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2020-2021备战高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2020-2021备战高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2020-2021备战高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2020-2021备战高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最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解析(1)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①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②如果一条直线在平面外,那么这条直线与该平面没有公共点;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四个说法逐一分析,由此得出正确的个数. 【详解】

①错误,如空间四边形确定一个三棱锥. ②错误,直线可能和平面相交. ③正确,根据公理二可判断③正确. ④错误,在空间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也可能平行.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1个,故选B.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有关命题真假性的判断,属于基础题.

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平面11AA B B ,点F 是线段1AA 的中点,若

1D E CF ⊥,则当EBC V 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

EBC

ABCD

S

S =△( ) A .

25

B .

12

C .5

D .

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1D E CF ⊥分析出点E 在直线1B G 上,当EBC V 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线段EB 的长度为点B 到直线1B G 的距离,即可求得面积关系. 【详解】

先证明一个结论P :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l 在该平面内的射影垂直于面内的直线m ,则l ⊥m ,

即:已知直线l 在平面内的射影为直线OA ,OA ⊥OB ,求证:l ⊥OB . 证明:直线l 在平面内的射影为直线OA ,

不妨在直线l 上取点P ,使得PA ⊥OB ,OA ⊥OB ,OA ,PA 是平面PAO 内两条相交直线, 所以OB ⊥平面PAO ,PO ?平面PAO , 所以PO ⊥OB ,即l ⊥OB .以上这就叫做三垂线定理. 如图所示,取AB 的中点G ,

正方体中:1111A C D B ⊥,CF 在平面1111D C B A 内的射影为11A C ,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11CF D B ⊥,

CF 在平面11A B BA 内的射影为FB ,1FB B G ⊥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1CF B G ⊥,1B G 与11D B 是平面11B D G 内两条相交直线, 所以CF ⊥平面11B D G ,

∴当点E 在直线1B G 上时,1D E CF ⊥,

设BC a =,则11

22

EBC S EB BC EB a =

??=??△, 当EBC V 的面积取最小值时,

线段EB 的长度为点B 到直线1B G 的距离, ∴线段EB 5

, 52510

EBC ABCD

a

S S ??∴

==

△.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通过位置关系讨论面积关系,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线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和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

3.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1160BAA CAA ?

∠=∠=,则异

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3

B 6

C 3

D .

36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1AA c

=u u u v v ,AB a =u u u v v ,AC b =u u u v v

,根据向量线性运算法则可表示出1AB u u u v 和1BC u u u u v ;分别求解出11AB BC ?u u u v u u u u v 和1AB u u u v ,1BC u u u u v ,根据向量夹角的求解方法求得11cos ,AB BC <>u u u v u u u u v

,即可得所

求角的余弦值. 【详解】

设棱长为1,1AA c =u u u v v ,AB a =u u u v v ,AC b =u u u v v

由题意得:12a b ?=v v ,12b c ?=v v ,12

a c ?=v v

1AB a c =+u u u v v v Q ,11BC BC BB b a c =+=-+u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v v v

()()

221111

11122

AB BC a c b a c a b a a c b c a c c ∴?=+?-+=?-+?+?-?+=-++=u u u v u u u u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又()222123AB a c a a c c =+=+?+=u u u v v v v v v v

(

)

2

22212222BC b a c

b a

c a b b c a c =

-+=++-?+?-?=u u u u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111111

6

cos ,6AB BC AB BC AB BC ?∴<>===?u u u v u u u u v

u u u v u u u u v u u u v u u u u v

即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66

本题正确选项:B 【点睛】

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关键是能够通过向量的线性运算、数量积运算将问题转化为向量夹角的求解问题.

4.四面体ABCD 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AB BCD ⊥平面,BCD V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若2AB =,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16π

B .

323

π C .12π D .32π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求底面外接圆直径,再求球的直径,再利用表面积2S D π=求解即可. 【详解】

BCD V

外接圆直径

sin CD d CBD =

==∠ ,

故球的直径平方22222216D AB d =+=+=,故外接球表面积216S D ππ==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侧棱垂直底面的锥体外接球表面积问题,先利用正弦定理求得底面直径d ,再利用锥体高h ,

根据球直径D =.属于中等题型.

5.已知平面α⊥平面β,l αβ=I ,a α?,b β?,则“a l ⊥”是“a b ⊥r r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以及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作出判定,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知,平面α⊥平面β,,,l a b αβαβ?=??, 当a l ⊥时,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a b ⊥r r

成立, 反之当a b ⊥r r

时,此时a 与l 不一定是垂直的,

所以a l ⊥是a b ⊥r r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充要条件的判定,其中解答中熟记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以及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

6.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 中,,E F 分别为111,B C C D 的中点,点P 是底面

1111D C B A 内一点,且//AP 平面EFDB ,则1tan APA ∠ 的最大值是( )

A .2

B .2

C .22

D .32

【答案】C 【解析】

分析:连结AC 、BD ,交于点O ,连结A 1C 1,交EF 于M ,连结OM ,则AO =P PM ,从而A 1P=C 1M ,由此能求出tan ∠APA 1的最大值.

