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策略

浅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策略

浅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策略
浅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策略

浅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策略

本文从教学角度,结合作者近几年从事“职业行动导向”教学研究与实践,谈了谈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教学策略。

一、“工学结合”的几个层次

“工学结合”的内涵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就是主张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就是将企业(行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引入教学体系。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就是让学生在企业(行业)中进行入职学习或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培养专业能力、综合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从工学结合的内涵看,工学结合的三个层次是:在宏观上以校企合作为基础,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企业需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发展之路,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效应的有效途径;在中观上,是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在微观上,是以“任务导向”的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一体化”教学。

二、校企合作

1、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包括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标准以及学校和企业决策层或管理层的相互挂职,实现教育理念与企业理念的相互渗透,促进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职业导向”性。

2、建立校企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在学校建立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实现“订单”培养;在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利用企业生产、技术、设备等优势,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生产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

3、师资共享。鼓励教师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或行业中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生产操作技能;鼓励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员到学校挂职任教,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企业人才目标的统一。

4、联合办学。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进行专业培养,学校发挥教学优势,企业发挥实践教学和就业优势,实施“高技能教育、高技能就业、高技能成才”的职业教育战略。

5、生产化合作。学校实训教学成为企业生产的一个环节,为企业生产加工标准化的定型部件或产品,使学生在生产环境中学习、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生产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养。

三、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

工学结合的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引领的课程体系。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以任务为中心,按照任务需求整合理论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所形成的“一体化”课程,也就是“工学结合”中的第一内涵:学习的内容是工作。这个“工作”,在教学中就是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

四、“一体化”教学

教学中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

1、建立适应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因此,能力训练是一种应用和迁移的养成过程。笔者所在学校,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建立了“以能力培养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塔式

(完整版)职业院校数控专业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职业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状调研分析报告一、序言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数控机床及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柔性、精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越来越完善,广泛应用于机车、汽车、农机等机械制造领域,随着装备制造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的日趋广泛,迫切需要大量掌握数控加工、数控编程高技能人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精神,了解兄弟院校的办学情况、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掌握本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对接,做好示范校建设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学校组织调研小组,从2013年4月到12月间深入省内和行业内多家兄弟院校,采用问卷、走(信)访和座谈的形式,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跟踪调查,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汇总。 1、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及相关政策为抓手,以国企办学的扎实基础和丰富经验为底蕴,以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实现四个转变:在培养模式上,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实现从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从注重理论和课堂教学模式,向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为主体分阶段递进式的教学模式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从关注知识、关注理论,向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方向转变;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从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理论、实习考试,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转变。 2、产业背景 “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建设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铁路运营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预计全国铁路还需购置动车组610组、普通客车10000 辆、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7500 台、货车20 万辆,城市轨道车辆19870辆。铁路的快速发展为铁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增加了对装备制造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数控加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多年来学校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二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技能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技能水平 【摘要】近年来,面向职业院校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使我们意识到技能水平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以赛促教”是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模式和自身能力提出的新的要求。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入思考,谈一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技能水平。 【关键词】中职生;技能水平;职校教育 从2008年起,教育部以“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为题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实操能力的培养。我校也积极准备,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为一名中职校的实践指导教师,更应该不断思考和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更多、更适应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1 教师的教学模式需要转变 “以赛促教”是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的课题,如何转变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是每位职教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对学习并不是很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还有一些好动、贪玩等习性,不会主动去钻研学习。作为机电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我在实践教学中总结出一点心得。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空泛无知的学生去认知、了解你所教的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其次,满足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好奇心,让学生亲自参与,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来解决问题,以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学生在经过前两步后,就会有目的的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技能和知识的热情,进而使他们的心思用到学习上来。 2 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需要提高 “以赛促建”的目的之一是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提出的要求。要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首先需要提高。而中职院校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能力各有差异,所以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提高。比如饯行我校的相关规定和措施:1)“专业教师每年必须有一个半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的同时,使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2)参加学校组织的省、国家级培训,集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3)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使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教学和实践中自己的不足;4)教师直接参与校、市、省及国家级技能大赛,使教师通过技能竞赛的平台看到自己的真实水平,同时有机会和更多的教师交流。而指导学生获奖从而自己获得金牌教练的教师,学校会给予相应的奖金,还会被聘为省集训队教练,发挥自己的才能的同时

