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习题解答-北科大

习题解答-北科大

习题解答-北科大
习题解答-北科大

年我国生产原煤亿t 、原油亿t 、发电1万亿kW·h。上述数据各折合若干标准煤 解:原煤亿t : ×5000/7000=亿tCe 原油亿t : ×10000/7000=亿tCe

发电1万亿kW·h: 10000×1000=亿tCe

1-10.根据我国能源结构,1992年水电折合一次能源的总产量为万t (标准煤),火电二次能源的总能耗为万t (标准煤)。问:

(1)若发电标准煤消耗按(kW·h)计,则水电、火电的年发电量各为多少kW·h (2)若发电设备的年平均工作时间为5700h ,则水电、火电的装机容量各为多少kW

解:(1)水电: ×107/=×1011

kW ·h

火电: ×107/=×1011

kW ·h

(2)水电:×1011/5700=×107

kW

火电:×1011/5700=×108

kW

1-12.一台风机的供风量为 7800 m/h,风压为12000 Pa ,消耗电能为36 kW 。试计算风机的能量利用率(风机效率)及能源利用率(相对一次能源的利用率),发电标准煤耗按(kW·h)计。

解:能量利用率(风机效率):12000×7800/36000/3600=% 能源利用率(相对一次能源的利用率):%×3600/29307=%

2-15. 在环境温度为27℃条件下,将压力为 1bar 、温度为127℃的 1kg 空气可逆定压加热至427℃,试求加热量中的和。如果加热量由500℃的恒温热源放出,则热量中的和又为若干设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 kJ kg K p =1004./(.)。

解:(1)q=C P (T 2-T 1)=kg

?=--=-

=2

1

1

20120/64.132)ln ()1(kg kJ T T

T T T C dT C T T e P P xq a nq =q-e xq =kg

(2)kg kJ T

T q e xq /27.184)1(0

=-

= a nq =q-e xq =kg

2-16. 利用水蒸气表,计算下列参数的水蒸气、水和冰的值。设环境温度为25℃,冰的凝固热为 kJ/kg 。

序号

p ,bar

t ,℃ h ,

kJ/kg

s , kJ/kgK

e x ,kJ/kg

25

1

200

2

200

3

4

水 5

水 40 6

解:结果如表中。

其中(0)~(5)根据查得的焓熵值采用e x =(h-h 0)-T 0(s-s 0)公式可直接算得结果,(6)的计算如下: h 6冰=h 6水 - r = kg s 6冰=s 6水 - r/Tr = kgK e x6=(h-h 0)-T 0(s-s 0)= kg

2-21. 一台实际空气绝热透平,进口压力p 1 = 6bar 、温度t 1 =200℃、流速v 1 =160 m/s ;出口压力p 2 =1bar 、温度t 2 =40℃、流速v 2 =80 m/s 。已知环境压力p 0 = 1bar 、温度t 0 =290℃。试求:(1)进、出口状态下流动工质的与;(2)透平所作的实际有用功;(3)透平在上述进、出口状态下可能作出的

最大有用功是多少

解:(1)2ln ln 1)(22

0000002v p p RT T T T T T T T C v e e e P xp xT x ++???? ?

?---=++= 0

000ln ln

p p

RT T T T C a P n -= e x1=++=kg

a n1= kJ/kg

e x2=+0+= kJ/kg a n2= kJ/kg

(2)kg kJ v v T T C w P i /60.1692

)(2

2

2121=-+-= (3)kg kJ e e w x x i /30.19921max =-=

2-22. 一台压缩机将空气从环境状态p bar T K 001298==,等温压缩到p =7bar 。试求压缩1kg 空气所获得的有效能。如果为非等温压缩,空气温度升高到80℃.求空气所获得的有效能。空气的比热容为(kg·℃)。

解:(1)kg kJ p p

RT e e p x /43.166ln

0=== (2)kg kJ p p

RT T T T T T T T C e e e P xp xT x /00.171ln ln 1)(0

00000=+???? ??--

-=+=

2-24. 计算每摩尔含氧为95%及%的气体(其余为氮)的值分别为多少设环境温度为20℃。空气成

分为x O2 =21%,x N2 =79%。

解:∑=0

ln i i

i

xm x

x x RT e

e xm1=mol e xm2=mol

2-30. 钢锭在加热炉中的氧化烧损率为% ,氧化皮的组成及分子量如下: FeO Fe 2O 3 Fe 3O 4 质量分数

相对分子质量 72 160 232 试求加热每吨钢锭的氧化反应为多少。 解:加热每吨钢锭生成氧化铁皮量:

1000×%/×56/72+×112/160+×168/252)= 加热每吨钢锭的氧化反应:

×1000×72×+160×+252×=27215kJ

2-31. 某燃烧器以重油为燃料.已知重油的低发热量为42000kJ/kg,理论空气量为L 0=kg,理论燃烧

产物量为V 0=kg 。重油温度为80℃,比热容为(kg·℃)。空气比热容为(m 3·℃),烟气比热容为(m 3

·℃)。环境温度为20℃。试求下列三种情况下的每公斤燃料的燃烧损失。

⑴ 空气系数 n=,空气未预热。 ⑵ 空气系数 n=,空气未预热。

⑶ 空气系数 n=,预热空气温度为350℃。 解:(1)V G =V 0+(n-1)L 0=kg t ad =t 0+[Q dw +C F (t F -t 0)]/V G C G =℃

kg

kJ T T T T T T T V C T T

T T T T T C Q I ad ad ad G G F F F F dw r /11742)ln 1)(()ln 1)((0

0000000=-------+=

(2)V G = kg t ad =℃ I r =12886kJ/kg

(3)V A =L n =nL 0= m 3

/kg V G =kg

t ad =t 0+[Q dw +C F (t F -t 0)+V A C A (t A -t 0)]/V G C G =℃

kg

kJ T T

T T T T T V C T T

T T T T T V C T T T T T T T C Q I ad ad ad G G A A A A A F F F F dw r /3.8818)ln 1)(()

ln 1)(()ln 1)((0

00000000000=-------+---+=

2-35. 一台空气预热器通过的烟气流量为V y =14000m 3

/h,进口温度 t y1 =600℃, 出口温度 t y2

=290℃。通过的空气量为 V k =13500 m 3

/h,进口温度 t k1 =20℃, 出口温度 t k2 =350℃.烟气的比热容为 C y =

(m 3·℃),空气的比热容为 C k =(m 3

·℃),假设环境温度为20℃.计算换热器的 ⑴热损失;⑵ 损失;⑶ 效率。

解:(1)y H ?=14000××(600-290)=×106

kJ/h k H ?=13500××(350-20)=×106

kJ/h

热损失:k y H H Q ?-?=?=×105

kJ/h

(2)???