详解:连结AC 、BD ,交于点O ,连结A 1C 1,交EF 于M ,连结OM ,

设正方形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1,

∵在正方形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B 1C 1,C 1D 1的中点, 点P 是底面A 1B 1C 1D 1内一点,且AP ∥平面EFDB , ∴AO =

P PM ,∴A 1P=C 1M=2

44

AC =

, ∴tan ∠APA 1=1

1AA A P

24

2. ∴tan ∠APA 1的最大值是2.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角的正切值的最大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

3π B .π

C .3π

D .12π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且同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并且相等,把这个三棱锥放到正方体中,即可求出其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且同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并且相等,如图所示

该几何体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的三棱锥1A BCD AB BC BD -===,.

所以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即为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球的直径2r 为正方体体对角线的长. 即22221113r =++=.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3r ππ=.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

8.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4AC BC ==,AC BC ⊥,15CC =,D 、E 分别是AB 、11B 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

3 B .

13

C .

58 D .

387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取11A C 的中点F ,连接DF 、EF 、CF ,推导出四边形BDFE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出

//BE DF ,可得出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的角为CDF ∠,通过解CDF V ,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详解】

取11A C 的中点F ,连接DF 、EF 、CF .

易知EF 是111A B C △的中位线,所以11//EF A B 且111

2

EF A B =

. 又11//AB A B 且11AB A B =,D 为AB 的中点,所以11//BD A B 且111

2

BD A B =

,所以//EF BD 且EF BD =.

所以四边形BDF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 BE ,所以CDF ∠就是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的角.

因为4AC BC ==,AC BC ⊥,15CC =,D 、E 、F 分别是AB 、11B C 、11A C 的中点, 所以111122C F AC =

=,111122

B E B

C ==且C

D AB ⊥. 由勾股定理得2

2

4442AB =+=,所以2242

AC BC CD AB ?===. 由勾股定理得2222115229CF CC C F =+=+=

2222115229DF BE BB B E ==+=+=.

在CDF V 中,由余弦定理得(

))(

)

2

2

2

29

2229

58cos 22922

CDF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的计算,一般利用平移直线法找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9.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点P 在线段1BC 上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平面1PB D ⊥平面1ACD ②1//A P 平面1ACD

③异面直线1A P 与1A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0,3

π?? ??

?

④三棱锥1D APC -的体积不变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①,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判断②,求出P 在特殊位置处时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判断③,由换底求体积法判断④. 【详解】

正方体中易证直线AC ⊥平面11BDD B ,从而有1AC B D ⊥,同理有11B D AD ^,证得

1B D ⊥平面1ACD ,由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得平面1PB D ⊥平面1ACD ,①正确;

正方体中11//A B CD ,11//BC AD ,从而可得线面平行,然后可得面面平行,即平面

11A BC //平面1ACD ,而1A P ?平面11A BC ,从而得1//A P 平面1ACD ,②正确;

当P 是1BC 中点时,1A P 在平面11A B CD 内,正方体中仿照上面可证1AD ⊥平面

11A B CD ,从而11AD A P ⊥,1A P 与1AD 所成角为90?.③错;

∵11D APC P AD C V V --=,由1//BC 平面1ACD ,知P 在线段1BC 上移动时,P 到平面1ACD 距离相等,因此1P AD C V -不变,④正确.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棱锥的体积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

10.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M 是AD 的中点,动点P 在底面ABCD 内(不包括边界),若1B P P 平面1A BM ,则1C P 的最小值是( )

A .

305

B .

30

5

C .

27

5

D .

47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11A D 上取中点Q ,在BC 上取中点N ,连接11,,,DN NB B Q QD ,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平面1//B QDN 平面1A BM ,从而可得P 的轨迹是DN (不含,D N 两点);由垂直关系可知当CP DN ⊥时,1C P 取得最小值;利用面积桥和勾股定理可求得最小值. 【详解】

如图,在11A D 上取中点Q ,在BC 上取中点N ,连接11,,,DN NB B Q QD

//DN BM Q ,1//DQ A M 且DN DQ D =I ,1BM A M M =I

∴平面1//B QDN 平面1A BM ,则动点P 的轨迹是DN (不含,D N 两点)

又1CC ⊥平面ABCD ,则当CP DN ⊥时,1C P 取得最小值

此时,22512CP ==+ 2

21223025C P ??∴≥+= ???

本题正确选项:B 【点睛】

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及最值的求解问题,关键是能够通过面面平行关系得到动点的轨迹,从而找到最值取得的点.

11.某学生到工厂实践,欲将一个底面半径为2,高为3的实心圆锥体工件切割成一个圆柱体,并使圆柱体的一个底面落在圆锥体的底面内.若不考虑损耗,则得到的圆柱体的最大体积是( ) A .

169

π

B .

89

π C .

1627

π

D .

827

π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条件求出圆柱的体积,利用基本不等式研究函数的最值即可. 【详解】

解:设圆柱的半径为r ,高为x ,体积为V , 则由题意可得

323

r x -=, 3

32

x r ∴=

-,

∴圆柱的体积为23

()(3)(02)2

V r r r r π=-<<,

则33333163331616442()(3)()9442939

r r r

V r r r r πππ++-=-=g g g g ….

当且仅当33

342r r =-,即43r =时等号成立.

∴圆柱的最大体积为

169

π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圆柱的体积和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利用条件建立体积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中档题.

12.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1l ,2l ,且2αβl =I ,则“12l l P ”是“1l α∥且1l β∥”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12l l P ”与“1l α∥且1l β∥”相互推导,根据能否推导的情况判断充分、必要条件. 【详解】

当“12l l P ”时,1l 可能在α或β内,不能推出“1l α∥且1l β∥”.当“1l α∥且1l β∥”时,由于2αβl =I ,故“12l l P ”.所以“12l l P ”是“1l α∥且1l 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属于基础题.

