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第一节

第五章第一节

第五章第一节
第五章第一节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本章内容结构: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案例引入:徐水县的故事

河北省徐水县宣布(1958年)8月是共产主义开始之日......

思考:如何评价这一件事?其产生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只有原则的规定。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著作中所论述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为我们认识这一问题并作出科学论断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他们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出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但对后来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马恩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

马克思

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列宁)

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列宁)

恩格斯

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存在适应一切条件的一劳永逸的方案,对马克思主义应该灵活应用。

(二)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和认识

1、列宁:以俄国国情为基础的分析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阶段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这里包含着社会主义社会也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但是,列宁当时主要回答了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因而对这一思想未能作出进一步的阐述。

资料:

资本主义只能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

1917年,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

列宁

1920年,列宁把社会主义社会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意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将是长期的。

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

2、斯大林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9年-1953年),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在任期间,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但同时也导致了乌克兰大饥荒。斯大林树立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实施大清洗,并对车臣等少数族裔进行压迫流放,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苏联领土也有了很大的扩张。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去世。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斯大林高居第三(四至六位分别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宁),仅次于亚历山大和斯托雷平。

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宣布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他没有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就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重建,1952年又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种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深入分析具体国情,忽视了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思想,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之时,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基础上急于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在理论和实践上造成了重大失误,并极大影响了其它社会主义国家。

3、赫鲁晓夫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赫鲁晓夫(1894-1971)

赫鲁晓夫(1894年-1971年)苏联重要领导人,曾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他主谋清除了贝利亚集团。1953年9月3日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于1956年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中发表了?秘密报告?,对斯大林展开全面批评,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震动了社会主义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任期内,他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文艺领域获得解冻。同时他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得到改善。1961年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到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1964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鉴于赫鲁晓夫犯有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错误?,解除其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次日又解除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1971年9月11日病逝于莫斯科。

1959年:赫鲁晓夫宣布苏联“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

1961年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鼓吹“全民国家”、“全民党”,提出到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宣布苏联“二十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4、勃列日涅夫:“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

勃列日涅夫(1906-1982)

勃列日涅夫(1906年-1982年),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1964年10月,苏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和克格勃负责人谢列平密谋把赫鲁晓夫赶下台。赫鲁晓夫下台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为争夺大位陷入僵持,为避免两败俱伤,于10月14日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推举勃列日涅夫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使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强国。对社会主义国家,他推行有限主权论,推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他执政后期,经济改革趋于保守。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勃夫因心脏病去世,终年76岁。

在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问题上,勃列日涅夫收起了赫鲁晓夫?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代之以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1967年11月,他首次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即?各尽所能,按劳付酬的原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1977年,他进一步阐述说,?成熟的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是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道路上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这个社会的宗旨是?依靠强大的先进工业,依靠大规模的高度机械化农业,把越来越充分地满足公民多方面需要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的主要目标。?5、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发达的社会

主义起点论。

安德罗波夫

(1914-1984)

契尔年科

(1911-1985)

安德罗波夫(1914年6月-1984年2月)苏联政治家,长期担任苏联党、政领导职务,曾任克格勃首脑,于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作为苏联安全工作领导人升任为苏共党的最高领导人,这在苏联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任职后推行改革,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因长期肾病而病逝,终年69岁。安德罗波夫执政期间主张?改善苏中关系?、?恢复苏中两国人民的友谊?。

安德罗波夫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在执政一年零三个月期间,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调整,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福利事业方面取得的进展作出了贡献。有评论认为他的改革思路跟中国的邓小平相当类似,如果他的身体状况更好一些,苏联可能走上与中国相似的改革道路,但由于健康原因安德罗波夫没有能继续下去。苏联解体后,几乎所有苏联最高领导都遭人诟病,安德罗波夫是唯一的例外。

契尔年科(1911年9月—1985年3月),苏联政治家,苏联党务和国务活动家,工人运动的出色组织者。安德罗波夫总书记逝世后,于1984年2月13日在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1984年4月11日,在第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就任总书记前已经体弱多病,此后不久健康更加恶化,无法正常履行职务,任总书记13个月后即去世,他在短短任期内几乎无所建树。去世后由戈尔巴乔夫接任总书记职务。

