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与星座

心理学与星座

心理学与星座
2009-07-20 19:47:31 来自: 反游猫鱼(岁月长,衣衫薄)
【一】

密友时常会说起一句话:“理科的东西一般人都不敢碰,文科的东西谁都可以上来插一脚。当然了,这首先是因为文科自己不争气。”此话我起先只明白前面半句,后来就整句话都明白了,大概的确是这样子的吧。

数理化的那些东西,一是一,二是二,弦论场论公式或者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式一摆出来吓死人,一般人本来就敬而远之,能拿它来说道的人还真不多。但文科就不一样了,自由minzhu博弈权利公关正义,这些概念谁都可以挂在嘴上,好像也没有个绝对真理,明明两个人互相都不懂这些概念,还可以互相指责对方理解错了,诸如此类的。

在我还很无知的时候,其实我一直对“社会科学”甚至“人文科学”这样的叫法是很迷惑的,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因为唯物主义立国的缘故所以要把文科的东西都冠之以“科学”之名。嗯,那时的我对“科学”的理解基本等同于数理化,等同于实验室以内的世界。等日后渐渐明白了“科学”的要义之后,才发现人家老美早在多少年之前就开始了诸如“政治科学”、“历史科学”和“语言科学”的学术研究。倒是我国很多冠之以“科学”的人文社会学科,还远远停留在不科学的阶段,是谓之“不争气”。

“科学”不是数理化,科学是一种方法体系,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的科学方法或者实验室里的工作,也不是理科专享的权利。科学带给人的是一种工具,无论是谈论黑洞,谈论三ju氰胺,谈论克隆人,谈论同性恋,谈论群体xing事件,谈论抗日战争,谈论非洲原始部落,你都可以运用“科学”这个工具去辨别什么是胡扯什么是骗人什么是故弄玄虚什么是装腔作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理是通的,不应该被区别对待。

但文理自然也是有不通之处的,更确切的说,每一门科学(或者学科),都有它自己的核心知识,需要专门去理解和学习。科学的方法论,可以让学物理的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习得化学,可以让学心理学的人上手经济学,可以让学社会学的人理解政治学。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去接触那些知识。如果一个学物理的人,说化学的那些知识压根不用学,一看就会。这话大概可以成立,但问题是,如果你不看,就永远不会。如果你不看,也就没有资格对一个具体的化学问题说三道四。这话对文科同样成立,对又文又理的心理学亦然。

【二】

终于说到主题了。昨天卢十四同学给我留言要我去参加《横扫我们这个时代的星座迷信》的讨论,因为不少回复提到了心理学。如本文开头

所述,心理学的东西谁都可以上来插一脚,有些人明明就不懂心理学相关知识,但照样敢把心理学的术语搬来用,也许是无心的,也许是吓唬人。也有人自称学过心理学的,讨论的似乎还挺在行,但也难逃唬人之嫌。

我原先也是写过批星座的玩意儿的,本来要打算更深一步来写一篇《常识与共识》来讨论科学,后来作罢了。而今天我再批星座,很有可能又得到这样的回复:“你批的这些不是占星学,现在星座乱来的那一套正统的占星学也很排斥的。”或者“占星学从来就没有说它是科学,你干嘛要批它不科学呢?”

就此我想说两点。第一,今天我要批的星座,不涉及我不了解的占星学(我不看占星学,就永远不会),而只是对“星座热”这个社会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做一些探讨;第二,今天我只批星座的心理学方面,至于那些把星座和天文学扯在一起说得有板有眼的,我不予评价(我不看天文学,也就没有资格对一个具体的问题说三道四)。虽然用我所了解的天文学的皮毛就可以戳上几戳,但那是该天文学的行家出手的事,他们可以打得更漂亮。

【三】

“我”可以分为“主我”和“宾我”。所谓宾我,就是“自我概念”,说白一点,就是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想到的诸如“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生活在北京”这样的相对客观的答案。而主我,则是“自我意识”,也就是主观上给自己下一些定义,比如,“我是完美主义者,我喜欢思考。”

人活着,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找自己”的过程。这是非常漫长而且未知的天地。有些人可能会放弃寻找,也就这么一辈子过来了。但很多人,特别是正值青春的我们,是非常希望找到答案的,所谓“同一性危机”。

现在要是我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发现我给不出很多答案,甚至可以给出的答案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简直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越是认识自己,就越不认识自己。我觉得这样一种“不知道”的状态挺好的。

不过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不是这样。他们一方面想找到自己,一方面又不想承受找不到自己或者说找自己这个过程中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于是有一种捷径出现了,就是用现成的东西给自己贴标签。可是世界上标签千千万,到底贴哪个呢?找标签也是件挺麻烦的事儿,那好,就贴星座标签再好不过了,这可是我一出生就注定好的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呢,星座和什么算命的呀,血型呀,生肖呀,颅相学呀,笔迹学呀,差别不大。主要的功用都是给人贴上一套标签。既然你不想自己去找自己,可你又很想找到自己,那自然就有人来帮你找自己的

,懒人总是多数,所以能形成产业形成现象,实在是不足为怪的。

另外一方面呢,据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怎么个意思呢?就是人们都喜欢给每一个结果配上一个原因,给每一个行为寻找一个解释。当然了,科学家这么干是很严谨很小心的,轻易不敢讲“因果关系”。一般人这么干就基本上是一团麻了,反正我得找到个原因,找不到原因我就不起来,找不到原因我就不睡觉!