13.若圆锥的高等于底面直径,则它的底面积与侧面积之比为 A .1∶2 B .1∶3 C .1∶5 D .3∶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已知,求出圆锥的母线长,进而求出圆锥的底面面积和侧面积,可得答案 【详解】

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则高h =2r ,∴其母线长l =r .∴S 侧=πrl =

πr 2,S 底=πr 故选

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旋转体,圆锥的表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

14.圆锥SD (其中S 为顶点,D 为底面圆心)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比是2:1,则圆锥

SD 与它外接球(即顶点在球面上且底面圆周也在球面上)的体积比为( ) A .9:32 B .8:27 C .9:22 D .9:28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求得圆锥母线与底面圆半径r 的关系,从而得到圆锥的高与r 关系,计算圆锥体积,由截面图得到外接球的半径R 与r 间的关系,计算球的体积,作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设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圆锥母线长为l ,则侧面积为πrl , 侧面积与底面积的比为2

πrl 2l

r r

π==,则母线l=2r,圆锥的高为223l r r -=, 则圆锥的体积为

23

13πh 33

r r =, 设外接球的球心为O,半径为R,截面图如图,则3r R -,BD=r, 在直角三角形BOD 中,由勾股定理得2

2

2

OB OD BD =+,即)

2

22

3R r r R =+

-,

展开整理得,3所以外接球的体积为33

344333393

R ππ==, 故所求体积比为3

33933293

r

=

【点睛】

本题考查圆锥与球的体积公式的应用,考查学生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5.四棱锥P ABCD -所有棱长都相等,M 、N 分别为PA 、CD 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N 与PD 是异面直线

B .//MN 平面PB

C C .//MN AC

D .MN PB ⊥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画出图形,利用异面直线以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断选项A 、B 、C 的正误,由线线垂直可判断选项D . 【详解】

由题意可知四棱锥P ABCD -所有棱长都相等,

M 、N 分别为PA 、CD 的中点,MN 与PD 是异面直线,A 选项正确; 取PB 的中点为H ,连接MH 、HC ,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B CD ∴且AB CD =,

M Q 、H 分别为PA 、PB 的中点,则//MH AB 且1

2

MH AB =,

N Q 为CD 的中点,//CN MH ∴且CN MH =,则四边形CHMN 为平行四边形, //MN CH ∴,且MN ?平面PBC ,CH ?平面PBC ,//MN ∴平面PBC ,B 选项正确;

若//MN AC ,由于//CH MN ,则//CH AC ,事实上AC CH C ?=,C 选项错误;

PC BC =Q ,H 为PB 的中点,CH PB ∴⊥,//MN CH Q ,MN PB ∴⊥,D 选项正确.

故选:C .

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的判断与应用,涉及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是中档题.

16.已知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P -ABC 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中的两个小三角形全等,则( )

A .PA ,P

B ,P

C 两两垂直 B .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8

3

C .||||||6PA PB PC ===

D .三棱锥P -ABC 的侧面积为3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视图,可得三棱锥P -ABC 的直观图,然后再计算可得. 【详解】

解:根据三视图,可得三棱锥P -ABC 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其中D 为AB 的中点,PD ⊥底面ABC . 所以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114

222323

?

???=, 2AC BC PD ∴===,22

22AB AC BC ∴=

+=,

||||||2DA DB DC ∴===()

2

2||||||226,PA PB PC ∴===+

=

222

PA PB AB +≠Q ,PA ∴、PB 不可能垂直,

即,PA ,PB PC 不可能两两垂直,

1222222PBA

S ?=?=Q ()

2

21

61252

PBC PAC S S ??==-=Q

∴三棱锥P-ABC的侧面积为2522

+.故正确的为C.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视图还原直观图,以及三棱锥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问题,属于中档题. 17.在三棱锥P ABC

-中,PA⊥平面ABC,

,4

3

BAC AP

∠==,

23

AB AC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32πB.48πC.64πD.72π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求出ABC

V的外接圆的半径,然后取ABC

V的外接圆的圆心G,过G作//

GO AP,且

1

2

2

GO AP

==,由于PA⊥平面ABC,故点O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A为外接球半径,求解即可.

【详解】

在ABC

V中,23

AB AC

==,

2

3

BAC

π

∠=,可得

6

ACB

π

∠=,

则ABC

V的外接圆的半径

23

23

π

2sin2sin

6

AB

r

ACB

===

,取ABC

V的外接圆的圆心G,过G作//

GO AP,且

1

2

2

GO AP

==,

因为PA⊥平面ABC,所以点O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

则222

OA OG AG

=+,即外接球半径()2

2

2234

R=+=,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

4π4π1664π

R=?=.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的求法,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

18.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12,P P 分别是线段1,AB BD (不包括端点)上的动点,且线段12PP 平行于平面11A ADD ,则四面体121PP AB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A .

1

24

B .

112

C .

16

D .

12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12,P P 分别是线段1,AB BD 上的动点,

且线段12PP 平行于平面11121,A

ADD PP B AD B ?~?, 设1,(0,1)PB x x =∈,即122

2,PP x P =到平面11AA B B 的距离为x , 所以四棱锥121PP AB 的体积为2111

(1)1()326

V x x x x =??-??=-, 当1

2x =

时,体积取得最大值124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几何体的体积的计算,其中解答中找出所求四面体的底面面积和四面体的高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对于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时,要正确把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和线面位置关系在解答中的应用.