? ??--?=?21210ln 1y y

y y y y T T T T T H Ex =×106 kJ/h ???? ?

?--?=?12120ln 1k k k k k k T T T T T H Ex =×106

kJ/h 损失:k y Ex Ex Ex ?-?=?=×106

kJ/h 其中外部损失:)1(0

y

s T T Q I -

?==×105 kJ/h 内部损失:)1

1(

0y

k k c T T H T I -?==×106 kJ/h 上式中:2

1

21ln

y y y y y T T T T T -=

=℃ 121

2ln k k k k k T T T T T -==℃

(3)一般效率:1e η=36% 目的效率:2e η=52% 传递效率:3e η=66%

2-37. 由通风机和换热器组成的空气加热系统如图所示。风机消耗的功率为 P =,环境空气温度 T 0

=285K,其它各点的参数如表所示。试求:⑴通风机的损失;⑵换热器的损失;⑶换热器中空气侧压力损失;⑷该系统的效率

1

2

3 4 t / ℃

12

16

55

70 48 p/ MPa --- --- m / kg/s C p

/

kJ(kg·K )-1

种 类 空 气 水

解:(1)01

01010011ln ln 1)(p p RT T T T T T T T C e Pa x +???

? ??--

-==+=kg Ex ?=P-m a e x1=

(2)???

?

??--

-=02020022ln 1)(T T T T T T T C e Pa x = kJ/kg ???? ??---=03030033ln 1)(T T T T T T T C e Pw x = kJ/kg ???? ?

?---=04040044ln 1)(T T T T T T T C e Pw x = kJ/kg Ex ?=m a (e x1-e x2)+m w (e x3-e x4)=

(3)0

1

0ln

p p RT m E a p =?= (4)P

Ex Ex e +=32

η=%

2-40. 某工业炉排出烟气量 V =4027m 3

/h,温度为 t 1 =800℃,比热为C p =(m 3

·℃)。车间另需消耗冷却水 M =56 t/h,出口温度 t 2 =40℃.试比较两种余热资源的余热量和量。设环境温度为20℃。

解:Q 1=VC P (t 1-t 0)=×106

kJ/h

???? ?

?--=0101011ln 1T T T T T Q Ex =×106

kJ/h Q 2=MC s (t 2-t 0)=×106

kJ/h

???? ?

?--=0202022ln 1T T T T T Q Ex =×105

kJ/h 比较:Q 1≈Q 2,Ex 1>>Ex 2

2-41. 一台加热炉每小时消耗600kg 重油,将12吨钢坯加热到1200℃。试根据下列数据作简化的

加热炉热平衡和平衡计算。已知数据如下:

重油发热量 41860 kJ/kg 排烟温度 800℃

烟气平均比热容 kJ/(m3·℃)

钢坯平均比热容 kJ/(kg·℃) 炉内壁平均温度 900℃ 环境温度 20℃

解:理论空气需要量和理论烟气生成量按近似公式计算如下:

1000011001868.438.120?

?? ??-=

dw Q L = m 3/kg

18.210000

11001868.475.150-?

?? ??-=

dw Q V = m 3/kg

空气过剩系数按n=计算,则V n =V 0+(n-1)L 0=kg A.热平衡:

收入项:(1)Q F =BQ dw =×107

kJ/h

支出项:(21)Q m =M m C Pm (T m -T 0)=×106

kJ/h

(22)Q y =BV n C Py (t y -t 0)=×106

kJ/h

(23)其他散热损失:Q s =Q F -(Q m +Q y )=×106

kJ/h B.平衡:

收入项:(51)Ex F ≈BQ dw =×107

kJ/h 支出项:(71)Ex m =M m C Pm (T m -T 0) ??

?? ??

--

000ln 1T T T T T m m =×106

kJ/h (72)Ex y =BV n C Py (T y -T 0)???

? ?

?--000ln 1T T

T T T y

y =×106

kJ/h (73)Py

n dw

ad C V Q t t +

=0=℃

?????

?----=)ln 1)((0000T T T T T T T C V Q B I ad ad ad Py n dw r =

(74)y

ad

y ad H T T T T T ln

-== 00

ln T T T T T m m L -==

)1

1(

0H

L m c T T Q T I -==×106kJ/h (75)其他散热损失:???

?

?

?-=H s s T

T Q I 0

1=×106kJ/h 热平衡和平衡表:

热平衡

平衡

号 项目 G J/h

%序号 项目 G J/h

%收

入项

1 燃料化学热

5

1 燃料化学

加热钢材物理

排气物理燃烧损失传热损失

其它散热损失

最新版北京科技大学第三次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Matlab三维曲面绘图 学院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年3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Matlab三维曲面绘图; 2.进一步掌握绘图程序格式和意义; 3.初步掌握meshgrid, mesh, surf, colordef, colormap, light等使用。 二、【实验任务】 79-7 79-9 三、【实验程序】 79-7 t1=-3:0.1:3; [x1,y1]=meshgrid(t1); z1=x1.^2+y1.^2;

subplot(1,2,1);colordef white;light('position',[20,20,5]);colormap(pin k); mesh(x1,y1,z1),title('x^2+3.*y^2'); subplot(1,2,2);colordef white;light('position',[20,20,5]);colormap(pin k); surf(x1,y1,z1),title('x^2+3.*y^2') 79-9 t=-2:0.1:2; [x,y]=meshgrid(t); z1=5-x.^2-y.^2; subplot(1,3,1),mesh(x,y,z1),title('抛物面') z2=3*ones(size(x)); subplot(1,3,2),mesh(x,y,z2),title('平面') r0=abs(z1-z2)<=0.2; zz=r0.*z2;yy=r0.*y;xx=r0.*x; subplot(1,3,3),plot3(xx,yy,zz,'x'),title('交线') 四、【实验结果】 79-1

