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毒学

病毒学

一,名词解释

1.局部症状:当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仅在被侵染的叶片上出现症状,而植物的其他部位不表现症状。

2.系统症状:当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症状从被侵染的叶片扩散到其它新长出的叶片到致整个植株。

3.内含体:有些植物病毒,侵染植物后的某一阶段会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产生一些由病毒构成或病毒与植物蛋白,线粒体或核糖体等共同构成的微小异常结构称为内含体。

4.鉴别寄主:用来鉴别病毒或其株系的特种植物。

5.单分体基因组:大多数正义RNA病毒基因组是一条单链RNA分子,称为单分体基因组。含这类基因组的病毒称为单分体病毒。如TMV、PVX 、PVY。

6.多分体基因组:有些正义RNA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病毒粒体里。这种分段的基因组被称为多分体基因组。含多分体基因组的病毒被称为多分体病毒。

7.卫星RNA:在某些多分体病毒内发现了小分子量的RNA与病毒RNA没有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病毒的核酸才能侵染和增殖,这就是卫星RNA。

8.获毒饲育期:指无毒昆虫开始取食至获得传毒能力所需时间。

9.接毒饲育期:指带毒昆虫在健康幼苗引起发病的取食时间。

10.潜育期:指昆虫从获得病毒起到能传播给植物所需时间。

11.非持久性:昆虫获毒后立刻就能传毒,但很快即会失去传毒能力。

12.半持久性:昆虫在获毒后不能马上传毒,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毒,这段时间叫做“循回期”。

13.持久性:昆虫获毒后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传毒,但此类昆虫一旦传毒后,终生保持传毒能力,病毒可以在昆虫体内繁殖,因此这类昆虫体内的病毒浓度不会降低,甚至其后代亦可传毒。

14.类病毒:是指侵染植物的能进行自我复制的没有包壳的低分子量环状单链RNA分子,一般由246--401个核苷酸组成,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小的植物病原菌。

15.诊断:是对植物表样做初步检查与判断确定植物发生的病害是不是病毒病。

16.鉴定:是在诊断的基础上,对病毒的理化特性及其蛋白与核酸组分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病毒的归属。

17.抗原:是指进入动物体内刺激产生抗体的外来异体物质,如蛋白质、糖蛋白、多糖等。

18.抗体:是指动物对外来物质产生的特殊免疫球蛋白。

19.分离物:当分离到一种病毒,但但还未完全了解其特征,不能确定分类地位时常称为“分离物”或“分离株”。

二,填空和判断

1.症状类型:变色、环斑、畸形、坏死、萎蔫(内部的)。外部的是:病理变化,内含体。有内部症状后出现外部症状。

2.植物病原: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细菌、植原体、植物病原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3.作为植物病原病毒通常具有:侵染性、潜隐性、多分体性、致病性、爆发性和抗原性。

4.植物病毒的基本单位是病毒粒体,指完整成熟的,具有侵染力的病毒,有时也成病毒颗粒。度量单位:纳米(nm)

5.大部分病毒为:球状、杆状、线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双联体状等。

6.病毒立体结构主要有3种类型:(1)螺旋对称结构(2)等轴对称结构(3)复合对称结构。

7.植物病毒基因产物:结构蛋白、复制酶、蛋白酶、运动蛋白、其他蛋白。

8.植物病毒的侵染包括:病毒粒体侵入细胞,病毒核酸复制及表达直至装配成子代病毒粒体。这个过程包括:吸附、侵入、脱壳、复制、翻译、装配和成熟等。

9.病毒的侵染:植物病毒没有专门的器官帮助其直接侵入植物,病毒必须借助外部因素(如伤口或昆虫)一被动的方式进入植物寄主细胞而且外部造成的伤口只能是一些不会造成寄主死亡的微伤口。

10.病毒成功侵染植物的关键在于其基因组核酸而与其CP的关系不大。

11.病毒增殖:病毒侵染寄主后,分别合成子代核酸和蛋白组分再装配成子代病毒粒体。

12.病毒的扩散、运输与分布:病毒的扩散过程包括病毒离开最初侵染的细胞进入邻近细胞,病毒从薄壁细胞进入维管束系统以及病毒从维管束系统进入另一叶片的薄壁细胞。

13.植物病毒病的流行是指病毒在植物间大量传播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发生病害并引致一定程度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14.影响病毒发生和流行的因子:病毒、寄主、介体(或非介体)、环境条件。

15.基因原则:以植物群体健康为核心,从植物的整体性车发,注重植物与病毒及其相关因素协调的统一性,生态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采取措施,以期促进植物群体的生态平衡提升植物整体的自我调节和健康水平。

16.烟草花叶病毒(杆状)的传播:自然传播不配介体生物,靠植株间的接触(或有是种子)传播。

17.马铃薯y病毒传播:以蚜虫非持久性传播,绝大多数可以机械传播,个别可以种传。

18.黄瓜花叶病毒(球状)的传播:蚜虫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也可以机械传播。

19.蚜虫探食取食时传播病毒的效率很高。蚜虫主要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病毒。三.简答题

1.病原病毒及其本质--病毒:是一类极其原始,极其简单的非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它是由一个或几个核酸分子(RNA或DAN)组成的基因组,有一层或两层蛋白或脂蛋白的保护性外壳,它缺乏内源性代谢系统却能在特定寄主细胞中完成复制,转录与蛋白的合成。并能在适应不同寄主过程中发生变异当它存在于环境之中,游离于细胞之外时,不能复制,不表现生命形式,只有当它进入寄主细胞后,才能控制细胞,使其听从生命活动的需要,表现其生命形式。

2.植物病毒的扩散的两种方式:(1)细胞间移动,寄主细胞之间的短距离移动--胞间连丝。(2)长距离运输,不同组织之间的运输--维管束组织。

3.植物病毒的传播的方式:(1)介体传播:昆虫、螨类、线虫、真菌、菟丝子、土壤农杆菌。(2)非介体传播:汁液、种子、嫁接。

4.由ICTV提出的病毒分类依据主要包括:(1)构成病毒基因组的核酸类型(DNA 或RNA)。(2)核酸是单链还是双链。(3)病毒粒体是否有脂蛋白包膜。(4)病毒粒体形态。(5)核酸分段状况(即多分体现象)等。