1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三个视图中的曲线都是圆弧,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152

π

B .12π

C .

112

π D .

212

π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由18的球体和1

4

的圆锥体组成,结合三视图中的数据,利用球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由

18的球体和1

4的圆锥体组成, 所以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11

+84

V V V =球圆锥,

因为31149=3=8832

V ππ??球, 221111

=34344312

V r h πππ??=???=圆锥, 所以915322V πππ=+=,即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152

π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及球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三视图正确还原几何体是求解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常考题型.

20.由两个

1

4

圆柱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π3

B .

π2

C .π

D .2π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由三视图可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

则21

122

V ππ=

??=, 故答案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求体积问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近五年高考数学(理科)立体几何题目汇总

高考真题集锦(立体几何部分) 1.(2016.理1)如图是由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20π B24π C28π D.32π 2. βα,是两个平面,m,n 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1)如果m ⊥n,m ⊥α,n ∥β,那么βα⊥; (2)如果m ⊥α,n ∥α,那么m ⊥n. (3)如果αβα?m ,∥那么m ∥β。 (4)如果m ∥n,βα∥,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___ 3.(2016年理1)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π328,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 B.18π C.20π D.28π 4.平面α过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顶点A ,α//平面11D CB ,?α平面ABCD =m , ?α平面11A ABB =n,则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23 B.22 C.33 D.3 1 5.(2016年理1)如图,在以A,B,C,D,E,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2FD ,∠AFD=90°,且二面角D-AF-E 与二面角C-BE-F 都是60° .(12分) (Ⅰ)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 (Ⅱ)求二面角E-BC-A 的余弦值.

6. (2015年理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取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16+20π,则r=( ) A.1 B.2 C.7 D.8 7.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C=120°,E,F 是平面ABCD 同一侧的亮点,BE ⊥平面ABCD,DF ⊥平面ABCD,BE=2DF,AE ⊥EC. (1) 证明:平面AEC ⊥平面AFC; (2) 求直线AE 与直线CF 所成角的余弦值。 8.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下图,则截取部分体积和剩余 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9.如图,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AB = 16,BC = 10,AA1 = 8,点E ,F 分别在1111C D B A , 上,411==F D E A ,过点E,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2)求直线AF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1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5,AC=6,点E,F 分别在AD,CD 上,AE=CF=45 ,EF 交BD 于点H.将△DEF 沿EF 折到△DEF 的位置,OD ’=10 (1)证明:D ’H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B-D ’A-C 的正弦值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立体几何(理科)练习题

A B C D P 《立体几何》专题 练习题 1.如图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F 分别为D 1C 1和B 1C 1的中点, P 、Q 分别为A 1C 1与EF 、AC 与BD 的交点, (1)求证:D 、B 、F 、E 四点共面; (2)若A 1C 与面DBFE 交于点R ,求证:P 、Q 、R 三点共线 2.已知直线a 、b 异面,平面α过a 且平行于b ,平面β过b 且平行于a ,求证:α∥β. 3. 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 的长方体被截面AEFG 4=AB 1=BC 3=BE ,4=CF ,若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①求EF 和点G 的坐标; ②求异面直线EF 与AD 所成的角; ③求点C 到截面AEFG 的距离. 4. 如图,三棱锥P —ABC 中, PC ⊥平面ABC ,PC=AC=2,AB=BC ,D 是PB 上一点,且CD 平面PAB . (I) 求证:AB ⊥平面PCB ; (II) 求异面直线AP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 (III )求二面角C-PA-B 的余弦值. 5. 如图,直二面角D —AB —E 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 ,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 ⊥平面BCE ; (2)求二面角B —AC —E 的余弦值. 6. 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点M 在侧棱1BB 上. P Q F E D 1C 1B 1A 1D C B A F E C B y Z x G D A

(Ⅰ)若P 为AC 的中点,M 为BB 1的中点,求证BP//平面AMC 1; (Ⅱ)若AM 与平面11AA CC 所成角为30ο,试求BM 的长. 7. 如图,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PA =AB =1,BC =2. (1)求证:平面PDC ⊥平面PAD ; (2)若E 是PD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E 与PC 所成角的余弦值; 8. 已知: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 a ,AA 1 = 2a . D 是侧棱BB 1的中点.求证: (Ⅰ)求证:平面ADC 1⊥平面ACC 1A 1; (Ⅱ)求平面ADC 1与平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9. 已知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菱形,且60DAB ∠=,1AD AA =F 为 棱1BB 的中点,M 为线段1AC 的中点. (Ⅰ)求证:直线MF //平面ABCD ; (Ⅱ)求证:直线MF ⊥平面11ACC A ; (Ⅲ)求平面1AFC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0. 棱长是1的正方体,P 、Q 分别是棱AB 、CC 1上的内分点,满足 21==QC CQ PB AP . P A B C D E

2020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立体几何专题

空间图形的计算与证明 一、近几年高考试卷部分立几试题 1、(全国 8)正六棱柱 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 底面边长为 1, 侧棱长为 2 ,则这个棱柱的侧面对角线 E 1D 与 BC 1 所成的角是 ( ) A 、90° B 、60° C 、45° D 、30° [评注]主要考查正六棱柱的性质,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2、(全国 18)如图,正方形ABCD 、ABEF 的边长都是 1,而且 平面 ABCD 、ABEF 互相垂直,点 M 在 AC 上移动,点 N 在 BF C 上移动,若 CM=NB=a(0

