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上俄罗斯与土耳其的12次战争

历史上俄罗斯与土耳其的12次战争

历史上俄罗斯与土耳其的12次战争
历史上俄罗斯与土耳其的12次战争

历史上俄罗斯与土耳其的12次战争,你知道吗?

曾经横跨亚非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版图

曾经有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这个帝国后来被一点点瘦身,直至龟缩到现在的安纳托利亚半岛(78万平方公里),其中差不多一半的“功劳”归于俄罗斯。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三百多年里,两个国家爆发了12次战争,期间小冲突不断。可谓是世仇。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后,几乎可以任意暴虐任何一个邻居,而且他的胃口和后来的沙俄帝国一样好,肥肉、骨头都想吃,整块肉想吃,小碎肉也不嫌弃,一个个小国被它灭掉。最终形成一个北到多瑙河流域和奥地利接壤、东边吞并两河流域、南部把今天中东诸国收于

囊中、西南控制北部非洲的大帝国,地中海、红海和黑海差不多都是他家的内湖。

168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陆地面积达到550万平方公里。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东正教的圣地君士坦丁堡被其占领,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并变成帝国的首都,随之成为了伊斯兰教的重要城市。到了17世纪中叶,国力有所衰退的帝国还是积极向外扩张,占领了高加索大片地区,1669年征服克里特,1676年扩张至乌克兰南部,占领科丁、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及波多利亚地区,此时,土耳其和俄罗斯已有了漫长的边界线,两大帝国的战争不可避免,俄罗斯长期以巴尔干半岛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兄弟的保护者自居。

第一次,1676-1681年,平局。

根据1667年1月俄国、波兰签订的《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包括基辅)。奥土帝国很不爽俄、乌合并。1672年土耳其主动进攻波兰所属的乌克兰地区,并夺取了波多利耶,1676年,土耳其攻入俄属乌克兰。奥斯曼帝国一开始大胜,后来俄罗斯扭转了败局,战争胶着下去。于是两国坐下来谈判,在1681年1月签订《巴赫奇萨赖和约》,确定第聂伯河为两国边界。

两国这次大战后,土耳其开启了对俄罗斯的求虐模式。

第二次,1695-1696年,俄胜。

此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势力衰得厉害,而俄罗斯的野心越来越大了,希望打开通向与黑海相连的亚速海的通道。俄国这个史上最鸡贼兼凶横的帝国总能把合纵连横之术用到极致,早在1686年,俄国与饱受奥土帝国欺凌的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组成反土同盟。时值雄心勃勃的彼得大帝已经亲政,俄国刚与远东的邻国清帝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不久。1687、

1689年,俄军在戈利岑公爵率领下,两次远征克里米亚;1695、1696年彼得一世两次亲征亚速。战争的结果是:亚速和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归属俄国。

第三次,1710-1711年,土胜。

俄国这时正在彼得一世的统治下进行改革,但由于改革效果的滞后性,国力并没有马上增强。1709年俄罗斯打败了另外一个宿敌瑞典,瑞典国王请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支援,土耳其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1710年,土耳其军北进侵入俄国,战争爆发。1711年,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军和克里米亚鞑靼人军队的重围。战争以俄国失败告终,俄国放弃了好不容易取得的亚速,并拆毁亚速海沿岸的防御工事。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

这次战争的失败是彼得大帝的奇耻大辱,他留下遗言让后代帝王灭土耳其,迁都于东正教的伤心地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第四次:1735年-1739年,俄胜。

俄国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取胜后,于1735年向土耳其宣战,旨在是夺取黑海北岸和克里米亚半岛,取得黑海出海口。此战俄军和土耳其的宿敌奥地利组成同盟军,1739年在斯塔武恰内战战役中击溃土军。摩尔达维亚并入俄国,俄国同土耳其签订了贝尔格莱德和约根据条约,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

第五次:1768年-1774年,俄胜。

此次战争是由俄国入侵波兰而引起的。1768年9月25日,土耳其在法、奥两国支持下对俄宣战。战争的结果是土耳其大败,根据1774年7月俄土《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

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土耳其统治下的克里米亚汗国先宣告“独立”,然后于1783年并入俄国版图。

第六次:1787年-1792年,俄胜。

此次俄土战争是土耳其为上次战败复仇而引发的。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米亚,承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属地,并授权土耳其检查通过海峡的俄国商船,俄国拒绝。土耳其出动陆军20万和一支强大的舰队。当时俄国的统治者是牛逼闪闪不让任何一位皇帝的女皇的叶卡特琳娜二世。她当然不甘示弱,立刻迎战。此时俄国的国力有大幅增强,战争的结果是土军溃败。1792年1月,两国签定《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了克里米亚半岛和格鲁吉亚,俄国获得了黑海边上的不冻港。

第七次,1806年-1812年,俄胜。

此时欧洲出了一个几乎是数百年来唯一为高卢雄鸡争面子的矮个子皇帝拿破仑一世。当时俄国正与法国(1805—1807)、伊朗(1804—1813)两国大国激战。拿破仑拉土耳其下水,希望为自己减轻压力。土耳其一看,机会又来了。那就打吧!

起初由于俄国面临拿破仑军入侵的威胁,精锐的多瑙河集团军有身份调往西部边境。俄军对土耳其的兵力几乎减少一半。但就这样,俄军在鲁什丘克战役和斯洛博齐亚战役中大败土耳其军队。土耳其不得不于1812年在在《布加勒斯特和约》上签字。和约确定比萨拉比亚和西格鲁吉亚并入俄国,俄国把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

第八次,1828年-1829年,俄胜。

此次战争是欧洲列强瓜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领地的狂潮中,俄罗斯趁火打劫。当时,土

耳其国内因希腊民族独立战争(1821-1829)而危机重重。俄罗斯撕毁了两国以前缔结的所有协定,并于1827年12月宣布对俄进行“神圣战争”。俄军利用希腊独立战争将土耳其拖得精疲力尽之际,挥师南下,进入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后经过土耳其控制的保加利亚,直逼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1829年9月土耳其被迫签订了俄土《亚得里亚堡条约》,俄国获得多瑙河口及附近岛屿、黑海东岸地区,土耳其承认整个格鲁吉亚和伊梅列季亚、明格列利亚并入俄国,土尔其支付俄罗斯1000万荷兰盾赔款。

