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代导演档案

六代导演档案

中国电影史产生的六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出资,刘仲伦摄影的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是对戏剧舞台上表演内容的忠实记录,摄影机摆放的位置也是在观众席,因此这部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一部戏剧纪录片。早期的中国电影与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受到当时被称为文明戏的话剧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的电影又叫做“影戏”。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誉为“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他们作为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既缺乏经验,拍摄条件又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先后拍了十八集)。就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处于摸索阶段。

郑正秋(1888年—1935年),原名郑芳泽,号伯常,笔名药风,广东潮阳人,集编、导、演于一身。张石川(1889年—1953年),原名伟通,字蚀川,浙江宁波人,导演。他们两人是“心同志合情逾骨肉的朋友”,堪为中国电影史上合作的典范。他们共同编导了40多部作品,对中国早期电影事业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代表作品有:《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自由之花》、《春水情波》、《姊妹花》、《女儿经》等。

相对而言,郑正秋更有明确的艺术见地与追求,他有感于“清廷的腐败、民生的困苦”,主张改良旧戏,提倡新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和“为恋爱而恋爱”,“觅取题材,往往打从替穷人叫屈的各方面着想”,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提倡“有主义”之影片。《难夫难妻》以广东潮州地区的封建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写一对素未谋面的少男少女在人们的摆布下成婚的故事,反映封建制度下婚姻的可笑与可悲。《孤儿救祖记》暴露了封建家庭的内部矛盾和掩盖在伦常关系下的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张扬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伦常秩序,体现出中国早期电影明确的社会功利观与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姊妹花》创作视野进一步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反映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军阀混战的生活现实,故事雅俗共赏,使得该片创下连映60天的记录,创造了当时中国票房的最高记录。他们的电影内容涉及“野蛮婚姻”、“妇女沉沦”、“都市罪恶”等社会问题,并在影片中为每个问题都提出了不无人道主义色彩的解决途径,形成了贴近社会、立意教育、着重人伦的独特传统。

从艺术追求上说,郑正秋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特别是后期的《姊妹花》十分注重故事的雅俗共赏、表演的朴素细腻,导演手法自然流畅。张石川更倾向于“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乐”,较多地偏重于商业利益,以娱乐片为主。他一生导演长短故事片近150部。他的影片大部分为社会言情影片,如《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兰》、《啼笑因缘》(一至六集)等,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受到市民观众的欢迎。1928年后导演十八集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在上海电影界引起竞拍神怪武侠片的潮流。1931年美国有声影片输入中国后,他导演了以蜡盘配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张石川凭着良好的英文功底,专攻西洋影戏的导演技巧,在早期电影艺术上的探索功不可没,如《一夜不安》

运用了特写镜头和动画特技,而《横冲直撞》中使用了多机位剪接的手法,更突显了电影的特性。他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导演艺术家。

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社会教化作用。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第二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

“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第二代导演是在左翼电影运动影响下开始电影创作的,他们遵循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追随时代前进步伐,贴近社会生活,摄制了一大批表现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生活和斗争的影片。他们的代表作有吴永刚的《神女》、程步高的《春蚕》、费穆的《城市之夜》、孙瑜的《大路》、朱石麟的《慈母曲》、史东山的《女人》、蔡楚生的《渔光曲》以及沈西苓、袁牧之的《桃李劫》等。可以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蔡楚生(1906年—1965年),广东潮阳人,参与了27部影片的创作,其中任编导的有10部,被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1933年的《都市的早晨》是他的成名作,其代表作有:《新女性》、《迷途的羔羊》、《孤岛天堂》、《前程万里》、《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郑君里合导)分别创造了当时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使中国电

影首次享誉国际影坛。蔡楚生导演的影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人物性格刻画细腻入微,从多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建国后拍摄的《南海潮》,曾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

郑君里(1911年—1969年),原籍广东中山,生于上海,演员、导演、电影理论家。1930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曾在《大路》、《迷途的羔羊》等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后与蔡楚生合导《一江春水向东流》,独立导演《乌鸦与麻雀》、《枯木逢春》、《林则徐》、《聂耳》。《枯木逢春》体现了他在探索民族化道路上不懈的进取精神。而《林则徐》、《聂耳》则达到了当时传记片艺术创作的高峰。长期以来,他还致力于电影、戏剧的翻译和著述。1936年出版中国第一部电影史著作《现代中国电影史略》,论著有《角色的诞生》、《画外音》等,译著有《演讲六技》、《演员自我修养》等。

费穆(1906年—1951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吴县。他擅长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并调动电影的各种元素为塑造人物服务。1933年,其导演处女作《城市之夜》公映,轰动上海滩。1935年,与罗明佑联合导演的《天伦》开创中国电影的两项第一:第一部从头至尾配上音乐的影片,第一部采用中国传统古乐和民间音乐的影片。1936年导演的《狼山喋血记》,被认为是国防电影的代表作。1947年,他执导了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生死恨》,成为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代表作《小城之春》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电影化的作品,上世纪80年代被海外影评家评为中国电影十大名片之首,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孙瑜(1900年—1990年),曾留学美国,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受过专业教育的电影艺术家。其影片借鉴西方戏剧结构和新颖的电影手法,重视镜头的美感和剪辑的流畅,被尊为“电影诗人”。中国最早使用升降机的导演,中国电影歌曲首创者。孙瑜编导的故事片有:《风流剑客》、《故都春梦》、《小玩意》、《大路》、《长空万里》和《火的洗礼》等;1951年因《武训传》遭到批判,后来又执导了《乘风破浪》、《鲁班的传说》和《秦娘美》。著有《孙瑜电影剧本选集》、《银海泛舟》。

