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平区2019-2020下学期高三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和平区2019-2020下学期高三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和平区2019-2020下学期高三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和平区2019-2020下学期高三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和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线上学习阶段性评估检测

化学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A C D B B C B D A C B 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13.(共16分)

(1)第四周期第Ⅷ族;(2分)1s22s22p63s23p63d104s1(2分)

(2)H2O;(1分)小(1分)

(3)2Na2O2+2CO2===2Na2CO3+O2(2分)

(4)①3;(1分)2(1分)②12;(1分)4(1分)

(5)CuO;(2分)3~4.3(2分)

14.(共16分)

(1)加成反应(2分)

(2)Br2/FeBr3(2分)

(3)碳碳三键、羟基(2分)

(4)(2分)

(5)C10H10O4(2分)

(6)(2分)

(7)(4分)

高三年级化学答案第1页(共2页)

高三年级化学答案第2页(共2页)15.(共16分)

Ⅰ.(1)Ca(OH)2+H 2O 2+6H 2O===CaO 2·8H 2O ;(2分)

(2)①2H 2O 2=====MnO 22H 2O +O 2↑;(2分)

蒸馏烧瓶;(2分)

②观察氧气流速,判断氧气通入是否过快及氧气与钙反应进行的程度;(2分)防止空气CO 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C 影响产品纯度(2分)

Ⅱ.(1)淀粉溶液;(2分)

(2)10.80mg·L ?1(2分)

(3)2H ++S 2O 32-===S↓+SO 2↑+H 2O ;SO 2+I 2+2H 2O===4H ++SO 42-+2I -;

4H ++4I -+O 2===2I 2+2H 2O (任写其中2个)(2分)

16.(共16分)

(1)CH 4(g)+2NO 2(g)===N 2(g)+CO 2(g)+2H 2O(g)ΔH =-867kJ·mol ?1(2分)(2)①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或压缩体积),或使用催化活性更好的催化剂等(写出两种即可)(2分)

②2.56×105;(2分)

(3)①Na 2SO 3;(2分)

②酸;(2分)

因为HSO 3-的电离常数K a2=5.8×10-8,水解常数K h =

≈8.3×10-13,电离常数大

于水解常数,所以溶液显酸性(2分)

(4)①a ;(2分)

②2NO 2-+8H ++6e ?===N 2↑+4H 2O (2分)

2019年全国卷Ⅱ化学高考试题高清版

2019年全国卷Ⅱ化学高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35.5 As 75 I 127Sm 150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3-4数目为0.1N 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2019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噲?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一单元--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下列生活事例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车内胎爆炸,汽油挥发 B.石蜡熔化,钢铁生锈 C.烧制陶瓷,工业制取氧气 D.粮食酿酒,动植物呼吸 2.(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的化学式是()A.O2B.O C.N2D.N 3.(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药品取用 C.闻气体气味D.液体加热 4.(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铜、二氧化碳B.五氧化二磷、冰水 C.汞、氖气D.氯化钠、硫酸铜 5.(1分)下列选项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混合物、纯净物B.纯净物、软水 C.化合反应、氧化反应D.空气、稀有气体 6.(1分)从微观角度可以认识宏观现象。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B.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C.1L大豆与1L小米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分子之间有间隔 D.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由气体变成固体﹣﹣﹣﹣﹣此时,氧分子停止运动7.(1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为硅 B.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 C.一个铝原子中含有14个中子 D.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铝 8.(1分)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合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A.酒精和纯净水B.铁丝和铜片 C.氧气和二氧化碳D.厨房中的食盐和蔗糖 9.(1分)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C5H11AsO2)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5H11AsO2由五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B.C5H11AsO2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每个C5H11AsO2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D.C5H11AsO2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5:11 10.(1分)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A.A B.B C.C D.D 11.(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将红磷替换成细铁丝 C.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红热的木炭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2.(1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 B.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019-2020年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题 含答案 选择题(6小题,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机明矶可以使海水淡化 B. 福尔马林可浸制标本,利用了其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C. 医用酒精使用淀粉类植物发酵经蒸馏制成,浓度通常为 75% D. 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钙,钠,铜等金属元素化合物 2?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e 在常温下可与浓硝酸,浓硫酸,稀硝酸发生剧烈反应 B. 碳酸氢钠可用于制备纯碱,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食品发酵剂 C 通过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稀豆浆和氢氧化铁胶体 D.根据某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关于下列各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氯气或氨气 B. 可从a 处加水的方法检验设置装置②的气密性 C. 实验室可用装置③收集 HCI 气体 D. 装置④可用苯萃取碘水中碘的操作,并把苯的碘溶液从漏斗上口放出 C 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D.既能使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下表是在相同温度下,三种酸的一些 确的是 H2 液度(nal L) 0. 12 0. 2 0.9 1 1 电窑復 0.25 0. 2 0. 1 0. 3 C. 5 电离常數 % % A.相同温度下,从 HX 的数据可以说明: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低,电离度越大,且 旳〉K 2>K 3=0.1 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 C 15H 21O 4 4?国庆期间对大量鲜花施用了 B.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1)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2.(6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3.(6分)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B. C.D. 4.(6分)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为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1.0N A 5.(6分)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化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

