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工大数据结构课程设计Tire-Tree

西工大数据结构课程设计Tire-Tree

西工大数据结构课程设计Tire-Tree
西工大数据结构课程设计Tire-Tree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E-mail:日期:

◎实验题目:字典树

◎实验目的: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建立字典树,解决文件中单词的搜索统计问题。

◎实验内容:现在有一个英文字典(每个单词都是由小写的'a'-'z'组成),单词量很大,达到100多万的单词,而且还有很多重复的单词。

此外,我们现在还有一些 Document,每个Document 包含一些英语单词。

针对这个问题,请你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组织这些数据,使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尽可能低,并且解决下面的问题和分析自己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1)基本型问题

(1)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将所有的英文单词生成一个字典Dictionary。(2)给定一个单词,判断这个单词是否在字典 Dictionary中。如果在单词库中,输出这个单词总共出现的次数。否则输出NO。

2)扩展型问题

(3)给定一个单词,按字典序输出字典 Dictionary 中所有以这个单词为前缀的单词。例如,如果字典 T={a,aa, aaa, b, ba}, 如果你输入 a,那么输出应该为{a, aa, aaa}。

(4)给定一个单词,输出在Dictionary 中以这个单词为前缀的单词的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单词,对于具有相同出现次数的情况,按照最近(即最后)插入的单词优先级比较高的原则输出。

(5)输出Dictionary中出现次数最高的10个单词。

3)高级型问题

(6)现在我们有一些Document,每个Document 由一些单词组成,现在的问题就是给你一个word,检索出哪些 Document包含这个 word,输出这些Document 的DocumentID(就如同搜索引擎一样,即输入一些关键字,然后检索出和这些关键字相关的文档)。

(7)在第(6)问中,我们只考虑了一个word 在哪些Document中的情况,我们进一步考虑2个相邻word的情况,检索出同时包含这两个相邻word的DocumentID。

4)挑战型问题

(8)现在我们再对(7)的问题进行扩展,把(7)中的只检索相邻 2个word 推广到可以检索多个word(即连续的k个word,其中k>=2),检索出同时包含k 个连续word 的DocumentID。

我解决了前六个问题。

一、需求分析

1.本程序演示中,程序自动读取目标文件,生成需要的文件。

2. 演示程序以用户和计算机的对话方式执行,即在计算机终端上显示“提示信

息”之后,由用户在键盘上输入相应数据。

3.程序执行的主要命令包括:

(1)构建栈;(2)构造字典树;(3)构建文件数;(4)树的查找;(5)结束。

二概要设计

为实现上述算法,选择字典树为本程序的存储结构。

1、本程序包括三个模块:

(1)主程序模块;

(2)构建栈模块;

(3)构造字典树模块;

(4)构建文件数模块;

(5)树的遍历模块;

1、定义存储链表结构:

(1)定义字典树与文件数结构: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ULL 0

#define ERROR -1

#define stack_in_size 100

#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struct TreeNode /*树结点*/

{

char ch;

int number; /*以该字符为结束的单词出现的个数*/

struct TreeNode* pt[26]; /*指向后继的字母的26个指针*/

};

struct TreeNode *root;

typedef struct TreeNode *Link_TreeNode;

struct MAX_TEN /*存放出现频率最高的十个单词数据结构*/

{

char STRING[35];

int count; /*字符串出现的次数*/

int xiabao; /*字符数组位置的下标*/

};

struct MAX_TEN MAX[10];

struct MAX_TEN MIN;

struct DocumentNode /*文件结点*/

{

char ch; /*存放某个单词的一个字符*/

int number; /*以该字符为结束的单词出现的个数*/ struct DocumentNode* pt[26]; /*指向后继的字母的26个指针*/

struct Locationn *next;/*连接以该字符为结束的单词所在的位置*/ };

typedef struct DocumentNode *Link_DocumentNode;

Link_DocumentNode ROOT[301]; /*300个根节点指针,零号单元不用*/ struct Locationn /*单词在文件中的位置*/

{

int num;

struct Locationn *next;

};

struct WORD /*单词链表结构*/

{

char strr[35];

struct WORD *next;

};

typedef struct

{

char *base;

char *top;

int stacksize;

}SQSTACK;

SQSTACK S,T;

2、每个模块的分析:

(1)主程序模块:

void main()

{

printf("*****************基本型问题************************\n"); CREAT_DicTree();/*第一题,读入vocabulary文件,建立存放单词的字典树*/ printf("The First problem has been solved,a dictionary tree has been buildt\n");

OPEN_SearchWordInVocabulary();/*第二题,生成SearchWordInVocabulary_Result.txt*/

printf("The Second problem has been solved,SearchWordInVocabulary_Result.txt formed \n");

printf("*****************扩展型问题************************\n"); OPEN_TotPrefixWord();/*第三题,生成TotPrefixWord_Result.txt*/

printf("The Third problem has been solved,TotPrefixWord_Result.txt formed \n");

OPEN_PrefixFrequence();/*第四题,生成PrefixFrequence_Result.txt*/ printf("The Forth problem has been solved,PrefixFrequence_Result.txt formed \n");