北科大研究生计算方法作业

计算方法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作业1 (1) 作业2 (5) 作业3 (8) 作业4 (10) 作业5 (14) 作业6 (16) 作业7 (17)

作业1 1、分别用不动点迭代与Newton 法求解方程 -+=x 2x e 30的正根与负根。 解: (1)不动点迭代 a.原理: 将 230x x e -+=变型为1()k k x g x +=进行迭代,直到为止 变型后为有两种形式:和 b.程序:初值为1 形式: x=zeros(100,1); tol=1; i=1; x(1)=1; whiletol>=10e-6; disp(x(i)) x(i+1)=log(2*x(i)+3); tol=abs(x(i+1)-x(i)); i=i+1; end disp(i-1); 形式: x=zeros(100,1); tol=1; i=1; x(1)=1; whiletol>=10e-6; disp(x(i)) x(i+1)=(exp(x(i))-3)/2; tol=abs(x(i+1)-x(i)); i=i+1; end disp(i-1); c.运行结果: 初值为1 (23) 1ln k x k x ++=6 110k k x x -+-<13 2 k x k e x +-= (23)1ln k x k x ++=132 k x k e x +-=

迭代次数:11 迭代次数:9 (2)Nexton法 a.原理: 令 () () 1' k k k k f x x x f x + =-得到迭代公式为: () 1 23 2 k k x k k k x x e x x e + -+ =- - b.程序:初值为0 x=zeros(100,1); tol=1; i=1; x(1)=0; whiletol>=10e-6; disp(x(i)) x(i+1)=x(i)-((2*x(i)-exp(x(i))+3)/(2-exp(x(i)))); tol=abs(x(i+1)-x(i)); i=i+1; end disp(i-1); 初值为1 x=zeros(100,1); tol=1; i=1; x(1)=1; whiletol>=10e-6; disp(x(i)) x(i+1)=x(i)-((2*x(i)-exp(x(i))+3)/(2-exp(x(i)))); tol=abs(x(i+1)-x(i)); i=i+1; end disp(i-1) a=x(i-1); b=2*a-exp(a)+3; disp(b); c.运行结果: 初值为0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科基考研章节考点分析

结构与缺陷 2002年 一.名词解释(1)点阵畸变(2)柏氏矢量(5分) 二.画立方(111)面、(435)面。写出立方晶系空间点阵特征。(10分) 四.画图并简述形变过程中位错增殖的机制。(10分) 十二、简述金属晶体中缺陷的类型(单考生做)。(10分) 2003年 一、名词解释(1)刃型位错和螺形位错模型(2)晶界与界面能(10分) 三、点阵参数?正方和立方的空间点阵特征是?画出立方(12-3)面(12分) 十一、什么是固溶体?影响固溶体的原因有哪些?固溶体与其纯溶剂组元相比,其结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12分) 十五、根据缺陷相对于晶体尺寸和其影响范围的大小,缺陷可以分为哪几类? 简述这几类缺的特征。(12分) 2004年 一、简述 2金属键 3中间相 4布喇菲点阵 7位错(12分) 二、单相金属或合金各晶粒间的界面一般称之为晶界,通常晶界又分为小角度 晶界和大角度晶界两大类,试问:划分为两类晶界的依据是什么?并讨论构成 小角度晶界的结构模型。(10分) 三、分别画出立方的(110)、(112)晶面和[110]、[111]晶向。(10分) 四、讨论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之间的关系。(10分) 五、什么是固溶体?讨论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10分) 十四、叙述常见的金属晶体中的内外界面。 (10分) 2005年 一、什么是晶面族?{111}晶面族包含哪些晶面? 二、面心立方结构金属的[110]和[111]晶向间的夹角是多少?{100}面间距是多少? 三、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金属中的原子堆垛方式和致密度是否有差异?请加以说明。(20分) 四、解释间隙固溶体和间隙相的含义,并加以比较。

北京科技大学有限元试题及答案

一 判断题(20分) (×)1. 节点的位置依赖于形态,而并不依赖于载荷的位置 (√)2. 对于高压电线的铁塔那样的框架结构的模型化处理使用梁单元 (×)3. 不能把梁单元、壳单元和实体单元混合在一起作成模型 (√)4. 四边形的平面单元尽可能作成接近正方形形状的单元 (×)5. 平面应变单元也好,平面应力单元也好,如果以单位厚来作模型化 处理的话会得到一样的答案 (×)6. 用有限元法不可以对运动的物体的结构进行静力分析 (√)7. 一般应力变化大的地方单元尺寸要划的小才好 (×)8. 所谓全约束只要将位移自由度约束住,而不必约束转动自由度 (√)9. 同一载荷作用下的结构,所给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则变形值越小 (√)10一维变带宽存储通常比二维等带宽存储更节省存储量。 二、填空(20分) 1.平面应力问题与薄板弯曲问题的弹性体几何形状都是 薄板 ,但前者受力特点是: 平行于板面且沿厚度均布载荷作用 ,变形发生在板面内; 后者受力特点是: 垂直于板面 的力的作用,板将变成有弯有扭的曲面。 2.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应力分量: σx ,σy ,τxy ,三个独立的应变分量:εx ,εy ,γxy ,但对应的弹性体几何形状前者为 薄板 ,后者为 长柱体 。3.位移模式需反映 刚体位移 ,反映 常变形 ,满足 单元边界上位移连续 。 4.单元刚度矩阵的特点有:对称性 , 奇异性 ,还可按节点分块。 5.轴对称问题单元形状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截面的空间环形单元 ,由于轴对称的特性,任意一点变形只发生在子午面上,因此可以作为 二 维问题处理。 6.等参数单元指的是:描述位移和描述坐标采用相同的形函数形式。等参数单元优点是:可以采用高阶次位移模式,能够模拟复杂几何边界,方便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载荷的积分运算。 7.有限单元法首先求出的解是 节点位移 ,单元应力可由它求得,其计算公式为 {}{} [][]e D B σδ=。(用符号表示即可) 8.一个空间块体单元的节点有 3 个节点位移: u ,v ,w 9.变形体基本变量有位移应变应力 基本方程 平衡方程 物理方程 几何方程 10.实现有限元分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载体就是单元