6.(6分)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台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7.(6分)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右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14分)醋酸亚铬[(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络;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 是;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 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 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 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

2021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第九中学、爱华育新学校、武威十三中等学校【最新】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木已成舟D.蜡炬成灰2.以下是我省广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是() A.静宁烧鸡B.刘家峡草莓 C.陇宝牌当归醋D.永登丁娃烧饼 3.高铁酸钠是一种能氧化、杀菌、脱色、除臭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Na2FeO4,其中Fe元素的化合价是 A.+6 B.+4 C.+3 D.+2 4.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5.【最新】1月,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处理净化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 C.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 D.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6.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氦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燃物 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C.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验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 C.量取液体体积D.加热液体 8.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MgO2B.Cu+2HCl=CuCl2+H2↑ C.NaOH+KCl=NaCl+KOH D.3H2SO4+Fe2O3=Fe2(SO4)3+3H2O 9.【最新】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9:4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2019全国一卷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9年全国一卷化学试题解析 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答案】A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 【解析】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 B项、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B正确; C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 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A。 2.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答案】B 2-苯基丙烯的分子式为C9H10,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解析】A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2-苯基丙烯,

故B正确; C项、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2-苯基丙烯中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 D项、2-苯基丙烯为烃类,分子中不含羟基、羧基等亲水基团,,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2-苯基丙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甲苯,故D错误。 故选B。 3.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 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答案】D 在溴化铁作催化剂作用下,苯和液溴反应生成无色的溴苯和溴化氢,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汽,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气体,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解析】A项、若关闭K时向烧瓶中加注液体,会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增大,苯和溴混合液不能顺利流下。打开K,可以平衡气压,便于苯和溴混合液流下,故A正确; B项、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汽,溴溶于四氯化碳使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故B正确; C项、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气体,故C正确; D项、反应后得到粗溴苯,向粗溴苯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其中溶解的溴,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向有机层中加入适当的干燥剂,然后蒸馏分离出沸点较低的苯,可以得到溴苯,不能用结晶法提纯溴苯,故D错误。 故选D。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2) (2)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3.(6分)实验室中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 B.C.D. 4.(6分)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5.(6分)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一P键数目为4N A

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lN A 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6.(6分)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3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7.(6分)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 0.4000mol?L﹣1的 NaOH溶液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 浓硫酸和KMnO4溶液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 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 8.(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金属离子[c0(M 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Ⅰ卷与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 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噲?H++Cl?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 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 b点的混合溶液pH=7 D. 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 阴极区,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 C. 正极区,固氮酶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O—16 Mg—24 Al—27 S—32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1.化学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2、N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B. Na2O2、H2O2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都能作供氧剂 C. 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与铁均能发生钝化,均能用铁罐储运 D. NaClO和明矾都能作消毒剂或净水剂,加入酚酞试液均显红色 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 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3.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B.将31 g Na2O溶解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C.22.4 L NH3和16 g CH4中所含有的电子数都是10N A D.20 g重水(2H16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4.R2O n-8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若反应中R2O n-8变为RO2-4,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A.1 B.2 C.3 D.4 5.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Fe3I8也可表示为FeI2·2FeI3 B. CaC2能水解:CaC2+2H2O―→Ca(OH)2+C2H2↑,则Al4C3也能水解: Al4C3+12H2O―→4Al(OH)3↓+3CH4↑ C. O2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O,则S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S D. 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7.8 g Na 2O 2 与H 2 O完全反应时,有0.2 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2019高考天津卷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个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Zn 65- 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 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 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 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