5.实验室诊断:(1)生物学方法(2)血清学方法(3)电子显微镜测定法(4)分子生物学方法。

6.生物学测定法:(1)侵染性测定(2)指示植物测定(3)寄主范围测定(4)传播方式测定(5)细胞内含体测定。

7.植物病毒病的防治:(1)加强检疫(2)清除传染来源(3)防止病毒传播(4)培育抗病(5)化学方法(6)热处理。

四.论述题

1.病毒病与其它病原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的区别:

答:(1)病毒病害在植物表面绝对没有病征,而区别于线虫虫体,细菌菌脓,真菌的子实体等病征的出现。(2)系统侵染病毒的症状在新展幼叶上更重,而其它病害则大多在老叶上症状明显。

2.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

病毒病非侵染性病害

大多同时大面积发生。

1. 在田间有发病中心或中心病株,

早期病株点片分布。

生理性病害大多比较均一。

2.发生病毒病的植株多为系统感染,

症状分布不均一,新叶新梢上症

状明显。

3.有传染性。没有传染扩散性。

4.病毒病状表现为花叶,黄化,矮缩,

丛生等,少数有脉带,环斑,耳突,

斑驳,等特征性症状。此外,随着

气温的变化,特别是高温条件下,

植物病毒病时常发生隐症现象。

3.影响植物病毒传播和流行的因素(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比较)

答:生物因素:1.烟草花叶病毒:(1)存在不同的株系(2)寄主范围广(3)种表带菌机械传播(4)种子表面带毒(5)农业措施,连作品种单一,种植时期种植密度,肥水管理。

2.黄瓜花叶病毒:(1)存在不同株系(2)寄主范围广(3)蚜传,机械传播(4)农业措施,连作品种单一,种植时期种植密度,肥水管理。

非生物因素: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一样,温度,湿度,雨量,风,光照,气候等。

还有老师说我们《普通植物病理学》书上的第四章内容要好好看(177页到212页)。

测试考试

一.名词解释

1.系统症状:当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症状从被侵染的叶片扩散到其它新长出的叶片到致整个植株。

2.内含体:有些植物病毒,侵染植物后的某一阶段会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产生一些由病毒构成或病毒与植物蛋白,线粒体或核糖体等共同构成的微小异常结构称为内含体。

3.鉴别寄主:用来鉴别病毒或其株系的特种植物。

4.多分体基因组:有些正义RNA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病毒粒体里。这种分段的基因组被称为多分体基因组。含多分体基因组的病毒被称为多分体病毒。

5.获毒饲育期:指无毒昆虫开始取食至获得传毒能力所需时间。

二.填空

1.作为植物病原病毒,通常具有:侵染性、潜隐性、多分体性、致病性、爆发性和抗原性以及依赖于寄主植物细胞进行增殖、遗传与变异等特性。

2.植物病原病毒引起的症状类型有:变色、环斑、畸形、坏死、萎蔫。

3.大部分病毒为:球状、杆状、线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等粒体形态。

4.病毒粒体是由核酸包被在蛋白质里构成的。弹状病毒粒体外面有囊膜包被。

5.植物病毒立体结构主要等轴对称、螺旋对称和复合对称3种类型。

6.根据核酸类型,植物病毒科分为(+)ssRNA 、(-)ssRNA 、dsRNA、ssDNA 和dsDNA病毒。

7.植物病毒的基本单位是病毒粒体指完整成熟的,具有侵染力的病毒,有时也称病毒颗粒。

8.植物病毒的侵染过程包括:吸附、侵入、脱壳、复制、翻译、装配和成熟等。

9.病毒的扩散过程包括病毒离开侵染细胞进入相邻细胞病毒以病毒细胞进入维管束以及病毒从维管束系统进入薄壁细胞。

10.根据介体持毒时间的长短,病毒介体传播的基本方式可分为非持久性、半持久性和持久性。

11.植物病毒的侵染是一个被动过程,只能通过微伤口进入该主细胞。

三.简答题

1.植物病毒是如何在植物体内移动(或扩散)的?

答:病毒在植物体内的扩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病毒通过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在寄主细胞之间的短距离移动;另一种是通过维管束组织进行的长距离运输。2.植物病毒是怎样传播的?

答:植物病毒是通过非介体传播介体传播两条途径来传播的。非介体传播主要是通过机械传播、种子、花粉和无性繁殖材料、嫁接等途径传播;介体传播主要是通过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等昆虫,螨类、线虫,真菌、菟丝子等传毒介体进行的传播。

3.植物病毒的本质是什么?

答:病毒是一类极其原始,极其简单的非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它是由一个或几个核酸分子(RNA或DNA)组成的基因组,有一层或两层蛋白或脂蛋白的保护性外壳;它缺乏内源性代谢系统,却能在特定寄主细胞中完成复制,转录与蛋白的合成,并能在适应不同寄主过程中发生变异;当它存在于环境之中,游离于细胞之外时,不能复制,不表现生命形式,只有当它进入寄主细胞之后,才能控制细胞,使其听从生命活动的需要,表现其生命形式。

病毒学复习题

填空题 1. 冠状病毒是_有包膜___的RNA病毒,呈皇冠状,其__单股正链__RNA约由30000多个碱基组成,为已知最大的RNA病毒。 2. __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__(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在我国又被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3. SARS冠状病毒包膜主要包括三种糖蛋白,分别为__S蛋白__、__M蛋白__ 和 E 蛋白。N 4. 病毒的大小以__nm___为单位量度刺突蛋白、膜蛋白、包膜蛋白、核衣壳蛋白 5. 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_DNA或RNA__ 6. 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__烟草花叶病毒__ 7. 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_脂类_ 8. RNA病毒突变率远高于DNA病毒,主要原因是_DNA是双链闭合环状结构较RNA单链线状比较稳定__ 9. 跨膜蛋白通过特定的_折叠__和_弯曲__方式,实现分子的跨生物膜的运输。 10._____受体___决定病毒的宿主谱以及其感染某种动物的能力。 11. ___允许细胞__指对病毒的增殖复制具有支持作用的细胞。 12. 大部分RNA病毒的基因组为__单一组分___ 13. RNA病毒启始RNA合成的两种机制为__de novo __启始和引物依赖启始。 11