第九次,1853年-1856年,土胜。

此次战争即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俄国借口“圣地”问题,发动的对土战争。当时法国和英国对沙俄帝国咄咄逼人的南侵趋势感到很害怕,这已经直接威胁他们在中东和东欧的利益。于是法、英参战,与土耳其结成同盟,俄国难敌三国联军,战败。根据1856年签订的《巴黎和约》,俄国把比萨拉比亚南部归还摩尔多瓦,实行黑海中立化。

第十次,1877-1878年,俄胜。

俄军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卧薪尝胆,进行了大幅的军事改革。1876年,俄罗斯的斯拉夫兄弟塞尔维亚人的起义被土军镇压,俄罗斯要求土军立即停火。上次赢过俄罗斯的土耳其政府严辞拒绝,于是俄军出兵。战争的结果是俄罗斯得到了巴尔干的比萨拉比亚地区,以及在亚洲的巴统、卡尔斯、阿达等地。保加利亚及塞尔维亚在战后脱离了土耳其的控制。

不过这次土耳其以自己的战败帮了遥远的大清国一把。清朝的军队灭了盘踞新疆的阿古柏势力以后,俄罗斯占据伊犁迟迟不归还。左宗棠抬棺出征,准备武力收复,曾纪泽赴俄国首都进行外交斡旋。刚刚与土耳其打完仗的俄罗斯此时国库空虚,无力接着和清国开战,终于把吃下去的伊犁给吐了出来。

第十一次,1914-1917年,两败,平局。

人们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看作第11次俄土战争,俄国和英、法结盟,组成协约国,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德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阵营。1914年10月土耳其参战,在东线的高加索与俄国部队激战。开始占了上风,占了俄国高加索许多地区。但已沦落为“欧洲病夫”很快反胜为败,帝国精锐第九集团军被歼灭。俄国与英、法已订立战后分蛋糕的方案:伊斯坦布尔和黑海地区归俄国。幸亏1917年俄国因为战争国内爆发了革命,暂时救了奥斯曼土耳其。新成立的苏俄政府为尽快退出战争,与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同盟国签订《布勒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条约规定苏俄将阿达罕、卡尔斯、把统等原属于土耳其的地区交还给土。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同盟国战败,已经站稳脚跟的苏俄政府拒绝向这些战败国履行条约(俄国人的狡诈真是世代相传)。战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面临被英、法等协约国瓜分的悲惨命运。

第十二次,1918年-1921年,平局。

由于“十月革命”,俄罗斯帝国境内成立了苏维埃政权,随即爆发了红军与白军的内战。英、美、法、意、日等国出兵干涉,帮助白军,土耳其也加入了干涉国团队。但那时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自身难保,基本上沦为协约国的殖民地,帝国只能用自己控制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大咽喉为干涉军提供后勤服务。1920年,凯末尔领导的军队击败了就要瓜分土耳其残存领土的协约国军队,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并成为临时政府的首脑。1921年苏联与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政府签署《苏土友好条约》。1922年11月1日,土耳其的苏丹制被废除,最后一任苏丹穆罕默德六世离开土耳其。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

俄罗斯和土耳其百年恩怨

俄罗斯和土耳其到底怎么了? ※※※有■的地方点一下鼠标ppt翻页 11月24日,土耳其以俄罗斯战机侵入领空为由,击落了正在执行打击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1架俄罗斯苏24战机,一时间又给已经战乱纷扰的中东增加新的变数。 首先俄罗斯战机进入土耳其领空,并未有何过激行为,而其意图也很明显,执行的是对叙利亚反对武装的打击,况且按照国际惯例来讲,俄战机进入土耳其领空,土方也应采取警告及驱逐的应对方式,而不是在短暂警告后迅速将其击毁。■ 那么,军事,经济,政治地位都远不及俄罗斯的土耳其为何会采取如此激进的做法呢,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土耳其为何此时对俄如此嚣张?■ 这次偷袭,目的有四:一,向俄罗斯表示自己的区域大国身份,提醒俄罗斯注意在解决叙利亚问题的进程中不可忽视土耳其的作用。■二是对叙利亚内战中反土耳其的力量,即叙利亚政府和库尔德民兵提出警告,表示土耳其在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后仍然有能力左右叙利亚战局,借此打击叙利亚政府和库尔德民兵的士气。■三是向盟国展示自己遏制俄罗斯和叙利亚的决心,换取盟国的更多重视和支持。■第四点,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

土俄双方这几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恩恩怨怨。■ 其实土俄双方的矛盾由来已久,几百年来一直战火不断,而去年俄罗斯与乌克兰为了克里米亚半岛而产生的危机,正是问题的关键。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克里米亚半岛就是当年沙俄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共和国的前身)手里抢过来的,抢过来之后一直是俄罗斯的领土,直到1954年,为纪念乌克兰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才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管辖。 这两个国家的恩怨则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宣称自己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而同一时期,俄罗斯帝国的沙皇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因此沙俄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标记,直到今天双头鹰图案还是俄罗斯的国徽。■同时奥斯曼土耳其在几百年的征服和统治中对东欧巴尔干各民族(主要是斯拉夫民族)以及东正教信徒的残酷压迫,加上沙俄本身对于扩张领土的强烈愿望,在这些战争中,克里米亚始终是两国争夺的焦点,所以,说俄土之间的战争围绕着克里米亚也并不为过。 沙俄从彼得大帝开始,■国力逐渐强盛,因为沙俄的不冻港很少,所以开始寻求“温暖的海水”,也就是向南扩张,夺取出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 20世纪是战役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人类由机械化战争走到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作为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役,也从陆地、海洋走向了天空、太空,从有形的战场走向了无形的空间。难以计数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战役的主要内容,千机轰炸,百舰聚首,千辆坦克大战,几百万人的军队厮杀成为它的典型画面。一个"大"字可以说是这一时代战役的最根本特征。 60、70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后,战争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尽管临近世纪末,战争仍处于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过渡期,但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中,仍显示出陆、海、空、天、电全维立体作战的信息化时代战役特征和高效、低耗、精确、灵敏、即时等战役特性。随着通讯、指挥、控制、打击等战争手段日益完备,一些战术、战役行为往往能达成战略目的,战略、战役、战术3者的界限更加难以区分,战役层次在战争中的轮廓日益模糊。即使如此,20世纪仍有许多战役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⑴"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堑壕前的大厮杀。双方共伤亡130多万人。"陆战之王"初显神威。 1916年,德军对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凡尔登进行重点进攻。英法联军为减轻凡尔登所受压力,在索姆河发动支援性进攻战役。2月21日,德第5集团军担任凡尔登主攻。德法两军前线兵力3∶1,火炮对比7∶1。为求胜利,双方不断加大兵力投入。 在正面15~30公里、纵深7~10公里战场上,双方共150万人的军队进行了激烈厮杀。战役第一天,德军就发射了200万发炮弹。7月1日,英法军队向驻守索姆河地区的德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双方共投入了153个师,约一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 英军在作战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在由堑壕和支撑点配系的3道防御阵地上,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英法联军以伤亡61.5万人的代价仅推进了5~12公里。德军损失65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此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阵地消耗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此战德国大伤元气。战争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对于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关系探讨

