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局外人》读后感及摘录

《局外人》读后感及摘录

《局外人》读后感及摘录
《局外人》读后感及摘录

《局外人》读后感及摘录

我们该如何存在

我们该如何存在,命题似乎太大了些,那么缩小一点,我们该做怎样的自己和怎样做自己。马克思定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以为身处

社会之中而为人,那么就必将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诸如公民、学生、爱人、父母、警察等,而各种社会化角色大多有其在一定区域内适用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也就是在这个角色里,你应当怎么做。

在个人意识微弱的以往大多数人类历史时期,人们大都自觉奉行这些规范,即使有少部分特立独行的人,也会在大多数人的口水中被淹没。但现在情况大有不同,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意愿时常和外界的角色规范所冲突,所以该怎么选择呢?我们应该做真实的自己,不顾社会的(道德)规范所约束,还是踏踏实实地扮演我们所处的各个位置中的角色呢?

小时候,大人们时刻灌输一些他们认为毋庸置疑的观念,其中最具普遍性的就是“懂事”“听话”。我从小就是懂事的乖孩子,近乎所有亲戚都如此夸赞,并时常在我面前数落指责谁家孩子一点都不听话之类的,当时我颇为沉迷这种虚幻的虚荣心之中,并从内心里不甚喜欢那些“不懂事”“标新立异”的同龄人。

直到近些年才发现原来我忽略了双刃剑另一面带来的对于我性格形成的不良影响:敏感于他人脸色,做事考虑太多时常自缚手脚,自我价值感低,看人充满偏见,讨好型人格等等。当然,往好的看,这也让我更加沉稳并且具有同理心。有意识得去改正这些已经成为潜意识的性格特点真的是漫长而痛苦的历程,不过事在人为。除了这个最典型的当然还有各种其他的“良言相劝”以及大家心中默认的规范,一旦你越界,就可能需要面对别人的口诛笔伐。

我想,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割裂的社会,不仅仅是财富和地位,而是处处充满了割裂。譬如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和年轻一代就有天壤之别,这可以体现在对各种事物的看法上。前不久我跟老爸谈到现在年轻人很多都不打算生小孩,不结婚的也越来越多,他不以为然,指责我们这一代人很自私,什么都是想着自己一时快活,太过自我。我惊觉不能继续这个话题,于是赶紧结束。事后回想其实他说的也不无道理,站在他们的视角上看,的确如此,并且我认为实际情况也相差不会太大。

我们这些在中国市场化经济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从小就对各种舶来品耳濡目染,尤其是各种外来文化和思想,我们的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越来越向西方靠近。消费主义深入人心,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大受欢迎。不得不承认的是,按自己的想法而活,的确非常爽,没有外在的各种约束,不用考虑外界的眼光。但同样也存在着隐藏起来的风险,当上一辈人逐渐退出舞台,新时代的人接手这个社会,我们仅存下来的那些得以维系我们民族和社会关系的传统事物很有可能消逝。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将就,不曲意逢迎,不顾及他人,不居安思危,宗族血缘关系或将瓦解淡化,人人都将成为孤岛。这是我的片面构想中站

在整个社会来看,而站在个人角度看,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希望以各种方式获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追求成本最小化,既然有些事我做了也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和收益,并且也不能让我获得情感上的愉悦,那我为何要花费有限的精力去做呢?有些事为什么要道德绑架呢?我有权利不这样做吧。我只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简单充实地度过一生,为什么一定要求我出人头地呢?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那我可不可以把每个今

天当做最后一天,去追随内心肆意享乐呢?只要不触犯法律,不顾别人的眼光,是不是我就可以随自己喜好来决定是否遵循道德呢?

评判

我想知道,评判一个事物的好坏优劣,是否都有客观的标准呢?那么评判一个人呢?我们的影视作品通常乐意塑造至善和至恶的角色,以便我们一眼就能判断他的好坏,可是真实世界里的人,怎么可能是仅仅用好坏来区分判断呢?主角默尔索杀了人,法官根据他先前的各种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判定他的毫无人性,最后判处他死刑。我们有幸在这部小说中站在这个罪犯的视角来看待这整个事件,了解到默尔索其实远非法官所说的那样卑劣可鄙。他爱母亲,只是并不以与常人同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不信上帝,因为他知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拥有的一切和上帝没有半毛钱关系;他并非麻木不仁,相反他非常热爱生活,乐于观察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只是,比较自我。

但是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上看,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他的种种表现实在令人难以相信有多么爱自己的母亲,却只能大致推断出他的不孝、鲁莽冲动、狡诈和荒淫,这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错觉。但事实是没有人可以拥有上帝视角,如果我们不用一个人过去的经验去判断其为人,又能通过什么呢?个人主观的言语时常只是自己的遮羞布,相信也没有谁会去仅凭一个人对未来的许诺而去试图认清其本质。而这是否又说明了我们还是应该尽力扮演所处角色的应然状态呢,如果我们表现的太过自我,是否会在某天因为别人的观察判断绊倒自己?不过我很怀疑到底什么才有资格去评判一个人,是法律?道德?还是人?或许都没有。我们也只能尽量客观地去认识一个人的过去以及现在的状态,但远谈不上评判。

主观和客观

主观我理解为个人感受,客观我理解为客观事物和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主观感受和客观事实似乎永远也不可能画上等号,每个人的视角、价值观以及信息量都不尽相同,因而对一件相同的事物必然有着不同的感受,并且影响着自己的判断。默尔索看到的是自己杀了人这个事件,并且知道其中的一些意外因素,法官看到的是他在先前一些事情上表现出来的的冷漠无情和冥顽不灵,法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毫无道德感的杀人犯被法官判处大快人心的死刑。一个人杀

了另一个人的客观事实,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到了每个人眼中就变成截然不同的感受。毫无疑问,这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主观的,只是因为我们脑海构建的是这样,所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我们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客观地理解和看待过任何事物,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上帝视角。你当然可以认为世界完全就是你想的那样,你也可以认为世界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我认为这都是正确的,你的世界是你想的那样,客观世界就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

想起中学时代的自己,最爱看各种时事热点,并乐于和别人探讨,尤其是各种国家大事,颇有指点江山的快感。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和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渐渐地没有了往昔的热情,我不再追随新闻和社会热点,不再去指责或赞美,也很少被各种媒体调动自己的情绪,在这个推送算法和传播技巧极其成熟的时候,我觉得应当对媒体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让偏见、无知和傲慢占满整个心灵。