14. 反转录酶具有四种不同的催化活性:RNA指导的或DNA指导的DNA多聚酶活性、DNA解旋活性和__ RNase H __活性。 15. 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是由三种RNA聚合酶(Ⅰ、Ⅱ和Ⅲ)来分别完成的,只有RNA聚合酶__Ⅱ__能转录生成mRNA。 16. mRNA输出的底物是由RNA与__蛋白质__共同组成的核蛋白。组蛋白、精蛋白等碱性蛋白 17.大多数有包膜病毒通过__出芽__方式释放病毒粒子。 18. 绝大多数病毒只能感染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这种特性称为病毒的_组织亲嗜___性。 19.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主要激活Caspase-8,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主要激活__ Caspase-9__,二者都激活__ Caspase-3__ 。 20. HIV的__env __ 基因所编码病毒包膜蛋白gag,核心蛋白;pol,酶 21. HIV感染靶细胞的第一步就是位于表面的__gp120__与靶细胞受体相结合。 22. 流感病毒结构自外而内可分为包膜、_核衣壳__以及核心三部分。 23. 流感病毒的包膜中除了磷脂分子之外,还有两种非常重要的糖蛋白:___基质蛋白___和___糖蛋白突起___。 24. “H1N1”是病毒名称的缩写,其“H”指的是__血凝素___、而“N”指的是__神经氨酸酶___。 25._机体细胞免疫应答__是HBV肝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HBV免疫介导肝损伤机制主要有固有免疫、T细胞免疫、与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26. IFN通过两种机制发挥抗病毒作用:直接抗病毒作用和__抑制病毒的复制__。 22

分子病毒学考博农科院

2003年以前考试的微生物与免疫学。没有什么用? 2003年博士生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名称:分子病毒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 Virino 2 apoptosis 3 PFU 4 基因工程抗体 5 DNA的物理图谱 二将英文名词翻译成中文(每个1.5,共15分) 1 protein transduction 2 “suicidal” DNA vaccine 3 DDRT—PCR 4 CpG 5 RNAi 6 BAC/YAC 7 single chain Fv 8 Lentivirus 9 PRRSV 10 cytokine 三问答题(共65分) 1什么是单克隆抗体?简述其制备原理与基本操作步骤。(12分) 2 猪圆环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4分) 3 DNA疫苗的特点、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13分) 4 动物抗病毒育种的研究方法与进展。(13分) 5 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13分) 2004年博士生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名称:分子病毒学 一写出下列英文名词的中文名称(每个2,共20分) 1 SNT 2 Self-replication RNA vaccine 3 IFN-α 4 BAC/YAC 5 PCV 6 cytokine 7 HPAI 8 protein transduction 9 SARS 10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 McAb 2 apoptosis 3 PFU 4 Virino 5 噬菌体展示技术 三问答题(共60分) 1 常用的动物病毒载体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如何?(请选择3种进行阐述)(12分) 2 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5分) 3 DNA疫苗的特点、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10分) 4 动物病毒性传染病根除的主要策略与方法。(12分) 5 RNAi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病毒学中的应用。(11分) 2005年博士生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名称:分子病毒学 一写出下列英文名词的中文名称(每个2,共20分) 1 PAGE 2 ADE 3 Self-replication RNA vaccine 4 PRRSV 5 protein transduction 6 Virino 7 LPAI 8 cytokine 9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 10 DDRT—PCR

病毒学的几个概念:PFUMOITCID50

*** *** 病毒学的几个概念:PFU MOI TCID50 PFU:plaque forming unit ,空斑形成单位。感染性滴度的单位一般表示为PFU/ml 。由于测定pfu 往往重复性较差,因此近些年许多研究又开始采用TCID50 方法来计算病毒的感染单位。因此建议也可使用TCID50 法。 MOI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感染复数。传统的MOI 概念起源于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研究。 其含义是感染时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比值,也就是平均每个细菌感染噬菌体的数量。噬菌体的数量单位为pfu 。一般认为MOI 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其实其隐含的单位是pfu number/cell 。后来MOI 被普遍用于病毒感染细胞的研究中,含义是感染时病毒与细胞数量 的比值。 然而,由于病毒的数量单位有不同的表示方式,从而使MOI 产生了不同的含义。能产生细 胞裂解效应的病毒例如单纯疱疹病毒等习惯上仍用pfu 表示病毒数量,因此其MOI 的含义与传统的概念相同。 传统意义上的MOI 的测定,其原理是基于病毒感染细胞是一种随机事件,遵循Poisson 分布规律,可计算出感染一定比例的培养细胞所需的感染复数(MOI )。其公式为: P = 1- P(0) ,P(0) = e-m 或m = -InP (0)。 其中: P 为被感染细胞的百分率 P(0) 为未被感染细胞的百分率 m 为MOI 值 例如,如果要感染培养皿中99% 的培养细胞,则: P(0) = 1% = 0.01 m = -In(0.01)= 4.6 pfu/cell 。 TCID50 Protocol : 1:制备96 孔板单层细胞 2:将病毒做系列稀释,横向接种单层细胞板,每稀释度重复 3 孔 3:每日观察细胞病变,记录高于50 和低于50%病变孔的病毒稀释度, 4:计算比距,获得TCID50 计算比距: (高于50%的病变率-50%)/(高于50%病变率-小于50%病变率)=比距; 比距与接近50% 病变率的病毒的稀释度的指数相加,就获得了指数。 比如:比色计算或者显微镜观察病毒的TCID50 在10 的负7 和8 次方之间,那么,指数-8 与比距相加,获得的新的指数,就是TCID50 的指数,TCID50=10 的-7.几次方 TCID50 与PFU 换算: PFUs=0.7 ×TCID50 的滴度