2020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 转眼间,已经尘埃落定。回首这一年,有努力,也有回报,有汗水,也有欢笑。这一年,个人的付出固然重要,但诚然,我也从论坛收益良多,现在我小小的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学弟学哥妹们有所帮助。 先来说说自己的情况:我报考的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所考的分数分别为政治58,英语57,数学二115,专业课(材料科学基础)108,总分338。这样一个分数,对于一个工科生而言,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对于今年的北科材料,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擦线党(初试线337)。即便如此,我想我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如今,考研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大学本科生的一个未来规划中的热门选项。很多人很轻率的就决定考研,对此我是不发表任何评论的。但是,我觉得,一旦决定考研,就要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下就开始看书,鄙人鱼见,这样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看书前要做好万全准备。大家可能会问要做好哪些准备。且听我慢慢道来。

做好了以上的各种准备,接下来就需要开始各科的复习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数学和英语都是要从大三下开始的,而政治和专业课是从九月份开始。细节我慢慢道来。 因为本人是工科生,所以只介绍工科生相关经验。我们考的是数学二,也就是只有高数和线性代数。而关于考研复xí,论坛里很多人都会分为三轮,说实话,我自己到目前为止也没好好划分过,所以只按自己的经验一点点介绍。 先插播一下我的学习理念。我觉得作为一个工科生,在学习这一块,理应有些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不管是学什么,首先我们得对这一科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其次,我们还要有能力从众多信息中抽象出重点,然后循着重点对症下药。简单来讲,我觉得就是个盖房子的过程,先打地基,再出骨架,最后各种装饰。 频道调回到数学,关于数学的学习,我觉得首先得从书本下手,高数用同济5或者6版的两本书,线代无所谓,大同小异。依据往年的大纲,先把书本过个一遍,对各种概念,各种公式有个初步印象,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作为回顾,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作为启蒙用。然而这样还不够,书本还要用第二遍,这一遍,最好边看边把你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定义,概念等抄下来(后期还有大作用),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随意练练课后习题,基础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第四版[北京科技大学及东北大学]习题答案解析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 (北京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 第一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1-1: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内力 解: (a):N 1=0,N 2=N 3=P (b):N 1=N 2=2kN (c):N 1=P,N 2=2P,N 3= -P (d):N 1=-2P,N 2=P (e):N 1= -50N,N 2= -90N (f):N 1=0.896P,N 2=-0.732P 注(轴向拉伸为正,压缩为负) 1-2:高炉装料器中的大钟拉杆如图a 所示,拉杆下端以连接楔与大钟连接,连接处拉杆的横截面如图b 所示;拉杆上端螺纹的内 径d=175mm 。以知作用于拉杆上的静拉力P=850kN ,试计算大钟拉杆的最大静应力。 解: σ1= 2118504P kN S d π= =35.3Mpa σ2=2228504P kN S d π= =30.4MPa ∴σmax =35.3Mpa 1-3:试计算图a 所示钢水包吊杆的最大应力。以知钢水包及其所盛钢水共重90kN ,吊杆的尺寸如图b 所示。 解: 下端螺孔截面:σ1=1 90 20.065*0.045P S = =15.4Mpa 上端单螺孔截面:σ2=2P S =8.72MPa 上端双螺孔截面:σ3= 3P S =9.15Mpa ∴σmax =15.4Mpa 1-4:一桅杆起重机如图所示,起重杆AB 为一钢管,其外径D=20mm,内径d=18mm;钢绳CB 的横截面面积为0.1cm 2。已知起重量

P=2000N , 试计算起重机杆和钢丝绳的应力。 解: 受力分析得: F 1*sin15=F 2*sin45 F 1*cos15=P+F 2*sin45 ∴σAB = 1 1F S =-47.7MPa σBC =2 2F S =103.5 MPa 1-5:图a 所示为一斗式提升机.斗与斗之间用链条连接,链条的计算简图如图b 所示,每个料斗连同物料的总重量P=2000N.钢链又 两层钢板构成,如c 所示.每个链板厚t=4.5mm,宽h=40mm,H=65mm,钉孔直径d=30mm.试求链板的最大应力. 解: F=6P S 1=h*t=40*4.5=180mm 2 S2=(H-d)*t=(65-30)*4.5=157.5mm 2 ∴σmax=2F S =38.1MPa 1-6:一长为30cm 的钢杆,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杆截面面积A=10cm2,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试求; (1) AC. CD DB 各段的应力和变形. (2) AB 杆的总变形. 解: (1)σAC =-20MPa,σCD =0,σDB =-20MPa; △ l AC =NL EA =AC L EA σ=-0.01mm △ l CD =CD L EA σ=0 △ L DB =DB L EA σ=-0.01mm (2) ∴AB l ?=-0.02mm 1-7:一圆截面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已知 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试求各段的应力和应变. 解: AC AC AC L NL EA EA σε===1.59*104 ,

北京科技大学参数检测实验报告全

北京科技大学参数检测实验报告全

实验六工业热电偶的校验 摘要:本实验重在了解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对热电偶进行校正验证镍铬热电偶的准确性并了解补偿导线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热电偶校正标准被校补偿导线 1 引言 (1)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了解热电势与热端温度的关系。了解对热电偶进行校正的原因及校正方法,能独立地进行校正实验和绘制校正曲线。 2.了解冷端温度对测量的影响及补偿导线的使用方法。 3.通过测量热电势掌握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2)实验设备 1.铂铑-铂热电偶(标准热电偶)1支 2.镍铬-镍硅热电偶(被校正热电偶)1支 3.热电偶卧式检定炉(附温度控制器)1台 4.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 1台 5.酒精温度计 1支 6.广口保温瓶 1个 7.热浴杯及酒精灯各1个 2 内容 1.了解直流电位差计各旋钮、开关及检流计的作用,掌握直流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2.热电偶校正 (1)实验开始,给检定炉供电,炉温给定值为400oC。当炉温稳定后,用电位差计分别测量标准热电偶和被校正热电偶的热电势,每个校正点的测量不得少于四次。数据记录于表6-1。 (2)依次校正600oC、 800oC、 1000oC各点。 (3)将测量电势求取平均值并转换成温度,计算误差,根据表6-3判断被热电偶是否合格。绘制校验曲线。 3.热电偶冷端温度对测温的影响及补偿导线的使用方法。 (1)1000oC校正点作完后,保持炉温不变。测量热浴杯中的水温,然后用电位差计分别测量镍铬-镍硅热电偶未加补偿导线和加补偿导线的热电势。数据记录于表6-2中。 (2)用酒精灯加热热浴杯,当水温依次为30oC、 40oC、 50oC时,用电位差计分别测量镍铬-镍硅热电偶未加补偿导线和加补偿导线的热电势。数据记录于表6-2中。 (3)用铂铑-铂热电偶测量炉温,检查实验过程中炉温是否稳定,分析若炉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方法试题