OPEN_MostFrequenceWord();/*第五题,生成MostFrequenceWord.txt*/

printf("The Fifth problem has been solved,MostFrequenceWord.txt formde\n");

printf("*****************高级型问题************************\n"); CREAT_DocumentTree();/*第六题,读入Document文件,建立存放文件的树*/ printf("The Sixth problem has been solved,WordInDocument_Result.txt formed\n");

}

(2)构建栈模块:

SQSTACK Creat() /*创建空栈*/

{

SQSTACK s;

s.base=(char*)malloc(stack_in_size*sizeof(char));

s.top=s.base;

s.stacksize=stack_in_size;

return s;

} /*全局变量栈*/

char pop(SQSTACK &s) /*出栈*/

{

char e;

if(s.top==s.base)return ERROR;

e=*(--s.top);

return e;

}

void push(SQSTACK &s,char e) /*入栈*/

{

if(s.top-s.base>=s.stacksize)

{ s.base=(char*)realloc(s.base,

(s.stacksize+stackincrement )*sizeof(char));

s.top=s.base+s.stacksize;

s.stacksize+=stackincrement;

}

*s.top=e;

s.top=s.top+1;

}

int isempty(SQSTACK s) /*判断栈是否为空*/

{

if(s.base==s.top)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3)构造字典树模块:

Link_TreeNode creat() /*创建树结点,并返回指向该节点的指针*/ {

int i;

Link_TreeNode pt;

pt=(Link_TreeNode)malloc(sizeof(TreeNode));

pt->number=0;

for(i=0;i<26;i++)

pt->pt[i]=NULL;

return pt;

}

void CREAT_DicTree() /*创建字典树*/

{

root=creat();

Link_TreeNode q;

FILE *fp;

char *p;

int ctmp;

int jieshu;

char str[35]; /*存放从文件中读入的单词*/

if((fp=fopen("vocabulary.txt","r"))==NULL)

printf("cannot open vocabulary.txt\n");

while(1)

{

jieshu=fscanf(fp,"%s",str);/*从文件中读入字符串*/

q=root;

if(jieshu==-1)

break;

else

{

p=str;

while(*p!='\0')

{

ctmp=*p-97;

if(q->pt[ctmp]!=NULL)

q=q->pt[ctmp];

else

{

q->pt[ctmp]=creat();

q=q->pt[ctmp];

q->ch=*p;

}

p++;

if(*p=='\0')

{

q->number++;

break;

}

}

}

}

}

(4)构建文件数模块:

Link_DocumentNode CREAT()/*创建一个文件型的数据结构结点,并返回指向该节点的指针*/

{

int i;

Link_DocumentNode p;

p=(Link_DocumentNode)malloc(sizeof(struct DocumentNode));

p->number=0;

for(i=0;i<26;i++)

{

p->pt[i]=NULL;

}

p->next=NULL; /*文件初始化*/

return p;

}

void CREAT_DocumentTree() /*读入文件,创建文件树*/

{

Link_DocumentNode q;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讲解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题2-1 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 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图2-1a) 2)要分析是否能 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尽管此 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在轴A 上,只能作为一个活动件, 故 3=n 3=l p 1=h p 01423323=-?-?=--=h l p p n F 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 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1) 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b)。 (2)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c)。 (3)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 面高副(图2-1d)。 讨论:增加机构自由度的方法一般是在适当位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 )(c )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 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 )所示。 题2-2 图a 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 连续转动。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 摆杆4绕C 轴上下摆动。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 轴上下移动。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 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试绘制其机构 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解:分析机构的组成: 此机构由偏心轮1’(与齿轮1固结)、连杆2、滑杆3、摆杆4、齿轮5、滚子6、滑块7、冲头8和机架9组 成。偏心轮1’与机架9、连杆2与滑杆3、滑杆3与摆杆4、摆杆4与滚子6、齿轮5与机架9、滑块7与冲头8均组成转动副, 滑杆3与机架9、摆杆4与滑块7、冲头8与机架9均组成移动副,齿轮1与齿轮5、凸轮(槽)5与滚子6组成高 副。故 解法一:7=n 9=l p 2=h p 12927323=-?-?=--=h l p p n F 解法二:8=n 10=l p 2=h p 局部自由度 1='F 1 1210283)2(3=--?-?='-'-+-=F p p p n F h l 题2-3如图a 所示为一新型偏心轮滑阀式真空泵。其偏心轮1绕固定轴A 转动,与外环2固连在一起 的滑阀3在可绕

凸轮机构大作业___西工大机械原理要点

大作业(二) 凸轮机构设计 (题号:4-A) (一)题目及原始数据···············(二)推杆运动规律及凸轮廓线方程·········(三)程序框图········· (四)计算程序·················

