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好课文例子 指导作文教学

用好课文例子 指导作文教学

用好课文例子 指导作文教学
用好课文例子 指导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指导意见

关于规范小学作文教学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降低小学生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在习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夯实习作基础。 二、学段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说话与写话训练 训练要求:说、写想象中的事物,通顺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一年级侧重说话训练,以看图说话、情境说话为主,要求学生能说一段内容完整,语句通顺的话。 二年级侧重写话训练,以看图写话为主,要求学生能写出一段内容较完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二年级学生,要求一学期写话训练10次左右,字数不限。 第二学段(3~4年级):片段习作与课堂练笔 训练要求:大作文以片断训练为主,要求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小作文结合课文句段,进行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课堂练笔,力求一练一得。 三年级要求能在40分钟内写出250字左右(上学期)和300字左右(下学期)的片断或简短的记叙文。能写简短的日记、便条和书信。三年级每学期大作文8篇,课堂小练笔根据教学需要安排,数量在7篇左右。 四年级习作训练以观察想象为主。要求学生能在40分钟内写出350字左右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能在老师指导下自主修改作文中明显错误的词句。四年级每学期大作文8篇;课堂小练笔根据教学需要安排,数量在7篇左右。 第三学段(5~6年级):成篇习作与片段训练 训练要求:大作文以整篇的综合训练为主,学生要逐渐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积累习作的素材。小作文结合课文的典型写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做到重点突出,学用有致,充分体现“小”的特点,不超过150字。 五年级以命题作文为主的篇章训练,学生能根据要求选择材料,在40分钟内写出

用好用足用活教材这个“例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53347459.html, 用好\用足\用活教材这个“例子” 作者:顾春雨王元讯 来源:《江苏教育》2011年第23期 教材只是薄薄一本,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把语文这门学科与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融入语文课堂,进而陪着学生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使其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个例子,并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有篇文章《会走路的树》,初看觉得课文情节简单,文字浅显,似乎不需要教,学生即可理解文意。这种课文怎样教学,才能更有效地用足教材这个例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用好例子,把简单的教材上出宽度 “宽度”是指由教材走向课程资源,由课堂走向日常生活。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内容。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在这里,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教材成为了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会走路的树》这篇课文里,写小树与小鸟之间快乐的相处经历,只用了这么短短的一句:“从那以后,小鸟跟着小树去了许多地方,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语言十分简练。课堂上,如何让孩子真正读懂读透这一句呢?我紧紧扣住“许多地方”、“有趣”,引发学生思考:他们去过哪些地方,见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将这个问题铺展开来,给学生一个语言的环境,提供他们一些语言的素材,再给他们一些合理规范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积极地练说,那么“许多地方”、“有趣的东西”就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也不是干巴巴的陈述。如“他们 来到(),见到()。”再如,“这时,小鸟一抬头,只见(),小树告诉他,这是()”等等,多样的句式、丰富的内容给了学生多元的表达空间。简单的教材因此有了宽度。 二、用足例子,把简单的教材上出厚度 “厚度”是指知识与内涵的增加、拓展、补充。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语文虽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学生的灵气、灵性是客观存在着的,但我们大量的语文教学没有将其激发出来,只是在挖掘教材里的东西而没有挖掘“人”本身的东西。语文教学向生活挖掘资源应该是语文教师一种自觉的意识,这种意识和自己的教学活动应该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是水乳交融的,这是生活的厚度、语言积累的厚度、感悟的厚度。 依然是对那句话的教学,如果一节课仅仅上到刚才那个层次,我们说课堂依然是肤浅的。“从那以后,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很多地方,见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仅仅是有趣吗?在伴随着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在小学语文知识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是将平时多种渠道的知识积累,通过作文这种形式致以全方位的知识再现。可作文教学却又是语文教师比较头痛的一大难题,平时的习作也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过多次的努力与尝试。通过《语文课程》新标准的进一步学习,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而语言的表达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等一样需要积累。尤其是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描写等。但积累可分为以下两种: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每一种形式的课文当中,都会有大量的好词、佳句。而且现在的语文教学,很多思考练习中都是这种要求——摘抄、背诵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目的是让学生从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在积累它们,而且“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如果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了这些好词佳句,在平时的习作中,自然会想到、使用到。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有句可写。比如:在教完《草原》、《可爱的草塘》、《美丽的张家界》等课文后,写身边熟悉的景物都能够借鉴、引用这些文中的好词、佳句、佳段。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读(即学)与写放在一起是“黄金组合”,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都不 会让你的作文水平提升到理想状态。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不拘泥于内容、体裁、形式以及字数的多少,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无拘无束,能够尽情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的内容不但真实,更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即时指导 学的目的是要使用。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即时指导,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后,我们能够指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景物,如:村庄、田野、江堤等,模仿《桂林山水》一文中对比、排比等手法实行描写。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时,我们都会被送别的深情所打动。在教完这篇文章后,我即时利用一节课对学生实行作文指导。现在的留守儿童特别多,孩子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思念父母亲人的情感容易在学生心中产生思想共鸣。结果这次作文指导后,有个学生写出了这样感人的文章:“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端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州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经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 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班教学计划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根据中段学生实际,从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方向着手,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制定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大面积地提高作文能力,使学生把写好作文看作是自己的愿望与需要。 二、教学措施: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措施 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大纲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练习作文的指导 > 根据所选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

