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顿运动定律英文版

牛顿运动定律英文版

牛顿运动定律英文版
牛顿运动定律英文版

Newton's first law

Main article: Newton's laws of motion#Newton's first law

Newton's first law of motion states that objects continue to move in a state of constant velocity unless acted upon by an external net force or resultant force.[10] This law is an extension of Galileo's insight that constant velocity was associated with a lack of net force (see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is below). Newton proposed that every object with mass has an innate inertia that functions as the fundamental equilibrium "natural state" in place of the Aristotelian idea of the "natural state of rest". That is, the first law contradicts the intuitive Aristotelian belief that a net force is required to keep an object moving with constant velocity. By making rest phys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non-zero constant velocity, Newton's first law directly connects inertia with the concept of relative velocities. Specifically, in systems where objects are moving with different velocities, it is impossible to determine which object is "in motion" and which object is "at rest". In other words, to phrase matters more technically, the laws of physics are the same in every inertial frame of reference, that is, in all frames related by a Galilean transformation.

For example, while traveling in a moving vehicle at a constant velocity, the laws of physics do not change from being at rest. A person can throw a ball straight up in the air and catch it as it falls down without worrying about applying a force in the direction the vehicle is moving. This is true even though another person who is observing the moving vehicle pass by also observes the ball follow a curving parabolic path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motion of the vehicle. It is the inertia of the ball associated with its constant velocity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s motion that ensures the ball continues to move forward even as it is thrown up and falls back do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son in the car, the vehicle and everything inside of it is at rest: It is the outside world that is moving with a constant speed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Since there is no experiment that can distinguish whether it is the vehicle that is at rest or the outside world that is at rest, the two situations are considered to be phys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Inertia therefore applies equally well to constant velocity motion as it does to rest.

The concept of inertia can be further generalized to explain the tendency of objects to continue in many different forms of constant motion, even those that are not strictly constant velocity. The rotational inertia of planet Earth is what fixes the constancy of the length of a day and the length of a year. Albert Einstein extended the principle of inertia

further when he explained that reference frames subject to constant acceleration, such as those free-falling toward a gravitating object, were physically equivalent to inertial reference frames. This is why, for example, astronauts experience weightlessness when in free-fall orbit around the Earth, and why Newton's Laws of Motion are more easily discernible in such environments. If an astronaut places an object with mass in mid-air next to himself, it will remain stationary with respect to the astronaut due to its inertia. This is the same thing that would occur if the astronaut and the object were in intergalactic space with no net force of gravity acting on their shared reference frame. This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 was one of the foundational underpinning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11

Newton's second law

Main article: Newton's laws of motion#Newton's second law

A modern statement of Newton's second law is a vector differential equation:[12]

where is the momentum of the system, and is the net (vector sum) force. In equilibrium, there is zero net force by definition, but (balanced) forces may be present nevertheless. In contrast, the second law states an unbalanced force acting on an object will result in the object's momentum changing over time.[10]

By the definition of momentum,

where m is the mass and is the velocity.

In a system of constant mass, the use of the constant factor rule in differentiation allows the mass to move outside the derivative operator, and the equation becomes

.

By substituting the definition of acceleration, the algebraic version of Newton's second law is derived:

It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second most famous formula in physics".[13] Newton never explicitly stated the formula in the reduced form above.

Newton's second law asserts the direct proportionality of acceleration to force and the inverse proportionality of acceleration to mass. Accelerations can be defined through kinematic measurements. However, while kinematics are

well-described through reference frame analysis in advanced physics, there are still deep questions that remain as to what is the proper definition of mass. General relativity offers an equivalence between space-time and mass, but lacking a coherent theory of quantum gravity, it is unclear as to how or whether this connection is relevant on

microscales. With some justification, Newton's second law can be taken as a quantitative definition of mass by writing the law as an equality; the relative units of force and mass then are fixed.

Newton's second law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strength of forces. For instance, knowledge of the masses of planets along with the accelerations of their orbits allows

scientists to calculate the gravitational forces on

planets.

[edit] Newton's third law

Main article: Newton's laws of motion#Newton's third law: law of reciprocal actions

Newton's third law is a result of applying symmetry to situations where forc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objects. The Third Law means that all forces ar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bodies,[16][17] and thus that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unidirectional force or a force that acts on only one body. Whenever a first body exerts a force F on a second body, the second body exerts

a force ?F on the first body. F and ?F are equal in magnitude

and opposite in direction. This law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action-reaction law, with F called the "action" and ?F the "reaction". The action and the reaction are simultaneous.