(五)程序计算结果及分析·············(六)凸轮机构图·················(七)心得体会··················(八)参考书··················· 一题目及原始数据 试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 (1)推程运动规律为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回程运动规律为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2)打印出原始数据; (3)打印出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坐标值; (4)打印出推程和回程的最大压力角,以及出现最大压力角时凸轮的相应转角;(5)打印出凸轮实际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以及相应的凸轮转角; (6)打印最后所确定的凸轮的基圆半径。 表一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已知参数 题号初选的 基圆半 径 R0/mm 偏距 E/mm 滚子 半径 Rr/m m 推杆行 程 h/mm 许用压力角许用最小曲率半径 [ρamin] [α1] [α2] 4-A 15 5 10 28 30°70?0.3Rr 计算点数:N=90 q1=60; 近休止角δ1 q2=180; 推程运动角δ2 q3=90; 远休止角δ3 q4=90; 回程运动角δ4 二推杆运动规律及凸轮廓线方程推杆运动规律: (1)近休阶段:0o≤δ<60 o s=0;

ds/dδ=0; 2/δd 2 d=0; s (2)推程阶段:60o≤δ<180 o 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Q1=Q-60; s=10*h*Q1*Q1*Q1/(q2*q2*q2)-15*h*Q1*Q1*Q1*Q1/(q2*q2*q2*q2)+6*h*Q1*Q1*Q 1*Q1*Q1/(q2*q2*q2*q2*q2); ds/dδ =30*h*Q1*Q1*QQ/(q2*q2*q2)-60*h*Q1*Q1*Q1*QQ/(q2*q2*q2*q2)+30*h*Q1*Q1*Q 1*Q1*QQ/(q2*q2*q2*q2*q2); 2/δd 2 d=60*h*Q1*QQ*QQ/(q2*q2*q2)-180*h*Q1*Q1*QQ*QQ/((q2*q2*q2*q2))+1 s 20*h*Q1*Q1*Q1*QQ*QQ/((q2*q2*q2*q2*q2)); (3)远休阶段:180o≤δ<270 o s=h=24; ds/dδ=0; 2/δd 2 d=0; s (4)回程阶段:270≤δ<360 Q2=Q-270; s=h*(1+cos(2*Q2/QQ))/2; ds/dδ=-h*sin(2*Q2/QQ); 2/δd 2 d=-2*h*cos(2*Q2/QQ); s 凸轮廓线方程: (1)理论廓线方程: s0=sqrt(r02-e2) x=(s0+s)sinδ+ecosδ y=(s0+s)cosδ-esinδ (2)实际廓线方程 先求x,y的一、二阶导数 dx=(ds/dδ-e)*sin(δ)+(s0+s)*cos(δ);

09级计算机操作系统试卷A

漳州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09 级《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期末考试卷(A)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0分)为了解决I/O的瓶颈问题,可采用多通路的连接方式。试画出6 个相同设备,通过3个控制器,2个通道实现多通路的连接图。 1

2 二.(12分)有三个程序A 、B 、C ,它们使用同一个设备进行I/O 操作, 并且按照A 、B 、C 的优先次序执行。这三个程序的计算和I/O 时间如下 表所示。假设调度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单位:ms ) 1. 在早期的操作系统下,上述程序可以在单道环境中运行,单道批处理系统具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特征。(3分) 2. 在单道批处理系统中,内存中仅有一道作业,无法充分利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导致系统性能较差,因此诞生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下列属于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点的是( )(3分,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A. 资源利用率高 B. 系统吞吐量小 C. 平均周转时间长 D. 及时性 E. 交互性 F. 无交互能力 G . 平均周转时间短 H. 系统吞吐量大 3.请画出多道、可抢占方式下(假设内存中可同时装下这三道程序),三个程序运行的时间关系图。(6分)

三.(16分)假定系统有3个并发进程In 、Copy 和Out共享缓冲器Buffer1 和Buffer2。进程In负责从输入设备上读信息,每读出一条记录后放到 Buffer1中。进程Copy从缓冲器B1中取出一条记录拷贝后存入Buffer2。进程Out取出Buffer2中的记录打印输出。Buffer1和Buffer2每次只能存放一条记录。要求3个进程协调完成任务,使打印出来的与读入的记录个数、次序完全一样。 1.上述三个进程进入系统后,存在三种基本状态,请画出三种基本状态及其转换关系图。(5分) 2.在系统中引入进程带来的好处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分) 3. 请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性,正确请打√,错误请打X。(4分) A.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 B. 线程是一个可以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 C. 信号量机制是一种高级通信机制。() D. 同一个进程中互斥P操作必须在同步P操作之前。() 4.请用记录型信号量写出题干中的并发程序。(5分) 3

西工大操作系统-简答题

操作系统 一、1.什么是操作系统?从资源管理看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答:(1).操作系统是一个系统软件,它能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2).a.处理机管理:分配和控制处理机 b.存储器管理:分配及回收内存 c. I/O(Input/Output)设备管理:I/O分配与操作 d.文件管理:文件存取、共享和保护(详见课本P2-3) 2.什么叫并发性?什么叫并行性? 答:并发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并行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3.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答:及时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 [分时系统:秒级(一般情况)实时系统: 微秒级甚至更小] 交互性:分时系统交互性更强 可靠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详见课本P9和P11) 三、1.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它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 答:(1)程序在并发执行方式下,运行时具有异步性的特征,“程序”这个静态概念已经不足以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这样,就需要一个数据结构PCB来记录程序的状态,以及控制其状态转换所需的一些信息。因此,将PCB、程序、数

