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形式规定的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形式规定的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形式规定的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形式规定的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形式规定的装配工艺过程。指定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工作是依据产品图样、验收技术条件、年生产纲领和现有生产条件等原始资料,满足优质,高产、低消耗、低劳动强度和无污染等要求,最装配工艺过程进行划分和规定。

广义地讲,产品及其部件的装配图,尺寸链分析图、各种装配工装的设计,应用图、检验方法图及其说明、零件装配时的补充加工技术要求、产品及部件的运转试验规范及所有设备图、以及装配周期图表等,均属于装配工艺规程范围内的文件。狭义上,装配工艺规程文件主要指装配单元系统图、装配工艺系统图,装配工艺过程卡片和装配工序卡片。

□发展中国家的质量观念和错误概念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已经认识到封闭式经济和缺乏竞争所引发的问题,他们正在采取纠正措施。但是,除市场条件外,还有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因素对工业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没有成功地使用现代管理工具,以及强调短期而不是长期目标。发展中国家提高质量的最大障碍是制造商缺乏经济效益的意识,质量只被看作一个社会理想的目标,质量给商业利益带来的好处是额外的。这是许多错误概念的结果。

□高质量意味高成本

这是有关质量的认识中最常见的一种。但是,对质量机制和制造工艺的新研究表明,高质量并不意味着高成本。重要的是,我们应懂得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质量是如何注入产品的。根据市场需要,质量首先以设计的形式在纸张上确定下来,而后,通过适当的制造工序,转换成实体产品。对更多的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R&D)可以显著地提高质量。同时,改善制造工艺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这已被日本和西方国家在工业产品大生产的范围内证实。计算机、消费用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的生产是最好的例证。在过去的20年里,这些产品的质量大幅度提高,而成本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所下降。

强调质量将导致降低生产力

生产部门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种误解,即好的质量应以数量为代价。这是在质量控制还仅处于对最终产品的实物检验阶段时的观点。在那种情况下,越加严格的检验要求只能使产品高比率的拒收。随着质量控制进一步发展,现代质量控制的重点已转移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预防方面。这样,从一开始就可以防止生产有缺陷的产品。质量改进通常可以带来较高的生产率,因此,努力提高质量与保证产品数量是相辅相成的。例如,质量保证(QA)的重要活动之一,是在产品生产之前进行设计评审。通过评审可以确定该设计是否能够真正满足用户声明或认定的要求,确定是否可以利用现有的装置和设备很容易地制造出产品来。为了能够使用最经济的制造工艺,必要时,可以对零部件的设计进行改动。另一项重要的质量活动是支架和紧固件的设计,它们是用以保证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精确地制造产品的不同部件。设计适当的支架和紧固件还可以减少工作负荷以及节省装配时间,从而直接提高生产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与质量相关的活动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使生产力得到提高。

□质量受工作文化和劳动力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经常认为其产品的低质量是由于缺乏质量意识和工人们不良的工作态度所致。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如果管理者能做到以下几点,工

人们是可以有责任感的。(1)对工序设备的操作者进行了全面的培训。

(2)将如何去做的详细指令告诉员工。

(3)建立一套证实和评估员工行动结果的方法。

(4)当发现结果不令人满意时,调整设备或工序。

对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制造商进行的公正的评估表明,在大多数工作场合,管理者没有提供这些要素。除了找出废品外,企业还需要在其管理体系内,对薄弱之处进行核查。

□质量可以通过严格的检验予以保证

在本世纪初,检验是第一个正式的质量控制手段,许多制造商至今仍相信质量可以通过严格的检验来改进。我们必须明确:检验仅是把好产品和坏产品分开,并不能自动地改进所制造产品的质量。最新的研究表明:虽然几乎所有的检验和质量控制活动都直接在车间里进行,但在车间发现的缺陷产品,有60—70%直接或间接地属于设计、工序和采购过程的失误。应该强调的是,质量控制不仅是由检验部门所进行的独立活动,必须让包括负责营销、设计、工艺、采购、生产、包装、发货和运输的所有部门参与。实际上,质量控制还必须包括原材料的供应商和消费者。理解用户的要求和获得他们对所使用产品的准确反馈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质量和竞争

决定一种产品销售成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包括市场条件、产品的特点及通过广告而树立的形象、用户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信贷工具。除垄断和产品短缺外,在所有的条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产品质量,这是许多用户所体会到的。依靠强大的媒介宣传攻势,任何产品的需求都可以创造出来,对这一观点虽然不少人有争议,但就产品的产出和首次销售而言,是有可能的。但是,重复和持续地销售却只能依赖于合理的成本和良好的产品质量。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产品,贸易将会失利。除非在垄断的条件下,否则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在生产低劣产品的情况下长久生存。遗憾的是,垄断和市场保护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数量可观的企业尽管生产劣质产品,仍可以继续经营,甚至赚取大量的利润。他们因此觉得很成功,而不再为提高质量做出努力。但是,随着贸易量的日益增长,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实行经济国际化这一工业政策,国内的竞争必将产生。如果企业不改变他们对质量的认识,将因此面临严重威胁。

□满足出口业务的质量要求

发展中国家企业所生产的用于出口的产品可以大体分为两类:

(1)出口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低质产品。

(2)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优质产品。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主要考虑的是价格,因此,企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廉价低质的产品相对容易些,这是出于这些产品能够在他们本国销售的相同原因。但是,这种手段不适用于欧洲和北美市场。在那些国家,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因此,出口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制造出能符合国际规范的产品。这里,我们应注意到,与安装新装置和新设备相比,改变工作文化和员工的质量观念是相对困难的,尤其是当企业的部分产品销往国内市场时。因此,有些企业虽然配制了能够按照国际规范生产产品的机器设备,但生产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量的产品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企业继而借助于完善的检验程序,挑出不符合出口标准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作为内销产品廉价售出。使用这种方法必然引起资金损失,因为,不符合规范的产品只能得到较低的收益。企业采用这种

方法,其产品价格将永远高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出口市场产品。依靠检验技术控制出口产品的另一个不利影响,是人们将永远不能确保生产出具有出口质量的产品。因此。在交付承诺中可能发生疏漏,这可能给企业的信誉和商业的长远利益带来严重影响。要在出口市场中获得成功,建立一套运转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其目的在于生产出全部合格的产品,而无论这些产品是供出口还是供国内使用。随着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质量好的产品,并且愿意花钱购买这些产品的消费者日益增多。今后,价格作为一种障碍的影响力将会变得越来越小。

□低质量出口产品的成本

制造成本的结构随产品特点和制造水平的不同有很大变化。通常条件下,原材料成本占45%,固定成本占25%,制造工作附加的价值占30%。假设税前利润为10%,原材料不能重新利用,那么,拒收一件产品带来的直接损失等于7 件合格产品的利润。这意味着那些希望在竞争激烈的出口市场中立足的企业,必然要优先考虑到质量管理的职能。低质量产品的成本通常与废品、返工和过多地检验和试验方面的成本有关。这些成本的产生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在大多数企业的帐目上很少见到它们。除此之外,低质量管理水平还导致了其他可以避免的成本产生,例如:

(1)由于设计较差和低效的制造工艺而产生的原材料的浪费现象。

(2)由于对供应商选择不当和低效的外购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而产生的大量库存。(3)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由于包装、贮存和搬运不当而产生的损失和质量降低。

(4)由于工艺能力的有关数据处理不当、工作规划不完善和错误的保护性维护,而造成的工作和机器搭配不协调。

(5)为了与供应商和用户一起找出质量问题以及发现操作者们的其他责任的缺陷,而在操作过程中浪费的时间和金钱。

(6)由于交货误期和不符合要求而接受的惩罚。

鉴于上述成本通常不记录在案,管理者因此很少意识到它们,不去研究控制它们的方法。在发达国家,低质量产品中可以避免的成本从15%到25%不等,发展中国家可能占30%以上。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质量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这可以激励他们在出口市场中竞争。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可归纳权为: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和调整装配法四大类。(见教材P234)

一、互换装配法(见教材P234)

采用互换法装配时,被装配的每一个零件不需作任何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用互换法装配,其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精度。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互换装配法可分为完全互换装配法和不完全互换装配法,现分述如下:

1.完全互换装配法 (见教材P234)

(1)定义:在全部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不需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完全互换法。

(2)特点:

优点:装配质量稳定可靠(装配质量是靠零件的加工精度来保证);装配过程简单,装配效率高(零件不需挑选,不需修磨);易于实现自动装配,便于组织流水作业;产品维修方便。

不足之处: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在组成环数较多时,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规定得严,零件制造困难,加工成本高。

(3)应用:完全互换装配法适用于在成批生产、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少或组成环数虽多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结构。

(4) 完全互换法装配时零件公差的确定:

1)确定封闭环:

封闭环是产品装配后的精度,其要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封闭环的公差T0由产品的精度确定。

2)查明全部组成环,画装配尺寸链图:

根据装配尺寸链的建立方法,由封闭环的一端开始查找全部组成环,然后画出装配尺寸链图。

3)校核各环的基本尺寸:

各环的基本尺寸必须满足下式要求: Ao=ΣAi-ΣAi 即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4)决定各组成环的公差:

各组成环的公差必须满足下式的要求:To≥ΣTi 即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不允许大于封闭环的公差。

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Tp可按下式确定:

Tp=To/m 式中:m----为组成环数。

各组成环公差的分配应考虑以下因素:

a)孔比轴难加工,孔的公差应比轴的公差选择大一些;例如:孔、轴配合H7/h6。b)尺寸大的零件比尺寸小的零件难加工,大尺寸零件的公差取大一些;

c)组成环是标准件尺寸时,其公差值是确定值,可在相关标准中查询。

5)决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a)先选定一组成环作为协调环:协调环一般选择易于加工和测量零件尺寸;b)包容尺寸(如孔)按基孔制确定其极限偏差:即下偏差为0;

c)被包容尺寸(如轴)按基轴制确定其极限偏差:即上偏差为0。

6)协调环的极限偏差的确定:

根据中间偏差的计算公式:

0=Σ△

i

-Σ△

j

式中:△

0---为封闭环的中间偏差,△

=(ES

+EI

)/2;

Σ△i、Σ△j---分别为所有增环的中间偏差之和、所有减环的中间偏差之和。求出协调环的中间偏差,再由协调环的公差求出上下偏差为:

ES=△+T/2 EI=△-T/2

2.统计互换装配法(不完全互换装配法)(见教材P236)

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装配过程虽然简单,但它是根据增环、减环同时出现极值情况来建立封闭环与组成环之间的尺寸关系的,由于组成环分得的制造公差过小常使零件加工产生困难。完全互换法以提高零件加工精度为代价来换取完全互换装配有时是不经济的。

统计互换装配法又称不完全互换装配法,其实质是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使零件容易加工,但这会使极少数产品的装配精度超出规定要求,但这种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尤其是组成环数目较少,产品批量大量,从总的经济效果分析,仍然是经济可行的。