关于苏联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他们提出了“发达的社会主义起点论”,认为苏联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完善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开端。不仅强调这个结论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强调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把完善发达社会主义作为党的基本方针,具体地说,就是使生产力发生深刻质变并相应地改善生产关系,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劳动纪律和社会纪律、进一步发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6、戈尔巴乔夫的发展中社会主义论

1985年3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在1986年10月全苏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研主任会议上的讲话中使用了“发展中社会主义”提法。

戈尔巴乔夫(1931——)

戈尔巴乔夫,1931年生。政治家,国务活动家。末代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1985—1991),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苏联总统(1990—1991)。苏联改革和?公开性?的创始人,终结政治垄断体制者。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劳动红旗勋章、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1985年3月11日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提出?加速战略?以及?民主化?、?公开性?、?新思维?、?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等口号,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为结束?冷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于199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88年6月在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方案。1988年10月1日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9年5月25日,在首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在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苏联总统。戈尔

巴乔夫宣布的?公开性?方针促使1990年通过了废除书刊检查制度的法律,并开展了为政治迫害受害者大规模平反的运动。1991年8月22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继续致力于缔结联盟条约的工作,但12月8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白俄罗斯代表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声明,并宣布了苏联的解体。苏联国家解体后,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中、后期,苏联社会思想获得空前解放,苏联人民抛弃了苏共,苏共丧失执政的基础,最终被迫自行瓦解,苏联解体。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戈尔巴乔夫以“有计划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取代了建设“发达社会主义”、“成熟社会主义”的等提法。这种改变表明了他对过去那种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不切实际的理论的否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的关系上,戈尔巴乔夫对那种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会“自动相适应”的传统理论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这种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站不住脚的。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非对抗性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应当经常加以调整和完善,无疑这一理论为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苏联探索过程概括:

斯大林:社会主义——短暂阶段,向共产主义过渡。

赫鲁晓夫:“共产主义建成论”。

勃列日涅夫:“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

戈尔巴乔夫:“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论”。

邓小平的评价:“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我们确实还缺乏经验,也许现在我们才认真地探索一条比较好的道路。”(1980年1月)(三)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1、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毛泽东最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探索。

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一项宏伟的战略任务,它代表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由于中国长期贫穷落后,又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负和压迫,因此,解放了的人民群众恨不能在朝夕之间就使中国强大起来。全党上上下下也涌动着一种“跃进”的力量。

但是,作为一个执政党,作为一个领路人,必须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有一个比较清醒的战略估计。也就是说,应该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和目标有一个基本设想,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有一个基本规划。

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多次提出过自己的预期和设想。1954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用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打下一个基础;用十个五年计划即五十年时间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设想。此后,毛泽东多次阐述了他设想的这个时间表,希望中国经过五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到20世纪末能够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1956年,毛泽东在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区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建成”,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还需要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

1957年毛泽东再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但尚未完成的思想。认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建立起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发展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

195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

的普遍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在总路线提出后,毛泽东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认为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由此,超越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共产风”严重地泛滥开来。

1958年底以后,这种超阶段的冒进遭到挫折以后,逐渐认识到需要对社会主义社会划分阶段。毛泽东在领导全党纠正错误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限和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

毛泽东在1959年底、1960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侯,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毛泽东这一探索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来源。

后来,毛泽东又多次强调:“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

1960年5月他在会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你们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好几百年。……从十七世纪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六十多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

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他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想得长一点。

这些思想为后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但是,六十年代党的指导思想“左”的倾向不断发展,进而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从而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走上了“文化大革命”。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为了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从理论上深入开展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研究。

(1)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必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980年4月,邓小平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这里已孕育着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思想。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1987年,十三大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理论基础。

1997年,十五大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2年,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还需要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007年,十七大再次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2012年,十八大强调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

决议》再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

1987年8月,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全篇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的根据,第一次展开论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出正确认识这一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并且完整地概括和表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视频: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式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和深化了这一理论,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强调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探索,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终于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着这一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从性质上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从发展程度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异同。

(1)党的十三大,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一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四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

五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2)党的十五大报告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概括为九个方面: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基本特点)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历史任务)

上述第一和第九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的总概括。

概括地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也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不发达状态表现

不发达。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

不完善。所有制、分配制度。

不成熟。民主政治不成熟,法制不健全。

不成熟。封建思想、小生产习惯势力、资产阶级思想存在。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所谓?不够格?是指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未来新社会的水平。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