据三者组成一个完整的实体,就是进程实体。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引入进程的概念,便于操作系统对于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 (2)区别:1)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是静态的,进程是程序的执行,是动态的。2)进程的存在是暂时的,程序的存在是永久的。3)进程的组成应包括程序和数据。除此之外,进程还应由记录进程状态信息的“进程控制块”组成。 联系:程序是构成进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一个进程的运行目标是执行它所对应的程序。如果没有程序,进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从静态的角度看,进程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 2.什么是进程的互斥与同步? 答:进程互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由于竞争资源而形成的制约关系。 进程同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由于某种时序上的限制而形成的相互合作的制约关系。 3.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的调度原则是什么? 答:①如果有若干进程要求进入空闲的临界区,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进入。②任何时候,处于临界区内的进程不可多于一个。如已有进程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其它所有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③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要在有限时间内退出,以便其它进程能及时进入自己的临界区。④如果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应让出CPU,避免进程出现“忙等”现象。 4.说明进程的结构、特征和基本状态。 答:进程是程序在其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资源分配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进程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组成 进程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西北工业大学版)5

第九章 9-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与打滑有什么区别对传动有何影响影响打滑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避免打滑 解:由于紧边和松边的力不一样导致带在两边的弹性变形不同而引起的带在带轮上的滑动,称为带的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打滑是由于超载所引起的带在带轮上的全面滑动,是可以避免的。 由于弹性滑动的存在,使得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使得传动效率降低。 影响打滑的因素有:预紧力大小、小轮包角、当量摩擦因素。 避免打滑:及时调整预紧力,尽量使用摩擦因素大的、伸缩率小的皮带,对皮带打蜡。 9-3.试分析参数1112D i α、、的大小对带传动的工作能力有何影响 解:1D 越小,带的弯曲应力就越大。 1α 的大小影响带与带轮的摩擦力的大小,包角太小容易打滑(一般取1α≥0120) 12i 越大,单根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的增量就越大。 9-4.带和带轮的摩擦因数、包角与有效拉力有何关系 解:ec 01 F =2F F 1 f e f e e αα -≥+,最大有效拉力ec F 与张紧力0F 、包角α和摩擦系数f 有关,增大0F 、α和f 均能增大最大有效拉力ec F 。 9-9.设计一由电动机驱动的普通V 带减速传动,已知电动机功率P=7KW ,转速 1=1440/min n r ,传动比123i =,传动比允许偏差为±5%,双班工作,载荷平稳。 解: 1.计算功率ca P 查表得,A K =1.2,则A =K P=1.278.4ca P kW ?= 2.选择带的截型 根据18.41440/min 9-9A ca P kW n r ==和查图选定型带。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12D D 和 参考图9-9和表9-3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1D =100mm ,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2121(1)3100(10.01)297D i D mm ε=-=??-=。 查表取标准值2315D mm =。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第四题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姓名:李清蔚 学号:1140810304 班级:1408103 指导教师:林琳

一.设计题目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表 1 表一: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升程(mm ) 升程 运动 角(o) 升程 运动 规律 升程 许用 压力 角(o) 回程 运动 角(o) 回程 运动 规律 回程 许用 压力 角(o) 远休 止角 (o) 近休 止角 (o) 40 90 等加 等减 速30 50 4-5-6- 7多 项式 60 100 120

二.凸轮推杆运动规律 (1)推程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推程F0=90° ①位移方程如下: ②速度方程如下: ③加速度方程如下: (2)回程运动规律(4-5-6-7多项式) 回程,F0=90°,F s=100°,F0’=50°其中回程过程的位移方程,速度方程,加速度方程如下:

三.运动线图及凸轮线图 本题目采用Matlab编程,写出凸轮每一段的运动方程,运用Matlab模拟将凸轮的运动曲线以及凸轮形状表现出来。代码见报告的结尾。 1、程序流程框图 开始 输入凸轮推程回 程的运动方程 输入凸轮基圆偏 距等基本参数 输出ds,dv,da图像 输出压力角、曲率半径图像 输出凸轮的构件形状 结束

2、运动规律ds图像如下: 速度规律dv图像如下: 加速度da规律如下图:

3.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距 以ds/dfψ-s图为基础,可分别作出三条限制线(推程许用压力角的切界限D t d t,回程许用压力角的限制线D t'd t',起始点压力角许用线B0d''),以这三条线可确定最小基圆半径及所对应的偏距e,在其下方选择一合适点,即可满足压力角的限制条件。 得图如下:得最小基圆对应的坐标位置O点坐标大约为(13,-50)经计算取偏距e=13mm,r0=51.67mm.

Linux操作系统考试题库(1)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C ) A.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B.操作系统 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 C.操作系统与用户程序必须交替运行 D.操作系统 位于各种软件的最底层 2)的发展始于()年,它是有()的一名大学生开发 的。( A ) A. 1990、芬兰 B. 1991、芬兰 C. 1993、美 国 D. 1991、波兰 3)内核不包括的子系统是( D )。(进程管理系统\内存管 理系统\管理系统\虚拟文件系统\进程间同性间通信子系统) A.进程管理系统 B.内存管理系统管理系 统 D.硬件管理系统 4)中权限最大的账户是( B )。 A. B. C. D. 5)在通常情况下,登录桌面环境,需要( B )。 A.任意一个帐户B.有效合法的用户帐号和密码C.任意一个登录密码D.本机地址 6)在 5中要配置计算机的地址,需要打开哪个菜单( C )。 A.“应用程序”→“” B.“系统”→“首选项”→“网络代理”

