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五专题《刺客列传》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五专题《刺客列传》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五专题《刺客列传》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五专题《刺客列传》Word版含答案

《刺客列传》教学案(教师版)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五专题“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课文不算难懂,选文较长,属教学篇目。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本文的教学以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式来处理教材。课堂以自学练习为主。在理解的基础上,最后做问题探讨。

专题目标:

1、了解《史记》中通过刻画人物来表述历史过程的叙事特点,了解人物的具体事迹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和叙述历史进程的作用。

2、了解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丰富多彩的手法,在刻画不同人物和同一人物的不同性格侧面时,采用的不同手法,以及各种不同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在了解、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可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思考历史真实与艺术描写之间的表面矛盾而实际上更高层面统一的关系,由此引导学生了解《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对后来小说、戏剧的影响。

本文目标:

了解司马迁给人物立传的意义以及本文场面铺排,气氛渲染等特有的写法。

教时设置:4教时

第1教时

要点:整体了解,疏通部分课文

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第4篇《刺客列传》,进一步体会《史记》刻画人物的艺术。原文分别写了四个刺客,本文节选的是其中荆轲刺秦王的部分。另外三个刺客是:专诸

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二、简介本文有关背景

战国末期,秦并天下,势不可挡。秦军灭韩破赵,大兵直压燕境。燕太子丹既出于个人恩怨,更出去国家的危难,派荆轲行刺秦王,以图最后孤注一掷,延缓燕国危机。

二、结合有关注释,理解1、2、3、4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等待班级交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共同完成)

1、翻译:

(1)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

(2)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3)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刚才我跟他讨论剑术,他说了我不满意的话,我眼睛瞪了他。)

(他当然要离开的,我刚才用眼睛震慑了他。)

(荆轲默默地逃走,以后就再也不见面了。)

2、讨论问题

(1)“荆卿好读书击剑”一句有何暗示?

(2)与盖聂论剑,受怒目即离去,这个细节表现了荆卿怎样的个性?对后来的故事有怎样的影响?

(既暗示荆轲其实是儒雅之士,又为以后刺杀秦王做了交代。)

(强烈地维护自尊,也暗示荆轲剑术未能精益求精,为后文刺杀秦王不能成功而伏笔。)

三、结合有关注释,理解5、6、7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等待班级交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共同完成)

1、翻译

(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2)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3)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

(怎么可以因为受了欺侮的怨恨,就想去触犯秦国的逆鳞呢!)

(那樊将军在天下困厄时,投靠到我这里来,我到底不能因为强秦的威胁,就牺牲我所同情、怜惜的朋友,撵他到匈奴去,这本是我生命结束时才能做的是事了。)(希望借太傅的介绍,能够认识田先生,好吗?)

2、讨论问题

(1)从第5段看出荆轲与一般的刺客有什么不同?

(2)在对待樊於期的问题上,反映出鞠武和太子丹怎样的特点?

(一不同:喜欢读书,个性深沉;二不同:交往的人都是特别有见识或者有一技之长的人;三不同:个性不羁,好喝酒,大街上唱歌、哭泣旁若无人。)(鞠武的自私势利,胆怯懦弱;应当说他的话是大道理,也是利于燕国的,但是已经难以实施,或者根本上已经来不及实施。太子丹的义气豪爽,威武不屈。)

第2教时

要点:继续疏通课文,理解讨论

过程:

一、结合有关注释,理解8、9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等待班级交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共同完成)

1、翻译

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我自以为和您不是外人,就把您介绍给太子了,希望您到宫里去拜见太子。)(年高有德行的人所做的事,是不能使人家怀疑他的。)

(做了事却使人家怀疑他,就不是有节操的侠客了。)

(不把天下所有的土地完全并吞,不使天下所有的国王完全臣服,它的野心是不能满足的。)

2、讨论问题:

评论太子丹刺秦王的计划:“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⑩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

(太子丹刺秦王的计划,一是胁迫秦王订立盟约,退还所侵略的诸侯的土地。这是不可能的,即使订立盟约也不会履行,因为大家很清楚,秦王的目标是要统一国家。二是使秦国大乱,诸侯再次合纵消灭秦国。也是不可能的,即使秦王赢政被杀,秦国会有其他国君出现,也是要继续吞并六国的,再说六国诸侯已经无能力和无心思联合了。)

二、结合有关注释,理解10、11、12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等待班级交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共同完成)

1、翻译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如果现在就去,却没有使他信任的东西,那么秦王还是没法挨近的。)

(现在就这样前往却不能达成任务回报的,才是无用小子呀!)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狠毒了。)

2、讨论问题

荆轲为了完成使命,做了哪些准备?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

(准备最有用的信物,准备最厉害的匕首,这些可以看出他计划的周密性,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表现出一个刺客的本色。)

三、结合有关注释,理解13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等待班级交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共同完成)

1、翻译这段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行。到了易水边,饯行之后,荆轲就要上路了,高渐离击着筑,荆轲和着筑声唱歌,唱的是“变徵”的调子,送行的人都掉下泪来。荆轲又走上前唱道:“萧萧的风声呵,易水凄寒;壮士这一去呵,不再归还! ”又唱出悲壮慷慨的“羽声”调子,感动得送行的人都睁大双眼,头发竖起把帽子顶起来。于是荆轲上车离开了,一直没有回头。)

2、讨论问题:请说说这段场面描写的特色和感染力。

(司马迁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往往熔铸进自己全部的爱憎,场面里往往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浓重的氛围情调。通过场面描写来渲染气氛,造成意境和情调。

首先,突出局势的严重、使命的庄严和行事的秘密,又突出环境的萧杀和参与者悲慨的心境。

其次,作者处处着意渲染“皆白衣冠以送之”,给整个场面笼罩上一层悲哀氛围。接着写“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又从乐调上加以渲染,使悲哀的色彩更加浓重。

再次,作者在这里绝不单纯写悲而更在写壮,写悲中之壮。此行之险恶、之凶多吉少,荆轲是非常清楚的,但他并没有犹豫和畏惧,为了铲除暴虐,他视死如归,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歌,就抒发了他义无反顾的慷慨情怀,使场面由悲向壮推进,乐调由衷婉感伤的变徵之声变作慷慨激昂的羽声,和由此所激起的送行者的反应“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更把悲壮的气氛推向高潮。

最后,“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路,义无反顾地走了。至此,悲壮的气氛达到了顶点。这里,场面之悲壮,气氛之浓烈,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使铁石心肠的人也为之感叹唏嘘!)