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初级阶段性质

?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

——邓小平

我们的现代化面临两大任务:

信息化为标志的

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工业化

2、我国现阶段新的阶段性特征:

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高中通用技术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第一节 方案的构思方法(第二课时)同步学案

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第二课时) 备课人:苏进授课班级:高二(1、2、3、4)审核人: 【课时】1 【课型】理论课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方案构思的几种常用方法。 (2).灵活运用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方案的构思实践。 (3).能制定符合一按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 (4).通过比较与权衡,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整合各方案的优点来改进原有方案。 2、过程与方法 从对台灯的分析、构思、比较与权衡中,抽象出一般技术产品的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比较和权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感受设计的快乐,体验成功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富于想象,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个性。 2.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制定方案的几种构思方法。 2、难点: 如何实现方案的构思,形成满意的方案。 三、预习检测 1.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中哪一步最具有挑战性?概念是什么? 2.这一步和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设计分析”思维结构有什么不一样? 3.你了解哪些方案的构思方法?简单说一说。 四、课堂互动 学习点拨与启示:欣赏具有创意的作品。

自主学习: 5分钟 (点拨提示:请同学们想一下,你对用过的台灯有不满足的地方吗?来改进一下吧!) 任务: 草图展示区: 1.请你设计一款新式台灯,并用草图法展示 2.总结草图法的特点: 草图法——“” 交流学习:5分钟 1.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你所了解的用模仿法构思的方案或产品 将案例记录下来,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模仿法——“”,其中()是典型的模仿法。 小组合作: 15分钟 1.相关案例分析: ●课本P101古人飞天梦 ●防盗音乐拉链 有一位农民农闲到城里去的时候,看见有些人的手机上佩戴着能发光、发声的“来电显挂件”。他就想,如果将这个东西安到拉链上,那就能起到报警的作用了。于是经过一番设计就发明音乐防盗拉链,在拉动拉链把手时拉链连杆就接通电路并发出音乐。 ●拔棉器 有一位初中二年级的女学生,在家里帮助父母到棉田里拔棉杆,由于棉杆根系发达,拔起来很费劲,她就想到能不能设计一种拔棉杆的工具。后来,她想到了用“羊角锤”拔钉的原理,经过移植,设计成了拔棉杆的工具,很受棉农的欢迎。 提示: 运用联想法,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广的见识、较好的知识基础和较为丰富的想像力。 利用联想法进行方案构思,不一定能使设计一次成功,但它有可能为构思找到一种方法或一条形成方案的路径。 运用联想法进行构思后,不能盲目地实践,必须进行科学的论证。 总结: 联想法是用()展开联想进行的方案构思,用一个字概括——“”2.联想开发:对台灯进行联想开发,并用草图法进行构思成果展示(提示:赋予台灯新的功能,将你的构思和刚才的构思相对比,优化你的构思方案,修改刚才的草图) 介绍你的构思: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处理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道德情感目标】 1、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2、通过理解并运用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讨论法、归纳法、总结法 〖引入〗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1mol任何粒子的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目都相同,1mol粒子的质量往往不同。那么1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下面通过计算来证明。 〖投影〗

温度0°C、压强101 kPa 〖活动〗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组计算,然后进行归纳处理。 〖小结〗数据处理的方法:先将数据有序排列,再将数据进行对比异同,观察规律。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从中提炼并总结出决定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微观因素及主要因素。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模型或形象的比喻进行引导) 〖结论〗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主要由物质所含粒子的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决定。当粒子数相同,粒子间距离很小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粒子间距离很大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之间的距离。 〖小结〗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态小得多,决定固体、液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是粒子的大小,由于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1mol 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而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故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间的距离。决定粒子间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有何影响?),不同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所以,粒子数相同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有着近似相同的体积。反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应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这就是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定律。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课程目标 二、知识与技能 1、知识:本节对不同地域人类交通活动的联系方式和手段的综合叙述,要求明确掌握与理解 两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第一是要理解交通运输方式所关联的物质和信息是通过哪些 载体活动,不同载体的特点有哪些;第二是要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情况、主要 作用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技能:培养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是本节的重要的技能目标。通过对地图的阅读和分 析,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形式和层次,掌握通过对交通运输的类型、线路分布、交 通线路相互配合等条件的分析研究,培养联系实际、综合利用交通运输网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联系身边的生产、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将复杂的知识简化,将较抽象的、陌生的知识生活化,从而明确交通运输的多种形式及对人地关系的影响,使学生树立辩证的、科学的人地观,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城市交通运输的构成;对广州交通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热爱广州、建设广州的热情,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建议: 1、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五种交通运输的优缺点;再给出资料,让学生根据 要求,运用所学的交通知识,从中选择出的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通过广州、广东和全国的实际交通运输状况,使学生明白现代运输方式并非单 一的,而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通过点、面交织,形成不同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 3、现代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故通过案例1(南昆铁路的建设),着 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经济、社会、 政治,其次是各种自然因素。 4、通过南昆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的意义,使学生理解交通的选线对带动、繁荣 沿线地区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新课程目标

