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奥数培训讲义——第十一讲 盈亏问题

【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奥数培训讲义——第十一讲 盈亏问题

【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奥数培训讲义——第十一讲  盈亏问题
【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奥数培训讲义——第十一讲  盈亏问题

第十一讲盈亏问题

【专题导引】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问题:一定数量的物品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每人多一些,物品就不够;每人少一些,物品就有余。盈亏问题就是在已知盈亏的情况下来确定物品总数和参加分配的人数。

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弄清盈、亏与两次分得差的关系。

盈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1)(盈+亏)÷两次分配差=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份数

(2)每次分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

每次分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

【典型例题】

【例1】幼儿园中一班的20个小朋友分饼干,如果每人分5块,剩余2块,如果每人分7块,够不够分?

【试一试】

1、学校图书馆买来一批新书,分给12个班,如果每班分6本,还多8本,如果每班7本呢?够不够分?

2、阿姨给14个同学分苹果,如果每位同学分2个,还多3个,如果每个同学分3个,够分吗?

【例2】有一袋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刚好分完,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也正好分完,至少有多少粒糖果?

【试一试】

1、老师拿了一些图画纸发给学生,如果发给8个人,刚好分完,如果发给9个人,也正好分完,至少要多少张?

2、小琴、小英有相同个数的苹果,小琴每天吃的个数一样,3天吃完;小英每天吃的个数一样,2天吃完,他们每人至少有多少个苹果?

【例3】一个植树小组植树。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这个植树小组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

【试一试】

1、幼儿园把一些积木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差40个。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积木?

2、某校安排宿舍,如果每间6人,则16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8人,则多出10个床位。问宿舍多少间?学生多少人?

【例4】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如果每人奖9支,则缺45支;如果每人奖7支,则缺7支。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

【试一试】

1、将月季花插入一些花瓶中,如果每瓶插8朵,则缺少15朵;如果每瓶改为插6朵,则缺少1朵。求花瓶的只数和月季花的朵数。

2、王老师给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发图画纸。如果每人发5张,则少32张;如果每人发3张,则少2张。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名同学?王老师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

【例5】有一些少先队员到山上去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16棵,还有24棵没种;如果每人种19棵,还有6棵没有种。问有多少名少先队员?有多少棵树?

【试一试】

1、小虎在敌人窗外听里边在分子弹:一人说每人背45发还多260发;另一个说每人背50发还多200发。求有多少敌人?多少发子弹?

2、杨老师将一叠练习本分给第一小组同学。如果每人分7本还多7本;如果每人分8本则正好分完。请算一算,每一小组有几个学生?这叠练习本一共有多少本?

【※例6】学校给一批新入学的学生分配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12人,则34人没有位置;如果每个房间住14人,则空出4个房间。求学生宿舍有多少间?住宿学生有多少人?

【※试一试】

1、某校有若干个学生寄宿学校,若每一间宿舍住6人,则多出34人;若每间宿舍住7人,则多出4间宿舍。问宿舍有多少间?寄宿学生有多少人?

2、育才小学学生乘汽车去春游。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车。问一共有几辆汽车?有多少学生?

【※例7】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4个,其余的人各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树坑。少先队员一共挖多少树坑?

【※试一试】

1、老师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个小朋友分2个,还多30个;如果其中的12个小朋友每人分3个,剩下的每人分4个,则正好分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在一次大扫除中,老师分配若干人擦玻璃。如果其中2人各擦4块,其余每人擦5块,则余22块;如果每人擦7块,正好擦完。求擦玻璃的人数和玻璃的块数。

课外作业

1、竹苑小学三四年级同学坐车去春游,分4辆车出发,如果每车坐40人,有10人不能坐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呢?够坐吗?

2、一袋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人,还剩2个,平均分给6个人,还多4个,这袋巧克力有多少个?

3、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船坐9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同学?

4、老师将一些练习本发给班上的学生。如果每人发10本,则有两个学生没分到;如果每人发8本,则正好发完。问有多少个学生?有多少本练习本?

5、崔老师给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分若干支彩色笔。如果每人分5支则多12支;如果每人分8支还多3支。请问每人分多少支则好把彩色笔分完?

※6、学校分配学生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6人,则少2间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9人,则空出2个房间。问学生宿舍有多少间?住宿学生有多少人?

