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语文散文阅读

初一语文散文阅读

初一语文散文阅读
初一语文散文阅读

初一语文散文阅读

(一)蝴蝶的金翅膀

①只要略一观察,闪过我眉宇的慌张就会袒露无疑,我把一只不容易被察觉的小纸盒塞进书桌,盒里供奉着两条黑黢黢的毛毛虫。三日不见,刮目相看,你懂这句话的含义吗?丑陋的毛毛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像魔术般转瞬即变,我守候的就是揭开谜底的时刻。

开始上课了,可接下来的情况就更糟了,只听我同桌以惊雷般的分贝和速率腾地蹦起来:“她养了两条毛毛虫!”②他的脸色像白垩纪的土壤,面部的肌肉也像震后的公路一样扭曲。课堂上顿时哗然一片。老师捧着书本,袋鼠状跳过来道:“怎么回事?”

千万万千,我没料到毛毛虫会溜达出来,更没有料到男生还有怕毛毛虫的。我的脸色在众目睽睽之下,腾地转换成红萝卜。我嗫嚅道:“我只是怕错过变蝴蝶的时机。”③心里其实已哭得泪水滂沱,我是学习委员耶!竟然……老师将毛毛虫盒子从书桌里掏出来,仿佛展示:证据昭昭,你们都看到了吧。让我尤其痛苦的是,④两条丑陋的虫子竟然不知羞耻,慢腾腾地扭着身子炫耀自己。⑤完了,我几岁的英名毁于两条爬行的虫子。我深埋头,恐怖地思忖着……

“把虫子收到盒子里,星期一放学后告诉我,蝴蝶有多少种。”

天使般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的声音吗?我怔了一下才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我按时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她表情依然平静如水。我可不敢出大气,嘤嘤着说,全世界大约有蝴蝶15000种,光台湾就有400多种。

见老师没吱声,知道她不满意,我赶紧补充道:风蝶最美呢,全世界有600多种。老师依旧闷葫芦。我急了,休息日片刻不闲地忙活查资料,换得老师没态度,可了得?我猛地仰起头,豁出了,大声说,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由鳞粉状的细末构成。产于美洲大陆的大桦斑蝶能迁徙2000到3000公里,集体过冬呢……

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老师问,你知道金翅膀的蝴蝶吗?

当然,我不知道。

我回到家,再次开始搜寻。这一查真吓了一跳,单讲蝴蝶分类,学问就浩瀚。比如说凤蝶,就有碧凤蝶、麝香凤蝶,五花八门,使我眼花缭乱。金翅膀的蝴蝶一定有,只是我没查找到。但我想:即使世间没有,老师的心里也装有。因为她教会我用一只眼睛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地寻找。

1.写出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

2.说说下面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闷葫芦:硝烟味:

3.第五段“天使般的声音在耳边吹拂”一句中的“天使”指谁?这里为什么用“吹拂”?

4.第七段中“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的意思是。 5.第三段中“竟然”之后省略了内容,请体会当时的情境,将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

答:

6.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请在画横线的五个句子中选出你最喜欢

的一句并说明理由。

答:

7.你在阅读此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疑问,请把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写在下面。

答:

(二)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林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

都要开花!”

④a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

......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句话应放在第④段a、b、C哪个位置?

答:

3、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百合己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儿子手上的蝉蜕

时间已到深秋,河边暗褐色的树干上,一只蝉——哦,不,确切地说是一只蝉蜕,它再也不能移动。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是在倾听已经逝去的夏天里灌满它身体的风和蝉声。属于它的季节才刚刚过去,它是否已经觉得遥远?它是否感到生命的虚浮与渺茫?也许它回忆起了在泥土中拱动的艰难时刻?在我们看来,一只细小的蝉儿,成长的道路并不漫长,仅仅只是从树根到树梢,但它却走了整整一生。一条路,一个季节,以全部的生命抵达一个危险的高度,是否值得?但蝉儿似乎是乐观的,它边走边唱。

一只蝉蜕,是蝉儿的胎衣,也是它生命中透明的甲胄;是它的全力演奏的乐器,也是它倾心歌唱的喉咙;到了最后,又做了它回归源头的水晶棺椁。这其中有着怎样的一种痛苦而又奇妙的生命蜕变,我们的想像无法抵达,而我们的吃惊与感叹,它更加无法听到。一只透

明的蝉蜕,经过痛苦(幸福?)的蜕变,现在终于安静。也许,只有经

过了悲喜交集的蜕变的命运,才会有这样的大安静。它静静地立在那里,明年夏天,下一代将在高高的树头再次歌唱,它已无法听到,但它以身体说出:不朽的并不是高度,而是生命的蜕变与繁衍。