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教学模式建设

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教学模式建设 ——卢满琼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由此看来,职业学校的教育应当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教育教学模式,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步伐。下面谈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建设,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含义 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正确职业理想和良好职业道德、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就业、适应社会的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其显著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学会做”为标准。要让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敢动手、爱动手、能动手,这种意识和能力只能是从加强实践教学中来,要强化实践环节,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实践方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目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简单说来就是职业学校要依靠行业、企业,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发展职业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参观访谈等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践活动,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文化,结合专业对口的实际动手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企业的准职业人。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建设 职业学校要与企业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教学,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10-07-13T17:04:18.62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3月第3期作者:朱新力 [导读] 本论文分析了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并针对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对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成人中专教师,河南商丘 476005) 中图分类号: F71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 03-027-02 摘要: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论文分析了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并针对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对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有效性;教学管理;课堂要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改革已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还是尝试,各级各类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都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教师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的课堂,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没有多少实质的变化。 一、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中职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呢? 只注意“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管理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人或事;同样道理,改革成效好坏不是取决于“点”,而是体现在“面”上。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只注重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总结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中职学校管理者偏重于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这样就限制了教师个体的创造性。有的中职学校鼓励教师创新,但不注重总结、完善,常常是“虎头蛇尾”,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收获不明显。 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便是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根据“系统原理”,只有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整体联动,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当然,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职业教育尤其重要。由此看来,没有管理层的推动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二、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 对中职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举例来说,某一堂课的教学严格按照即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 所以对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首先,中职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远近结合”,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多接口性”,专业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岗位针对性”。 其次,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其“有效”的前提是个人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其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特质不容忽视。 再次,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来源应当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靠得住的只能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最根本的保障。 换而言之,中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课堂效益是指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依据“有效”的原则,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中职教育才能最终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 三、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 (一)从深入手,全面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新起点。 有位职教人士曾经感慨:“其实最有条件去实现开放教育的是职业教育,但至今未能开放;最有理由去实施素质教育的也是职业教育,但至今未能推行。”这在某程度上道出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就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组成结构来说,非师范类的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他们大多未受过专门的师范训练,对专业业务熟悉但对教育涉猎不深,大部分教师对专业方面留意较多,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较少;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了职教与普教的区别,但忘记了中职教育本身也是教育,很多与普教存在着的共性之处没有很好地加以借鉴。现在看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已不再是各种理论细节的讨论,而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观念才能得到全面更新,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课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惟有这个的新起点,课堂的教学时空才能真正开放,课内、课外才能成为有机的统一,课堂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师生的大部分精力才不至于耗费在识记教材的“只言片语”上,“请进来”和“走出去”才是理所当然;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才能更注重知能的结合,职业能力才可能是结构性而非点式、线性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迫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重要。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面对的现状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职专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人才”型教师流失。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专业

不对口,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政策层面”逐渐好转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那种只看重学历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落后观念必将被淘汰。我国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其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个重任。可见职业教育是科技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 2、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地位将日趋凸现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入世的形势下,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将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未来劳动就业的格局客观上的构成了庞大的就业培训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展。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1、要有效的整合资源,治理无序竞争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竞争相当激烈,一些职业学校在招生宣传上夸大其词,利用中介、回扣等其它手段拉生源,有些私立学校甚至打出零学费的旗号,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正常招生秩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振兴,要发展,必须整合所有的职教资源,从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治,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提高综合实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办学模式要转变,并突出实用性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状的报告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状报告 报告人:任辉 为适应加入WTO后新形势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应树立大教育观,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际化的现代教育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互为补充的灵活的现代教育体系,修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应该逐步改变思想,逐步接受、认可职业教育,认可职业院校学生。 一、当前阶段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背景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据统计,2005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11611所,当年招生537.29万人,在校学生1324.74万人。经过3年发展,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数据背后体现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果。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随后,职业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一起,作为我国教育的三大战略重点,写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投入超过10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县级职教中心,并在重点投入建设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同时,建设10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央政府还专门拿出5亿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此外,中央政府还加大投入,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框架和内容,在2007年得到明确规定。据统计,从2006年到2009年,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约400亿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资助面达90%;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受资助面超过20%。 为了鼓励社会各界投入资金发展职业教育,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辽宁省财政厅等5个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对职业学校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学校后勤设施建设,学校后勤实体及社会企业为学校兴建的学生生活设施,在用地、税费方面,享受教育基建优惠政策。湖北省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捐资、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国家的大力扶持政策,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坚实基础。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以及职业学校自身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作出的改革调整,则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自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高级技工尤为稀缺。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范围内调整教师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内部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按照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以及道德实践的基本途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循序渐进,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努力学习职业教师道德理论,提高自身素质 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