高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第二颗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执笔:审核:备课组课时:2课时使用时间:第17周 【学习目标】 1、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运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合成与分解。 2、理解S,V,a为什么可以合成和分解。 3、知道S,V,a合成分解的一般法则。 4、初步知道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 第一课时新课 【预习作业】 1、什么是力的合成与分解呢?在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时遵循什么定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运动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与分解。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探究】 一、观察实验和动画,讨论: 讨论: 1、蜡块在水平方向的位移S X是哪段?蜡块在竖直方向的位移S Y是哪段?蜡块的实际位移S是哪段? 2、如果我们记录蜡块从A到B运动的时间t,是否可以求出物体的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和总的运动快慢?怎样求? 3、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有什么关系?结合实验分析。 4、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指哪些量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什么规律? 二、例题解析 例1、教材P78页 讨论: ①说明红蜡块参与了哪两个分运动? ②蜡块的分运动和合运动所用时间有什么关系? ③红蜡块的分速度应如何求解? ④求解合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例2、教材P78页

讨论:飞机的速度为什么可以这样分解? 【课堂巩固】 教材P79 (1、2) 【课堂小结】 【课外作业】 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它们的合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第二课时习题课 一、基本概念练习 1、结合图5-14,两个互相垂直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类型有哪些可能的情形?结合上一节知识谈谈为什么?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3、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分解为哪两种运动? 二、轮船渡河问题 1、一条河流宽度为180m,水流速度是v1=2.5m/s, (1)若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为v2=5m/s,求: ①如果要求船划到对岸时间最短,则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时间是多少?位移是多少? ②如果要求船划到对岸航程最短,则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航程是多少?所用时间多长? (2) 若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为v2=1.5m/s,要使船渡河的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航程是多少?所用时间多长?

初三化学苏教版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学生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这是本节的重点,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从而实现本节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切准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实验测定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初步培养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 1、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难点: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3、疑点: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镁条燃烧质量增加”,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教学设想] 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分为二大组,每一大组分四小组,每一大组做不同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让学生知道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同时也体验质量守恒的存在。 2、借肋多媒体教学,通过Flash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运动, 从微观角度人性化地设计出化学反应的过程,从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实验准备]托盘天平、锥型瓶、烧杯、小试管、酒精灯;白磷、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铁钉。 [教学媒体]多媒体, 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流程

201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课下30分钟演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④⑤D.①②④ 解析:漏斗可用于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或分馏,分离液、液混合物;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 答案:B 2.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A.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解析:萃取是指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C 错误。 答案:C 3.[双选题]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液泡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解析: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然后用余热蒸干,A错误;萃取剂的选择只要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被提取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即可,与密度无关,D错误。 答案:AD 4.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解析:因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所以萃取后分层时上层为水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下口流出,水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答案:D 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不相溶,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在上层,可通过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可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碘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大,可用有机溶剂把它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6.(7分)人们可根据物质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 (1)不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泥沙与水,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 (2)可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水和食盐,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 (3)两种可溶性固体,若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如氯化钠和硝酸钾,可通过________方法将其分离; (4)两种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如水与乙醇,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 (5)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汽油与水,可通过________方法分离。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并结合分离方法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1)过滤(2)蒸发(3)结晶(4)蒸馏(5)分液 7.(9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 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解析:对于蒸馏的实验装置,最重要的问题有:①仪器的连接顺序,②温度计的位置,③冷却水的流向(进出口),④防暴沸的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习目标] 1.了解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学会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点、线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2.发展方向 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思考 1.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工具有何不同? 答案交通运输方式指: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交通运输工具指:火车、汽车、