统计互换装配方法的优点是:扩大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零件制造成本低;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不足之处是:装配后有极少数产品达不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须采取另外的返修措施。大数互换装配方法适用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数又多的机器结构。

二、选择装配法(见教材P238)

1、选择装配法定义:是将装配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选择装配法。适用场合:装配精度要求高,而组成环较少的成批或大批量生产。

2、选择装配法种类

?直接选配法:

(1)定义:在装配时,工人从许多待装配的零件中,直接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配法,称为直接选配法。

(2)特点: 1)装配精度较高; 2)装配时凭经验和判断性测量来选择零件,装配时间不易准确控制; 3)装配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分组选配法:

(1)定义:将各组成环的公差相对完全互换法所求数值放大数倍,使其能按经济精度加工,再按实际测量尺寸将零件分组,按对应的组分别进行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配法,称为分组选配法。

(2)应用: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精度要求特别高同时又不便于采用调整装置的部件,若用互换装配法装配,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过小,加工很困难或很不经济,此时可以采用分组选配法装配。

(3)分组选配法的一般要求:(见教材P238)

1)采用分组法装配最好能使两相配件的尺寸分布曲线具有完全相同的对称分布曲线,如果尺寸分布曲线不相同或不对称,则将造成各组相配零件数不等而不能完全配套,造成浪费。

2)采用分组法装配时,零件的分组数不宜太多,否则会因零件测量、分类、保管、运输工作量的增大而使生产组织工作变得相当复杂。

(4)分组法装配的特点:主要优点是:零件的制造精度不高,但却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组内零件可以互换,装配效率高。不足之处是:增加了零件测量、分组、存贮、运输的工作量。分组装配法适用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又要求特别高的机器结构。

三、修配装配法(见教材P240)

1、定义:是将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装配时,通过改变尺寸链中某一预先确定的组成环尺寸的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法,称为修配装配法。

采用修配法装配时,各组成环均按该生产条件下经济可行的精度等级加工,装配时封闭环所积累的误差,势必会超出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为了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装配时须修配装配尺寸链中某一组成环的尺寸(此组成环称为修配环)。为减少修配工作量,应选择那些便于进行修配的组成环做修配环。在采用修配法装配时,要求修配环必须留有足够但又不是太大的修配量。

2、修配装配法的特点:主要优点是:组成环均可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不足之处是: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3、应用:修配装配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多而装配精度又要求较高的机器结构。

四、调整装配法(见教材P242)

1、定义: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在机器结构中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来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称为调整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与修配装配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在以装配精度要求为封闭环建立的装配尺寸链中,除调整环外各组成环均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由于扩大组成环制造公差累积造成的封闭环过大的误差,通过调节调整件(或称补偿件)相对位置的方法消除,最后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调节调整件相对位置的方法有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等三种。

2、调整装配法的特点:主要优点是:组成环均可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装配效率比修配装配法高。不足之之处是要另外增加一套调整装置。

3、应用:可动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适用于在小批生产中应用,固定调整法则主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近两年,随着公司在行业市场运行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产品的各类质量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目前,产品质量问题已经是困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点基础。我们公司应该加大力度规范质量管理细节,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促发展。“只有客户的满意,才有骏马的发展”必须要切实的落实到实处,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需要。各部门、各工序都应加强产品质量意识,对产品质量严格控制,采取预防为主的质量措施,减少质量事

故的发生;大力提高员工的产品质量意识,在实际生产中,培养员工的自检、互检、专检意识和产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意识,从而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和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如果问大家,公司靠什么生存?大家一定会毫不含糊地回答:利润。利润从哪里来?学过财务的人都知道:利润=收入-支出。那么影响收入和支出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从大的方面来说,有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再细化下去,有产品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原材料采购价格、安全管理、人力成本、设备维修成本等等。在我们参与生产的产品中,质量是否达到了顾客的要求?有没有被退货?许多日常工作,我们是否都做好了?是否存在经常被上级指正或批评?是否经常要返工?由于自己工作的失误,有无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这些看似与利润无直接关系的事,时刻都在影响公司的利润。不管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确保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是必须要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作为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应加强产品的质量意识,有质量才能保住公司的生存,有公司的生存才能保住自己的工作。如果说抱着“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的思想,在哪里都抱着一种混日子的态度,那么你这一生的确有些悲哀,无论在哪里都不会长久的生存下去。

公司从07年就已经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因此将08年作为产品的质量年,眼看着又是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产品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随着产品的增多,出现的质量问题也随之增多。也可能是

由于销售额的上升缩紧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也可能是由于产品使用地域环境的不同、客户要求的不同,而使产品达不到用户的满意。但无论原因如何,我们都不能将质量忽视。因为公司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合理,顾客才乐于购买我们的产品,公司才会因此而获得利润,并以此保障广大员工的生活,公司才得以健康发展。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更多质量优良的产品——这是顾客共同的愿望,因此公司必须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确保源源不断的利润。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服务等均比不上别家公司,那么就不会有人购买它的产品,更谈不上赚取利润,而没有利润的公司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关门。质量良好的产品,是每一个顾客所热切希望的,同样,质量良好的工作结果,也是每一位上级所热切希望的,因此,我们要按照程序要求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开展各项工作。如果一件工作或一个产品做完之后,才发现其质量不合格,那不仅浪费了劳力,也浪费了时间和原材料,因此,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能够及早发现质量不良的情形或先兆,就可减少或避免无谓的浪费。有的产品在某些员工怀着侥幸心理的情况下,出厂之前都未曾发现质量问题,到了现场才发现配置不全,甚至投运了一年半载才发现质量不合格,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弥补,还给公司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说被竞争对手抓住了把柄,再添油加醋的传播,对公司的生存就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质量问题上对于顾客而言,100-1=0,也就是说 1%的微小质量错误,却可能带来100%的损失。关于质量意识问题,我们不得不提海尔:海尔传播质量意识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曾轰动全国,而后被广泛传