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是显著的。 1.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进行模仿说写,也可进行创造性说写。 2.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三年级的作文训练是以写片断为重点,要做到怎么说怎么写,能把片断写具体,写清楚。在教学中应该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进行段的训练,读写结合,训练结合。三年级学生应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和概括与具体四种结构段。 (1)连续结构段是指段中的几层意思是按照先后顺序一层接着一层写的,这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结构段,在写作中经常用到。教师在学生读懂段的情况下,可安排仿写训练,如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洗手帕》《大扫除》《升旗》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学生先想好这段话要写的内容,接着安排好顺序,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层要写具体,写好还要检查,每一层次意思前后是否连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 (2)并列结构段是指一段话将事物分成几个方面来写。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可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 (3)总分结构段是指由总述和分述两层构成的段。指导学生仿写时,教师可出示总述部分,让学生围绕总起句,写分述部分。例:①

规范作文教学指导意见

关于规范小学作文教学的指导意见 江阴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2014.1 一、指导思想 降低小学生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在习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夯实习作基础。 二、学段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说话与写话训练 训练要求:说、写想象中的事物,通顺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一年级侧重说话训练,以看图说话、情境说话为主,要求学生能说一段内容完整,语句通顺的话。 二年级侧重写话训练,以看图写话为主,要求学生能写出一段内容较完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二年级学生,要求一学期写话训练10次左右,字数不限。 第二学段(3~4年级):片段习作与课堂练笔 训练要求:大作文以片断训练为主,要求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小作文结合课文句段,进行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课堂练笔,力求一练一得。 三年级要求能在40分钟内写出250字左右(上学期)和300字左右(下学期)的片断或简短的记叙文。能写简短的日记、便条和书信。三年级每学期大作文8篇,课堂小练笔根据教学需要安排,数量在7篇左右。 四年级习作训练以观察想象为主。要求学生能在40分钟内写出350字左右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能在老师指导下自主修改作文中明显错误的词句。四年级每学期大作文8篇;课堂小练笔根据教学需要安排,数量在7篇左右。 第三学段(5~6年级):成篇习作与片段训练 训练要求:大作文以整篇的综合训练为主,学生要逐渐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积累习作的素材。小作文结合课文的典型写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做到重点突出,学用有致,充分体现“小”的特点,不超过150字。 五年级以命题作文为主的篇章训练,学生能根据要求选择材料,在40分钟内写出

