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ASS勘测定界操作指导方案

CASS勘测定界操作指导方案

CASS勘测定界操作指导方案
CASS勘测定界操作指导方案

南方CASS勘测定界版

版权所有·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土地勘测定界的概念

土地勘测定界(简称勘测定界、勘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

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CASS勘测定界版是南方数码最新推出的一款专门针对于土地详查和土地勘界的专业数据处理软件。配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需要,从地形绘制、地籍成图、土地详查到最后的成果报告,形成完整的工作流程,为土地勘测定界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CASS勘测定界版主要功能是面向国土资源部门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以提高作业效率与简化作业员操作为原则,采用AutoCAD图形扩展属性管理技术,以GIS概念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双向联动,使用户在进行绘制土地勘测定界图、地籍调查宗地图与编制土地勘测定界项目成果表和报告书的工作中,从大量重复性绘制与计算统计等繁琐劳动中解放出来,并彻底解决了计算统计数据容易出错的技术环节,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基础资料的科学性、准确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CASS勘测定界版总体功能一览

符合《图式》和《勘测定界规程》要求;

强大的地形图编辑功能;

提供多种绘制权属和地类方式;

方便快捷的属性录入;

能自动按类别生成界址点号;

能进行图斑的自动搜索构面;

可分别依照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进行面积的计算与汇总;直观准确的检查与审核功能;

简单快捷的条件查询功能;

能够自动生成一整套的《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适用于建设用地等块状工程;

适用于道路用地等线状工程;

图幅整饰功能方便快捷;

全新的“点之记”绘制功能;

编绘勘测定界图、宗地图;

……………

CASS勘测定界版作业流程图解

CASS勘测定界版作业流程简述

CASS勘测定界的工作可分为四种情况:

1、有工作地图,直接调入工作地图,通过工作地图来绘制与转

换权属界线进行勘测定界的工作。

2、没有工作地图,通过外业的测绘工作采集勘界点的数据来展

绘到软件中进行绘制勘测定界的工作。

3、有MapGIS的数据,通过软件的数据接口导入MapGIS的数

据来进行勘测定界的工作。

4、有ArcGIS 数据,通过软件的数据接口导入ArcGIS的数据

来进行勘测定界的工作。

现以地形成图或存在工作地图的情况来详解其操作步骤:

第一部分块状工程作业流程

一、地形成图或工作底图

1、地形成图

1)设置绘图比例尺:在“自动绘图”菜单下设置当前比例尺和绘图区域大小。

2)展测量点:在绘图区域根据坐标文件展绘控制点、高程点及碎步点等。

3)地物绘制:在右侧地形地貌绘制菜单选择需要绘制的地物符号,并按照屏幕下方命令行的提示进行绘制操作。

4)建立和整理三角网:包括建立三角网、图面DTM完善、过滤三角形和修改结果存盘等。

5)等高线绘制:系统自动采用最近一次生成的DTM三角网或三角网存盘文件计算并绘制等高线。绘制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对等高线进行修剪和注记。

6)图幅整饰:对图形进行分幅、注释和加图框等。

2、工作底图

1)打开/关闭工作底图:打开/关闭非kcdj开头的图层。

2)改变/恢复工作底图颜色:改变/恢复工作底图的图层颜色,改变时会将图层的原色进行储存。

二、用地信息项目录入

1、项目信息:包含项目及用地单位、土地、勘测单位、勘测资料和外业测量等项目信息。

三、定界

1、绘制用地界:将用地或征地边界按照实际坐标位置进行连线描绘。

2、权属界线:

1)绘制境界线:将用地边界范围内的地形图中的行政区、特殊区等区域界线用勘测定界菜单下提供的境界线类型进行描绘。

2)转换为界线:选择需要转换的境界线实体,软件会自动按照编码列出,选择转换目标和转换方式(拷贝/直接)后点击确认。

3、地类界线

1)绘制地类界:将用地边界范围内的地形图中的土地利用区域用勘测定界菜单下提供的地类界线进行描绘。

2)设置为地类界:选择一条非kcdj_DLJ图层的线,然后拷贝成地类界。

3)取消设置地类界:选择需要取消参与计算的实体范围,取出kcdj_DLJ的线,确认后删除。

四、边界线检查

1、检查重复线:检查部分或全部重合的用地边界线、权属界线和地类界线三类线型实体,双击描述可直接定位到重复部分。

2、消除冗余线:输入检查阀值后,检查并直接修复用地边界线、权属界线和地类界线三类线型实体上的冗余点,并定位修改后的结果。

3、检查悬挂点:输入检查阀值后,检查用地边界线、权属界线和地类界线三类线型实体上的悬挂点,可以双击进行定位。

五、权属处理

1、权属区域自动封闭:用地边界线围成的面所组成的区域形成用地区域;

