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难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1—3节化学试题及答案

难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1—3节化学试题及答案

难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1—3节化学试题及答案
难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1—3节化学试题及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1—3节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本卷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Fe :56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测定某H 2SO 4溶液的浓度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

2.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H ++CH 3COO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H 3COOH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 (H +)=c (OH -)+c (CH 3COO -

)

B .0.1 mol·L -1的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 (OH -

)减小 C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 .常温下pH =2的CH 3COOH 溶液与pH =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7 3.已知室温时,0.1 mol/L 某一元酸HA 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溶液的pH =4

B .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C .升高温度,溶液的pH 增大

D .由HA 电离出的c (H +)约为水电离出c (H +

)的106倍 4.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为了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某同学开展了题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探究”的探究活动。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

A .先配制一定量的0.10 mol·L -

1CH 3COOH 溶液,然后测溶液的pH ,若pH 大于1,则可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

B .先配制一定量0.01 mol·L -1和0.10 mol·L -

1的CH 3COOH ,分别用pH 计测它们的pH ,若两者的pH 相差小于1个单位,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C .先测0.10 mol·L -

1CH 3COOH 的pH ,然后将其加热至100℃,再测pH ,如果pH 变小,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D .配制一定量的CH 3COONa 溶液,测其pH ,若常温下pH 大于7,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5.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 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

现用0.1000mol ·L -1

NaOH 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甲酸(弱酸)时,上述指示剂( ) A 、都可以用 B 、只能用③ C 、可以用①或② D 、可以用②或③ 6.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

A.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 3+、NH 4+、Cl -、I -

B. pH 值为1的溶液:Cu 2+、Na +、Mg 2+、NO 3-

C. 水电离出来的c(H +)=10-

13mol/L 的溶液:K +、HCO 3-、Br -、Ba 2+ D. 所含溶质为Na 2SO 4的溶液:K +、CO 32-、NO 3-、Al 3+

7.6.5 g 锌与足量2.0 mol·L -

1的硫酸溶液反应,如果想要减慢反应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 2的量,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加KNO 3溶液

B .加醋酸钠晶体

C .加NaCl 溶液

D .加水

8.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 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00 mL 待测NaOH 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 .③⑤⑦ D.①③⑤⑦

9.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

..的是()

10.分别将下列物质:①明矾②Na2O2 ③NaCl ④Ca(HCO3)2 ⑤FeCl3投入水中,对其溶液加热蒸干,仍能得到原物质的是()

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③

11.已知相同条件下,HClO的电离常数小于H2CO3的第一级电离常数,为了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可加入()

A.HCl B.CaCO3(s) C.H2O D.NaOH(s)

12.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13.已知醋酸达到电离平衡后,改变某条件使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的电离程度一定变大B.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大

C.溶液的pH一定减小D.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变强

14.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右图是用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15.25℃时,将稀氨水逐滴滴加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c(NH4+)=c(SO42-) B. c(NH4+)>c(SO42-)

C. c(NH4+)<c(SO42-)

D. c(NH4+)+c(SO42-)=c(H+)=c(NH4+)

16.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HCO-3)>c(ClO-)>c(HCO-3)+c(H2CO3) C.c(ClO-)>c(HCO-3)>c(H+) D.c(Na+)+c(H+)=c(HCO-3)+c(ClO-)+c(OH-)

17.用0.1 mol·L-1NaOH溶液滴定0.1 mol·L-1的盐酸,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一滴NaOH溶液(1滴溶液体积约为0.05 mL),继续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的pH是()A.4 B.7.2 C.10 D.11.3 18.常温下某强酸溶液和某强碱溶液的pH之和为13,将这种酸和这种碱按一定比例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混合时酸和碱的体积之比是()

A.10∶1

B.1∶10

C.1∶1

D.1∶2

19.将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后,溶液均呈中性:

①1×10-3mol·L-1的氨水b L

②c(OH-)=1×10-3mol·L-1的氨水c L

③c(OH-)=1×10-3mol·L-1的Ba(OH)2溶液d L

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b>a=d>c C.a=b>c>d D.c>a=b>d

20.向V mL BaCl2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05 mol·L-1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且反应后溶液的pH为3.0,原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05×10-4 mo l·L-1