※7、小红家买来一篮橘子分给全家人。如果其中二人每人分4只,其余每人分2只,则多出4只;如果其中一人分6只,其余每人分4只,则又缺12只。小红家买来多少只橘子?小红家共有多少人?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 课前预习 儿歌:鸟儿飞来了,落在大树梢,每树落一只,一鸟没树找,每树落2只,一树没有鸟,请问几棵树?又有几只鸟? 考试要求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盈亏问题的三种类型 二、能灵活运用盈亏问题的基本公式解题 三、理解盈亏中的“总量”和“份数”,灵活应用盈亏法解决问题 知识框架 一、盈亏问题的三种类型 1.直接计算型盈亏问题 【举例】朝阳小学买来一批小足球分给各班:如果每班分个,就差个;如果每班分个,则正好分完,朝阳小学一共有多少个班?买来多少个足球? 2.条件转换型盈亏问题 【举例】幼儿园把一袋糖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粒就缺粒;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粒就余粒.已知大班比小班少个小朋友,这袋糖果共有多少粒? 3.关系互换型盈亏问题 【举例】小明妈妈带着一笔钱去买肉,若买10千克牛肉则还差6元,若买12千克猪肉则还剩4元.已知每千克牛肉比猪肉贵3元,问:小明妈妈带了多少钱? 二、基本公式 1.(盈+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2.(盈-盈)÷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3.(亏-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三、基本思想方法 1.实质 分配中的余缺问题

2.三种类型的综合处理 简单问题的处理:量的差别 单位差别 3.遇到陌生、复杂的盈亏问题,可以用转换的思想 用假设法,把陌生问题、复杂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简单问题 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盈亏问题的基本类型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难点:盈亏问题中份数与总量的区分(这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盈亏法解决问题的前提) 例题精讲 【例1】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10粒则多9粒;若每人分11粒则刚好.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粒糖?【考点】直接计算型盈亏问题【难度】☆【题型】填空题;应用题;结合方程的应用题【解析】在这个例题中,主要让学生体会到分10粒则多9粒,而分11粒则刚刚好!那么可以说"这九粒糖的任务”就是给每一位小朋友再发一个糖,那么九粒糖每人发一个?是多少个小朋友?九个.这道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盈亏的思想,数量上都不用做太高要求,这是学习盈亏问题之前的预热! 【答案】(1)9个小朋友(2)99颗糖 【巩固】北京某校三年级一部分同学分小玩具,如果每人分4个就少9个,如果每人分3个正好分完.问:有多少位同学分多少个小玩具? 【答案】(1)9个小朋友(2)36个玩具 【例2】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10粒则多9粒;若每人分11粒则差6粒.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粒糖?总共有多少粒糖果? 【考点】直接计算型盈亏问题【难度】☆【题型】填空题;应用题;结合方程的应用题【解析】与上题相比,这题有了变化,本来9粒糖就可以分了,但是现在呢?要几粒糖?15粒?小朋友的人数(份数)与糖的粒数(总数)是不变的.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第一种方案每人分4粒就多9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5粒就少6粒,两种不同的方案一多一少相差9+6=15(粒).相差的原因在于两种方案的分配数不同,第一种方案每人分4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5粒,两次分配数之差为5-4=1(粒).每人相差1粒,多少人相差15粒呢?由此求出小朋友的人数为15÷1=15(人),糖果的粒数为:4×15+9=69(粒). 通过上述两道例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盈亏的思想,这对于后面公式的总结比较有帮助.教师可以酌情考虑,假如学生的情况比较好,那就不需要上述预热. 【答案】(1)15 (2)69

奥数题库三年级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1) 分配中的比较 1.老师给学生发巧克力,每人发了同样多的巧克力后,还剩下10块.后来又来了2个同学,老师也发给他们同样多的巧克力后,巧克力刚好分完.那么每个同学分到__________块巧克力. 2.老师给学生发巧克力,每人发了同样多的巧克力后,还剩下18块.后来又来了3个同学,老师也发给他们同样多的巧克力后,巧克力刚好分完.那么每个同学分到__________块巧克力. 3.老师给学生发巧克力,每人发了同样多的巧克力后,还剩下16块.后来又来了4个同学,老师也发给他们同样多的巧克力后,巧克力刚好分完.那么每个同学分到__________块巧克力. 4.旦旦把一捆捆的草分给羊,每只羊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16捆草.后来又来了羊小黑和羊小白,分给它们同样的草后,只剩下了10捆草.那么每只羊分到__________捆草. 5.旦旦把一捆捆的草分给羊,每只羊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18捆草.后来又来了3只羊,分给它们同样的草后,只剩下了6捆草.那么每只羊分到__________捆草. 6.旦旦把一捆捆的草分给羊,每只羊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20捆草.后来又来了5只羊,分给它们同样的草后,只剩下了10捆草.那么每只羊分到__________捆草. 7.雁雁把一些胡萝卜分给6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15根胡萝卜.后来又来了2只兔子,如果分给它们同样多的胡萝卜,就会少7根胡萝卜.那么雁雁开始共带了__________根胡萝卜. 8.雁雁带了一些胡萝卜分给10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6根胡萝卜.后来又来了4只兔子,如果分给它们同样多的胡萝卜,就会少10根胡萝卜.那么雁雁开始共带了__________根胡萝卜. 9.雁雁带了一些胡萝卜分给8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5根胡萝卜.后来又来了5只兔子,如果分给它们同样多的胡萝卜,就会少10根胡萝卜.那么雁雁开始共带了__________根胡萝卜.

