 工技术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二、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1.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目前,建筑装饰技术获得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材料制造技术方面更是有了 很大的突破,逐渐趋于成熟,如石材毛面铺设技术、陶瓷复合技术、石材研磨技术、木制品集成技术等,使用性能较强,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装饰施工中。 2.建筑施工技术中的钢结构安装技术 钢结构安装技术,一般用于大跨度的建筑物建筑施工中。在此基础上,钢结 构预应力技术也逐渐研究出来,由此而形成了多样化的钢结构体系,包含了预应 力网架钢结构体系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的操作简便性和 可靠性。 3.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泵送技术是我国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关键的技术,其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先进 行列。外加剂技术和减水剂技术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一些新 型的混凝土形式,如泵送混凝土、特细砂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等也成功地研制出来。大面积混凝土浇注技术是混凝土施工的难点,目前也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诸如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清水饰面混凝土技术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并且获得 了广泛的应用。 4.建筑施工技术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水泥墙技术、土钉墙技术以及排桩技术,这些都属于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 筑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技术水平获得很大的提高。 目前,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中,复合土钉墙技术发展得最快,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区,可以获得很好的施工效果。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地铁车站和人防工程中,应用 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而逆作法施工工艺, 作为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可以使施工成本降低,并缩短施工周期。 5.建筑施工技术中的混凝土灌桩技术 随着桩检测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混凝土灌桩技术也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尤 其是后压浆技术,极大地减少了建筑施工所需的成本,桩体体积明显减少。而混 凝土灌桩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 三、建筑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工业化水平的推进在下一阶段下,需要在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上吸取传统

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技术要求 1、在沿车行道、人行道施工时,应在管沟沿线设置安全护栏,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在施工路段沿线,应设置夜间警示灯。 2、燃气警示标志的设置在应设在管线的正上方,能正确、明显地指示管道的走向和地下设施,在管道转弯处、三通、四通处管道末段等,在小区及路面警示砖的设置为20米一块,在直线路段的警示桩为30米、道路两边必须设置警示标志。 3、警示带敷设 埋设燃气管道的沿线应连续敷设警示带,警示带应平整的敷设在管道的正上方,距管顶距离为0.3~0.5m。 4、地下燃气管道与相邻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及垂直净间距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相关要求,分别详见表1、表2。 表1 地下燃气管道与相邻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m)

注:1.如受地形限制,经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后,净距均可适当缩小,但低压管道不应影响建(构)筑物和相邻管道基础的稳固型,中压管道距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0.5m且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1m,次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3.0m(当对次高压A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当管道壁厚不小于9.5mm时,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6.5m;当管壁厚度不小于11.9mm 时,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3.0m)。 表2 地下燃气管道与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垂直净距(m) 燃气管道与各类管沟、窨井水平净距要求:中压1.2m;低压

1.0m。当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可采用提高防腐等级、减少焊缝数量、可适当减少上述间距,但不得小于0.5米。 5、埋地燃气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埋设在机动车道下时,不得小于1.2m;埋设在非机动车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埋设在庭院(绿化带及载货汽车不能进入之地)内时,不得小于0.3m;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0.8m。 6、燃气管道不得穿越的地方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严禁在排水沟、污水沟内敷设。 7、地下燃气管道从排水管(沟),热力管沟,隧道及其他各种用途沟槽内穿越时,应将燃气管道敷设于套管内,套管伸出构筑物的外壁不应小于表6.3.3-1中燃气管道与该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套管两端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 8、沟槽的回填应用细土先填实管底,再同时投填管道两侧,然后回填至管顶以上0.5m处。如沟内有积水,必须全部排尽后再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不得用冻土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0.2-0.4m,管顶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必须人工夯实,当回填土超出管顶0.5m时,可使用小型机械夯实,每层松土厚度为0.25-0.4m。在管道试压前,管顶以上回填土高度不应小于0.5m,以防试压时管道产生位移。聚乙烯燃气管道下沟时,应防止划伤、扭曲或过大的拉伸和弯曲。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简介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都必须涉及到的内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全过程有基本了解,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知识,为学生毕业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 本课程在学院教师、企业人员对工程施工管理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施工企业安全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围绕着安全管理知识理论教学和安全资料应用训练实践教学两条主线,采用行动导向,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施工现场秩序、事故案例讲解、安全知识竞赛、项目跟踪与现场管理、现场安全资料填写、整理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工程现场结合,知识与岗位资格相结合,学与做相结合。以突出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尽快适应施工单位、建设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岗位的环境,从而以最快的坡度来胜任安全管理岗位的工作。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建筑工程安全的基础理论,编制安全技术施工方案,能够编写安全技术交底。 知识目标: 1、学生有能力根据已学的施工安全技术知识,参与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2、熟悉并运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进行日常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并能正确处理违规违章; 3、能对班组进行安全生产交底,能对企业工人进行日常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考核,能参与施工安全事故调查、分析、处理,会写事故报告。