第3教时

要点:继续疏通课文,理解讨论

过程:

一、结合有关注释,理解14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等待班级交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共同完成)

1、翻译

(1)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2)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秦舞阳脸色都变了,非常害怕,群臣感觉他奇怪。)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便倚靠着铜柱笑,双腿张开,坐在地上大骂道:“事情所以不能成功,只因为想活捉胁迫你,好得到你退还诸侯土地的诺言,来回报太子。”)

(于是左右的人上前杀了荆轲,秦王心里不愉快了很久。)

2、探讨问题

(1)写秦武阳色变振恐有何作用?

(2)评论荆轲“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的话。

(3)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不成功,与他的过于自信和剑术不精是有关系的,你怎么看?

(写秦武阳色变振恐,反面衬托荆轲的沉着、勇敢。文中还有威严天下的秦王绕柱逃窜的丑态以及不怡者良久都是侧面衬托荆轲。)

(可以看出荆轲对秦王的幻想,也反映出他想法的天真。至于有人说不该把太子暴露出来,其实说与不说,秦已经清楚了幕后的使者。)

(应当说有关系,他有刺杀秦王的机会,但是,他还是没有把握住。)

二、结合有关注释,理解15、16、17、18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等待班级交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共同完成)

1、翻译

鲁勾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日:“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太史公日: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鲁勾践听见荆轲行刺秦王这件事情以后,私下里说:“唉,可惜他不好好研究刺剑的技术呵!我也太不了解人了!从前我呵叱他,他当然以为我不是他的同道

了! ”

太史公说:世上的人们说到荆轲,所说的有关太子丹的运气,“天上落下粟来,马头生出角来”的话,说得太过分,又说,荆轲刺伤了秦王,这都是不确的。

以前,公孙季功、董生和夏无且有交往,详尽地知道这件事的经过,对我说过像以上所说的话。从曹沫到荆轲这五个人,论他们的义行,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但他们立意都很显明,不背弃他们立定的志向,声名能够流传到后代,难道是虚妄的吗!)

2、探讨问题:司马迁如何看待荆轲刺杀秦王这件事?

(不论成功与失败,认为他们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义举,认为他们立场鲜明,不违背自己的志向。)

第4教时

要点:总结探讨,作业

过程:

一、探讨问题

1、本文开头写荆轲遭盖聂和鲁勾践的怒目、怒叱,都不计较,这和《史记》中叙述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一样,意在表现他们“含羞忍耻丈夫事,一朝之愤非良图”(元胡天游诗)的励志精神。结合司马迁生平,探讨其屡次叙述此类情节的个人感情因素。

2、“易水送别”与“廷刺秦王”,是《史记》中脍炙人口的精彩情节。说说这两段文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色。

3、本文在正面刻画荆轲形象的同时,也颇为生动地描写了田光、樊於期、高渐离,以及鞠武、太子丹乃至秦舞阳的形象。说说这些人物对荆轲形象的刻画所起到的作用。

4、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历代有截然不同的评价。请搜集有关材料,组织讨论,说说自己对荆轲形象及其刺秦王行为的看法。

5、陶渊明有因首《咏荆轲》的诗,请评论陶渊明的态度。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太史公自序》的“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退而深惟……”一段,以及列入存目的《报任安书》中关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表述,其实司马迁的这一遭遇与荆轲、韩信、范雎有共同之处,荆、韩、范三人的做法对司马迁有前鉴和激励因素。激励完成自己的志向。)

(“易水送别”以音乐的凄婉与慷慨和诗歌的苍凉悲壮渲染壮别气氛,语气长短有致而富于情韵;而“刺秦王”则以密集的动词、形容词渲染生死搏斗的激烈场面,语句简短、节奏急促,从而使文字表现艺术和内容表达要求,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田光之节侠,樊於期之刚烈,高渐离之坚毅,是对荆轲沉勇刚毅性格的不同角度烘托;而鞠武的谋而懦、秦武阳的暴而怯,则是对荆轲性格的反衬。)(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不管怎样,荆轲刺秦王不是为一己之私,是为“国家大事”,所以他的故事才会流传千百年,历久而不衰。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大意:

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君子甘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周围都是一片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的长丝带。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琴师高渐离以名为‘筑’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勇士宋义则高唱激人的歌声。岸边上哀风萧萧,易水

中寒波淡淡。乐声中的‘商’调使人悲痛流涕,‘羽’调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

品评:

本篇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

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在萧杀的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

二、作业

附苏教版《刺客列传》译文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先世是齐国人,移居到卫国,卫国的人称他庆卿。以后他到了燕国,燕国的人称他荆卿。

荆卿喜爱读书、击剑,曾经拿剑术来游说卫元君,卫元君不采用。后来,秦国征伐魏国,就把占领的地方设置了东郡,迁移卫元君及其支属到野王去。

荆轲曾经游历经过榆次,和盖聂讨论剑术,盖聂发了脾气,眼睛瞪着他。荆轲便走开了,有人提议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跟他讨论剑术,有不同的意见,我眼睛瞪了他;去看看也好,不过在这种情形下他是该走了,不敢再停留的。”派人到荆轲居停的主人那里看看,荆轲果然已经驾车离开榆次了。使者回来报告,盖聂说:“他当然要走的,我刚才用眼睛震慑了他。”