生关系。树立发展的学生观,形成“以人为本”的育人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首先就是要树立学生的发展中的人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且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极强的可塑性。其次,要树立学生是独特的人的观念。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能力、水平和个性特长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树立新的学生观,就要看到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相信第一名学生都要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方面做得出色,并获得成功。要能够真正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能力、水平和个性特长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树立新的学生观,就要看到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要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方面做得出色,并获得成功。树立新的育人观,教师对学生就会少一些指责和挑剔,多一份鼓励。 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关注,很可能在他以后的成长中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从根本上说,一个教师高度的社会主义师德觉悟,正是以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革命理想为指导的。只有确立这样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学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看作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教师只有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分析及探讨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分析及探讨 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责,是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明确社会职业培训工作的定位,完善培训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对策,满足市场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标签: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对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社会已进入科技引领发展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劳动者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众多企业许多岗位无人胜任,出现招聘难的情况。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大量就业能力低下的弱势群体,导致劳动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缓解招聘难和就业难的矛盾,唯一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成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因此,高职院校除了抓好学历教育,还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本文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试图探索出发展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的有效对策。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意义 (一)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责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任务之一,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而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最主要形式。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办学机制。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人口素质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人才难得和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强调职业院校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特别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缓解人才匮乏和就业困难的供需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高职院校任重道

关于职业教育中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pdf

关于职业教育中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关于新的教学方法的阐述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的教育理论界介绍了为数不少的国外现代的教育理论,如来自德国 的范例教学论和柏林学派的教学理论等等,而涉及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文章则比较有限。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本课题选定了四步教学法、引导提示法和行为导向法作为阐述的对象。 1.四步教学法 四步教学法以对某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它由四个教学环节或步骤组成。 第一步,讲解。首先,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等,以便根据 他们的情况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然后,教师通过演示某器械的功能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引入教学的主题——如器械的安装或制作。在这一步骤,教师尤其应该注意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动机。 第二步,示范。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即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应该掌握的知 识和技能,并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实物或教学用具向学生示范如何操作。 第三步,模仿。在这一步骤,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即按照教师已做的示范,自己动手 模仿操作。 第四步,练习。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重复,教师也 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在这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 在四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提示型的教学样式教授教学内容,不过随着教学环节的延展,教师也采用评价、教学对话等共同解决型的教学样式。教学的组织以班级授课为主,但是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变化的形式,如让学生环绕在自己周围,以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示 范动作和过程,可以借助于静态或动态的直观教学技术,如模型、绘图、现场参观、演示实验等 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学生学的活动更多的是受纳性的,学生主要通过倾听、观察、模仿、练 习等形式展开学习。 2.引导提示法 引导提示法是70年代以来,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 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种“关键能力”的概念近年来在职业教 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可以理解为“职业性和跨学科的能力,并且补充了职业性的资 格”,并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即: ——组织能力。包括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任务的实施要准时精确,有良好的协调技巧等;

常见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常见得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 在职业教育中运用较多得几种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校企协作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基础教育得教学方法固然可以借鉴,但就是在专业教学上仅仅靠那些借鉴过来得方法就是远远不够甚至就是不实用得,所以,探索一些科学、实用得教学方法对发展职业教育有很大得好处。由于每个教师得思想、气质、知识结构、审美情趣与教学能力不同,针对不同得教材与学生得实际,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在方法上都有自己得选择与侧重得角度,都要采取自己得心应手得方式方法,创造出自己得授课路子与风格。不同得教学特色与授课风格可以并行,不应嵌在一个框子里,只要就是效果好,质量高,就就是好方法,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得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会处理问题,其形成得情况则就是参与者,观察者一起卷入一个真实得问题情境之中,并急于得到结果,角色扮演得过程给人得行动提供了生动得实例,具体做法就是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背景材料与角色,让同学来扮演不同得角色,表演结束后,再让“演员”发表瞧法,全班一起讨论,最后 教师给予归纳性总结,深化扮演效果得正效应。如在公关礼议课程中,教师可设置不同角色,不同场合,让学生练习握手,自我介绍,传递名片等礼议,在酒店管理课程中,可设置如下场景,酒店一名顾客退房,服务员清点时发现房间遗失一条毛巾被,由学生扮演顾客与公关人员来