一只树干上的透明的蝉蜕,生命已经逝去,它还能在此站立多久?秋天渐渐地深了,正午的阳光,使它透明的身体愈加透明,早晨的露珠和傍晚的风声,在它的身体里轻轻地回旋,生命浓缩着时间,身体反照着天空,它再也不会移动半步,它已经坐化为一尊雕像。它仿佛在说:“一切的顶峰/沉静,/一切的树尖/全不见/一丝风影/小鸟们在林间无声/等着吧:俄顷/你也要安静。”无法安静的是小小少年,是我的儿子,在第一阵强劲的西北风之前,他抢先一步,将树上的蝉蜕握于手中,透过这一只蝉蜕仰视着阳光。他问我:“它为什么是空的,像梦一样。”我知道他还太小;不会懂得生命的大安静,我只好说:“但它像梦一样美啊。”

1、第一段里哪几个词语最能概括蝉儿的“整整一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将蝉蜕比喻为胎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依照蝉儿从生到死的顺序,表现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文章加点的词语“边走边唱”“全力演奏”“倾心歌唱”表现了蝉儿的什么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对本文主题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生命力的意义并不决定于造物主对生命时空的安排。

B.生命的意义存在于一种痛苦而又奇妙的生命力蜕变。

C.生命力的不朽并不是高度,而在于它的蜕变和繁衍。

D.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于它曾经经历过的磨炼。

5.文章结尾处父子的对话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幅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上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枝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还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了……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

A、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样都不会做,只会种树。

B、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C、“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D、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

E、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F、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

G、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

2、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

这些记叙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有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联系全文看,加点部分表现了什么?

(五)父亲的信

⑴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⑵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⑶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一般不超过一页纸,有时只有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照顾自己等等。

⑷父亲的信是很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反面才有几嘱托。而且家中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色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们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读父亲的信却很少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似乎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是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⑸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

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不禁一怔,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⑹偶然翻看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的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⑦到部队后,。(50字)

1.结合文意理解,作者为什么说“父亲的信是随意和马虎的”?

2.第⑸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的意思,第⑷自然段有一句话对此埋下伏笔,请写出。

3.文章第⑺自然段“到部队后,‘我’会怎样做”?请发挥你的想象,用叙述性或者议论性的文字,写一两句话,将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不超过50个字)。

4.文章的题目是《父亲的信》,能否用《父亲的爱》作标题?为什么?

5、第4段中的“这种感觉”是指。(用文中话回答)

6.综观全文,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作者的感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请写出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阶段的相关句子。

参考答案

蝴蝶的金翅膀:

1.她教会我用一只眼睛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地寻找。

2.一声不吭或不吱声;语气严厉或大声批评,大声呵斥。

3.指老师;能够体现老师语气的温柔。

4.“我”终于把查到的资料都说完了;或“我”的话全说完了。5.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

6.第①句,“略加”“袒露无遗”形象地写出“我”心里慌张之极的情形,“闪”则突出“我”又慌张又想极力掩盖的心理。

第②句,比喻新奇,生动地表现了同桌脸色惨白、面部肌肉扭曲的惊恐之状。

第③句,将哭喻为滂沱大雨,生动地写出我感到极度丢人后的痛苦心

情。

第④句,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毛毛虫的姿态,反衬“我”此时心里的痛苦之状。

第⑤句,语言活泼、幽默,“英名”大词小用,表现了我的羞愧之情。7.知识类问题:“嗫嚅”一词的意思是什么?理解、欣赏类问题:“即使世间没有,老师的心里也装有”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心田上的百合花:

1、“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着的特点。“默默”表现了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2、C。

3、排比、拟人、反复。(答对其中两个给2分,答对一个给1分)表现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着的形象。

4、。线索:百合的成长过程。或:百合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过程。写作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均可)

5、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流露出赞美之情。或“百合花的精神令无数人感动,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6、第一问:答到“嫉妒、诋毁、心胸狭窄”意思即可。第二问: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否则酌情扣分。

儿子手上的蝉蜕:

1、在我们看来,一只弱小的蝉儿,成长的道路并不漫长,仅仅只是

从树根到树梢,但它却走了整整一生。

2、甲胄、乐器、喉咙和水晶棺椁,表现了它亮丽、顽强、痛苦而又奇妙的生命成长和蛟变的过程。

3、表现了蝉儿乐观豁达、热爱生命的精神。

4、C

5、生命不朽的并不在高度,而是生命的蜕变与繁衍。蝉蜕像梦一样是美的,生命的过程经历了蜕变归于安静后,更加美丽。无论这种蜕变是痛苦还是幸福,都是生命的美丽过程。这是深刻的生命感悟。

种树老人:

1、BD

2、插叙补充交待

3、照应句子: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

深刻含义:种树老人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人们永远记住他。

4、表现了老人崇高思想品德。

父亲的信:

1.说明父亲对“我”的那种朴素、真挚的爱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不加任何雕饰(父爱无痕)(只要答出“朴素”、“真挚”、“自然”等意思即可)

2.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

3.示例:(叙):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父亲的名字,并经常给父

亲写信,报告平安和问候(议):我深深地自责:我竟然对父亲那种朴实、深厚的爱全不知晓,甚至反感,简直无知之极。我要用百倍的努力去回报(只要意思相同即可)

4.可以前者是以文章的线索作标题,后者是以文章的主题作标题5.①一种深深……在心头②我不禁一怔……升起③此时此刻……泪流满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