第二十六周 巧算年龄【小学4年级奥数精品讲义】

第二十六周巧算年龄 专题简析: 年龄问题是一类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它通常以和倍、差倍或和差等问题的形式出现。有些年龄问题往往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需要灵活地加以解决。 解答年龄问题,要灵活运用以下三条规律: 1,无论是哪一年,两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 2,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推移,几个人的年龄总是在减少或增加相等的数量; 3,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的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1

例1: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分析与解答:儿子出生后,无论在哪一年,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这个年龄差是43-11=32岁。所以,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3倍时,儿子是32÷(3-1)=16岁,因此16-11=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练习一 1,妈妈今年36岁,儿子今年12岁。几年后妈妈年龄是儿子的2倍? 2,小强今年15岁,小亮今年9岁。几年前小强的年龄是小亮的3倍? 2

3,爷爷今年60岁,孙子今年6岁。再过多少年爷爷的年龄比孙子大2倍? 3

例2: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和是39岁。妈妈和女儿今年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从3年前到今年,妈妈和女儿都长了3岁,她们今年的年龄和是:39+3×2=45岁。于是,这个问题可转化为和倍问题来解决。所以,今年女儿的年龄是45÷(1+4)=9岁,妈妈今年是9×4=36岁。 练习二 1,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3年前,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和是44岁。爸爸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 2,今年小丽和她爸爸的年龄和是41岁,4年前爸爸的年龄恰好是小丽的10倍。小丽和爸爸今年各是多少岁? 4

小学奥数知识点:盈亏问题、巧妙求和、画图显示法

小学奥数知识点:盈亏问题、巧妙求和、画图显示法 专题简析: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每人少分,则物品有余(盈);每人多分,则物品不足(亏)。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出总差额和两次分配的数量差。 基本解法是:份数=(盈+亏)÷两次分配数的差,由其中一种分法的份和盈亏数求出物品数。 例题1:小明的妈妈买回一篮梨,分给全家。如果每人分 5 个,就多出10个;如果每人分6 个,就少2个。 小明全家有多少人?这篮梨有多少个? 解答: 思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知: 第一种分法:每人分5 个,多10 个(盈) 第二种分法:每人分6 个,少2 个(亏) 全家人数:(10 +2)÷(6-5)=12 (人) 梨的个数:5×12 +10=70 (个) 试一试1 : (1 )有一根绳子绕树4 圈,余2 米;如果绕树5 圈,则差6 米。树周长是多少米?绳子长多少米? (2 )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 个玩具,则多出2 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 个玩具,则少12 个玩具。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 例题2:老师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 5 本,则多了14 本;如果每人分7 本,则多了2 本。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多少本练习本? 解答: 思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知: 第一种分法:每人5 本,多了14 本(多盈); 第二种分法:每人7 本,多了2 本(少盈)。 每份相差:7-5=2 本 人数:(14 -2)÷(7-5)=6 人练习本数:5×6+14=44 本。