浅谈对建筑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

浅谈对建筑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 现代建筑技术是指通过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它是集现代建筑、现代通信网络、现代控制网络和现代计算机于一体的技术。 标签:现代建筑发展分析 1 现代建筑的内涵 现代建筑的内涵实质就是:在建筑构架中,根据系统工程原理,适应特定人群的需求,融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所建立的舒适、环保、节。能、高效、安全、信息有效传递并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环境。 2 现代建筑施工中应用的新技术 2.1 光纤接入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建筑和智能家庭设备开创了一个新的网络时代。基于Web的Intranet网络技术正成为建筑物或企业内部的信息主干网的主流形式。现代建筑要求网络具有足够大的带宽和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使得多媒体信息能够在用户浏览器平滑显示,为人们的信息交流和生活方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信息网络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致使:①降低了人们和现代建筑内外部信息通信与信息发布、传播的成本;②采用开放的网络传输协信息系统软硬件投资和性能提升与维修成本;③提高建筑内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建筑物业管理层,制定管理方案和全局事件协同处理的工作能力;④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以及综合信息数据的访问;⑤能够增加通讯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与数据的交换能力,可通过防火墙实现无缝连接;⑥信息与控制系统集成可直接使用建筑物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网络互联与扩展很容易实现。 2.2 电视传输信号传输技术是宽带网传输技术的关键。实现3种信号(有线电视信号、计算机信号和电话信号)在同一传输介质中的无干扰传输是采用双向传输方法。为了构成双向线路需要设置上行和下行线路。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技术的实现是采用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上行传输的信号主要是计算机信号、有线电视模拟信号和电话语音信号,下行传输的信号主要是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双向电视传输技术使现代建筑内的传统CATV网改造为可提供交互信息与数据传输的宽带高速网络,为未来现代建筑内实现电视网、计算机网、电话网的综合传输模式提供预留网络接口。双向电视传输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有:①数字或模拟电视点播;②交互式电子游戏;③提供宽带网络接入。 2.3 住宅智能化智能住宅的构想和构成来源于现代建筑。智能家庭网络是指信息家电和其它设备通过物理方式连接在一起,使之能相互通信,从而形成家庭式网络系统或家庭局域网。它的构建有利于信息家电的统一化、智能化管理。

建筑结构的技术要求

建筑结构技术要求 一.掌握屋面结构平衡的技术要求 1?荷载的分类 (一)随着时间的变异分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基础沉降等) 2.可变荷载。(如安装荷载,雪的荷载,风荷载等) 3偶然荷载。(爆炸力,撞击力,地震等) (二)按结构的反应分类 1.静态作用和静力作用。 2.动态作用和动力作用。 (三)按荷载作用而大小分类 1.均布而荷载Q (如铺设的木地板,地转,大理石等重量引起的荷载)可用材料的重度Y乘以而层材料的厚度D. Q二R. Y 2.线荷载(建筑物原有的楼而或屋而上的各种而荷载传到梁上或条形基础时,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的分布荷载。线荷载Q 3.集中荷载(在建筑物原有的楼而上放置较重的东西。(洗衣机) 二.掌握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 (1)安全性。 (2)适用性 (3)耐久性

(1)结构安全性的要求。 (一)杆件的受力形式分5种: 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 实际结构中的构件往往是几件受力形式的组合,如梁承受弯距与剪力;柱子受到压力与弯矩。 (二)材料强度的基本概念 结构杆件所有材料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称为 强度。要求不破坏的称为强度要求。 相同条件下,材料的强度高,则结构的承载力也高。 (三)杆件稳定的基木概念 在工程结构中,受压杆件如果比较细长,受到达到一定数值(这时一般未达到强度破坏),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这样的现象叫失稳。 (四)建设装饰荷载变动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在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将对建筑结构增加一定数量的施工荷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设计和施工时,必须了解结构能承受的荷载值多少。将各种增加的装饰装修荷载控制在充许范围内,如果做不到这点,应对结构进行重新验算,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补强措施。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和增加荷载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资料。