《计算方法》2008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为了提高数值计算精度, 当正数x 充分大时, 应将)1ln(2--x x 改写为 _ln(x -______. (2) 3*x 的相对误差约是*x 的相对误差的_1/3____ 倍 (3).设?? ?? ? ?????---=283012251A ,则∞A =__13______.1A =___14_____ (4) 已知()p x 为二次多项式,满足(2)(2)3P f -=-=, (1)(1)1P f -=-=和 '(1)'(1)1P f -=-=,则()(2)(2)(2)(1)p x f a x b x x =-+++++,这里 a = -2 , b = 3 。 (5) 设32()4321f x x x x =+++,则差商[]3 ,2 ,1 ,0f =__4__[]0, 1, 2, 3, 4f =_0_. (6)n 个求积节点的求积公式的代数精确度最高为_21n -_____次. (7) 求解初值问题1)0(),(50'=+-=y x y y 时,若用改进欧拉方法的绝对稳定域中步长h 不 超过.0.04 二、(10分)用Newton 法求方程2ln =-x x 在区间) ,2(∞内的根, 取03x =, 要求 8110k k k x x x -+-<,计算过程中数值保留8位有效数字。 解 此方程在区间(2, )∞内只有一个根s ,而且在区间(2,4)内。设 ()ln 2f x x x =-- 则 ' 1()1f x x =- , '' 21()f x x = Newton 法迭代公式为 1ln 2(1ln )11/1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 =--, (5分)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资料

1、热处理的定义 根据钢件的热处理目的, 把钢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综合工艺。 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来改变钢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的一种工艺。 凡是材料体系(金属、无机材料)中有相变发生,总可以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改变组织与性能。 2、Ac1、Ac3、Accm的意义 对于一个具体钢成分来说,A1、A3、Acm是一个点,而且是无限缓慢加热或冷却时的平衡临界温度。加热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C”,用Ac1、Ac3、Accm表示; 冷却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r”,用Ar1、Ar3、Arcm表示。 3、什么是奥氏体化?奥氏体化的四个过程?是什么类型的相恋? 将钢加热到AC1点或AC3点以上,使体心立方的α-Fe铁结构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的γ-Fe,这个过程就是奥氏体化过程。 从铁碳相图可知,任何成分碳钢加热到Ac1以上,珠光体就向奥氏体转变;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将全部变为奥氏体。这种加热转变称奥氏体化。 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包括以下四个过程: 形核; 长大; 残余渗碳体溶解; 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加热时奥氏体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冷却转变过程,以及转变产物的组成和性能。 是扩散型相变。 4、碳钢与合金钢的奥氏体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在同一奥氏体化温度下,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扩散系数只有碳的扩散系数的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可见合金钢的奥氏体均匀化时间远比碳钢长得多。 在制定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时,应比碳钢的加热温度高些,保温时间长些,促使合金元素尽可能均匀化。5奥氏体晶粒的三个概念(初始晶粒、实际晶粒和本质晶粒)? 奥氏体的初始晶粒:指加热时奥氏体转变过程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这时的晶粒大小就是初始晶粒度。奥氏体实际晶粒:指在热处理时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最终所得的奥氏体晶粒,其大小就是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 奥氏体的本质晶粒 指各种钢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趋势。 晶粒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粗晶粒钢;晶粒不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细晶粒钢; 6为什么要研究奥氏体晶粒大小? 显著影响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 7、工厂中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表征方法是什么?本质晶粒度的测试方法? 统一采用与标准金相图片比较,来确定晶粒度的级别。 生产中为了便于确定钢的本质晶粒度,只需测出930度左右的实际晶粒度,就可以判断。 8‘什么叫奥氏体?’ 奥氏体冷至临界温度以下,牌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称为过冷奥氏体。 9、钢的共析转变?珠光体组织的三种类型? 钢的共析转变:钢奥氏体化后,过冷到A1至“鼻尖”之间区域等温停留时,将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组织,其反应如下: γ→P (α+Fe3C) 结构FCC BCC 正交 含碳量0.77% 0.0218% 6.69% 珠光体的三种类型: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10、什么叫钢的C曲线?如何测定?影响C曲线的因素?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也称TTT(Time Temperature T ransformation)曲线。因曲线形状象英文字母“C”,故常

⑥北科大《材料力学》本科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及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编码:60115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CALS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学时/学分:81 / 5(其中实验学时:10学时)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专业:机械学院机械专业、车辆工程专业 选用教材:《材料力学》第四版刘鸿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1.《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1992 2.《Mechnics of Materials》S.Timoshemke J.Gere.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gy,1978 3.《材料力学》范钦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材料力学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在机械设计中有关力学方面设计计算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工程结构中构件的承载能力问题。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能够对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

步的实践能力。 材料力学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中机械类专业一门主干课程,是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有目的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材料力学课程在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好经济与安全的矛盾,具备创新精神; 2、全面系统地了解构件的受力变形、破坏的规律; 3、掌握有关构件设计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4、将一般构件抽象成力学简图,进行外力分析、内力分析、应力分析、应变分析、应力~应变分析; 5、掌握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原理和方法,具有进行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 6、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代价,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为构件设计提供计算依据; 7、了解材料力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数学实验报告-6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班级材料1209 姓名曾雪淇 学号 41230265 2014年 5月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微分方程求解和曲线拟合的方法,通过MATLAB求解一阶甚至是二阶以上的高阶微分方程。 二、【实验任务】 P168习题24,习题27 三、【实验程序】 习题24:dsolve('Dy=x*sin(x)/cos(y)','x') 习题27:function xdot=exf(t,x) u=1-2*t; xdot=[0,1;1,-t]*x+[0 1]'*u; clf; t0=0; tf=pi; x0t=[0.1;0.2]; [t,x]=ode23('exf',[t0,tf],x0t) y=x(:,1); Dy=x(:,2); plot(t,y,'-',t,Dy,'o') 四、【实验结果】 习题24:ans = -asin(-sin(x)+x*cos(x)-C1) 习题27: t = 0.014545454545455 0.087272727272727 0.201440113885487 0.325875614772746 2