为佳话的砸冰箱事件,用海尔人的话说,那不是砸烂76台冰箱,而是砸烂了原来低劣的质量意识(砸烂的76台冰箱不是不能用,而是存在缺陷,如外观有瑕疵,当时买冰箱都凭票供应,流向市场就是畅销货,因此有许多老工人希望能处理给他们,砸冰箱时他们都泪流满面。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这76台冰箱当时不砸的话,也就没有今天辉煌的海尔)。以低劣的质量意识能够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这是不可想象的。

咱公司也不是说做了一单生意就不做了,也不是说干了今年就洗手不干了。公司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给客户留下好的口碑。公司有名气了,作为员工的我们也都是值得骄傲的。作为任何一个部门的员工,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思想决定行动”,品质是由人做出来的,品质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如果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发生偏差,则品质体系再完善,品质控制方法再先进也没用。如果有正确的质量观念,则在工作中把质量放在首位。相反,就会反感,忽视质量工作,更谈不上把质量放在首位。思想决定行动,绝大多数是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意识决定了生产作业的产品质量状况。如果你认为生产产品的质量问题比率在97%是合理的,那么你就一定不会持续改善这3%的次品率;如果你认为生产过程中堆积产品是很正常的事,那么你就一定不会去改善那些产品堆积的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你一定不会再想办法去完成它。因而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质量观念,那就是所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第一次就要将事情做好。对于产品,我们必须第一次就把质量做好,避免返工以浪费材料、时间和人力,从而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生产。而对于程序和工作步骤方面,第一次就做好,更可以避免相关人员在按照这些程序或指引工作时出现错误。所谓产品质量,并不只是质检部的事,也不仅是制造公司的事情,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人都必须为产品的质量负责。设计室负责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质量,供应部负责采购件的产品质量,制造公司负责生产产品和外协加工产品质量,质检部负责对产品进行抽检和测试以确保以上这些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和行业标准要求,各销售人员负责与客户索取到正确参数及配置,提供出特殊的注意事项及产品运行现场的特殊工况等等。只有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从产品的设计到运行一系列环节,都严格的执行,才能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

总之,要想提高公司产品质量,首先是要加强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培养,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其次要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学习,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有本岗位的专业知识,加强学习,精通业务,才能更好的确保产品的质量,才能更好的维护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

机械结构件装配工艺标准 机械结构装配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公司产品机械结构件装配加工的过程,本标准规定了一般机械结构,比如孔轴配合,螺丝、螺栓连接等等装配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的装配。 2引用标准 (1)JB T5994 机械装配基础装配要求 (2)GB 5226 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3)GB 6557 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 (4)GB 6558 挠性转子的平衡评定准则 (5)GB 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6)GB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7)GB 9239 刚性转子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 (8)GB 10089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9)GB 10095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10)GB 10096 齿条精度 (11)GB 11365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12)GB 11368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3 机械装配专业术语 3.1.1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1.2 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过程的总称。 3.1.3 典型工艺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征进行分类、分组,对同组零件制订的统一加工方法和过程。 3.1.4 产品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5 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6 工艺性分析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7 工艺性审查在产品工作图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8 可加工性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 3.1.9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3.1.10 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1.11 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和各种技术文件。 3.1.12 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

机械装配 标准与方法 第一节零部件的清洗 一, 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二, 清洗设备及装配件表面的防锈油脂,宜采用下列方法: 1,对设备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现行国家 标准《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轻柴油》,乙醇和金属清洗剂进行擦洗和涮洗;金属清洗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十一的规定. 2,对中,小型状较复杂的装配件,可采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时间随清洗液的性质,温度和装配件的要求确定,宜为2-20min,且宜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结合清洗;采用加热浸洗时,应控制清洗液温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触容器壁. 3,对形状复杂,污垢粘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蒸汽,热空气,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清洗液进行喷洗;对精密零件,滚动轴承等不得用喷洗法. 4,当对装配件进行最后清洗时,宜采用超声波装置,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进行超声波清洗. 5,对形状复杂,油垢粘附严重,清洗要求高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三氯乙烯和碱液等进行一喷联合清洗. 三, 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进行清洗. 四, 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应采取防返锈措施.五, 设备组装时,一般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入深度应小于0.2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入;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前后均不得入.六, 带有内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七, 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和气密检查. 螺栓,键,定位销的装配 一, 装配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 2,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3,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1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机器的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a)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 a)套件(合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 的。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a)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的。如, 主轴组件。 a)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而构成的。 如,车床的主轴箱。部件的特征:是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 的功能。 2各种生产类型的装配特点: 3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 3.1装配精度: 为了使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必须保证其装配精度。机器的装配精度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相互位置精度: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之间的距离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