汤晓丹(1910年—)出生于福建华安。1932年开始执导影片,是国内最早一批拍有声商业片的导演。《白金龙》让邵氏公司一炮而红,其后的《糊涂外父》也十分卖座。他的商业片能抓住观众的心理,制造出好的喜剧效果。《南征北战》(与成荫联合)、《红日》、《渡江侦察记》等知名主旋律影片是其代表作。1977年后,他又以极大的热情先后导演了《祖国啊,母亲》、《南昌起义》、《廖仲恺》等片,充分显示了他把握历史、处理大事件、塑造历史人物的艺术功力。他的影片遵循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故事性强,符合广大观众的审美观。2004年,他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生成就奖,是第二代导演中惟一健在的导演。

吴永刚(1907年—1982年),生于江苏吴县。1932年后参加影片《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的拍摄工作。1934年编导处女作《神女》,一举成名。他一生共

拍摄了27部影片,有《忠义之家》、《终身大事》、《迎春曲》等。1936年的国防影片《壮志凌云》,体现了团结抗敌的时代精神,使他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著名导演。解放后,他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表现土地改革的影片《辽远的乡村》。1961年,他接连拍摄了戏曲片《碧玉簪》和《尤三姐》,堪称戏曲电影的精品。1980年与吴贻弓合作的《巴山夜雨》是他艺术创作的高峰之作。吴永刚一生治学严谨,素以“艺贵真实”律己。在导演艺术上讲求质朴、真实,形成了独特的素描风格,成功地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群像。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特殊历史时期,不管是进步电影还是回避政治的商业片,都空前繁荣,形成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使上海变成了东方好莱坞。第三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经典打造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

谢晋(1923年—)是第三代导演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执导了36部影片,先后获得国内大奖23次,国际大奖10余次,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他举办过个人电影回顾展。

谢晋1947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代表作品有:《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鸦片战争》、《女足九号茧缚》。其中《女篮五号》(1957年,兼编剧)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1997年导演的《鸦片战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历史题材影片。谢晋导演的电影几乎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他也被海外影评家誉为“当今国际影坛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不但有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更具有社会责任感,致力于创作出真正具有精神价值、人文关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谢晋共6次获得“百花奖”,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凌子风(1917年—1999年)原名凌颂强,生于北京,1948年开始执导影片,主要作品:《中华儿女》(与翟强合作)、《光荣人家》、《陕北牧歌》、《春风吹到诺敏河》、《母亲》、《深山里的菊花》、《红旗谱》、《春雷》、《李四光》、

《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狂》。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中华儿女》展示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是新中国最早得到国际荣誉的影片之一。1960年执导影片《红旗谱》,在处理革命历史题材上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经验。文革结束后,凌子风艺术创作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他把自己的创作视角集中到对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上,将老舍、沈从文、许地山、李劫人的作品接连推上银幕。《骆驼祥子》、《边城》、《春桃》和《狂》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构成了凌子风的创作特色。

谢铁骊(1925年—)江苏淮阴人,从影五十余载,编导影片二十余部。代表作品:《暴风骤雨》、《红楼梦》(系列片,共六部)、《海霞》、《早春二月》、《清水湾,淡水湾》、《知音》、《大河奔流》、《包氏父子》、《月落玉长河》。其中,《暴风骤雨》、《早春二月》堪为新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谢铁骊把鸿篇巨制《红楼梦》分为六部搬上了银幕,以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段再现了封建制度的挽歌。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导演了《月落玉长河》、《天网》等优秀影片,获得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谢铁骊的导演艺术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新颖脱俗的艺术魅力,能将深刻的思想内容、缜密的情节结构、精细的人物刻画融会在一起。

崔嵬(1912年—1979年)原名崔景文,主演过《宋景诗》、《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影片。导演作品有《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张嘎》、《天山上的红花》等。《小兵张嘎》最具特色的是运动长镜头的运用,当时西方的长镜头理论还没有传到中国,这种探索显得十分可贵。《青春之歌》像一首优美而激昂的长诗,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学思想上,崔嵬追求电影的群众化、民族化,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崔嵬还先后导演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等戏曲艺术片。他在传统的戏剧程式化表演中,融入对角色的体验因素,大大增加了原戏的感染力。

成荫(1917年—1984年)原名成蕴保,出生于山东曹县。一生共编导20余部片,以拍摄革命战争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著称。代表作有《钢铁战士》、《南征北战》、《万水千山》、《拔哥的故事》(上下集)、《西安事变》等。《西安事变》标志着成荫导演艺术的高峰。成荫影片的显著特点是:着力于表现重大历史事件,把历史真实、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结合起来,把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结合起来,始终不渝地坚持革命现实主义道路。