B.5.05×10-3 mol·L-1

C.1.01×10-4 mol·L-1

D.1.01×10-3 mol·L-1

班级:姓名:分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50分)

21.(10分)⑴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①H2S的电离方程式:。

②NaNO2与NaI在酸性环境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已知B(OH)3是一元弱酸,观察如下反应:Al(OH)3 + H2O Al(OH)4- + H+,根据上述反应写出B(OH)3的电离方程式:。

④AgNO3的水溶液呈(填“酸”、“中”、“碱”)(1分)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填“促进”、“抑制”)(1分)其水解。

22.(10分)(1)下面a-f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量筒

b.烧杯

c.滴定管

d.托盘天平

e.温度计

f.容量瓶

①其中具有“0”刻度的仪器是(填写编号)

②要量取20.00mL溶液应该选用(填写编号)

(2)现有a 0.1mol/LNaCl溶液b 0.01mol/L盐酸c pH=3的醋酸d pH=11的氨水四种溶液。

①假设带相同电荷数的离子的导电能力相同,则溶液导电性强弱顺序为

+浓度最大的是

②四种溶液中水电离出

....的H

③用pH试纸测量上述盐酸的pH时如果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量结果偏

23.(12分)有0.1 mol/L的盐酸(a)、硫酸(b)、醋酸(c)各50 mL,试比较:

(1)三种酸的氢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三种酸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

(2)三种酸跟足量的锌反应,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不考虑Zn的纯度及表面积等问题)。

(3)三种酸跟足量的锌反应产生H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三种酸分别跟0.1 mol/L的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三种酸分别跟50 mL 0.1 mol/L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4、(10分)在测定某铁矿石中的含铁量时,可准确称取0.2113g铁矿石溶解在酸里,再把Fe3+还原成Fe2+,然后用0.0223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8H+=====5Fe3++Mn2++4H2O

5Fe2++MnO

4

滴定结果有消耗KMnO4溶液17.20mL,试计算和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溶液应装在试滴定管里,原因是。(2)矿石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

(3)若矿石是用盐酸溶解制得的,Fe2+溶液里含有Cl-,则测定结果矿石中含铁量(填偏高、偏低、无影响),原因是。

25、(8分)现有电解质溶液:①Na2CO3 ②NaHCO3 ③NaAlO2 ④CH3COONa ⑤NaOH

且已知:CO2+3H2O+2AlO2-=2Al(OH)3↓+CO32-

①当五种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填编号,下同)

②将上述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五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其pH变化最大的是

③在上述五种电解质溶液中,分别加入AlCl3溶液,无气体产生的是

④将上述①②③这三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5 C B C C(加热至100度,溶剂也减少了) B

6-10 B A D D (氢氧化钠是反应生成的醋酸钠水解生成的,含量极少且酸有剩余时水解几乎忽略不计,浓度上升没那么快) B 11-15 B B B D B

16 A 17 C (解析:强酸强碱滴定终点时溶液呈中性,再多加1滴NaOH 溶液继续加水至

50 mL ,相当于将1滴NaOH 溶液稀释至50 mL ,此时溶液中c (OH -

=mL

mL L mol 5005.01.01??-=1×10-4 mol ·L -1,所以pH=10。)

18 B 19 B 20 A (解析:混合前H 2SO 4溶液中c (H +)=0.05 mol ·L -1×2=0.10 mol ·L -1

混合后溶液中pH=3,即c(H+)=0.001 mol ·L -1。c (H +

)被BaCl 2溶液稀释了100倍,则原H 2SO 4与BaCl 2的体积比为1∶99,根据C 1V 1=C 2V 2,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则c(BaCl 2)=

99

1

05.0)

()(12)

(4242??=

?-L mol BaCl V V SO H c OS H =5.05×10-4 mol·L -1。) 21 H 2S

H +

+HS - HS

-

H ++S 2- 2N02-+2I -+4H +

=2NO+I 2+2H 2O

B(OH)3+ H 2O

B(OH)4-

+ H +

酸 Ag +

+H 2O AgOH+H +

抑制

22 cde c a >b >c=d a 高

23 b >a >c c >a >b b >a >c b >a=c b >a=c c >a >b

24 酸 KMnO 4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 50.82%(四位有效数字) 偏高