飞机、船舶、管道;其中管道既是运输方式,又是运输工具。 2.北京的急救药品运往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应采用何种运输方式?为什么? 答案航空运输。急救药品的运输时间紧迫,再加上地震导致陆上交通线路破坏,陆上交通受阻。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 ①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道。 ②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 (2)类型。 ①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 ②按层次:即不同地域的运输网,包括省级、大区级和国家级。 2.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3.南昆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 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思考 3.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京沪高铁途经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宝贵紧缺,“以桥代路”虽然工程成本高、工程难度大,但可以避开农田,节约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4.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①为野生动物留出迁徙的通道,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②避免因冻土造成路基沉降。 探究点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读“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比较图”(G为管道),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字母代表的运输方式:E________,F________。假如现在有20吨活鱼需要从青岛运往济南,你会选择________运输方式,解释你作出该种选择的理由。 (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读在O~A、B~C这两段距离上,总费用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哪一种运输方式? (3)俄罗斯多大河,但水运比例较小,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比例较大,请分析原因。 答案(1)铁路水路公路①活鱼较容易死亡、变质,需要较快地运达目的地;②济南与青岛的距离较近;③公路运输不仅速度较快,短距离运输成本低,而且灵活便利;④现代(冷藏)技术的提高和先进设备的广泛应用。鉴于以上原因,选择公路运输较为有利。 (2)在O~A段距离上管道运输的运费最高,公路运输的运费最低;在B~C段距离上公路运输的运费最高,水路运输的运费最低。 (3)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在西部,而煤炭、石油、森林资源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东西向货物运输量大,较适合用铁路运输煤炭和木材,用管道运输石油。俄罗斯的大河多南北分布,且河流封冻期长,货物运输量小。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劣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

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教案.doc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一节内容的第二课时,由“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两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3)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教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的方案,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目的,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资料查阅小组提出问题,让他们的查阅有针对性;指导和协助问卷调查小组的问卷设计、收集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与本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单位联系,获得杂交水稻F1花粉,组织“水稻”实验小组做上述实验观察,并拍摄实验小组观察水稻F1花粉的主要步骤和结果. 2作本节内容的教学课件。 3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材料用具:两个质地、颜色和大小相同的布袋;黑白两色材质和大小 均相同的围棋籽各20颗;数据统计记录表格。总共12 份。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2019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浓硫酸同步练习

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浓硫酸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稀硝酸 D. 硫酸铜溶液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C.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及对应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干燥氢气 B. 氧化镁熔点高,可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C.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4.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不挥发性) B. 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脱水性) C.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氧化性、酸性) D. 浓硫酸在白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吸水性) 5.对于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 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泊性 C.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性质稳定,与浓硝酸不反应 D.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6.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可制得CuS B. 浓硫酸使胆矾变白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SO2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先变红,再褪色 D. 久置酸雨酸性增强,原因是水的挥发 7.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H 2S→ O2 SO2 B. S→ O2 SO3 C. SO 2 → Br2水 H2SO4 D. H2SO4(浓)→ C SO2 8.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 合理的是() A. 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B.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人教版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课时2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课时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或用途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关的是( ) A .浓硫酸可作氯气的干燥剂 B .浓硫酸滴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C .浓硫酸滴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 D .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 2.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 .2SO 、2O 、CO B .HCl 、2Cl 、2CO C .4CH 、2H 、CO D .2SO 、2Cl 、2O 3.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会有白雾生成。下列叙述与该现象无关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 .气态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HI 、2H S 等气体 B .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S+2H SO 3SO +O Δ2H ↑浓,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C .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含242mol H SO 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的体积为22.4L (标准状况下) D .常温下能够用铁、铝容器盛放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铁、铝钝化 5.在下列物质的转化中,浓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①4Cu CuSO → ②2C CO → ③()2433FeO Fe SO → ④()23243Fe O Fe SO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6.下列有关铜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7.1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日本》教学设计(二)