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教语文获来宾市教科所一等奖

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教语文 ——《乡下人家》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取舍 武宣县思灵乡中心校覃秀丽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那么,对于《乡下人家》这个例子,我们是如何去解读文本,取舍教学内容的呢? 一、思想内容:情感美好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不是单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展现一幅幅农家朴实、别有风趣的风景以及恬静、富有人情味的乡村生活景象,在字里行间中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用心装点自己家园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文章这样的思想内容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在反复诵读、品词析句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去体会、渗透,而不是将人文性与工具性割裂开来,或是让人文唱主角,导致“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园”。 二、遣词造句:表达精妙 课文中没有一个“热爱”之词,却能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喜爱之情,这缘于作者运用了对比和大量拟人描写,将情感寄托于物,让没有感情的竹笋、鸡鸭、纺织娘赋予人的情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读者感到乡下人家各种事物都是如此亲切、可爱、有趣,这也是作者对下村生活的热爱、向往的情感体现。例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一个“探”字,让读者联想到竹笋犹如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与人们捉迷藏,多么亲切、多么可爱、有趣呀,读起来让人对乡村的美妙生活无比向往。又如:“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仔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率领”和“大踏步地走来走去”把鸡群觅食这种乡村最寻常的场景写得生动有趣,让人联想起母鸡与雄鸡夫妻之间这种相扶相持、尽职尽责养育儿女的恩爱、和睦场面,富于浓浓的人情味!再如:“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这是多么美妙的描写呀!这司空见惯甚至有时令人厌烦的纺织娘叫声在作者的笔下竟然是“让辛苦一天的人们梦乡”的美妙音乐,纺织娘在作者的笔下就像是母亲守在床前不辞辛苦地轻唱着催眠曲,哄着人们入睡,多么感动、多么亲切呀!乡村的生活如此打动人心,富有诗意,又怎能不让人向往、追求呢? 作者之所以能够把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写得如此生动、美妙,其主要的表达方法是寄情于物,运用拟人的写法把事物写得生动、亲切、富有人情味。在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中,体会优美语言,感受田园诗情,积累精彩句段是教学的重点,在这组课文中拟人描写特别突出,而《乡下人家》中的拟人描写则起到“例子”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应该把品读拟人句,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刍议如何取得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双丰收

刍议如何取得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双丰收 花开必须雌雄共存才能结果,茂密的森林离不开低矮的灌木丛林,有经验的老农会把大豆和玉米在一起套种以达到丰产的效果……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会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它们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可喜的是,在教学时,我无意中发现这种共生现象也适用于语文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 例如:《背影》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至真至纯,可学生那浮躁的心能沉淀下来细细品味这似琼浆如仙露的浓浓真情吗?教学《背影》一文时,我踌躇了好久。之所以有这种顾虑,有两个原因:自己学生时代的体验和对现在学生情感的不信任。 记得我再学这篇课文时,并没有从内心深处掀起我情感上的涟漪。尽管老师费尽心思抠字眼品句子,我还是作为一个局外人游离于课文之外,答题技巧倒学了一点,可弄不明白这篇文章怎么就成了歌颂父爱的经典之作了呢?如今,已为人母的我再读这篇文章时,才有了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感悟。 如今的孩子生活太优越了,自小就被祖辈父辈捧在手心里,已经被照顾得太具体太细致了,以至于他们的情感已经麻木,不会感激,不知回报。基于这两点想法,我认为能不能教好《背影》这篇文章,关键在于是否能叩开学生的情感。那么,怎样叩开学生的情感之门呢?在教课文前,我设计了一个小环节——用写作促真情。 我说:“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沐浴在父母的光辉之中,你们感受到了吗?古话说‘养儿会怕儿一辈子’,是的,怕儿不健康,怕儿不成器,怕儿不立业。儿女的脚步走多远,父母的目光就有多长。请同学们仔细回顾这些年你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写出父亲最让你感动的一个镜头。”本次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关注这些小宠儿对父亲究竟储蓄了多少情感,因此,我让每一位同学当堂朗读自己写的片段。这个过程花了一节多课。这个前奏是不是有些长了呢?的确不短。但最终的结果表明,这样做是值得的。我认为这是我上过的所有课中最成功的一次。 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帮父亲收庄稼,不久天下起雨来,我们只带了一件雨衣。父亲让我穿上,我让父亲穿上。我俩僵持了好一阵,突然父亲吼道:“听不听话,穿上。”这是我听到的最美的一句话。 还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如此写道:父亲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那件已经泛白的灰色上装,一年四季不变,已经有好几年了,与他女儿那些鲜艳时髦的衣服形成鲜明的对照。 …… 在朗读过程中,有的同学多次泣不成声,沉浸在父爱的感动中,被自己的父爱感动,也被别人的父爱感动。在这样的氛围中,那些曾漠视亲情的同学,内心也被激