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B⊥面ABCD。 (1)若面PAD与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60°, 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2)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与面 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评注]考查线面关系和二面角概念,以及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02全国文22)(一)给出两块面积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法,分别用虚线标示在图(1)(2)中,并作简要说明。 (3) (1)(2) (二)试比较你剪拼的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体积的大小。(三)如果给出的是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如图(3)要求剪拼成一个直三棱柱模型,使它的全面积与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用虚线标出在图3中,并作简要说明。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

2013年国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7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 1 .(2013年新课标1(理))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8cm 将一个 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 如果不计容器的 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A 2 .(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生统一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 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αβ⊥m α?n β?则m n ⊥ B .若//αβm α?n β?则//m n C .若m n ⊥m α?n β?则αβ⊥ D .若m α⊥//m n //n β则αβ⊥ 3 .(2013年上海市春季数学试卷(含答案))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4则这两个球的体积 之比为( ) A .1:2 B .1:4 C .1:8 D .1:16 4 .(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生统一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已知正四棱柱 1111ABCD A B C D -12AA AB =则CD 与平面1BD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 5 .(2013年新课标1(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 A .168π+ B .88π+ C .1616π+ D .816π+ 6 .(2013年湖北卷(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从上到下由四个简单几何 体组成其体积分别记为1V 2V 3V 4V 上面两个简单几何体均为旋转体下面两个简单几何体均为多面体则有( ) A .1243V V V V <<< B .1324V V V V <<< C .2134V V V V <<< D .2314V V V V <<< 7 .(2013年湖南卷(理))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则该正 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 A .1 B 8 .(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生统一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某四棱台的三视图如 图所示则该四棱台的体积是

2021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专题

专题09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选择填空题历年考题细目表 题型年份考点试题位置 单选题2019 表面积与体积2019年新课标1理科12 单选题2018 几何体的结构特征2018年新课标1理科07 单选题2018 表面积与体积2018年新课标1理科12 单选题2017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7年新课标1理科07 单选题2016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6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6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 用2016年新课标1理科11 单选题2015 表面积与体积2015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5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5年新课标1理科11 单选题2014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4年新课标1理科12 单选题2013 表面积与体积2013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3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3年新课标1理科08 单选题2012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2年新课标1理科07 单选题2012 表面积与体积2012年新课标1理科11 单选题2011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1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0 表面积与体积2010年新课标1理科10 填空题2017 表面积与体积2017年新课标1理科16 填空题2011 表面积与体积2011年新课标1理科15 填空题2010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0年新课标1理科14 历年高考真题汇编 1.【2019年新课标1理科12】已知三棱锥P﹣ABC的四个顶点在球O的球面上,P A=PB=PC,△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P A,AB的中点,∠CEF=90°,则球O的体积为() A.8πB.4πC.2πD.π 2.【2018年新课标1理科07】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圆柱表面上的点N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精选(含答案)

1.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 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 2.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6,23 ==,则棱锥 AB BC -的体积为。 O ABCD 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 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2.83 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 (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 ()1,0,0A ,()03,0B ,,() 1,3,0C -,()0,0,1P 。 (1,3,0),(0,3,1),(1,0,0)AB PB BC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 0,{ n AB n PB ?=?= 即 3030 x y y z -+=-= 因此可取n=(3,1,3)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 m 0, m 0, { PB BC ?=?= 可取m=(0,-1,3-) 27 cos ,727 m n =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27 7 -

1. 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3 B 33 C 2 3 D 63 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 (A) 42-+ (B)32-+ (C) 422-+ (D)322-+ 3. 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23 (B)43 (C) 23 (D) 83 4. 如图,四棱锥S-ABCD 中,SD ⊥底面ABCD ,AB ⊥⊥(Ⅰ)证明:SE=2EB ; (Ⅱ)求二面角A-DE-C 的大小 .

2019届高考理科数学专题 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2019届高考理科数学专题 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4-1所示,则此多面体的表面积是() 图4-1 A.22 B.24- C.22+ D.20+ 2.如图4-2,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的是某组合体的三视图,则该组合体的体积 是() 图4-2 A.+π B.+π C.4+π D.+π 3.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所有顶点均在球O的表面上,E,F,G分别为AB,AD,AA1的中点,若平面EFG截球O所得圆的半径为,则该正方体的棱长为() A. B. C.3 D.2 4. [数学文化题]如图4-3为中国传统智力玩具鲁班锁,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啮合,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其上下、左右、前后完全对称,六根完全相同的正四棱柱分成三组,经90°榫卯起来.现有一鲁班锁的正四棱柱 的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2,欲将其放入球形容器内(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若球形容器的表 面积的最小值为56π,则正四棱柱的高为()

A. B.2 C.6 D.2 5. [数学文化题]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发明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年~前222年),其中沙漏就是古代利用机械原理设计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细沙通过连接管道流到下部容器.如图4-4所示,某沙漏由上、下两个圆锥形容器组成,圆锥形容器的底面圆的直径和高均为8 cm,细沙全部在上部时,其高度为圆锥形容器高度的(细管长度忽略不计).若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恰好堆成一个盖住沙漏底部的圆锥形沙堆,则此圆锥形沙堆的高为() 图4-4 A.2 cm B.cm C.cm D.cm 6.如图4-5,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B,E,F分别为BC,BB1的中点,M,N分别为 AA1,A1C1的中点,则直线MN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图4-5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7.若侧面积为8π的圆柱有一外接球O,则当球O的体积取得最小值时,圆柱的表面积 为. 8.如图4-6,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作以A为顶点,分别以AB,AD,AA1为轴,底面圆半径为r(0