其实看这部小说时间很短,因为篇幅实在不长,但看完脑子如同被各种信息占满,联想到了很多东西,但篇幅有限,就到此为止吧。很多问题可能在某些领域早就有了答案,但在我的内心还没有答案,其实作为渺小个体的我去考虑这些宏大的命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的,无非就是丰富一点自己的世界观,多增加了一些不知何时才能解开的疑惑。虽然明知道将来可能会有很多未知的风险,但我还是想尽力去改变,做自己就好了。

前不久看了张三,哦不,罗翔老师的访谈令我受益匪浅,超级喜欢并认同他的一句话,就以此作为结尾吧。“我们应当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局外人形象分析

从《局外人》论莫尔索的形象 加缪是二十世纪法国乃至整个西方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与萨特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肮脏的世界”不同,加缪认为,“这是一个荒谬的世界”。于是,在他的创作中,竭力把人间世界、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描写成冷漠、荒唐的事物。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具有这种荒诞感情的人。这些人总是与社会格格不入,总觉得自己活在世界上是一个偶然的错误,因而把自身当做是一个与世无关的“局外人”。 最能体现“局外人”这一形象的,莫过于其同名作品《局外人》中的主人公莫尔索。《局外人》是加缪文学创作的一道灿烂的光辉,它生动刻画了莫尔索这一“局外人形象并大获成功。在西方文学史上也堪称独具荒诞色彩的自由个体。当然,莫尔索并不体现在个案,而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生活中的人生常态。1957年,加缪因“他的重要文学作品透彻认真地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小说基本情节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之作。小说以主人公莫尔索的叙述为主,并贯穿全文。故事一开始,莫尔索就以一种平常的近乎冷漠的口吻讲述了母亲去世的系列情况。在母亲下葬的第二天莫尔索决定去海边游泳,并偶遇之前的同事玛丽,之后同玛丽一起去看了喜剧电影,回自己家里寻欢作乐。在这段时间,莫尔索和邻居雷蒙走得很近,雷蒙要求莫尔索帮他写信,莫尔索答应了,还帮助雷蒙做了伪证。雷蒙约莫尔索同去游泳,莫尔索在海边打死了之前有过冲突的阿拉

伯人。第一部分到此结束。在第二部分中,莫尔索被捕、被审讯。审讯过程中他对自己的生死相当冷漠,并时常表现出烦躁和不耐烦。他的种种无所谓的态度,被“理所当然”地认定为“冷血”,最终,被处以极刑。 二.人物形象分析 1.荒诞的“无情”者 1.1亲情的无谓 在故事的开端,莫尔索以轻松到极致,冷漠到极致的口吻叙述母亲的去世。“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按照常人的理解,失去唯一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定是要悲痛万分的,但是,莫尔索没有。相反的,他表现出的是一种让人后颈发凉的冷漠的残忍。漠不关心,并且烦得很。要请假,要借黑领带和丧服,还要赶公交车。整个过程都是“困乏”“昏昏沉沉”的。再如拒绝再见母亲的遗容,在守灵的过程中抽烟、聊天、喝咖啡、打盹等,都被打上“不孝”“绝情”“冷血”的标签。莫尔索的冷淡,是与周围人对待他母亲死亡的态度成对比的。譬如院长说的“惶惶不可终日”,再如自称母亲好友的人的“抽泣不停”,未婚夫的陪伴出殡等。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人生常态,与莫尔索的置身事外鲜明对比。加缪说,“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处死刑的危险。”不得不说,莫尔索的命运正是如此。在莫尔索杀人后的审判中,养老院的一干人等的证词都是围绕他埋葬母亲时候所表现出的不同常理的举动。于是,在律师提出莫尔索究竟是“被控埋葬了母亲,

局外人读书笔记800字_局外人读后感大全

局外人读书笔记800字_局外人读后感大全 《局外人》读书笔记80字(一) 小说开头一句即是:“今天,妈妈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样的口气,大凡成人提到该类事,会尊称母亲,可是默而索却不是。接着又是一转:“也许是昨天……”,不经意间,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经心和恍惚。接下来,让人有点愤然,他从头到尾没有哭,还在母亲遗体前抽烟。第二天,他就游玩的不亦乐乎,带女友回家过夜。还帮一个名声狼藉的邻居惩罚他的情妇,因为“没有理由不让他满意”。女友要和他结婚,他觉得“怎么样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爱她,他竟然说“大概是不爱她”。最后迷迷糊糊杀了人,对于法庭上的辩论也不关心,好像与他无关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与其说是因为杀了人,不如说因为被指控“怀着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在临刑前夜,他拒绝神甫,却想起妈妈。小说最后一句:“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许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让读者不由震惊!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小说,描述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安葬母亲之后,一直到因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而被判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说语言冷静又干脆,稍嫌单调的叙述揭示了默而索复杂的内心世界。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是那么不凡,使得中间的有点枯寂有点冷淡的述说,顿时变得意味深长,平淡中现出深刻。作者把《局外人》的主

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生存的荒诞感,人和社会的剥离的痛楚感,才使得小说有深沉的哲理。事实,评论界把《局外人》标签为哲学小说。 但我以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时时刻刻参与到这个世界当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是由于自己和母亲无话可说,而养老院里有很多老人作伴,他“明白为什么她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他以为“母亲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所以,对默而索而言,真实情感与外在的表现并无关系,他虽伤心,但母亲的死并不会让他流泪。对于老板的摊派巴黎,他并没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兴奋”。女友的求婚,他以为“这无关紧要,假如她想,我们可以结婚”。以上两点说明默而索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已满足,他不是一个对生活贪婪的索取者。出于对邻居的帮助,他写信帮邻居对付其情人,杀死阿拉伯人是由于他当时产生了幻觉,他看见“刀锋闪闪发光,仿佛一把冷光四射的长剑刺中了我的头”。在监狱里,他屡次拒尽接见神父,由于他不信上帝,是由于他“对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上帝)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到离死前,他“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往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青春之歌》人物形象分析