想象作文教学浅谈

想象作文教学浅谈 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中心小学张国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一、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想像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想像力作用下的动物附上了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思维。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 如想像作文“未来的×××”,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有难度。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十分抽象,不知如何写。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实生活,展开想像的翅膀。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如果让学生大但想象,让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还可以维修,那该多好。又如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空间过于狭小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地下或空中操场,用电梯或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如果激发了学生想象的火花,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不知有多大! 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写作的典型范例。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 例如《凡卡》一文,当凡卡满怀希望地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吗?爷爷在乡下会怎样想念凡卡呢?小凡卡后来的命运又会如何呢?让学生大胆去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活了学生想象的火花。 另外,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插图进行补充或扩写。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的插图,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巨大痛苦,是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侧面描写的,那么邱少云的心理感受会怎样呢?可引导学生观察他的神态、动作进行想象。 三、填补一些空白,设置整体形象。 在教学中选取一些相关的事物或词语,让学生进行整合,填补其中的空白,也是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画下几种不同的小动物,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想象出这些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然后进行口述表演,这样激起学生的童趣,他们的想象力就会更活跃。或者随便写下几个词语,让学生编上一段故事,用上这几个词语。这类填空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坚持长期训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训练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善动脑子,力求科学、有效,为学生作文插上想像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每一个一线语文教师的共同心愿。个人觉得,我们身边有最好的资源——课文。课文,就是一篇篇优秀的范文,是习作的最好蓝本。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学时如是说。阅读与写作犹如人体的呼吸吐纳一样,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剥离了阅读谈写作,无异于纸上谈兵,这样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水平难以提高,缺乏足够的阅读储备垫底,更无法写出内涵丰富的文章。然而,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偏偏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为寻求常识而单纯解读文本,为应付作文考试而编制教学套路,语文教学逐渐失去了其本身的魅力。不少老师为没有系统的写作教材而费心劳神,往往感到作文教学难以入手,很多学生不会学以致用,不懂得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养分,写起文章来一编二凑三造假,成了语文教学中令人头疼的“灰色风景”。而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经典篇目,其文思、内容、表现手法有很多可取之处,完全应该成为学生写作的优秀范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做了清晰地阐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

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向“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更强调指出: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关注文本“写什么”;另一方面更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文本“怎么写”,关注这样的内容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在教上下功夫,活用教材,将两者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阅读课文的学习,掌握习作的方法与技巧,并引导学生将习得的方法迁移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最终实现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双轨并行。 1、品味教材魅力,激发写作兴趣 编者为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篇篇文质优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课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章的美,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发现优美的文章如此吸引人,打动人,故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和兴趣。 如《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秀丽的景色,那 如诗如画、宛若仙境一般的美景深深吸引着同学们。庐山云雾的魅力不正是来源于作者笔下的优美文字吗?我们是否也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呢?我想,在学生对课文词句深刻体会和产生美感享受的一刹那,一定会怦然心动,跃跃欲试,写作冲动和热情定会油然而生吧!