如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等 (2)相对运动精度: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速度上的精度。如传动精度、回转精度等。 (3)相互配合精度:指配合表面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量。 3.2装配尺寸链 (1)装配尺寸链的定义: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称为装配尺寸链。 (2)装配尺寸链的分类: 1)直线尺寸链:由长度尺寸组成,且各环尺寸相互平行的装配尺寸链。 2)角度尺寸链:由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组成的装配尺寸链。 3)平面尺寸链:由成角度关系布置的长度尺寸构成的装配尺寸链。(3)装配尺寸链的建立方法: 1)确定装配结构中的封闭环; 2)确定组成环: 从封闭环的的一端出发,按顺序逐步追踪有关零件的有关尺寸,直至封闭环的另一端为止,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即构成一个装配尺寸链。 (4)装配尺寸链的计算: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极值法和统计法。前面介绍的极值法工艺尺寸链基本计算公式,完全适用装配尺寸链的计算。4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装配方法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可归纳权为: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和调整装配法四大类。

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第五章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本章要点: 装配方法 装配尺寸链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自动装配 第一节概述 一、机器装配: 机械装配是按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构成机器的零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过程。装配是机器制造中的后期工作,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机器装配基本作业: 清洗 连接 校正、调整与配作 平衡 验收、试验 三、机器装配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 相互运动精度 相互配合精度

四、装配组织形式 第二节装配方法与装配尺寸链一、装配方法:

二、装配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 ?确定封闭环:通常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就是装配精度要求 ?装配尺寸链查找方法:取封闭环两端的零件为起点,沿装配精度要求的位置方向,以装配基准面为联系线索,分别查明装配关系中影响装配精度要求的那些有关零件,直至找到同一基准零件或同一基准表面为止。所有零件上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 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便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最少环数)原则 ?组成装配尺寸链时,应使每个有关零件只有一个尺寸列人装配尺寸链。相应地,应将直接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那个位置尺寸或位置关系标注在零件图上?又称一件一环原则 装配尺寸链的完全互换法 ?采用极值算法计算装配尺寸链 ?封闭环公差的分配 1)当组成环是标准尺寸时(如轴承宽度,挡圈的厚度等),其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为确定值 2)某一组成环是不同装配尺寸链公共环时,其公差大小和位置根据对其精度要求最严的那个尺寸链确定 3)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公差分配方法,如等公差法,等精度法或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等 4)各组成环公差带位置按入体原则标注,但要保留一环作“协调环”,协调环公差带的位置由装配尺寸链确定。协调环通常选易于制造并可用通用量具测量的尺寸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二)适用专业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三)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课时为76标准学时。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对应模具制造岗位、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岗位、机械制造岗位、夹具设计岗位、产品质量检测员岗位、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员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技能知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形成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二)相关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设备》、《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零件》。 后续课程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工艺》、《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真实模具产品生产任务、生产实际产品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各种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除了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模具制造方法,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专业知识以外,通过课内实训、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礼仪习惯及工作素养以及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加工等毛坯成型加工的工艺过程; (2)掌握工件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3)掌握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精度、表面质量的分析方法; (5)掌握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2.能力目标 (1)能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毛坯加工方法 (2)会编制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 (3)会分析产品的制造精度、表面质量 (4)能对机床进行装配方法进行选择 (5)会查阅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 3.素质目标 (1)具有不怕吃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 (2)能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执行工作规范的工作习惯,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6)具有目标追求毅力。(包括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过程

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过程 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有互换装配法和非互换装配法。由于模具生产属单件生产,又具有成套性和装配精度高的特点,所以目前模具装配以非互换法为主。随着模具技术和设备的现代化,模具零件制造精度将逐渐满足互换法的要求,互换法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 在学习模具装配方法之前,首先了解装配尺寸链的概念。 1.装配尺寸链 任何产品都是由若干零、部件组装而成的。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在保证各个零部件质量的同时,保证这些零、部件之间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及装配技术要求。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装配工艺的制定以及解决装配质量问题等,都要应用装配尺寸链的原理。 在产品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表面或轴线间的距离)或相互位置关系(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等)所组成的尺寸链,叫做装配尺寸链。其特征是封闭性,即组成尺寸链的有关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连接构成封闭图形,没有开口,如图8.1.1所示。组成装配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装配尺寸链环,图8.1.1共有5个尺寸链环,尺寸链环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两大类。 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就是装配后的精度和技术要求。这种要求是通过将零件、部件等装配好以后才最后形成和保证的,是一个结果尺寸或位置关系。在装配关系中,与装配精度要求发生直接影响的那些零件、部件的尺寸和位置关系,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组成环分为增环和减环。

a)装配简图 b)装配尺寸链图 图8.1.1装配尺寸链 (1)封闭环的确定 在装配过程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它往往是装配精度要求或是技术条件要求的尺寸,用A 0表示。在尺寸链的建立中,首先要正确地确定封闭环,封闭环找错了,整个尺寸链的解也就错了。 (2)组成环的查找 在装配尺寸链中,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组成环,用A i 表示,如图8.1.1中A 1、A 2、A 3、A 4。由于尺寸链是由一个封闭环和若干个组成环所组成的封闭图形,故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尺寸变化必然引起封闭环的尺寸变化。当某个组成环尺寸增大(其他组 成环尺寸不变),封闭环尺寸也随之增大时,则该组成环为增环,以i A 表示,如图8.1.1中 A 3、A 4。当某个组成环尺寸增大(其他组成环不变),封闭环尺寸随之减小时,则该组成环 称为减环,用i A 表示,如图8.1.1中的A 1、A 2。 为了快速确定组成环的性质,可先在尺寸链图上平行于封闭环,沿任意方向画一箭头,然后沿此箭头方向环绕尺寸链一周,平行于每一个组成环尺寸依次画出箭头,箭头指向与封闭环相反的组成环为增环,箭头指向与封闭环相同的为减环,如图8.1.1b )所示。 2.装配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 计算装配尺寸链的目的是要求出装配尺寸链中某些环的基本尺寸及其上、下偏差。生产中一般采用极值法,其基本公式如下: ∑∑-+==- =1 1 1 0n m i i m i i A A A (8.1.1)