青春之歌 ——林道静的感情《青春之歌》是一部充满理想,激情昂扬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从反对封建统治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其中女主人公林道静的传奇成长故事也是小说的主要线索。 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群爱国青年所走的道路,谱写了一曲中国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歌,是建国后出现的一部描写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作品,塑造了林道静这个从个人反抗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艺术典型,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激烈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表现了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的成长,歌颂了革命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个逐渐觉醒成长的人物,这一艺术形象是在自身艰苦的革命活动和曲折的锻炼改造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刚开始,她是一个逃出封建家庭,寻找个人出路的失业青年。她生长在官僚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自己也受到地主异母的百般凌辱和虐待,从小就养成了孤僻执拗、倔强的反抗性格。为了反抗不幸的命运,她毅然离开了罪恶的家庭,走向社会寻找“自己养活自己”的生活出路。然而“刚刚逃出了那个要扼杀她的黑暗腐朽的家庭牢笼,想不到接着又走进了一个更黑暗、更腐朽、张大血口要吞噬她的社会”。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

她既不甘屈服,又无力抗争,想以自杀作为反抗。这种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黑暗的旧社会生活没有出路和个人反抗的软弱无力。小说一开始就将人物的个人命运和广阔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了。《青春之歌》塑造了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艺术典型,真实的描写她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作品在描写她的不幸遭遇,揭露黑暗现世的同时,细致的描绘了她在黑暗现实中特有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她同余永泽从爱恋到同居的过程,是小说的重要情节,比较充分的暴露出她的幼稚、狂热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她与余的爱恋我们认为并不能全部否定。。本文所写林道静的探索和追求,只有遇到了党,投入时代的洪流,才算找到真正的出路,因而她艰苦曲折的成长过程,始终是放在革命斗争活动中来展现的,处处突出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小说通过她两次巧遇卢嘉川而被引导加入爱国学生运动的偶然事件,反映了时代召唤青年的历史必然性。思想上的初步觉醒,使她看清了余永泽的真面目以及和他一起生活的庸俗、空虚,决心与之决裂;但真的要分手时,却又感到缠绵惆怅,若有所失。在党的引导和时代的推动下,她还是迈出了第一步。小说一方面满怀热情描写林道静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深入农村开展工作,坚持狱中斗争和领导北大学生运动走向新的高潮,表现她献身革命的勇气、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政治上的日益成熟;另一方面又通过一些典型情节和细节(如第一次入狱想到牺牲时的急躁情绪,在农村看到佃农郑德富充满阶级仇恨的“白眼仁”时的心理活动,从定县回到北京路过旧居时的思念之情,地下工作处于艰难情况下想

《局外人》观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是法国阿尔贝·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世界来说是无知的、无能为力的,因此便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不加理睬,无动于衷。 阿尔贝·加缪被奉为存在主义文学的领袖之一,与哲学家兼作家让-保尔·萨特齐名。而一部《局外人》,因“他的重要文学作品透彻认真地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小说主要表现一个小小职员默而索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立场。他是个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毫不关心的人,他对母亲的去世、情人的求爱,甚至自己因为莫名其妙地杀了人,被判了死刑都无动于衷。通过小说,加缪试图阐明世界是荒诞的,人的生存状态也是荒诞的观点。“局外人”默而索的寡言,冷漠,孤僻,直至愤怒,都是他对环境的自觉反应。他不想用社会的惯例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我们可以把他看做自然人、野蛮人、荒诞的人、低能的人,也可以把他看做现代人、成熟人、理性的人、清醒的人等等。他的面目看似清晰,但是却又很模糊。这也正是本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主题、人物、内容、叙事方式上的含混,来使得《局外人》变得扑朔迷离,意义无穷。 《局外人》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开始,以“然而,那却好像是在我苦难之门上短促地叩了四下”结束,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这种叙述缺乏抒情的意味,只是随着默而索的内心自发的流露,并不怎么连贯的行为之中给人以一种断断续续的荒谬之感。在他眼中,别人的姿势和语言在他看来都是毫无意义,不可理解的。对他来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大海、阳光、汗水、泪水,而大自然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使他莫名其妙地杀了人,而他的感觉却仅仅是“我只觉得饶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那把刀刺眼的刀锋总是隐隐约约地对着我。滚烫的刀尖穿过我的睫毛,挖着我的痛苦的眼睛。就在这时,一切都摇晃了。大海呼出一口沉闷额而炽热的气息。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枪机扳动了……”就这样,他杀人了。小说以这种不动声色而又蕴含内在力量的平静语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局外人”:对一切都漠然置之,即使连杀人都是这么的莫名其妙的默而索。 在第二部分里,牢房代替了大海,阿拉伯犯人代替了他的“朋友”,社会的意识代替了他自发的意识。死亡的前夜,默而索第一次向这个世界敞开了心扉,他觉得自己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他至死都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他感受到了自己生之世界的荒谬,但仍旧幸福。而司法机构却一直以其固有的逻辑思维,利用被告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把被告虚构成一种连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形象。把始终认为自己无罪、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默而索想象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冷血动物”。在整个案件中,司法机构似乎根本不注重这个案件,而是千方百计去调查他的过去,把这个杀人案件和他的母亲的死,玛丽和他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不知不觉中让读者对默而索却增添了一份同情,对当时的社会增加了一份憎恨。或许我们真的可以认为,默而索其实没有罪,犯罪的是司法机构,更确切的说可以是那个法庭和那些检察官。

《局外人》莫尔索形象分析

《局外人》莫尔索形象分析 课程:西方现代派文学 班级: 姓名:

摘要 加缪小说《局外人》主人公莫尔索是一个悬浮在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之外的人。莫尔索是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一个典型的冷漠荒诞的人物形象,他的存在更多的局限于生理感官上的体验,也正是由此,他得以从独特的视角对世界的荒诞进行了观察和体会,本文从莫尔索与母亲、恋人、朋友之间的情感关系及他的被审判等方面出发对这一人物作细致深入的分析。