小学作文教学指导与要求

小学作文教学指导与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小学阶段具体分三个阶段的目标: 1.低段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2?中段习作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3.高段习作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高段作文教学是低、屮年级作文教学的发展,重点在于篇的训练。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作文教学模式难以改革,“教师出题——学生作文--一老师修改”,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公式,学生越来越不愿写,也越来越不会写。大部分教师也没有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在这里我就自己的看法谈谈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作文教学大体分三步走:课前准备----课堂导引----课堂讲评。 一、课前准备 人教版教材单元的编排,每单元内容围绕一个主题,单元习作主题随之紧密关联。我们在课文教学中就应该注意为本单元习作做准备,以五年级

上册六单元为例子。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言为心声”是本组单元课文的个性,以“对话推进叙事、语言神态等描写表达人物情感”是本单元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老师引导学完课文后,可以布置学生一些任务: 课堂小片段练习(《地震屮的父与子》一课,学完后引导学生,你想对这对父子说些什么?《慈母情深》一课,拓展延伸,捕捉生活细节,引导学生说说父母让你感动的一幕:朦胧中,腾腾热气中忙碌的妈妈的身影;雨中焦急张望,接我回家的爸爸;布满油污,修理工爸爸的手);情感体验,布置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小事(为妈妈梳头,为疲倦的爸爸泡一杯茶等)然后运用细节描写将这一幕写下来,可以布置为日记。这些小任务都是为了单元习作做准备。 二、课堂导引 作文课堂三步骤:教师引路——学生议论——整理成篇 1.教师引出话题交流。就习作的话题,师生互动,亲情交流,沟通感情, 如游记话题,烦恼话题,成长话题、父母话题等等。话题是本次习作训练的切入点,在师生融融的互动中,使学生在作文课堂开课伊始,兴趣和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高涨起来。然后教师出示作文命题,提出写作要求。写作要求须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女口:五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教学目标,从生活中截取画面,选定素材,运用描写方法,表达父母的爱。 2.明确写作要求后,让学生先选材构思,学生构思好后在全班面前谈谈口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及时地帮助部分同学调整作文思路,使他的作文在写之前就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明确认识,互相补充,促成思路,最后动笔成文。

用好课文例子,引领写作技巧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这些文章无论是从整体布局方面,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无疑都给学生带来很重要的影响,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正如作家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阅读教学中,落实写作方法的指导呢,可尝试如下方法: 首先在词训练中发展语言。 著名的语言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词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单位。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去体会文章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做到迁移运用。 如,在教学《荷花》第二自然段时,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我引导学生作多元解读: 师: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生:(长、钻、伸、露、探、冲) 师:再体会一下,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生:(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 师: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再读一读,有什么感受? 接着我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的课件,再问: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想干些什么? 组织学生想像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多想-------。”写后学生交流。 生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多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生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多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啊。 生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多想在微风中跳个美丽的舞蹈。 再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不光一家窗前这样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呀!放眼望去——是花的长廊,花的海洋,真是让人—— 生:应接不暇 师:“应接不暇”中哪个字最不好理解? 生:“暇”字。师:“暇”是什么意思? 生:词典上说的是“空闲,没事的时候。” 师:你预习很到位,“暇”与时间有关,所以要记住它是“日”字旁。“不暇”就是—— 生:没有空闲,很忙。

最新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今天有幸坐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教学经验,我感到万分的荣幸,感谢领导和老师们能给我这样一次机会。 回顾自己十几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作上与老师们的探讨和交流吧。 一. 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很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想了一些小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与大家交流一下。 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要陆续教给他们,目的是尽快使学生的写作规范化。如:标点的正确使用;习作正确的书写格式;如何开头和结尾;一些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说明方法的使用等。其实以上这些,在课文的学习中都会逐渐的涉及到,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有重点的教给学生,通过文后的小练笔,读书笔记,日记等方式进行专项的训练,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进步是会让我们对写作教学充满信心的。 (一)强化单元作文教学:

每一单元的写作任务都是与单元学习主题相一致的,我们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在写作方法,表达特点,观察方法等方面要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解,为学生本单元的写作铺好路子。学生再写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些谱了。我在教材单元作文教学中一般是先提前几天与学生一起把写作的任务学习一下,明确内容,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写作材料,写出作文提纲和素材准备。作文课上,先拿出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作文内容,请一部分学生在讲台前说作文,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师针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要求。学生成文后,再通过小组间互相修改,有时也会全班性的交流学生的成文。最后,往作业本上誊抄前强调书写和作文抄写方面的注意事项。这样通过几个阶段的交流,学生间的互通也带动了一部分作文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看似麻烦,其实形成习惯以后,学生能熟练的自己完成细节方面的工作,教师负责协调,处理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强调注意事项等。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我再因势利导,根据单元训练题材多方位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进行作文系列化训练 想提高作文水平仅靠教材上的单元习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系列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又一有效办法。 1、生活中的作文训练;