讨论点:乌克兰和俄罗斯历史上与俄罗斯关系 9世纪,抗击波兰统治,乌克兰主动加入俄罗斯 1648年,乌克兰人民在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率领下起义,反对波兰的统治。他致函沙俄政府,希望得到同样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的帮助。 沙俄政府反应谨慎,没有迅速给予答复。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乌克兰起义军依靠智谋,两次击败了当时的欧洲军事强国波兰。乌军趁波军陷入混乱时大举反攻,将其打了个落花流水。然而,由于波兰收买了克里米亚汗国,后者在乌克兰背后发起了进攻,腹背受敌的乌克兰起义军被包围,不得不再次向沙俄求援。 1650年,沙俄与波兰之间的领土问题谈判破裂,沙俄决心援助乌克兰。1654年3月,乌克兰代表团在莫斯科觐见了俄国沙皇。随后,双方签订了《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基本条约》,亦称《三月条约》,乌克兰在得到了高度的自治权力之后,与俄罗斯正式结盟。 结论:乌克兰在历史上曾经加入乌克兰,但在1650年后,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战略盟友关系。 补充材料:乌克兰和俄罗斯结盟到1954年已长达300年,特别是在苏联时期,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了深厚的密切关系。这种长期形成的盘根错结的利益关系并不会因为两个民族的各自独立而中止。目前,俄罗斯仍然是乌克兰的能源供应国和商品销售市场。对于乌克兰来说,他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俄罗斯。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乌克兰巩固国家安全,改善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艰难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讨论点:核武器问题 乌克兰独立以后,对其境内的战略核武器将采取何种立场,这是美国、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关注的焦点。为取得这些国家的信任和对乌克兰独立的支持,1990年7月,乌克兰议会宣布乌克兰共和国将成为无核国家。以后,乌克兰的国家领导人又利用各种场合一再重申这一立场,并承诺于1992年7月以前将其境内的战术核武器运往俄罗斯销毁,而战略核武器则于1994年以前运往俄罗斯销毁。1991年12月18日,克拉夫丘克向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贝克作出如下保证:乌克兰不使用核武器,并致力于取得无核国家地位和在本国境内销毁核武器。将遵循有关削减欧洲常规武器的所有条约,并将尽快参加美国和原苏联签署的战略核武器条约,承担该条约中规定的有关义务。 据西方估算,乌克兰要建立起核武器科研、生产、保养等有关基础设施,需620-10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对苏联部署在乌克兰境内的战略核武器进行更新换代所需的费用。据专家预测,这些核武器还有10-20年的安全期,安全期一过,需全部更换,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土耳其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07旅管0班 姓名:何萍 学号:200796031 土耳其 【地理】 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语:Türkiye Cumhuriyeti)国土包括西亚的安纳托利亚半岛以及巴 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区,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 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并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纳托利亚半岛和东色雷斯地区之间的,是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 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首都是位处安纳托利亚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国民有99%是穆斯林。 土耳其邻近欧洲,三面环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业是土耳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特 洛伊、埃菲斯古城遗址,伊斯坦布尔、安塔利亚和伊兹密尔等历史名城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 地。 【城市】 1 首都安卡拉 处於土耳其境内偏西北处,也就是中安纳托利亚区中央北部,安卡拉河南岸,靠近北来的丘 布克河 (Cubuk) 与哈特普河的匯合处,北距黑海200公里,海拔975公尺。 景点: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Anadolu Medeni-yetleri Muesi 纪念陵寝 Ataturk Mausoleum 奥古斯都神庙 Augustus Mabedi 戈尔狄安遗蹟 Gordian 阿邦特湖 Lake Abant 罗马浴场 Roma Hamaml 画窟 Yazilikaya 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 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是展示土耳其歷史文化的集萃之地。馆内收藏了西亚及小亚细亚王国 的文物,喜特时期的遗物,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的物品,其中以在亚述王朝的殖 民都市灰山出土的「卡巴德基文书」最為著名。出土文物中最精华的莫过於博阿兹柯伊附近 的画窟所出土的喜特人遗物,包括了太阳图版、印章和宝石等。以蓝色的琉璃石 (Lapis Lazuli) 嵌入大眼、高鼻、额头向后倾斜的喜特人石像,颇具价值,还有铜器时代的青铜战 士、铸物铜模和象徵宇宙经纬生生不息的铜环。现在竖在安卡拉市成為城市象徵的铜环,就 是以此放大仿製的。 纪念陵寝: 这个壮丽的墓园是土耳其一代伟人凯末尔的坟地。该坟地完成於1953年,主建筑是一栋结 合优雅与权威的现代化、茶色的巨大石造建筑物,墙上并刻有凯末尔勉励民眾的嘉言。在列 柱围绕的内殿中,有一块大理石製的黑色墓碑,馆中并展示凯末尔个人的遗物与文件。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一、血战飞虎山 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 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

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 第四次战役为遏制联合国军的猛烈攻势,彭总命在横城一带打击敌人,于是横城反击战于1951年2月11日晚展开,志愿集结四个军和人民军两个军团欲全歼韩国第五师和第八师。志愿军39军117师350团长途奔袭插到敌后方,12日美退下来的

美2师一部和韩国第八师2个营进入伏击圈,战斗异常激烈,相当一部分志愿军弹药全部打光拚上了刺刀,前往支援美2师一个营进入了别一个伏击圈,至2月13日横城之战结束,韩国第八师3个团,韩第三师和第五师各一部,美2 师一个营,美韩4个炮兵营被消灭,共计12000多人。此战狠狠教训了李奇微,事隔10多年以后,李奇微在回忆横城地区的作战时仍心有余悸。 仅剩七八人,战斗到最后的战士往往与反击的敌人同归于尽皆是,志愿军阵亡者应在5000人以上,仅40军三个团伤亡就达1830人,359团3营仅有数人生还,由于通讯不畅,敌我装备相差悬殊,没有炮兵航空兵只有简陋装备的志愿军装备最终无法突破美军的防线撤出战斗,但志愿军的英勇令敌手感到他们遇到了有世界第一勇气的部队。

