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务会计课程标准

税务会计课程标准

税务会计课程标准
税务会计课程标准

《税务会计》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320021、320022

适用专业:会计专业

编制单位:会计系

合作单位:烟台亚辉塑粉有限公司

一、适用对象

高中后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会计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领域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是为会计专业讲授企业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培养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比较全面系统地讲述企业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企业税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循环过程,是非常重要一门专业课。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会计职业基础》(320000)、《税法及纳税实务》()等课程,后续课程有《财务会计》(320022)等课程。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税务会计》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会计实践能力,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对传统会计教学优化整合,同时又不打破职业体系,把应知应会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课程中,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注意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使学生能正确分析和解决企业税务会计一般问题的能力,以便较好地适应从事企业日常财务会计工作需要。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的计算方法。

(4)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

(5)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2、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或岗位能力目标)

(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

(5)会组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开展简单的纳税筹划工作。

(6)会与税务、工商、外汇、银行等机构协商,处理一般的税务事项。

3、素质养成目标(或素质目标)

(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2)具有依法节税的意识;

(3)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参考学时36 学分 2

六、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采用“每个税种为一个项目”的教学模式,采用倒推的方法,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紧紧围绕完成纳税申报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际操作技术与能力的培养,以主要税种纳税申报典型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课时分配表

2.项目设计

八、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建议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选用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法。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世界上最悠久,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它能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通过讲授法,让学生们对程序的选择结构---条件语句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讲授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能够把握住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项目教学法。课程按企业业务流程划分为九个项目,以项目任务要求设定教学内容,组织实训教学,让学生在校内就能体验到会计工作岗位经历。通过仿真实训教学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教、学、做有效结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规范账页的填写,帮助理论知识的消化,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组讨论是将学生分成一个一个小组,对问题或者案例进行讨论,讨论完毕、让学生上台演讲,然后由学生提问,最后由老师点评和总结。小组讨论法可以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这种方法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能锻炼其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法:以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主线,老师安排学生做。教师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组织安排到最后答疑解惑、归纳总结,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从分组讨论、接受任务、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到分析总结、提出困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做学合一。

案例教学法。本课程要求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所有的项目任务中都会引入案例,通过案例引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思维由被动变主动;教学案例放在每个单元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解和学生学、做相结合,以此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师资条件要求

税务会计课程组由10名教师组成,教师配备合理,数量充足,力量雄厚,每学期的教学评分优良率为100%。

(1)双师结构:在全部10名教师中,具有双师型或者双素质的教师8人,占教师人数的72%。

(2)专兼职比例:在10名教师中,有3名兼职教师,占教师人数的30%。

(3)学历结构:10名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6名,占教师人数的40%。

(4)年龄结构:我们的专职教师是以中、青年教师相结合,以中年教师为龙头的富有朝气的教学团队。10名教师中最大年龄为45岁,最小26岁。其中:40岁以上有3名,占教师人数的30%;30-40岁有5名,占教师人数的50%;30岁以下有2名,占教师人数的20%。

3.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1)校内实训室

硬件设施先进完备。为了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我系建设了商务实战中心、4个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1个会计综合实训室,2个会计分岗实训室,2个会计电算化实验室,1个ERP实验室,1个沙盘模拟实训室,投资理财实训室1个,证券模拟实训室1个、审计实验室1个;另外,学校的教室大都是多媒体教室,供课堂教学使用。经过多年的努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经常保持更新,具备了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环境,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奠定了基础,也为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开展网上实验活动提供了条件。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自2006年至今,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方针要求,本着切实做到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我院在山东省内的烟台、潍坊、青岛、威海等地区建立了若干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由于会计专业在校生多,业务单位会计岗位的特点决定了接收顶岗实习的学生数量有限,造成了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比较难,我们以粮食系统为依托,加大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以解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到目前为止,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达到50多家,分散的实习基地达到100多家。

4.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教材选用及参考

《税务会计》,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梁文涛主编,2014年版;

《税务会计》,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李西杰主编,2015年版;

《税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王碧秀主编, 2014年版

(2)网络资源:

网上实训和考核系统

网上实训系统主要是网上纳税申报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考核系统主要包括知识和能力两部分测试内容。

(3)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①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提高演示效果,增加师生互动。近年来我们一直使用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软件,教学时多采用直观性很强的图示法,深入浅出地说明难点,讲清疑点,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教学效果。

②教学过程录像。学生课后可以观看教学过程录像,帮助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理论讲解。

③电子习题。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通过习题来提高学习效果。

④实训软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利用实训软件进行电子操作。

如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仿真软件等;

(4)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还编写了实训指导书。

九、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建立平日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平日考评的重要性。平日考评占30 分,期末考评占70 分。具体考核要求见下表。

十、编制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以依据《会计专业调研报告》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制的。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