荆轲游历到了邯郸,鲁勾践跟荆轲博戏,因为争夺博局上的格道,鲁勾践恼怒了而呵叱他,荆轲默默地逃走,以后再也没有见面。

荆轲到了燕国以后,跟燕国的一个杀狗的屠夫,以及善于击筑的高渐离交好。荆轲爱好喝酒,天天同杀狗的屠夫和高渐离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半醉以后,高渐离击着筑,荆轲就在街市上和着唱歌,看看彼此,相当快乐;可是一会儿就又相对着哭泣起来,好像旁边没有别人一般。荆轲虽然同酒徒们打交道呵,然而他的为人,却是沉着含蓄,爱好读书;他在所游历的那些诸侯国家,都是跟一些贤士、豪杰和年高有德行的人结交。他到了燕国,燕国的处士田光先生也很客气地接待他,知道他不是一个平凡的人。

过了一些时候,恰好碰上在燕国做人质的燕国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来。燕国太子丹,从前曾经质押在赵国;而秦王政是在赵国出生的,他小时候和丹很要好。等到赢政即位做了秦王,正好丹质押在秦国。秦王对待燕太子丹不好,因此丹就怀着怨恨逃回来了。回来以后,寻求报复秦王的办法,但是国家太小,力量不够。后来秦国天天出兵太行山以东的地方,攻伐齐国、楚国和三晋,渐渐像蚕食桑叶一般,侵蚀着诸侯的土地,快要到燕国了,燕国的君臣都害怕战祸的来到。太子丹忧虑于此,请教他的太傅鞠武。鞠武回答说:“秦国的土地已经遍及天下,威胁着韩、魏、赵国,北边有甘泉、谷口的巩固要塞,南边有泾水、渭水流域的肥沃原野,占据着巴、汉一带的富饶地区,右边是陇、蜀的山岭,左边是关、觳的天险,人民众多,而且士卒勇猛,兵器甲胄更是丰裕。如果他想向外扩张的话,那么在长城以南、易水以北的我们燕国这块地方,便不能安定了。怎么可以因为受了欺侮的怨恨,就想去触犯秦国的逆鳞呢! ”丹说:“那么要怎么办才好? ”鞠武回答说:“请仔细地打算这件事。”

过了一些时候,秦国将军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亡到燕国来,太子丹收容他并且让他住下来。鞠武劝谏说:“不可以。像秦王这样的暴虐,一直不满燕国,想起来早已叫我们心寒胆战,更何况听到樊将军被收容在这地方呢?这叫做‘把肉放在饿虎经过的路上,呀,祸患一定是救不了了!即使有管仲、晏婴那样的才能,也不能替我们想出解救办法的。希望太子赶快叫樊将军到匈奴去,来消除秦国侵略燕国的借口。请你先和西方的三晋缔交,和南方的齐、楚两国连合,和北方的匈奴单于讲和,然后才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啊。”太子说:“太傅的计划,延搁的日子太久,我心里很乱,怕一刻都不能等待呢。况且不仅如此,那樊将军在天下各地找不到容身之处,投靠到我这里来,我到底不能因为强秦的威胁,就牺牲我所同情、怜惜的朋友,撵他到匈奴去,这本是我需人做事的时候呀。希望太傅替我重新考虑一下。”鞠武说:“做了危险的事想求平安,造了祸患却求幸福,计划浅薄却怨恨很深,为了结交一个新知的朋友,便不顾国家的大害,这可以说是‘加深怨恨而扩大祸患了。把鸿毛放在炉火上烧,是一定不成问题的。至于像凶猛的雕鸷一般的秦国,对燕国发出

怨恨凶暴的威怒来,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他为人智虑深远,而且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量商量。”太子说:“希望借太傅的介绍,能够认识田先生,好吗? ”鞠武说:“好的。"出去见了田先生,说“太子希望与先生商议国家大事”。田光说:“恭敬地接受指教。”就到太子那里去拜访。

太子迎了出来,退着走在前面作引导,又跪下来拂拭了座席。田光坐定了以后,左右没有人,太子离开座席,向田光请教说:“燕、秦二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田光说:“我听说良马在盛壮的时候,一天能跑千里路;等到它衰老了,劣马都能够跑在它的前头。现在太子听到的是盛壮时候的田光,可不知道我的精力已经消耗殆尽了。即使这样,我不敢参与国事的讨论,我的好友荆卿却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太子说:“希望借先生的介绍,能够跟荆卿结交,可以吗?"田光道:“好的。”便站起来,快步辞出。太子送到门口,嘱咐他说:“我所通报的,先生所说的,都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别泄漏呀! ”田光低下头笑着说:“好。”田光伛偻着背走去见荆卿说:“我和您交情好,燕国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如今太子听说我壮年时候的事,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了,承蒙他瞧得起,告诉我说‘燕、秦两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我自以为和您不是外人,就把您介绍给太子了,希望您到宫里去拜见太子。”荆轲说:“遵命。”田光说:“我听说,年高有德行的人所做的事,是不能使人家怀疑他的。如今太子告诉我说‘所谈的,是国家的大事呀,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夕,这是太子不信任我了。做了事却使人家怀疑他,就不是有节操的侠客呀。”想借自杀来刺激荆卿,说:“希望你赶快拜访太子,就说田光已经死了,证明不会说话泄漏秘密了。”于是就自杀而死。