0.462108154525786 0.612058884594697 0.777820950596408 0.962141414226468 1.148168188604642 1.276725612086219 1.405283035567796 1.518837016595503 1.670603286779598 1.860122410374634 2.089084425249819 2.356884067351406 2.654570124097287 2.968729389456267 3.141592653589793 x = 0.100000000000000 0.200000000000000 0.103024424647132 0.215787876799993 0.121418223032493 0.288273863806750 0.159807571438023 0.379808018692957 0.211637169341158 0.447918********* 0.275587792496926 0.484712850141869 0.348540604264411 0.481263088285519 3

2020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分享

XX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分享转眼间,已经尘埃落定。回首这一年,有努力,也有回报,有汗水,也有欢笑。这一年,个人的付出固然重要,但诚然,我也从论坛收益良多,现在我小小的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学弟学哥妹们有所帮助。 先来说说自己的情况:我报考的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所考的分数分别为政治58,英语57,数学二115,专业课(材料科学基础)108,总分338。这样一个分数,对于一个工科生而言,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对于今年的北科材料,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擦线党(初试线337)。即便如此,我想我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如今,考研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大学本科生的一个未来规划中的热门选项。很多人很轻率的就决定考研,对此我是不发表任何评论的。但是,我觉得,一旦决定考研,就要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下就开始看书,鄙人鱼见,这样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看书前要做好万全准备。大家可能会问要做好哪些准备。且听我慢慢道来。

做好了以上的各种准备,接下来就需要开始各科的复习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数学和英语都是要从大三下开始的,而政治和专业课是从九月份开始。细节我慢慢道来。 因为本人是工科生,所以只介绍工科生相关经验。我们考的是数学二,也就是只有高数和线性代数。而关于考研复xí,论坛里很多人都会分为三轮,说实话,我自己到目前为止也没好好划分过,所以只按自己的经验一点点介绍。 先插播一下我的学习理念。我觉得作为一个工科生,在学习这一块,理应有些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不管是学什么,首先我们得对这一科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其次,我们还要有能力从众多信息中抽象出重点,然后循着重点对症下药。简单来讲,我觉得就是个盖房子的过程,先打地基,再出骨架,最后各种装饰。 频道调回到数学,关于数学的学习,我觉得首先得从书本下手,高数用同济5或者6版的两本书,线代无所谓,大同小异。依据往年的大纲,先把书本过个一遍,对各种概念,各种公式有个初步印象,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作为回顾,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作为启蒙用。然而这样还不够,书本还要用第二遍,这一遍,最好边看边把你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定义,概念等抄下来(后期还有大作用),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随意练练课后习题,基础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北京科大、东北大学版)第4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习题 2-1 一螺栓连接如图所示,已知P=200 kN, =2 cm,螺栓材料的许用切应力[τ]=80Mpa,试求螺栓的直径。 2-2 销钉式安全离合器如图所示,允许传递的外力偶距 m=10kN·cm,销钉材料的剪切强度极限=360 Mpa,轴的直径D=30 mm,为保证m>30000 N·cm 时销钉被剪切断,求销钉的直径 d。

2-3 冲床的最大冲力为400 kN,冲头材料的许用应力[σ]=440 Mpa,被冲剪钢板的剪切强度极限=360 Mpa。求在最大冲力作用 下所能冲剪圆孔的最小直径D和钢板的最大厚度。 2-4 已知图示铆接钢板的厚度=10 mm,铆钉的直径为[τ]=140 Mpa,许用挤压应力[]=320 Mpa,P=24 kN,试做强度校核。2-5 图示为测定剪切强度极限的试验装置。若已经低碳钢试件的直径D=1 cm,剪断试件的外力P=50.2Kn,问材料的剪切强度极 限为多少? 2-6一减速机上齿轮与轴通过平键连接。已知键受外力P=12 kN,所用平键的尺寸为b=28 mm,h=16 mm,l=60 mm,键的许用应力[τ]=87 Mpa,[]=100 Mpa。试校核键的强度。

2-7图示连轴器,用四个螺栓连接,螺栓对称的安排在直径D=480 mm的圆周上。这个连轴结传递的力偶矩m=24 kN·m,求螺 栓的直径d需要多大?材料的许用切应力[τ]=80 Mpa。 (提示:由于对称,可假设个螺栓所受的剪力相等) 2-8 图示夹剪,销子C的之间直径为0.6 cm,剪直径与销子直径相同的铜丝时,若力P=200 N,a=3 cm,b=15 cm,求铜丝与销子横截面上的平均切应力。

北京科技大学数学实验第五次讲解学习

北京科技大学数学实 验第五次

精品资料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Matlab拟合与插值 2013年12月

一、【实验目的】 1.学习Matlab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多项式及其相关计算等; 2.熟悉Matlab中多项式的拟合,编写一些相关的Matlab命令等; 3.熟悉Matlab中多项式的插值,并编写一些相关的Matlab命令等; 4.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二、【实验任务】 1.在钢线碳含量对于电阻的效应的研究中,得到以下数据.分别用一次、三次、五次多项式拟合曲线来拟合这组数据并画出图形,计算当x=0.45时的电阻值. 碳含量 0.10 0.30 0.40 0.55 0.70 0.80 0.95 x 电阻y 15 18 19 21 22.6 23.8 26 2.在某种添加剂的不同浓度之下对铝合金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得到数据如下,现分别使用不同的插值方法,对其中没有测量的浓度进行推测,并估算出浓度X=18及26时的抗压强度Y的值. 浓度X 10 15 20 25 30 抗压强度Y 25.2 29.8 31.2 31.7 29.4 3.用不同方法对在(-3,3)上的二维插值效果进行比较.