演练与处理,这样得实训方法学生参与兴趣高,情境强,效果好。再者,角色扮演生动有趣,简单易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恰当地运用角色扮演法,对于消除学生得心理困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有重要意义。?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现在被引入职业教育界,它就是在教师得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得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得方法,案例教学得目得不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解释问题得“理论高手”,而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得“智慧高手”,解决“怎么干”,“干什么”得问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得教与学得责任,要求有更多得投入与参与。就教师来讲,她有责任去选择与组织要讨论得材料,要从大量得资料中选择出适当得案例,如果手头没有现成得可以覆盖所教内容得案例得话,她还要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得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来讲,她也担负着一定得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得具体事实与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如教师在上政治课时,可精选一些有意义,精典,时代性强得案例供学生分析,如21世纪中国面临得环保问题,尴尬得奶业等案例供学生讨论,由学生自己发表瞧法,到社会上进行调研,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由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要我认真对待变成我要认真对待,增强学生学习得主动性。进行案例教学就是最合适得人数在15人左右,因为这样可以充分得交换意见,对解决问题得方案可进行充分得讨论。?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得“项目”工作而进行

“工学结合”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5页word

“工学结合”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工学结合”实施的背景分析 现今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技术工人的时候,往往招聘不到令他们满意的,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校里学的知识理论部分偏重,教学死板程式化,学科的实验实训设备远远落后于企业的生产状况,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知识结构杂而浅。 1.从学校角度。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大多由于经费不足往往使得实验实训设备贫瘠、陈旧、满足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和锻炼。虽然他们大多与企业建立了一些合作办学项目,但因为学校单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制定的实习、实践环节与企业生产实际没有共同的契合点,从而很难保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从企业角度。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是通过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来补充新员工,企业往往希望招聘来的员工能立即上岗适应,从而存在着不重视企业培训,用人而不育人的问题,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经济价值的正确认识。 二、“工学结合”实施的市场前景分析 不少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通过参与办学可以解决企业的用人问题,用人者通过工学结合的手段在不需要很大的投资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素质好、能力强、技术过硬、有针对性的技术人才,满足企业对人的要求。而且这种人才培养过程使得新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生产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缩短磨合期,而员工也能够尽快融入企业生产之中,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从学校角度来看,工学结合减轻了学校教育成本的负担,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改变了教育成本单纯由国家和受教育者个人负担的历史,使得用人者也有义务为教育付费。根据笔者的调查,大企业可以独立参与“工学结合”,而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行业联合办学的方式参与到“工学结合”中来。 三、“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从企业角度 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边学习边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职业教育的发展呼唤“企业、行业主体地位”,使它不仅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不可回避的命题”,更是职业教育发展“本质内涵的具体体现”。如果说企业、行业从前所办的职业学校留有“计划经济的烙印”,那么,现今职业教育呼唤“企业主体地位”,则更多是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企业、行业主体地位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办学,而无论是功能或是作用范围更为广泛。 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其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近些年一直作为高等教育的“附属品”而发展,尴尬的地位和不良的教育现状严重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深刻剖析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力求找到高等职业教育正确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原因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高职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大力发展”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教育的共识。政策大环境的不断变好,当前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膨胀”,高职教育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使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职业教育,选择做一名高级蓝领。因而,近些年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上升,教学水平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进步存在很强的不适应性和不协调性。在很多人眼中,高等职业教育依旧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人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高等职业教

育,认为其只是在高考失利或本身成绩不佳的情况下的一个“备胎”,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是“被动式”的,而非“主动式”的。这种无奈的选择和尴尬无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杂疾缠身”的不良状态。 1.办学目标的盲目性与办学理念的模糊性并存 纵观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办学上存在浮躁心理,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这种功利性、盲目性的办学模式无疑是一种“照猫画虎”的行为,显然没有把高职教育落实到实际之中,同时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特色。可以说,办学理念的模糊性和办学目标的盲目性严重阻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另外,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无疑会降低高职学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从而形成一种越来越差、越来越走下坡路的恶性循环。 2.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单纯读书学知识具有更高的认可度,而对于高职教育则存在“歧视”。“技术工”“打杂的”这种不良标签都透露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不认可,社会氛围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招生、发展等各个方面。招生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学生的素质和水平相对来说都较低,因为大多数在高中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都选择了正规的大学教育,继续将读书作为自己以后