《局外人》莫尔索形象分析“我不是一个哲学家。我对理性都没有足够的信任,更无法相信一种理论体系。我 所感兴趣的是探讨怎样行动,更确切地就是当人们既不相信上帝又不相信理性的时候应 该如何生活。”’ ——阿尔贝·加缪“他的哲学是生活哲学,不是纯思辨的哲学。”在对生活哲学的揭示过程中,加缪更强调生活方式即如何生活的问题才是他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荒诞推理中,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诞的,生活也是荒诞的。在荒诞中,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荒诞人”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西西弗、唐磺、艺术家、演员、征服者就是加缪所极力推崇的“荒诞人”的典型。下面本文中将就莫尔索进行形象分析。 莫尔索可以说是题记中所说的“当人们既不相信上帝又不相信理性的时候应该如何生活”的代表人物。 莫尔索形象的确立 加缪在《局外人》中向我们详细描述了莫尔索的感情生活、工作生活以及生活中偶然事件所关涉到的生与死的问题,并且重点描述了莫尔索面对各种生活时所体现的态度,比如,对待亲情、爱情、友情、邻居的态度以及对待生死问题的态度。不言而喻,每一个人的每一种态度背后都会有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方式。在作品中,莫尔索对待任何事物的态度都是“无所谓’、“冷漠’、“无动于衷”,表现在行为方式上就是“局外人”的方式,这种行为方式一以贯之地体现在莫尔索的生活中,随之变成莫尔索的的生存方式。这种为了生存而生存的毫无意义的生存方式,在常人看起来冷淡至极却有着他自己的内涵。 莫尔索行为感情的综合荒诞性分析 母亲是莫尔索唯一的亲人,母亲的死对他来说是痛心疾首的事情,按照惯常的理解和常人的理解,此时的莫尔索应该表现出悲痛万分的样子。但是,当莫尔索收到养老院关于母亲去世的电报的时候,他竟然递出一句冷冷的表达:“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这首先在大众读者的观念中产生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波动。同样,按照法国的传统道德规范,母亲死了,就要哭泣。对此,加缪曾经说过:“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处死刑的危险。”但是,莫尔索没有哭,而且还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架势,尤其在为母亲守灵的时候,他不但表现出困倦和厌烦,还不断地去抽烟、喝咖啡、打磕睡,

局外人读书笔记1000字

局外人读书笔记1000字 这个世界是荒诞的。 这是第三遍读完加缪的《局外人》之后第一时间的感觉。 故事的脉络很简单,前半部分是主人公的妈妈死了,然后交了一个女朋友,又在一次意外中杀了一个人。后半部分是主人公被关进监狱以及对他的审判。 而荒诞感则在审判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出来。主人公杀了人,受到审判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在庭审的辩论中检察官先是论证了主人公在母亲下葬当天很平静没有哭,并惊讶于主人公不知道母亲的年纪,又说明了主人公在母亲葬礼后第二天与女朋友游泳、看电影、发生关系。最终检察官喊出了控诉,“是的,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而辩护律师的辩护,则是主人公是一个正经人,富有同情心,尽力供养母亲才送她到养老院。 而荒诞之处正在于此,对于一桩杀人案的审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主人公杀人之外的事情上,把母亲送进养老院也好、与女朋友相处也罢,检察官力图从道德层面上给主人公定罪,辩护律师的辩护也是基于道德而非法律和证据。全部的人,都在审判主人公的灵魂,而非主人公杀人这件事情本身。 这个灵魂是孤独的。 这是对这本书思考和回味时最大的体会。 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构成了故事的暗线。主人公最初的心理,给人

的感觉是只是平静。“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母亲的死亡没有使主人公同大多数人一样,嚎啕大哭或是伤心欲绝。女朋友问他是否愿意结婚的时候,他的回答是结不结婚都行,爱与不爱没有意义。此时主人公心理上给人的感觉已经从平静变为了对生活的无所谓。在杀人后被关进监狱的日子里,主人公,没有大多数人的恐惧,所给人的感觉也只是一种习惯,近乎于麻木。在审判中坐在被告席上,主人公在心理上油然脱离于审判之外,就好像审判与自己无关。 最终,所有的累积,使主人公在与神甫的对话时发出了灵魂的呐喊,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心扉,主人公的灵魂不再沉默、不再平静、不再无所谓、不再麻木、不再脱离生活。没有什么是重要的,他人的死、母亲的爱、他人的生活,甚至于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被处决,都不重要。因为,自己能够对自己的一切都有把握,对自己的生命,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死亡。 主人公因与大多数人的思想不同、观念不同而孤独,导致了另类的他与这个世界的疏离,亦导致了他度过了一段荒诞的人生并将走向死亡,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感觉到了幸福,过去曾经是幸福的,临死之际仍然是幸福的。 孤独的灵魂是强大的,能够无惧于这个荒诞的世界。

《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 作者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一句话,十五个字,突兀,冷漠,奠定了整部小说冷峻平实的基调。 小说的主人公叫做默尔索,是一位小职员。 故事开端于默尔索的母亲在养老院病逝了,他对此反应却格外平静,没有流泪,甚至不想看母亲最后一眼。守灵时在灵柩旁和守门人随意抽烟、吃喝。母亲去世的病因他也不愿深究,葬礼的第二天,他就跑去海边游泳,和女人约会、看滑稽电影,十分有驳常情。 后来,默尔索意外打死了一个阿拉伯人。受审期间,他对自己所处的境地表现得冷淡漠然,直至被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他依然一副无所谓、不作为的模样,仿佛自己是个局外人。 作者用"局外人"的眼光完整的还原了这个粗糙、漠然、无理性的世界。愚昧和死亡混杂的气味渗透在生的每一个细节里。生活中所有令人难以忍受的细节都被语言的慢镜头放大和重现。 整个故事被安排在炎热的夏季。这个季节充斥着令人发狂的暴烈阳光。以及众多无所事事躁动不安的灵魂。 邻居的混混与姘头在做爱时将口水吐在对方的脸上,在肮脏狭窄的楼道里尖叫着厮打,满脸是血。 迟暮的老人与他浑身长满疮痂的狗相依为命,最终失散。 不管是人与人还是人与动物,都是这样相互依偎在一起。 "他一走,我也就恢复了平静。我筋疲力尽,扑倒在小床上。想必我睡着了,因为醒来时满脸映着星光。乡野的万籁一直传到我的耳畔。夜的气味、大地的气息和海水的盐味,清凉了我的太阳穴。这沉睡的夏夜,美妙的的静谧,如潮水一般涌入我的心田。这时候,黑夜将近,汽笛阵阵鸣叫,宣告航船启航,驶往现在与我毫无关系的世界。"

加缪《局外人》赏析

生活在别处 ——加缪《局外人》赏析 一、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1913-1960)AlbertCamus法国作家。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幼年丧父,靠奖学金读完中学,在亲友的资助和半工半读中念完大学并取得哲学学士学位。希特勒上台后,加缪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一度加入法共,后退党。1944年法国解放,加缪出任《战斗报》主编,写了不少着名的论文。 处在 1957 ”,被 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当加缪这样看这个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时,存在主义的哲学之眼就进入了那个古代的神话。他赞美西西弗这个抗拒荒谬的英雄。加缪的一生也可以这么看,在悲观中乐观地生存,积极地介入生活与社会,与命运抗争,与政敌抗争,与一切不正义的现象抗争;他爱生命,爱艺术,他承认生命的荒谬,但是他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虚无主义者。 二、加缪的生命意识