试一试2: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4粒,则多了12 粒;如果每人分6粒,则多了2 粒 有小朋友几人?有多少粒糖? 例题3: 学校派一些学生去搬一批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 棵。学生有几人?这 批树苗有多少棵? 解答: 思路:根据题意,我们可知搬树苗的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每人搬 6 棵,差4 棵(少亏); 第二种方案:每人搬8 棵,差18 棵(多亏) 棵树苗, 每人多搬了8 -6=2 人数= (18 -4)÷(8 -6)7 人 树苗棵数:6×7-4=38 棵。 试一试3: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数学题,如果每人做6 道,则少4 道;如果每人做8 道,则少16 道。有几个学生?多少道数学题? 例题4: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 4 人,则少一条船;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4 条船。 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有多少学生? 解答 思路:先把题目中的条件进行转化。“每条船坐4 人,少一条船”则多4 人;“每条船坐6 人,多4 条船”则少6 ×4=24 人再用例1 的方法计算。 船数:(4 +6×4 )÷(6-4)=14 条 学生人数:4×(14+1)=60 人。 试一试4: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40 米,则要迟到2 分钟;如果每分钟走50 米,则早到4 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全国通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 奥数经典培训讲义——植树问题(三)

植树问题(三) 姓名 1. 一位小朋友以相等的速度在路上行走,从第1棵树走到第17棵树用了16分钟,如果这位小朋友走了30分钟,应走到第几棵树? 2. 一个人以相等的速度在林荫路上散步,他从第1棵树走到第21棵树用了20分钟,当他走10分钟时走到第几棵树? 3. 一位老人以相等的速度在公路散步,他从第1棵树走到第12棵树用了22分钟,如果这条公路上每相邻两棵树之间距离相等,这位老人走到第36分钟时能走到第几棵树?走到第36棵树时用几分钟? 4. 马路的一边等距离栽种着梧桐树,早晨小强以均匀的速度在马路的该边跑步锻炼身体,他从第3棵树跑到第15棵树用了12分钟,他准备往返跑步48分钟,问小强跑到第几棵树时应返回? 5. 有一根长18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厘米做一记号,每4厘米也做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开,绳子共被剪成多少段? 6. 一根木头长150厘米,从一端开始,每隔15厘米画一个红点;再从同一端开始,每隔10厘米画一个绿点。然后在画有红点和绿点的地方用锯锯断,问:一共可以锯成多少段? 7. 有一根长21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 厘米做一记号,每5厘米也做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开,绳子共被剪成多少段? 8. 一座大桥全长300米,计划在桥的两侧栏杆上各安装20块花纹图案,每块图案的横长为3米,靠近桥的图案距离桥两端都是25米。求相邻两块图案之间的距离。

9. 一座桥长168米,计划在桥西侧栏杆上,等距离地各安装16块广告牌,每块广告牌长3米,靠近桥两端的广告牌距桥端都是15米,求相邻两块广告牌之间间隔几米? 10. 一座桥有7个桥洞,从第1个桥洞到第7个桥洞全长100米,相邻两桥洞之间间隔5米,平均每个桥洞长多少米? 11. 一列火车全长350米,共有16节车厢,已知每节车厢之间的距离为2米,求每节车厢长多少米? 12. 六年级学生360人排成四路纵队,也就是四人一排,排成许多排,已知两排之间都相隔2米,这个队伍长多少米? 13. 四年级有350人,每10人排成一排,如果每相邻两排之间间隔1米,这个支队伍长多少米? 14. 某运动员有160人参加运动会入场式,他们每4人排成一行,前后每行间隔1米。主席台长25米,他们以每分钟32米的速度通过主席台,需要走多少分钟 15. 军训队伍共有学生有2404人,每4人1排,前后两人相隔3米,队伍以每秒2米的的速度前进,通过一座大桥时,从排头上桥到排尾离桥共用去18分钟,求这座大桥全长。 16. 陆、海、空三兵种组成三个仪仗队方阵,每方阵400人,都是8列纵队并列进行。陆军方阵前后每人间隔1米,海军方阵前后每人间隔2米,空军队伍方阵前后每人间隔3米,各兵种间隔4米,整个仪仗队前进速度为每分钟80米,求仪仗队通过98米检阅台要用多长时间? 17. 三年级共有4个班,每班40人,现组织三年级同学外出春游,每个班4个人一排,每排间隔1米,而每班与班之间间隔10米,队伍每分钟走30米,要全部通过一座234米长的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三年级奥数--盈亏问题

三年级奥数盈亏问题 1、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梨。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就多出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有几只小猴子和多少个梨? 2、丽丽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3个,多16个;如果每人分5个,那么就差4个。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 3、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4、明明过生日,同学们去给他买蛋糕,如果每人出8元,就多出了8元;每人出7元,就多出了4元.那么有多少个同学去买蛋糕?这个蛋糕的价钱是多少? 5、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每只小猴分10个桃,就多出9个桃,每只小猴分11个桃则多出2个桃,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老猴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6、有一批练习本发给学生,如果每人5本,则多70本,如果每人7本,则多10本,那么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多少练习本呢? 7、校新买来一批书,将它们分给几位老师,如果每人发10本,还差9本,每人发9本,还差2本,请问有多少老师?多少本书? 8、幼儿园给获奖的小朋友发糖,如果每人发6块就少12块,如果每人发9块就少24块,总共有多少块糖呢?