Cl -

具有还原性,会与强氧化性的KMnO 4反应使消耗的KMnO 4变多

25 ④ ② ① ③ ⑤(酸性:CH 3COOH >H 2CO 3>HCO 3- >Al(OH)3) ⑤ ③ ④ ⑤ AlO 2-+HCO 3-+ H 2O = Al(OH)3↓+CO 32-

高考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最后冲刺15天 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B.Al3+、NO-3、Cl-、CO2-3、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解析:pH=2的溶液显酸性,CO2-3与H+不共存,B不正确;乙醇是非电解质,C不正确;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1∶2,D不正确. 答案:A 2.(2012·福建质检)有关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1×10-11 mol/L 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同 C.醋酸中的c(CH3COO-)和硫酸中的c(SO2-4)相等 D.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2的体积相同 解析: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氢氧根离子浓度也相同,则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也相同. 答案:A 3.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 A.1 L 0.3 mol/L CH3COOH溶液和3 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H+数 B.pH=1的CH3CO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C.pH=12的氨水和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 D.pH相同的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 解析:A项两溶液中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同,后者CH3COOH溶液的浓度小电离程度大,后者中H+数多,A不正确.B项CH3COOH是弱酸,不完全电离,CH3COOH溶液的浓度大,B符合.C项两溶液中c(H +)、c(OH-)均相等,则c(NH+ c(Na+),导电能力相同,C不正确.D项中醋酸的浓度大,n(CH3COOH) 4)= 大,与足量锌反应产生的H2多,D不正确. 答案:B 4.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测定结果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时,装NaOH溶液的锥形瓶未用NaOH溶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用标准盐酸润洗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练习(含答案)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3胶体 B.FeCl3、FeCl2和Fe(OH)3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得到 C.40gNaOH固体溶解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D.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现有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OO-) A.c(H+)=c(CH 3 B.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C.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D.加入醋酸钠固体可抑制醋酸的电离,但电离常数Ka不变 3.在室温下,0.1mol/L100m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其溶液的pH减小,但又要使醋酸电离程度减少,应采取 A.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B.通入少量HCl气体 C.升高温度D.加入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其电离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电解质是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C.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D .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导电性强,而弱电解质难溶于水导电性弱 5.已知常温时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该温度下向20 mL 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1 NaOH 溶液,其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点表示的溶液中c(H +)等于10-3 mol·L -1 B .b 点表示的溶液中c(CH 3COO -)>c(Na +) C .c 点表示CH 3COOH 和NaOH 恰好反应完全 D .b 、d 点表示的溶液中33c CH COO c H c CH COOH -+?()()() 均等于K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H S 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22H S 2H S +-+,向2H S 溶液中加入少量2CuCl 固体,电离平衡 正向移动 B .4KHSO 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244KHSO K H SO ++- =++,向醋酸中加入少量4 KHSO 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C .向稀氨水中滴加少量432mol /LNH NO ,溶液,4NH +与OH -结合生成 32NH H O ?,使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常数增大 D .常温下,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 7.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BaSO 4 B .CH 3COOH C .C 2H 5OH D . Cu

高中化学选修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强、弱电解质 1.概念 [注意]①六大强酸:HCl、H SO4、HNO3、HBr、HI、HClO4。②四大强碱:NaOH、 2 KOH、Ca(OH)2、Ba(OH)2。③大多数盐包括难溶性盐,如BaSO4。 2.电离方程式书写 (1)弱电解质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通常只写第一步电离),如H2CO3的电离方程式: H2CO3H++HCO-3、HCO-3H++CO2-3。 ②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Fe(OH)3电离方程式为Fe(OH)3Fe3++3OH-。 (2)酸式盐 ①强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如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 ②弱酸的酸式盐中酸根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如 NaHCO3===Na++HCO-3、HCO-3H++CO2-3。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 2.电离平衡的特征