用地边界线与权属界线自动封闭构成的区域形成权属区域。双击列表中的项目可以定位计算结果。

2、修改权属属性:填写行政区划与权属性质等相关权属信息。修改后自动填

充颜色和注记界址点号、边长,可通过管理kcdj_QSM层来调整颜色的开关。

3、搜索无属性权属:权属属性的完整性检查规则为:地名字段“市/地”必

填,“权属性质”必填,如果填了小的没有填大的也会报出来。如:某一权属区域填了组但没有填写乡镇村的。

4、基本农田区域:由用地边界线转化形成。

5、农用地转用区域:由用地边界线转化形成。

六、图斑处理

1、生成图斑:输入地类编码,由用地边界线、权属界线和地类界线自动封闭构成最小的闭合单位。

2、图斑属性继承:将图斑所在权属区域的权属信息拷贝到图斑属性中。

3、修改图斑属性:填写地类与权属等图斑信息。

4、搜索无属性图斑:检查地名字段“市/地”、“权属性质”、“地类编码”是否填写完整。

5、移动图斑标注:移动图斑注记的位置。注记移出图斑范围则自动加指示箭头,移入图斑范围则去掉指示箭头。

6、图斑符号填充:选择目标区域,对区域内的图斑依据勘界中所录入的地类符号标准进行符号填充。

7、权属、图斑、宗地和地块属性的读取:点击【勘测定界】菜单中的“图斑属性读取”功能,会跳出如下图表格,在该表格中,我们能够对其属性进行修改和更新。

七、图形编辑

1、编辑用地界址点

1)自动生成:在用地区域外围的拐角处自动生成用地界址点,并标注用地界址点号。

2)修改用地界址点号:选择目标,输入新的界址点号。

3)注记/删除注记:显示/删除用地界址点号。

4)自动重排:设置起始编号进行界址点重新排列。

2、编辑界线

1)增加节点/删除节点/移动节点:与复合线上加点、删点、移点操作相同。

2)节点关联(开/关):控制是否联动,联动分移动节点,删除节点,添加节点。但每次操作只限对一个节点的操作,如果同时有两个节点发生改变,不做处理。节点移动时可同步移动kcdj_JZD中界址点。

3)界线交点处自动加节点:在用地边界线、权属界线、地类界线三类界线节点处自动添加节点。

八、查询图斑:

按照图斑信息及使用权属等各项进行模糊查询或精确查询,符合查询条件的结果以列表形式显示并可进行双击定位,右键点击列表项可以将查询结果输出到Excel或xml格式。

九、图幅整饰与成果输出

1、输出勘测定界报告书

2、图幅整饰

3、控制点点之记图

4、界址点点之记图

5、建设用地分类面积表

6、输出电子报盘系统

运行命令,屏幕弹出选择报盘系统数据库文件的对话框,选择目标文件,点击“打开”,程序将把当前图面上的土地勘测定界信息导入报盘系统数据库文件中;点击“取消”,放弃本次操作,退出对话框。

第二部分线状工程作业流程1、中线单个交点处理

1)公路曲线计算:

2)插入平曲线要素表: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勘测定界报告怎么做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勘测定界报告怎么做 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为测定仁化县2011年第八批次城镇建设用地项目的用地面积、 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土地的界址,受仁化县国土资源局委托,由广 东省核工业地质局测绘院对该项目进行土地勘测定界。 仁化县2011年第八批次城镇建设用地项目位于仁化县县城北侧,距离仁化县城中心位置约1公里,行政隶属仁化县仁化镇中心村, 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是城镇建设发展的优良地带。 一、工程项目勘测定界依据 仁化县拟在位于仁化县镇中心村的地块划定2011年第八批次城 镇建设用地,根据土地管理的需要,需实地界定该用地块的使用范围、测定该用地地块的界址位置、调绘该用地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 以及计算该地块的用地面积。 勘测定界的依据如下: 1、《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 2、《土地利用现状技术规程》; 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1993);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测绘院2009年测量的1:500的城镇地形图、测量控制点成果等 7、根据省备案仁化县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类调查数据资 料。 二、施测单位及日期

该项目勘测定界由广东省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测绘院(测绘资质:甲级;证书编号:甲测资字44002007)承担,并与2011年10月30 完成界址点界桩设计17个、地类调查核实、面积计算及内业资料整 理工作。 二、勘测定界工作情况 1、外业调查情况 (1)权属调查情况 从仁化县国土资源局搜集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中的权属资料,并对 分幅权属界线图、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进行了审核,将审核合格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对无上述权属证明材料 或权属界线模糊、不清的,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配合下,组 织原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 调查规程》要求现场指界,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 底图上。 (2)土地利用类型调查情况 将仁化县2008年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该数据的土地利 用分类标准执行《全国土地分类》)在该用地范围内及附近的界线 和类型绘到工作底图上,并依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的分类标准和现场调绘情况重新确定了该用地范围内的地类 情况作为本案的土地利用类型调查成果。 同时利用收集到的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图,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 基本农田界线测绘和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图上确定项目用地占用基 本农田的范围,并进行了实地核定。 2、外业测量情况 本次勘测定界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投影带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坐落:XX市镇) 技术负责: XX (工程师) 项目负责: 作业组长(技术员) 报告编写: 作业组长(技术员) 报告审核: XX (工程师) 总经理: XX (高级工程师) 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200 年月日 目录 1.. 项目概述. 1 2.. 作业依据. 1 3.. 采用的坐标系. 1 4.. 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 1 5.. 勘测定界测量. 2 1) 土地权属调查... 2 2)地类现状调查... 2 3)拨地定桩测量... 2 4)勘测定界图的测绘... 3 5)面积计算 (3) 6) 精度控制和质量保证... 4 7)结论 (4) 6.. 成果资料整理、提交与确认. 4 7.. 附件. 5 1. 项目概述 为保证(XXXX单位)建设用地的农转用与土地征收的审查报批,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管理法》、《XX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XX土资发[2006]49号文件和