(完整)三年级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三年级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启发学生自由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有序地、重点突出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https://www.doczj.com/doc/853347459.html,]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并指导学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三、预习学案 1.课前学生绘制自己心目中“想象作文”构想图。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导学案 (一)想象导入,明确要求。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爱因斯坦,天马行空想象一回。 1、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习作要求。 2、读一读,把你认为重点的词句画下来。

记得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写过一回想象作文了,谁还记得想象要怎么样? 指名说、师相机板书:大胆新颖奇特美好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幻灯,看画展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小朋友奇妙的想法,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这奇妙的世界,请边看边想:你有哪些奇妙的想法(引导学生说自己想法或畅想未来.) (1)小组互相交流。 (2)指名说说。 (三)请欣赏习作范文: 1、看画 (1)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想法?(小组讨论) (2)指名说 2、出示范文(例文根据这幅画而写) 过渡:老师也进行了大胆的想法。 (1)抓住了什么去想? (2)有哪些想象?

(3)想象合理吗?为什么? (四)展开想象,说一说 师:你准备写什么?请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可以出示自己的图画,也可以自由想象。 1.谁先来说一说,展示一下?(3个学生) 2.全班交流评价:你们认为他说得怎么样? 3.同学们想象得真美好!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来吧。形 式不限。题目自拟。老师期待着更多的富有想象力的佳作问世。 五、课堂练习 自由写作。(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 六、课后作业 写一篇想象作文。 七、课后反思 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是说一个单元就可以完成一类作文的训练。一类作文,训练的点也有好多,一个训练不到,学生的习作就可能不能完成得让我们老师满意,所以,不能期望一个好教案就能做到完美无缺,把所有的训练都完成,要求的作文写完整,写完美,这是不可能的。平时的训练,点点滴滴的训练,有系统的训练必不可少。需要作文老师们耐心、细致地下功了。

作文教学应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作文教学应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郸城县宁平一中王玉坤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往往把作文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割裂开来,讲读课文就单纯讲析,教写作就单纯教写作,认为作文教学纯粹是写的问题,与读无关,其实并非如此。 一、把写作植根于阅读之中 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作文提供范例。而有些学生正因为读得少,想得浅,所以在写作时就往往出现不入格的现象,比如在写驳论文时,常常就不懂得在开头便摆出论敌的论点及其论据,这样一来,议论时就抓不住中心,论不到点子上。所以,在写作时,阅读显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读与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读就不可能有写。一言以蔽之:写作深深植根于阅读之中。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仅仅要上好作文课,更应该尽可能地挖掘课文中有用的东西,在平时的讲读课文中贯穿作文的教学。 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在讲读课文中贯穿作文的教学:先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老师再加以点拨、强调,最后在写作时便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在一代文豪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出现了“偷豆──煮豆──吃豆”这一情节,而临近结尾又提到了第二天吃的豆“却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的感受。同是滴着露水、带着泥土的普通罗汉豆,为什么会出现前后不同的两种感受呢?原来,“昨夜的豆”是由童心和野趣酿造了它的无比美味。这样写,也更突出那夜的生活难忘,突出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念。课堂上,我强调了这一写法是值得借鉴和摹