俄国思想近代史

1 以下()不是对中国思想史影响较大的西方史学家。?A、 ?B、 ?C、 ?D、 我的答案:C 3 “义理”之学是我们所说的()。 ?A、 ?B、 ?C、 ?D、 我的答案:A 4 哲学史等同于思想史。 我的答案:× 5 知识史注重历史环境中的思想。 我的答案:√ 3 关于俄国近代史史学界一般都主张其开始于()。?A、 ?B、 ?C、 ?D、 我的答案:C 4

知识分子本身既是思想的创造者也是思想的继承者与记录者。 我的答案:√ 5 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是俄国18世纪的两次重大改革之一。 我的答案:√ 5 中世纪的欧洲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我的答案:√ 1 俄罗斯的尤里节是指俄历的()。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随着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专制主义和皇权主义成为了俄罗斯民族政治心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 我的答案:对 5 农奴制的统治不是农民经济行为异化的直接原因。 我的答案:× 4 工业革命是以小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我的答案:错 2

有世界大粮仓之称的国家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俄罗斯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于公元10世纪。 我的答案:√ 5 俄罗斯着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我的答案:错 2 人们的思想要从已经形成定势的旧体制中挣脱出来需要()。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来自于西方的历史传统和先进思想对俄国的现代化道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的答案:√ 5 西欧的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农奴制度和东正教教会。 我的答案:错 1 马克思称赞()是第一个充分估计了对俄国非常有利的欧洲形式的沙皇。

从乌克兰危机看美俄地缘政治的博弈

从乌克兰危机看美俄地缘政治的博弈 【摘要】:冷战结束后,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俄美关系的“蜜月期”很快结束,矛盾和分歧不断加深,这突出体现在双方对独联体地区特别是乌克兰的争夺上。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契机在中亚实现战略突破,并通过支持“颜色革命”在独联体地区推进全球“民主”战略,使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面临强大压力;同时,随着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俄罗斯经济得以全面复苏,自信心日益增强,进而在独联体地区对美国展开全面回击。乌克兰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及在后苏联地区仅次于俄罗斯的影响力,自然成为俄美争夺的“桥头堡”,这也是造成乌政局动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乌克兰、美国、俄罗斯、欧盟、地缘政治 【正文】: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作为独联体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大国,不仅是莫斯科通向欧洲的重要通道,而且是抵御北约东扩的最后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乌克兰的影响和控制不仅成为俄罗斯复兴世界大国目标的关键,也成为美国遏制俄罗斯东山再起的重要棋子。独立后的乌克兰很快成为美俄在后苏联地区争夺的“桥头堡”,这也是造成乌政局动荡的重要原因。 一、乌克兰特殊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成为美俄争夺的焦点 一国在世界上占据的位置及其与其他权力中心的关系决定着它的安全课题[1](P107)。这恰恰道出了乌克兰特殊的地缘环境与艰难的外交处境间的微妙关系。作为与俄罗斯直接接壤的国家,乌克兰在历史上就深受俄罗斯的影响,是俄罗斯与欧洲其他大国间的重要缓冲国。其政策主张与外交倾向不可避免地、同时也是不可抗争地要受到来自俄罗斯的牵引。冷战的结束,特别是苏联的解体给了乌克兰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然而,地理位置的不可变更性决定了乌克兰的特殊命运:一方面,它从俄罗斯得到了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支持与帮助,但另一方面,它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俄罗斯的影响对其国家主权的侵蚀。有主见的政治家们开始寻求借助外部力量制衡俄罗斯。 而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来说,这却恰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作为当今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苏联解体后同样面临着一种安全困境,即霸权国对于未来挑战国的一种隐忧。任何一个霸权国都会对其地位的巩固存在一种担忧,从而寻找并扼杀可能的敌手,以避免自己的噩运降临,历史上这一类例子并不少见。而美国的战略家已经看到了在未来15年内,可能对美国提出挑战的只能是俄罗斯和中国。而俄罗斯以其雄厚的核潜力及国家发展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更有可能成为威胁美国战略利益的国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急于填补在中亚和东欧出现的力量真空。并借这一过程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将俄罗斯全然置于美国的监控之下。 乌克兰与欧盟的关系由来已久。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后不久,欧盟就承认乌克兰的独立。1992年,欧盟启动了向乌克兰提供技术援助的计划。1993年,乌克兰议会决定将加入欧盟作为乌克兰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众所周知,乌克兰既有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也有原苏联遗留的先进的军工技术;既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也有不小的市场规模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在军事领域,乌克兰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欧盟东扩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战争故事 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历史的改革离不开战争,其中有一些经典的历史战争事件流传至今。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爆发了一场决定性大战。当时北方割据势力以袁绍最大,曹操次之,两大势力决战是势所必然的。袁绍有军队数十万,占地面积又大,但不得人心;曹操能用于对抗袁绍的军队仅三、四万,但比较得到百姓拥护,而且献帝在他手中,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年二月,袁绍遣谋士郭图、大将颜良直扑白马曹操所置东郡太守刘延,自己亲率大军驻屯黎阳。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引兵向延津,袁绍派兵增援。曹操见袁绍中计,立即亲率轻骑直趋白马,阵斩颜良,袁军大乱溃散。袁绍大怒,下令渡河追击曹操。在延津以南,曹操故意将辎重弃置路上,袁军纷纷抢夺。操乘机败袁军,诛袁军大将文丑。 曹操尽管在白马、延津取得局部胜利,但敌强我弱的态势仍未根本改变,于是决定诱敌深入,主动撤退到官渡,深沟高垒,固守阵地,以待有利时机。双方在官渡相持数月后,曹操出奇兵火烧乌巢,尽焚袁军粮草辎重,并趁机向袁军全力进攻,一举消灭袁军七万余,袁绍和儿子袁谭率亲兵八百余骑逃过黄河。此一战役,曹操以少胜多,歼