C.“系统”→“管理”→“网络” D.“位置”→“网络服务器” 7)配置网卡时,下面哪一项一般不需要配置( D )。 地址 B.子网掩码 C.默认网关地址地址 8)文件权限中保存了( D )信息。 A.文件所有者的权限 B.文件所有者所在组的权限 C.其他用户的权限 D.以上都包括 9)文件系统的文件都按其作用分门别类地放在相关的目录中, 对于外部设备文件,一般应将其放在( C )目录中。 10)某文件的组外成员的权限为只读;所有者有全部权限;组 内的权限为读与写,则该文件的权限为( D )。 A. 467 B. 674 C. 476 D. 764 11)文件1的访问权限为,现要增加所有用户的执行权限和同 组用户的写权限,下列命令正确的是( A )。 A. 1 B. 765 1 C. 1 D. 1 12)当前安装的主机中位于第二个接口的接口挂接一块40的 硬盘,其在中的设备文件名为( B )。 13)已知系统中的唯一一块硬盘是第一个接口的设备,该硬盘 按顺序有3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这个扩展分区又划分了

西工大作业机考《计算机操作系统》标准

试卷总分:100 得分:98 一、单选题 (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在()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的现象。 A.固定分区管理 B.请求页式管理 C.段式管理 D.机器中不存在病毒时 正确答案: 2. 主要由于()原因,使UNIX易于移植。 A.UNIX是由机器指令编写的 B.UNIX大部分用汇编少部分用C语言编写 C.UNIX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 D.UNIX小部分用汇编大部分用C语言编写 正确答案: 3. 磁盘是共享设备,每一时刻()进程与它交换信息。 A.可有任意多个 B.限定n个 C.至少有一个 D.最多有一个 正确答案: 4. 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通用软件 D.工具软件 正确答案: 5. 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大致可分为()等几类。 A.文件操作类、资源申请类、控制类、设备调用类 B.文件操作类、资源申请类、控制类、信息维护类 C.文件操作类、资源申请类、信息维护类、设备调用类 D.资源申请类、控制类、信息维护类、设备调用类 正确答案: 6.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发生。

B.同一时间间隔内 C.不同时刻 D.不同时间间隔内 正确答案: 7.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后,处理机的利用率()。 A.降低了 B.有所改善 C.大大提高 D.没有变化,只是程序的执行方便了 正确答案: 8. 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 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 正确答案: 9. 进程间的基本关系为()。 A.相互独立与相互制约 B.同步与互斥 C.并行执行与资源共享 D.信息传递与信息缓冲 正确答案: 10. 下列方法中哪一个破坏了“循环等待”条件?() A.银行家算法 B.一次性分配策略(即预分配策略) C.剥夺资源法 D.资源有序分配 正确答案: 11.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A.方便用户 B.提高内存利用率 C.A和B 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

西工大机械原理第八版答案

免费版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如图a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 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丨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图b)。 2)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图a) 由图b可知,n3,p i 4,p h 1,p 0,F 0 故:F 3n (2p l p h p) F 3 3 (2 4 1 0) 0 0 因此,此简单冲床根本不能运动(即由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C、D组成不能 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要增加机构的自由度。

图b)

3)提出修改方案(图c)。 为了使此机构能运动,应增加机构的自由度(其方法是: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者用一个高副去代替一个低副,其修改方案很多,图给出了其中两种方案)。 D C E ) % £ E 图cl)图c2) 2、试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 度。 图a) 解: n 3,p i 4,P h 0,F 3n 2p i P h 1 Array 图 b) 解: n 4, p i 5,P h 1,F 3n 2 p i P h

3、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将其中的高副化为低副。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解3—1: n 7, p l10, p h 0, F 3n 解3-2:n 8, p l 11 , P h 1 , F 3n 2P i

解3-3:n 9, p l 12 , P h 2, F 3n 2P] p h 1 N 4、试计算图示精压机的自由度

计算机2009级计算机体系结构复习题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中,从下层到上层,各级相对顺序正确的应当是( B )。 A 汇编语言机器级——操作系统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 B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 C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 D汇编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 2、计算机系统采用层次化结构,从最上面的应用层到最下面的硬件层,其层次化构成为( C )。 A高级语言虚拟机—操作系统虚拟机—汇编语言虚拟机—机器语言机器 B高级语言虚拟机—汇编语言虚拟机—机器语言机器—操作系统虚拟机 C高级语言虚拟机—汇编语言虚拟机—操作系统虚拟机—机器语言机器 D操作系统虚拟机—高级语言虚拟机—汇编语言虚拟机—机器语言机器 3、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C )。 A增加内存容量B提高内存可靠性 C加快信息访问速度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访问速度 4、汇编语言源程序变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是经(D )来实现的。 A编译程序解释B汇编程序解释 C编译程序翻译D汇编程序翻译 5、直接执行微指令的是( C )。 A汇编程序B编译程序 C硬件D微指令程序

6、对系统程序员不透明的应当是( D )。 A Cache存储器B系列机各档不同的数据通路宽度 C指令缓冲器D虚拟存储器 7、对应用程序员不透明的应当是( D )。 A先行进位链B乘法器 C指令缓冲器D条件码寄存器 8、在IBM 370系统中,支持操作系统实现多进程共用公用区管理最有效的指令是( B )。 A“测试与置定”指令B“比较与交换”指令 C“执行”指令D“程序调用”指令 9、对机器语言程序员透明的应当是( B )。 A中断字B主存地址寄存器 C通用寄存器D条件码 10、计算机系统结构不包括( A )。 A主存速度B机器工作状态 C信息保护D数据表示 11、对计算机系统结构透明的是( D )。 A字符行运算指令B是否使用通道型I/O处理机 C虚拟存储器 D VLSI技术 12、对汇编语言程序员透明的应当是( A )。 A I/O方式中的DMA访问方式 B 浮点数据表示 C访问方式保护D程序性中断