建筑施工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的具体条款需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和开发公司对项目质量的要求做适当调整) 一、基本技术要求 1、本工程必须实现的技术功能:_住宅的基本功能 2、本工程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DBJ15-201-9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 J73-91、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221-95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3—98、 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技术规程SJG 06-1997、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7-9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DBJ15-19-97、_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GB50168-92、GB50169-92、 GB50170-92、GB50171-92、GB50182-93、

GB50182-93、GB50254-96、 GB50256-96、GB50257-96、GB50257-96、GB50258-96、GB50259-96、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310-88、 施工应主要根据以上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 3、本工程技术要求:严格按有关规范组织施工,解决住宅施工通病,杜绝渗漏。 二、施工技术操作细则 第一部分土建及室外工程 第一条屋面工程 1.1.屋面施工做法: 1.1.1.上人平屋面构造做法:(露台) (1)10mm厚铺地缸砖面层,用干水泥擦缝,设分格缝≤2m×2m,留10mm宽缝,填1∶3水泥砂浆(2)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3)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150双向,设分格缝≤2m×2m,(钢筋必须断开),缝宽20mm,缝内 嵌PVC防水油膏 (4)25厚发泡聚苯乙烯板保温层(容重:30kg/m3) (5)体积比1:3:8(水泥:砂:陶粒)陶粒混凝土找坡2%(累计)并压平,最薄处20厚 (6)4厚APP防水卷材(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 (7)2厚JS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至少250,卷起高度至少250 (8)C20细石混凝土找坡1%并压平(最薄处20厚) (9)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1. 2.非上人平屋面构造保温做法:(主楼屋面) (1)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150双向,设分格缝≤2m×2m(钢筋必须断开),缝宽20mm,缝内 嵌PVC防水油膏 (2)25厚发泡聚苯乙烯板保温层(容重:18kg/m3) (3)体积比1:3:8(水泥:砂:陶粒)陶粒混凝土找坡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_2013

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 施工现场(工地) construction site 从事施工中任何工序或作业的场地。 2.1.2 工作场所workplace 从事施工的任何人员因工作原因必须停留或前往的一切场所。 2.1.3 安全技术safety technique 是一门为控制或消除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防止发生人身事故和财产损失而研究与应用的技术。 2.1.4 安全技术措施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以保障职工安全、防止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 2.1.5 安全防护装置safeguard plant 配置在施工现场及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附属装置。 2.1.6 高处作业work at heights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1.7 特种作业special work 对操作者本人及其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2.1.8 脚手架scaffold 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2.1.9 施工用电(临时用电) electricity on construction site

由施工现场提供,工程施工完毕即行拆除的电力,并专用于工程施工的电力线路与电气设施。 2.1.10 季节施工seasonal construction 在冬期、夏季、雨季及台风季节所进行的建筑工程施工。 2.1.11 冬期施工winter construction 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在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ºC的环境下施工。 2.2符号 K1——结构强度安全系数 K2——结构稳定安全系数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 ——荷载效应 R ——结构抗力 W k ——风荷载标准值 W ——风荷载设计值 µS ——风荷载体型系数 µ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W。——基本风压值 L1、L2、L3 ——三相电路的三相相线 N ——中性点、中性线、工作零线 PE——保护线(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称保护零线)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505002221 建议课时数: 60 学分:3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先修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砌体工程施工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是由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工程法律法规等知识相互融合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技术、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分析并解决施工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性质,明确工作岗位要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设计思路 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项目课程体系,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结合施工现场工作岗位要求,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施工管理能力。 2.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本课程大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已经在相关课程中进行了系统学习,因此课程重点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务部分,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按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理论部分以够用和满足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需要为原则,重点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力图在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下,为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而服务,通过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强化职业技术实践活动,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1)知识目标 1)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和应用。 2)掌握建筑结构技术要求,熟悉民用建筑构造要求。 3)能够掌握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4)能够掌握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造价控制要点 5)能够掌握施工现场管理、合同管理基本方法 6)能够组织合理的目标保证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