9、王老师去琴行买儿童小提琴,若买7把,则所带的钱差110元;若买5把,则所带的钱还多30 元,问儿童小提琴多少钱一把?王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钱? 10、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米。如果绕树4圈则差4米。树周长有几米?绳子长几米? 11、北京东路小学学生乘汽车到中山陵去春游。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车。一共有几辆汽车?有多少学生? 12、小明的爷爷买回一筐梨,分给全家人。如果小明和小妹每人分4个梨,其余每人分2个梨,还多出4个梨。如果小明1人分6个梨,其余每人分4个梨,又差12个梨。小明家有多少人?这筐梨子有多少个? 13、若干个同学去划船。他们租了一些船,如果每船坐4人,则多5人。如果每船坐5人,则船上有4个空位。有多少个同学?多少条船? 14、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10粒糖,正好分完。如果每人分16粒糖,就有3个小朋友分不到糖。这袋糖共有多少粒? 15、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各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的人各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全部的树坑。少先队员一共挖了多少个树坑? 16、奥林匹克学校招收了一批新生。若编成每班55人的班级,还要招收30人,若编成每班50人的班级,还需招收10名新生。这次共招收了多少新生?

最新小学奥数盈亏问题及答案

盈亏问题 1、老师拿来一批树苗,分给一些同学去栽,每人每次分给一棵,一轮一轮往下分,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问参加栽树的有多少名同学?原有树苗多少棵? 2、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请问,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共挖了多少树坑? 3、学校安排学生到会议室听报告。如果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坐;若每5人坐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问听报告的学生有多少人? 4、钢笔与圆珠笔每支相差1元2角,小明带的钱买5支钢笔差1元5角,买8支圆珠笔多6角。问小明带了多少钱? 5、幼儿园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个;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8个则缺2个。已知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问这筐苹果共有多少个? 6、某校到了一批新生,如果每个寝室安排8个人,要用33个寝室;如果每个寝室少安排2个人,寝室就要增加10个,问这批学生可能有多少人? 7、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8块,还剩10块;若每人分9块,最后一人分不到9块,但至少可分到一块。那么糖果最多有多少块?