灭袁绍的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篇2:垓下之围汉四年(前203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这时张良、陈平对汉王说:“汉有天下大半,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这正是天亡楚国之时。今若勿击,真所谓‘养虎遗患’。”刘邦听从。 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已兵少食尽,而被汉军及诸侯兵重重围困,夜间又闻汉军四面皆唱楚歌,以为楚地已为汉军占领,不觉泣下,左右也皆泣。项羽于是乘黑夜率领壮士八百余人乘马突围。天明,汉军发觉,以五千骑追之。项羽渡淮时,跟随他的已只剩百余骑。至阴陵(今安徽和县北)迷道问路,被农民所骗,陷大泽中,为汉兵追及,项羽复向东逃,已只余二十八骑,自忖无法脱逃,与部下再战。最后,项羽败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亭长备船岸边要送他过江。项羽笑道:“我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能生还,我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遂下马步战,杀汉军数百,身被十余创,自刎身亡。 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篇3:武王伐纣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

俄罗斯电影史

1.早期的俄罗斯电影 电影是由被称为“电影之父”的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1895年12月他们用自己发明设计的“活动摄影机”公映了《工厂大门》等几部无声片,标志着电影艺术时代的正式开始,为世界艺术增加了一个新的门类。电影这个时髦的玩意很快就传遍欧洲,并传到了俄罗斯。1896年5月4日,在彼得堡的“阿克瓦里乌姆”剧院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的影片。 电影在俄罗斯的出现伊始,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就注意到这门艺术的巨大魅力和发展前展,他曾指出:“这个发现由于具有惊人的新颖性,可以预言必将获得广泛的发展。” 1896年至1907年俄罗斯放映的基本是外国影片,主要是法国电影,体裁多种多样,有喜剧片、闹剧片、风景片、新闻片等,当时的影片内容和艺术处理水平都还很低,一般只是在咖啡馆、游艺厅和餐厅里放映,而进不了一些高级的场所。这个时期俄罗斯的电影人也开始了拍摄电影的最初尝试。 1908年,摄影记者德朗科夫(А.О. Дранков)根据冈察洛夫的电影剧本开始拍摄俄国第一部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Понизоваявольница»,又名《斯捷潘·拉辛》),这在俄国观众中引起了轰动,自此俄国开始了自己的民族电影发展之路。 1908—1918年,俄国共拍摄了1376部长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有表现俄国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较粗糙的娱乐片。当时电影生产掌握在私营企业手申.影片生产技术条件也很差,这些都限制了电影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1911年,由冈察洛夫和汉荣科夫(1877—1915)导演拍摄了俄国第一部大型影片《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导演兼摄影师斯塔列维奇精心研究了特技摄影技术,于1911年拍摄了第一部立体动画片。这个时期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Я.А.普洛塔赞洛夫的《黑桃皇后》(1916,根招普希金作品改编)、《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В.Р.加尔金的《贵族之家》和《前夜》(1915,根据屠格涅夫作品改编)、《谢尔盖神父》(1918)、《十四等文官》、《普罗米修斯》、《罪与罚》等。这些有一定影响的电影往往者是被搬上银幕的名著,如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文学大师的作品。 在1920年以前俄罗斯电影还很少被世界所了解。直到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出现了第一次移民浪潮,一些逃亡的白俄将电影拷贝带到国外,俄国电影才得以在世界流传,世界各地的观众也有机会欣赏俄国电影艺术家的杰作。 2.苏维埃时期的电影 概述 由于苏维埃政权对电影这一艺术门类的社会功能的高度重视,苏联电影起步早,投入大,成就高,战前的发展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技巧,如在默片时代蒙太奇大师爱森斯坦就拍出了震惊世界影坛的《战舰波将金号》。二、三十年代苏维埃电影事业曾经达到一个高峰。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苏联的电影工业遭受严重破坏,战后初期即开始进行重建,亦拍摄了一些影片,但数量不多,而且题材比较集中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歌颂领袖、歌颂英雄主义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青年近卫军》、《攻克柏林》、《乡村女教师》等。

土耳其最全的国家节日

土耳其最全的国家节日 土耳其是旅游名国,历史文化悠久,众多的历史纪念日和传统的文化风俗构成土耳其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在这些国家节日之时来到这里旅游也是非常不错的。下边土耳其(中国)苹果旅行社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土耳其国家节日。 独立纪念日 1923年4月23日,土耳其历经四年独立战争获得“解放”,并通过随后的凯末尔改革成为现代的世俗国家。土耳其也成为伊斯兰国家进行世俗化改革并获得成功的先驱和楷模。

国父纪念日国父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纪念日。 斋月和开斋节斋月结束后,就迎来了全国最为喜庆的“开斋节”,也被称为“糖果节”,其热闹程度不亚于中国的春节,在这天,全国会放假三天。 时间:9月 古尔邦节也被称为“宰牲节”。 时间:11月前后

国庆节土耳其共和国建国纪念日。 各地节日伊斯坦布尔 国际电影节:每年4月 伊斯坦布尔郁金香节:4月-5月 伊斯坦布尔国际戏剧节:每年5月 伊斯坦布尔周年庆典:5月29日 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6月-7月 伊斯坦布尔国际爵士乐节:每年7月 国际塑料美术节:9月-10月 安卡拉 安卡拉国际音乐节:4、5月 国际儿童狂欢节:4月23日 安卡拉国际音乐节:4月底-5月底 国际卡通艺术节:5月中上旬 比尔坎特国际戏剧盛会:6月中下旬 比尔坎特国际安那托利亚音乐节:8月14日 安塔利亚 安塔利亚电影节:土耳其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阿斯潘多斯芭蕾及歌剧节:6月-7月

孔亚 纳斯列丁·霍加狂欢节:7月上旬 梅乌拉那(Mevlana)纪念日(旋转舞大会):12月中旬 伊兹密尔 阿拉卡提(Ala?at?)国际儿童和青少年戏剧节:6月底-7月初切什梅海洋狂欢节及国际唱歌大赛:7月底 伊兹密尔国际民间舞蹈节展示大会:9月中上旬