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前景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前景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26T10:09:07.90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作者:宁升圆[导读] 本文详细分析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前景,希望可以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性帮助。宁升圆黑龙江千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近些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引入全新的施工技术、施工理念,不仅在施工成本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同时施工质量、施工效益等多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空间。对此,为了更好的推动建筑领域长远发展,本文详细分析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前景,希望可以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前景前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我国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也涉及到了建筑领域。当前我国部分施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建筑领域属于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撑,建筑施工技术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以及施工经济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对此,探讨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前景具备显著现实意义。 1.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兴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衍生出了大量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建筑技术当中的智能化技术主要是体现在施工技术、电子信息、网络化技术以及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在于管理方面。在建筑物当中和建筑之间可以实现电子信息化的管理以及无线网络的对接化管理,其能够显著提升信息共享效率以及应用效率。智能化技术可以科学的应用当前的科学技术,并在目前的建筑系统当中可以有效的表现智能化的作用,其中建筑技术智能化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市场分析、工序报告、智能化设计、材料的选择以及工程监理等多个方面,同时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还可以应用到验收竣工等方面。 2.节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落实以及我国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同时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也间接提高了建筑领域中绿色节能理念的应用必要性。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项目当中的应用是以降低施工成本以及减少或消除建筑施工对于周边环境、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在实现项目经济价值的同时突出建筑项目的社会价值以及环境效益,从更高的角度提高建筑施工效益。 目前建筑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有所成就,下面提出几点关于建筑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发展:(1)建筑墙体的发展。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墙体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施工任务,同时也是能源消耗最多的一个环节,所以在绿色节能理念之下墙体的改进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通过对墙体施工技术的改进,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省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环境保护的作用。在节能环保的环境之下,建筑墙体的施工材料普遍使用绿色、环保的为主,在生产工艺方面主要是以低能耗的制作工艺为主,在保障材料对环境污染较低的同时采取低能源消耗的施工方式。另外,建筑墙体的绿色施工材料一般还具备防火与防辐射的功能,对于人体健康普遍具备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进行类型分别,可以将绿色的墙体材料划分为烧制、蒸压、胶凝三种类型。对于烧制而言,其最为普遍的应用时空心砖,其具备减轻建筑结构自重的优势,同时空心砖的厚度相对比较高,所以在建筑中可以尽量多的使用砂浆,这也间接减少了施工周期,同时对于人工劳动力也有一定的节省作用;(2)施工工艺的发展。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绿色节能环保的目的,整个建设周期都需要高度重视绿色节能理念[3]。因为建筑工程属于周期性的工程,往往需要较长的使用周期,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必然会形成大量的能源消耗,这也间接导致大量的污染与噪音的发生,与绿色节能理念存在冲突。对此,有必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改革发展,采取具备一定科学性的施工工艺。例如,提升施工人员的节能环保方面的意识,提升其节能环保的施工技能,根据施工过程中所衍生出的问题采取绿色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应用到施工项目当中。另外,对于监理部门而言,可以要求施工部门的施工工艺必须在噪音、粉尘等方面做到良好的控制,降低建筑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气候环境、地理环境等因素,制定具体的施工技术,同时在原本基础上进行发展。例如,在气候环境较为寒冷的地区,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与程序进行适当优化,墙体的施工尽可能规避大风大雨环境,从根本上提高施工效益;(4)环保与能源的发展。建筑建设过程中,节能环保与能源利用是突出施工项目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键,同时也是建筑施工技术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建筑施工当中,节能环保的工作方向应当是以降低能源消耗与提升能源使用率两个方面为主。在气候环境相同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保温性能较差的材料必然会导致建筑使用过程中能源的额外消耗。 3.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探讨建筑施工技术行业的基本目标就是以最小的投资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根据这一点,谈一下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新的技术已经在建筑领域多层次,多方面的得到了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技术促使建筑技术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同步发展,向着运转长久化、功能多样化、操作智能化、结构精致化、驱动电力化为一体的高技术方向发展。技术也向着功能多样化,结构化和高技术方向发展。向这种发展趋势,施工单位应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施工高效化,合理化运转。 3.2 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开发高性能质量,低消耗浪费,循环利用废弃物是走生态化道路的要求。所以建设单位要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对建筑工程的未来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充分的考虑,选择符合环保的材料,做到质量、成本和环保三者的平衡,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建筑物和环境和谐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对建筑技术者要求就更高了,不仅要考虑成本,注重质量,还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在新形势下,要研发一种新的高科技材料,从而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结束语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规范