仿以后,有位农村来的学生在写《难忘的二三事》时便学习了这一写法。文中叙述了他所难忘的一件事是:他小时候和邻居的孩子比赛游泳,他赢了以后就带领孩子们到自己的荔枝园里吃荔枝;第二天,他的母亲摘回和前一天同样鲜红的荔枝,但他却觉得比不上前一天的荔枝鲜甜可口。这里,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小作者是多多少少领略到了大文豪表现童趣的这一精髓了。 二、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应齐头并进 写作和阅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的素材,获得写作的技巧,从而提高写作的水平;反过来,写作是阅读的进一步深化,是阅读的结果。学生可以把阅读文章获得的精华、营养运用到作文中,然后又用这一精髓来指导、促进自己的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水平。所以,阅读可以促进写作,而写作又可以促进阅读,并且,这是一个由阅读到写作又回到阅读的良性循环过程。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读书看报,写写日记和点评文章等等,这些做法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一般来说都是一些“典范文章”。既然是“典范文章”,那么,它就必须起到“典范”的作用。对于初学写作的中学生来说,平时的作文还不是一种创作,它往往是一个摹仿的过程,因此,这些课文无疑是他们摹仿写作的最好的范文。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齐头并进。如果做到这一点,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然,丰富的写作营养就遗憾的流失了。 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将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在《荔枝蜜》

半命题作文教学指导

半命题作文:以——————的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1.斟酌已给出的半个题目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特长、写作内容等将其补全,成为全命题作文,巧妙地让陌生的新题变成自己熟悉的旧题,从容地完成一篇熟悉的作文。例如有关“读书”“亲情”“学校生活”之类的作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写过不计其数的文章,我们可以将2005年重庆中考作文题“那是一首歌”写成“读书经历是一首歌”“母爱是一首歌”“学习生活是一首歌。 2.注意审清题面要求,明确选材范围。如2003年湛江中考作文题要分清“生活”与“生命”的不同。 3.标题切忌大而空,要力求展示个性风采。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眉目”,它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格调、精神和色彩,好的标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4.立意要鲜明,集中,新颖。 例如:“生活因__更精彩”和“生命因__更精彩”都是半命题作文,限制较少。空缺处可以填名词、动词、形容词,如音乐、读书、挫折、爱等,也可以填短语,如得到关注、奋力拼搏、遭遇苦难等。题目一旦确立,就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彩链中挖掘出最耀眼、最闪光的那一节来写,要写出精彩的一瞬、精彩的场面、精彩的心灵感悟。总之,要突出精彩,突出填写的词语,突出主题。 其次,表达的角度要巧。在突出主旨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悬念、插叙、呼应、对比等技巧,要设计好文章的开头

和结尾,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行文中要注意反复点题。 另外,选材要新。要善于调动多种描写手段打动人,以此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偶尔停下来的感觉真好 人生是飞扬在生活中的风帆,航行在大海上,那茫茫的海面,等待着我们的是惊涛骇浪。生活道路上的荆棘,面对命运的一次次挑战,我们经常遍体鳞伤,与其一直艰难前行,不如偶尔停下来。偶尔停下来,是一种享受。 夜,月清寒如水,明亮如纱,好美。你曾欣赏过吗?阳光雨露,碧水蓝天,曾有多少文人墨客寄物抒情的自然恩赐。你曾在乎过吗?花开蝉鸣,叶落雪飘。你曾感觉过吗?朋友,长途跋涉中,何不偶尔停下来呢? 停下,停下来躺在草地上,请接受春的请柬。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寻找到叶的身影,花的踪迹。它们带你进入夏的门槛;停下来,望望夏夜的星空,接受秋的礼单,它带你追逐冬的步伐;停下来,品尝收获的喜悦,步入一个淳美的世界,这多么美好!享受后,起程,步伐是否会更加有力? 偶尔停下来,是一种需要。 当你追逐阳光奔跑时,当你在海中扬起生活之帆时。时而晴天霹雳,时而风起云涌,时而风雨交加,时而狂风大作,在你一次次潦倒在命运脚下,任凭被风雨蹂躏,朋友,何不偶尔停下来?