(三)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1.影响电离平衡的内因 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电离平衡的主要因素。 2.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以弱电解质HB的电离为例:HB H++B-。 (1)温度: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B的电离程度增大,c(H+)、c(B-)均增大。 (2)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n(H+)、n(B-)增大,但c(H+)、c(B-)均减小。 (3)相同离子: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4)加入能与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四)溶液的导电能力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自由移动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则导电能力越强。将冰醋酸、稀醋酸加水稀释,其导电能力随加水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说明]①OA段导电能力随加水量的增多导电能力增强,原因是冰醋酸发生了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②AB段导电能力减弱的原因,随水的加入,溶液的体积增大,离子浓度变小,导电能力减弱。

(完整版)高中化学三大平衡

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中,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包括了: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看是三大平衡,其实只有一大平衡,既化学反应平衡。所有关于平衡的原理、规律、计算都是相通的,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将他们割裂开来。 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内容为: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但不能完全消除这种改变。 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转化率还是降低了。 1、不管是电离、水解还是沉淀溶解,一般情况下,正反应的程度都不高,即产物的浓度是较低的,或者说产物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除外。 2、弄清楚三类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2.浓度: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3.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与该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从而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朝着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4.化学反应:某一物质将电离的离子反应掉,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1、电离平衡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离子化速率(即电离速率)等于其分子化速率(即结合速率) (如:水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同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可逆过程) 范围:弱电解质(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 外界影响因素:1)温度:加热促进电离,既平衡向正反向移动(电离是吸热的) 2)浓度:越稀越电离,加水是促进电离的,因为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向离子数目增多的方向移动) 3)外加酸碱:抑制电离,由于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增多,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水解平衡 定义:在水溶液中,盐溶液中电离出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根离子能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的过程。 范围:含有弱酸根或弱碱根的盐溶液 外界影响因素:1)温度:加热促进水解,既平衡向正反向移动(水解是吸热的,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2)浓度:越稀越水解,加水是促进水解的,因为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 3)外加酸碱盐:同离子子效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过关训练试题.docx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1molsO 3(g) 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1molsO 3(g) 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1mol O 2(g) 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1mol Ar(g) 4. 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A(g) + 2B(g) 3C(g) + D(s)(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下图 中曲线 a 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 a 曲线变为 b 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 C ) A .增大 A 的浓度 B .扩大容器的容积 C .加入催化剂 D .升高温度 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 a X(g) + b Y(g) c Z(g) + d W(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人教版选修 4)第三节《化学平衡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过关训练试题 (时间: 4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选项,共 48 分) 1.对可逆反应 2A(s) +3B(g) C(g) +2D(g) ;Δ H <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B ) ①增加 A 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v (正) 减小 ③压强 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 v (正 ) 、v ( 逆) 不变 ④增大 B 的浓度, v ( 正)>v (逆) ⑤加入催化剂, B 的转化率提高 A .①② B .④ C .③ D .④⑤ 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 +Y(g) Z(g) +W(s);Δ H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 .加入少量 W ,逆反应速率增大 B C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2molsO 2和 1mol O 2,发生下列反应: 2SO 2(g) + O 2 (g)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平衡后加入 ,上述反应的Δ H 增大 3.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SO 3(g) ,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 SO 3 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B )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6、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表示方法:ABA++B- Ki=[ A+][B-]/[AB] 7、影响因素: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电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KW= c[H+]·c[OH-] 25℃时,[H+]=[OH-] =10-7 mol/L ; KW= [H+]·[OH-] = 1*10-14 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 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 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KW〈1*10-14 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KW 〉1*10-14 4、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pH=-lgc[H+] (2)pH的测定方法: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详解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是近年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解此类型题的关键是掌握“两平衡、两原理”,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首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水解理论: 从盐类的水解的特征分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一般不超过2‰)。例如:NaHCO 3 溶液中,c(HCO 3―)>>c(H 2 CO 3 )或c(OH― ) 理清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并分清主次: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 3 溶液中有:c(Na+)> c(HCO 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二、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 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如(1)在只含有A+、M-、H+、OH―四种离子的溶液中c(A+)+c(H +)==c(M-)+c(OH―),若c(H+)>c(OH―),则必然有c(A+)<c(M-)。盐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例如,在NaHCO 3 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C(Na+)+c(H+)==c(HCO 3―)+c(OH―)+2c(CO 3 2―) 如NH 4 Cl溶液中:c(NH4+)+c(H+)=c(Cl-)+c(OH-) 如Na 2CO 3 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 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2、物料守恒:就电解质溶液而言,物料守恒是指电解质发生变化(反应或电离)前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电解质变化后溶液中所有含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实质上,物料守恒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二章 第三节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1.能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教学重点: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探究建议: ①实验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②实验:温度、浓度对溴离子与铜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③查阅资料:奇妙的振荡反应。④讨论: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的依据。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化学反应,有的能进行到底,有的不能进行到底。请同学们思考并举例说明。 [回答]学生举例化学反应存在的限度。 [讲述] 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例如在合成氨 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 2和H 2 尽快地转变成NH 3 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 使更多的N 2和H 2 转变为NH 3 ,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 平衡。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 [讲述]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反应限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的规律。