机械原理大作业3 凸轮结构设计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作业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丁刚陈明 设计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

1.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根据其原始参数设计该凸轮。 表一: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序号升程 (mm) 升程运动 角(o) 升程运动 规律 升程许用 压力角 (o) 回程运动 角(o) 回程运动 规律 回程许用 压力角 (o) 远休止角 (o) 近休止角 (o) 12 80 150 正弦加速 度30 100 正弦加速 度 60 60 50 2.凸轮推杆运动规律 (1)推杆升程运动方程 S=h[φ/Φ0-sin(2πφ/Φ0)]

V=hω1/Φ0[1-cos(2πφ/Φ0)] a=2πhω12sin(2πφ/Φ0)/Φ02 式中: h=150,Φ0=5π/6,0<=φ<=Φ0,ω1=1(为方便计算) (2)推杆回程运动方程 S=h[1-T/Φ1+sin(2πT/Φ1)/2π] V= -hω1/Φ1[1-cos(2πT/Φ1)] a= -2πhω12sin(2πT/Φ1)/Φ12 式中: h=150,Φ1=5π/9,7π/6<=φ<=31π/18,T=φ-7π/6 3.运动线图及凸轮线图 运动线图: 用Matlab编程所得源程序如下: t=0:pi/500:2*pi; w1=1;h=150; leng=length(t); for m=1:leng; if t(m)<=5*pi/6 S(m) = h*(t(m)/(5*pi/6)-sin(2*pi*t(m)/(5*pi/6))/(2*pi)); v(m)=h*w1*(1-cos(2*pi*t(m)/(5*pi/6)))/(5*pi/6); a(m)=2*h*w1*w1*sin(2*pi*t(m)/(5*pi/6))/((5*pi/6)*(5*pi/6)); % 求退程位移,速度,加速度 elseif t(m)<=7*pi/6 S(m)=h; v(m)=0; a(m)=0; % 求远休止位移,速度,加速度 elseif t(m)<=31*pi/18 T(m)=t(m)-21*pi/18; S(m)=h*(1-T(m)/(5*pi/9)+sin(2*pi*T(m)/(5*pi/9))/(2*pi)); v(m)=-h/(5*pi/9)*(1-cos(2*pi*T(m)/(5*pi/9))); a(m)=-2*pi*h/(5*pi/9)^2*sin(2*pi*T(m)/(5*pi/9)); % 求回程位移,速度,加速度

操作系统试题B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 一、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得分 1.下面关于计算机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操作系统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它不属于计算机系统 B.计算机系统是一个资源集合体,包括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 C.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 D.计算机硬件是操作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操作系统的运行离不开计算机硬件的支持 2.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C )。 A.高吞吐率 B.充分利用内存 C.快速响应 D.减少系统开销 3.进程具有3种基本状态,即等待状态、运行状态、就绪状态,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其状态 总是不停地发生变化的,下面关于进程状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进程一旦形成,首先进入的是运行状态 B.3种进程状态是进程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状态,进程可能同时处于某几种状态中 C.在分时系统中,一个正在运行进程的时间片如果终结,该进程将转入就绪状态 D.一个进程必须经过进程的3个基本状态才能结束 4.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B )。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 5.任何时刻总是让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进程占用处理器,此时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 D )。 A.非抢占式的优先级调度算法 B.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C.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D.抢占式的优先级调度算法 6.下面是关于重定位的有关描述,其中错误的是(D )。 A.绝对地址是主存空间的地址编号 B.用户程序中使用的从0地址开始的地址编号是逻辑地址 C.动态重定位中装入主存的作业仍保持原来的逻辑地址 D.静态重定位中装入主存的作业仍保持原来的逻辑地址 7.在单个分区、固定分区、可变分区、页式和段式这5种存储管理方式中,地址转换采用动 态重定位方式的是( A )。 A.可变分区、页式和段式存储管理方式 B.单个分区、可变分区、段式存储管理方式 C.固定分区、页式和段式存储管理方式 D.可变分区、段式存储管理方式 8.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A )。 A.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B.段式存储管理方式

西工大机械原理第八版答案版

免费 版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如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 1)取比例尺l μ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图b )。 2)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图 a ) 由图b 可知,3=n ,4=l p ,1=h p ,0='p ,0='F 故:00)0142(33)2(3=--+?-?='-'-+-=F p p p n F h l 因此,此简单冲床根本不能运动(即由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要增加机构的自由度。 图 b ) 3)提出修改方案(图c )。 为了使此机构能运动,应增加机构的自由度(其方法是: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者用一个高副去代替一个低副,其修改方案很多,图c 给出了其中两种方案)。 图 c1) 图 c2) 2、试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图a ) 解:3=n ,4=l p ,0=h p ,123=--=h l p p n F 图 b ) 解:4=n ,5=l p ,1=h p ,123=--=h l p p n F 3、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将其中的高副化为低副。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3-1 解3-1:7=n ,10=l p ,0=h p ,123=--=h l p p n F ,C 、E 复合铰链。 3-2