加缪是一个极赋有时代责任感的作家。他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作哲学的思考,“思考的正是困扰着整整一代人的问题:面对一个充满荒诞、充满暴力的世界,人应该如何生活,如何行动,如何面对荒诞,如何超越荒诞,如何反抗荒诞。尽管萨特和加缪意见相左,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成就。在加缪离世时发表他纪念文章说:“他顶着历史的潮流,作为醒世作家的古老家族在当今的继承者,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纪……他以他那执拗狭隘而又纯粹、严峻而又放荡的人道主义对当代大量的丑行劣迹进行一场没有把握的战斗……他始终是我们文化领域里得一支主要力量,始终以他自己的方式体现着法国和本世纪的历史”。 1、 “ 2. 六,总是一个节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很容易这条道路。”这和西西弗斯不停地推动巨石并没有什么区别,都只是一天又一天重复着一种无效又无意义的活动。这便是荒谬。在这荒谬的世界里,生活是无意义的,没有希望的,人都只是缓期的死刑犯。但加缪并没有让他的主人公们装作视而不见或逃避,而是直面荒谬,寻求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是不屈从荒谬的。真正的生命首先必须是真实的。生命的过程便是生活,怎样去生活便是怎样对待生命。加缪珍惜生命,所以热爱生活,所以不会敷衍生活。他所追求的是真实地生活。而然,在荒谬的世界里,真实早已远离。人们习惯生活在谎言和虚伪中,一旦真实出现,会破坏他们现存的,打破他们的面具。人们视真实为毒蛇猛兽,

《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 看完《局外人》,觉得心里有很多的东西想要表达,在莫尔索身上我看到很多人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内容提要如下:莫尔索是阿尔及尔一家船运公司的职员,因为和母亲无话可说,自己雇不起人照顾就把她送到离阿尔及尔80公里的一个养老院,近一年几乎没去看过她。直到养老院来的电报说他母亲死了,他才请假到了养老院,接下来他在养老院的一些举动为他今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直到安葬了他的母亲,也不想再看母亲一眼,甚至连母亲的年龄也不清楚,在母亲遗体前吸烟、喝咖啡,最重要的是他竟然没哭。 安葬了母亲后的第二天刚好是星期六。莫尔索就到海滨浴场去游泳,碰到了从前曾想弄到手的女同事玛丽,还跟她一起游泳,晚上又一起看了一部费南代尔的滑稽电影,最后留玛丽在家过夜。 莫尔索有一个名声很不好自称“仓库管理员”的邻居叫莱蒙,莱蒙对莫尔索说了他与情妇的兄弟打架的事,又说情妇欺骗了自己,于是叫莫尔索替他写信羞辱他的情妇,莫尔索答应了。之后莱蒙与他的情妇打架,惊动了警察,雷蒙要莫尔索到警察局去为他作证,莫尔索也觉得无所谓,就那么做了。 莫尔索为雷蒙作证之后,雷蒙情妇的弟弟带了一群阿拉伯人来报复,在海滨和他们打了一架。雷蒙被刺伤了胳膊,把手枪交给莫尔索,莫尔索被太阳光晒得头昏眼花,感到天旋地转,恍惚之中就向刺伤雷蒙的的阿拉伯人开了五枪。 莫尔索因为杀人被捕入狱,他逐渐习惯了监狱没有玛丽,没有烟,没

有自由的生活,时间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最后,检察官本末倒置死咬住“莫尔索在母亲死后不哭,还和女朋友去看滑稽电影,乱搞男女关系,还作为靠女人生活的雷蒙的同谋从犯去蓄意杀人”这些指控莫尔索。法庭据此判处莫尔索死刑。可是他自己并不感到后悔,只是对检察宫这样缠住他不放感到惊讶。 莫尔索拒绝向神父忏悔,并扯着喉咙大叫,骂他,揪住他的长袍的领子,把内心深处的话,喜怒交迸的强烈冲动,劈头盖脸地朝他发泄出来。他觉得20岁死和70岁死没有什么区别,像神父这样活着也等于一个死人。 临刑前莫尔索闪过愿意重新生活的念头,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并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甚至还希望处决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局外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的描述从内容上看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其客观而平淡,甚至说像是稍会写点东西的人都会写的流水账,似乎根本就没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地去写它。但这恰恰是作者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平静的水面上偶然现出一点儿微波,让人在潜意识中有种恐惧感,由于这种恐惧感是不被察觉的,因此仍然不由自主地像中邪了一般朝着那个看似平静的地方前进,不惜冒险去证实这种潜意识。而最后的事实是平静不是真实的,危险也是假象:莫尔索的内心不是他所呈现给世人的那样淡漠,他对生活怀着

对局外人中默尔索形象的解析

对《局外人》中默尔索形象的解析 钱丽芳上前城小学 《局外人》是加缪存在主义的典型作品。小说的主人公默而索是阿尔及利亚一家法国公司的小职员,因无力抚养母亲而把她送进了养老院,一个人过着独居生活。母亲去世了,他在灵堂里和送葬时都表现得无动于衷。他与女友玛丽同居,但对爱情感到无所谓。公司老板提供给他一个优惠的职位,他觉得去不去都可以。邻居雷蒙要他帮助写信侮辱自己的女友,他不问是非就照办。一个星期天,默而索和雷蒙去郊游,碰到雷蒙女友的弟弟及其一帮人。默而索糊里糊涂地开枪杀了人并被捕入狱。后来他逐渐习惯了监狱的生活,一天能睡16—18小时,对于自己是否会被处死他感到无所谓。他想到只要在行刑时,“有很多看热闹的人,他们用仇恨的叫喊来欢迎我,也就行了”。 默尔索的典型特征是奉行一种消极冷漠的人生哲学,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世间的一切。譬如,他在小说中曾多次宣称自己很爱母亲,可是,他对母亲的去世却很漠然,几乎看不到悲伤,甚至在母亲的好友哭了很久的时候而感到厌烦。直到守灵结束,他才感到如释重负,“心里感觉好极了。” 爱情被看作是人类最美好、最激动人心的情感之一,可是对待爱情他也同样冷漠。对于爱,对于结婚等等,与他而言,同样是毫无意义、无所谓的。 他的冷漠在杀人、坐牢和判刑等关系到他自己的生死存亡的大事面前达到了顶峰。他杀人没有目的性,而他开枪射杀那个阿拉伯人也纯属偶然。在法庭上,