[板书]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思考]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 [回答]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 [追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 [回答]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 [讲述]所以说刚才回答说不溶了是不恰当的,只能说从宏观上看到蔗糖的量不变了,溶解并没有停止。我这里把这一过程做成了三维动画效果,以帮助大家理解溶解过程。 [动画]演示一定量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讲解]这时候我们就说,蔗糖的溶解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是一个动态平衡。 [板书]溶解平衡的建立 开始时v(溶解)>v(结晶) 平衡时v(溶解)=v(结晶) 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探讨]我们学过那些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 [板书]二、化学平衡状态 1. 定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 ....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溶液中表现为浓度)可以保持恒定的状态。 [启发]大家能否从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中,找出化学平衡有哪些基本特征? [回答]分析定义,归纳总结,化学平衡的特征:(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2)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3)达到平衡时反应

高中化学重点离子平衡

高中化学重点离子平衡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化 学考点精讲 1.复习重点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1、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H +或OH -浓度为1×10-10mol/L 的溶液中,……”。 2.难点聚焦 (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 32-、HCO 3-、S 2-、HS -、SO 32-、HSO 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 +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发生CO 32-+2H +=CO 2↑+H 2O 、HS -+H +=H 2S↑等。 2、有沉淀生成。如Ba 2+、Ca 2+、Mg 2+等不能与SO 42-、CO 32-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 2++CO 32-=BaCO 3↓、Ca 2++SO 42-=CaSO 4↓(微溶);Mg 2+、Al 3+、Cu 2+、Fe 2+、Fe 3+等不能与OH -大量共存是因为 Cu 2++2OH -=Cu(OH)2↓,Fe 3++3OH -=Fe(OH)3↓等; SiO 32-、AlO 2- 、S 2O 32-等不能与H +大量共存是因为 SiO 32-+2H +=H 2 SiO 3↓、AlO 2-+H ++H 2O =Al(OH)3↓、S 2O 32-+2H +=S↓+SO 2↑+H 2O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 -、ClO -、F -、CH 3COO -、HCOO -、PO 43-、HPO 42-、H 2PO 4-等与H +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OH -+H +=H 2O 、CH 3COO -+H +=CH 3COOH 等;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全章教案(优秀)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5)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 (7)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重要作用 (8)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9)在理解离子反应本质的基础上,能从离子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学习重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学习难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 【知识要点梳理】 $ 一、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概念一定条件下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一定条件下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程度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 NaHCO3=Na++HCO3- NaHSO4=Na++H++SO42- Ca(HCO3)2=Ca2++2HCO3— CH3COOH CH3COO-+H+ NH3·H2O NH4++OH- 【 H3PO4H++H2PO4- H2PO4-H++HPO42- HPO42-H++PO43- 溶液中溶质 微粒 只有水合离子水合离子,弱电解质分子 实例' 强酸:HCl、HNO3、H2SO4 HBr、HI、HClO4 等 强碱: KOH、NaOH、Ba(OH)2 Ca(OH)2 绝大多数盐(BaSO4、AgCl、CaCO3) 弱酸:HF、HClO、H2S、H2SO3、HNO2、 H3PO4、H2CO3、H2SiO3、HCOOH CH3COOH、 等。 弱碱:NH3·H2O、Fe(OH)3等不溶性碱 说明:BaSO4、AgCl、CaCO3是强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非常小,导电能力非常弱,但溶解的那一小部分是完全电离的;Fe(OH)3的溶解度也很小,Fe(OH)3属于弱电解质;HCl、CH3COOH的溶解度都很大,HCl属于强电解质,而CH3COOH 属于弱电解质;所以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没有必然联系。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 , ⒈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⒉电离平衡的特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中的一种,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化学(离子)平衡(K)2020