三、【实验程序】 1.在钢线碳含量对于电阻的效应的研究中,得到以下数据.分别用一次、三次、五次多项式拟合曲线来拟合这组数据并画出图形,计算当x=0.45时的电阻值. M文件 clc; clf; x=[0.1 0.3 0.4 0.55 0.7 0.8 0.95]; y=[15 18 19 21 22.6 23.8 26]; p1=polyfit(x,y,1); p3=polyfit(x,y,3); p5=polyfit(x,y,5); x1=0.1:0.05:1; y1=polyval(p1,x1); y3=polyval(p3,x1); y5=polyval(p5,x1); plot(x,y,'rp',x1,y1,'b-',x1,y3,'g-.',x1,y5,'m--'); legend('拟合点','一次拟合','三次拟合','五次拟合'); disp('以下为当x=0.45时的电阻值:') disp('一阶拟合函数值'),g1=polyval(p1,0.45) disp('三阶拟合函数值'),g3=polyval(p3,0.45) disp('五阶拟合函数值'),g5=polyval(p5,0.45)

北京科技大学2004年《计算方法》试题及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2004年《计算方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1、任何近似值的绝对误差总是大于其相对误差 (×) 2、3步Adams 隐式法比4步Adams 显式法的绝对稳定性要好。 (√) 3、在任何情况下,求解线性方程组时,Sidel 迭代法总是优于Jacobi 迭代法。 (×) 4、设],[)(b a C x f n ∈,若0)() (≡x f n ,],[b a x ∈,则0],,,[10=n x x x f ,其中 ],[b a x i ∈,n i ,,1,0 = (√) 5、给定n 个数据点,则至多构照1-n 次最小二乘多项式 (√) 6、数值求积公式的代数精确度越高,计算结果越可靠。 (×) 二、填空题(1、2、3小题每空1分,其他题每空2分,共20分) 1、设A 是一个108?的矩阵,B 是一个5010?的矩阵,C 是一个150?的矩阵,D 是 一个801?的矩阵,根据矩阵乘法结合率,ABCD F =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1)[]D BC A F )(= (2)[])(CD B A F = 则公式(1)效率更高,其计算量为1240flops 。 2、设数据21,x x 的相对误差限分别为05.0和005.0,那么两数之商 2 1 x x 的相对误差限为 =)( 2 1 x x r ε0.055。 3、 设?? ? ???-=1123A ,则=1A 4,=∞A 5,=F A 15,=)(A ρ4,=∞)(A cond 4。 4、计算3 a 的割线法迭代公式为2 1 121 113133 1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5、求解初值问题???=-='0)0() exp(2y x y 的改进后的 Euler 公式为 )]exp()[exp(2 2 121++-+-+=n n n n x x h y y 。 6、将正定矩阵???? ??????--=201032124A 作T LL 分解,则=L ?????? ???????? -8134 22 102 1 002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成果——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成果——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 成果简介 材料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和重要基础。绝大部分材料都在自然环境(大气、水、土壤)中使用,获取材料自然环境腐蚀数据,对合理选材、科学用材非常重要。“国家材料腐蚀试验站网”进行材料(制品)在我国自然环境中腐蚀数据的长期积累就是在我国典型的自然环境中建立试验站,把各类材料按标准制备,进行长期的现场试验,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材料在环境作用下发生的变化进行长期的观察与检测;同时按不同材料的不同试验周期定期取样,进行测试分析,获取原始性数据和相关资料;通过数据评价,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获得不同材料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腐蚀规律,并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服务系统,为国家材料领域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提供信息保障,并为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材料质量和性能提高,以及防腐蚀(或老化)标准与规范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数据积累是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根据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设施建设中材料的选用要以材料(制品)在西部地区典型环境中的腐蚀与老化数据作为重要依据,而我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前期工作,没有数据和试验研究资料的积累。由于国家在1980-2000年期间尚未考虑西部地区开发的需要,在材料西部典型自然环境中的腐蚀数据目前大气环境方面几乎是空白,土壤环境方面有一少部分数据与资料,但不能满足需要。 项目组现正在开展大气、土壤腐蚀的室外现场实验和室内模拟加

速实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属大气腐蚀中多相界面化学反应的原位动态研究”(2002-2004)。 在自然环境中服役材料的腐蚀,主要包括大气、海水、土壤中各种材料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缆、光缆、高分子材料等。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中材料的现场挂片(埋片)试验,以及实验室模拟加速腐蚀试验。 经济效益与市场分析 根据材料和环境的腐蚀(性)数据,在设计中,能指导材料的科学使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节约材料,节省能源消耗,减少腐蚀经济损失25-30%(每年约1千亿人民币),避免和减少腐蚀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与构件的使用寿命,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材料耐各种自然环境腐蚀的数据也是研究开发各种耐蚀材料的重要依据。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第四版[北京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习题集答案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 (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 第一章轴向拉伸和压缩 1-1: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力 解:

(a):N1=0,N2=N3=P (b):N1=N2=2kN (c):N1=P,N2=2P,N3= -P

(d):N1=-2P,N2=P (e):N1= -50N,N2= -90N (f):N1=0.896P,N2=-0.732P 注(轴向拉伸为正,压缩为负) 1-2:高炉装料器中的大钟拉杆如图a所示,拉杆下端以连接楔与大钟连接,连接处拉杆的横截面如图b所示;拉杆上端螺纹的 径d=175mm。以知作用于拉杆上的静拉力P=850kN,试计算大钟拉杆的最大静应力。

解:σ1= 2 1 1 850 4 P kN S d π = =35.3Mpa σ2= 2 2 2 850 4 P kN S d π = =30.4MPa ∴σmax=35.3Mpa 1-3:试计算图a所示钢水包吊杆的最大应力。以知钢水包及其所盛钢水共重90kN,吊杆的尺寸如图b所示。 解:

下端螺孔截面:σ1=1 90 20.065*0.045P S =15.4Mpa 上端单螺孔截面:σ2=2P S =8.72MPa 上端双螺孔截面:σ3= 3P S =9.15Mpa ∴σmax =15.4Mpa