XX 市国土资源局的有关规定,特委托 XX 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进行建设用地报批 前的勘测定界工作。 XX 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用地征收和农转用申报材料, 确定建设用地勘测界线,抽调 4 名精干技术人员,集中配备精良设备和仪器,于 200 年 月 日至 200 年 月 日完成了权属调查、地类调查、界桩放样、地形测量 和面积量算及汇总等工作,为工程建设用地报批和落实各阶段经济政策及时提供了 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图件资料。 本项目位于XX 市 镇 村,用地以、为主,行政隶属(个镇、)个村(村、 村、 村) ,地势平坦,通视情况和交通状况良好。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7929-1995) 本次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采用 1 980西安坐标系, 1 985国家高程基准。 4. 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 1) 控制资料 XX 省GPS 基础控制网:5点,8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XX 市C 、D E 级 2. 作业依据 1)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97) 2) 《XX 省土地勘测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定》1999年版) 3) 《XX 省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省国土厅、 2005) 4) 全国土地分类》 (2002 年试行版) 5) 地籍测绘规范及说明》 (CH5002-94) 6) 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7) 《XX 省地籍图图式》(1993) 8) 3. 采用的坐标系

cass7.0生成土地勘测定界图

cass7.0生成土地勘测定界图 地籍--绘制权属线:按边长或坐标手工绘制出边界, 生成土地勘测定界图及报告的一般步骤: A.绘制境界线:选择“土地利用\绘制境界线\X界”命令,绘完境界线,就可以用“图斑自动生成”功能自动生成图斑。(X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村、组界,建设用地界等) B.生成图斑:选择“土地利用\图斑自动生成”命令,屏幕弹出对话框,输入相关参数,其中“图斑最长边长”文本框须填入2-10000之间的数字。点击“确定”,即可根据境界线图,自动生成图斑。 C.图斑加属性:选择“土地利用\图斑加属性”命令,在现有的图斑内部点取一点,程序将自动搜索该图斑,并用阴影高亮显示,同时弹出图斑信息对话框,录入相关信息后,点击按钮“确定”,退出图斑信息对话框,进入下一图斑的属性添加。 D.图斑颜色填充:选择“土地利用\图斑颜色填充”命令,选取要填充颜色的图斑;如果还要对其它的图斑进行颜色填充,则可以继续选择其它线状地物。 E.图斑符号填充:选择“土地利用\图斑符号填充”命令,程序自动依据地类定义文件中设置的符号填充图斑。 F.用地信息输入:选择“土地利用\用地信息输入”命令,将用地项目的信息情况填写到相应的栏目里。 G.生成勘测定界报告:选择“土地利用\输出勘测定界报告书”命令,屏幕弹出土地勘界报告书对话框,填写相关参数,点击“确定”,程序生成勘测定界报告书,并保存在对话框填写的报告书保存路径中。 H.输出电子报盘系统:选择“土地利用\输出电子报盘系统”命令,屏幕弹出选择报盘系统数据库文件的对话框,选择目标文件,点击“打开”,把当前图面上的土地勘测定界信息导入报盘系统数据库文件中。

勘测定界报告模板

编号(XXXX)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用地单位:XXXXXX 项目用地名称:五一教育XX项目 勘测定界单位:XXXXXX测绘有限公司 2016年3月1日

目录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2) 勘测定界表 (5) 勘测面积表 (6) 土地分类面积表(国有) (7) 土地分类面积表(集体) (8) 土地分类面积表(集体) (9) 土地分类面积表(集体) (10) 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11) 外围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22) 勘测定界图 (23) 项目用地地理位置图 (24) 界址点点之记 (25)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为测定五一教育XX项目建设项目用地的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土地的界址,受XXXXXX的委托,由XXXXXX测绘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土地勘测定界。 一、工程项目勘测定界依据 1、《关于五一教育XX项目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复文号); 2、《土地勘测定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TD/T 1008-2007);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4、《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5、《全国土地分类》 6、XXXXXX提供的工程总平面设计图、测量控制点成果等。 二、施测单位及日期 该项目勘测定界由XXXXXX测绘有限公司承担,2016-3-1至完成外业作业及内业整理。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 1、外业调查情况 (1)权属调查情况 从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搜集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中的权属资料,并对分幅权属界线图、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进行了审核,将审核合格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对无上述权属证明材料或权属界线模糊、不清的,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原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现场指界,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2)地类调查情况 依据《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以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地形图上的地类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地类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地类编号。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地类进