水华(1916年—1997年),早在30年代便投身左翼戏剧运动,1949年后转入电影界任导演,共拍了7部故事片———《白毛女》、《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鸡毛信》、《伤逝》、《蓝色的花》,作品不多却部部精彩。他的成名作是《白毛女》,别具匠心的银幕显现,使原剧固有的民族特色更为鲜明生动。《林家铺子》是水华的颠峰之作,曾于1983年在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获评委奖。

王苹(1916年—1990年),本名王光珍,出生于南京。作品有:《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

方红》等。晚年又成功地执导了另一部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柳堡的故事》突破了以往表现战争题材只是描写战斗的框框,像一首清新、优美的抒情诗,显示了导演的艺术胆识和追求。影片的音乐也十分优美,尤其是插曲《九九艳阳天》,直至今天仍四处传唱。

第四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夹缝生存者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

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谢飞,湖南宁乡人,1942年出生于延安,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是第四代导演中最有成就和有国际影响的导演之一。其代表作品有《我们的田野》《湘女萧萧》、《本命年》、《香魂女》和《黑骏马》等。教师职业是谢飞与其他第四代导演的重要不同之一,也是他的作品贯穿着严肃的哲理思考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原因。他的电影受商业化倾向影响较少,娱乐因素很少,保持着一贯的严肃风格。谢飞电影的常见题材,是在大自然的慰藉下人性的复苏,人的心灵创伤和苦难的消解,生命意识和人格理想的重新振奋。谢飞电影中浓郁的民族意味和东方气质,正是他引起欧美电影界注目的原因之一。

吴贻弓,1938年出生,浙江杭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0年与第二代导演吴永刚联合执导《巴山夜雨》后开始独立导演生涯。主要作品有《我们的小花猫》、《姐姐》、《少爷的磨难》、《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阙里人家》、《海之魂》等。《城南旧事》为中国的散文电影提供了一个难以企及的范本。吴贻弓继承先辈对诗的电影语言的探索成果,大量运用空镜头,使人物融入环境,环境渗透人物性格,营造气韵深远的意境。

黄蜀芹,1939年出生,广东番禺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代表作有《人鬼情》、《画魂》、《童年的朋友》、《青春万岁》、《嘿,弗兰克》、《我也有爸爸》等。黄蜀芹是一个不多产却力求完美的艺术家,女性的身份注定她与生俱来的关怀取向:书写女性,关怀女性。《人鬼情》以虚实结合的形式描绘一位戏曲女演员坎坷的一生,其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相交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奠定了她在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

吴天明,1939年生于陕西三原,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先后做场记、副导演、导演、厂长。1979年与滕文骥联合执导《生活的颤音》崛起影坛,以独立执导《没有航标的河流》而受人注目。深厚的文学造诣、对电影艺术经验的深厚积累、浓重的民族情感、强烈的艺术责任感,成就了吴天明电影质朴而凝重的独特风格。《人生》《老井》真实再现了中国北方贫瘠山村的生活风貌;《首席执行官》让人感

受到他对改革开放浪潮中的祖国的热切关注,对发展、前进的渴望和企盼;《变脸》、《非常爱情》则是对在商业狂潮中依然涌动的人间真情的倾情颂歌。吴天明以深沉、饱含忧患意识的目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手法去发现、弘扬美好的东西,在长期的电影实践中形成了自己浓郁的民族特色。

翟俊杰,1941年出生,河南开封人。1963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1982年进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进修班学习。1986年执导影片《血战台儿庄》,是国内首次表现国民dang军队正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影片强调在纪实的风格中塑造出血肉兼备的人物,在战争影片史上取得了艺术的突破。1988年,他编导并出演了影片《共和国不会忘记》。1989年,《大决战》摄制组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翟俊杰担任第五摄制组导演,真实地再现了决战之际国民dang统帅部的情景特别是蒋介石的形象,再次证明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在第四代导演中,翟俊杰擅长导演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代表作有《大决战辽沈战役》(上下)、《大决战平津战役》(上下)、《大决战淮海战役》(上下)、《金沙水拍》、《长征》等。

第五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二次春天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其中张军钊1983年的《一个和八个》在广西厂率先举起大旗,一发冲天。而后陈凯歌接连拍出《黄土地》(1984年)、《大阅兵》(1986年)、《孩子王》(1987年),田壮壮拍出《猎场扎撒》(1985年)、《盗马贼》(1986年),吴子牛呈上了《喋血黑谷》(1984年)、《晚钟》(1988年),1989年张艺谋捧出了让国内外观众、评论界集体大惊失色的处女作《红高粱》,至此,第五代的影片告一段落。

而徐克、许鞍华、严浩这些受过国外专业电影教育,五十年代移民潮后在本地出生的新生代,七十年代末正值承接上一代电影人权利交接的时刻。再加上当时社会渐趋富裕,对娱乐事业(当时电影为香港人重要的消闲娱乐方法)的需求大量增加,遂出现了一大群电影人得以从较新、较符合社会现实的角度去拍摄电影。许鞍华的《投奔怒海》是这种环境下的产物。她大学时比较文学和英国文学的底蕴帮助她更好地把握历史感,理解人物性格,从英国学电影归来,经过电视实践,有丰富的阅历,对这种严肃社会题材驾轻就熟,故影片看起来有条不紊,层次分明。而且负载深重社会、历史责任感。