1-4:一桅杆起重机如图所示,起重杆AB为一钢管,其外径D=20mm,径d=18mm;钢绳CB的横截面面积为0.1cm2。已知起重量 P=2000N,试计算起重机杆和钢丝绳的应力。 解:受力分析得: F1*sin15=F2*sin45 F1*cos15=P+F2*sin45 ∴σAB= 1 1 F S=-47.7MPa σBC= 2 2 F S=103.5 MPa

数学实验报告-2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MATLAB绘图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班级材料1209 姓名曾雪淇 学号 41230265 2014年 5月

学会用MATLAB绘制二维曲线、三维曲线,掌握gtext, legend, title,xlabel,ylabel,zlabel,axis 等指令用法,并学会图形的标注。二、【实验任务】 P79 习题1,习题3,习题5 三、【实验程序】 习题一: x=0:pi/10:4*pi; y1=exp(x./3).*sin(3*x); y2=exp(x./3); y3=-exp(x./3); plot(x,y1,'b*',x,y2,'r-.',x,y3,'r-.') 习题二: x1=-pi:pi/10:pi; y1=x1.*cos(x1); x2=pi:pi/10:4*pi; y2=x2.*tan(1./x2).*sin(x2).^3; x3=1:0.1:8; y3=exp(1./x3).*sin(x3); subplot(1,3,1);plot(x1,y1,'r*'),grid on,title(‘y1= x1*cosx1’) subplot(1,3,2) ;plot(x2,y2,’b-‘),grid on,title (‘y2=x2*tan(1/x2)*sinx2^3’) subplot(1,3,3);plot(x3,y3,'g+'),grid on,title (‘y3=exp(1/x3)*sinx3’) gtext(‘y1=x1cos(x1)’),gtext(‘y2=x2tan(1/x2)sin(x2)^3’), gtext(‘y3=exp(1/x3)sin(x3)’) legend(‘y1= x1*cos(x1)’, ‘y2=x2tan(1/x2)sin(x2^)3’ ‘y3=exp(1/x3)sin(x3)’) xlabel(‘x轴’),ylabel(‘y轴’),axis xy 习题三: t=0:pi/10:20*pi; x=t.*cos(pi/6.*t); y=t.*sin(pi/6.*t); z=2*t; plot3(x,y,z,'r*'),grid on title(‘圆锥螺线的图像’) xlabel(‘x轴’),ylabel(‘y轴’),zlabel(‘z轴’)

北京科技大学 经费预算说明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预算编制说明 一、项目课题建议单位在申报项目课题时必须按照北京市科委的规定编制项目课题经费预算。项目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应严格遵守目标相关、政策相符、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课题经费来源包括项目课题建议单位从各个渠道筹集的资金: 市科技经费:指北京市科委拨付的财政经费,包括科三费和科学事业费。 国家有关部委拨款:指除北京市科委以外的其它各级政府(如国家科技部、北京市计委、区科委等)为实施本项目课题拨付的财政经费。 项目依托单位匹配经费:指具有直接行政隶属的主管单位为实施本项目课题拨付的经费。 课题承担单位自筹经费:企业通过其它渠道筹措到的资金,如股东增资、历年的经营利润等。 银行贷款:指为实施本项目课题,项目课题建议单位从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可以经营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处获得的贷款经费。 其它:指未列入以上各项的其它经费来源。 三、课题经费支出即项目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预算: 人员费用:指直接参加项目课题研究人员的工资性费用,包括专职人员费用及外聘人员费用。列入的人员要与项目课题任务书中参加的人员一致,其中:项目课题组人员所在单位有事业费拨款的,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事业费中及时足额支付给项目课题组成员,并按规定在项目课题预算的相关科目中列示,不得在国家资助的项目课题经费中重复列支。国家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试验外协费:指研究、开发项目课题所发生的带料外加工或因本单位不具备条件面委托外单位进行试验、加工、测试、计算等发生的费用。发生试验外协费时,必须与协作单位签订合同书。 合作交流费:指项目课题研究过程中需与国内外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所发生的费用。发生合作费时,必须与合作机构签订相关的合同书。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内部辅导资料

一:大纲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 《金属学》复习大纲 (适用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一、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1. 原子间的键合 1)金属键, 2)离子键, 3)共价键 2.晶体学基础 1)空间点阵, 2)晶系及布喇菲点阵, 3)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3.金属的晶体结构 1)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2)原子的堆垛方式,3)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4)晶体缺陷 4.合金相结构 1)置换固溶体,2)间隙固溶体,3)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4)中间相 5.晶体缺陷 1)点缺陷, 2)晶体缺陷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3)面缺陷 二、金属与合金的凝固 1.金属凝固的热力学条件 2.形核 1)均匀形核,2)非均匀形核 3.晶体生长 1)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2)金属与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态,3)成分过冷4.凝固宏观组织与缺陷 三、金属与合金中的扩散 1.扩散机制 2.扩散第一定律 3.扩散第二定律 4.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 四、二元相图 1.合金的相平衡条件 2.相律 3.相图的热力学基础 4.二元相图的类型与分析 五、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 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1)滑移,2)临界分切应力,3)孪生,4)纽折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1)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2)晶界的影响,

3.塑性变形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屈服现象,2)应力-应变曲线及加工硬化现象,3)形变织构等 六、回复和再结晶 1.回复和再结晶的基本概念 2.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3.再结晶动力学 4.影响再结晶的主要因素 5.晶粒正常长大和二次再结晶 七、铁碳相图与铁碳合金 1.铁碳相图 2.铁碳合金 3.铁碳合金在缓慢冷却时组织转变 八、固态相变 1.固态相变的基本特点 2.固态相变的分类 3.扩散型相变 1)合金脱溶,2)共析转变,3)调幅分解 4.非扩散型相变 参考书: 1.金属学(修订版), 宋维锡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2.材料科学基础, 余永宁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 3.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 胡赓祥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 4.任何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学》或《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参考书。 复习方法的话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坚持。我个人有一些看法希望与大家分享。 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所以第一边看要抓大放小,把握大致脉络。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这就算达到了目标。 再看的时候,每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以利于以后把握重点,节约时间。一定要相信,手过一遍,胜过口过十遍。做笔记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再以后做题时每遇到问题回来看自己总结的笔记,并且把做题时重要的类型题的解法归纳到笔记中。坚持下去。做到点——线——面的复习,这样下来专业课不拿高分都难了。 二:知识梳理 第一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