机械装配工艺

机械装配工艺 第一节机械装配概述 一部机械产品往往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成,装配就是把加工好的零件按一定的顺序和技 术连接到一起,成为一部完整的机械产品,并且可靠地实现产品计的功能.装配处于产品 制造所必需的最后阶段,产品的质量(从产品设计,零件制造到产品装配)最终通过装配得 到保证和检验.因此,装配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制订合理的装配工艺,采用有BR>效的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对保证很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 任何产品都由若干个零件组成.为保证有效地组织装配,必须将产品分解为若干个能进 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零件是组成产品的最小单元,它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机械装配中,一般先 将零件装成套件,组件和部件,然后再装至成产品. 套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而构成,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套件 中唯一的基准零件是为联接相关零件和确定各零件的相对位置.为套件而进行的装配称套 装.套件的主要因工艺或材料问题,分成零件制造,但在以后的装配中可作为一个零件,不 再分开.如双联齿轮.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组件中唯一的基准零件用于联 接相关零件和套件,并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为形成组件而进行的装配称组装.组件中可以 没有套件,即由一个基准零件加若干个零件组成,它与套件的区别在于组件在以后的装配中 可拆.如机床主轴箱中的主轴组件.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而构成.部件中唯一的基准零件 用来联接各个组件,套件和零件.并决定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为形成部件而进行的装配称 部装.部件在产品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用.如机床中的主轴箱.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就成为整个产品.同样一部产品 中只有一个基准零件,作用与上述相同.为形成产品的装配称总装.如卧式车床便是以床身 作基准零件,装上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等部件及其它组件,套件,零件构成. 二,机械装配基本工作内容1,清洗 主要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污及机械杂质. 2,连接 装配中的连接方式往往有两类: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可拆连接指在装配后可方便拆 卸而不会导致任何零件的损坏,拆卸后还可方便地重装.如螺纹连接,键连接等.不可拆连 接指装配后一般不再拆卸,若拆卸往往损坏其中的某些零件.如焊接,铆接等. 3,调整 包含平衡,校正,配作等.平衡指对产品中旋转零,部件进行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 以防止产品使用中的出现振动.校正指产品中各相关零,部件间找正相互位置,并通过适当 的调整方法,达到装配精度要求.配作指两个零件装配后固定其相互位置的加工,如配钻, 配铰等.亦有为改善两零件表面结合精度的加工,如配刮,配研及配磨等.配作一般需与校 正调整工作结合进行. 4,检验和实验 产品装配完毕,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对产品进行较全面的检验和实验工作,合 格后方准出厂. 装配工作除上述内容外,还有油漆,包装等. 三,机械装配精度 1,装配精度内涵

装配工艺规范(20210130024917)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机械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一、作业前准备 1、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 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二、基本规范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三、联接方法 1、螺栓联接 A ?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 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 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2、销连接 A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B ?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3、键联接 A.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B.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C?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4、铆接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1、装配: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2、零件是组成机械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零件一般装配成合件、组件或部件后在装配到机器上。 3、合件也称为套件,是由若干个零件永久联接而成或联接后再经加工而成。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4、零件的加工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基础。一般情况下,零件的精度越高,装配出的机械质量,即装配精度也越高。零件加工的精度直接影响相应的装配精度。 5、产品的性能评定与质量标准 产品性能的评定包括: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指标。 产品质量的评定技术性文件:质量标准。 6、装配精度的概念: 装配质量:包括装配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 装配精度——装配的几何参数精度,包括:配合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 7、装配尺寸链:装配过程中,由参加装配零件的相关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 8、装配尺寸链的类型 直线尺寸链:尺寸的环均为长度尺寸且互相平行。 角度尺寸链:尺寸的环为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 平面尺寸链:尺寸链为处于同一平面内成角度关系的长度尺寸构成。 空间尺寸链:尺寸链由三维空间的长度尺寸组成。 9、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极值法和概率法。 10、装配的分类:组件装配、部件装配、总装装配 11、装配方法: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调整装配法、修配装配法 12、圆柱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 (1)机械拆卸法 (2)液压法 (3)压油法 (4)温差法 13、齿侧间隙的检查:压铅丝检验法、百分表检验法 15、常用的装配工艺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纹联接、过盈联接、粘接、铆接、校正等。 16、根据产品的装配要求和生产批量,零件的装配有修配、调整、互换和选配4种配合方法。 17、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18、按照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是否移动,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类。 19、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形式规定的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形式规定的装配工艺过程。指定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工作是依据产品图样、验收技术条件、年生产纲领和现有生产条件等原始资料,满足优质,高产、低消耗、低劳动强度和无污染等要求,最装配工艺过程进行划分和规定。 广义地讲,产品及其部件的装配图,尺寸链分析图、各种装配工装的设计,应用图、检验方法图及其说明、零件装配时的补充加工技术要求、产品及部件的运转试验规范及所有设备图、以及装配周期图表等,均属于装配工艺规程范围内的文件。狭义上,装配工艺规程文件主要指装配单元系统图、装配工艺系统图,装配工艺过程卡片和装配工序卡片。 □发展中国家的质量观念和错误概念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已经认识到封闭式经济和缺乏竞争所引发的问题,他们正在采取纠正措施。但是,除市场条件外,还有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因素对工业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没有成功地使用现代管理工具,以及强调短期而不是长期目标。发展中国家提高质量的最大障碍是制造商缺乏经济效益的意识,质量只被看作一个社会理想的目标,质量给商业利益带来的好处是额外的。这是许多错误概念的结果。 □高质量意味高成本 这是有关质量的认识中最常见的一种。但是,对质量机制和制造工艺的新研究表明,高质量并不意味着高成本。重要的是,我们应懂得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质量是如何注入产品的。根据市场需要,质量首先以设计的形式在纸张上确定下来,而后,通过适当的制造工序,转换成实体产品。对更多的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R&D)可以显著地提高质量。同时,改善制造工艺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这已被日本和西方国家在工业产品大生产的范围内证实。计算机、消费用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的生产是最好的例证。在过去的20年里,这些产品的质量大幅度提高,而成本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所下降。 强调质量将导致降低生产力 生产部门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种误解,即好的质量应以数量为代价。这是在质量控制还仅处于对最终产品的实物检验阶段时的观点。在那种情况下,越加严格的检验要求只能使产品高比率的拒收。随着质量控制进一步发展,现代质量控制的重点已转移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预防方面。这样,从一开始就可以防止生产有缺陷的产品。质量改进通常可以带来较高的生产率,因此,努力提高质量与保证产品数量是相辅相成的。例如,质量保证(QA)的重要活动之一,是在产品生产之前进行设计评审。通过评审可以确定该设计是否能够真正满足用户声明或认定的要求,确定是否可以利用现有的装置和设备很容易地制造出产品来。为了能够使用最经济的制造工艺,必要时,可以对零部件的设计进行改动。另一项重要的质量活动是支架和紧固件的设计,它们是用以保证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精确地制造产品的不同部件。设计适当的支架和紧固件还可以减少工作负荷以及节省装配时间,从而直接提高生产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与质量相关的活动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使生产力得到提高。 □质量受工作文化和劳动力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经常认为其产品的低质量是由于缺乏质量意识和工人们不良的工作态度所致。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如果管理者能做到以下几点,工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一、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1)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 (2)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 (3)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4)分析和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1)装配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尺寸大小和重量,以及产品的生产纲领。