解3-2:8=n ,11=l p ,1=h p ,123=--=h l p p n F ,局部自由度 3-3 解3-3:9=n ,12=l p ,2=h p ,123=--=h l p p n F 4、试计算图示精压机的自由度 解:10=n ,15=l p ,0=h p 解:11=n ,17=l p ,0=h p (其中E 、D 及H 均为复合铰链) (其中C 、F 、K 均为复合铰链) 5、图示为一内燃机的机构简图,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分析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又如在该机构中改选EG 为原动件,试问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是否与前者有所不同。 解1)计算此机构的自由度 2)取构件AB 为原动件时 机构的基本杆组图为 此机构为 Ⅱ 级机构 3)取构件EG 为原动件时 此机构的基本杆组图为 此机构为 Ⅲ 级机构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ij P 直接标注在图上)。 2、在图a 所示的四杆机构中,AB l =60mm ,CD l =90mm ,AD l =BC l =120mm ,2ω=10rad/s ,试用瞬心法求: 1) 当?=ο165时,点C 的速度C v ? ; 2) 当?=ο 165时,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 的位置及其速度的大小; 3)当C v ? =0 时,?角之值(有两个解)。 解1)以选定的比例尺l μ作机构运动简图(图b )。 b) 2)求C v ? ,定出瞬心13P 的位置(图b ) 因13p 为构件3的绝对速度瞬心,则有: 3)定出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点E 的位置 因BC 线上速度最小之点必与13P 点的距离最近,故从13P 引BC 线的垂线交于点E ,由图可得: 4)定出C v ? =0时机构的两个位置(作于 图C 处),量出 ?=6.2262? c)

2009年4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是( ) A.中央处理器、主存、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 B.中央处理器、主存、块设备和字节设备 C.中央处理器、主存、高速设备和低速设备 D.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输入输出设备 2.一般认为,操作系统是这样一种系统软件,即( ) A.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提高程序运行的速度和改善人机界面 B.提高程序运行的速度、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 C.改善人机界面、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和提高程序运行的速度 3.三种基本类型的操作系统是( ) A.网络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和分时操作系统 B.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C.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 D.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批处理操作系统 4.一个计算问题的程序分成三个可以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输入程序、处理程序和打印程序,每一批数据都需顺序被这些模块执行。当有多批数据时,这三个程序模块中可以并行运行的是( ) A.输入程序、处理程序和打印程序B.输入程序和处理程序 C.处理程序和打印程序D.打印程序和输入程序 5.进程的基本属性是( ) A.进程是动态的、多个进程可以含有相同的程序和多个进程可以并发运行 B.进程是动态的、多个进程对应的程序必须是不同的和多个进程可以并发运行 C.进程是动态的、多个进程可以含有相同的程序和多个进程不能并发运行 D.进程是静态的、多个进程可以含有相同的程序和多个进程可以并发运行 6.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可能的状态转换是( ) A.就绪态到运行态、就绪态到挂起态、挂起态到运行态 B.就绪态到运行态、就绪态到挂起态、运行态到挂起态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 _______ 设计题目: 凸轮机构设计 院 系: ------------------------- 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 Harbin I nstituteof Techndogy

设计题目 如右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选择一组凸轮机构的原始参数, 据此设计该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冷3唱—亦(中] 156 12 .. v 」1 - cos()] 兀1 5 374.4 2 12 ? a 1si n( ) 兀 1 5 % t 表示转角, s 表示位移 t=0:0.01:5*pi/6; %升程阶段 s= [(6*t)/(5*pi)- 1/(2*pi)*si n(12*t/5)]*130; hold on plot(t,s);

t= 5*pi/6:0.01:pi; %远休止阶段 s=130; hold on plot(t,s); t=pi:0.01:14*pi/9; %回程阶段 s=65*[1+cos(9*(t-pi)/5)]; hold on plot(t,s); t=14*pi/9:0.01:2*pi; %近休止阶段 s=0; hold on plot(t,s); grid on % t表示转角,令3 1=1 t=0:0.01:5*pi/6; %升程阶段v=156*1*[1-cos(12*t/5)]/pi hold on plot(t,v); t= 5*pi/6:0.01:pi; %远休止阶段

操作系统试题_A试卷_08-09

攀枝花学院课程考核命题暨试卷印刷审批表

注:1、一卷一份。 2、“院管课程”试卷印制须连同考试安排表一并上报。 3、每套试卷必须经过审批后方用于考核,审核、审批意见必须明确。教研室审核结果综合评价及意见应从内容的科学性、表达的准确性、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审核。

2008 ~2009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操作系统》试卷(A 卷) 适用年级专业:200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考 试 形 式:( )开卷、( √ )闭卷 二级学院: 行政班级: 学 号: 教 学 班: 任课教师: 姓 名: 注:学生在答题前,请将以上内容完整、准确填写,填写不清者,成绩不计。 共 五 大题 54 小题。答案请直接写在试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请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入下表,填在其它地方不计分。) 1、( )不是实时系统的基本特征。 A 、安全性 B 、公平响应 ……………………………………………线………………………………………订………………………………………装…………………………………………………