荆轲见了太子,说田光已经死了,并且转达田光的话。太子拜了两拜跪下来,双膝跪着走,流着泪,过了一会才说:“我所以嘱咐田先生不要泄漏秘密的缘故,是想要来完成国家大事的谋划。如今田先生以自杀来证明不泄漏秘密,岂是我的本意啊!"荆轲坐定以后,太子离开座席叩头说:“田先生不知道我的不肖,使我能到您的面前,敢有所商谈,这是由于上天垂怜燕国,不忍遗弃它的后人吧。如今秦国有贪利的心,并且欲望是不会满足的。不把天下所有的土地完全并吞,不使天下所有的国王完全臣服,它的野心是不能满足的。现在秦国已经俘虏了韩王,完全占领了他的土地。又进兵向南攻伐楚国,向北迫近赵国;秦将王翦率领几十万的大军到达漳、邺地方,李信的军队也从太原、云中两郡出兵攻赵。赵国如果抵抗不住秦军,必定投降,投了降,那么祸患便轮到燕国。燕国又小又弱,好几次遭受了战祸,如今估计就是把全国的一切兵力全拿出来,也不能来抵挡秦国。诸侯各国都臣服了秦国,不敢联合抗秦了。我个人的看法,以为要是真能物色到天下的勇士,出使到秦国去,用重利去诱惑他;秦王贪心,在那情形下,必定可以达到劫持他的目的。如果真能够劫持了秦王,使他完全归还诸侯所被侵占的土地,像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那就太好了;万一不行,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刺死他。他们秦国的大将领兵在外,

而国内又有了这种乱事,君臣之间便会互相猜疑,借这机会,诸侯就能够联合起来,那么想要破秦必定可以成功了。这是我的最大愿望,不过却不晓得委托哪一位去做才好,只好请荆卿注意注意啊。”隔了良久,荆轲才说:“这是国家的大事呀,臣下庸劣无能,恐怕不配太子委任、驱使。”太子又上前叩头,坚决请求荆轲不要谦让推辞,然后荆轲才答应。于是便尊荆卿做上卿,让他住上等的馆舍。太子天天到馆舍问候,供给贵重美食,不时地进奉珍奇的物品,车马、美女尽量满足荆轲的欲望,来顺应他的心意。

过了很久,荆轲还没出发的表示。这时秦国的大将王翦攻破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完全占领了他的土地,又进兵向北侵占地盘,到了燕国南方的边境。太子丹心生恐惧,便请求荆轲说:“秦军早晚间就要渡过易水,虽然想长久侍奉您,哪能办得到呢! ”荆轲说:“就是没有太子这番话,我也想要去拜见您了。如果现在就去,却没有使他信任的东西,那么秦王还是没法挨近的。那位樊将军,秦王想捉他,悬赏千斤黄金、万家食邑。果真能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最肥美的督亢地方的地图,奉献给秦王,秦王必定高兴地接见我,我才有办法来为您效命。”太子说:“樊将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形下来投靠我,我不忍为了自己的私事而伤了这位长者的心,希望您再替我另外想办法! ”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便自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狠毒了,您的父母族人,统统被杀光或被收为奴婢。现在听说悬赏千斤黄金和万家食邑来征购将军的头,您预备怎么办呢? ”樊於期仰起头来,长叹一声,流着泪说:“我樊於期每次想起这些事,常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办法罢了! ”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办法想说出来,它可以解救燕国的患难,报将军的仇恨,您认为怎么样? ”樊於期便走近前来说:“怎么做? ”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来奉献给秦王,秦王必定喜欢而接见我,那时候我用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拿匕首击刺他的胸膛,这样一来,将军的深仇报了,并且燕国被欺负的怨恨也洗除了。将军有没有意思呢? ”樊於期袒露出一边肩膀,一只手紧紧地握住另一只手腕,向前走近,说:“这正是我日夜愤恨得咬牙切齿、痛心疾首的事情,今天才听到这办法! ”便自杀而死。太子听见这消息,赶快跑了来,伏在尸上恸哭,极为哀痛。既然无可奈何了,只得包裹了樊於期的头,用匣子封藏起来。

于是太子预备访求天下最锋利的短剑,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花百金买了来,叫工匠用毒药浸染在匕首上,拿人先试验一下,只要渗出一丝儿的血,人没有不立刻死去的。于是便准备好行李,要打发荆卿动身。燕国有个勇士秦舞阳,十三岁时,杀了人,人都不敢瞧他一眼。便叫秦舞阳当副使。荆轲另外等候一个朋友来,想同他一道去;但是那人住的地方很远,还没有来到;荆轲便先替那人准备了行装。过了一些时候,没有动身起程,太子嫌他延迟,怀疑荆轲改悔,就又请求荆轲说:“时间已经不多了,难道荆卿还有什么想法吗?我想先打发秦舞阳走。”荆轲大怒,叱

责太子说:“为什么太子这样打发人!冒失地前去,却不能达成任务回来报命的人,才是无用小子呀!况且只拿着一把短剑,进入祸福难测的强秦,我所以逗留不走的原因,是要等待我的友人来了一道去。如今太子既然嫌我迟缓,那么就诀别了! ”便出发了。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行。到了易水边,饯行之后,荆轲就要上路了,高渐离击着筑,荆轲和着筑声唱歌,唱的是“变徵”的调子,送行的人都掉下泪来。荆轲又走上前唱道:“萧萧的风声呵,易水凄寒;壮士这一去呵,不再归还! ”又唱出悲壮慷慨的“羽声”调子,感动得送行的人都睁大双眼,头发竖起把帽子顶起来。于是荆轲上车离开了,一直没有回头。