情 境导入哪些日本工业产品呢? 3、我们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 活中,像刚刚同学们说到的汽 车、电脑、照相机、吸油烟机等 等,由此我们发现日本有大量的 工业产品出口到我国,大街上随 处可见,那么其他国家也是同样 吗? 通过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呢? 日本发达的加工制造业带动了日 本经济的发展,接卜来我们来了 解一些有关数据从这些数据中, 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出,日本的经 济咼度发达。 日本一些产品。学生 体会日本发达的工 业,工业产品遍及世 界各地。 体会日本经济咼度发 达,是亚洲唯一经济 发达国家。产生疑问 -日本经济为什么会 如此发达。 供证据创设情 境,从学生身 边的事物引 入,使学生对 事物的认识从 感性到理性。 让学生直观地 认识到日本的 产品种类很 多,从而产生 “探究为什么 日本会有如此 发达的工 业?”的欲 望,充分调动 了学生自主学 习的积极性。 探 索新知一、学法引领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受到哪 些因素的影响呢? 二、自主学习活动一 1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教 材17页图文,讨论分析: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力和不 利条件有哪些? (2)日本工业发展具有怎样的 特点 2、明确归纳:日本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正是这种加工贸易形 式,促使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咼 度发达,这点也疋值得我国借鉴 的。 三、小组合作探究一 1、阅读教材18页,图7.14日 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分析: (1)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 分布有什么特点? (2)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 因 教师归纳日本工业分布情况及 掌握学习方法 充分阅读文本,培养 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自主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 阅读教材图7.14日 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 带,找出日本主要的 工业区,培养学小组 合作意识。 给予学生充分 的自学空间。 培养学生运用 图表、数据等 信息去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 合作意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原子结构》教案

教案 课题:第一节原子结构(2)授课班级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过程 与 方法 复习和沿伸、动画构造原理认识核外电子排布,亲自动手书写,体会原理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充分认识原子构造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 重点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难点电子排布式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三、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能级顺序都遵循下列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2、能级交错现象(从第3电子层开始):是指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 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的(n-2)f的规律叫做“能级交错” 3.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4、对于同一电子亚层(能级)(等价轨道),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原子是比较稳定的。 5、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简化为:[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围电子(价电子、最外层电子) 四、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基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上课题目】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 【课型】综合课 【新课标要求】 1.课标要求 通过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地理2的课程内容的解读,交通运输运输方式和布局可以承载下列一条课标: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解读课标 分析这条课标,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有:“举例”两字表明这一节内容必须落实在实际例子上分析,因此这一节内容对“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的特点”记忆要求比较高;“说明”两字暗含“综合分析”,因此这一节内容对“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的特点”进行理解和对比分析、运用要求也比较高。 【设计理念】 交通在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史上有重要意义。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中生产活动的纽带,是形成社会分工的根本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兴趣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并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图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通过设问,层层深入,做到师生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材分析】 教材在讲授第三章《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第四章《工业地域类型形成和发展》后,安排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本章分两节,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主要阐述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其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是难点,需要根据实际,兼顾客、货的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此外,由于受制于教材篇幅,对基础知识处理非常精炼,对案例处理也点到为止。尤其,“交通运输布局都受到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更是精练,因此要想学生对交通布局具有深刻影响,还要通过一些案例进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基础练习 ...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基础练习 宁西铁路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区,总长1075.6千米。读图回答1~2题。 1.自西向东与宁西铁路交汇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 A.焦柳线-京九线-京广线-浙赣线 B.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D.陇海线-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 2.宁西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①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②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③促进沿线地区煤铁资源的开发④激活全国铁路网,增强铁路网的灵活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十五”期间,我国的青藏铁路开工建设,据此回答3~5题。 3.青藏铁路修建中遇到的多年冻土问题,是因为()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C.冰川影响大D.纬度高,气温低4.决定我国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兴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社会经济 B.地形 C.政治 D.气候 5.修建青藏铁路说明() A.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第一位是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B.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 C.先进科学技术能够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D.现在修建的青藏铁路说明自然条件是决定性因素 6.读“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 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是 ( ) A.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影响 B.排除了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C.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D.尽量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28°N,120.5°E)到B城的铁路,分析回答7~8题。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以及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所有的教学的预设都应当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本课的教学预设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现象与本质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方法以后进行的,利用分类的方法理解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从而引出胶体的概念。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探究实验,目的使学生在实验、观察、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获得感性的认识;使学生在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这一重要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与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有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及发散思维。 三、学情分析 用类比的方法(与溶液类比),学生很容易知道胶体是一种混合物。用分类的思想学习分散系学生应该没有困难。用丁达尔效应检验胶体的实验学生也能顺利完成,问题是如何用物理的知识解释丁达尔效应的成因,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我设计了激光笔照射豆浆、氯化钠溶液及泥水的探究实验及光线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丁达尔效应形成原因。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及集体回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应用物质分类的知识,对分散系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供研究问题的角度。 ⑵了解分散系及胶体的概念,理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区别,掌握胶体的性质。 ⑶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胶体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与兴趣。 ⑵通过从不同角度分析分散系的方法,培养学生“两点论”的科学唯物主义思想。 五、学习方法指导 (1)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将初中学过的溶液的有关知识与胶体的相关内容作比较,深刻领会分类的方法对分散系分类时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和学生互助,不断建构有关胶体的知识体系,加深对胶体性质的理解; (3)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互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 交流、互助、合作、分析和思考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案2新版沪科版