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及影响

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 一.2013年11月21日政府放弃与欧洲联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在迈向欧盟的“西进”道路上突然调头“向东” 1. 释放前总理季莫申科.总理阿扎罗夫当天辩解说,政府依据眼下经济状况作出这一决定,不能为这份“欧盟准成员国”协定而放弃与俄罗斯的贸易。大约3000人当天冒雨聚集在基辅市中心独立广场,挥舞欧盟旗帜和一些标语,抗议政府放弃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这份协定历经多年协商,准许乌克兰加入以欧盟为主体、包含挪威等非欧元国家在内的自由贸易区,在乌克兰申请加入欧盟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双方今年3月草签协定,原定本月29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欧盟峰会之际正式签署。欧盟先前把乌克兰释放前总理季莫申科作为签署联系国协定的条件之一。不过,乌克兰议会21日再次投票否决准许季莫申科赴德国就医的提案。这名曾发动“橙色革命”上台、又因滥用职权罪入狱服刑的亲西方政客22日通过律师发表声明,呼吁民众上街,抗议政府在入盟问题上突然改变立场。 2.担忧对俄贸易.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22日为政府放弃联系国协定辩护:这是“一个艰难决定,但从眼下国内经济状况看,这是唯一可行的做法”。政府眼下财政吃紧,明年要向俄罗斯支付170多亿美元天然气费用,还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方面偿还37亿美元债务。俄总统普京本月9日会见乌总统亚努科维奇时明确表示,如果乌签署

联系国协定,将“立即失去很多,俄将限制乌商品进口”;相反,如果乌加入俄主导的关税同盟,将“立即获得利益,包括天然气价格优惠”。乌克兰“协和资本”投资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乌克兰对欧盟出口额为146亿美元,对俄罗斯出口额为211亿美元。今年年初以来,乌俄贸易额大幅减少,乌克兰经济因此遭受重创。阿扎罗夫说,乌克兰无法承受失去与俄罗斯贸易往来的损失。 二.2014年1月22日.乌克兰反对派向总统下最后通牒:24小时内举行选举 1.反对派威胁发起更大规模抗议.乌克兰反对派领导人22日向该国总统亚努科维奇发送了最后通牒,要求当局在24小时内举行选举,否则将承受民众更大规模的反抗。目前,反对派已经要求总统亚努科维奇解散政府,并废除严格的反抗议法案。反对派指出,“总统先生,你还有机会解除此次危机。提前选举可以改变当下冲突局面,我们也会极力促成此事。”反对派领袖还称,“如若不成,明天(23日)我们将进行更大规模的抗议,警方如何对我们,我们则会以牙还牙。”亚努科维奇已经表现出妥协的意愿,还表示称,此前与反对派领导人会晤过程中未达成共识。 2.乌总理宣布政府做好对话准备.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对反对派要求24小时内举行选举的最后通牒做出了回应。阿扎罗夫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表示,反对派领导人在发出最后通牒时应该“更加谦逊”。他同时宣布,政府已经做好对话准备。

乌克兰局势分析

乌克兰局势分析 3月21日,克里米亚正式加入俄罗斯;4月8日,哈尔科夫亲俄抗议者宣布独立;5月12日,顿涅茨克和芦甘斯克宣布独立。乌克兰政治危机的爆发,其中蕴涵着新一轮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俄罗斯之间的角力,其中最主要是其本身的地理缘故政治特点和政治形式,以及乌俄,乌美(欧),俄美的三个利益体之间的对各自利益之间的争夺,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这场危机的发生。 一、乌克兰特殊的地理位置 乌克兰处于欧洲大陆心脏之中,因此,在欧洲上更具地理战略意义。东部靠近俄罗斯,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加上乌克兰拥有极具战略意义的黑海出海口,所以它极大地影响着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活动,假如失去了乌克兰,俄罗斯在黑海的主导地位也会因此而丧失。因此乌克兰处在的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希望重新崛起的俄罗斯和希望抑制俄罗斯的西方国家的必争之地。 二、乌克兰现状 1、乌克兰权利体制失衡 在乌克兰现行宪政体制下,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权力过于集中,议会对总统制约能力有限,而政府就是一个总统的执行机构。总统有权解散议会,经议会批准任命总理、总检察长,有权直接解除总理和总检察长职务、任命各地方政府领导人。议会有权弹劾总统,但程序非常复杂。 2、乌克兰经济东、西部发展失衡 乌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俄罗斯和欧盟。乌传统优势出口商品是冶金、化工、机械、军工产品,而这些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仅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占乌全国的60%—70%。此外,东部地区工业发展能源大部分来自俄罗斯。西部地区对外贸易收入主要来源于与波兰等国的经贸往来,但这些国家加入欧盟后,乌西部地区被挡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每年因此损失数亿美元。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地缘性决定,前者要求密切与俄的合作,而后者希望尽快融入欧洲。经济利益决定了东西部之间的深层次矛盾,这一因素被乌两位候选人在大选中加以利用。 3、历史、民族、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冲突 乌克兰西部地区是通向欧洲的走廊,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这里的居民主要是乌克兰族和波兰族、犹太族、白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天主教。东乌克兰与俄罗斯接壤,这里与俄罗斯联系最密切,人文也最相近。信仰东正教的俄族人主要聚居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克里米亚等东南部地区。自乌独立以来,东南部地区居民主要说俄语,在地缘、历史、感情上很难接受苏联解体的现实,曾经提出过区域化或实行联邦制国家的要求,还提出过分离主义口号。比如乌克兰独立后克里米亚要求回归俄罗斯事件,1993年顿巴斯(由顿涅茨克和卢甘斯

世界近代史中不可忽视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初中世界近代史中不可忽视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土耳其为视角解析北师版九(上)历史教材一部初中世界近代史讲述述了众多国家从发展到崛起历程,这些国家中有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中期的英、法、俄,后起的美、德、日。可以说一部世界近代史尤如一部绝佳的舞台剧,大国们浓妆艳抹,即将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连台好戏。但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大潮中,我们也感觉有一股力量总在幕后暗潮涌动。这股力量就来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于世界近代史细加探析,我们便会发现,每个重大历史格局的演变中,总可以觅得土耳其的隐约身影。它似如一道背景墙,早早为一部部即将上演的大戏作了引子和铺垫。 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经的辉煌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土耳其人建立的一个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奥斯曼土耳其人初居中亚,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在亚欧非三大洲拥有广阔的属地,领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大部分领土。西至阿尔及利亚北部;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南部;南达今之苏丹与也门。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 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对东西方文明的传播和融合有着