到了秦国,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重重地贿赂了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先为他向秦王报告说:“燕王果真害怕大王的声威,不敢出兵抵抗我国的军队,希望全国做臣子,排在诸侯行列里,像郡县一样地纳贡应差,以便能够奉守先王的宗庙。因为心里恐惧,不敢亲自来陈说,特地斩了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地方的地图,装在匣里封好,燕王亲自拜送到宫庭前,派使者前来禀告大王,敬候大王的命令。”秦王听了,非常高兴,便穿上朝服,设九宾大礼,在咸阳宫召见燕国使者。荆轲捧着盛樊於期的头颅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地图的匣子,按次序进来。到了阶前,秦舞阳脸色都变了,非常害怕,群臣觉得奇怪。荆轲回头来向秦舞阳笑笑,向前谢罪说:“北方藩属蛮夷的野人,从来没有见过天子,所以他非常害怕。希望大王宽恕他一些,使他能在大王面前尽了使者的任务。"秦王对荆轲说:“把秦舞阳捧的地图拿来。”荆轲便取了地图,呈上去,秦王打开地图,地图打开到最后,匕首出现了。荆轲便用左手握住秦王的衣袖,而右手拿起匕首就刺秦王。没有刺到身上,秦王大惊,自己奋力跳了起来,衣袖都扯断了。他想拔剑,剑很长,抓住剑鞘。这时候他心里十分惶恐紧张,剑又插得很牢固,所以不能立刻把剑拔出来。荆轲就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急跑。群臣都非常惊慌,因为事起仓猝,出人意外,全失了常态。按照秦国的法令:群臣在殿里侍驾的,不准带任何兵器;那些担任侍卫的郎中们带着兵器,都排列在殿下,没有皇上的命令,是不准上殿的。正在紧急的时候,来不及传令给侍卫,因此荆轲才能追赶秦王。群臣仓猝惶急,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只得用手搏斗。这时候侍医官夏无且用他所捧着的药囊来投击荆轲。秦王正在绕着柱子逃跑,仓猝惊急,不晓得怎么办才好,左右群臣便说:“王把剑背起来! ”秦王把剑绕到背后,拔出剑来击杀荆轲,砍断了他的左腿。荆轲残废了,于是举起匕首来掷向秦王,没有打中,击中铜柱。秦王再击刺荆轲,荆轲身上有八处地方受了重伤。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便倚靠着铜柱笑,双腿张开,坐在地上大骂道:“事情所以不能成功,只因为想活捉胁迫你,好得到你退还诸侯土地的诺言,来回报太子。”于是左右的人上前杀了荆轲,秦王心里不愉快了很久。后

来论功赏赐群臣,并处罚失职有罪的人,各有多少轻重的不同,赏赐夏无且二百镒黄金,秦王说:“无且怜爱我,才拿药囊投击荆轲呵。”

于是秦王大怒,加派军队到赵国去,命令王翦的军队去讨伐燕国。十月,攻陷了燕都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带着他们所有的精锐部队,向东逃到辽东固守着。秦将李信追击燕王很迫急,代王嘉便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国所以特别迫急地追击燕国,就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如今假使您真能杀了太子丹献给秦王,秦王必定解兵退去,而燕国还可以侥幸不至于灭亡。”后来,李信紧追太子丹,太子丹藏匿在衍水这地方,燕王便派人斩了太子丹,想把他献给秦国。秦国又进兵攻击他。五年后,秦国终于灭了燕国,活捉了燕王喜。

第二年,秦国兼并了天下,建立了皇帝的尊号。于是秦国就追缉太子丹、荆轲的门客党徒,全都四散逃亡。高渐离改变姓名,给人家做佣工,躲藏在宋子县。时间一久,觉得做工太苦,听见主人厅堂上有客人在击筑,便徘徊着舍不得离开。常常出言说:“他这里击得好,那里击得不好。”听差的因此告诉主人说:“那个佣工竟然懂得音乐,私下批评好坏。”那家主人便叫他到堂上击筑,所有在座的宾客都称赞他击得好,赐给他酒喝。高渐离自己想,长久以来隐姓埋名,穷困寒酸,没有终了的时候,便辞退下去,拿出他行装中匣里的筑和他的好衣服,恢复本来面目,再走回堂前来。所有在座的客人,都很惊讶,走下堂来和他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把他当成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客人们没有不流着眼泪离开的。宋子县的人轮流用客礼款待他,后来被秦始皇听见了。秦始皇召见他,人们有认识他的,就说:“这是高渐离。”秦始皇爱惜他擅长击筑,对完全赦免他感到为难,就弄瞎了他的眼睛。叫他击筑,没有一次不夸他好的。从此渐渐和他接近,高渐离便把铅块藏进筑里,等到进宫靠近秦始皇的时候,他就举起筑来扑打秦始皇,却没打中。于是秦始皇便杀死了高渐离,以后终身不再接近诸侯国的人。

鲁勾践听见荆轲行刺秦王这件事情以后,私下里说:“唉,可惜他不好好研究刺剑的技术呵!我也太不了解人了!从前我呵叱他,他当然以为我不是他的同道

了! ”

太史公说:世上的人们说到荆轲,所说的有关太子丹的运气,“天上落下粟来,马头生出角来”的话,说得太过分,又说,荆轲刺伤了秦王,这都是不确的。以前,公孙季功、董生和夏无且有交往,详尽地知道这件事的经过,对我说过像以上所说的话。从曹沫到荆轲这五个人,论他们的义行,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但他们立意都很显明,不背弃他们立定的志向,声名能够流传到后代,难道是虚妄的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湘夫人》教案

《湘夫人》教案 教学设想 《湘夫人》瑰丽奇幻,幽深含蓄,婉转委曲,后代学者对其评价很高。为了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利用名人的评论提出问题,在第一课时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准备由“《湘夫人》惊艳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在阅读中去发现,从不同层面感受诗歌的魅力,以期打开学生视野,加强阅读体验的交流,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读”贯穿始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诵读,涵咏诗句,体会《楚辞》语言的美。 能力目标: 1、以意逆志,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2、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情感价值 感受屈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体会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 其主旨。 教学难点 1、根据文中的感情线索,体会湘君情感变化,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 2、理解屈赋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兴特征。 教学过程预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赞美屈原的文字“金相玉式,艳溢缁毫”。意思是说——“如金似玉的好文章,它的艳丽文采至今还在纸上笔下蹦跳。”(幻灯展示)那么,通过阅读我们交流以下阅读体会,说说你感受到本诗的“惊艳”,表现在那里呢? 二、诵读涵咏 1.教师配乐诵读,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诵,感受诗歌丰富意蕴。 三、探究交流 1、诗歌语言的摇曳婉转之美。 2、人物情感的伤情之美。 3、意境的凄清优美。 4、作品中人物的纯净高尚之美。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蜀道难》