第五代”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在动乱底层顽强搏击,重返校园后系统学习电影专业知识,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这些反规范的精神品格,与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他们的影片才如寒冬后嫩草,新鲜独特。正如陈凯歌所说:“所有的一切,都与创作者的经历与感受分不开的。十年忧愤,四载攻读,而后一泻而出,能不令…六宫粉黛无颜色??”“感于先而后工于形,今古佳作无别”(陈凯歌《秦国人》《当代电影》1985年第4期)

与大陆第五代一样,香港新浪潮没有宣言和纲领,也没有共同组织,正如许鞍华所说,新浪潮导演并没有一致的意识形态。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影片中找出一种把现代香港的浮华表面撕去,将真相赤裸裸呈现出来的视界。这种现实视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这批战后出生的影视人面对都市文化的勃兴,勇于表达着本土传统与外来冲击下的诸般感受。

“第五代”影片也以强烈的探求渴望和主体意识去观照且独特表现纷繁复杂的历

史和现实,以深沉的历史思考和敏锐的哲理思辨角度来揭示社会变化的历史渊源,剖析陈腐的传统理念,展现民族的生动气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情感。正如陈凯歌所言:“我们的感情是深挚而复杂的,难以用言语一丝一缕地表述清楚。它是一种思前想后而产生的又悲又喜的情绪,是一种纵横古今的历史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我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使这种信念和情感得以抒发”(陈凯歌〈怀着深挚的赤子之爱〉〈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84年第15期

理论界与实践“共谋”是两种电影活动得以燎原的必要条件。“新浪潮”这一标签的出现,是由香港影评人将电影圈的现象加以整理分析得出。“…新浪潮电影?与…新浪潮电影评论?本身才塑造成…香港电影新浪潮现象?”⑦。1978年8月18日,香港电影杂志《大特写》刊出题为《香港电影新浪潮——向传统挑战的革命者》指出新浪潮导演“冲劲、勇于尝试、创新和接受新事物”,为新浪潮导演们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建立了一种新的对电影的传释,一种新的电影言说,其本身就含有一种符号意志——提供空间去传递迅息,挑战社会上既定的言说。

当时的大陆评论界也在不遗余力地分析、呵护中国电影的希望,正如吕晓明所说(《关于黄建新的断想》《电影新作》1996年第5期):“所谓的电影流派的构成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被构成——按照新闻效应或理论发现的需要被命名和宣传。其实,某个群体之被称为流派和浪潮,与其说是建立在导演们的观念兴趣、风格习惯或题材倾向趋同的基础上,不如说是由他们同此前的某种艺术传统或创作稳态的…同仇敌忾?而来”。《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专业电影杂志连续发表大量关于“第五代”导演及影片风格的理论探讨文章,“第五代”如“幽灵”穿越中国银幕,蜚声世界影坛,评论者功不可没。而现在所谓“第六代”的低迷状态,与他们本身的素质有关,也与理论界的沉默与不认同密不可分。此时香港理论界也面临同样问题,不复当年电影评论的“黄金时期”。

而冷峻的电影表现方式是新浪潮和第五代异曲同工之妙处。主题多义性和强烈个人性质的倾向愈发明显,影片里有温暖的理解和爱,也有深深的悲凉,但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内敛,不着痕迹。冷静观照的结果是间离效果的生成。

而第五代影片里客观冷峻的表达俯拾即是。从《黄土地》到《孩子王》,陈凯歌的每一部作品都似一个冷静的民族寓言,寻根意识、个体与整体关系、反传统文化固有模式……理性反思元素覆盖着浓烈情感。黄建新的《黑炮事件》(1985年)更是一部对知识分子文化心态深刻反思的荒诞式高度风格化影片,导演视点以有些无奈的黑色幽默态度审视“黑炮事件”和“赵书信性格”,易促人冷静思考,

引起观众理性认同。

颠覆性全新电影语言的运用。新浪潮和第五代运用的电影语言不约而同突破了传统电影语言的范式,表现出视觉造型的张扬个性,影片的一切视听元素、影像造型直接传达了影片内涵,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感觉和生命体验。新浪潮初期徐克的《蝶变》将科幻电影和武侠电影合而为一,刷新了当时观众对武侠片的概念;而许鞍华的《疯劫》中,将人性悲剧与惊竦片融合的努力、神秘悬疑气氛的营造,都注重用艺术技巧创造“外在真实的表象”(不是注重题材或故事情节的“写实性”),由此造成既真实,又鲜明、大胆、饱满、具有冲击力的效果⑧。

而第五代向来为人称道的是纪实性与象征性、写实与写意、叙事与造型结合的“意象美学”,造型追求奇特性,影片亦是追求着一种外部真实基础上的内部真实。而且表达愈发意识流与心理化,以理性活动为主线,将哲理、情感物化于外,轻外部重内在,被称作“意识银幕化”.

