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冲刺练习题合集

2020年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冲刺练习题合集

2020年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冲刺练习题合集

第一部分:生字、词语冲刺练习

一、字音。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瞻(zhān)仰B.鸿鹄(gào)

C.盘盂(yú)D.默书簿(bù)

2.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蝎(jiē)子B.钵(běn)子

C.蜇(zē)人D.花圃(pǔ)

3.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噙( qín)着泪缥缈(xiǎo) B.急遽(jù) 掺(chān)和

C.榛( qín)子脱缰(jiāng) D.畜(xù)养泪潸(sān)潸

4.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剔(tì)透耽搁(gē)燕(yān)山暂(zàn)时

B.苍劲(jìn) 严峻(jùn)宪(xiàn)兵华(huà)罗庚

C.埋(mái)头侦(zēn)探收敛(liǎn)抽噎(yē)

D.鱼饵(ěr) 头涔(cén)涔潺(chán)潺刨(páo)虫子

5.下列加粗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正好B.方正C.正月D.心术不正

6.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hé)好搅和(hé) B.苦闷(mèn) 闷(mēn)热

C.兴( xìng)旺高兴(xìng) D.丑恶(wù) 可恶(è)

7.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在这间(jiān)屋子里不间(jiàn)断地重复着一个动作。

B.商场的每一家店铺(pū)中都铺(pù)着漂亮的木质地板。

C.他的曾(céng)祖父曾(zēng)经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D.唐朝(zhāo)时期的诗词佳作如朝(cháo)霞般绚丽多彩。

8.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掺和暖和B.藏族躲藏

C.空竹空闲D.沉重重见天日

9.下列词语中的“剥”“削”分别与“剥削”中的“剥”“削”读音相同的是( )。

A.剥花生削弱B.剥皮削果皮

C.剥夺削减D.剥丝抽茧削铁如泥

10.下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辩B.辫C.辨D.瓣

1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摆摊海滩B.拌嘴绊倒

C.避免偏僻D.惆怅浓稠

1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醋缸腊月蜡烛猎人B.缘故援救源头猿猴

C.瞅见铁锹揪出忧愁D.因为作为为人以为

13.“鹕”字的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同或相近?( )

A.古B.胡C.鸟D.月

14.“簖”字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同?( )

A.竹B.断C.斤D.米

二、字形。

1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B.C.D.

1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俊峭B.竣工C.英峻D.严骏

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处境境地竞争B.演绎光泽解释

C.凄凉仪器犹郁D.含糊寄脱惟恐

1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占剧防御觉察司空见惯

B.袭击草从吻合垂头丧气

C.领域清脆钟楼万不得己

D.证实拨弄建树焉知非福

19.下列关于形声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左形右声:控招欺纬B.右形左声:故期歌战

C.上形下声:苹宵完籍D.外形内声:匪阀闵圆

20.下列四个汉字中造字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众B.尖C.优D.看

三、字义。

21.下列对“见微知著”一词中“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显著B.显出C.写作D.著作

22. 下列词语中的“律”与“金科玉律”的“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律B.定律C.律诗D.律己

23. 下列词语中,“所”字的意思是“处所”的一项是( )。

A.派出所B.各得其所C.闻所未闻D.所向无敌

24. 下列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悬灯结彩悬:挂B.奄奄一息息:气息

C.锲而不舍舍:舍得D.司空见惯惯:习以为常

25.下列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思援弓缴而射之。(指鸿鹄)B.孔子不能决也。(一定)

C.通国之善弈者也。(擅长)D.孰为汝多知乎?(说)

26. 下列各组字中,相同的部首表示的意思不同的是( )。

A.匡匣匿B.绽络绞

C.照熬燕D.贷贯费

27.下列加粗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新闻闻所未闻B.瓦解解答

C.处境境地D.素手素食

28.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声泪俱下——面面俱到B.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C.不以为然——恍然大悟D.不胫而走——奔走相告

29.下列名句中,“日”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锄禾日当午②日久见人心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④白日放歌须纵酒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30.“颏”的意思可能和下列哪个字有关?( )

A.咳B.刻C.书D.脸

31.“髻”的意思与下列词语最相关的一项是( )。

A.吉利B.手套C.毛发D.嘴巴

32.“殍”的意思与下列词语最相关的一项是( )