02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样式(出让划拨)924

编号: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出让、划拨) 用地单位: 项目用地名称: 勘测定界单位: 年月日

目录 检查验收表 (1)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2) 土地勘测定界表 (7) 勘测面积表 (8) 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9) 界址点点之记 (10) 项目用地地理位置略图 (11) 附件 (12)

土地勘测定界项目检查验收表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一、勘界目的和作业依据 (一)勘界目的 受委托,对项目进行勘测定界,核定该项目用地位置、用地面积,各权属单位面积等,为其办理出让手续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后续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图件资料。 (二)作业依据 GB/T 14912-2005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20257.1-200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17941-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7796-2009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 GB/T 24356-20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TD/T 1008-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01-2012 地籍调查规程 CJJ/T8 2011 城市测量规范 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重庆市土地勘测定界实施细则 二、施测单位及施测日期 该项目勘测定界由承担,并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完成外业勘测和内业成果整理。 三、可利用资料 (一)图件资料 1.工作底图 用地单位收集的用地范围内,由于年月日至年月日施测的,测绘成果资料通过了审查。其平面坐标系为,高程系统为,制图采用年版地形图图式,基本等高距为米。 2.其它图件资料 (1)用地单位提供的重庆市规划局渝规××条件函××号《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函》及附图。 (2)用地单位收集的征地批文及附图等权属资料。 (二)控制成果资料 收集的××级控制成果由提供,成果资料通过了审查。其平面坐标系为,高程系统

土地勘测定界合同协议书范本

甲方(委托人): 法定代表人: 乙方(受托人): 法定代表人 受托人测绘资质等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双方协商一致,就甲方委托乙方对项目勘测定界相关事宜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信守。 第1条测绘项目和地理位置 1.1 测绘项目名称:项目勘测定界; 1.2 测区地点:; 第2条执行技术标准 2.1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 2.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TD/T 79298-1995; 2.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93; 2.4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第3条勘测定界费支付方式 3.1 费用支付方式: 合同签订后甲方向乙方支付人民币元预付款,当勘测定界工作完成后,乙方向甲方提供勘界成果并经甲方验收合格后,甲方向乙方一次性支付剩余价款人民币(大 写)(¥元)。 第4条应交付的勘测定界成果

第5条测绘项目完成工期 5.1 乙方收到甲方测绘项目预付款的时间视为测绘前期工作开始日期。 5.2 乙方应于甲方确认土地定界之日起个工作日内提交全部测绘成果。 第6条甲方的义务 6.1 甲方应向乙方提交有关资料。 6.2 提供给乙方的全部资料及文件必须真实、合法、有效、完整、准确。 6.3 甲方应按约定支付测绘项目费用,在乙方提交全部成果的三个工作日内,如甲方无异议,则甲方在十个工作日内,结清全部款项。 6.4 允许乙方在履行保密义务的前提下,内部使用本合同项下的测绘成果。 6.5 甲方向乙方进行一次性指界,乙方根据甲方的指界提交测绘成果,如果因甲方指界原因使成果报告、图件、界址桩等需要修改,则后续工作甲方按每次增付乙方勘测定界费用。 第7条乙方的义务 7.1 乙方收到甲方的有关资料之日起三日内,对有关资料进行校对,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甲方补正资料。 7.2 负责组织测绘队伍进场作业。 7.3 乙方应当根据合同约定确保测绘项目如期完成。 7.4 乙方向甲方提供符合本合同约定技术标准的测绘成果。 7.5 允许甲方使用乙方为执行本合同所提供的测绘成果。 第8条违约责任 8.1 乙方提供的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的,乙方应负责无偿予以重测或更正,但重测或更正二次仍未达到合同标准的,乙方应向甲方全额退还合同总价款,并赔偿由此给甲方造成的所有损失,同时,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服务方案 1、项目概况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划拨、征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型工作,最终形成勘测定界报告,为风机基础和升压站及其道路的建设用地报批提供技术支持。报告的内容反映项目来源,内容和目标、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任务量、完成期限、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接收单位,土地利用现状面积表、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等。 本项目为风电场项目,按照自治区建设用地报批现行的规定,项目开工建设前应取得建设用地手续。本项目建设用地报批范围有风电机组用地、生产区、生活区和永久性道路。建设用地总面积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指标面积,也不得超过预审面积。建设用地范围不得占用耕地。 项目概况主要说明项目来源,内容和目标、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任务量、完成期限、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接收单位。 2、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需要收集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的内容有项目区的地形概况、地貌特征: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和主要特征,地形类别、困难类别、海拔高度、相对高差等。项目区的气候情况:气候特征和风雨季节等。 自接到甲方委托书后,查阅项目区前期已经取得相关部门的审查意见,