第五代影片“未能接触当代的重要题材,缺乏对社会更直接、更深入的分析,影响了作品深度,缺乏对现实与人的关系的更深更高的把握能力。过分追求形式精美,有唯美倾向,相对忽略、排斥了创作内涵。有阐述意念的自相矛盾.(田壮壮) 第五代电影突出特征即反情节、反戏剧化,淡化冲突的走向很明显,与对“第四代”的叛逆有关,也因为第五代导演在电影学院学习期间受前苏联塔尔柯夫斯基的“诗电影”影响较深之故。他们拙于叙事(或不屑于叙事),偏执追求影像造型的独立表意功能;也不赋予人物独立、多层面的个性,人物成为意念过重的符号;而营造的情绪也缺乏现实的渐近性,比如《边走边唱》,这样难免曲高和寡。所以1988年以后,导演范式、观照和阐述世界方式逐步多元化,此种风格也渐趋消解隐退。第五代电影对中国电影是个划时代的丰碑,先锋的作用往往未必是流行,而是启发对电影观念的一种颠覆,一种觉醒。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部分优秀电影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年出品/导演张艺谋/主演:巩俐,李保田)《人约黄昏》(1995年出品/导演陈逸飞/编剧吴思远/主演:梁家辉)

《清凉寺钟声》(1991年出品/导演谢晋/主演:尤勇、濮存昕)

《我血我情》(1997年出品/导演李欣/主演:伊能静/“第六代导演”影片)《三毛从军记》(中国/1992年出品/导演张建亚)

《红河谷》(1996年出品/导演冯小宁/主演:邵兵,宁静)

《甲方乙方》(1997年出品/导演冯小刚/主演葛尤,刘蓓)

《南海十三郎》(1996年出品/导演高志森)

《大撒把》(1992年出品/导演夏刚/男主角葛优,徐帆)

《李莲英》(1990年出品/导演田壮壮/主演:姜文,刘晓庆)

《九香》(1995年出品/导演孙沙/主演宋春丽)

《大决战:平津战役》(1992年出品/导演:韦廉,李俊)

《大决战:淮海战役》(1991年出品/导演:李俊,蔡继谓)

《大决战:辽沈战役》(1991年出品/导演:杨光远,李俊)

《红灯停,绿灯行》(1995年出品/导演:黄建新,杨亚洲)

《站直了,别趴下》(1992年出品/导演黄建新/主演牛振华)

《青春无悔》(1991年出品/导演周晓文/主演张丰毅,石兰)

《爱情麻辣烫》(1997年出品/导演张杨)

《过年回家》(1999年出品/导演张元)

《双旗镇刀客》(1990年出品/导演何平/主演:王刚,孙海英)

《洗澡》(1999年出品/导演张杨)

《我的父亲母亲》(1999年出品/导演张艺谋)

《一个都不能少》(1998年出品/导演张艺谋)

《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年出品/彩色/有声/导演张艺谋)

《天生胆小》(1994年出品/编剧冯小刚/主演葛尤,谢园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年出品/导演姜文)

《风月》(1996年出品/导演陈凯歌/主演张国荣,巩俐,林建华,周迅)《那山,那人,那狗》(1998年出品/导演霍建起/主演刘烨,滕汝骏)

《益西卓玛》(1999年出品/导演谢飞)

《不见不散》(1998年出品/导演冯小刚/主演徐帆,葛优)

《说好不分手》(1999年出品/导演傅靖生,费明/主演陶虹,濮存昕,许晴)《黄河绝恋》(1999年出品/导演冯小宁/主演宁静,波尔)

《心香》(1992年出品/导演孙周)

《霸王别姬》(1994年出品/导演陈凯歌/主演张丰毅,张国荣,巩俐)

《背靠背脸对脸》(1994年出品/导演黄建新)

《漂亮妈妈》(1999年出品/导演孙周/主演巩俐)

《凤凰琴》(1993年出品/导演何群/主演李保田)

《头发乱了》(1994年出品/导演管虎/主演耿乐,孔琳)

《红粉》(1995年出品/导演李少红)

《荆轲刺秦王》(1998年出品/导演陈凯歌)

《新龙门客栈》(1992年出品/导演徐克,李惠成/主演张曼玉,林青霞,梁家辉)

《菊豆》(1990年出品/导演张艺谋)

《有话好好说》(1996年出品/导演张艺谋)

《秦颂》(1996年出品/导演陈凯歌)

第六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异军突起

导演们似乎都极力反对“第六代”这个集体冠名,但是,好事者却为导演们找到了强行归纳的标准:一曰北京电影学院85级学生,二曰60年代之后生人,按照上面这些既成准绳,合乎情理的导演就有了一大批,比如张元、王小帅、姜文、娄烨、管虎、章明、路学长、施润玖、张扬等,都应该是“第六代导演”的生力军,然而,他们要么极度追求影象本体,要么偏执于写实形态,要么坚定的走在商业

路线上,几乎难以象“第五代”那样整体构建电影精神的统一面貌,所以,他们是抗拒归纳的一代。因此,城市语文企图从这些离经叛道的导演当中肆意圈取几个,自成单元的加以解剖。导演们似乎都极力反对“第六代”这个集体冠名,但是,好事者却为导演们找到了强行归纳的标准:一曰北京电影学院85级学生,二曰60年代之后生人,按照上面这些既成准绳,合乎情理的导演就有了一大批,比如张元、王小帅、姜文、娄烨、管虎、章明、路学长、施润玖、张扬等,都应该是“第六代导演”的生力军,然而,他们要么极度追求影象本体,要么偏执于写实形态,要么坚定的走在商业路线上,几乎难以象“第五代”那样整体构建电影精神的统一面貌,所以,他们是抗拒归纳的一代。因此,城市语文企图从这些离经叛道的导演当中肆意圈取几个,自成单元的加以解剖。