A.漂浮B.饿死C.下降D.游荡

33.“罍”的意思与下列词语最相关的一项是( )。

A.田地B.容器C.累积D.山地

3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字形、加粗字意思完全正确的是( )。

A.梗(gěng)概诞生大名鼎(帝业)鼎

B.机杼(shū)领域锲(镂刻)而不舍

C.皎(jiǎo)洁小贩过犹不及(达到)

D.僧(shēng)人防卸千里迢(遥远)迢

35.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B.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C.走马观花:牵着马步行赏花。

D.自愧弗如:自认为不如别人,感到十分惭愧。

四、查字典。

3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鼎”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共11画

B.“锤、僻、蟀、清”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C.“蒸融”的“蒸”字部首是“灬”,表示它与火有关

D.“援救”“孤立无援”中的“援”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相同的,都表示“援助”的意思

37.“融”字用部首查字法可以查部,第9笔是。“过去的日子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中的“融”的意思应选序号,在“融会贯通”中“融”的意思应选序号。(①融化;②融合,调和;③流通。)

五、词语书写。

38.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huáng tài shān yǔxuēyīwēi dài kuǎn

( ) ( ) ( ) ( ) ( )

wéi kǒng shūjíjìmòfān xiāng dǎo guì

( ) ( ) ( ) ( )

39.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一定要善于jiàn wēi zhīzhù( ),善于zhuīgēn qiúyuán( ),qièér bùshě( ),才能发现真理。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dàn bómíng lì( ),对科学yìsībùgǒu(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词语理解。

40.“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鲜明的,毫不含糊的。”这句话中“含糊”的意思是( )。

A.不明确,不清楚B.不认真,马虎

C.示弱D.犹豫

41.“我们要努力把失足青少年改造成为新人。”这句话中,“新人”的意思是( )。

A.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B.某方面新出现的人物

C.指机关、团体等新来的人员D.指改过自新的人

42.与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A.制度B.习惯C.规律D.规则

43.下列四组词语中,相互关系与“怀疑——相信”相同的一项是( )。

A.名著——著名B.苦闷——开心

C.骄傲——自豪D.防御——防卫

44. 下列与例词感情色彩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例:专心致志同类词:朴实无华精兵简政

B.例:纸上谈兵同类词:胆小怕事懦弱可欺

C.例:赴汤蹈火同类词:大名鼎鼎见风使舵

D.例:井底之蛙同类词:言而无信两面三刀

45.“保护袒护爱护”是一组近义词,但感情色彩各不相同,下面与它相似的是( )。

A.谦虚虚假虚伪B.优异优秀优良

C.结合勾结团结D.成果结果硕果

46.下列加粗的词语,在句子中感情色彩有变化的一项是( )。

A.军令如山,来不得半点含糊。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D.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七、词语辨析。

47.“书仿佛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学者,为我们______各种难题。”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解除B.解答C.解放D.解释

48.“孔子______的儒家思想,薪尽火传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中,始终处于正统地位。”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创办B.创建C.创造D.创立

49.将下列各组词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干革命工作,要有______的要求,______的组织,______的态度,______

的纪律。

A.严格严密严肃严明B.严密严明严格严肃

C.严肃严格严密严明D.严明严密严肃严格

50.将下列各组词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清楚楚②仔仔细细③规规矩矩④踏踏实实

在语文学习中,字要______地写,话要______地说,课文要______地读,练习要______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

51.将下列各组词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______,常常______书中的学说,常常______书中的学说。

A.辩论评判修正B.修正评判辩论

C.评判修正辩论D.修正辩论评判

52.将下列各组词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要通过读书学习来______知识、______智慧、______本领,否则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各方面工作。

A.增长增加增强B.增加增快增强

C.增进增添增长D.增加增进增长

53.下列各组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局势严重态度严峻作风严明纪律严谨

B.解救人民解除警报解答问题解释情况

C.安定情绪控制心情舒展皱纹吐露语言

D.增强信心增长友谊增进见闻增添乐趣

54.用“清”字组成五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山里环境______,空气______宜人,竹子的______在弥漫。绕着竹林的是溪水,站在溪水旁看见溪水______,偶尔还能听到竹林里鸟儿______的叫声,

一切都很美好。

八、四字词语。

55.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万不得( ) ( )知非福悬( )结( )

( )精会神十( )十( ) 司空见( )

见( )知( ) 头晕目( )