规划用地范围图,征地资料等。参考项目区所在地的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主要技术依据 (1)《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4)《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 (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7)《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216-2008 4、主要技术指标 (1)坐标系统: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1m。 (3)比例尺:调查基本比例尺为1:2000。 (4)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方式,其中央经线为105°或108°,经差为3°。 (5)数据精度:相邻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控制在±5cm范围内;界址边丈量中误差控制在±5cm范围内;坐标反算距离与实地丈量的较差控制在±10cm范围内;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与原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之差的中误差控制在±5cm范围内,允许误差控制在±10cm范围内。 (6)分幅与编号:成果图件如果图幅较大则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尺寸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技术标)精编版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依据发布的招标文件,项目工作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等控制和指导,确定其用地范围、界址、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甘肃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发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原建设部颁发的《城市测量规范》、2007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的有关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文件资料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状况 项目,项目施测面积约6508亩,施工工期为20天。该项目测区面积较大,施工工期较短。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3,《城市测量规范》。 4,《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 1 工作底图的准备 1.1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1.2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1.3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 于1:10000。

1.4 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2 权属界线的调绘 2.1查阅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有关资料,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2.2 其它土地权属界线的确认需要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相关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要求共同到现场指界,并将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3.1 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籍调查的有关规定处理。 3.2平面控制测量 3.2.1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 3.2.2 勘测定界首级平面控制网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首级平面控制网等级要求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项目用地单位: 项目用地名称: 勘测定界单位:山西一拓国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19日 目录 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1-4页 2、土地勘测定界表5页 3、土地分类面积表6页 4、界址点坐标成果表7-57页 5、界址点点之记58-70页 6、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71页 共71页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一、目的与任务 为实施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利用测绘手段,对拟建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提供技术依据。 二、作业依据 1、相关资料 (1)项目用地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 (2)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2、有关规程、规范 本次勘测定界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实施,主要规程、规范为: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 (4)《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3、坐标系统 本次勘测定界平面坐标系统依据国家西安1980坐标系3度带坐标,中央子午线为114度,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面为高斯-克吕格平

面。 三、施测单位及日期 施测单位:山西一拓国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日期:野外作业时间2016年2月23日—2016年2月25日,内业完成时间2016年10月19日 四、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 由五台县国土资源局,耿镇镇、高洪口、陈家庄土地管理员及各村主要负责人现场指界,核实确定权属界线。依照最新下发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资料完成图斑地类核实工作。 五、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 平面控制测量 (1)基本控制:在国家控制点基础上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方法施测,布设E级控制点主要技术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3°带成果。 以上各级控制测量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执行,成果精度良好,可以满足本次勘测定界工作要求。 2、界址测量

土地勘测定界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示例) 用地单位: 项目用地名称: 勘测定界单位: 年月日(指内外业完成时间)

目录 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页 2.土地勘测定界表 页 3.土地分类面积表 页 4.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页 5.项目用地地理位置图 页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一)勘测定界的目的和依据。 注:勘测定界的目的和依据。包括项目立项批复、技术依据等。 (二)施测单位及日期。 注:施测单位及日期。包括勘测单位、施测起止时间、内业完成时间。 (三)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 注: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包括权属、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的依据、方法;基本农田界线的转绘等。(四)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 注: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坐标系统的选择、首级控制选择、控制网布设情况以及埋设界标个数等情况。 (五)勘测定界面积量算与汇总情况。 注:勘测定界面积量算与汇总情况:面积量算的方法、实测用地总面积、占用基本农田面积等。(六)相关情况说明。 注:相关情况说明。工作底图的选择、勘测定界图编绘(测量)方法、对成果资料的说明以及自检情况等。

表勘测定界表 1用地单位全称(即该单位公章全称)、个人用地则填户主姓名。 2用地单位办公地址,及联系电话。 3与单位有资产、行政等关系的上级领导部门,个人用地时此栏不填。 4项目用地土地用途,按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中土地分类含义填写。 5用地的座落。 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批准文件,工程初步设计或工程总平面规划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等。 7勘测定界图分幅图号 8按土地权属性质分,包括国有土地面积、集体土地面积;按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分,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以及占用基本农田面积。9勘测定界单位签注:由单位主管、审核人、项目负责人的签章,并加盖勘测定界单位土地勘测定界专用章。

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

编号: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项目单位:人民政府 勘测定界单位:司单位负责人: 资料复审人: 资料审核人: 项目负责人: 二○一年月日

目录 (一)土地勘测定界委托书 (二)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三)勘测定界表 (四)建设拟征(占)用土地权属情况汇总表 (五)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六)碎部面积量算表 (七)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八)土地勘测定界自检报告 (九)土地勘测定界验收报告及检查验收组人员名单