(2)装配组织形式: 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体积、重量大的设备的装配。 2)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点工作的总和就是整个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1)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进行分级装配;(2)确定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 (3)根据基准零件确定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 (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如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 (2)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3)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 (4)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 (5)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

机械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

机械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 作业前准备 (1) 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表等,直至项目 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 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 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1 基本规范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 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 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 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 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 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联接方法 (1)螺栓联接 A.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 1 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 , 钉头应埋入机件内 , 不得外露。 B.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 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 , 螺栓应露出螺母 1-2 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 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详解】

机械装备工艺规程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一、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1)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 (2)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 (3)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4)分析和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1)装配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尺寸大小和重量,以及产品的生产纲领。(2)装配组织形式: 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体积、重量

大的设备的装配。 2)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点工作的总和就是整个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1)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进行分级装配; (2)确定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 (3)根据基准零件确定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 (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如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 (2)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3)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 (4)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 (5)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机器的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机械设计的装配工艺性要点

机械设计的装配工艺性 关键词机械产品;装配工艺;装配精度0引言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不能单单以实现某种功能而盲目的设计一个产品。在设计时要将零部件的工艺性同整个机器装配工艺性结合起来,使零部件的设计的更合理。 1 装配单元的划分 在产品设计中要将整台机器划分成套件、组件、部件的装配单元。由于各装配单元可以平行作业,实现了装配分级,由此大大缩短了装配周期提高了效率,更便于保证组装精度与方便维修。 比如钻机,将变速箱的输出轴与转盘轴分开,制成两根轴,用联轴器联接,变速箱与转盘分成两组部件可以各自单独装配。简化了装配工作量,易于保证装配精度。 在设计产品时不仅要考虑装配的分级作业,还要考虑可以分开进行试验。如设计产品中的某一部件转子时可以单独进行动平衡试验等。 2 简化装配操作降低装配难度 零件的结构设计中,在满足其加工工艺性条件下要尽量减少装配操作降低装配难度,以提高装配周期与装配精度。 如图1所示设计此类的齿轮时 (a)是用螺栓连两齿轮,(b)是整体式结构,(b)的设计中在保证加工工艺性的前提下就比较合理,减少了装配操作。 在零件的连接设计中,选择合理的连接方式。比如设计标牌安装时有些设计人员就不考虑装配难易程度。方案1:在标牌安装表面配钻丝底孔,套口,最后用螺钉连接成。方案2:在标牌安装表面配钻孔后直接用铆钉铆接成。根据装配难易程度可知方案2比较合理。如果在工况合理的情况下标牌也可以直接粘接成。 3 合理的安装措施保证组装精度 3.1 采用结构措施补偿误差 比如在一对圆柱齿轮啮合,使小齿轮比大齿轮稍宽一点,避免了在装配误差时仍能使两齿轮正确啮合。 3.2 采用定位基准补偿误差