If object 1 and object 2 are considered to be in the same system, then the net force on the system due t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bjects 1 and 2 is zero since

This means that in a closed system of particles,

there are no internal forces that are unbalanced.

That is, the action-and-reaction force shared

between any two objects in a closed system will

not cause the center of mass of the system to

accelerate. The constituent objects only

accelerate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the system

itself remains unaccelerated. Alternatively, if

an external force acts on the system, then the

center of mass will experience an acceleration

proportional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external

force divided by the mass of the system.[3]

Combining Newton's second and third laws, it is

possible to show that the linear momentum of a

system is conserved. Using

and integrating with respect to time, the

equation:

is obtained. For a system which includes

objects 1 and 2,

which is the conservation of linear momentum.[18]Using the similar arguments, it is possible to generalizing this to a system of an arbitrary number of particles. This shows that exchanging momentum between constituent objects will not affect the net momentum of a system. In general, as long as all forces are due to the interaction of objects with mass, it is possible to define a system such that net momentum is never lost nor gained.[3]

[edit] Descriptions

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全章概述 本章是在前面对运动和力分别研究的基础上的延伸——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建立起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是力学中也是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正确地理解惯性概念,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熟练地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是本章的学习要求,也为进一步学习今后的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本章还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方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中采用的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二定律中的控制变量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问题时常用的整体法与隔离法,以及单位的规定方法,单位制的创建等。对这些方法要认真体会、理解,以提高认知的境界。 为了更扎实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本章第二节安排了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并提供了参考案例,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控制变量法在此得到了实践。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的研究引入了传感器――计算机的组合,现代气息浓厚,实验效果很好。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本章的后两节就是牛顿运动定律的简单应用。新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 4、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新课程学习 4.1 牛顿第一定律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比如:小球、木块、毛巾、玻璃板等,来对比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现象明显,而且更容易推理。 2、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 3、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4、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对比实验、自主探索、合理推理。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贴近生活更易理解。 ★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块、气垫导轨、滑块等。 ★教学过程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知道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方法 2. 进一步学习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二、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德育目标 1.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思维,解题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及这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 实例分析发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 二、 新课教学 (一)、牛顿运动定律解答的两类问题 1.牛顿运动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联系起来,由此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问题可分为两类: a.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b.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2.用投影片概括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ma F 据 求得a ?→?据t v v s as v v at v v at v s t t t ......2210202020可求得???? ?????=-?→?+=+=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ma F as v v at v s at v v a t t 据据求得2221022 00求得物体的受力情况 3.总结 由上分析知,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题目,物体的加速度都是核心,是联结力和运动的桥梁。 (二)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牛顿运动定律优秀教案教学提纲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 教学目的: 1.知道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等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和结论,认识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掌握惯性的概念,会应用惯性解释自然现象; 4.通过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 重点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处理:将教材第一节部分内容渗透到牛顿运动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中,并且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其思想方法,通过不断深入的理性思维引导,提升感悟认识。 课型:规律建立课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调动学生观察与思维体验 手段:利用手边的钥匙做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 公共汽车急剎车, 一位男士踩到了一位女士, 女士很生气说:”瞧你这德性.”男士回答:”不是德性, 是惯性.”老师提问:”什么是惯性呢?”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引导学生体会、思考力与运动的关系:使一串钥匙:竖直上抛、使其摆动、使其圆周运动, 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小球的运动过程不一样? 学生观察后绝大多数答案:小球受力情况不同。 教师变换条件,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力不是决定具体运动形式唯一因素。 使同一串钥匙落体、上抛、平抛、斜抛 问题:小球受力情况是否相同? 答案:均只受重力 问题:为什么小球的运动过程不一样? 学生对比两次实验,深刻思考反思,有学生说到有惯性! 教师肯定,并且强调初始状态不同。 教师引出新课题: 运动学(kinematics) ——只研究物体怎样运用而不涉及运用与力的关系的理论; 动力学(dynamics) ——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论。 教师调动学生: 让我们走进牛顿的世界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模拟试题含解析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某智能分拣装置如图所示,A为包裹箱,BC为传送带.传送带保持静止,包裹P 以初速度v0滑上传送带,当P滑至传送带底端时,该包裹经系统扫描检测,发现不应由A收纳,则被拦停在B处,且系统启动传送带轮转动,将包裹送回C处.已知v0=3m/s,包裹P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o,传送带BC长度L=10m,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o=0.6,cos37o=0.8,求: (1)包裹P沿传送带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包裹P到达B时的速度大小; (3)若传送带匀速转动速度v=2m/s,包裹P经多长时间从B处由静止被送回到C处;(4)若传送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加速转动,请写出包裹P送回C处的速度v c与a的关系式,并画出v c2-a图象. 【答案】(1)0.4m/s2 方向:沿传送带向上(2)1m/s(3)7.5s (4) 2 2 2 200.4/ 80.4/ c a a m s v a m s ?< =? ≥ ? () () 如图所示: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包裹的加速度,再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包裹加速至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的时间,由位移公式求出匀加速的位移,再求匀速运动的时间,从而求得总时间,这是解决传送带时间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对加速度a进行讨论分析得到v c2-a的关系,从而画出图像。 【详解】