(一)土地勘测定界委托书

(二)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为报批项目,确定其用地范围、界址、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受人民政府委托,由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用地勘测定界。 一、工程项目勘测定界依据 1、《四川省勘测定界技术要则》;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3、《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4、公司收集的l:1万标准地形分幅图、项目区l:2000地形图、测量控制点成果等相关资料。 二、施测单位及日期 该项目勘测定界由有限公司承担,201 年月2日~201 年月1 日完成野外及内业整理。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 1、外业测量情况 本次勘测定界测区属浅丘地貌,通视情况良好,测量仪器为广州中海达ZHD5900G GPSRTK、ZHD8200E GPS、日本产宾德、拓普康、德国产徕卡等l0台套全站仪。施测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控制网使用已有E级GPS点,并在其基础上布设I、Ⅱ级导线点加密控制网。权属界线、地类界线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绘,并标注三级地类代码和图斑编号。界址点由权利人双方现场指界并埋

设界址桩,同时对界址点进行解析测量,获得解析点坐标。 界址桩设置:所有拐点设置界址桩;直线段每隔150米设置界址桩;权属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加设界址桩,复测后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埋设界桩共计个。 2、面积量算 各类面积的量算均采用计算机全解析法,实测项目用地面积公顷。面积汇总按村、组分级汇总。 3、相关说明 (1)本次勘测定界工作采用GPS(RTK)、全站仪野外采点、内业数字化成图。对实地确定的界址点埋设界址桩并用全站仪实测界址点坐标,对项目区所涉及村组的权属界线、地类界线等进行了详细的测定。 (2)地类代号对照 耕地:011—水田、012—水浇地、013—旱地 园地:021—果园 交通运输用地:102—公路用地、104—农村道路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1—河流水面、112—湖泊水面、113—水库水面、114—坑塘水面、117—沟渠 其它土地:121—空闲地、122—设施农用地、123—田坎、126—沙地、127—裸地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3—村庄、204—采矿用地 (3)工作评述及自检情况说明 项目勘测定界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委托方的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编号: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用地单位: 项目用地名称: 勘测定界单位: 2016-4-23

目录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2) 勘测定界表 (4) 土地分类面积表(集体) (5) 地块面积及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6) 项目用地地理位置图 (7) 界址点点之记 (8)

用地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为测定建设项目用地的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土地的界址,受的委托,由对该项目进行土地勘测定界。 一、工程项目勘测定界依据 1、《土地勘测定界规程》;GB/T21010-2007 2、《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范》;TD/T1014-2007 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B1001-93 4、《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TD/T1008-2007 5、《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二、施测单位及日期 该项目勘测定界由承担,至完成外业作业及内业整理。 三、勘测定界外业调查与测量情况 1、外业调查情况 经实地勘测,该项目占用的土地们于天义镇敖海营子村。 2、外业测量情况 本次勘测定界测量仪器采用中海达GNSS,坐标系采用三度带坐标成果1980西安坐标系。 3、面积量算与汇总 实测项目用地总面积为公顷。 4、本项目的用地面积和使用的土地界址及土地类型工作,按委拖方要求圆满完

成,内外业成果均进行了严格的自检,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B1001-93;《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范》;TD/T1014-2007;和《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TD/T1008-2007的技术要求。 项目负责人: 2016年4月23日

勘测定界表

勘界报告模版

挂钩项目测量资料 XX省XX市XX县XX镇XX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 点项目区勘测定界报告书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资料审核人: 技术负责人: XX公司 二0一二年三月 目录

一、土地勘测定界委托书 二、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三、勘测定界表 四、勘测定界自检报告 五、土地勘测定界验收报告 (一)

土地勘测定界委托书 (二)

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为申请XX省XX市XX县XX镇XX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与台帐建设项目验收,确定其用地范围、界址、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受新津县国土资源局的委托,由XX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勘测定界。 一、工程项目勘测定界依据 1、《四川省勘测定界技术要则》;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3、《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二、施测单位及日期 该项目勘测定界由四川三人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承担,2012年02月20日——2012年03月15日完成野外作业及内业整理。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 1、外业调查情况 (1)权属调查情况 从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搜集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中的权属资料,并对分幅权属界线图、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进行审核,将审核合格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勾绘到工作底图上;对无上述权属证明材料或权属界线模糊不清的,在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原权属单位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到现场指界踏界,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调绘到工作底图上。 (2)地类调查情况

首先进行室内预判,采取了“S”形的调绘路线,然后依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辅以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地形图上的地类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地类界线调绘到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地类代码和图斑编号。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地类进行了核实。 3、外业测量情况 本次勘测定界测量仪器为GTS-332等全站仪。施测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利用实测的1:2000比例尺地形图和控制点成果。界址桩的拨放采用极坐标法,利用拟用地界址点邻近的控制点放样界址桩位置,同时对界址点进行解析测量,获得界址点的解析坐标。 界址桩设置:主要拐点设置界址桩;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加设界址桩,复测后并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埋设界桩共计58个。 4、面积量算与汇总 各类面积的量算均采用计算机全解析法,实测项目用地面积408410.8000平方米。 5、相关说明 (1)地类代码采用《全国土地利用分类(过渡期适用)》。 (2)工作评述及自检情况说明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新平镇、邓双镇与新平镇龙马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勘测定界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委托方的勘界任务。内外业成果均进行了有效检核。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编号——0017—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用地单位名称: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脚树矿 建设项目名称:矸石山安全治理建设用地 勘测定界单位:六盘水市红果经济开发区飞翔测绘 服务部