但是随着一大批新锐导演和一大批新片的出现,世界好象刮过一阵清冷的风,为中国电影扫开了一席之地,而第六代导演也开始漫漫浮出水面,令人欣喜的是出现了很多知道关注的影片,同样也出现几位被世界记在心里的导演,例如王小帅的《十七岁单车》,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张元的《过年回家》,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三位导演,他们作为第六代的领军人物,没有让国人失望,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归。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另一个共同特色是:他们都各有话说,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的作品看成是如何了不起的「大作品」(这是陈凯歌的大毛病)。现代生活日趋多元,其意义已经不是任何「大历史」或「大叙述」的模式所能概括。第六代导演所叙述的故事,是他们各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如果能大量的呈现出来,才能显露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多元生机。

张元

1990:《妈妈》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1993年获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影评人奖

1993:《北京杂种》1993年瑞士卢卡诺电影节评审委员会奖

1994:《广场》(和段锦川合导,纪录片)1995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1995:《儿子》荷兰鹿特丹电影节的金虎奖

1996:《东宫西宫》阿根廷马格帕罗塔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奖

1997:《钉子户》日本HBF第3届“今日亚洲”录像纪录片大赛头奖

1999:《过年回家》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0:《疯狂英语》(纪录片)意大利米兰电影制作人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00:《金星小姐》(纪录片)

2003:《我爱你》

2003:《江姐》

2003:《绿茶》

2004:《看上去很美》

张元,满族,1963年生,江苏连云港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妈妈》讲述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独立抚养大脑残疾儿子的年轻母亲的故事。儿子冬冬在六岁时患癫痫性痉挛,导致大脑损伤。从此,妈妈梁丹开始了艰辛的生活历程。她坚信冬冬的伤能被治好,并一次次试图唤醒沉睡中的儿子。她的努力给同事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也给她的追求者和前夫造成了很多不便。这是一个在平淡中演绎的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1989年张元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后自筹资金开始了拍摄《妈妈》,这部被称为中国电影第六代的开山之作和陈凯歌的作为第五代的开山之作《黄土地》一样具有非凡的影像意义和精神意义。这部片子在1990年未经官方许可的情况下便私自参加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并获得了评委会奖和公众大奖。此后影片一直被官方所禁。

1991年到1994年张元还拍过崔健的《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一块红布》、《最后一枪》等音乐电视,其风格诡异、表现手法前卫、极端,即使在今天看来它们依然像崔健的摇滚一样,具有强烈的反叛性和无可逾越性。

因为《妈妈》一片,张元得到了法国zheng-fu10万美元的奖励,然后他用这笔奖金拍了《北京杂种》。此片反映的是活跃在北京的一批摇滚艺术家的残酷的生存境况和萎靡不安的精神状态,由崔健、臧天朔、窦唯等出演,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摇滚电影。由于影片只涉及到摇滚事物的表象,使得本片文化精神底气不足,流于俗表。但在当时那种严峻、不安的创作氛围、环境来说,仅仅一个表象就足以让人欢呼雀跃。

1993年张元的《一地鸡毛》开机,因为《北京杂种》一片又私自参加日本东京电影节,引起官方的极大愤怒,上级主管部门发下“紧拍令”,所有影视机构不得与张元合作,同时电影制片厂撕毁出租灯光及摄影机的合同。关于这次“下马”事件的整个过程在张元的妻子宁岱的纪录片《停机》(原名是《关于一部被禁影片的讨论》)里有所记录。

《一地鸡毛》被迫停机之后,张元和段锦川合作拍摄了纪录片《广场》,一部被视为中国新纪录电影的代表作。此后张元又拍摄了《钉子户》、《疯狂英语》、《金星小姐》几部纪录片。

1999年对张元来说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他的《过年回家》获得了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从此获得了国际上的地位和认可。同时这部电影也是张元第一部在国内获得公映的影片。从1989年毕业到1999年,漫长十年时间,终获导演“身份”,从地下浮出地面。

2003年,一年时间里,张元共拍摄了三部电影,看来张元在体制内拍片颇有些如鱼得水之势。不过三部电影里都倾注了大量商业元素(同时也保留了他一贯的艺术追求),但总体水准和锐气大不如从前,商业和艺术两手抓,两手都不硬。2004年,张元开始了他的第九部电影,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的《看上去很美》。这是一部可以期待的电影,就像张元这个名字和这个人一样,十年后谁说不定就混出个大师来了。

贾樟柯

1994:《有一天,在北京》(纪录片)

1995:《小山回家》(短片)

1996:《嘟嘟》(短片)

1997:《小武》

2000:《站台》

2001:《公共场所》(纪录片)2002年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2002:《任逍遥》