浅谈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18-07-18T14:46:22.743Z 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9月刊作者:王颖莉 [导读] 王颖莉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2642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9-063-0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真才实学是当不了职业学校的老师的。在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能力和水平的要求更高了。同样,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也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职校教师要胜任新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还应该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培养的目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从教育对象的特点、职业的特点、专业的特点、学生参与程度等因素入手,从培养的目标出发,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标准。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首先考虑教育对象,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构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律性差,学习习惯不好,但思维灵活,参与性强。通过教育培养,使其一般都能具备比较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比较专业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较强的操作能力,具有比较高的综合素质,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基本上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同,存在以下突出的弊病: 1.未“以学生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2.未“以能力为重点”,“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较为普遍,强调灌输忽视交流,虽然灌输了一些知识,但学生能力增长幅度小、增长速度慢。显然不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是生产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生产力”的步伐。 3.未“以内因为驱动”,强调外因忽视内因,强调制约忽视创新,既违背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基本规律,也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显然,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有意识的经常的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需要采取一些恰当、适合职业教育对象特点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职业教育学习的课堂更为生动、活跃,教学的效果更为显著,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达到使学生愿学、会学、爱学、学好的效果。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问题,传统职业技术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为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一般都采取班级授课制。其特点是:拉平取齐,按照统一进度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学生动手机会较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它的时间、内容和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独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分工合作,无必然的依存关系。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现代教学论提出加强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近年来,也有些教师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分组教学。例如,有的教师把全班按照英语水平分为甲、乙、丙3组。对甲组学生鼓励独立学习在达到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做一些带有综合性、富有思考性的题日。对乙组学生要求掌握好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困难的适当予以帮助。对丙组学生则多加辅导使他们逐步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教学使全班的学习水平得到了整体的提高。由此可见,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新要求,当前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综合化、丰富化发展的局面。自19世纪末以来,人们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了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探索,一方面完善和改进了班级授课制这一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使其更加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另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行“一体化”教学也是提高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所谓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化。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依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为中心的转变。一体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素质优良技术过硬、单项技能拔尖的技术型人才。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构成了一体化教师,理论课教材与实习教材构成了一体化教材,理论教室与实习车间构成了一体化教室。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落实推行一体化教学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具体表现在首先它提高了教学质量。由于一体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每块内容都能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提高了学习效果及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在工作中努力钻研业务苦练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最后,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上完课后要布置相应的作业,才能起到复现固的作用。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技校的学生不是初中生,他们不喜欢做大量的作业,但作业又不能不布置,学习完后不看不练,不能起到复习巩固的效果,所以布置课后作业时既不能布置的太多,也不能不布置。这样作业的布置就要适当且有针对性,根据每次课所学的内容,有计划有条理的制定出重点,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要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除了以上我提到的几点外,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方法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摸索前进,提升自身教学素质,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教育质量已成为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表现,质量高,则学校兴;质量差,生源就难以保障,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出现危机。我们说办人民满意教育,质量不好,人民肯定不会满意,树立教育新形象,首先是在质量上树形象,一个没有质量的教育肯定不是好的教育,一个没有质量的学校肯定不是一所好学校。 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学质量的高低,要看到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限于教学结果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学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扭转那种只以“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论成败的片

常见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常见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在职业教育中运用较多的几种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校企协作教学法、模拟教学法. 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固然可以借鉴,但是在专业教学上仅仅靠那些借鉴过来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甚至是不实用的,所以,探索一些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对发展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好处。由于每个教师的思想、气质、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教学能力不同,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在方法上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侧重的角度,都要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授课路子和风格。不同的教学特色和授课风格可以并行,不应嵌在一个框子里,只要是效果好,质量高,就是好方法,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会处理问题,其形成的情况则是参与者,观察者一起卷入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并急于得到结果,角色扮演的过程给人的行动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背景材料和角色,让同学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结束后,再让“演员”发表看法,全班一起讨论,最后教师给予归纳性总结,深化扮演效果的正效应。如在公关礼议课程中,教师可设置不同

角色,不同场合,让学生练习握手,自我介绍,传递名片等礼议,在酒店管理课程中,可设置如下场景,酒店一名顾客退房,服务员清点时发现房间遗失一条毛巾被,由学生扮演顾客和公关人员来演练和处理,这样的实训方法学生参与兴趣高,情境强,效果好。再者,角色扮演生动有趣,简单易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恰当地运用角色扮演法,对于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有重要意义。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现在被引入职业教育界,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高手”,解决“怎么干”,“干什么”的问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就教师来讲,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的话,他还要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来讲,他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如教师在上政治课时,可精选一些有意义,精典,时代性强的案例供学生分析,如21世纪中国面临的环保问题,尴尬的奶业等案例供学生讨论,由学生自己发表看法,到社会上进行调研,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由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要我认真对待变成我要认真对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