他的自我辩护也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对于上诉,他反复考虑后得出的结论是“进退两难,出路是没有的,并且谁都知道,活着是不值得的”。 可以说,默尔索对于他身边的一切人和事都采取的是无所谓、冷漠的态度。“默尔索是一个冷酷的杀人犯,无可救药。”这变成了所有人对他的评价。那么,是否真得如此呢?表面上看,他的生活方式与寻常人无异,但实际上,在内心深处,他并不认可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不愿意扮演既定的社会角色,他只认同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来生活。他也并不是个冷漠的人,他的“内心充满激情”,他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有自己的喜好和生活方式,痛恨虚伪和作假。例如,他一再表明玛丽的美使他快乐,却不愿承认自己爱她,对于结婚也是满不在乎;他很爱自己的母亲,认为自己能和母亲心灵相通,却不愿在她的葬礼上假装悲伤而流泪,甚至拒绝接受上帝和神甫的规劝。可以说,默尔索是一个按着自己的方式活着的,异常孤独又异常单纯的人。 事实上,默尔索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而且对它非常的有把握,他只是看到了现实世界的荒诞和虚伪,不适应荒诞的社会生活,不愿意扮演既定的社会角色而已。例如,他这样看待神父:“神父连活着不活着都不知道,因为他活着等于一个死人。”对于自己,他说:“我呢,虽然看起来两手空空,但是我知道我是怎么回事。我知道一切都是怎么回事,从前就没有看错,现在还是很正确,永远正确。我过去这样生活,今天换一种生活也无所谓。别人的死活、母亲的慈爱对我还有什么意思呢?既然我自己只有一种命运在等待着我,那么,他所说的上帝,别人所选择的生活,所命定的命运,甚至于成千上万和他同样幸运的人都自称是我的兄弟,对我还有什么意思呢?不管是谁,有一天都注定要死,

《局外人》读后感800字

《局外人》读后感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局外人》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局外人》读后感800字: “面对这充满预兆和星星的夜,我第一次敞开心扉,欣然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我感到我与这份冷漠如此相似,亲如手足。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也是幸福的,将来也将如是……” 这是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结尾部分,文中的主人公是即将走向刑场的人,我们一般都会认为生命的终结便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而在这篇小说里,对默尔索来说却是最好的结局。因为,他是局外人。自始至终都是。 在这篇小说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庭审现场,作为被告的他在庭审现场却好像是个外人,而检察官竟然以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泪”作为重要依据而判处他死刑,却对枪杀阿拉伯人的缘由不去追究。荒谬至极。 加缪被视作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存在主义的中心思想是认知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存活过程中的孤独、黑暗、绝望和被抛弃。便是整个生命中的大本真,一切条条框框的规则都是无意义不重要的。 默尔索对一切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命运会怎么走向他似乎也毫不在乎,仿佛这个世界和他毫无联系……他是别人眼中的冷血动物,但

他却只为自己而活,即便到最后,他也“只盼望行刑那一天能聚集许多观众,用充满厌恶和憎恨的喊叫声送我一程”。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他的确一无所有,而且很快连生命都要失去。但他的一切都由自己掌握,他从未违心做过一件事,他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地存在过,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几个人是默尔索那样的?我们随波逐流,被身边的人左右着自己的思想行为,渴望在每个人心目中树立一个“完美形象”,好像才不枉度过此生,却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局外人》这部小说虽然看起来有点荒诞,但这却给我们每个人提了个醒:不管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还有多长,都应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没有背离过内心。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做个隐形的局外人。作者:雪小曼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局外人》读书笔记800字5篇

《局外人》读书笔记800字5篇 一个用局外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理性的处理自己的事物,可现实是残忍的。一颗孤立、封闭的心是很难在社会中很好的生存的,人们会用惯性思考,认为的,来处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一切,使所谓的特殊人或事消失。下面是收集推荐的《局外人》读书笔记8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局外人》读书笔记80字(一) 小说开头一句即是:“今天,妈妈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样的口气,大凡成人提到该类事,会尊称母亲,可是默而索却不是。接着又是一转:“也许是昨天……”,不经意间,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经心和恍惚。接下来,让人有点愤然,他从头到尾没有哭,还在母亲遗体前抽烟。第二天,他就游玩的不亦乐乎,带女友回家过夜。还帮一个名声狼藉的邻居惩罚他的情妇,因为“没有理由不让他满意”。女友要和他结婚,他觉得“怎么样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爱她,他竟然说“大概是不爱她”。最后迷迷糊糊杀了人,对于法庭上的辩论也不关心,好像与他无关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与其说是因为杀了人,不如说因为被指控“怀着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在临刑前夜,他拒绝神甫,却想起妈妈。小说最后一句:“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

的那一天有许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让读者不由震惊!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小说,描述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安葬母亲之后,一直到因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而被判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说语言冷静又干脆,稍嫌单调的叙述揭示了默而索复杂的内心世界。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是那么不凡,使得中间的有点枯寂有点冷淡的述说,顿时变得意味深长,平淡中现出深刻。作者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生存的荒诞感,人和社会的剥离的痛楚感,才使得小说有深沉的哲理。事实,评论界把《局外人》标签为哲学小说。 但我以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时时刻刻参与到这个世界当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是由于自己和母亲无话可说,而养老院里有很多老人作伴,他“明白为什么她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他以为“母亲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所以,对默而索而言,真实情感与外在的表现并无关系,他虽伤心,但母亲的死并不会让他流泪。对于老板的摊派巴黎,他并没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

