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检测新版新人教版336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检测新版新人教版336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检测新版新人教版336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检测新版新人教版336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6北京中考)下列关于S+O2 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 B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1,故B错误。

2.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一定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答案 A 高氯酸铵(NH4ClO4)中不含碳元素(C),则高氯酸铵发生分解反应时,一定不可能生成含碳元素的物质。

3.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克) 90 11 5 8

反应后质量/(克) 36 m 35 3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m的值是15

C.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5∶9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90+11+5+8=36+m+35+32,解得m=11,B项说法错误。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A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90-36)g∶(35-5)g=9∶5,C项说法错误。本题应选D。

4.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C 图示中共有4种不同的分子,说明共有4种物质,C项正确;图示中的反应物分子,一种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一种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说明反应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A项错误;图示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所以不属于化合反应,B项错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图示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项错误。本题应选C。

5.木炭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足量空气)加热,下列关于容器中所盛物质总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答案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整个反应过程中密闭容器内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填空题

6.氢气和氧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图进行微观描述。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除化学方程式本身表示的意义外,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①;

②。

答案(1)2H2+O2 2H2O

(2)①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②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可知,8个氢分子与4个氧分子反应,生成8个水分子,所以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氢分子、氧分子与生成的水分子的个数比为8∶4∶8=2∶1∶2,所以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究,并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呢?

(2)提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

(3)实验验证: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简答

称量前需

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塞紧橡胶塞,称

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

称量时观察到

取下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微热,观察金属钠受热

燃烧,冷却后再称量

称量时观察到

将锥形瓶塞拔下一会儿后,盖上瓶塞再称量

(4)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5)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答案(2)反应容器敞口与密闭的差异

(3)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天平保持平衡天平指针向左偏转

(5)罗蒙诺索夫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金属燃烧后,质量的增加来自于瓶内空气中氧气的减少,因此反应后质量不变。波义耳在敞口容器中实验,金属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后,瓶外的空气不断补充进入瓶内,因此反应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增加

解析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则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文档说明

(Word文档可以删除编辑)

专注于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小学试卷教案合同协议施工组织设计、期中、期末等测试中考、高考、数学语文英语试卷、高中复习题目、本文档目的是为了节省读者的工作时间,提高读者的工作效率,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进行编辑使用.

由于文档太多,审核有可能疏忽,如果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本店马上删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