高级植物病毒学

高级植物病毒学

高级植物病毒学 第一讲 1.病毒:病毒是一组(一种或一种以上)RNA或DNA核酸模板分子,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外壳内,在合适的寄主细胞内,依赖于寄主蛋白合成体系、细胞物质和能量完成其复制,随着核酸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2.病毒与其他类似生物的区别: ⑴与细胞型寄生物的区别:①在细胞内复制期间没有一个连续的膜将病毒与其寄生分开。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的细胞性寄生物总是以一个连续的双层膜(continuous bilayer membrane)与寄主细胞的细胞质分开 ②病毒中缺少蛋白质合成的系统。 ③病毒的复制是通过先合成许多组分, 随后从组分库中装配出许多病毒粒体(virion或virus particle)。即使最简单的细胞亦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复制。⑵与质粒的区别:①正常的病毒具有粒子形态,其结构是为在细胞外的环境中保护遗传物质而设计的,并且能够促进病毒进入新的寄主细胞。 ②病毒基因组为特定的病毒功能而高度地组织化,对寄主细胞没有已知的价值, 然而质粒的遗传物质通常对其寄主细胞的生存是有用的。 ③病毒能引起寄主生物的病害或细胞的死亡,但是质粒不会。 ⑶与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的区别: ①大小: 一些痘病毒(pox virus)比衣原体的原体更大。 ②基因组的性质和大小: 许多病毒有像细胞一样的双链DNA, 并且一些病毒的DNA比衣原体中的DNA大。 ③DNA 和RNA 的存在 ④病毒和支原体都没有坚硬的细胞包膜。 ⑤在活的寄主细胞外面,病毒与许多类群的专性细胞性寄生物(cellular parasite)如衣原体都不能生长。 ⑥病毒和衣原体中没有产生能量的系统。 ⑦病毒和某些细菌所需的氨基酸等完全依赖于寄主细胞。

病毒学复习题(附答案)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 一、名词解释 1. 复制周期 2. 顿挫感染 3. 缺陷病毒 4. 干扰现象 5. ts突变株 6. CPE 7. 包涵体 8. 干扰素 9.抗原性漂移 10.抗原性转变 二、简答题 1. 病毒有何主要特点? 2. 病毒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 3. 简述ts突变株获得的条件及实际意义? 4.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5.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DNA病毒科名称? 6.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RNA病毒科名称? 7. 病毒感染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8.简答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特点? 三、论述题 1.试述病毒性疾病特异性预防措施和制剂。 2.举例说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种类及其特点。 3.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是什么? 4.试述病毒致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复制周期:病毒增殖是复制,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复制一般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5个阶段,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经过复制产生大量的子代病毒。 2.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内,细胞不提供酶、能量及必要成分,则不能合成病毒本身成分,或虽能合成部分或全部成分,但不能装配与释放。 3.缺陷病毒: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如丁型肝炎病毒。 4.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共同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5.ts突变株:就是温度敏感性突变株。即在28℃~35℃条件下可增殖,而在37℃~40℃条件下则不能增殖。这是因为ts 变异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或酶在较高温度下失去功能,故病毒不能增殖。 6.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的作用称其为杀细胞效应,这种效应在体外组织培养时可观察到细胞变园、聚集、脱落等,称为致细胞病变作用(CPE)。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等。 7.包涵体:是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斑块,一般呈园形或椭园形,称为包涵体。包涵体由病毒颗粒或成分组成,也可是增殖痕迹。 8.干扰素:是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下使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生物活性。 9.抗原性漂移:通常认为流感病毒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部分人群对新毒株没有免疫力,引起小规模流行。一般认为是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 10.抗原性转变:流感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一种或两钟发生变异,形成新亚型,由于与前一次流行株抗原结构相异,人们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从而引起大流行。一般认为是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 二、简答题 1.(1)体积微小;(2)结构简单,仅含有一种核酸;(3)严格寄生,只能在一定种类活细胞中增殖;(4)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 2.基本结构为核心和衣壳;辅助结构主要是包膜,有的病毒有其他辅助结构如触须样纤维。核心成分为核酸其功能:(1)决定病毒特性;(2)病毒复制;(3)具有感染性。总之核酸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衣壳的成分是蛋白其功能:(1)保护病毒核酸;(2)参与感染过程;(3)具有抗原性。包膜成分含蛋我糖和脂类,其功能:(1) 精品文档

普通植物病理学精彩试题(二)

标准文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病症和病状 2.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 3.单分体病毒和多分体病毒 4.生理小种和专化型 5.胞囊和泡囊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任何一种病害的发生都是由有关病原物、寄生植物和环境条件三 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 2.植物病害都要经过一个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最终都表现出一定 的病征。() )(3.多数真菌有性阶段对植物病害流行不起重要作用。)(4.半知菌亚门各类群真菌之间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5.锈菌的夏孢子具有分生孢子的功能。 )6.担子菌的次生菌丝是通过锁状联合的形式实现细胞分裂的。( )(7.鞭毛菌和接合菌都可以产生内生的无性孢子。 )(8.所有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统称为病原物。 )(9.芽孢是细菌的繁殖单位。 ) ( 10.对于非持久性病毒,用治虫的方法防治比较困难。 )(11.寄生性种子植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2.从伤口侵入的植物病原细菌一定能从自然孔口侵入。 ) ( 13.植物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的寄主体内存活。)(14.真菌芽殖型分生孢子全部来自产孢细胞。().所有的植物寄生线虫都具有口针。15 )16.八界系统中广义的菌物涉及藻物界、原生动物界和真菌界。() ( 17.同一植物病毒粒体中含有DNA和RNA。 ) ( 18.子囊和担子都是真菌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的场所。 ) ( 19.依据无性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分生孢子个体发育特点。 ) ( 20.植物线虫多以二幼虫侵入寄主。 20分)分共三、填空题(每题2 1.引起植物病害的非生物因素有 等,生物因素有 。 .原核生物界可分为2 病。四个门,植原体属于门,主要引起植物的 .菌丝体的类型有3 ,菌丝的变态主要有

