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检测技术论文

工程检测技术论文

工程检测技术论文
工程检测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姓名:孙钦云

学号:140431040

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

摘要

摘要: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到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竣工以及验收等阶段,都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高效性以及有效性决定着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能否达到国家规范以及业主要求,更是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成本控制。其中心任务是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以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从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五大因素出发,即人的因素、材料的因素、机械的因素、程序的因素以及环境的因素,并提出建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含义及特点

1.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1]。狭义的建筑工程质量主要是指建筑工程符合业主需要而具备的使用功能,这一概念强调的是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如基础是否坚固、主体结构是否安全以及通风、采光是否合理等。

广义的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包括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还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2]。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建设工程的建设者,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包括社会工作质量,如社会调查、市场预测、质量回访和保修服务等;生产过程工作质量,如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实体质量,工程实体质量的好坏是建筑工程项目业主决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1.2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

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是工程分项多、工程庞大、条件多变、原材料有多样性以及生产周期长,其实施过程具有:程序繁多、涉及面广和协作关系复杂等技术经济特征,故工程项目质量具有以下特点:

(1)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复杂。项目建设过程就是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因而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对工程项目质量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3]。

(2)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多。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必然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质条件、设计、材料、设备、施工方法、管理、工人技术水平诸项因素,均会造成工程项目质量变异或事故。

(3)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波动性大。由于条件多变及施工材料的特性,使其生产过程不易控制,生产活动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故工程项目质量水平很容易产生波动。

(4)影响工程项目质量隐患多。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和隐蔽工程多,只有严格控制每个工序和中间产品质量,才能保证其最终产品质量[4]。

(5)工程项目质量评定难度大。工程项目建成以后,不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可以拆卸开来检查其内在质量,如若在项目完工后再来检查,又只能看其表面,这样很难正确判断其质量好坏。因此项目质量评定和检查,必须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否则就会产生项目质量隐患。

2.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2.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原理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和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过程,施工质量控制必然是项目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环节。由于构成最终工程产品质量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对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也必须按照该系统得进展阶段进行分解:它通常可分为: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质量控制[5]。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按照项目施工顺序,制定工程项目质量规划,运用六西格玛质量控制方法、PCDA循环和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以及相应工程项目监控手段,对项目施工准备质量、施工过程质量和竣工验收质量进行全过程、全面控制[6]。

2.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2.2.1 PDCA循环

PDEA循环划分为4个阶段8个步骤[7],其基本内容为:

第一阶段是计划阶段(即P阶段)。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质量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措施。这阶段的具体工作步骤可分为四步:第一步是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这一步要有重点地进行。首先,要分析企业范围内的质量通病,也就是工程质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次,要特别注意工程中的一些技术复杂、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项目,以及新工艺、新结构和新材料等项目的质量分析。要依据大量数据和情报资料,用数掘说话,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分析、反应问题。第二步是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这就是要召开有关人员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会议,绘制因果分析图。第三步是从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第四步是针对影响质量主要原因或因素,制定改善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执行措施的计划,并预计效果。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即D阶段)。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按照第一阶段制定的计划措施,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彻执行。这就是管理循环的第五

步,即执行措施和计划。如何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彻执行呢?首先要做好计划措施的交底和落实。落实包括组织落实、技术落实和物质落实。有关人员还要经过训练、实习、考核达到要求后再执行计划。其次,要依靠质量体系来保证质量计划的实行。

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即C阶段)。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提出哪些做对了? 哪些还没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还没有效果?再进一步找出问题。这是管理循化的第六步,即检查效果,发现问题。

第四阶段是处理阶段(即A阶段)。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处理。

2.3 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在工程项目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机械、材料、工序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格予以控制,是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

2.3.1 人的因素

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直接或间接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都将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8]。人,作为控制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对人力资源的使用,应该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诸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2.3.2机械设备的控制

(1)设备购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设备购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以下几点:

1、必须按设计的选型购置设备;

2、设备购置应向质量管理人员申报,经审核后方能订货;

3、优选订货厂家;

4、签订订货合同:

5、设备制造质量的控制;

6、购置的设备在运输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包装和固定措施,防止碰撞损伤;

7、加强设备的贮存、保管,避免配件、备件的遗失,设备遭受污染、锈蚀和控制系统的失灵。

(2)设备进厂

要按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的清单逐一检查验收,关键性大型设备,一切随机的原始资料、自制设备的设计计算资料、图纸、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结论等应全部清点,整理归档。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在安装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试压和试运转,这是确保配套投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9]。

(3)机械设备的选择

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适用上安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等原则。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要能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

(4)合理使用机械设备

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进行操作,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2.3.3 材料构配件的控制

为杜绝不合格建材危害工程质量,要峰持材料准用制度。业主、承包商、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材料检验、监测人员都应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坚决堵死伪劣建材的销路,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所有工程用料、构配件均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和质量标准,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各类材料应合理堆放、隔离、搬运和保管,以确保其适用性,保持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标识,以确保对原物质质量状况的可追溯性。施工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的防护工作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搞好半成品、成品的防护与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将会大大

减少施工故障,避免不必要的质量缺陷和经济损失,以及不必要的翻修,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2.3.4 施工工序的控制

(1)工序质量控制原理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若不稳定,产生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改善,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控制[10]。

(2)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如下:

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规。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其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对重点部位、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加以严格控制,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3)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决定[11]。为此,在设茕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然后进一步分析所设黄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

(4)工序控制措施的设计

选择了控制点,就要针对每个控制点进行控制措施的设计,主要步骤和内容如下:

1、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2、设计控制点施工流程图;

3、进行工序分析;找出主导因素;

4、制定工序质量表,对各影响特性的主导因素规定出明确的控制范围和控制要求;

5、编制保证质量的作业指导书:

6、绘制计量网络图。该网路图明确标出各控制因素采用的计量仪器,编号、精度等,以便进行精确计量;

7、质量控制点审核,可以由设计者的上一级领导进行审核。也可以由监理工程师参与审核。

(5)质量控制点的实施

质量控制点的实施步骤如下:

1、交底:将控制点的“控制措施设计”向操作班组进行认真交底,必须使工人真正了解操作要点,这是保证“施工质量”,实现“以预防为主”思想的关键一环。

2、质量控制人员在现场进行重点指导,检查,验收。对重要的质量控制点,质量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旁站指导,检查和验收。

3、工人按作业指导书进行认真操作,保证操作中每个环节的质量。

4、按规定做好检查并认真记录检查结果,取得第一手数据。

5、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不断进行分析改进,直至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

2.3.5 环境的控制

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12],比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技术环境;施工现场作业面大小、劳动设施、光线和通讯条件等作业环境;以及邻近工程的地下管线、建筑物周边环境等。

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对材料和构配件、设备辅以良好的保护措施,有利于保证工程的文明施工以及保护产品。恶劣的气候条件,将使保证工程质量增加许多困难。因此,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的保证。

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环境条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不如抽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管理。

此外,对环境因素的管理,又与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紧密相关。在拟定控制方案、措施时,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