2004:《世界》

2006:《三峡好人》(纪录片)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贾樟柯,1970年生于山西汾阳,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贾樟柯是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却是里头最“大师级”的人物。从最初民间传说里的《小武》、《站台》到进军戛纳的《任逍遥》,再到开拍之初就引起媒体广泛兴趣的《世界》,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会受到影迷的高度关注。

早些年的时候,民间小众的口头上一直流传着一个“小武”的名字,后来是以VCD 刻录光盘的方式才使贾樟柯和他的《小武》广泛流落民间。

贾樟柯最初是把《小武》的录像带寄给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论坛主席Gregor,结果意外地被他选上,并且大为赞赏,称贾樟柯为“亚洲独立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小武》讲述的1997年山西汾阳的一个故事。小武是个扒手,自称是干手艺活的。他戴着粗黑框眼镜,寡言,不怎么笑,头时刻歪斜着,舌头总是顶着腮帮。他常常抚摸着石头墙壁,在澡堂里练习卡拉OK,陪歌女枯燥地压马路,与他从前的“同事”现在的大款说几句闲言淡语。他穿着大两号的西装,在大兴土木的小镇上晃来晃去。每当城里风声看紧,小武总是被公安人员第一个看押起来。这部影片的悄然问世及它此后对中国青年电影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标志性的。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中国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独立制片人并无二致,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

娄烨

1993:《周末情人》

1996:《危情少女》

2000:《苏州河》

2003:《紫蝴蝶》

2004:《颐和园》

娄烨,1965年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阿西和李欣是高中同学也是相好,他们每周末趁李欣父母不在家时约会。不料事情被某同学告发,阿西愤而报复,失手将其打死,在1985年的一个周末被捕入狱。一次误会让李欣认识了拉拉,拉拉每个周末都邀李欣看电影,渐渐地他们成

为情人。1993年阿西出狱了,他的突然出现给李欣的感情世界刮来了一股飓风。阿西打伤了拉拉,受伤的拉拉被晨晨救起,并被介绍到她的丈夫张驰所组建的摇滚乐队中任主唱。张驰和他的乐队成员的生活笼罩在焦躁、迷惘的情绪中,他们都面临着精神、事业和情感的困境。李欣说:“我们把自己当成社会上最痛苦的人。后来我才明白,不是社会不了解我们,而是我们不了解社会。”拉拉准备演出,阿西想去挑衅,在李欣的哀求下未果。李欣在两个男人之间奔波,精神上处于撕裂状态。拉拉愤而与阿西对质,一怒之下刺死阿西。不是生活变了,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变了,我们开始学着回过头来看自己和做过的事。若干年后拉拉出狱,迎接他的不仅有李欣、晨晨、张驰们,还有一个怀抱中的婴儿,婴儿名叫拉拉。他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周末情人》

《苏州河》是一部没有太多包袱的电影,也是发生在上海却没有半点都会色彩的电影,上海不是东京,苏州河也不是东京湾,尽管再美丽的爱情神话,看起来都有独特发黄的色调。新旧交替的街道,阴沉的天空,晃荡的光影,悬吊的灯泡,破旧的船屋,走私的伏特加酒,还有不够炫的酒吧,这些都不构成美丽爱情故事的元素,但导演娄烨说故事的天分能让《苏州河》在完全没有场景包装的情况下,只藉由氛围就使剧情印象化,像糊在记忆底层的一片景窗,像是大梦初醒般悠悠缓缓。苏州河的美人鱼传说源自于一个少女跳河殉情的故事,在沉重的影片色调下,展开场爱情的追寻。女主角周迅一人分饰两角,在主观镜头的摄影机前,尽情传达的特写与剪影,成功烘托出两个女孩死生的交替,像极了日本怪诞摄影师荒木经惟作品中的女人。

霍建起

1995:《赢家》

1996:《歌手》

1998:《那山那人那狗》1999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第23届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观众最喜爱的影片大奖、2000年第31届印度国际电影节银孔雀奖

1999:《九九艳阳天》

2000:《蓝色爱情》2001年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2002:《生活秀》

2003:《暖》第16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第23届金鸡奖最佳导演霍建起,1958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82年到1992年在十余部影片中担任美术师。

多年以前,秋收时节村里的人喜欢荡秋千,井河和暖都还是中学生,两个人在同一所中学里读书,暖因为长得漂亮,能歌善舞,在当地十分有名,大家都觉得暖迟早要到外面去唱戏,当演员的。很多男生,包括井河在内,都很喜欢她,只有村子里放鸭子的哑巴,老是和暖过不去,为此,井河和哑巴还动过手。井河决定推迟回城,曹老师并不意外,他告诉井河,暖和哑巴结婚七八年了,她们的女儿已经快六岁了,井河说自己以为暖早就远嫁他乡了,他没有想到暖会嫁给哑巴。

井河发现自己爱上了暖是在小武生出现之后,省里剧团来村里演出,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像过节一样,而吸引暖的不仅是剧团精彩的演出,还有一个长相英俊功夫出众的小武生,小武生也喜欢暖,他鼓励暖为实现当演员的理想而努力,暖也梦想着和他一起远走高飞。但是,秋千荡得再高也要回到原地,剧团走了,除了一句只要招生我一定通知你的承诺和一面小镜子,小武生什么也没有留下,暖陷入了等待和思念的痛苦之中,此时的井河因为自己不能使暖解脱而深感苦恼,哑巴时常在门口眺望。——《暖》