单位负责人:李志芬 资料复核人:石用成 资料审核人:但海如 项目负责人:袁国彦 2011年5月22日 编号———017—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用地单位名称: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 脚树矿 建设项目名称:矸石山安全治理建设用地 勘测定界单位:六盘水市红果经济开发区飞 翔测绘 服务部 单位负责人:李志芬 资料复核人:石用成 资料审核人:但海如 项目负责人:袁国彦 2011年5月22日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为了核定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脚树矿矸石山安全治理建设用地征收土地面积和使用的界址,由六盘水市红果经济开发区飞翔测绘服务部于2011年4月进行勘测定界。该项目占用断江镇土地总面积为22.6624公顷[其中:农用地:11.4250公顷(旱地:11.0792公顷,其他林地:0.3458公顷);建设用地:1.2990公顷(独立工矿用地:0.1037公顷,特殊用地:1.1953公顷);未利用地:9.9384公顷(荒草地:9.9384公顷)] 。埋设界址桩74个。实测方法是:外业采用RTK(灵锐S86)完成野外作业;内业根据外业观测资料采用南方CASS8.0测绘软件进行编绘,总面积及各分类面积采用该软件量算。施测坐标系统为: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85年黄海高程系。各种内外业资料都进行了自检,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贵州省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定》要求。 (后附:测绘单位资质证书)

勘测定界技术-总结

勘测定界技术总结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是实地确定土地使用界线范围,测定界桩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经审查合格的勘测定界成果资料是地籍调查和土地审批、登记发证的基础资料和依据;由此,勘测定界特有的属性反映了它从属于土地管理,是一项服务于土地利用管理多方面需要的、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工作,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基础测绘,也不同于其他各专业测绘,虽然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表达,但就其行为主体活动的内容、目的、要求和功能等方面来讲,彼此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尤其是土地勘测顶界的功能具有物证技术的性质,这一明显的法律特征使它截然有别于其他各专业测绘;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它形成的图件数据资料均作为审批文件的附件,既可作为法律程序中项目竣工后核查用地的依据,又可作为登记发证的权源资料和确权依据,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等土地管理的基础资料,在用地监察执法过程中对纠正和处理未征先用、少批多占、地类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勘测成果是可靠的、合法的证据。由此可见,土地勘测定界并不是象某些人认为的只是简单的数据采集计算测绘工作,而是土地管理业务相关联的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是提高土地使用管理水平的技术保障手段。因此,在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中,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迅速地收集与处理土地信息,并能快速将信息准确、及时的提供给服务对象,就必须提高勘测人员、土地审批、勘测定界工作组织者的专业技术素质水平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依法行政能力。 勘测定界的程序为:首先接受委托--组织协调工作--收集用地文件及有关图件--现场踏勘--实地放样--界址测量--面积量算--绘制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成果检查验收—提交资料。下面详细讲解土地勘测定界程序的具体步骤。 一、组织协调 勘测定界工作涉及到土地审批、土地登记,其成果在用地依法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必须精心组织协调。目前,我们的做法是在接受用地单位的委托书后,项目负责人就安排人员进行工作的前期组织协调。协调工作包括与用地单位及国土资源局相关科室协商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状况等。组织工作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大型项目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三个工作组,在项目实施前还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编写技术设计书。线状工程用地勘测定界工作中权属、地类调查涉及用地范围内的很多部门,只有做好前期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好相应的计划,才能降低工作难度,使土地勘测定界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最终成果的客观准确。 二、收集资料 收集相关政策性文件及用地批准文件收集相关政策性文件如《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市测量规范》等作为开展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政策与技术保障。其实,我们平时就应集上述文件,并组织学习;收集相关的图件对于一般项目勘测定界工作应尽量搜集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地形图。对于大型线性工程项目勘测定界来说,不仅要搜集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地形图,还要收集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本农田界线图、测区范围内的航片图、土地权属界线图、用地单位提供的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用地范围图以及比例尺不小于1:2 000的建设项

勘测定界报告样本

************ 土地勘测定界成果报告 测绘单位:************ 证书编号:************ 测量者: 制图者: 审核者: 编写日期:年月日 /传真: 单位地址:

目录 一、概述 (1) 二、作业依据 (1) 三、已有资料利用 (2) 四、地籍测绘设备及电子数据处理 (2) 五、面积计算及数据处理 (2) 六、界址测量 (2) 七、成果图编制 (3) 八、产品的质量管理 (3) 九、完成工作量 (3) 十、提交成果 (4) 十一、结论 (4) 附件:1.现场照片 2.地类分析成果图(局部) 3.界址点成果表 4.土地勘测成果图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一、概述 受**********(下称甲方)的委托,**********(下称我公司)对**********进行土地勘测定界工作。 按照**********的要求,根据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和该项目的实际情况,于年月,完成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编写该项目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为土地审批提供完备的图件数据资料。 该项目位于;行政隶属于。 本项目采用198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20°;1985国家高程基准。 该项目宗地面积: 二、作业依据 1、《城市测量规》(CJJ/T8-2011); 2、《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 1014-2007); 4、《地籍调查规程》(TD1001-2012);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 图图式》(GB/T20257.1-2007);