高职高考数学课程初步立体几何

第四编 立体几何初步 第九章 立体几何初步 第一节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 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2. 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 名 称 表面积S 体积V 棱 柱 底侧S S 2+ h S 底 棱 锥 底侧S S + h S 底3 1 棱 台 下底上底侧S S S ++ h S S S S )(3 1 下底上底下底上底?++ 球 24R π 33 4 R π 圆 柱 )(2r l r +π h r 2π 圆 锥 )(r l r +π h r 23 1π 圆 台 )()(222121r r l r r +++ππ )(3 1 222121r r r r h ++π 第二节 三视图 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2)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3)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4)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l r r π2r l r π2l ' r r ' 2r πr π2rl s π2=侧rl S π=侧()l r r S '+=π侧

(5)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6)圆台: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7)球体: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 俯视图(从上向下) (2)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正,高齐平,宽相等. (3)直观图:斜二侧画法. ①在已知图形中取相互垂直的x 轴和y 轴,两轴相交于点O ,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 轴和'y 轴,两轴相交于点'O ,且使)135(45??='''∠或y O x ,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 ②原来与x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 平行且长度不变; ③原来与y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 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第三节 空间几何体的平行问题 1. 线线平行的判断: ①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③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 和交线平行。 l b a l b l a // //?b a // α b a α α ?b b a //?α //a ? b a a =?βαβα // b a //

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含答案

(一) 1.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 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 2.已知矩形ABCD 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 的球面上,且6,23AB BC ==,则棱锥 O ABCD -的体积为 。 3.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 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 ,求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 (一) 1.D 2.83 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 (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D-xyz ,则 ()1,0,0A ,()03,0B ,,() 1,3,0C -,()0,0,1P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0,{ n AB n PB ?=?=u u u r u u u r 即 3030 x y y z -+=-= 因此可取n=(3,1,3)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 m 0,m 0,{ PB BC ?=?=u u u r u u u r 可取m=(0,-1,3-) 27 cos ,27 m n =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27 7 - (二) 1. 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3 B 3 C 2 3 D 6 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u u u v u u u v 的最 小值为

高考数学各题型解法:立体几何篇

2019年高考数学各题型解法:立体几何篇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知识整合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

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⑴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⑵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⑶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 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⑷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⑸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

2018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汇编

2018年全国一卷(文科):9.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217 B .25 C .3 D .2 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3AB AC ==,90ACM =?∠,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 D 的位置,且AB DA ⊥.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 (2)Q 为线段AD 上一点,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2 3 BP DQ DA == ,求三棱锥Q ABP -的体积. 全国1卷理科 理科第7小题同文科第9小题 18. 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以DF 为折痕把DFC △折起,使点C 到达点 P 的位置,且PF BF ⊥. (1)证明:平面PEF ⊥平面ABFD ; (2)求DP 与平面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 全国2卷理科: 9.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BC ==,13AA =,则异面直线1AD 与1D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5 B . 5 C . 5 D . 2 20.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22AB BC ==,4PA PB PC AC ====,O 为AC 的中点.

(1)证明:PO⊥平面ABC; --为30?,求PC与平面PAM所成角的正弦值.(2)若点M在棱BC上,且二面角M PA C 全国3卷理科 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19.(12分) 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平面垂直,M是CD上异于C,D的点. (1)证明:平面AMD⊥平面BMC; (2)当三棱锥M ABC -体积最大时,求面MAB与面M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2018年江苏理科: 10.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

2007年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题

2007年高考“立体几何”题 1.(全国Ⅰ) 如图,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2AA AB =, 则异面直线1A B 与1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 15 B . 25 C . 3 5 D . 45 解:如图,连接BC 1,A 1C 1,∠A 1BC 1是异面直线1A B 与1AD 所成的角,设AB=a ,AA 1=2a ,∴ A 1B=C 1B=5a , A 1C 1=2a ,∠A 1BC 1的余弦值为4 5 ,选D 。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已知 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 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EF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 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EDF=90°,已知 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B=2,则该三角形 的斜边EF 上的中线DG=3. ∴ 斜边EF 的长为23。 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侧面SBC ⊥底面ABCD .已知45ABC =∠, 2AB = ,BC = SA SB == (Ⅰ)证明SA BC ⊥; (Ⅱ)求直线SD 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大小. 解法一: (Ⅰ)作SO BC ⊥,垂足为O ,连结AO ,由侧面SBC ⊥底面ABCD , 得SO ⊥底面ABCD . 因为SA SB =,所以AO BO =, 又45ABC =∠,故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 BO ⊥, 由三垂线定理,得SA BC ⊥. (Ⅱ)由(Ⅰ)知SA BC ⊥,依题设AD BC ∥, 1 A A B 1B 1A 1D 1C C D C 1A C F A D B C A S

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答案详解)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12.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92___。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为 答案: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右,几何体由一个圆柱和一个同底的圆锥组成,圆锥的高 221534PO =-=,1+=45+94=573 V V V C πππ=??圆柱圆锥 ,故选 15.如图,圆O 的半径为1,A B C 、、是圆周上的三点,满足030ABC ∠=,过点A 做圆O 的切线与O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PA 则 解:连OA 得06021AOP OP PC ∠===,所以,,所以2+213=3PA PC PC PA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第(12)题图 俯视图24 5 侧(左)视图 正(主)视图4