蜀道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四、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②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2、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噫吁嚱(yixūxi)鱼凫(fú)秦塞(sai)萦绕(yíng) 石栈(zhàn)猿猱(náo)参(shēn) 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 巉岩(chán)飞湍(tuan) 咨嗟(zījiē) 喧豗(huī)砯崖(png)崔嵬(wéi)吮血(shǔn) 2、在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的基础,有学生齐声朗读本诗,教师检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读音和句读,在学生有失误的地方予以纠正。在学生朗读的基础,教师对本诗中比较重要的字词予以解释,疏通文意。 噫吁: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目录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选修五个系列 一.诗歌与散文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二.小说与戏剧 4.《中国小说欣赏》 5.《外国小说欣赏》 6.《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7.《影视名作欣赏》 三.新闻与传记 8.《新闻阅读与实践》 9.《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四.语言文字应用 10.《语言文字应用》 11.《演讲与辩论》 12.《文章写作与修改》 五.文化论著研读 13.《先秦诸子选读》1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5.《外国文化著作选读》(暂缺) 16.《中国民俗文化》 选修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游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2017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十二专题

2017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十二专题 目录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 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专题 专题三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 专题四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 专题五创新求变的中唐诗专题 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专题 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 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专题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专题 专题十“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专题 专题十一“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专题 专题十二“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

2017高中语文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整合 古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古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表: 古体诗(古风)????? 四言诗:出现最早 如《诗经》 五言诗:成熟于汉代 如《古诗十九首》 七言诗:成熟于唐代 如白居易《长恨歌》 乐府诗:诗题有歌、行、引、歌行、吟、曲等名称 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一、理论讲解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其实,赏诗也不过“情、景二端”。从高考的角度讲,答诗歌鉴赏题,也不过“情、景二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特点。因此,分析、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成为学习古典诗歌的关键。 一般说来,古典诗歌里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 1.乐景衬乐情 以在写景绘色方面备受推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初秋时节,天色向晚,山雨初霁,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这里对清新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恬淡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清新美好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写照。 2.哀景衬哀情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教案全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1 、《小石城山记》 【教学目标】 1 、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 2 、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3 、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说到唐宋山水游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就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幻灯片一)…… 讲读课文 一、一读文章:品景 教师范读。 二、二读文章:品情 ⑴设问:请大家齐读课文,重点思考作者在第二段中以什么作为议论的话题? 学生读第二段。 明确:“造物者的有无”。 ⑵设问:此句中的“智者”与第二段中的“造物者”所指是否同一呢? 明确:第一段的“智者”和第二段的“造物者”所指应该一样,都指创造美景的神灵或上苍,还包括“神者”,这样可以避免行文的重复。可以看出,“类智者所施设也”一句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⑶设问:作者在本段中对造物者有无的怀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用课文的原字句回答。(幻灯片五) 小组讨论。 提问。明确: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久疑;二是诚有,三是果无乎。 三、三读文章:品境 ⑴设问:眼前的景物如何引发作者的联想?或者说景物的处境和柳宗元的身世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齐读一遍课文。 提问。明确:景美但无人问津,才高却被弃置(被放逐天涯)。 ⑵设问:可以看出正是内在品质和外在处境的相似,使柳宗元由景入情产生联想。现在回头再看,这些景物还是单纯的自然之景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汇了自己的感情,我们甚至可以从景物中找出一种来作为柳宗元品格和处境的写照,这是哪一种景物呢? 明确:“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哪一句提示你?——“益奇而坚”,比起前两种景物而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选修高中语文《氓》教案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要老师来示范,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老师不要代劳他们的工作。 2、明确字音和个别词语的意思并牢记。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进一步明确字音和意思,请大家识记,当堂课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一、新授: 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2分钟)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①读对了字音,méng,及时表扬,大家齐读。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含义,明确这是“古今异义”,把“古今异义”四个字写在注释处。 第二种情况是读成了máng,请其他同学纠错,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读音和意思古今都不同。)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15分钟) (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10分钟) (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彼此尊重的精神。) 5、请学生订正个别字音。(5分钟) 容易出现问题的字音是:(板书) 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说:tuō徂:cú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隰:xí角:jiǎo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 目录(1-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目录(1-16)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4.《中国民俗文化》 5、《影视名作欣赏》 6、《新闻阅读与实践》 7、《先秦诸子选读》 8、演讲与辩论 9、中国小说欣赏 10、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12、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13、语言文字应用 14、外国小说欣赏 15、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16. 文章写作与修改 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臵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游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东坡专题——《游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文意。 2.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巅峰”。 3.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 1.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学问,涉笔成趣。 2.透过文章学习苏轼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教学难点】 了解黄州东坡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预习】 1、了解苏东坡的黄州生活。 2、预习《游沙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与屈原比,他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 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韩柳比,他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

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他是谁呢?他就是旷世奇才苏东坡,今天我们借助《游沙湖》这篇文章来给苏东坡开一个小小的专题。 (出示:东坡专题)让我们首先走进东坡诗文。 二、东坡诗文 Ppt展示诗文,师生共同回顾,教师总结东坡的精神。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的旷达 2.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千古风流人物)——东坡的豪迈 3.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东坡的深情 4.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东坡的理趣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 ,凌万顷之茫然。(纵一苇之所如)——东坡的闲情 三、东坡奇才 接下来让我们感悟他“奇”在何处? 1.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宋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开创了湖州画派…… 2.他是美食家,发明家——东坡肉,东坡巾,东坡扇,东坡提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白居易长恨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诗歌风格 2,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3,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4,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5`熟读成诵《长恨歌》 重点 1,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2,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3,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 1,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2,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一,导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升《长生殿》等.自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二,背景介绍: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瑶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銛官鸿胪卿,杨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在王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而陈鸿则写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 三,白居易: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31岁时,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同时及第,与元稹相识,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在32岁那年春,白居易被授校书郎,算是步入了仕途.35岁时,罢校书郎,随后又授周至县尉.次年,他由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元和三年(808年)拜左拾遗.当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黜或贬.初任拾遗的白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不当任意贬黜,因此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李德裕,不幸陷入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58岁那年,即大和三年(829年)春,白居易称病,免归,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从此不复出,后除河南尹,寻以病免,64岁那年,除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分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必修+选修