(1)包裹下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sin cos mg mg ma θμθ-= 代入数据得:2 10.4/a m s =-,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2)包裹P 沿传送带由B 到C 过程中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可知:220 L=2v v a - 代入数据得:1/v m s =; (3)包裹P 向上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cos sin mg mg ma μθθ-= 得2 20.4/a m s = 当包裹P 的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所用时间为:12250.4 v t s s a = == 速度从零增加到等于传送带速度时通过的位移有:2245220.4 v x m m a = ==? 因为x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地位本章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单独考查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电磁学等知识结合的题目多为计算题。 考纲下载1.牛顿运动定律 及其应用(Ⅱ) 2.超重和失重 (Ⅰ) 实验四:验证牛 顿运动定律 考纲 解读 1.从近几年的高考考点分布知道,本章主要考 查考生能否准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能 否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受 力分析解决运动和力的问题,以及对超重和失 重现象的理解,对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方法和 验证原理的掌握。 2.高考命题中有关本章内容的题型有选择题、 实验题、计算题。高考试题往往综合牛顿运动 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进行考查,考题中注重与电 场、磁场的渗透,并常常与生活、科技、工农 业生产等实际问题相联系。 3.本章内容含有中学物理的基本规律和核心 知识,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且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查和要求的程 度往往较高。 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主干梳理对点激活 对应学生用书P047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Ⅱ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01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02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03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04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05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06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07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08加速度的原因。 (3)适用范围:惯性参考系。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09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10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的两种表现 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11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12改变。 (3)量度:□13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14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15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4)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16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17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Ⅱ单位制Ⅰ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01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02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03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kma,当F、m、a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时k=□041,F=□05ma。 (3)适用范围 ①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06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08低速运动(远小 ②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07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 于光速)的情况。 2.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 (1)单位制:□09基本单位和□10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①基本物理量: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公式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物理量。 ②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是□11质 12时间、□13长度,它们的单位千克、秒、米就是基本单位。 量、□ ③导出单位:由□14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练习题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练习题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如图,质量为m =lkg 的滑块,在水平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上,离斜面末端B 的高度h =0. 2m ,滑块经过B 位置滑上皮带时无机械能损失,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 0=3m/s ,长为L =1m .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 到传送带右端C 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g 取l0m/s 2.求: (1)水平作用力F 的大小;(已知sin37°=0.6 cos37°=0.8) (2)滑块滑到B 点的速度v 和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答案】(1)7.5N (2)0.25(3)0.5J 【解析】 【分析】 【详解】 (1)滑块受到水平推力F . 重力mg 和支持力F N 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推力F=mg tan θ, 代入数据得: F =7.5N. (2)设滑块从高为h 处下滑,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为v ,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 故有: mgh = 212 mv 解得 v 2gh ; 滑块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滑块在传送带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 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L = 2201122 mv mv 代入数据得: μ=0.25 (3)设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 ,则t 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为: x=v 0t 对物体有: v 0=v ?at

ma=μmg 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为: △x=L?x 相对滑动产生的热量为: Q=μmg△x 代值解得: Q=0.5J 【点睛】 对滑块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水平作用力的大小;根据机械能守恒可求滑块滑上传送带上时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热量与滑块和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成正比,即Q=fs,由运动学公式求得传送带通过的位移,即可求得相对位移. 2.如图,有一质量为M=2kg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质量均为m=1kg的小物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由车上P处开始,A以初速度=2m/s向左运动,同时B 以=4m/s向右运动,最终A、B两物块恰好停在小车两端没有脱离小车,两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取,求: (1)开始时B离小车右端的距离; (2)从A、B开始运动计时,经t=6s小车离原位置的距离。 【答案】(1)B离右端距离(2)小车在6s内向右走的总距离: 【解析】(1)设最后达到共同速度v,整个系统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解得:, A离左端距离,运动到左端历时,在A运动至左端前,木板静止 ,, 解得 B离右端距离 (2)从开始到达共速历时,,, 解得 小车在前静止,在至之间以a向右加速: 小车向右走位移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讲解