8、有48本书分给两组小朋友,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如果把书全部分给第一组,那么每人4本,有剩余;每人5本,书不够。如果把书全分给第二组,那么每人3本,有剩余;每人4本,书不够。问第二组有多少人? 9、在若干盒卡片,每盒中卡片数一样多。把这些卡片分给一些小朋友,如果只分一盒,每人均至少可得7张,但若都分8张则还缺少5张。现在把所有卡片都分完,每人都分到60张,而且还多出4张。问共有小朋友多少人? 10、用绳测井深,把绳三折,井外余2米,把绳四折,还差1米不到井口,那么井深多少米?绳长多少米? 11、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平均剪成5段,第二根平均剪成7段,第一根剪成的每段比第二根剪成的每段长2米。原来每根绳子长多少米? 12、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个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13、张宇上午7时20分从家里出发到校上课。如果每分钟走50步,离上课还有7分钟;如果每分钟走35步,就要迟到5分钟。求学校的上课时间。 14、"六一"儿童节,小明到商店买了一盒花球和一盒白球,两盒内的球的数量相等。花球原价1元钱2个,白球原价1元钱3个。因节日商店优惠销售,两种球的售价都是2元钱5个,结果小明少花了4元钱,那么小明共买了多少个球? 15、苹果和梨各有若干只。如果5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苹果还多4只,梨恰好装完;如果7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苹果恰好装完,梨还多12只。那么苹果和梨共有多少只?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 需要牢背的基本概念 1、加法中的巧算:加法交换律:a+b =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巧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相反,一个数减去几个 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即a-b-c=a-(b+c) a-(b+c) =a-b-c (2)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 号“搬家”。 如:a-b+c=a+c-b (3)加、减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或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 么括号里“—”变“+”,“+”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里的 符号不变。如a-(b-c)=a-b+c,a+(b-c)=a+b-c 如果两个数的和恰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那么其中一个数叫做 另一个数的“互补数”。 2、乘法中的巧算: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 ×(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3、除法中的巧算: (1)除法交换律:a÷b÷c=a÷c÷b (2)根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进行 巧算。 公式:如果a÷b=c 则 (a×n)÷(b×n)=c (a÷n)÷(b÷n)=c n ≠0 (3)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因数的积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因数”的规律, 进行巧算。 公式:a÷(b×c)= a÷b÷c (4)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因数的商等于一个数除以第一个因数乘以第二个因 数” 公式:a÷(b÷c)= a÷b×c (5)除法分配律:(a + b)÷c = a÷c + b÷c a÷c + b÷c=(a + b)÷c 4、你知道巧算中有几对好朋友吗?请写出来: 2×5=10 4×25=100 8× 125=1000 16×625=10000 3×37=111 7×11×13=1001 37037×3=10101 5、“头同尾合十”:头×(头+1)×100+尾×尾 “尾同头合十”:(头×头+尾)×100+尾×尾 6、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7、配对求和,也就是等差数列求和。实质是变加法(连加)为乘法,这可以从 乘法的意义来理解。 公式:和= (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 (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末项-公差×(项数-1)末项(或者某一项)= 首项+公差×(项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盈亏问题 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对象,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如果物体还有剩余,就叫盈;如果物体不够分,少了,叫亏。已知两个分配方案,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不足,求参加分配的人数及被分配的总量。这样的问题通常叫做盈亏问题。 知识背景:盈亏的问题曾记载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第六章 --------“盈不足章”中,盈,就是有余;亏,就是不足的意思。 典型的盈亏问题一般以下列的形式表述: 把若干个苹果(未知数)分给若干个人(未知数),如果每人分2个还多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少5个。问总共有多少人?有多少个苹果? 题目中的不变量是人数和苹果数,比较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法,可知苹果相差:20 + 5 = 25 (个);相差25个苹果,是由于每人相差苹果3 - 2 = 1 (个)而做成的, 事实上,只有唯一一种情况才会导至上述情形,那就是有25人分苹果! 求得人数后,进而可以根据题意,求得苹果的数目:2×25+20=70(个)或3×25-5=70(个)。 一般解法:(盈数+亏数)÷两次每份分配之差=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之差=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之差=份数、一盈一平或一亏一平=盈数或亏数÷两次分配的差=份数、再求总数量。每次分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或。每次分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物品数可由其中一种分法的份数和盈亏数求出。有些则不能用公式求出,需要用其他公式。 解盈亏问题的公式

【一盈一亏的解法】 (盈数+亏数)÷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 【双盈的解法】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 【双亏的解法】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 盈亏问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1、将一些糖果分给幼儿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粒,还多17粒;每人分5粒,又少13粒。则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粒糖? 【分析与解】由题设可知道,每人分3粒,还多17粒,若再给每个小朋友分5-3=2粒,则需要17+13=30粒。 所以小朋友有30÷2=15人。 糖果有3×15+17=62粒或15×5-13=62粒。 2、把一筐桃分给一些小猴。每只小猴分5个桃,最后多16个;每只小猴分7个,又缺12个桃不够分。小猴有多少只?桃有多少只? 【分析与解】由题设可知道,每只小猴分5个,还多16个,若再给每只小猴分7-5=2个,则需要16+12=28个桃。 所以小猴有28÷2=14只。 桃有5×14+16=86只或7×14-12=86只。 3、学校最近买来一批电风扇,分给初中班。若有两个班每班分到4台,其余每班只能分2台;若有一个班分6台,其余每班分4台,还差12台。共买来多少

三年级奥数盈亏问题

三年级奥数盈亏问题(1) 盈亏问题的基本解法是: (盈+亏)÷两次分配数的差=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数的差=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数的差=份数, 1、小明的妈妈买回一篮梨,分给全家。如果每人分4个,就多出10个;如果每人分6个,就少2个。小明全家有多少人?这篮梨有多少个? 2、、幼儿园阿姨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9粒糖,则多了8粒糖;如果每人分11粒糖,则少了16粒糖。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这袋糖有多少粒? 3、有一根绳子绕树4圈,余2米;如果绕树5圈,则差6米。树周长是多少米?绳子长多少米? 4、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 5、老师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5本,则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则多了2本。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多少本练习本? 6、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4粒,则多了12粒;如果每人分6粒,则多了2粒。有小朋友几人?有多少粒糖? 7、妈妈买来一些苹果分给全家人,如果每人分6个,则多了12个;如果每人分7个,则多了6个。全家有几人?妈妈共买回多少个苹果? 8、某学校有一些学生住校,每间宿舍住8人,则16人没床位;如果每间宿舍住10人,则有4人没床位。学校共有几间宿舍?住宿学生有几人? 9、学校派一些学生去搬一批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棵。学生有几人?这批树苗有多少棵?