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装配详细说明 一、装配工艺 1.按图尺寸检查所有零件的水、气、油路孔并去毛刺,吹干净(特别是油孔)装好中堵、堵头,用顶针、镶针来检查顶针、镶针孔,配合间隙以用手轻轻推进为好。 2.试装主镶件,检查与模框的配合,装不进去时,按零件图基准,单面或双面修磨主镶件,对滑块限位面在主镶件上的,主镶件外形尺寸单面磨小不能超过0.02毫米 3.斜顶杆配入主镶件,斜顶杆顶部形面与主镶件形面接平(以受压后稍低为好)配好后拆下斜顶杆上油。 4.按图尺寸检查所有的小镶件、镶针、内滑块的配合尺寸,倒角去毛刺后分别装入主镶件,配合间隙视零件大小以单面小0.01到0.015毫米为好,如遇不能达到要求时以加工外形为原则,凡从正面装入的小镶件全部用螺丝固定。 5.检查整套模架有否在搬运加工过程中碰撞而产生的变形(凸起)视情况用锉刀或油石修平,吹、擦、吹把水、气、油路孔、螺丝孔彻底搞干净。装入密封圈,把组装好的动、定模主镶件再吹一遍装入模板用螺丝固定(螺丝必须对角慢慢旋紧)装冷水接头、连接水管试压,确认后拆下水管、接头。 6.滑块耐磨片表面应有0.05毫米左右余量待配,装上滑块、压条,配准滑块到位,当滑块的头部与主镶件封料口有余量时要看清该零件的工艺卡片或与工艺人员沟通了解应加工哪一个零件,装好滑块斜面上的耐磨片。 7.合模前先把滑块拆掉,装上直身锁、精定位,看清工艺卡片有否特殊要求,有细长、薄型芯需要插穿的,小模具人工合模时,模具必须竖起来用小的铜榔头轻轻合模,稍有感觉立即分开,重复此动作直到有其它零件接触方可正常合模。 8.小镶件有余量需要修磨时以修凸模为原则、分型面需要修磨时以修凹模为原则,所有被修磨的面不能塌角,遇到避空位碰穿时,余量不多可先打磨,合模完成后上机床重新加工,总之所有部位仍应保持横平竖直圆是圆角是角。 9.装上滑块再次合模,滑块耐磨片角度有误差时应先检查,纠正后继续合模,不容将错就错造成耐磨片不平行,螺丝柱头高出耐磨片时不能车、磨柱头,如果时间紧,先车、磨柱头但事后必须纠正。 10.垫上大于顶出高度的木块,放上顶针固定板、插入回程杆开始装顶针,装入时的手感以拇指轻轻推进为好,包括带定位的顶针,当手感很紧时应检查顶针固定板与动模板的位置偏差或动模板避空孔不直所致,误差在0.2毫米之内时可通过放大孔来解决,超过时应与设计或工艺沟通,不可强行敲入,顶针台阶不能高出平面,而且至少要看见光线表示台阶低于平面,如果看不见光线,可用铜榔头边转顶针边敲,如果高出平面,可用红丹检查孔口圆角、测量台阶厚度,在台阶厚度没有超差的情况下不能修磨台阶,清洁表面装上顶针垫板及模脚底板包括支承柱、垃圾钉,上紧模脚螺丝。

装配工艺规范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机械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 一、作业前准备 1、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二、基本规范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1、螺栓联接 A.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2、销连接 A.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B.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3、键联接 A.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B.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C.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4、铆接 A.铆接的材料和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铆钉孔的加工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B.铆接时不得破坏被铆接零件的表面,也不得使被铆接零件的表面变形。 C.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铆钉的头部必须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

机械装配工艺设计规范流程~设计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一、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1)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 (2)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 (3)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4)分析和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1)装配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尺寸大小和重量,以及产品的生产纲领。 (2)装配组织形式: 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体积、重量大的设备的装配。

2)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点工作的总和就是整个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1)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进行分级装配;(2)确定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 (3)根据基准零件确定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 (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如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 (2)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3)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 (4)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 (5)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机械制造工艺习题1.doc

习题一(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1) 一、填空题 1、生产过程包括:、、、等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对象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的过程称为,其用来指导生产的文件称为。 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所组成;在每一个工序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又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在每一个安装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工序是依据是。 3、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和。 4、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毛坯有:、、、及其它毛坯等。 5、根据基础基准的应用场合和作用不同,基准可分为:和两大类。而工艺基准又可分为:、、和。 6、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 、。 7、在机械加工中,零件的加工阶段通常有:、、 和四个加工阶段。 8、机械加工中的预备热处理方法有:、、和四种。 9、机械加工中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有:、和三种。 10、在安排机械加工顺序时,一般应遵循的有:、、 和的原则。 11、加工余量可分为和。 12、标注工序尺寸公差时,一般毛坯尺寸公差采用;最后一道工序标注;而中间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一般按标注;即对包容表面(孔),其基本尺寸 是,公差表现为;对被包容表面(轴),其基本尺寸是,公差表现为。 13、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和、、和。 14、尺寸链由组成,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 而根据对的影响情况不同,又可以将分为 和。 15、余量确定方法有:、和三种,工序尺寸除与余量及设计尺寸有关外还与基准有关,其解算方法有和两种。 16、在机械加工中,缩短基本时间的工艺措施有:、和 等措施。 17、工艺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中与工艺过程的那一部分成本,一般分为:和两种。

二、问答题 1、什么是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2、试述分析零件技术要求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选择毛坯种类时,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4、在确定表面加工方法时,需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 5、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 6、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通常在哪些场合需要安排检验工序? 7、什么是封闭环?它有何特点? 8、什么是工序尺寸?其公差的标注原则是什么? 9、什么是尺寸链?它有何特征?

机械装配工艺守则

机械装备工艺守则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一、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1)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 (2)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 (3)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4)分析和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1)装配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尺寸大小和重量,以及产品的生产纲领。(2)装配组织形式: 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体积、重量大的设备的装配。 2)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点工作的总和就是整个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1)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进行分级装配; (2)确定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 (3)根据基准零件确定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 (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如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 (2)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3)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 (4)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 (5)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机器的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1、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 2、套件(合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3、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的。如,主轴组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