1.编制依据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 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1.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1.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1.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96 1.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2.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MDI工程中电气装置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变压器、母线、盘柜、电缆线路、电机、接地、照明等电气装置的安装,该工程中多数装置是防爆场所,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该工程中有部分电伴热系统,该部分方案的编制依据我公司施工过的沧化TDI施工经验。现场如有变动,再做修改和补充。 3.施工准备 3.1认真熟悉图纸,了解工程中电气装置工程概况。技术员作好技术交底。 3.2配合土建做好保护管预埋及预留孔工作,保证其位置及尺寸正确无误。 3.3编制好施工用材料计划。 3.4做好施工用电准备工作。备齐施工用料及施工机具。 3.5与质检部门一起进行工程设备及材料的检验工作。要求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与图纸一致,并有合格证,同时应符合规范要求,做好检验记录。 4.质量及技术要求 4.1电力变压器的安装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505002221 建议课时数:60 学分:3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先修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砌体工程施工后续课程: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前言 1. 课程的性质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是由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工程法律法规等知识相互融合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技术、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分析并解决施工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性质,明确工作岗位要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设计思路 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项目课程体系,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结合施工现场工作岗位要求,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施工管理能力。 2.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本课程大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已经在相关课程中进行了系统学习,因此课程重点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务部分,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课程按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理论部分以够用和满足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需要为原则,重点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力图在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下,为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而服务,通过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强化职业技术实践活动,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1)知识目标 1)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和应用。 2)掌握建筑结构技术要求,熟悉民用建筑构造要求。 3)能够掌握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4)能够掌握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造价控制要点 5)能够掌握施工现场管理、合同管理基本方法 6)能够组织合理的目标保证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 (2)能力目标

建筑工程技术基本现状及发展前景

建筑工程技术基本现状及发展前景 建筑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依靠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和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技术手段,才能为这一行业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一、国际基本情况 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潜力巨大,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未来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根据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的预测,全球建筑市场未来几年仍将保持5.1%年均增长率。亚洲地区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建筑工程承包市场。据统计,2013年亚洲地区国际工程在全球所占份额达到33.1%,此后一直保持在30%以上;欧洲紧随其后,所占份额保持在20%以上;从增长情况看,亚洲和欧洲市场上工程合同额(营业额)基本持续正增长。与此相对应,中东、非洲和拉美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下降。 未来15年,亚洲仍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并将保持5%~6%的增长速度,亚洲的国际建筑承包市场大致保持在600亿美元左右。 国际建筑市场的行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从国际工程市场的行业结构看,的变动趋势看,过去10年形成的结构变动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总体的行业结构特征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近年来,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特别是扩展在世界各地承揽工程的地缘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筑承包商开始走向合作的道路,跨国兼并活动不断增多,国际建筑市场的集中程度随之不断提高,金字塔的顶端更加尖锐。这种发展趋势对后来居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建筑企业,正在提出新的挑战。 从独立的技术创新到全球技术资源的共享。为了降低风险,减小研发成本,同时保持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开始走向合作,并逐步形成了全球技术资源共事的新局面。一方面,一些建筑企业为了降低研发成本,让其他企业共同分担研发成本,正逐步将自身的技术研发机构从母体脱离出来,同时引进新的投资者;另一方面,这些机构为了提高研发成果的效益,也开始向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一定程度上,这种现象是国际建筑业内部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的融合。近十年来,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手段的快速发展以及两方面力量的互相促进和融合,促使国际建筑业的管理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能够以更快捷和更低成本的方式进行传递,极大地减小了管理成本,同时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在此推动下,企业的组织结构开始出现扁平化的趋势,管理跨度不断增加。这一方面缩短了企业的管理流程,以及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快速扩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技术法规与标准

什么是技术法规 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WTO/TBT)对“技术法规”的定义是: “技术法规——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和生产方法的,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技术法规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技术法规和标准相比,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是:它们规定的内容都有产品特性、相应的加工或生产方法、相应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不同的部分是: 1)技术法规是强制执行的,而标准是自愿性、非强制执行的; 2)技术法规中包含有行政管理性规定,而标准中没有; 3)技术法规由具有立法权的机关批准发布,标准则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发布,包括可以由民间机构批准发布; 4)技术法规可以只作出原则的规定,具体技术内容可以采取引用相关标准的方式,而标准往往是规定具体的技术内容。 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属于技术法规范畴。 什么是标准分类号? 若果您拿到一份标准,您在标准封面的左上角会发现类似下面的两行字母和数字,他们就是标准分类号:ICS 13.120A12。 位于上方的是“国际标准分类号(又称ICS号)”,位于下方的是“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编制、维护和管理的国际性标准文献专用分类号。世界贸易组织(WTO)委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中有关标准通报事宜的具体实施。为此,WTO秘书长与ISO 秘书长共同起草了一个备忘录,明确规定,标准化机构在其通报工作中,要使用国际标准分类号。ICS是一种数字等级制分类,根据标准化活动和标准文献的特点,类目设置以专业划分为主,适当结合学科分类。原则上由三级构成。一级类按标准化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划分,设41个大类,402个二级类,833个三级类。