叶圣陶 课文只是个例子

例子说”: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是一种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语文教育理论,也是一门最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学科教育学,在叶圣陶整个教育思想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叶圣陶先生一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在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方面,造诣很深,提出了系统的教学理论。他对语文教材、课文有着精辟的阐述,给中国语文教学留下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教学经验。叶老1978年3月在北京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作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讲话中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他还多次提到“课文无非是例子”“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叶老认为,语文教材是从学生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读物中举出来的“例子”或“样品”,学生如果能够读懂这些篇章,也就能去阅读同类的东西,这是它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相似的见解称之为“例子说”。 叶老的“例子说”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和教材编写的原则、标准。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的体现,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选择“例子”,运用好“例子”,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子”的标准:文质兼美典范之作 什么文章可以作为“例子”?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例子”有什么标准呢?这儿的“例子”是指一篇篇文质兼美、具有语文教育功能、典范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语文教材就是由一篇篇范文——“例子”组成。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文章,要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还要适合教学。要科学合理,分量上恰如其分,要适应学生实际,操作上方便教师教学。叶老多次强调语文教材的选择标准,要从众多同类读物中精选,学生能够读懂这些“例子”或“样品,也就能去阅读同类的文章,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例子说”是叶老对语文教材的科学定位,也是他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科学的教材观念就要求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教学内容,并且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叶老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就表明,叶老的语文教材“例子说”是他“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语文教育思想必然体现。把“课文”称为“例子”、“样品”,并强调:“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由此可见,“例子”、“样品”很重要,作为教材的编者应把好选材关,要达到“例子”、“样品”的标准,真正起到“举一”的作用。我们现在看到的教材种类很多,国家、地方的都有,好的不少,既典范,又有代表性、时代性,还便于教学。但也看到有的教材选的篇目不典型,不规范,作为学生一般了解是可以的,但作为“例子”、“样品”,就显得不够格,我认为这样的文章可以放进课外读本中。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修订中应按标准选择“例子”。 “例子”的教学:明确目标教有所得 从理论上分析,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思想内容好,表达形式佳,堪称“例子”、“样品”,能够为阅读教学提供诸多方面的原料。“例子”是具体、典型的材料,从具体典型的材料出发,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由于语文训练

浅谈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相结合

浅谈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相结合 目前,语文教学往往把作文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割开来,讲读课文就单纯讲析,教写作就单纯教写作,认为作文教学纯粹是写的问题,与讲读无关,其实并非如此。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其中“写”更重要。从高考方面来说,作文要“写”,占的分数多;从将来方面来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写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论文等等,“写”也是基本的工作能力。 鉴于这种情况,课文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读,要在讲读的同时,还必须紧密结合作文教学,使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怎样才能结合起来呢?课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才能提高,才能写出好文章。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文本解读来促进写作。否则,是写不好文章的。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作者分析问题和写文章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具体方法如下。 一、课文教学渗透作文教学。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习写作技巧,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过去我在教学中,单讲作文,作文和课文分开讲,这样往往事倍功半。一讲作文就是什么写景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给学生谈了许多理论。可是这些理论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示例,学生学起来觉得很枯燥,也很难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出并强调学习课文中的有关写法,这对学生的作文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单单分析理解课文,而没有指出或没有强调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学生就不一定能灵活地运用这些好的写法。比如,《故乡的榕树》一文,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抒情技巧,抒发了思乡的深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点出文章运用的抒情技巧。首先是触景生情。作者住所附近的两颗榕树,引起作者回忆故乡的两颗老榕树,反映了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其次是绘景传情。作者进入回忆的第一段,用概括列举的方法描绘了家乡榕树的四周景色,不仅写出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同情,也表达了对老榕树的感激之情。再次是忆事抒情。这篇散文回忆了几件与老榕树有关的童年趣事,通过“忆事”抒发了对亲人的怀念之情。最后是直吐深情。作者在回忆故乡景物和故乡趣事时,有时按捺不住奔涌的激情,采取直接倾吐的的方法说出来,情感逼人。这样通过教师精心讲读课文的同时指出并强调了本文作者抒情技巧。课文教学一举两得,学生既领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学到了本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将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 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二、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课文教学中,根据教材题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精心选择写之“点”。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是根据文章的体裁来编排的,题材是丰富的。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立意的角度,教会学生应该怎样选择题材进行写作。但我们选择课文做作文示范要慎重,不能随便挑。换句话说,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