质量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使用托盘天平、学生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 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材内容详解 一、质量 1.想想议议 铁锤和铁钉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铁锤和铁钉含铁的多少一样吗?一桶水和一杯水中含水的多少一样吗?如何比较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mass),符号:m.物理学中的质量与“质量万里行”中的质量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物质的多少,后者是指物体的好坏. 二、质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通用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它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国防千克原器是一个用铂铱合金制成的圆柱体,现保存在巴黎的国际计量局.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比千克大的吨

3.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4.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遗漏. 注意:与任何测量仪器一样,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也不能小于天平的最大称量,天平属精密仪器,必须保持清洁、干燥,要注意轻拿轻放,物理天平应先调底座水平。 做做议议: 1.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2.用天平称一块方形橡皮泥的质量,然后将其捏成球形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橡皮泥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上吗?)。 3.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把白糖溶于水,再称糖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 说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它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变化而变化,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例如;一块铁,把它做成铁球,或者做成铁棒,或者做成一个一个的铁钉,它的质量不改变,把它放到炼钢炉中化成铁水,质量也不改变,把它从南北极拿到赤道,甚至拿到月球上,质量也不会改变。 国际千克原器 质量的单位“千克”起源于法国.1791年,法国决定采用在4℃时l dm3纯水的质量为1 kg,并于1799年制造出千克原器,保存在档案局,所以叫“档案千克”.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了仿制以法国“档案千克”作为质量计量的国际千克原器.千克原器是高度和直径都是39mm的铂铱合金圆柱体,这个标准一直沿用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标准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已不能适应计量要求,各国正致力于探索质量自然基准的方案和途径. 1.学生天平使用时,要求中间的支柱处于竖直位置,即底板处于水平位置天平支柱旁悬有一重垂线,底板上有一尖端向上的小锥体当重垂线下小锤的尖端与底板上锥体的尖端正对时,天平的底板就达到水平了.调节的方法是旋转底板下的螺钉F或G 2.学生天平的横梁上有一个游码H游码在标尺左端对准零刻度线,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支柱下的旋钮正叫止动旋钮.旋转止动旋钮,可将支柱顶端的小平台抬起或降下.当平台降下时,横梁被立柱上部的两个小短杆支撑住,中央刀口C离开平台.这项操作叫做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一章 第一节第二课时

年级八科目地理任课教师谭小刚授课时间9月9[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8610081501.html,] 第二课 时 课题[来 源:https://www.doczj.com/doc/8610081501.html,]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二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要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以及行政中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收看天气预报,学生对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相关知识后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课内容并不陌生. 三、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 本节教学重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难点 难点(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编号:

五、教学过程 设计【新课讲授】 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因此,老师必须合理安排,多花心思,采用一些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法: 首先我是利用一幅巨大的木制的中国政区挂图(虽然有些古老,但很好用,很直观),按照课本P8活动题中按方位将我国分作7个区域来讲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同时辅以许多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⑴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西南走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三角排列等等。 ⑵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⑶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山西与陕西之间以黄河巨大的“几”字右边竖部分为界;黄河从山东注入渤海,长江从上海注入东海,珠江从广东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以北分别是湖北、湖南;太行山以东、以西分别为山东、山西;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