◆必修一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 相信未来 六月,我们看海去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设计未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的五样 ⊙光阴的故事 雨巷 断章 错误 获得教养的途径⊙求学之道 劝学 师说 ⊙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 ⊙漂泊的旅人 想北平 我心归去 肖邦故园 乡土情结 ⊙乡关何处 前方 今生今世的证据像山那样思考 ⊙谛听天籁 西地平线上 ⊙感悟自然 ⊙湖山沉思 ⊙大地的眼睛 江南的冬景 神的一滴 像山那样思考⊙与造物者游 赤壁赋 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习的乐趣 青春颂 韵 献给成长 寻找精神家园 母语的精神 何以为家 永远的记忆 故乡诗情 俯仰天地间 与自然晤谈 中国古代历史小 说的高峰 打不败的失败者 ◆必修二 珍爱生命 ⊙强者之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 明 ⊙精神支点 ⊙生命的礼 赞… 呱……呱…… ⊙向死而生 我与地坛 鸟啼 ⊙陨落与升华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说书人 和平的祈祷 ⊙遭遇战争 一个人的遭遇 (节选) 流浪人,你若到 斯巴…… ⊙永恒的瞬间 落日 图片两组 ⊙黑暗中的心迹 安妮日记(节选) ⊙历史画外音 历史的回声 ⊙后人之鉴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千古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 古 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永志不忘 落日 消息二则 慢慢走,欣赏啊 ⊙一花一世界 荷塘月色 听听那冷雨 金岳霖先生 亡人逸事 ⊙永远新的旧故 事 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 边城 ⊙总借俊眼传出 来 教室就是出错的 地方 热爱生命 战争风云 和平,人民在期 待 兴亡的评说 意蕴隽永 心灵的远游 半瓣花上说人情 奇崛隽秀总相宜 谁解其中味 远去的风景与爱 情 ◆必修三 祖国土 ⊙江山多娇 祖国山川颂 长江三峡 ⊙颂歌的变奏 发现 北方 祖国呵,我亲爱 的祖国 祖国土 语言,存在的家 园 ⊙汉字的王国 语言的演变 汉字王国中的 “人” ⊙如琢如磨 咬文嚼字 简笔与繁笔 号角,为你长鸣 ⊙殉道者之歌 离骚(节选) 致西伯利亚的囚 徒 啊,船长,我的 船长哟!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底层的光芒 品质 老王 文明的对话 ⊙审视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 传统 ⊙认识和沟通 中国与西方的文 化资源 ⊙拿来与接纳 ⊙碰撞与沟通 拿来主义 东方和西方的科 学 ⊙认知与交融 美美与共 麦当劳中的中国 文化表达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娜塔莎》教案

娜塔莎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人物对话,感受深陷爱情海泥沼的娜塔莎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在不断运动的故事背景中对小说圆形人物——娜塔莎人物形象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电影海报导入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

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三、检查预习:找学生概括节选的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舞会前的准备(侧重于对娜塔莎兴奋、激动和焦急心情的描述),第二部分舞会上的幸福(侧重对娜塔莎在盛大舞会上的心理和与安德来公爵相遇的情节的描述),第三部分为了爱的争吵(侧重对娜塔莎背叛安德来后的心理描述)。 四、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第一部分的教学任务。 1、请你用若干个词语准确表达娜塔莎此时的心态。 明确:热情、兴奋、快乐等。 2、能否用“焦急”来表达此时娜塔莎的心态?通过哪些言行表现了这种心态?为什么会有焦急的心态? 明确:能。如: ①“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娅!”娜塔莎一边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 ②梳妆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娅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 ③“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诗文默写训练

《人教课标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1、(),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 2、上穷碧落下黄泉,()。 3、(),梨花一枝春带雨。 4、(),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以上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5、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波兮木叶下。 6、时不可兮骤得,()。(以上出自屈原《湘夫人》) 7、人生亦有命,()。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8、(),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9、(),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10、(),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11、( )?(),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 12、春江潮水连海平,()。 13、()?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以上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4、千岩万转路不定,()。云青青兮欲雨,()。 15、(),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须行即骑访名山。(),使我不得开心颜?(以上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6、黄尘清水三山下,()。遥望齐州九点烟,()。(李贺《梦天》) 17、(),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18、(),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19、日出江花红胜火,()。 20、山寺月中寻桂子,()。(以上出自白居易《忆江南》) 21、(),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23、(),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 24、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姜夔《扬州慢》) 25、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2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7、(),千金散尽还复来。(以上出自李白《将进酒》) 28、(),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9、昆山玉碎凤凰叫,()。 30、女娲炼石补天处,()。(以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 31、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精选练习苏东坡传