(4)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2AB =,122CC =E 为1CC 的中点,则 直线1AC 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A )2(B 3C 2(D )1 答案:D (16)三棱柱11 1 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 1160BAA CAA ∠=∠=o ,则 异面直线1 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6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4、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延长BA 至E ,使1AE =,连接EC 、ED 则sin CED ∠=( B ) A 、 B 、 C 、 D 、 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 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14、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CD 、1CC 的中点, 则异面直线1A M 与DN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90o ____。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11.如图2,过点P 的直线与⊙O 相交于B A ,两点.若1=PA , 2=AB ,3=PO ,则⊙O 的半径等于6.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5.如图. ∠ACB=90o,CD ⊥AB 于点D ,以BD 为直径的圆与BC 交于点E.则(A ) A. CE·CB=AD·DB B. CE·CB=AD·AB C. AD·AB=CD 2 D.CE·EB=CD 2 【解析】在ACB ?中,∠ACB=90o,CD ⊥AB 于点D ,所以

届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理科专题二面角

2018届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理科)专题02 二面角 1.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 1,90A A AB ABC =∠=?侧面11A ABB ⊥底面ABC . (1)求证: 1AB ⊥平面1A BC ; (2)若15360AC BC A AB ==∠=?,,,求二面角11B A C C --的余弦值. 2.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下底面平行四边形 与上底面 平行,

且,,,,平面平面,点为的中点. (1)过点作一个平面与平面平行,并说明理由; (2)求平面与平面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2AB AD =, 3BD =,且PD ⊥底面ABCD . (1)证明:平面PBD ⊥平面PBC ; (2)若Q 为PC 的中点,且1AP BQ ?=u u u v u u u v ,求二面角Q BD C --的大小.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棱台和棱锥拼接而成的组合体,其底面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菱形,,平面. (1)求证:; (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锐角二面角的余弦值.

5.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平面PAB ⊥平面ABCD ,点E 、F 分别为BC 、AP 中点. (1)求证: //EF 平面PCD ; (2)若0 ,120,AD AP PB APB ==∠=,求平面DEF 与平面PAB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 ,90AD BC ADC ∠=o P ,平面PAD ⊥底面ABCD , Q 为AD 中点, M 是棱PC 上的点, 1 2,1,2 PA PD BC AD CD === ==(Ⅰ)若点M 是棱PC 的中点,求证: PA P 平面BMQ ; (Ⅱ)求证:平面PQB ⊥平面PAD ; (Ⅲ)若二面角M BQ C --为30o ,设PM tMC =,试确定t 的值.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知识整合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高二,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

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⑴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⑵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⑶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⑷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⑸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⑹经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

2008-2018江苏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汇编

A B C D E F 2008-2018江苏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汇编 (2008年第16题) 在四面体ABCD 中, CB =CD ,AD ⊥BD ,且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 求证:(1)直线EF ∥平面ACD (2)平面EFC ⊥平面BCD 证明:(1) ??? E , F 分别为AB ,BD 的中点?EF ∥AD 且AD ?平面ACD ,EF ?平面ACD ?直线EF ∥平面ACD (2)? ?????CB =CD F 是BD 的中点 ? CF ⊥BD ? ?? AD ⊥BD EF ∥AD ? EF ⊥BD ?直线BD ⊥平面EFC 又BD ?平面BCD , 所以平面EFC ⊥平面BCD

B C? (2009年第16题)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点D在B1C1上,A1D⊥B1C . 求证:(1)EF∥平面ABC (2)平面A1FD⊥平面BB1C1C 证明:(1)由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知EF∥BC, 因为EF?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 (2)由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知CC1⊥平面A1B1C1, 又A1D?平面A1B1C1,故CC1⊥A1D, 又因为A1D⊥B1C,CC1∩B1C=C,CC1、B1C?平面BB1C1C 故A1D⊥平面BB1C1C,又A1D?平面A1FD, 故平面A1FD⊥平面BB1C1C

P A B C D D P A B C F E (2010年第16题)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PD =DC =BC =1,AB =2,AB ∥DC , ∠BCD =90°. (1)求证:PC ⊥BC ; (2)求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 证明:(1)因为PD ⊥平面ABCD , BC ?平面ABCD ,所以PD ⊥BC . 由∠BCD =90°,得CD ⊥BC , 又PD ∩DC =D ,PD 、DC ?平面PCD , 所以BC ⊥平面PCD . 因为PC ?平面PCD ,故PC ⊥BC . 解:(2)(方法一)分别取AB 、PC 的中点E 、F ,连DE 、DF ,则: 易证DE ∥CB ,DE ∥平面PBC ,点D 、E 到平面PBC 的距离相等. 又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E 到平面PBC 的距离的2倍. 由(1)知:BC ⊥平面PCD ,所以平面PBC ⊥平面PCD 于PC , 因为PD =DC ,PF =FC ,所以DF ⊥PC ,所以DF ⊥平面PBC 于F . 易知DF = 2 2 ,故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2. (方法二)等体积法:连接AC .设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h . 因为AB ∥DC ,∠BCD =90°,所以∠ABC =90°. 从而AB =2,BC =1,得△ABC 的面积S △ABC =1. 由PD ⊥平面ABCD 及PD =1,得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D = 1 3 . 因为PD ⊥平面ABCD ,DC ?平面ABCD ,所以PD ⊥DC . 又PD =DC =1,所以PC =PD 2+DC 2=2. 由PC ⊥BC ,BC =1,得△PBC 的面积S △PBC = 2 2 . 由V A ——PBC =V P ——ABC ,13S △PBC ×h =V = 1 3 ,得h =2, 故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2.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含答案

