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生沟通艺术答案终审稿)

师生沟通艺术答案终审稿)

师生沟通艺术答案终审稿)
师生沟通艺术答案终审稿)

师生沟通艺术答案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师生沟通的艺术》模拟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题:(10分,共5题,每题2分)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

2、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站在对方的立场、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让

对方了解自己对对方设身处地的理解。

3、接受性语言语言是指对对方能够设身处地产生同感的了解,令对方开放,喜欢、愿意敞开自己的问题并乐意得到帮助解决。

4、聆听学生讲话最大的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5、良好的教室常规包括三个共同的要素:学生专心课堂活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充满秩序、节奏与生气。

二、名词解释:(20分,共4题,每题5分)

1、接纳:答案: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他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帮助学生相信他的教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他在教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

2、我向信息:1、能够使学生听出教师造成的问题是什么;2、要表达该特殊行为给教师的真实或具体的影响;

3、叙述出教师因受这些实质的影响而导致的内心感受。

3、自我控制技术:协助学生去帮助自己,当老师发现学生处于自我失控的边缘,就是用这种方法的最佳时机。

4、开放式问题:是指提出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回答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则,可以沿着这个问题所提供的话题,充分地提供细节和信息。

三、选择题:(10分,共5题,每题2分)

1、对于教育的整体效能产生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其中的地位是:A

A.是前提;

B.是结果;

C.是附带条件;

D.是可有可无的。

2、传统概念中的“好学生”的标准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C

A.否定真实人性;

B.不切实际;

C.让教师产生失望感和失落感;

D.让社会对教师角色产生过高期望。

3、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最准确的含义是:A

A.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双向交流;

B.爱学生;

C.理解学生;

D.教师经常与学生谈话。

4、教师不愿意聆听学生最大的原因是:A

A.极强的自我中心意识;

B.没有必要;

C.学生缺乏主动表达意愿;

D.没有时间。

四、请将左边的封闭式问题改换成开放式问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

1.那件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那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

2.你喜欢数学老师吗?───你怎么看待数学老师────

3.我们班级在十月份出外秋游好吗?──关于这次秋游你有什么想法?──

4.你与其他同学商量好改选老班委的办法了吗?───对于改选老班委你有

什么想法─。

五、简答题:(24分,共4题,每题6分)

1、积极聆听的运用原则:答案:P131

1、身体的参与

以轻松自然的坐姿、眼睛的频繁接触面对讲话的学生,用点点头或适当的评论来显示你跟着对方的思路。同时身体稍稍朝前倾斜,这表示在集中注意力聆听对方讲话。不要交叉双臂,也不要翘起腿。

2、心理的参与

不要带着教师的权威感和优越的批评感来聆听学生的话。是为了理解去聆听,而不是为了评价去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给学生下断语,而是注意去聆听学生讲话时的思考系统和表达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评价,暂时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尽量无我地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正确地过滤信息。

3、检查

如果教师不敢肯定自己所听到的或理解的是否正确,就需要检查一下。学生能够感受的教师的这种关注。另外,教师给予自己时间去思考,不要觉得讲话的学生一停下来,就得有所反应。

4、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能够提高聆听的效率。其中的关键是:(1)给予讲话者时间去讲完他的内容。(2)让讲话者不间断地讲完。(3)抓住重点。(4)给出非语言信号(例如:点头、眼睛接触、赞同声),表示在聆听。(5)记住讲话者所讲的内容。

2、新时代的教师形象:P9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重整一下对自己的要求,重新制订一些较实际、较具体的指标,从而帮助我们释放一些没有必要的压力,使我们的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接受这些较实际的标准时,可以使用这些心理语言:“教师尽量要希望能够,可以”,给自己保持较开阔的心理空间。1、能够触角敏锐,重视与学生沟通;2、能够积极进取,创新求变;3、懂的忙里偷闲,消除自己的压力,掌握轻松的机器;4、对学生要求合理,循序渐进的推进工作;

5、处事公正,重情重理;

6、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7、注意引导学生激发团队精神,互谅互助;

8、幽默乐观,坦诚真挚;

9、宽容、接纳学生的过程。

3、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答案:5个方面的特征P11

1、坦白或明朗---彼此诚实不欺诈;

2、关心---彼此都知道自己受对方重视;

3、独立性---彼此互不依赖;

4、个体性-----一方允许另一方发展其独特的个

性与创造力;5、彼此适应对方的需要----一方需求的满足不以另一方需求的牺牲为代价。

4、行为塑造理论的主要论点:P1545点

1、行为由行为本身的结果所塑造,即由行为表现之后个体所发生的的情况而定。

2、行为之后如紧接着有强化物,则该行为会被强化。

3、行为之后如紧接着没有强化物,则该行为会被减弱。

4、行为之后如紧接着有惩罚,则该行为也会被减弱。

5、在学习的不同时段,连续性的强化和间歇性的强化会有不同的效果。

六、论述题:(24分,共2题,每题12分)

1、缪老师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给新班级上第一堂课。他先作自我介绍。“同学们,我姓

缪……”他正要在黑板上写“缪”字时,不知哪个座位上传出一声“喵——”于是全班哄堂大笑。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将怎样处理?

2、你发现班上有一个同学经常课间讲话开小差,请你设计纠正他这个缺点的计划。

仅作参考:

1、P39首因效应的应用

2、P195批评学生的原则和策略

主要参考P198批评学生的六步进阶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