局外人形象分析

局外人形象分析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从《局外人》论莫尔索的形象 加缪是二十世纪法国乃至整个西方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与萨特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肮脏的世界”不同,加缪认为,“这是一个荒谬的世界”。于是,在他的创作中,竭力把人间世界、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描写成冷漠、荒唐的事物。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具有这种荒诞感情的人。这些人总是与社会格格不入,总觉得自己活在世界上是一个偶然的错误,因而把自身当做是一个与世无关的“局外人”。 最能体现“局外人”这一形象的,莫过于其同名作品《局外人》中的主人公莫尔索。《局外人》是加缪文学创作的一道灿烂的光辉,它生动刻画了莫尔索这一“局外人形象并大获成功。在西方文学史上也堪称独具荒诞色彩的自由个体。当然,莫尔索并不体现在个案,而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生活中的人生常态。1957年,加缪因“他的重要文学作品透彻认真地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小说基本情节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之作。小说以主人公莫尔索的叙述为主,并贯穿全文。故事一开始,莫尔索就以一种平常的近乎冷漠的口吻讲述了母亲去世的系列情况。在母亲下葬的第二天莫尔索决定去海边游泳,并偶遇之前的同事玛丽,之后同玛丽一起去看了喜剧电影,回自己家里寻欢作乐。在这段时间,莫尔索和邻居雷蒙走得很近,雷蒙要求莫尔索帮他写信,莫尔索答应了,还帮助雷蒙做了伪证。雷蒙约莫尔索同去游泳,莫尔索在海边打死了之前有过冲突的阿拉伯人。第一部分到此结束。在第二部分中,莫尔索被捕、被审讯。审讯过程中他对自己的生死相当冷漠,并时常表现

出烦躁和不耐烦。他的种种无所谓的态度,被“理所当然”地认定为“冷血”,最终,被处以极刑。 二.人物形象分析 1.荒诞的“无情”者 亲情的无谓 在故事的开端,莫尔索以轻松到极致,冷漠到极致的口吻叙述母亲的去世。“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按照常人的理解,失去唯一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定是要悲痛万分的,但是,莫尔索没有。相反的,他表现出的是一种让人后颈发凉的冷漠的残忍。漠不关心,并且烦得很。要请假,要借黑领带和丧服,还要赶公交车。整个过程都是“困乏”“昏昏沉沉”的。再如拒绝再见母亲的遗容,在守灵的过程中抽烟、聊天、喝咖啡、打盹等,都被打上“不孝”“绝情”“冷血”的标签。莫尔索的冷淡,是与周围人对待他母亲死亡的态度成对比的。譬如院长说的“惶惶不可终日”,再如自称母亲好友的人的“抽泣不停”,未婚夫的陪伴出殡等。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人生常态,与莫尔索的置身事外鲜明对比。加缪说,“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处死刑的危险。”不得不说,莫尔索的命运正是如此。在莫尔索杀人后的审判中,养老院的一干人等的证词都是围绕他埋葬母亲时候所表现出的不同常理的举动。于是,在律师提出莫尔索究竟是“被控埋葬了母亲,还是被控杀了人”的疑问后,莫尔索得到的罪名是“怀着一颗杀人的心埋葬了母亲”。 爱情的缺席

读《THE OUTSIDERS—局外人》有感

读《The outsiders—局外人》有感 伍婷婷很早就知道了The outsiders这本书,这个学期终于有时间好好来读读了。《局外人》是美国著名的青少年作家苏珊·依·辛顿15岁时开始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两个对立的少年帮派---“野小子”和瑟克之间的斗争和帮派成员的心理成长历程。辛顿在小说中呈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因为辛顿在小说中呈现了太多的暴力、血腥、抽烟和酗酒等问题,这些现象被认为是极容易被青少年孩子模仿的,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这部作品在90年代被列为百部禁书之一。在随后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该部作品,使得它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日益凸显,在1992年的图书市场调查中,该书曾被评为最佳畅销书。 《局外人》描述的是来自两个不同阶层的帮派少年之间的斗争。住在东区的贫困小子们喜欢蓄长发,并在头发上涂油脂,因此被叫做“涂油脂的人”(greasers);住在西区的是一群富家孩子,被东区男孩叫做瑟克(Socs)。这部小说是辛顿15岁时写的,所以称《局外人》是一部由青少年写给青少年的关于青少年的小说。辛顿在小说中呈现了很多社会问题:不同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社会歧视、暴力、青少年犯罪、抽烟、酗酒等。 辛顿在《局外人》中呈现了几个不同的帮派群体,有“野小子”、瑟克、“河王”、“蒂波街之虎”等帮派,这个现象在这群孩子中是普遍存在的。通常像这样的同辈群体是在自发形成的,每个成员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特定的角色和地位,通常群体中还有一个非正式的领袖人物,成员们会自愿接受其领导,同辈群体也有自己不成文的行为规范,谁违反了这些规则,群体也会施加压力。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非常深远,特别是对于小说中所描述的“野小子”这样一个更加特殊的群体。他们和别的社会群体是不一样的。“野小子”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群体,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首先,他们在这样的群体中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能够得到来自对方的关心和爱护,他们的社会地位一样,兴趣爱好也大致相同,同住在贫困的东区,这些相似点将这几个孩子凝聚得更加紧密。而其他社会帮派群体之间则缺少这份成员之间的真心关爱。他们就只是一帮乌合之众,就像瑟克在他们的社交俱乐部里,或者纽约大街上的团伙,或者像森林里的狼群那样,一盘散沙,互不信任,互相倾轧,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互相争吵。 住在东区的“野小子”们生活贫困,他们比瑟克和中产阶级的人穷,他们偷鸡摸狗,驾驶大马力的旧车,抢劫加油站,偶尔还打群架。他们留长头发,穿蓝色牛仔裤、T恤衫,或者露着衬衣下摆穿皮夹克、网球鞋或皮靴。这些都成了“野小子”的标记,是他们的标牌,也许他们不能拥有考维尔车

从视角构成看“局外人”默尔索形象-2019年精选文档

从视角构成看“局外人”默尔索形象 加缪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和小说《局外人》外人》酝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反映了加缪对二战时期的人们的生存状况的深刻思考。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从视角的构成来说,《局外人》中充满了大量的感知性视觉描写和认知性视觉描。 、感知性视觉描写 胡亚敏在《叙事学》中指出“感知性视觉描写指信息由人物或叙述者的眼鼻耳等感觉器官感知的,这是最普通的视角形式。” [1] 小说中有大量关于“太阳”“日光”“热”的描写。 这些描写颠覆了以往以正面形象出现的阳光,而是以一种昏沉的阴暗的形象出现,甚至成为默尔索杀人的推动者。这种感知性视觉描写主要集中在为母亲送葬、海边杀人、法庭审判三部分。 在去参加母亲葬礼的路上,“我乘上两点钟的公共汽车,天气很热。”[2] 热天使得默尔索昏昏欲睡。接着在为母亲守夜时, 强烈的灯光照在白色的墙上使我倍感困乏。” [2] 对阳光酷热的描写在为母亲送葬时更为直接和详细,“太阳在天空中又升高了一些,开始晒得我两脚发热。” [2] 当默尔索开始有些理解母亲的时候,“滥施淫威的太阳,把这片土地烤得直颤动,使它变得严酷无情,叫人无法忍受。” [2] 闷热的天气立刻将默尔索和