第一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一、力和运动的关系 1.基本知识 (1)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时将. (2)伽利略观点: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笛卡儿的观点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基本知识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它又叫惯性定律. (2)运动状态:如果物体速度的或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如果物体做运动或,它的运动状态就没发生改变. 三、惯性与质量 1.基本知识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或 状态的性质. (2)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 2.思考判断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3)力无法改变物体的惯性.(√) 四、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1)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正确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纠正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明确指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运动状态变化的三种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物体做直线运动) (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五、惯性的理解应用 2.惯性与力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说“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越大,运动状态越易改变;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3.惯性与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性质.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和物体是否有速度及速度的大小均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 (1)惯性不是惯性定律,惯性没有条件限制,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2)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所遵守的一条规律.

牛顿运动定律详细总结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许敬川 (本章课时安排:理论复习部分共三单元用6-8个课时,走向高考和小片习题处理课用4个课时 注:教案中例题和习题以学案形式印发给学生)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单元牛顿运动定律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的实验和推论: ①伽利略斜面实验:小球沿斜面由 滚下,再滚上另一斜面,如不计摩擦将滚到处,放低后一斜面,仍达到同一高度。若放平后一斜面,球将滚下去。 ②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是: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就将以这一速度 地运动下去。也即是:力不是 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恰恰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笛卡尔对伽利略观点的补充和完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 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 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3、对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 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①物体由静止变为 或由运动变为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或 发生变化。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 或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 状态或 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强调: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 惯性与质量: 1、惯性表现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惯性小,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惯性大,运动太太不易

教材分析案例——牛顿运动定律1

教材分析案例——牛顿运动定律1 【地位和作用】 本部分讲述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简单的应用,属于力学的重点知识要求。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地面上一般物体的运动到航天飞机的飞行,无不留下了牛顿运动定律的印象。掌握好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对学生正确认识、解释和探索客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知识结构】 在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介绍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什么是惯性。 第二单元:第二节至第四节,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知道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第三单元:第五节,讲牛顿第三定律:能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 第四单元:第六节,介绍力学单位制:理解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分析和疑难点解析】 本章着重介绍三个牛顿运动定律,从人类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认识历史引入,强调对定律本身的理解,以期学生对定律有全面、清楚的认识。 1.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是动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人类正确认识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同样,学生在认识这一问题时,也有许多错误直觉的干扰。第一节从人类认识的历史讲起,也是希望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充分注意。并由此让学生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认识它的重要意义。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不同论点,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本思路、主要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研究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有多种做法,教材中所用的装置比较简单,课堂演示也比较可靠。只是在分析小车受到的水平拉力时,要注意不使学生产生错误概念,书中用了“可以认为等于砝码所受重力的大小”,并在页末加了标注:这是一个连接体问题,只有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时,才“可以认为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等于砝码所受重力的大小”而在此处尚无法进行严格讨论。但要让学生知道,并在第七章中给以证明。 3.教材中牛顿第二定律是从实验总结出来的,根据大量的实验归纳出规律是人们认识客观规律的重要方法,教材分三节由实验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对此有所认识。因此,认真做好演示和学生实验十分重要。

2020.01.12 高一物理竞赛 第三讲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

1.一轮船以4m/s的速度沿垂直于河岸方向匀速渡河,行驶中发动机突然熄火,轮船牵引力随之消失,此后轮船随波逐流。试求此后轮船速度的最小值。已知河水各处水流速度都相同,其大小为3m/s。 2.一木筏以垂直于河岸的速度离开河岸边的点驶向河中心,河中各处河水流速均为 ,木筏无动力,其出发后的航行轨迹如图所示。离岸2min 后,木筏到达图中的点,试用作图法确定木筏离岸后4min 时的位置。 3.在一竖直面内有一圆环(半径为、圆心为及一点(位于环外,且在的斜上方),如图所示。今有一质点自点由静止出发沿一光滑斜面滑至环上,问此斜面应沿何方向架设可 使质点滑行的时间最短? 4.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倾角为的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的滑块放在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相对地面的加速度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