胡雪扬

1990:《童年往事》(在校短片)1990年美国奥斯卡学院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91:《留守女士》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开罗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1994:《湮没的青春》第1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导演特别荣誉奖

1995:《牵牛花》

1996:《罪恶》

2000:《冰与火》

胡雪扬,1963年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留守女士》以独特的眼光关注一个独特的群体。影片采用了纪实的手法,带有生活流的特点。夜景较多,场面多为暗色调,影片人物、场景较少,场面调度比较精巧,避免人物动作上的重复。展示了都市和都市人的面貌。在较慢的节奏中揭示人物内心。

《湮没的青春》,由他自导自演。影片的背景是在大都市,探讨了一些金钱,人性以及爱情。影片情节简单,重在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仍然带有生活流的影子。胡雪杨在片中表演也较自然,应用了在校学习的成果。显示了他的才华。

王小帅

1993:《冬春的日子》希腊塞索斯尼克国际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

1994:《极度寒冷》

1997:《扁担,姑娘》

1999:《梦幻田园》

2000:《十七岁的单车》2001年第51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3:《漂流者》

2004:《11朵鲜花》

王小帅,1965年生,山东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分配至福建电影制片厂。1994年因“七君子事件”成为自由职业者。

男女主人公是一对青年画家。他俩自16岁起就一起上学,读大学,留校当老师。日子年复一年,就像一对老夫老妻,居住在酷似一座监狱的学校里,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卖画成了他俩唯一的希望,做爱成了一种义务和乐趣。女的为了从这乏味的牢笼中挣脱出去,联系出国的事宜,加上前途渺茫,这些加深了男的对周

遭的一切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和疲倦。后来,女的意外怀孕了,两人的关系随之紧密起来。手术后,男的带女的回东北老家,新的环境似乎短暂地令他俩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希望。然而冲突又随之而来,变本加厉。最后女的提前回去,离开了囚禁她的画室出了国,男的依旧回到旧生活状态中间,直至疯了。这是一部关注人精神崩溃的电影,演员由画家刘晓东和喻红出演,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被BBC评为自电影诞生以来100部佳片之一,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冬春的日子》

17岁的阿贵从乡下来到北京,开始他的城市生活。他的梦想是买一辆山地自行车。阿贵给自己找了一个自行车快递的工作,当他就快要存够钱时,发现他的自行车不见了!他焦急地寻遍了整个北京,终于发现另外一个男人骑着他的自行车。他于是急忙追了上去,展开理论。但是,那个男孩是在跳蚤市场上买到他的车的,他们两个人,必须要商量出一个办法,一起使用那辆自行车......。按照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影片须经过电影局审查批准方可出境参赛,但王小帅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私自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赢得了一尊银熊奖。该片又成为一部被禁止在国内公映的电影作品,目前有消息报道,此片有望在近期内获得公映。——《十七岁的单车》

管虎

1993:《头发乱了》

1996:《浪漫街头》

1999:《再见,我们的1948》(又名《古城童话》)

2001:《上车,走吧》(电视电影)

2002:《西施眼》2002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评审团奖

2003:《黑洞》(电视剧)

2004:《冬至》(电视剧)

管虎,1969年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影片中体制与个人的对立,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语境的茫然和疏离。与同期第六代作品相比,其情绪的迷茫错失如出一辙,而摇滚乐带来的情绪宣泄则更为简单直接。对于一部试图寻找精神出口的处女作来讲,其中充满急切的宣泄与叛逆之情。——《头发乱了》

《西施眼》作为地方zheng-fu投资的、带有广告性质的作品,在管虎的坚持下,没有刻意表现风情状貌,而是以当地景物和独特民风为背景,讲述了三个不同年龄女性在追逐梦想过程中经历的痛苦与欢乐。其分段式结构使人物在各自生活进程中发生交叉与重合,显示出彼此联系而具互文性的格局,从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基氏三部曲和《暴雨将至》、《爱情是狗娘》等影片形式探索的影响。管虎通过对影片气氛韵味的恰当把握、影像造型的不温不火,使作品既洋溢着诗意充沛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又保持了较强的艺术个性。

路学长

1994:《长大**》

1999:《非常夏日》

2003:《卡拉是条狗》

路学长,1964年出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0年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室。

既有影像上的别出心裁,又有叙事上的引人入胜,影片在叙事结构上留有影片《滑动门》、《疾走罗拉》的影响痕迹,但“化”得很好,几乎不露痕迹,在几次回忆性叙述中,张力颇具,悬念丛生。——《非常夏日》

路学长,

李欣

1995:《谈情说爱》

2001:《花眼》

2003:《欲望边缘》

2004:《自娱自乐》

李欣,1969年生于上海,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

《谈情说爱》片中他大胆运用了三段式的结构,三个关于“爱”和“情”的故事,各自独立成章,同时又以人物的“巧合”将三个部分相互关联,达成统一。

王全安

1999:《月蚀》莫斯科国际电影大奖

2003:《惊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