病毒学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病的发展简史: A 病毒的发现时期 1.科赫法则内容: 1 .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相同的微生物,且在健康者体内不存在; 2 .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得到纯培养(pure culture); 3 .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 4 .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B 病毒的化学时期 C 病毒研究的细胞水平时期 D 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时期 亚病毒定义subvirus:只含有核酸或蛋白质的病毒,称为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或病毒卫星)、朊病毒。 二、分子病毒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1、双义(ambisense)RNA:即基因组的一部分为正极性,另一部分为负极性。 2、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病毒基因组的核苷酸组成及其排列顺序 基因组中开放阅读框架(ORFs)的数量、位置及其功能 病毒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元件、调节元件对病毒基因表达和基因组复制的影响 阐明病毒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及其编码产物在病毒复制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细胞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相互作用关系等 (2)病毒表达的调控机理 通过对病毒增强子(enhancer)、启动子(promoter)、衰减子(attnuator)和转座子(transposon)等调控元件的研究,可以阐明病毒基因表达的调控原理。 转座子:用插入序列进行整合的遗传单位(能够重复插入到基因组中许多位点的特殊片段)。衰减子:特定的DNA片段,可以减慢、阻止或停止转录 (3)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4)病毒致癌的分子机理 病毒癌基因定义:致癌病的所携带的一段基因,侵染敏感细胞使细胞癌变,转化为癌细胞,生长失去控制,无限分裂增殖。 (5)抗病毒活性物质 1. 抗病毒多肽物质 干扰素是一类能够抑制病毒增殖的重要细胞素。具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还有免疫调节和肿瘤抑制的作用。利用DNA重组技术,可以在大肠杆菌中生产出干扰素 2. 淋巴因子:重组克隆生产的IL-1、IL-2肿瘤坏死因子TNF 3. 反义RNA(antisense RNA) 定义:指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合成的一类RNA分子,它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它的核苷酸顺序可与相应的RNA或DNA互补配对,从而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将反义RNA与其相应的病毒mRNA或DNA杂交,可以使病毒mRNA编码合成蛋白的功能受阻,从而破坏病毒的复制循环。反义技术:利用反义RNA封闭某个基因的技术。

高级植物病毒学

高级植物病毒学 第一讲 1.病毒:病毒是一组(一种或一种以上)RNA或DNA核酸模板分子,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外壳内,在合适的寄主细胞内,依赖于寄主蛋白合成体系、细胞物质和能量完成其复制,随着核酸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2.病毒与其他类似生物的区别: ⑴与细胞型寄生物的区别:①在细胞内复制期间没有一个连续的膜将病毒与其寄生分开。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的细胞性寄生物总是以一个连续的双层膜(continuous bilayer membrane)与寄主细胞的细胞质分开 ②病毒中缺少蛋白质合成的系统。 ③病毒的复制是通过先合成许多组分, 随后从组分库中装配出许多病毒粒体(virion或virus particle)。即使最简单的细胞亦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复制。 ⑵与质粒的区别:①正常的病毒具有粒子形态,其结构是为在细胞外的环境中保护遗传物质而设计的,并且能够促进病毒进入新的寄主细胞。 ②病毒基因组为特定的病毒功能而高度地组织化,对寄主细胞没有已知的价值, 然而质粒的遗传物质通常对其寄主细胞的生存是有用的。 ③病毒能引起寄主生物的病害或细胞的死亡,但是质粒不会。 ⑶与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的区别: ①大小: 一些痘病毒(pox virus)比衣原体的原体更大。 ②基因组的性质和大小: 许多病毒有像细胞一样的双链DNA, 并且一些病毒的DNA比衣原体中的DNA大。 ③DNA 和RNA 的存在 ④病毒和支原体都没有坚硬的细胞包膜。 ⑤在活的寄主细胞外面,病毒与许多类群的专性细胞性寄生物(cellular parasite)如衣原体都不能生长。 ⑥病毒和衣原体中没有产生能量的系统。 ⑦病毒和某些细菌所需的氨基酸等完全依赖于寄主细胞。 3.专著和刊物 《植物病毒学》《植物病毒研究方法》《植物病毒种类的分子鉴定》《Plant Virology》《微生物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Plant Disease、Phytopathology、Molecular Plant Microbe Interactions、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Virus Genes、Archives of Virology、Virus Research、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第二讲 1.类病毒:不具病毒粒体,而是裸露的RNA,能侵染细胞,进行自我复制,称为类病毒。 2.卫星核酸:是指依赖于辅助病毒才能复制的线状和环状小分子核酸,其核酸序

CDC病毒所病毒学试题

CDC病毒所病毒学试题(博士)2005年,2004年一、名词解释 1、Virion 2、Antigenic Shift 3、HIV 4、Capsid 5、Infection cycle 6、Veccine 7、Latent infection 8、Subviruses 9、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s 10、Influenza Virus 二、简答题 1、试述流感病毒的变异机制?

2、什么是新发传染病?有哪些类型?请简述一种病毒性新发传染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原体基因组特点和主要检测方法? 3、简述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 4、各列举3种不同的正链RNA病毒和负链RAN病毒,并各选一种简要介绍其基 因组特征与复制机制。 5、已知某一RNA病毒外膜蛋白N端和C端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何从病毒基因 组中将其基因克隆出来,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鉴定? 三、论述题 请陈述反向遗传技术(感染性克隆)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及其在病毒学忠的应用和意义 2004年博士研究生病毒学入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SARS 2、RNAi 3、Phage display 4、Latent infection 5、Antigenic Shift 6、Vectored Veccine 7、Quasispecies 8、Interferon 9、Reverse genetic system 10、Influenza Virus 二、简答题 1、列举良种与人类肿瘤有关的病毒?有哪些资料证明其相关性? 2、常见的病毒载体有哪些?请简要叙述两种不同病毒载体的构建原理。 3、什么是virokine和viroceptor?简述他们是通过哪些作用途径和机制逃逸宿主 免疫的?

园艺植物病理学复习题

园艺植物病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症状 2、病原 3、病原物 4、病状 5、病征 6、病害三角 7、病害循环 8、xx病害 9、多循环病害 10、积年流行病害 、单年流行病害11 、寄生性12 、致病性13 、寄生专化性14 15、寄主范围16、侵染性病害17、非侵染性病害18、植物病害19、真菌生活史1/ 26 、无性繁殖20 、有性生殖21 、菌丝22 23、菌核24、分生孢子25、子实体26、寄主27、转主寄生、多态现象28 、原核生物29 、噬菌体30 、质粒31 、病毒32 、类病毒33 34、交互保护作用线虫35、xx 36、外寄生线虫37、潜肓期38、侵染过程、系统性侵染39 40、毒素262/

41、初侵染 42、再侵染 43、植物病害防治 44、植物检疫 45、重寄生现象 45、xx抗作用 46、IPM 47、抗生作用 48、生物防治 49、化学防治 50、杀菌剂