化学(离子)平衡(K) 【要点】 1.离子方程式: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2.离子共存: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 3.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1.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4.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5.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6.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222H c CO c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 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CO 2+H 2 7.2SO 2(g )+O 2(g ) Δ V 2O 5 2SO 3(g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V 2O 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 1、t 2时刻,SO 3(g )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 )生成的平均速率为21 21 c c v t t -= - 8.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再通入少量氯气, ) ClO ()H (-c c +减小 B.通入少量SO 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 ,一定有c (Na + )=c (Cl - )+c (ClO - )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9.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 .溶液中) ()()(33- -?OH c COOOH CH c COO CH c 不变 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 + )亦增大 D .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 溶液,混合液pH=7 催化剂 高温

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 知识要点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 B 、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 C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 D 、Na 2O 2和SO 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 C 、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D 、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 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 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HAc 为例): (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测0.01mol/LHAc 溶液的pH>2; (3)测NaAc 溶液的pH 值; (4)测pH= a 的HAc 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基础教育)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标要求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熟练掌握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要点精讲 1、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注:①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化合物中属于电解质的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水、酸、碱和盐;于非电解质的有:非金属的氧化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 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如:弱酸、弱碱和少量盐)。 注:弱电解质特征:存在电离平衡,平衡时离子和电解质分子共存,而且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 (3)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及非电解的判断

2、弱电解质的电离 (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种可逆过程) (2)电离平衡的特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一样,同样具有“逆、等、动、定、变”的特征。 ①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②等: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③动:动态平衡,即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反应并没有停止。 ④定: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保持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存在,也有电解质分子存在。且分子多,离子少。 ⑤变:指电离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3)电离常数 ①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

高中化学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考点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强、弱电解质 (1)概念 (2)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①强电解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 ②弱电解质主要包括弱酸、弱碱、少数盐和水。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①弱电解质 a.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H2CO3电离方程式:H2CO3H++HCO-3,HCO-3H++CO2-3。 b.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Fe(OH)3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 ②酸式盐 a.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如NaHSO4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2-4。 b.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不能完全电离,如NaHCO3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HCO-3 H++CO2-3。 2.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等)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

3.电离平衡的特征 二、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 1.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2.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4.加入能与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考点2 电离平衡常数 1.表达式 (1)对于一元弱酸HA :HA H + +A - ,电离平衡常数K =c (H + )·c (A - ) c (HA ) 。 (2)对于一元弱碱BOH :BOH B + +OH - ,电离平衡常数K =c (B +)·c (OH - ) c (BOH ) 。 2.特点 (1)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升温,K 值增大。 (2)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 1?K 2?K 3?…,故其酸性取决于第一步。 3.意义 K 值越大,说明弱电解质越易电离,其酸(碱)性越强。