[基础巩固层]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惝怳.(huànɡ)袅.袅(niǎo)荆棘.(jí) 札.记(zhá) 醇.甜(chún) 木讷.(nà) 家眷.(quàn) 唾.弃(tuò) 诙谐.(x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怳huǎnɡ;讷nè;眷ju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的文人中,有那么一类人,他们狂放不羁 ....、随性而行,给世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 B.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可谓是俯拾即是 ....。有托月言志的,也有赏月写景的,有望月思乡的,也有对月恋情的,风格多样,情怀迵异。 C.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三访“特园”,与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 推心置 ...腹.,共谋国家和平统一。 D.苏东坡点头说:“这就是我之所短。也许我生来就太相信人,不管我是 跟谁说话,我都是喋喋不休 ....。” 【解析】A项,狂放不羁:放纵任性,不受约束。B项,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C项,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D项,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不符语境,应改为“畅所欲言”。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必修五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作品及作者介绍 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 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传》。 作品《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 最高成就。《水浒传》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二、评选要求 1.教学理念新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设计最优化。是教师备出来、上出来、赛出来的,要好用、实用、管用。 3.教学手段使用恰当。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4.教学设计环节完整。要有课后反思,同时对本教学设计提出使用建议。 5.引领与借鉴作用大。要真正发挥优秀教学设计的带动、引领作用。 6.教学设计要求详案。 三、教案基本要求 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高三《考试说明》)的总体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得到有效突出。 2.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选用教学模式和方法。所采用模式和方法,能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3.侧重于课堂活动和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关注活动的实际效果。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深度,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要精心制作课件、教具,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利用网络、图书报刊资料和各种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5.教学流程要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渐进性,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指导语准确、简练、流畅,教学指令清晰。 6.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兴趣、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教案要素结构 1.教学内容:课题、课时、课型、目标。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化的描述。 3.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简要描述。 4.教学过程:对任务设计、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对课堂教学用语,如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讲解语、总结语要有清晰的表述。 5.随堂训练和拓展性素材:要有为达成教学目标所设计(或采用)的巩固性训练题(组)、阅读材料等课堂教学资源。 6.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作业数量要适当,课时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 7.教学反思:根据实施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评选办法 1.本次征集、评选活动,面向所有全市普通高中高一、二年级全体语文任课教师。 2.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为课文详案,必须为经过实际的课堂教学验证,具有较高的课堂达成度的课时教案。 3.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必须为教师个人(或集体)独立编制、且与本人所带年级教学进度一致、随堂使用的课时教案。 4.参赛教案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产生。各高中学校要成立相应的评选组织机构,负责初评;教师个人申报的教案,不纳入评选范围。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选修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游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 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 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 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西门豹治邺/禇少孙 大铁椎传/魏禧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 贯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六国论/苏洵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欧阳修 祭十二郎文/韩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方苞 陶庵梦忆序/张岱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种树郭槖驼传/柳宗元 自主赏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 坐/《论语》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项脊轩志/归有光 推荐作品 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史记》与文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相关知识。 2、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相关知识。 2、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 【教学内容】 《史记》的文风,历代学者多有精辟之论,他们任自己的学识、人生经验,对《史记》进行探究,自成一统,各成一家。归结起来,不管论家们的观点如何缤繁多彩,也不管他们的语言表达如何不同,却都有一个殊途同归的看法,即《史记》的文章风格是属于崇高美的。 先看明代凌稚隆《史记评林》中所辑录的几家评论: 苏辙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黄履翁说:司马迁之文“如天马骏足,步骤不凡,不肯少就于笼络。” 凌约言说:“子长之文豪如老将,用兵纵骋不可羁。”

茅坤说:“浑浑噩噩,如长川大谷,探之不穷,揽之不竭,蕴藉百家包括万代者司马子长之文也。” 所谓“疏荡,颇有奇气”;“天马骏足步骤不凡”;“豪如老将,用兵纵骋不可羁”等等,虽然词目各异,却都是说司马迁的文章感情充沛,气势雄浑,惊心动魄,从美学角度看,是崇高美的典型表现。 鲁迅说:“《史记》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白寿彝说:“如果说司马迁也有毛病的话,那就是他很粗放。但他的粗放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命力,体现了汉武帝那个时代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活力。” 李长之说:“象他的精神是在有所冲决,有所追求,有所驰骋一样,他的风格也是的,这可以说是他的风格之本质特征。” 《离骚》被司马迁称为是“舒愤懑”文学的典型,鲁迅把《史记》称之为无韵之《离骚》,同样也认为它是“舒愤懑”文学的杰作,是韩愈所说的“不得其平则鸣”的产物,“郁于中而泄于外”的结果。李长之的“有所冲决,有所追求,有所驰骋”,同样认为《史记》的文章风格是属于崇高美的。 司马迁文章风格的美首先表现在语言运用上。 先看叙述语言,最典型的是描写巨鹿之战那一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六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能清楚什么是“浩然之气”?和怎样培养浩然之气? 3、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教学过程:(第一段) 一、导语: 本文主要给大家讲解前两段,第三段初中已学过了。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二、熟读成诵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三、解释本文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讲解: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作为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勇敢的力量,当然还必须是行正义之事,不能行苟且之事还踌躇满志,就麻烦了。所以必须有义和道相匹配。) 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讲解:这告诉我们培养浩然之气要坚持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不要去做问心有愧的事情,否则这就是你人生的污点,就像如果

高中语文选修《懒惰哲学趣话》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选修《懒惰哲学趣话》教案范文 导读:本文高中语文选修《懒惰哲学趣话》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简单概括故事大意,清楚掌握游客和渔夫代表的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2、讨论文本的构思特点,充分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游客和渔夫的不同选择。 过程与方法: 由文本导入深入探讨人生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人生追求有一个更积极乐观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哲学理论水平。 教学重点 讨论文本的构思特点,充分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游客和渔夫的不同选择。 教学难点 理解人生的不同选择 教学方法 探讨思辨法。由于人生美文所涉及的思想较为深刻,教学方法应以“探讨思辨”为主,兼顾“文本阅读”的模式进行为好。鉴于这个故事形式的简单性,可深入品读的语句和段落不多的特点,教师要在对文本思想潜心研读的基础上,

分析学生可能提出的观点,做好应答的准备。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既要有正确的引导,又不要急于对一些问题急忙下结论。提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质疑与探讨。对学生提出的富有创见性的观点,要及时予以表扬,激发他们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要求对所有有争议的问题下一个所谓的定论,要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讨论与研究。教师当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强加于人。总之,要创设一个平等与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2006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是个话题作文: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息,主要的义项就是“休息”,很多时候我们把休息等同于懒惰。有没有道理呢?让我们随着伯尔的《懒惰哲学趣话》展开一场关于“懒惰”的探讨,或许也能从一个侧面启发大家对“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思考。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伯尔)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小说家。1917年12月21日生于科隆一雕刻匠家庭。1939年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不久被征人伍,1945年4月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习日耳曼语文学。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四七社”活动。1951年夏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在50年代便引起世界文坛注目。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