母亲隔阂开来,在这一系列对阳光的详细描写下,使得困乏和疲倦成为默尔索唯一的感受,对母亲遗容的毫不关心和没有情感波动的内心完全取代了和母亲之间的感情。 在与玛丽的交往中,作者恢复了对阳光的描写,在即将赴海边的聚会时,“光天化日之下,强烈的阳光,照在我脸上,就像打了我一个耳光。”[2] 在海边与玛丽戏水后“她紧挨着我躺下,她的体温与阳光的热气,使得我昏昏入睡。” [2] 在这里,默尔 索对海边阳光的反应已经为下面杀人做好铺垫,在第一次遇到跟 踪的阿拉伯人时,作者又再一次对阳光进行了描述,太阳几乎 是直射在沙滩上,它照在海面上的强烈反光叫人睁不开眼睛” [2] 当默尔索重新返回海边时,“这太阳和我安葬妈妈那天的太阳一样,我的头也像那天一样难受。” [2] ,太阳无处不在,而且每个地方出现的太阳都是相同的炙热,炙热使得默尔索眼前出现了迷幻感。在默尔索杀人之时,太阳成为一个帮凶,“太阳像铙钹一样压在我头上,灼热的刀尖刺穿我的睫毛” [2] 在太阳的步步紧逼下,默尔索最终扣动了扳机,而在扣动扳机的时刻,默尔索 的内心想法并没有描绘,于是扣动扳机的动作就成为默尔索在太 阳的压迫下所完成的无意识的动作。摩尔所枪杀的这个阿拉伯 人并不是他真正的敌人,高高在上的太阳'才是默尔索真正想 要挑战、想要开枪的对象” [3] 在监狱中接受预审法官的询问时,默尔索似乎又感觉到自己 的额头被太阳烤灼着,房间也变得越来越热。这时的太阳作为一

小说《局外人》读后感(通用3篇)

小说《局外人》读后感(通用3篇) 《局外人》读后感1加缪在《局外人》中塑造了一个与世人格格不入的主人公“默尔索”,他因杀人被法庭指控,却由于“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等一系列异于常人的冷漠行为,被评审团认定是蓄意杀人的魔鬼,整件事情异常荒诞。 格格不入的人往往会被社会的大多数排斥,这样的现象已经成了一代人共同的生活困境。现在都说要融入社会,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更好的生活。可当你因为要融入环境中时,诚然会改变很多自己的个性,是不是这样也失去了自我呢?其实生活本就是很矛盾的,如何抉择取决于自己。如果你也是格格不入的人,你会在默尔索身上看到自己面临过的绝望,但《局外人》依然在向人们证明:即使格格不入,我们也要更真实地活着。这样的人,其实会活的很辛苦,要保持那份真实性,往往有的时候会让人无法理解。但真实的活着对于有一些人来说,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局外人》是从主人公母亲的葬礼开篇的,说实话,对于我来说,很难理解主人公在母亲葬礼上那样的漠然,竟然连最后看一眼母亲的遗体都好像懒得看,这要是怎么一个冷漠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表现啊。也许这就是世人眼中的冷漠之人吧,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情,把生活中所有令人难以理解的细节都慢慢的放大和重现,把世间的漠然、粗糙表达的淋漓尽致,让人直面这些荒诞的事情,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另类的真实。 对于常人来说(就比如我自己),这样的荒诞是很难可以接受的,可这样的小人物其实时刻都生活在你我的身边,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就算发现了,也许你也会选择视而不见。通过《局外人》让人感受到了这小人物的真实,所见非所得,只有用心去体会那份真实感。 《局外人》读后感2《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第一部小说,小说分两个部分有八十页,描述了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安葬母亲之后,一直到因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而被判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说语言冷静又干脆,却有那么一点的单调叙述并揭示了默而索复杂的内心世界。 看了这部作品心里起伏了一下,《局外人》的第一部分进展得很平坦,第二部分默而索被捕入狱后,矛盾步步升级。《局外人》是怎样一则故事?介于上外史课对加缪的认识我很认真地读了一下。作者先让每一个角色都有崭露头脚的机会,并且宽待他们种种不良的举止,

解读加缪《局外人》中的几个典型意象

解读加缪《局外人》中的几个典型意象 文学院09级2班李绍文 2009012781 摘要:加缪的《局外人》“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表达了自己同时代人的忧虑和希望。其中,“沉默”、“真实”、“阳光”、“时间”、“局外”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五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它们彰显了默而索坚守自我个性、渴求心灵自由、敢于反抗荒诞、保持生命真实、追寻生命意义的“默而索精神”。解读这些意象,有助于形成对《局外人》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的深层意义上的理解。 关键词:加缪、《局外人》、意象 阿尔贝·加缪这个名字,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都显得格外有分量。他是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并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法国20世纪文学史上最为年轻的诺贝尔获奖者。 加缪于1913年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丧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耳聋的母亲将加缪抚养成人。从小便在贫民区与母亲相依为命,尽管生活困苦,非洲的烈日和地中海的海水却在童年加缪的身边勾勒出一幅幅自然的和谐的画面。然而,随着战争的继续,饥饿、疾病、死亡、荒诞使得人们的生活状态死气沉沉、麻木低迷,敏感的加缪日渐体会到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人类生存的重重困境。17岁时,加缪又经历了肺结核的打击,因此而退学,这种病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下几乎是不治之症,他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危机。令人震惊的是,肉体的疾病并没有击倒他,反而激发了他对人的精神领域的虚无、荒诞的疾病的思考。之后,又接连遭到贫困、离婚和政治信仰危机,种种经历和体验丰富了他作品“关于混沌世界中的关于人的生死问题的思考,突出了茫茫宇宙中人类的孤独与无助”。① 作为一个传染病患者,可以说,加缪一直处于一种被隔离的状态中,这种状态,广泛地体现在他的“内在之我”与“外在之我”②的隔绝,个人处境与社会秩序的隔绝,以及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的隔绝,使得他更加关注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忧患而深沉的“生命存在之思”。而1942年,他来到法国疗养身体,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内心焦虑不安,孤单寂寞,这让他产生了自己被弃绝的感受,一方面是来自外界的弃绝,另一方面也是他对这一世界的审视和弃绝——也就是在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