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生产乙醇,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从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海水中的水淡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A.氢氧化镁碱性强于氨水; B.制氢氧化铁胶体条件是加热,在化学式后注明胶体,得不到沉淀;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与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兵马俑是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a 1 =1.1×10?3,Ka 2 =3.9×10?6) 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 1 -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Cl:35.5 S:32 Mg:24 Al:27 N:14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 .1mol 氢中含有2mol 氢原子和2mol 电子 C .1molH 2O 的质量等于N A 个H 2O 分子的质量总和 D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2.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3.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 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CO 2 的质量为44g/mol B.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 C. N A 个CO 2的质量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 D. CO 2的摩尔质量等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 5. 关于“摩尔”叙述正确的是: ( )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C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D .国际上规定,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6. 用N A 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28gN 2所含原子数为N A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号:

2019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7、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陶瓷、水泥 B.水玻璃、玻璃钢 C.单晶硅、光导纤维 D.石膏、石英玻璃 8、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有如下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 赤色,故名绿矾矣。”“绿矾”指 A.硫酸铜晶体 B.硫化汞晶体 C.硫酸亚铁晶体 D.硫酸锌晶体 9、(Chem Commun)报导,Marcel Mayorl合成的桥连多环烃 (下列有关该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拓展了人工合成自然产物的技术。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环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B.一氯代物只有4种D.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A.提纯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碳酸钠溶液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3种溶液 11、位于3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e、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同主族,d元素最高 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c原子最外层电子比b原子次外层电子多1个。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c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C.b的氢化物的氧化性可能比e的强 B.a、b、c形成的化合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D.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 S 224还原为Na 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a极为负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 3 --

2019年高考 化学2卷真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 L 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PO 数目为0.1N A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成白色2Na2O2=2Na2O+O2↑ D.向Mg(OH) 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ap的关系为:K ap(m)= K ap(n)< K ap(p)< K a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13.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8种B.10种C.12种D.14种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初三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重庆巴蜀中学初级(三下)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 入括号中)。 1.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C、浓硫酸的脱水性 D、氢氧化钠的碱性 2.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B C D 3.NaO H的俗称是() A、粗盐 B、纯碱 C、烧碱 D、石灰石 4.分别将下列各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SO4 B、NaCl C、BaSO4 D、FeCl3 5.蚂蚁等昆虫叮咬后,会向人体中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在皮肤上涂下列物质中的()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肥皂水 D、食醋 6.某学生查阅资料得到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A、苹果 B、西瓜 C、牛奶 D、豆制品 7.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H2CO3=H2O+CO2↑ B、NaOH+HCl=NaCl+H2O C、Zn+H2SO4=ZnSO4+H2↑ D、CaO+H2O=Ca(OH)2

气体 碱石灰(NaOH与CaO的混合物) 8.某实验室有4个药品橱,已存放的药品如下: 药品橱甲乙丙丁 药品盐酸 硫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红磷、硫 木炭 铜、锌、铁 该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硝酸,应将它存放在()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9.“白醋”是食用醋之一,它是醋酸的稀溶液,小强准备在家中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白醋” 具有酸的性质。请你猜测:他选择的下列物质中,可能跟“白醋”发生反应的是( ) A、食盐 B、木炭 C、纯碱 D、铜丝10.下列变化不能通过加稀盐酸反应实现的是() A、Al→AlCl3 B、Fe→FeCl2 C、CaCO3→CaCl2 D、Fe→FeCl3 11.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食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 ) A、NaHCO3 B、Na2CO3 C、KCl D、NaNO2 12.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盐酸 B、生石灰 C、硫酸 D、铂金 1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石灰水反应,又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Na2CO3 B、CuO C、FeCl3 D、KNO3 14、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几种气体,其中不能用下图所 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省略了铁架台等仪器) () A、NH3 B、CO2 C、H2 D、CH4 15.实际实验过程中,如果遇到下列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少量稀硫酸溶液滴在桌上没关系,不用管它 B、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时,应加水进行冷却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D、洒精灯使用过程中要添加酒精,火焰可以不熄灭,但一定要用漏斗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Cu(OH)2+H2SO4====CuSO4+2H2O C、Cu+H2SO4====CuSO4+H2↑ D、SO2+2NaOH====Na2SO4+H2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