建筑法规

二、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建设工程纠纷涉及到的()问题,一般需要进行鉴定。 A. 合同工期 B. 付款方式 C. 工程质量 D. 违约责任 参考答案: C 满分:2 分 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承揽勘察、设计业务。 A. 不得跨部门、跨地区 B. 可跨部门、跨地区 C. 可跨地区但不得跨部门D. 可跨部门但不得跨地区参考答案: B 满分:2 分 3. 以下()部门不能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 县级以上公安部门 C. 国务院水利办公厅 D. 国务院交通部 参考答案: B 满分:2 分 4. 如果建设单位申请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则必须()。 A. 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B. 办理报建登记手续 C. 有与工程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D. 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参考答案: A 满分:2 分 5. 在城市的下列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音施工作业的是()。 A. 市中心区 B. 中央商务区 C. 居住区 D. 噪声敏感区 参考答案: D 满分:2 分 6.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组织竣工验收,擅自交付使用的,()。 A. 处工程合同价2%~4%的罚款 B. 处50~100万元罚款 C. 处10~30万元罚款 D. 处工程合同价3%~5%的罚款参考答案: A 满分:2 分 7. 《招标投标法》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这里的成本是指()。 A. 投标人的平均成本 B. 标底中估计的成本 C. 个别企业的成本 D. 报价最低的投标人的成本参考答案: C 满分:2 分 8. 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目的是()。 A. 保证工程使用安全和经济性 B. 保证工程环境质量和经济性 C. 保证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 D. 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参考答案: C 满分:2 分 9. 甲房地产公司和乙施工企业签订了一份工程施工合同,乙企业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终于如期交付 了符合合同约定质量标准的工程,甲公司随即也按约支付了工程款。请问这种法律关系的终止属于()。 A. 违约终止B. 自然终止 C. 协议终止 D. 不可抗力终止 参考答案: B 满分:2 分 1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国家所有的矿藏、水流和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山岭、荒地不得买卖和出租 B. 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可以抵押 C. 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D. 国家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国家保护它的使用、收益的权利参考答案: B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V 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发包方在工程中途停建、缓建或由于设计 变更以及设计错误造成的返工,应当采取措施弥补或减少损失,同时,赔偿承包商由此造成的实际损失。 A. 错误 B. 正确 参考答案: B 满分:2 分 2. 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的项目选址,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部门审批。 A. 错误 B. 正确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沉井施工技术标准 1、沉井制作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长、宽:±5%,且不大于±12cm; 1.2 曲线半径:±0.5%,且不大于±6cm; 1.3 对角线:±1%; 1.4 井壁厚(混凝土):±4cm。 2、沉井清基后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2.1 沉井地面平均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2.2 沉井的最大倾斜度不得大于沉井高度的1/50; 2.3 沉井顶、底面中心与设计中心在平面纵横向的位移(包括因倾斜而产生的位移)均不得大于沉井高度的1/50; 2.4 矩形、圆端形沉井平面扭角允许偏差≤1°。

清筛道床道技术标准 道床厚度(mm)标准 注:允许速度大干120 km/h的线路,无垫层时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450mm;有垫层时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300 mm,垫层厚度不得小于200mm。 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 线路连接技术标准 普通线路接头螺栓扭矩标准 注:①C值为接头阻力及道床阻力限制钢轨自由伸缩的数值。

②小于43 kg/m钢轨比照43 kg/m钢轨办理。 ③高强度绝缘接头螺栓扭矩不小于700 N·m。 线路维修技术标准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 注:①轨距偏差不含曲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差)不得超过I 456mm; ②轨向偏差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 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 角坑; ④专用线按其他站线办理。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 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作业验收为0,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惨为3 mm;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 6.25m。但在延长18。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 的三角坑; ④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 mm; ⑤专用线道岔按其他站线道岔办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