二、单选择题(下面各题中有四种答案,将正确答案之代表字母填在横线上) 1、霜霉菌孢囊梗上着生。 a,游动孢子b,孢子囊 c,子囊d,子囊孢子 2、营养体为无隔菌丝。 a,锈菌b,白粉菌 c,根肿菌d,霜霉菌 3、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可以生于。

3 / 26 a,子囊壳内b,植物体表 c,孢子囊内d,闭囊壳内 4、植物白粉病病斑上出现的小黑点,它们可能是。 a,菌脓b,菌核 c,闭囊壳d,担子果 5、对外检疫机构多设在。 a,乡政府b,省政府 c,农业局d,车站、机场和港口 6、鲁保一号防治菟丝子是利用颉抗生物的。 a,抗菌作用b,捕食作用 c,重寄生d,竞争作用 7、最早防治植物病害的杀菌剂是。 a,多菌灵b,氯化苦 c,波尔多液d,石硫合剂 8、梨黑星病在其症状部产生的黑色霉层为。 a.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b.担子及担孢子 c.子囊及子囊孢子d.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 9、苹果白粉病可潜伏在冬芽的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其病原结构是。.子囊孢子.分生孢子ba d.分生孢子器c.菌丝、苹果炭疽病在果实上部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10 / 426

植物病毒病检测方法

植物病毒病检测方法 植物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还没有1种治疗效果较理想的药剂,对发病植株做到早期诊断及提前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植物病毒学历经近百年的发展,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与改进。常用的方法有侵染力测定法、血清学方法、电子显微镜计数和分子生物学法等。 1.4.1侵染力测定法 侵染力测定法是将病毒样本接种在植物上,根据侵染力的大小定量。它的灵敏度在所有定量法中是比较高的,而且是其他定量法的基础。设计一种新的定量法,如果不经过侵染力的验证,将无法判断测定的是病毒或者是具有侵染力的病毒。侵染力测定法包括局部枯斑法、淀粉-碘斑法、系统感染率的测定法等。侵染力测定多用粗汁液来接种,为了避免抑制物质的作用和使半叶枯斑数目控制在一定范围,须用缓冲液稀释接种物。 局部枯斑法1929年F.O.Holmes发现TMV在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接种叶片上引起局部坏死斑点,在一定的病毒浓度范围内,所产生的斑点数目与病毒浓度成正比例。这一发现成为病毒侵染性定量测定的基础(田波,1987)。所有机械传染的病毒都有可能应用局部斑点法,但实际上只有少数病毒具有可用于定量测定的局部斑寄主。一个待测样品所形成的斑点数目除取决于接种物中病毒浓度外,还受试验植物种类、环境条件和接种物中是否含有病毒抑制物质的影响。 淀粉-碘斑法当所研究的病毒没有过敏性枯斑寄主时,采用此法。Holmes(1931)发现TMV接种的烟叶上有时形成明显的黄化斑块,但不能用于计数。将这种接种叶用95%乙醇加热到80℃固定,然后用I2和KI混合液(10克I2,30克KI,1500毫升H2O)染色时,则侵染点处出现淀粉-碘的蓝色反应。当下午采摘叶片,褪色过夜,然后用碘液染色,则侵染点较周围组织着色浅;当采摘叶片前,植株先在黑暗中放几个小时,再用碘液染色,则侵染点组织着色深。这是由于病毒侵染既降低光合组织中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也降低碳水化合物从光合组织中的运出。淀粉-碘染色的强弱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不如局部枯斑法可靠,但在标准化条件下仍可用于侵染性的定量测定。 侵染性滴度法当上述方法都不适用时,可采用侵染性滴度法。即把欲测定样品用缓冲液稀释,可用十倍稀释、成倍稀释、半倍稀释或更低稀释。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用大量实验

病毒学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 spike 2. DI(defective interfering) 3. Replication intermediate (RI) 4. Plague(噬斑) 5. PFU(噬斑形成单位)、CPE(细胞病变)、隐蔽期 6、信息体(informosome) 7、温度敏感性变异株连 8、抗原漂移与抗原转变 9 准种10、互补11、细胞原癌基因12、干扰素 13、Ribozyme 14、DNA疫苗15单克隆抗体 16法氏囊,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等(传染病英文翻译成中文) 二、简答题: 1、慢病毒感染的概念及原因(两个方面即病毒方面与机体方面) 2、病毒载体活疫苗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病毒载体构建的技术路线 3、亚病毒的分类及其定义 4、病毒的特性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病毒学) 5、病毒的吸附和侵入过程(分两步)(病毒学) 6、请设计试验方案,如何证明某一种病毒的核酸具有感染性(病毒学) 7、简述病毒对细胞的损害作用方式(病毒学) 8、叙述新病毒出现的机制(病毒学) 9、叙述反转录病毒的复制步骤(病毒学) 10、有几个是写出病毒的英文名称让写出分别属哪科、哪属(不常见的几个) 11、如果一牛场发生布氏杆菌,请制定免疫计划(传染病)? 12、假如发生烈性传染病如何做?(传染病) 三、论述题

1、详细叙述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并写出每段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及其每 种蛋白的功能(病毒学) 2、详细叙述SARS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在分子水平上的异同(传染病)。 2003年农科院考博题 动物病毒学 一、名词解释 1 DI 2 Antigentic drift 3 感染性cDNA 4 核酸疫苗 5 PFU 6 Ribozyme 7 LTR 8 温度敏感突变株 9 envelope 10 准种 二、简答题 1 类病毒与朊病毒的区别。 2 鉴定新城疫病毒毒力的依据。 3 病毒血凝、血凝抑制作用及血吸附机理。 4 写出下列各科病毒的一种病毒 Herpesviridae, Adenoviridae, Coronaviridae, Rhabdoviridae, Orthomyxoviridae 5 黄病毒科有几个属,各写出一个病毒。 6 OIE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的特征。 7 J亚群白血病病毒的致病特点。 三、问答题 1 动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过程。 2 以某动物病毒为例,论述研究病毒的分子致病机理的技术路线。 传染病试题可能与中国农大相同 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考博试题 微生物试题 1 名词解释: prion 感染性核酸回复突变CTL MAC 合胞体溶原化重组抗体cytokine 2 简答: 缺损病毒微RNA病毒属共有几个科,各种的代表病毒 动脉炎病毒属蛋白特性内源性抗原 胞内菌相关的细胞内免疫抗体产生的动力学 3 论述 阻断ELISA的原理,技术路线,操作,判定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过程 2003传染病试题 1 进口动物时应如何做 2 鸡呼吸道疾病的区别 3 子猪肠道疾病的病变 4 非典型猪瘟的控制 5 猪伪狂犬病的种猪场净化 6 从传染病流行的三因素,论述防治措施