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当=0°时,该解给出= 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对的 B.当=90°时,该解给出,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对的 C.当时,该解给出≈g,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对的 D.当时,该解给出≈,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对的 5.使半径=10cm、质量=10kg的均匀实心圆柱体以角速度10rad/s绕中心轴转动,然后将此匀速转动的圆柱体轻轻放在粗糙水平面上。设圆柱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均为=0.1,求经过多长时间后此圆柱体的运动变为纯滚动? 6.如图所示,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长方形物块,在它上面放有物块和。、、的质量分别为、、,、与之间的静摩擦因数和滑动摩擦因数皆为0.1。为轻滑轮,绕过连接、的轻细绳都处于水平位置。现用沿水平方向的恒定外力拉滑轮,使的加速度为0.2g(g为重力加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之间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大小为多少?、之间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大小为多少?外力的大小为多少?

高中物理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新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 4、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复习重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投影全章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二)本章复习思路突破 Ⅰ物理思维方法 l、理想实验法: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理想实验”不同于科学实验,它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层次的抽象思维过程。 惯性定律的得出,就是理想实验的一个重要结论。 2、控制变量法:这是物理学上常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先让其中一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确定F、m、a三者关系时,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3、整体法:这是物理学上的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整体法是把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隔离法是把系统中的某个物体单独拿出来研究。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将有助于简便解题。 Ⅱ基本解题思路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2、选取研究对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同一题目,根据题意和解题需要也可以先后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4、当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其合力;如果物体受力较多,一般把它们正交分解到两个方向上去分别求合力;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般把各个力分解到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的方向上。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物体所受外力、加速度、速度等都可根据规定的正方向按正、负值代入公式,按代数和进行运算。 6、求解方程,检验结果,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三)知识要点追踪 Ⅰ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知识中的基础,也是其重要内容。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主要依据力的概念,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其他物体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要确定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物体对它都施加了哪些作用。 3、按一定顺序分析:先重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其中重力是非接触力,容易遗漏,应先分析;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要依据其产生的条件认真分析。 4、画好受力分析图。要按顺序检查受力分析是否全面,做到不“多力”也不“少力”。 Ⅱ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知道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3、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 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物体受力情况一般不变,即受恒力作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常用的运动学公式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如 2220000/21,,2,22 t v v x v v at x v t at v v ax v v t +=+=+-====等 (四)本章专题剖析 [例1]把一个质量是2kg 的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用12 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 运动,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块运动2 s 末撤去拉力,g 取10m/s 2.求: (1)2s 末物块的瞬时速度. (2)此后物块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的最大距离. 解析:(1)前2秒内,有F - f =ma 1,f =μΝ, F N =mg ,则 m/s 8,,m/s 41121===-=t a v m mg F a μ 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a 运动学公式 运动情况 第一类问题 受力情况 加速度a 另一类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学公式

2012年高考牛顿运动定律整套复习学案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讲解和能力形成: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_______ 状态或_____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的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_______ ,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3)惯性的量度:_______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针对训练: 1.(单选)如图所示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示意图,两个斜面对接,让小球从其中一个固定的斜面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的倾角逐渐减小直至为零.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2.(双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单选)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时物体惯性大的缘故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 D.物体受到的外力大,则惯性小;受到的外力小,则惯性就大 2: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式:F 反=-F. (3)牛顿第三定律的适用性:不仅适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也适用于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这种关系与作用力的性质、物体质量的大小、作用方式、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参考系的选择均无关. 2.区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 比较 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项目 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______物体上两个力分别作用在__________物体上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考情分析本章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单独考查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电磁学等知识结合的题目多为计算题。 重要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及 其应用(Ⅱ) 2.超重和失重(Ⅰ)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 动定律 考点 解读 1.从近几年的高考考点分布知道,本章主要考查考生 能否准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能否熟练应用牛 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受力分析解决运动和力 的问题,以及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对牛顿第二 定律的验证方法和验证原理的掌握。 2.高考命题中有关本章内容的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 计算题。高考试题往往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 律进行考查,考题中注重与电场、磁场的渗透,并常 常与生活、科技、工农业生产等实际问题相联系。 3.本章内容含有中学物理的基本规律和核心知识,在 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为高考命题的 重点和热点,考查和要求的程度往往较高。 主干梳理对点激活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Ⅱ 1.牛顿第一定律 (1)01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02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 03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04惯性,05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06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07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08加速度的原因。 (3)适用范围:惯性参考系。 2.惯性 (1)09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10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的两种表现