56.下列成语中,与心理活动无关的一项是( )。

A.心急如焚B.欣喜若狂C.喜出望外D.奄奄一息

57.下列词语中,含有不同类的词语的一项是( )。

A.完璧归赵闻鸡起舞负荆请罪纸上谈兵

B.叶公好龙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废寝忘食

C.神采奕奕目瞪口呆大惊失色得意扬扬

D.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少成多累土成山

58.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下列各组成语中,全部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 )。

A.温故知新狐假虎威毛遂自荐B.舍生取义门庭若市刻舟求剑C.豁然开朗守株待兔完璧归赵D.闻鸡起舞破釜沉舟三顾茅庐59.选择下面词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事虽小,强者______,而弱者却视而不见。

A.以管窥天B.见微知著C.熟视无睹D.以偏概全

60.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街上的车辆比往日少多了,平常截然不同的堵车现象今日踪影全无。

B.我们要向屠呦呦奶奶学习,学习她在科研道路上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精神。

C.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问,追根求源,找到真理。

D.从风格来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九、关联词语。

61.下列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家______大小、强弱、贫富,______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A.无论……都…B.不仅……还……

C.虽然……但是……D.任凭……也……

62.下列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方法很有特点。他______博览群书,深入钻研,秉持“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的读书理念,______好读书但不唯书,注重将读书与实干结合起来。

A.无论……都…B.虽然……但是……

C.不但……而且……D.因为……所以……

63.下列关联词语填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共建“一带一路”______是经济合作,______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______源于中国,______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A.不仅……还……因为……所以……

B.无论……都……虽然……但是……

C.既然……就……不但……而且……

D.不仅……还……虽然……但是……

6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革命事业,即使是刀山火海,我们也得向前进。

B.任凭科学进步到什么程度,也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C.春天的花之所以会如此娇艳欲滴,是因为有默默无闻的小草的衬托。

D.有些学生缺乏竞争意识,甘居中游,以为不但每科及格而且万事大吉了。

生字、词语练习答案

一、1.B 2.D 3.B 4.D 5.C 6.B 7.A

8.A 9.C 10.D 11.C 12.B 13.B 14.B

二、15.C 16.B 17.B 18.D 19.A 20.C

三、21.A 22.B 23.B 24.C 25.B 26.C

27.C 28.C 29.B 30.D 31.C 32.B

33.B 34.C 35.C

四、36.A 37.示例:鬲一①②

五、38.惊惶泰山雨靴依偎贷款唯恐书籍寂寞翻箱倒柜

39.见微知著追根求源锲而不舍淡泊名利一丝不苟

六、40.A 41.D 42.B 43.B 44.C 45.C 46.B

七、47.B 48.D 49.A 50.B 51.A 52.A 53.B

54.示例:清幽清新清香清澈清脆

八、55.示例:已焉灯彩聚全美惯微著眩

56.D 57.B 58.D 59.B 60.A

九、61.A 62.C 63.D 64.D

第二部分:积累运用、课文理解冲刺练习

一、积累背诵。

1.知识积累。

(1)下列对课文的写作特色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

B.《匆匆》——直抒胸臆

C.《那个星期天》——心理活动描写细腻

D.《腊八粥》——环境烘托

(2)下列作品、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要是( )。

A.《腊八粥》——沈从文——中国

B.《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

C.《匆匆》——朱自清——中国

D.《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法国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B.《那个星期天》选自《务虚笔记》,作者是肖复兴

C.《北京的春节》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D.《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李星华,与李大钊的关系是父子

(4)下面课文的主要人物与课文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大钊——《十六年前的回忆》

B.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C.孟子——《两小儿辩日》

D.老班长——《金色的鱼钩》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作者是韩愈,他与曾巩、苏轼、苏洵、苏辙___________被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下面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杜甫、杜牧B.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

C.王安石、杜甫、李白D.欧阳修、杜甫、李清照

2.名句背诵。

(1)昔我往矣,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采薇》)

(2)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3)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范仲淹《江上渔者》)

(6)____________,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7)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8)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_______(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9)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10)____________?除非问取黄鹂。(黄庭坚《清平乐》)

(1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韩翃《寒食》)

(1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

(14)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

(15)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

(16)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 。(李贺《马诗》)

(17)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8)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郑燮《竹石》)

(19)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

(20)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 。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21)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

(22) ____________,又日新。(《礼记》)

(23) 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24) ____________;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25)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26)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王维《鸟鸣涧》)

3.课文背诵。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过去;___________时,便从__________过去。”这句话选自___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我会仿照以上句式写一个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思____________而射之。

(3)太阳___________有脚啊,轻轻悄悄地____________,我也____________跟着___________。

(4)“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中国古代文学家____________的生死观。

(5)因为我们是____________,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____________。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____________。

(6)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__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__?”