巨大的贡献。 二、新航路开辟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北师版初中历史课本中奥斯曼土耳其的身影最早出现在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中。“早在中世纪后期,西欧人就享用来自东方国家的香料、丝绸、宝石等物品,来自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的东方商品深受西欧人的欢迎。由于东方商品在欧洲价格昂贵,所以贩运起来十分有利可图。但是15世纪兴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使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价格猛涨。欧洲人希望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文见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第8页小字部分)”此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进行的是“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强盗勾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这一行径也迫使欧洲人“舍近求远”,甚而“南辕北撤”去寻找一条新的通往东方的道路。新航路的开辟由此开始。人发现世界的动力最早是来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商路的阻断。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也可以说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份功劳。 三、克里木战争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当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盛衰,再不只是自个的事情了,与之相邻的俄罗斯早把目光瞄向了土耳其。“俄国从18世纪开始对外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夺取和占领了周边国家的许多领土。1853年,沙皇俄国再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如果说,此前俄国对土耳其的战争还是一个落后国家对一个更落后国家的战争,那么,这次战争则是落后的俄国对土耳其背后先进的英国和法国的战

俄罗斯历史年表

序幕 公元1-2世纪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首次提到斯拉夫维涅德人。 公元6世纪 斯拉夫人已经不断被拜占庭和叙利亚作家所提及。他们居住在多瑙河和维斯瓦河之间。其东部分支称安特人,是东斯拉夫人的祖先。 公元862年 瓦良格人酋长留里克兄弟应诺夫哥罗德贵族邀请,帮助平息叛乱,在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了瓦良格人的留里克王朝。 诺夫哥罗德大公与基辅罗斯时期 留里克Ryurik, Grand Duke Novgorod 在位时期:862年- 879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属于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 奥列格Oleg 在位时期:879年- 912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留里克的族人。因留里克之子伊戈尔年幼而执政。征服斯摩棱斯克。882年起成为基辅大公,定都基辅。 伊戈尔Igor 在位时期:912年- 945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根据古罗斯编年史记载为留里克之子。娶普斯科夫的诺曼公主奥尔嘉。在他之后开始了留里克王朝700多年的统治。公元941年,伊戈尔第一次远征拜占庭,被“希腊火”打败。 公元944年,伊戈尔第二次远征拜占庭,迫使拜占庭接受新的商约。两国还签订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同盟。945年被杀,由妻子摄政辅佐儿子直到964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Svyatoslav I "the Warlike" 在位时期:964年- 972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伊戈尔之子。娶斯拉夫族女仆玛鲁莎。 雅罗波克一世Yaropolk I 在位时期:972年- 978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之子。因为宫廷卫士斯文纳得的儿子被雅罗波克的弟弟奥列格所杀,斯文纳得挑唆雅罗波克和奥列格开战,战斗中弟弟弗拉基米尔跑到斯堪的纳维亚招募新兵,将雅罗波克击败,被迫弃位。 弗拉基米尔一世(圣王)Vladimir I 在位时期:978年- 1015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娶拜占廷皇帝罗曼纽斯二世的女儿安娜。 斯维亚托波尔克一世Svyatopolk I 在位时期:1015年- 1019年 980年生。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父亲为弗拉基米尔或者雅罗波克,母亲是一个被诺曼人抢来的拜占廷尼姑。在和弟弟雅罗斯拉夫的战斗中阵亡。 雅罗斯拉夫一世Yaroslav I 在位时期:1019年- 1054年 弗拉基米尔第六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娶瑞典国王奥拉夫的女儿英格丽德。儿子有伊利亚(诺夫哥罗德大公,1020年死)、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大公,1043年死)、伊兹亚斯拉夫(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基辅大公,篡位者)、维斯叶沃罗德(基辅大公)、维亚切斯拉夫(斯摩棱斯克大公)和伊戈尔(弗拉基米尔大公)。继承人是伊兹亚斯拉夫。1037-1041年,兴建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东正教建筑的精品。1051年,“智者”雅罗斯拉夫任命《教条和神恩讲话》的作者伊拉里翁为基辅的都主教。这是担任都主教一职的第一位俄罗斯人。 伊兹亚斯拉夫一世Izyaslav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054年- 1078年 雅罗斯拉夫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维斯耶沃罗德一世Vsevolod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078年- 1093年 雅罗斯拉夫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Svyatopolk II Izyaslavich 在位时期:1093年- 1113年 伊兹亚斯拉夫一世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弗拉基米尔二世Vladimir II Monomakh

乌克兰当前状况的经济和政治根源内因

乌克兰当前状况的经济和政治根源内因 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欧洲的缓冲地带,复杂的地理、政治、经济格局使得该国近年来政局变化莫测。 乌克兰危机是由2013年底乌克兰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欲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导致。2013年11月22日,乌克兰亲欧洲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抗议群众要求政府和欧盟签署协议、亚努科维奇下台、提前举行选举。至此乌克兰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今日,乌克兰危机已经持续近两年,那么战乱下的乌克兰的政治经济状况又如何? 一、当前状况的经济和政治 (一)经济 当前乌克兰经济严重衰退,形势岌岌可危。 (1)根据乌克兰“协和资本”投资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9个月,乌克兰对欧盟出口额为146亿美元,对俄罗斯出口额为211亿美元。2013年年初以来,乌俄贸易额大幅减少,乌克兰经济因此遭受重创。 (2)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7%,预计2015年下降4.3%。全国近半数企业停产,货币贬值66%,通胀率超过30%,居民实际收入缩减一半以上。外汇储备急速缩水至50亿美元。标准普尔将乌长期主权外汇信用等级由“CCC”降

为“CCC-”,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降为“负面”。经济运转基本靠美欧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和援助维系。 (二)政治 乌克兰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为主权、独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实行共和制。总统代表国家的最高元首。实行多党制。截至2012年2月,共有198个政党在乌司法部注册登记。 (三)外交 乌新政权视美西方为外交优先方向,坚定推进加盟入约融欧进程;谴责俄侵略行径,拒不承认克里米亚并入俄,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同情和支持;寄希望于美欧助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防范俄继续肢解乌。2014年9月16日,议会正式批准同欧盟签署的联系国协议。12月23日,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通过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决定加强与北约合作。因为克里米亚和乌东部问题,乌俄关系已降至历史低点。 (四)军事 智库卡内基欧洲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朱迪?登普西说,乌克兰危机持续的原因是各方签署的停火协议未能得到有效执行。从机制上看,停火协议缺乏权威监督。另外,随着危机持续,乌克兰冲突各方的互信几乎消磨殆尽。 有政治分析师认为,乌克兰政治危机的直接导火索虽然是乌政府2013年11月决定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但最根本原因还是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