10、自然课上,老师发给学生一些树叶。如果每人分5片叶子,则差3片叶子;如果每人分7片叶子,则差25片树叶。学生有几人?一共有树叶多少片?11、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数学题,如果每人做6道,则少4道;如果每人做8道,则少16道。有几个学生?多少道数学题? 12、学校排练节目,如果每行排8人,则有一行少2人;如果每行排9人,则有一行少7人。一共要排几行?一共有多少人? 13、小明带了一些钱去买苹果,如果买3千克,则多出2元;如果买6千克,则少了4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小明带了多少钱? 14、一个小组去山坡植树,如果每人栽4棵,还剩12棵;如果每人栽6棵,还剩4棵。这个小组有几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15、一组学生去搬书,如果每人搬5本,则差8本;如果每人搬7本本,则差20本。这组学生有几人?这批书有几本? 16、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则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早到4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提示:迟到2分钟就要少走2分钟的路程;早到4分钟就可以少走4分钟走的路程)

四年级奥数:盈亏问题知识讲解

四年级奥数:盈亏问 题

盈亏问题 “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个小朋友分5颗糖果,就多出22颗糖果;每个小朋友分7颗糖果,就少18颗糖果.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颗糖果?” 像这样以份数平均分一定数量的物品,每份少一些,则物品有余(盈);每份多一些,则物品不足(亏).凡是研究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解法是: 份数﹦(盈+亏)÷两次分配数的差; 物品总数﹦每份个数×份数+盈数, 或物品总数﹦每份个数×份数-亏数 例1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个小朋友分5颗糖果,就多出22颗糖果;每个小朋友分7颗糖果,就少18颗糖果.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颗糖果? 例2某校安排学生宿舍,如果每间5人,则有14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7人,则多4个空床位.问:宿舍有几间?住宿学生有几人? 随堂练习1 (1)参加体操的同学排队,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37人;而每行站12人,则少20人.求参加团体操的同学有多少人?

(2)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米.树周长有几米?绳长有几米? 例3 人民路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同学乘汽车去春游,如果每车坐45人,有10人不能坐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又多出一辆汽车.一共有多少辆车?有多少名同学去春游? 例4动物园为猴山的猴买来桃,这些桃如果每只猴分5个,还剩32个;如果其中10只小猴分4个,其余的猴分8个,就恰好分完.问:猴山有猴多少只?共买来多少个桃? 随堂练习2 (1)全班同学去划船,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9人;如果增加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6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2)华中路第一小学组织学生去春游,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一共有几辆汽车?有多少学生? 例5学校组织同学乘车去科技馆参观,原计划每车坐30人,还剩下1个人; 后来又临时增加了100人,汽车却比原来少1辆,这样每辆车要坐36人,还剩5个人.原计划乘坐几辆车?原计划去多少人? 例6果树专业队上山植果树,所需栽的苹果树苗是梨树苗的2倍.如果梨树苗 每人栽3棵,还余2棵;苹果树苗每人栽7棵,则少6棵.问:果树专业队上山植树的有多少人?要栽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 随堂练习3 (1)农民种树,其中有3人分得树苗各4棵,其余的每人分得3棵,这样最后余下树苗11棵;如果1人先分得3棵,其余的每人分得5棵,则树苗恰好分尽.求人数和树苗的总数.

四年级奥数春季讲义

第一讲四则运算的关系 例题1、“华杯赛”是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而举行的数学竞赛。华罗庚生于1910年,现用“华杯”代表一个两位数,已知1910与“华杯”之和为2004,那么“华杯”代表的两位数我多少? 例题2、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240,而减数是差的2倍,差是多少? 例题3、粗心的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末尾的“0”写漏了,结果得到240,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例题4、31?□—□?27=24,如果两个□里的数相同,这个□里的数应是多少?