C、实时性 D、高可靠 2、正在运行的进程在信号量S上作P操作之后,当S<0,进程将进入信号量的()。 A、等待队列 B、提交队列 C、后备队列 D、就绪队列 3、并发进程失去封闭性特征,是指()。 A、多个相互独立的进程以各自的速度向前推进 B、并发进程的执行结果与速度无关 C、并发进程执行时,在不同时刻发生的错误 D、并发进程共享公共变量,其执行结果与速度有关 4、当一个进程处于()这样的状态时,称为等待状态。 A、它正等着进入磁盘 B、它正等着进入内存 C、它正等着输入一批数据 D、它正等着CPU的控制权 5、用户程序在用户态下使用特权指令将引起的中断是属于()。 A、程序中断 B、硬件故障中断 C、外部中断 D、访管中断 6、在磁盘上可以建立的物理文件有()。 A、用户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索引文件 D、目录文件 7、设备独立性是指,()。 A、I/O设备具有独立执行I/O功能的特性 B、用户程序中使用的设备独立于具体的物理设备 C、能独立实现设备共享的特性 D、设备驱动程序独立于具体的物理设备的特性 8、三个进程共享4台绘图仪,每个使用绘图仪的进程最多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该系统()。 A、某进程可能永远得不到绘图仪 B、可能发生死锁 C、进程请求绘图仪立刻能得到 D、不会发生死锁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大作业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丁刚 设计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 1.设计题目 2.运动方程式及运动线图 由题目要求凸轮逆时针旋转 (1)确定凸轮机构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并绘制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升程第一段:(0 <φ< pi /4)φ0=pi/2; s1 = 73*φ^2; v1=146*w*φ; a1 = 146*w^2;

升程第二段:(pi/4 <φ< pi /2) s2 =90-73*(pi/2-φ)^2; v2=146*w*( pi/2-φ); a2 =-146*w.^2; 远休止程:(pi/2 <φ< 10*pi/9) s3 = 90; v3 = 0; a3 = 0; 回程:(10*pi/9)< φ< ( 14*pi/9) s4 =45*(1+cos(9/4*(φ-10*pi/9))); v4 =*w*sin(9/4*(φ-10*pi/9)) ; a4 =*w^2* cos(9/4*(φ-10*pi/9)); 近休止程:(14*pi/9)< φ < ( 2*pi); s5 =0; v5 =0; a5 =0; 1.由上述公式通过编程得到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如下:(编程见附录). 2. 凸轮机构的线图及基圆半径和偏距的确定 凸轮机构的线图如下图所示(代码详见附录): 因为凸轮逆时针旋转,,所以滚子从动件右偏,但由于绘图原因,采用向左为正方向,由此 确定凸轮基圆半径与偏距: 基圆半径为r0 = (50^2+100^2)=112mm,偏距e = 50mm。 3.凸轮实际轮廓,理论轮廓,基圆,偏距圆绘制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24题

班级 1013102 学号 6 机械原理大作业说明书 题目 1、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2、凸轮机构设计 3、齿轮传动设计 学生姓名

1连杆机构运动分析1.设计题目:

一、先建立如下坐标系: 二、划分杆组如下,进行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I级杆组RR(如图1)、II级杆组RPR(如图2、3)和II级杆组RRP(如图4)组成。 (1)(2) (3)(4)

三、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1)同一构件上点的运动分析: 如右图所示的原动件1,已知杆1的角速度=10/rad s ω,杆长1l =170mm,A y =0,A x =110mm 。可求得下图中B 点的位置B x 、B y ,速度xB v 、yB v ,加速度xB a 、yB a 。 θcos 1l xB =,θsin 1l yB = θωυsin 1l xB -=,θωυcos 1l yB =, 222B 2==-cos =-B xB i d x a l x dt ω?ω 222 2 ==-sin =-B yB i B d y a l y dt ω?ω。 (2)RPRII 级杆组的运动分析: a. 如右图所示是由2个回转副和1个移 动副组成的II 级组。已知两个外运动副C 、B 的位置(B x 、B y 、c x =110mm 、C y =0)、速度(xB υ,yB υ, xC υ=0, yC υ=0)和加速度 (0,0,,==yC xC yB xB a a a a )。可确定下图中D 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确定构件3的角位移1?、角速度1ω、角加速度1α。 1sin 31..??l x dt dx C B -= 1sin 131cos 13.....2????l l x dt x d C B --= 1cos 31..??l y dt dy C B += 1cos 131sin 13.....2????l l y dt y d C B +-= 根据关系:1111d 122..11. α??ω??====dt d dt , 故可得出: D x =)1cos( 4β?++l x C

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及 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操作系统第一章复习题 二、填空题 1、操作系统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和(共享),两者之间互为存在条件。 2、实时系统应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它们是(及时性)和(高可靠性)。 3、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将多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过程控制数据并作出响应的操作系统称为(实时操作系统)。 4、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5、操作的四大功能是(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6、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三、简答题 1、设计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①有效性②方便性③可扩展性④开放性 2、OS 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①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②OS 作为姐姐是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③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OS 有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OS 有四大基本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4、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OS。 答:关于微内核,现在尚无一致的定义,但一般具有一下特征: ①足够小的内核②给予客户/服务器模式 ③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④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操作系统第二章复习题 三、填空题 1、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线程概念的主要目的是(缩短系统切换的时空开销,提高程序执行并发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