其实这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是很难讲的,人要真的给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找原因,不仅大部分原因可能都是扯淡,而且这样实在太累了!怎么办?星座!星座!自从有了星座,我就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为什么拉肚子?问星座!为什么想他了?问星座!该不该出门?问星座!

【四】

好了,我是金牛座,现在我被贴上一标签了,我终于找到自己了,我好好踏实好有安全感哦。来看看我的本周运势都有啥吧,也好指导指导我的生活:

女巫店说:

金牛座行事一步一脚印的一周。作风踏实、高举高打。本周一扫之前举棋不定的心情,运势潮起潮落乎前忽后终于过去,本周起信心坚定的认为任何困难都能顺利获得圆满的结果。事业不再是优先的考量,家中的大小事情,成为生命之重,可望有新生命加入,或购产等乔迁之喜。虽不乏小烦恼,但整体气氛温馨感人。钱财顺利入袋,小病不再。 需要提醒的是本周不宜飞行,不宜旅途,不宜迁居。

爱情是温暖而朴实。很多时候,还是老话,过得光彩,不如过得实惠。

玛法达说:

金牛座 对未来要有信心。未来属于你,它已经为你准备好,并张开双臂欢迎你了。对自己也要有信心。你能为自己做主,你能做最好的自己。如果现在有些事看上去不太好或尴尬,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它成为你生活中的决定因素?你是怎样对本应该抛在身后的往事念念不忘的?希望与幸福就在前面等着你。想要得到它们,就要丢下昨日无关紧要的旧梦,去拥抱明天激动人心的一面。这可不是一个逃避现实者的幻想。这是向前迈进的最正确的方法。

哦,让我来想想,“之前举棋不定的的心情”,嗯,上星期一我在食堂门口徘徊了很久,星期二我本来要买书的可是没有买,星期三我要看电影没有看。哇!好准!“现在有些事看上去不太好或尴尬”,呃,上星期四我过红绿灯撞到路人了,上星期五我进错厕所了,上星期六我把饭卡插反了。哇哇!太准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讲,当你看到一个信息时,你的记忆已经被“启动”了,于是比起那些不尴尬的事情,你更容易在记忆里提

取那些尴尬的事情。第二点在于,人存在“自恋效应”,就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比较好和比较不好的事情,比起那些无所谓的事情来说,记忆得更牢固。所以不尴不尬的事情本来就比尴尬的事情要难想起。第三点在于,相信星座的人往往想起个两三件尴尬事儿就觉得它准了。现在你可以自己做一个“实验”:分别想出上星期你做过的3件尴尬事和6件尴尬事和12件尴尬事,你大概会发现,想起3件很容易,于是你觉得上星期真的很尴尬,想起6件就需要一些工夫了,你就不好判断了,等要想起12件,你发现这实在太难了!这时你会不会觉得其实上星期如此看来其实算不得什么特别尴尬呢?

【五】

再来看运势。它好像通篇下来说得让人很愉快,虽然正面反面都说了,但正面总是多些。程度副词和修辞特别多。反正不把一句话说死,也不把一句话说明白。有人说,不是呀,你看它不说了“不宜飞行,不宜旅途,不宜迁居”么?不是有“向前迈进的最正确的方法”么?

好,且不论“不宜”是怎么定义的哈。但情况是这样的,对于一个相信星座的人来说,如果我本周旅游回来安然无恙,他会说,这人只是一个特例,没关系。如果他还有一个金牛座的朋友也挺好,他会说,切,肯定遇到过麻烦,不好意思讲出来罢了。要是还有第三人,他可能会想,看着吧,这周不还没过完么,会出问题的。总而言之呢,在三个反例面前他照样能自圆其说,该相信的总归还是相信。

有人问了,我不是这样的,我不是这样的,要是有第四个反例我肯定就从此不信星座了!好吧,我们来算一下。假设一个人旅游出事儿的几率是25%(这已经相当高了!),那么要找出四个反例就得问16个人。注意,只有找到金牛座的才能说明问题,于是乘以12,得,您得问192个人才有可能在几率水平上找到四个反例,这已经是最理想的情况了。那么我问你,你有196个朋友吗?或者,你一星期能碰上196个熟人吗?难不成,您上大街逮个人就问?您会说了,我才不那么较真呢!对啦,星座也就知道您不会较真。

以上这个逻辑完全可以推广到去解释一个人何以顽固地相信诸如“XX座男生都花心”或者“XX座女生都啥啥”上去,嗯啊。用心理学的话来讲,这叫“固着效应”。“刻板印象”和“偏见”都是根深蒂固的呀!