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土地勘测界工作的经验,就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的技术流程和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供探讨和借鉴。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土地分类、权属 1. 引言土地勘测定界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土地征用、划拨、农用地转用、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它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它在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管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勘测定界总体工作程序依据《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勘测定界的程序为:首先接受委托组织协调工作--收集用地文件及有关图件--现场踏勘--实地放样--界址测量--面积量算--绘制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成果检查验收―提交资料 3. 勘测定界过程 3. 1 组织协调目前,我们的做法是在接受用地单位的委托书后,项目负责人就安排人员进行工作的前期组织协调。协调工作包括与用地单位及国土资源局相关科室协商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状况等。组织工作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大型项目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三个工作组,在项目实施前还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编写技术设计书。只有做好前期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好

相应的计划,才能降低工作难度,使土地勘测定界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最终成果的客观准确。 3. 2 收集资料 3. 2. 1 收集相关政策性文件及用地批准文件收集相关政策性文件如《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市测量规范》等作为开展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政策与技术保障。 3. 2. 2 收集相关的图件对于一般项目勘测定界工作应尽量搜集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权属界线图、用地单位提供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地籍图、地形图作为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作为现场调查核实权属及地类的主要图件资料;用地范围图及项目用地工程总平面图作为勘测定界时放样测量的基础图件;土地利用现状图还用于制作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 3. 2. 3 收集权属证明文件权属证明文件的收集包括土地权属文件、征用土地文件、土地证书、土地承包合同(协议)、土地出让合同、清理违法占地的处理文件、用地单位的权源证明材料等,作为权属认定的依据。此外,还应搜集工作范围内各种用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产权资料作为权属检核的依据。搜集不全的相关权属证明文件也可以在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时补充搜集。如果是没有权属证明材料的,应先与土管所取得联系了解一下情况,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或其他原因,应请相关部门出具相应的手续,证明土地的权属,以作为我们定界的依据材料之一。 3. 2. 4 收集控制点成果及相关资料搜集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网图、原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 XXX勘测定界项目 竞 争 性 谈 判 文

件 投标人: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日期: 专业资料. . 目录 一、投标函 (3) 投标文件汇总表二、 (4) 服务承诺 ............................................................................................................................... 5 三、拟投入本项目的仪器设备四、 .. (6) 拟投入本项目技术人员情况一览表五、 (7) 投标人资格证明文件六、 (9) 投标人相关业绩一览表七、 (10) 项目实施方案 ..................................................................................................................... 八、11

专业资料. . 一、投标函 致: 1、根据已收到贵方的投标文件,遵照有关规定,我单位经考察现场和研究上述投标文件的投标须知、技术规及其它有关文件后,我方愿意以人民币(大写)元(RMB 元)的投标报 价并按投标文件和技术规的条件要求承担勘测定界任务的责任和义务。 2、我方已详细审阅全部投标文件,包括修改文件(如果有的话),及有关附件,我方完全知道必须放弃提出含糊不清或误解权力。 3、我方承认投标函附表是我方投标函组成的部分。 4、一旦我方中标,我方保证在日历天勘测定界完毕并移交全 部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5、我方同意所递交的投标文件在投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有效期有效,在此期间我方投标有可能中标,我方将受此约束。 6、除非另外达成协议并生效,贵方的中标通知书和本投标文件将构成约束我们双方的合同。 投标人: 法定代表人:

勘测定界验收报告

勘测定界验收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土地勘测定界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日期: -8-27 一、土地勘测定界的范围 包括土地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 二、土地勘测定界检查验收的技术依据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 )等。 三、检查验收制度 土地勘测定界成果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一级检查为过程检查,在全面自检、互检的基础上,由作业组的专职或兼职检查人员承担。二级检查由施测单位的质量检查机构和专职检查人员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验收工作应在二级检查合格后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四、检查验收 (一)、检查验收程序 包括:申请---收件及受理---初审---检查验收 1、申请 2 2020年4月19日

由用地单位(个人)或有权批准该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备勘测定界资格的单位开展勘测定界工作,并由勘测定界单位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检查验收申请。 2、收件及受理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接收勘测定界单位提出的土地勘测定界成果资料检查验收申请及成果资料,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资料齐全的予以受理。 3、初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勘测定界单位的土地勘测定界成果资料进行审查,符合《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 )及有关技术规程要求的,进入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并说明原因。 4、检查验收 勘测定界成果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即二级检查合格后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测绘方面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对勘测定界成果资料实 施最终验收,验收费由勘测定界单位承担;主要采用听汇报、查资料、看图纸等方式,外业采用全站仪进行检查点测量等,包括控制网、界址点、勘测定界、面积量算等的验收。对于师市审批的项目,每两个月随机抽验百分之三十,合格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 3 2020年4月19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