乌克兰人为何宁愿相信中国人也不信俄国

乌克兰人为何宁愿相信中国人也不信俄国 2015-06-02 08:44:08 归档在我的博文|浏览57275次|评论4条 孙越:我的东乌克兰之旅 2005年至2013年期间,我曾经数次在乌克兰游历,足迹遍及乌克兰,从基辅西出利沃夫,再折返东进哈里科夫;后来又从莫斯科直飞尼古拉耶夫,最终南下敖德萨。 我的教父,作家诗人布兹尼克是乌克兰东南古城尼古拉耶夫人士,却持俄罗斯护照,常年住在莫斯科。 布兹尼克带我多次前来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市,这座帝俄时期和苏联时期的船坞之城,由于涉及军事秘密的缘故,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尚不对外国人开放。 中国人知道它,也是因为1999年从这座城市买到了苏联航母半成品"瓦良格"号。 我曾在布兹尼克的岳父家小住,那是位于南布克河边,一座名叫索尼辛的小村子,它极为偏僻的,距离市里大约一小时车程。 有一年,我从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乘坐法国航空公司一架螺旋桨式的小飞机,飞往乌克兰东南重镇尼古拉耶夫,大约2个小时后抵达。机上唯一的空姐告诉我,尼古拉耶夫机场很小,每天只有2个班次的飞机起降,它的建筑规模还不及北京首都机场的十分之一,而且这条航线开开停停,极不稳定。2008年时,航线开辟5个月后便一度中断,航空公司对外宣布的原因是,客流稀少,得不偿失。而我

在乌克兰得到的消息,航线一度中断,是乌俄关系紧张所致。后来我在尼古拉耶夫机场的亲历,证明乌俄关系紧张,是航班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那次,我飞抵尼古拉耶夫后,随着20位为旅客,顺着颤巍巍的小舷梯下了飞机,当地的海关和边检人员立即包围过来,他们神情严肃,令众人不得离开飞机,他们先爬上飞机,仔细检查了机上,确认没有遗留物后,才领着我们鱼贯走向海关。一位边防局上校警官单独将我领进办公室,说要对我进行问话,宣称海关对入境尼古拉耶夫市的外国人问话,是警察例行公事,而且问话内容要填入表格,签字生效。 我觉得此举很是奇怪,我在世界各地旅行,前所未闻。不过后来,我跟上校谈得投机,我问旅客入境,填表签字,所为何来,他看看四下无人,悄声说:"谁让你从莫斯科来呢!"至此我才明白,从俄罗斯入境乌克兰,绝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尼古拉耶夫,尽管你周遭的气氛,与俄罗斯无异,俄罗斯式的建筑,教堂,俄语,店铺等等,甚至空气中弥漫着与莫斯科同样的气味,但历史却在冥冥中提示,俄罗斯与乌克兰现在不仅不是一个国家,而且俄乌克兰那段不寻常的历史,正在逐渐发酵,似乎要生成一种难以名状的特殊物质。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俄罗斯海关。乌克兰东部城市哈里科夫,与俄罗斯一侧的白城隔界相望,由于白城是乌克兰族聚居地,两国各有亲属居住在对方城市,亲属朋友之间走动频繁。苏联解体之前,两国的

俄罗斯历史概况

俄罗斯历史概况 基辅罗斯(862年至1242年) 早在公元1世纪,在中、东欧的第聂伯河、奥得河、维斯瓦河及布格河流域便住着了斯拉夫人。至6世纪,斯拉夫人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中、上游,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西德维纳河一带,成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的祖先。到了公元7、8世纪,东斯拉夫人有两个准国家组织,以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及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斯拉维亚。862年,由于斯拉维落亚各部落为争夺权力而内战不休,使各部精疲力尽,于是商议寻找一位王公来治理各部,裁决纠纷。在他们眼中,住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瓦良格人(即罗斯人)精明能干,秩序井然,于是邀请瓦良格人首领留里克当他们大公。留里克王朝由此开始。879年,留里克身亡,大公之位由奥列格接掌。奥列格认为诺夫哥罗德地势偏僻,不利发展,觊觎南方的基辅。882年他率兵南下,首先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和柳别奇,然后南下基辅。奥列格定都基辅,称为“诸罗斯城市之母”。之后,他继续征克周围的部落,将东斯拉夫人部落的斯洛文人、克里维奇人、德列弗利安人、谢维利安人、拉迪米奇人以及非斯拉夫人的麦里亚人、维西人和楚得人置于控制之下,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史称基辅罗斯。 1223年蒙古军队在拔都汗的带领下侦查基辅罗斯,罗斯各大公与长期的仇敌钦察人组成联盟,在卡尔卡河岸与汗国侦查军队交锋。由于罗斯各公国大公对蒙古汗国不了解,再加上内部不合,被包围后歼灭,5位大公阵亡。随后蒙古军与1237年击破弗尔季米尔公国首 府弗尔季米尔,经过各公国境内折回补给,又在1239年重新侵略罗斯过境,在1240年占领基辅,代表着蒙古240年统治的开始。 弗拉基米尔大公(1157年至1389年) 俄罗斯人被蒙古人打败后,被分割为三部分.西北方的诺夫哥罗德,南方的乌克兰,中,东北部森林区的罗斯公国,诺夫哥罗德独立,但是要缴纳重税,乌克兰被金帐汗直接管理,俄罗斯公国需定期到萨莱可汗大帐叩头领取汗敕,缴税和提供兵源,是严格的封臣关系,俄罗斯法理上没有自己的政府,其最高统治者是蒙古大汗。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蒙古大汗实际上干预了俄罗斯和钦察汗国的事务,蒙古人是间接统治,因为俄罗斯未统一,政治上维持分裂状态。如派人治理,耗时费力。在征税上最初派八思哈,后来改为任命一位弗拉基米尔大公,全体公国也要服从,这么是俄罗斯在政治上联合起来的最早尝试,使大公听从莫斯科公国,汗使王公听命于他们所爱戴的大公。使罗斯统一位全俄罗斯大公,随着金帐汗控制越来越松,莫斯科在1378年打了一次胜仗,但是在1382年受到脱脱迷失入侵,再过100年,罗斯独立。俄罗斯在别儿迪别分裂为东俄与西俄,出现两个俄国是因为立陶宛的入侵,金帐汗无力干涉。俄罗斯后来再分裂成乌克兰,白俄罗斯。 莫斯科大公国(1263年至1547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