【六】

现在有人又提出不同意见了:“不对呀,本周星座有十二种运势,我看了其他十一种运势,都和我对不上啊!就我的星座准一些呢!”

这个问题可以做两方面的回答。

首先,当一个人相信了星座之后,往往就进入“自证预言”的状态。比如说他本

来是不喜欢看喜剧的,结果听说他的星座普遍比较喜欢喜剧,嘿嘿,于是自觉不自觉地他也开始看喜剧了,有意识无意识地他也开始喜欢上喜剧了,长此以往,当然会存在自己星座的运势更符合自己的情况。嗯,你被贴了标签之后,你就开始变成标签了。人的“自由意志”哪儿去了哟!这种“自证预言”也适用于你对别人的看法。你认识了一个人,得知他是XX星座的,你知道XX星座的男生都是优雅的,于是你和他交往的时候一方面会非常注意到他优雅的细节,一方面会把他打一个屁这样不雅的行为也读出优雅的味儿来,于是他的优雅就被你给证实了。

第二,和前述的“启动”相关。当你看别的星座的运势时,比如提到一句“上课总是无精打采”,吼吼,看到这句你就会马上去脑子里搜索你上课特精神的情形。换一句话说就是,当你看自己星座的运势时,你是倾向于相信的,而你看别人星座的运势时,你倾向于批判。

不信?咱可以再做一个“实验”。现在给你十二个星座的运势,但我忘了标明它们分别对应哪个星座了。您不是说就您的星座讲得最准么?劳驾您帮忙给把它找出来?哇!居然被您找出来了?!别急,咱找120个人来做这个实验,也许猜对的人数不会多于几率水平(也就是十人)。

【七】

哎呀,我饿得要吃饭了。长话短说好了。还有几点可以说道的。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相信星座?“从众”。具体分两种。一种是“信息性社会影响”,即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人对某种模糊情境的解释比自己的解释更正确,从而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另外一种是“规范性社会影响”,即我们为了获得他人或团体的喜爱和接纳而从众。嗯,社会影响是非常强大滴,您自个儿体会吧。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相信女巫店还有那个什么玛法达?“服从权威”。不展开了。

为什么有人知道了星座是扯淡还继续相信?有可能的一种原因是,“认知失调”。既然我当初相信了星座,还因此付出了我的时间精力,导致了现在的情形。明知道一个东西不好,还要相信,那人肯定就“分裂”了。怎么办呢?明智的做法就是回头是岸痛改前非,再也不相信星座了。不明智的做法就是改变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个东西是真的好呀真的呀,不然我那些成本可都沉默了呀!于是越陷越深。其实,很多邪教的悲剧,很多犯罪分子,和这个的原理差不多。

“归因”也是一个重点。有了星座,咱从此以后不用怕了,缺点毛病的统统做“外部归因”,星座都这么说了,咱想改也改不掉呀。这样做倒是有个好处,就是避免“习得性无助”。坏

处当然更严重了,小心“合理化陷阱”哇,自己有缺点还怪到星座身上,你还是“人”么?长此以往,人将不人呀。这个归因理论也可以用到别人身上,给别人贴上一辈子不能翻身的标签,可管用了。

【八】

好了,打住。最后我想把话说回来。其实星座没什么特别坏的。人嘛,活着,总得找点意义找点乐子。这世界上要是没有星座,也自然会有别的什么玩意儿来当道。即使什么玩意儿都没有,我上面提到的那些心理学的现象也照样会在一般人身上发生。人类几千年不也这么过来了么?中世纪咱赶不上,新世纪咱赶上了嘿!

昨天我还看到有人说伦敦啥占星学院头几年要学的都是心理学。我想,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学习心理学的用处正好就在于怎么抓住大众的心理,怎么把话说圆了走遍天下都不怕,怎么说得让婆婆媳妇小姑都喜上眉梢热爱生活,怎么牢牢抓住粉丝的心建立个人权威吧。要说心理学都活学活用到这些玩意儿上面的话,那真的挺可悲的,和什么催眠呀,暗示呀,精神分析呀,都是一路货色。

如果你能接受我上面说的那些,或许你会想,科学把这都给揭穿了,科学怎么这么讨厌呀。星座没了我还怎么玩呀,科学怎么这么无趣呀。那么,你不妨冷静下来,用你当初热情拥抱星座的态度试着去了解一下科学,也许你会发现,科学其实没有那么无趣,也一点儿都不讨厌。科学也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至少,它会让你活得比星座更踏实。

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一句的是,如果你是一个自认为受到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公民,觉得自己有义务去为这个世界更好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或者此时此刻你就是一个从事着自然/工程/社会/人文等相关科学学习和工作的人,那么不妨仔细想想“科学”和“星座”的关系。要么让科学占领你的大脑,要么让星座占领你的大脑。什么?可以两者兼得?科学是学业事业,星座是生活?哈,要么是你对“科学”和“星座”都不清不楚,要么我当你是在胡说八道。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