(完整word版)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真菌的营养体: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 2.病原生物: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有害生物。 3.内含体:指植物感染病毒后,有些产物会与病毒的核酸、寄主的蛋白等物质聚集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复合体。 4.垂直抗病性:当一个品种只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其他小种,这种抗病性称作垂直抗病性。 5.生理小种:指一种寄生物种内对寄主植物不同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的专化类型 6. IPM,即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已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7. 病征:在发病部位形成的病原物结构。 8. 系统侵染性病害: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从侵入点向四周各组织器官蔓延,最终引起寄主植物绝大多数部位或全株发病。 9. 潜伏侵染: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并不立即表现症状,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或特定的发育阶段才出现症状的侵染现象。 10.活体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植物组织和细胞中吸收营养才能生存的寄生物。 11. 小种专化抗性:指植物只对一种寄生物的单个或少数几个小种抵抗的抗病性。 12. 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超过了植物的适应能力,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代谢发生改变,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13. 非偱回型病毒:指被生物介体取食后不需要在体内循回,可立即被传播的病毒。 14. 基因对基因学说:由Flor(1956)提出的一个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菌方面也存在一个致病性的基因。寄主-病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对应的基因作用下才能鉴定出来。 15. 病害循环:植物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称作病害循环,也称作侵染循环。 16. 垂直抗病性:当一个品种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其他小种,称垂直抗性。 17. 全型锈菌:具有五种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的典型锈菌。 18. 植物病害流行:是指植物病原物大量繁殖和传播,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侵染并导致植物群体发病,造成损失的过程和现象。病害流行表现为病原物数量的增加、植物群体中病害数量和病害严重程度增加以及发病范围的不断扩大。 19. 植物保卫素:泛指对病原物有杀伤作用从而减轻对植物的侵染和致病能力的非酶类小分子化合物。 20.寡足型幼虫:只有胸足没有腹足的幼虫类型。 21.羽化:成虫从前一虫态破壳而出的过程。 22.有效积温法则:昆虫的一定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有效温度的积累值往往是一个常数。23.滞育:昆虫在温度和光周期变化等外界因子诱导下,通过体内生理编码过程控制的发育停滞状态。 24.天敌昆虫: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如螳螂、瓢虫等。 25. 害虫:指危害农作物及其产品的昆虫,极少数螨和软体动物。

病毒学试题

试题 1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 A .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 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D.对干扰素敏感 E.耐冷不耐热 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微米(μm) C.微微米(pm) D.毫微微米(fm) E.微微微米(am) 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 C.衣壳由壳粒构成 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 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 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 B.核酸 C.衣壳 D.包膜 E.壳粒 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 B.风疹病毒 C.正粘病毒 D.弹状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 B.腺病毒 C.痘类病毒 D.疱疹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 B.衣壳 C.包膜 D.神经氨酸酶 E.血凝素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B.二分裂 C.分枝 D.减数分裂 E.芽生 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 A.吸附作用 B.保护核酸作用 C.病毒包膜的成分 E.免疫原性 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 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 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 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 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麻疹 D.腮腺炎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 A.ECHO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腺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 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 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 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 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 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 A.突变 B.基因重组 C.加强作用 E.互补作用 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 A.交叉复活 B.多重复活 D.互补作用 E.表型混合 16.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 A.含有DNA和RNA C.含有核蛋白体 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E.对抗生素敏感 17.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 A.能通过细菌滤器 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 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 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 18.无包膜的病毒是: A.疱疹病毒 B.披膜病毒 C.流感病毒 E.狂犬病病毒 【B型题】 A 衣壳 B 核酸 C 包膜 D 核衣壳 E 壳粒 19.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是:B 20.保护病毒核酸的是:A 21.无包膜病毒完整病毒体的是:D 22.电镜下可见的病毒形态学最小单位是:E 23.含有宿主细胞成分的是:C A 裸露20面体对称型 B 裸露螺旋对称型 C 有包膜20面体对称型 D 有包膜螺旋对称型 E 复合对称型 24.流感病毒是:D 25.肠道病毒是:A 26.噬菌体:E 27.单纯疱疹病毒:C A 有包膜RNA病毒 B 无包膜RNA病毒 C 有包膜DNA病毒 D 无包膜DNA病毒 E 缺陷病毒: 2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A 29.丁型肝炎病毒:E 30.乙型肝炎病毒:C 31.腺病毒: 32 戊型肝炎病毒:B A 正粘病毒科 B 副粘病毒科 C 披膜病毒科 D 肝DNA病毒科