2014年高考数学试题汇编 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 1. (2014福建)某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三角形,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 .A 圆柱 .B 圆锥 .C 四面体 .D 三棱柱 A 2. (2014新课标I)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个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A .62 B .42 C .6 D .4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原几何体为三棱锥D ABC -, 其中4,42,25AB BC AC DB DC =====, ( ) 2 42 46DA = +=,故最长的棱的长度为6DA =,选C 3. (2014新课标II)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 ), 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m 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 A. 1727 B. 59 C. 1027 D. 13 【答案】 C ..27 10 π54π34-π54π.342π944.2342π. 546π96321C v v 故选积之比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体体积,高为径为,右半部为大圆柱,半,高为小圆柱,半径加工后的零件,左半部体积,,高加工前的零件半径为== ∴=?+?=∴=?=∴π 4(2014浙江)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902 cm B. 1292 cm C. 1322 cm D. 1382 cm

D 5. (2014江西)一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右图,下列给出的四个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俯视图为在底面上的投影,易知选:B 6(2014重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54 B.60 C.66 D.72 【答案】B 【解析】 B S S S S S S 选,,,何体表的面积 的上部棱锥后余下的几;截掉高为,高原三棱柱:底面三角形侧上下侧上下∴60s 2 27 3392318152156344*3=++=+=?++===7. (2014辽宁)某几何体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82π- B .8π- C .82 π - D .84 π -

(完整版)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立体几何(理科)练习题

第 1 页 共 3 页 A B C D P 《立体几何》专题 练习题 1.如图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F 分别为D 1C 1和B 1C 1的中点, P 、Q 分别为A 1C 1与EF 、AC 与BD 的交点, (1)求证:D 、B 、F 、E 四点共面; (2)若A 1C 与面DBFE 交于点R ,求证:P 、Q 、R 三点共线 2.已知直线a 、b 异面,平面α过a 且平行于b ,平面β过b 且平行于a ,求证:α∥β. 3. 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 的长方体被截面AEFG 4=AB 1=BC 3=BE ,4=CF ,若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①求EF 和点G 的坐标; ②求异面直线EF 与AD 所成的角; ③求点C 到截面AEFG 的距离. 4. 如图,三棱锥P —ABC 中, PC ⊥平面ABC ,PC=AC=2,AB=BC ,D 是PB 上一点,且CD 平面PAB . (I) 求证:AB ⊥平面PCB ; (II) 求异面直线AP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 (III )求二面角C-PA-B 的余弦值. 5. 如图,直二面角D —AB —E 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 ,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 ⊥平面BCE ; (2)求二面角B —AC —E 的余弦值. 6. 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点M 在侧棱1BB 上. P Q F E D 1C 1B 1A 1D C B A F E C B y Z x G D A

高考数学专题20 立体几何大题(解析版)

专题20 立体几何大题(解析版) 立体几何解答题高考中的必考题,占12分,一般考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情况及解答技巧。如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线面平行,线面角、二面角等问题。 立体几何解答题中的易错和易混点 易错点1: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时,如果所求的角为90°,那么就不要忘了还有一种求角的方法即用证明它们垂直的方法; 易错点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在应用时都是三个条件,但这三个条件易混为一谈;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把条件错误地记为"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而导致证明过程跨步太大; 易错点3: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主要方法是什么?(定义法、三垂线法、垂面法)三垂线法:一定平面,二作垂线,三作斜线,射影可见; 易错点4:求点到面的距离的常规方法是什么?(直接法、等体积法、换点法、向量法) 易错点5:求多面体体积的常规方法是什么?(割补法、等积变换法) 易错点6: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0°<α≤90°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0o ≤α≤90°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围:0°≤α≤180° 易错点7:用向量法求线面角得的是正弦值,而不是余弦值; 易错点8:用向量法求二面角时,最后一步忘了判断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钝角还是锐角,导致结果错误。 题组一 1.(2015新课标Ⅱ)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 16,BC = 10,AA 1 = 8, 点E ,F 分别在A 1B 1,D 1C 1上,A 1E = D 1F = 4,过点E ,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2)求直线AF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析】(Ⅰ)交线围成的正方形EHGF 如图: (Ⅱ)作EM AB ⊥,垂足为M , 则114,8AM A E EM AA ==== 因为EHGF 为正方形,所以10EH EF BC === 于是226MH EH EM = -=,所以10AH = 以D 为坐标原点,DA u u u r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 建立如图所以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 (10,0,0),(10,10,0),(10,4,8),(0,4,8),(10,0,0),(0,6,8)A H E F FE HE ==-u u u r u u u r 设(,,)n x y z =是平面EHGF 的法向量,则 0,0,n FE n HE ?=??=??u u u r g u u u r g 即100, 680,x y z =??-+=? 所以可取(0,4,3)n = 又(10,4,8)AF =-u u u r , 故||45 |cos ,|||||n AF n AF n AF <>==u u u r u u u r g u u u 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