二、名句理解。

4.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是中秋节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下列古诗中,没有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的一项是( )。

A.郑燮的《竹石》

B.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C.李贺的《马诗》

D.于谦的《石灰吟》

6.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下列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B.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使弈秋/诲/二人弈。

C.孰为/汝多知乎?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9.“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曰:非然也。”我们可以从中明白这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践运用。

11.即将升入中学,我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勤奋地学习。

12.大自然是造物者,创造出四季不同的美景。春天有韩愈眼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盛夏有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的西湖美景;秋天有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的和谐之景;冬日柳宗元眼中的“____________,独钓寒江雪”极富意韵之美。

13.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中,他引用名句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思乡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鲜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海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14.“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15.“小明平常不认真学习,语文考试时,抓耳挠腮,没有几道题能写出来,真的是‘____________’啊。”下面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A.良药苦口利于病B.子欲养而亲不待

C.常将有日思无日D.书到用时方恨少

16.“小明的书法是他爸爸教的。几年后,他的书法水平已经超过了他的爸爸,这真的是‘____________’。”下面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7.下列最适合作为“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的下联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别样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气,冬雪松竹节节高

18.历代骚人墨客游览泉州洛阳桥时题了不少佳联妙对。根据对联“对偶”的规律,与“潮来直涌千寻雪”对应的下联最适合的一项是( )。

A.月出斜洒缕缕辉B.日落斜横百丈虹

C.船去迢迢归无期D.明月高悬九州照

19.把下列歇后语的序号恰当地填入横线上。

A.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B.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D.九十老翁学武术——心有余而力不足

(1)大赛当天,参赛者们真是“____________”,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儿。

(2)看到他那么困难,我很想帮他一把,可我也是“____________”啊!

(3)我是“____________”,无意中说错了话,您千万不要介意。

(4)听了这个消息,我的心真是“____________”。

20.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歇后语。

(1)班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只有她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真是“____________”啊!

(2)这次拔河比赛的参赛人数没有限定,当然是“__________”了,人多力量大嘛!

四、课文理解。

21.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B.《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C.《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D.《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故事中的汤姆·索亚是小镇上一个淘气而富有正义感的机灵鬼,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镇上的流浪儿哈克

22.对“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等得不耐烦,所以才“跳房子”“看着云彩走”

B.借助“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只想表达这段时光不好挨。

C.我觉得无聊,所以才“跳房子”“看着云彩走”

D.借助“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心情

23.“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可怜“我”,所以才让“我”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B.“只许看”“不许动”说明父亲很小气

C.“可怜”说明“我”的好奇心、求知欲终于打动了父亲,他主动让“我”看“是什么在响”

D.父亲想让“我”知道里面有什么,所以才让“我”看

24.《匆匆》《鲁滨逊漂流记》《两小儿辩日》《竹石》这几篇课文的体裁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文散文童话古诗

B.散文童话文言文古诗

C.童话说明文古诗散文

D.散文小说文言文古诗

25.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句话中用了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B.《鲁滨逊漂流记》是美国作家笛福所写的长篇小说。鲁滨逊用顽强的意

志和超强的生存能力,在荒岛中绝处逢生,经过四十年的孤苦生活,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这是作者对腊八粥的细腻描写。

D.“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意思递进。

26.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

B.《匆匆》中作者反复追问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写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C.《采薇(节选)》表达了征人归家路上愉悦的心情。

D.《表里的生物》主要写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非常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事。

27.在本学期的语文之旅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的鲁滨逊;走近了_____________的李大钊;懂得了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精神。

积累运用、课文理解练习答案

一、1.(1)D (2)D (3)C (4)C (5)B

2.(1)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2)当春乃发生 (3)绝胜烟柳满皇都 (4)西出阳关无故人 (5)但爱鲈鱼美 (6)京口瓜洲一水间 (7)春色满园关不住(8)眉眼盈盈处 (9)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10)春无踪迹谁知(11)寒食东风御柳斜 (12)忠言逆耳利于行 (13)树欲静而风不止 (14)莫把无时当有时 (15)事非经过不知难 (16)燕山月似钩 (17)粉骨碎身浑不怕 (18)任尔东西南北风 (19)无心插柳柳成荫(20)皎皎河汉女札札弄机杼 (21)变则通通则久 (22)苟日新日日新(23)九曲黄河万里沙(2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25)何时复西归老大徒伤悲 (26)夜静春山空