第三节化学平衡2

第三节化学平衡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明白得浓度、温度对化学平稳的阻碍,并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讲明。 教学重点: 明白得浓度、温度对化学平稳的阻碍。 教学难点: 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教 学 过 程 【引入】: 我们明白: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那么关于t 0时达到溶解平稳状态的饱和溶液,当升高或降低温度至t 1时: 假设:溶解度增大,固体溶质连续溶解,那么V 〔溶解〕 V 〔结晶〕 溶解度减小,固体溶质析出,那么V 〔溶解〕 V 〔结晶〕 那么溶解平稳状态被打破,继而建立一种新的溶解平稳,也确实是讲: 条件改变,溶解平稳移动。 那么: 化学平稳是否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当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改变时,平稳状态是否也会发生移动? 【实验探究一】:探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稳的阻碍 实验原理:在K 2Cr 2O 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稳: Cr 2O 72- + H 2O 2CrO 42- + 2H + K 2Cr 2O 7为橙色,K 2CrO 4为黄色。 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0.1mol/L K 2Cr 2O 7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作,观看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二】:探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稳的阻碍 实验原理:Fe3++3SCN-Fe〔SCN〕3〔红色〕 实验步骤:向盛有5 ml0.005mol/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0.01mol/L 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1〕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4滴,充分振荡,观看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管滴加4滴1 mol/L KSCN溶液,观看溶液颜色变化。〔2〕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mol/LNaOH溶液3~~5滴,观看现象,填写下表。 【摸索与交流】 1、上述两个实验中,化学平稳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你是如何判定的? 2、从中你能否推知阻碍化学平稳状态的因素? 小结: 〔1〕浓度对化学平稳的阻碍的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能够使平稳向着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都能够使平稳向着移动。〔2〕用v-t图表示化学平稳的移动: 例: ①旧的化学平稳②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er,推荐文档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 B、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 C、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 D、Na2O2 和SO2 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 C、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D、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和醋酸溶液,pH 最小的是,pH 最大 的是;体积相同时分别与同种NaOH 溶液反应,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4、pH 相同的盐酸、硫酸和醋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最大的 是;体积相同时分别与同种NaOH 溶液反应,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为乙5、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mol/L 时,甲酸中的c(H 酸中c(H+)的3 倍,欲使两溶液中c(H+)相等,则需将甲酸稀释至原来的3倍(填“<”、“>”或“=”);试推测丙酸的酸性比乙酸强还是弱。 6、试比较pH=3 的HAc 、pH=4 的NH4Cl、pH=11 的NaOH、pH=10Na2CO3 四种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12 7、已知100℃时,水的K W=1× 10 ,则该温度下 (1)NaCl 的水溶液中[H+]= ,pH = ,溶液呈性。(2)0.005mol/L 的稀硫酸的pH= ;0.01mol/L 的NaOH 溶液的pH=

第三节化学平衡学案

第三节 化学平衡学案 【复 习】 : 一、可逆反应:在 下,既能向 同时又能 的反应。 特征是 练习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 2和由O 18原子组成的O 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前,O 18 存在于( ) A 、只存在于氧气中 B 、只存在于SO 3中 C 、只存在于SO 2和SO 3中 D 、SO 2 、SO 3 、O 2中都有可能存在。 二、化学平衡的建立 1、化学平衡的建立 以CO(g)+H 2O(g) CO 2(g)+H 2(g)反应为例: 在一定条件下,将0.01 mol CO 和0.01 mol H 2O(g)通入1 L 密闭容器中,开始反应: (1)反应刚开始时: 反应物的浓度 ,正反应速率 。生成物的浓度为 ,逆反应速率为 (2)反应进行中 反应物的浓度 ,正反应速率 。生成物的浓度 ,逆反应速率 。 (3)肯定最终有一时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此时,反应物的浓度 ,生成物的浓度也 ,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如上图所示。 2、化学平衡状态 定义: 。 3、化学平衡的特征: (1).条件: (2).对象: (3). 等: (4). 动: (5). 定: 练习2: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 2和H 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 、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练习3: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 CO 和水蒸气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O(g)+H 2O(g) CO 2(g)+H 2(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对该平衡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 ) A. 正反应速率等于零 B. 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 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以A(g)+2B(g)3C(g)为例 (1)直接标志: ①速率关系:v 正=v 逆(实质):同种物质,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比如A 消耗速率与A 的生成速率相等, 不同种物质遵循“同边异向,异边同向,比例相当”。比如A 的消耗速率与C 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1 :3,B 生成速率与C 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2 :3。 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质量分数,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2) 间接标志:原则“变量不变则可用” 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注:m+n ≠p )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 ④组成成分有颜色时,体系颜色不再变化 ⑤绝热体系,体系温度一定。 练习4.可逆反应:2NO 2NO+O 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催化剂 高温 催化剂 高温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 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茶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是 VC 的 5~10 倍),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难溶于氯仿。在酸性介质中,茶多酚能将 Fe3+还原为 Fe2+,Fe2+与K3Fe(CN)6生成的深蓝色配位化合物 KFe[Fe(CN)6]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光密度值 A 表示)与茶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A 与茶多酚标准液浓度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用水浸取茶多酚时,实验小组发现搅拌速度对茶多酚浸出量的影响如图 2 所示,原因是____。若用乙醇浸取茶多酚操作如下:称取 10 g 茶叶末,用滤纸包好,装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圆底烧瓶内加沸石和适量乙醇,如图 3 安装后,通冷凝水,加热套加热,当乙醇被加热沸腾后,控制加热套温度在 90℃。为使恒压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 0.5 cm,并保持约 1 h,可行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2)减压蒸发相对于一般蒸发的优点是________;氯仿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图 3 中冷凝水流向为 a 进 b 出 B.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验是否漏水并洗净备用 C.操作①过滤时,可用玻璃棒适当搅拌以加快分离速度