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11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12改变。 (3)量度:13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14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15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4)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16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17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Ⅱ 单位制Ⅰ 1.牛顿第二定律 (1)01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02质量成反比,加 03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kma,当F、m、a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时k041,F05ma。 (3)适用范围 06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07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08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2.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 (1)09基本单位和10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①基本物理量: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公式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物理量。 11质量、12时间、13长度,它们的单位千克、秒、米就是基本单位。 14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基本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质量m 千克kg 时间t 秒s 长度l 米m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

【关键字】情况、设想、方法、质量、认识、问题、要点、自主、继续、快速、持续、保持、建立、提出、研究、规律、位置、理想、地位、基础、作用、水平、反映、速度、关系、分析、保证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自主学习】 1.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认真阅读教材p68页完成下列问题) 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儿 2.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 4.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认识 (1)静止的物体若没有力的作用就运动不起来; (2)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推力,就会停下来,但是不 是去掉推力,物体就立即停下来? (3)设想:若果接触面光滑,物体将会怎么样?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①(实验事实)两个斜面,小球从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滚下,将到达另 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 ②(科学推想)若另一个斜面光滑,则小球一定会滚到另一斜面的 高度 ③(科学推想)若降低另一个斜面的坡度,则小球高度, 不过,在另一个斜面上将滚得更远 ④(科学推想)若把另一个斜面改成光滑的水平面,则物体 将。 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方法。 练习1: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角度,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光滑斜面,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推论1→推论4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的总结: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①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力不是,力是。 ②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利用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③提出了惯性的概念,它在牛顿运动定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知识点三、惯性 1、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是否受力均无关;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越大,惯性就越大;越小,惯性就越小。 ①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错误的说法:只有在匀速

《金版新学案》高三物理一轮 物理课下作业 第3章 第三讲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新人教版必修1

《金版新学案》高三物理一轮物理课下作业第3章第三讲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新人教版必修1 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选项A中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或小桶)通过细绳拴在小车上,A错;选项B、C、D符合正确的操作方法,B、C、D对. 答案:BCD 2.(2011·南通质检)“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主要的步骤有: A.将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长木板上 B.打开夹子,让两个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夹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个小车在这一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C.分析所得到的两个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与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质量相等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作用力大小的关系D.在小车的后端也分别系上细绳,用一只夹子夹住这两根细绳 E.在小车的前端分别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内分别放着数目不等的砝码,使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分别用天平测出两个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 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实验步骤,对于实验的一些常识,必须牢记于心,结合本实验的实验步骤,不难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答案:AEDBC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基础练习题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课时牛顿运动定律 一、基础知识回顾: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原因,换言之,力是产生的原因。(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 2、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惯性。 (4)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等价性。 4、对物体的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克服和避免。 (2)惯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无关。任何物体无论它运动还是静止,无论运动状态是改变还是不改变,物体都有惯性,且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3)物体惯性的大小是描述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弱。物体惯性(质量)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本领强,物体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物体的运动状态易改变。(4)惯性不是力。 5、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公式是:a=F合/ m 或F合 =ma 6、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运动规律可以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中,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合=ma是矢量式,F、a都是矢量且方向相同。 (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定义了力的单位:“牛顿”。 7、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8、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体会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思想。 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⑶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回顾历史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 ⑵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规律的形成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⑵通过理想斜面的教学,体会理想实验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力学体系的基石,而牛顿第一定律又是这个“基石”中的“基石”,它定性地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惯性的概念,为定量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拉开了序幕。 高中教材与初中相比,主要有四方面的不同。 一是定律内容深浅不同:初中教材叙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高中教材叙述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高中教材中的表述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它强调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突出了第一定律的独立性和重要意义,也为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是惯性的认识层次不同:初中强调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高中侧重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三是实验的设计、探究及思维深度不同:初中为斜面小车实验;高中为伽利略理想实验,突出了理想实验这种科学方法的价值所在。 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同:初中对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历史一语带过,高中教材回顾了历史,让学生体会一个规律的获得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能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勇于创新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初步知道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的概念,但是缺乏对牛顿第一定律建立历史的了解,对内容也是一知半解。 学生对于“质量是惯性唯一的量度”更是缺乏认识,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速度也是惯性的量度。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引导,配合实验、结合生活事例来澄清概念。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力和运动关系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常常形成与亚里士多德相似的观点,且根深蒂固。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时,一些直觉的错误观点不时冒出来,存在着严重的"口是心非"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历史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理解。 2.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五、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游戏,引入课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