3.(1)水盆里饭碗里默默凝然的双眼前朱自清匆匆示例:欢笑的时候,日子从笑语中飘过;哭泣的时候,日子从泪眼前掠过;聆听的时

候,日子从耳畔闪过。

(2)专心致志惟有鸿鹄将至援弓缴

(3)他挪移了茫茫然旋转

(4)固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5)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我们就改正我们就照你的办

(6)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沧沧凉凉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二、4.D 5.B 6.B 7.B 8.A

9.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做事情应该专心致志,不应三心二意 10.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三、11.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草色遥看近却无映日荷花别样红霜叶红于二月花孤舟蓑笠翁 13.B 14.A 15.D 16.C 17.A 18.B

19. (1)C (2)D (3)B (4)A

20.示例:(1)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四、21.A 22.D 23.C 24.D 25.C 26.C

27.示例:机智勇敢、积极乐观、不畏艰险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宁死不屈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第三部分:说明性文本阅读冲刺练习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信息的85%左右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在影响视力的眼病中,近视占第一位。近年来,近视的发病有低龄化趋势,儿童中近视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近视成为影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最常见眼病。近视不仅仅是视力差,还可能引起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失明。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三十多万人。因此青少年近

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近视发生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青少年患近视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即用眼过度和用眼习惯不良。用眼过度是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每天学习时间长、睡眠时间短,课外作业多、课外活动时间少,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等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尤其在寒暑假期间,由于父母的管束少,有些孩子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脑,使得寒暑假成为近视的高发时期。不良的用眼习惯包括用眼过近,在动荡的车厢内阅读,边走边读,在阳光直射或昏暗的光线下阅读,躺在床上阅读等,这些都会诱发近视。

近视的防治重在预防。在生活中,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坐车或行走的时候不要看书,不要躺着看书。读写一小时要远眺十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部肌肉。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萎缩,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控制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避免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在饮食方面应尽量少吃甜食,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如蛋、奶、鱼、肉和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如果患了近视,应定期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数加深。

1.怎样预防近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量少吃甜食B.保证充足的睡眠

C.少吃含蛋白质的食品D.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

2.结合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营养不良是患近视的主要原因

B.近视成为影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最常见眼病

C.近视可能引起视网膜脱落、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

D.近视是常见眼病,只要戴上近视眼镜就好了

3.“信息的85%左右是通过眼睛获得的”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B.列数字C.举例子D.作比较

4.“青少年患近视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中“大多数”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很爱读书,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躺在床上看半小时课外书。小明的做法对吗?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移动支付正在构建智慧生活

①2019年“五一”小长假的支付数据显示,移动支付正在构建人们的智慧生活。

②微信和支付宝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微信支付线下消费日均笔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9%;人均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近18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逾一成。

③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迅速丰富。“五一”期间,选择用微信搭乘公共交通的人数同比增长215%;在加油站的消费同比增长116%。在超市、停车场、餐厅等大部分生活场景中,扫码支付已经得到普及。

④移动支付使用人群也正向两端扩展。“五一”期间,“00”后在境外使用支付宝的人数迅猛增长8倍,人均消费560元;微信支付也有类似数据,60岁以上用户消费笔数增幅很快,较去年同期增长154%。

⑤移动支付也在快速走出国门。支付宝已经让消费者在日本东京、泰国曼谷等旅游目的地实现一部手机畅快游;“五一”期间,微信支付在多个周边国家日均交易笔数大幅增长,俄罗斯增幅高达20倍,在柬埔寨、菲律宾增幅也有10倍之高。

⑥移动支付便利了生活。而今,支付已不仅是支付。移动支付手段的发展正在成为人们享受智慧生活的助推器。扫码购、社交支付、无感支付、自助点餐、小程序乘车码……基于移动支付,越来越多类似的场景正在变为现实,对传统行业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智慧化改造。

⑦移动支付带来的变化,是技术的升级迭代,也是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表现。随着经济向繁荣迈进,支付手段迅速更新。纷繁的支付手段也成为建国七十年来经济发展的注脚。移动支付从线下场景支付环节开始,已经扩大到对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