D.萃取过程中,经振摇并放气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立即分液 (4)称取 1.25 g 粗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0 mL,移取该溶液 1.00 mL,加过量 Fe3+和 K3Fe(CN)6酸性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 mL 后,测得溶液光密度值 A=0.800,则产品的纯度是_____ (以质量分数表示)。 【来源】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疫情延期开学考试(4月)化学试题 【答案】茶多酚易被氧气氧化,搅拌速度越快,茶多酚氧化速度越快,浸出率越低关闭活塞,当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0.5cm时,调节活塞使乙醇冷凝速度与漏斗放液速度一致降低蒸发温度防止产物氧化或分解萃取(或除杂) CD 96% 【解析】 【分析】 茶叶用水浸泡时,茶多酚、氨基酸、茶碱等溶解在水中,过滤后,去除滤渣,得到的滤液减压蒸发,可降低蒸发温度,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往浓缩液中加入氯仿、分液,可得含氯仿的有机溶液①,水溶液②中含有茶多酚,用乙酸乙酯萃取、分液,可得茶多酚的乙酸乙酯溶液,然后减压蒸发,即可获得茶多酚粗产品。 【详解】 (1)操作①用水浸取茶多酚时,从图2中可以看出,搅拌速率越快,光密度值(A)越小,即茶多酚浓度越小,因为茶多酚易被氧气氧化,搅拌越快,与空气的接触越多,由此得出原因是:茶多酚易被氧气氧化,搅拌速度越快,茶多酚氧化速度越快,浸出率越低。为使恒压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 0.5 cm,并保持约 1 h,可行的操作方法是关闭活塞,当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0.5cm时,调节活塞使乙醇冷凝速度与漏斗放液速度一致。答案为:茶多酚易被氧气氧化,搅拌速度越快,茶多酚氧化速度越快,浸出率越低;关闭活塞,当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0.5cm时,调节活塞使乙醇冷凝速度与漏斗放液速度一致; (2)减压蒸发比蒸发所需的温度低,除节省能源外,还可使环境的温度降低,其优点是降低蒸发温度防止产物氧化或分解;因为后加入的乙酸乙酯萃取茶多酚,则氯仿萃取的应是杂质,由此得出氯仿的作用是萃取(或除杂)。答案为:降低蒸发温度防止产物氧化或分解;萃取(或除杂); (3)A.图 3 中冷凝水流向应下进上出,即a进b出,A正确; B.分液漏斗使用前,为防漏液,应查漏,然后洗涤备用,B正确; C.操作①过滤时,不可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造成滤纸损坏,C不正确; D.萃取过程中,分液漏斗应静置分层后,再进行分液,D不正确; 故选CD。答案为:CD; (4) 溶液光密度值 A=0.800,从表中可查得茶多酚的浓度为1.2×10-5g/mL,由此可得出原 1000 mL溶液中所含茶多酚的质量为1.2×10-5g/mL×100mL×1000mL 1mL =1.2g,则产品的纯度 是1.2g 100% 1.25g =96%。答案为:96%。 【点睛】 搅拌越快,茶多酚与Fe3+的接触面积越大,还原Fe3+的速率越快,光密度值理应越大,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