病毒学复习题含答案

病毒学1-10章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是由_病毒核酸__和_病毒蛋白_____构成,其辅助结构是_包膜及突起_____。 2、构成病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核酸_____和___蛋白质___。 3、病毒体结构由__髓核____和___衣壳___组成,又称为__核衣壳____。 4、病毒衣壳的对称形式有__螺旋对称____、___二十面体对称___、___复合对称___。 5、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__结构蛋白____和___功能蛋白___两类。 6、通常将___mRNA___的碱基排列顺序规定为正链(+ RNA ), 其相应的___模板___链则为负链(- DNA )。 7、病毒复制周期中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是___吸附___,与隐蔽期有关的是__生物合成____。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__复制____,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导致的细胞病理变化称为__致细胞病变效应____。 10、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__结构蛋白____和___功能蛋白___两类。 11、无包膜病毒体多数通过___细胞裂解___释放,有包膜病毒体主要通过___出芽___方式释放。 12、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__吸附____、__侵入____、___脱壳___、___生物合成___和___组织释放___五个阶段。 13、动物病毒的侵入主要通过___注射式侵入___、___细胞内吞___、___膜融合___和___直接侵入___四种方式。 14、病毒进化的基础包括___突变___、___重组___、___重排___和___基因重复___。 15、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包括___慢性感染___、___潜伏感染___和___慢发病毒感染___三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发生__潜伏____感染,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则属于___慢发病毒___感染。 16、从细胞受到凋亡诱导因素的作用到细胞死亡大致可分为__凋亡的信号转导___、__凋亡基因激活___、__凋亡的执行___和__凋亡细胞的清除___四个阶段。 17、杆状病毒编码的两种抗细胞凋亡基因分别为__IAP基因___和__p35基因___。 18、IAP家族蛋白的结构特征为__杆状病毒IAP重复___和__环锌指结构___。 19、免疫应答分为B细胞介导的__体液免疫___和T细胞介导的___细胞免疫__。 20、病毒感染动物后会出现干扰现象,其主要原因是____诱导细胞产生了干扰素_______ 。 21、病毒感染成功的基本条件包括__病毒的感染性___、 __合适的感染途径____和___宿主机体的易感性___。 22、动物对病毒感染的免疫方式包括___特异性免疫___和___非特异性免疫___,其中__特异性免疫___又包括___体液免疫___和___细胞免疫___。 23、干扰素诱导细胞产生的两种抗病毒翻译途径为___通过2’-5’寡A合成酶和RNaseL降解病毒mRNA ___和___借助蛋白激酶PKR,阻断病毒蛋白翻译的起始___。 二、选择题: 1、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__A___ 。 A. 脂类 B. 多糖 C. 蛋白质 2、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__B___。 A. DNA和RNA B. DNA或RNA C. DNA D. RNA 3、对于病毒单链DNA而言,可直接作为转录模板的链是__B___。 A. 正链DNA B. 负链DNA C. 双义DNA 4、决定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__B___。 A.衣壳 B.包膜 C.核酸 D.刺突 E.核蛋白 5、病毒包膜的特点不包括__B___。 A.来源于宿主细胞 B.镶嵌有细胞编码的蛋白 C.可被脂溶剂溶解 D.决定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特异性E.具有抗原性 6、在溶源细胞中, 原噬菌体以_C_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A 游离于细胞质中 C 缺陷噬菌体 D 插入寄主染色体 7、逆转录RNA病毒的基因组是__B___。 A.单倍体 B. 双倍体 C. 三倍体 8、细胞融合有利于病毒的__C___。 A.吸附 B.脱壳 C.扩散 D.复制 E.释放 9、RNA病毒突变率远高于DNA病毒,主要原因是__C___。 A 病毒分子量小 B 病毒增殖快 C 宿主和病毒无校对修正机制 10、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 __E___。

学习《园林植物保护》习题集

《园林植物保护》习题集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植物科学系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组

复习思考题 绪论 一、问答题 1、园林植物保护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2、园林植物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园林植物害虫基本知识 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和附器 一、填空题 1、昆虫的头部由于口器着生的位置不同,头部的形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可分为、和 3种头式。 2、蟋蟀的头式是;触角状;口器是;后足是;前翅是。 3、蝴蝶触角状;口器是;足是;翅是。 4、天牛触角状;口器是;足是;前翅是。 5、昆虫的体壁由、和 3部分组成。 6、昆虫翅的连锁机构有、、、等四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 翅脉脉相翅室 三、问答题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昆虫的翅由哪几部分构造?常见类型有哪些? 3、昆虫的足由哪几部分构成?主要类型有哪些? 4、昆虫腹部构造有何特点? 5、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的为害状有何不同?各有什么防治要求? 四、绘昆虫模式脉相图,并注明。 第二节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一、填空题 1、昆虫的繁殖方式可分为、、、等四种类型。 2、按照蛹的形态特征,蛹可分为、、三种类型。 3、按照刺激物的性质,趋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4、昆虫成虫期的主要特点是。 5、昆虫雌雄个体数量之比称为;一般情况下接近于。 6、昆虫发育分和两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 孤雌生殖两性生殖世代生活年史变态羽化化蛹龄期 趋光性假死性胚胎发育 三、问答题 1、昆虫的个体发育分哪两个阶段? 2、昆虫的变态类型主要有哪些?变态类型与胚胎发育有何联系? 3、昆虫幼虫期的特点。 第三节园林植物害虫与环境的关系 一、填空题 1、昆虫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区为。 2、外界环境对昆虫的影响主要包括4个方面、、、。

病毒学复习题2011

2011病毒学复习题库 一、选择(33小题) 1.目前已知病毒5种核酸类型是()。 、+DNA、、+RNA、-RNA; 、+DNA、-DNA、、+RNA; 、+DNA、-DNA、、-RNA; 、-DNA、、+RNA、-RNA。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病毒粒子中含有()。 分子及反转录酶; B.+RNA分子及反转录酶; C.-RNA分子及反转录酶; D.+RNA分子。 3.下列哪一类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 A.腺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流感病毒;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4.多数病毒粒子的直径在()。 A.1nm上下; B.10nm上下; C.100nm上下;上下。 5.病毒粒子中的一种结构是来自寄主细胞膜的,它是()。 A.包膜; B.刺突; C.衣壳; D.核心。 6.一些丝状噬菌体如M13等,感染寄主细胞后()。 A.不裂解寄主细胞; B.裂解寄主细胞; C.一般不裂解寄主细胞,偶尔裂解; D.一般裂解寄主细胞,偶尔不裂解。 7.双链RNA病毒的复制方式()。 A.都是全保留复制; B.都是半保留复制; C.都是以滚环复制; D.有一些以全保留复制,另一些则以半保留复制。 8.有3类病毒的病毒粒子中携带着核酸复制所需要的酶,它们是()。 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 病毒、-RNA病毒、+DNA病毒; 病毒、-RNA病毒、+RNA病毒; 病毒、-RNA病毒、病毒。 9.T4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后,其早期转译所产生的蛋白质中,最重要的一种是()。 A.T4的RNA聚合酶; B.修饰寄主的RNA聚合酶的更改蛋白; C.分解寄主细胞的DNA酶; D.T4的DNA聚合酶。 10.溶源性细菌在其染色体组上整合有()。 A.温和噬菌体DNA; B.烈性噬菌体DNA; C.烈性噬菌体粒子; D.温和噬菌体粒子。 11.白喉棒杆菌当其染色体DNA整合了噬菌体的核酸以后,就能合成白喉毒素,成为有毒菌株,此种现象称为()。 A.转化; B.转导; C.转染; D.溶源转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