例题5、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5,积增加80,如果另一个因数减少4,积就减少100,原来这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 练习题: 1、如果25?□÷3?15+5=2005,那么□=()。 2、在一个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与和这三个数的和是360,已知一个加数是另一个加数的4倍,求较大的加数是多少? 3、小华在计算乘法时,由于粗心,把一个因数末尾的0写掉了,那么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4、小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15当成151,结果商比正确的得数大3,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算是应是多少? 5、一个学生做乘法时,把其中一个因数个位数字4看成1,得出的积是525,另一个学生把这个因数的个位数字误看成8,得出的积是700。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

6、如果5?(2+△+△)—4=2006,那么△=()。 7、在一道加法算式中,和比一个加数多2008,另一个加数比这个加数少92,和是多少? 8、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00,而减数是差的4倍,减数是多少? 9、小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将除以3看成乘以3,算出的结果是288,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10、粗心的小虎在计算(200—□)?4时错看成200—□?4,算得结果为20,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11、一个数除以8后再减3,得到的数比原来少66,原来的数是多少? 12、有一个数,把它减去37,再乘以18,减去323,得到的结果用23去除,商是16,余数是11,求原来的数是多少?

吉林省松原市小学数学小学奥数系列6-2-2盈亏问题

吉林省松原市小学数学小学奥数系列6-2-2盈亏问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 (共53题;共238分) 1. (5分)学校有30间宿舍,大宿舍每间住6人,小宿舍每间住4人.已知这些宿舍中共住了168人,那么其中有多少间大宿舍? 2. (5分)学校规定上午8时到校,小明去上学,如果每分种走60米,可提早10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可提早8分钟到校,求小明几时几分离家刚好8时到校?由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 3. (5分)学校为新生分配宿舍.每个房间住3人,则多出22人;每个房间多住5人,则空1个房间.问宿舍有多少间?新生有多少人? 4. (5分) (2019四上·龙华期中) 如图 (1)超市从工厂批发了80台学习机,每台150元,超市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2)超市在卖出70台后开始降价销售,如果这批学习机全部销售,你认为超市是盈利还是亏本?请用数据说明。 5. (5分)选择两个信息作为已知条件,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决。 ①某校计划购置图书1200册; ②实际购书比计划多20%; ③实际购书1440册; ④实际比计划多购书240册。

6. (5分)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每只小猴分10个桃,就多出9个桃,每只小猴分11个桃则多出2个桃,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老猴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7. (5分)猫妈妈给小猫分鱼,每只小猫分10条鱼,就多出8条鱼,每只小猫分11条鱼则正好分完,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猫?猫妈妈一共有多少条鱼? 8. (5分)小白兔和小灰兔各有若干只.如果5只小白兔和3只小灰兔放到一个笼子中,小白兔还多4只,小灰兔恰好放完;如果7只小白兔和3只小灰兔放到一个笼子中,小白兔恰好放完,小灰兔还多12只.那么小白兔和小灰兔共有多少只? 9. (1分)一次速算比赛共有20道题,答对1道给5分,答错一道倒扣1分,未答的题不计分,考试结束后,小梁共得了71分,那么小梁答对了________ 道题. 10. (5分)学而思学校买来一批体育用品,羽毛球拍是乒乓球拍的2倍,分给同学们,每组分乒乓球拍5副,余乒乓球拍15副,每组分羽毛球拍14副,则差30副,问:学而思学校买来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各多少副? 11. (1分)猴王带领一群猴子去摘桃.下午收工后,猴王开始分配.若大猴分个,小猴分个,猴王可留个.若大、小猴都分个,猴王能留下个.在这群猴子中,大猴(不包括猴王)比小猴多________只. 12. (5分)城关一中有男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6%,城关一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13. (5分)某商店进了一批笔记本,按30%的利润定价。当售出这批笔记本的80%后,为了尽早销完,商店把余下的笔记本按定价的一半出售。销完后商店实际获得利润百分数是多少? 14. (5分)猪妈妈带着孩子去野餐,如果每张餐布周围坐4只小猪就有6只小猪没地方坐,如果每张餐布周围多坐一只小猪就会余出4个空位子,问:一共有多少只小猪,猪妈妈一共带了多少张餐布? 15. (5分)学校为新生分配宿舍.每个房间住3人,则多出23人;每个房间住5人,则空出3个房间.问宿舍有多少间?新生有多少人? 16. (5分) (2020六上·高新期末) 笑笑前年3月1日把3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定期五年,年利率是3.60%.到期时,笑笑应得利息多少元? 17. (5分)智康学校三年级精英班的一部分同学分糖果,如果每人分4粒就多9粒,如果每人分5粒则少6粒,问:有多少位同学分多少粒糖果? 18. (5分)王老师去琴行买儿童小提琴,若买7把,则所带的钱差110元;若买5把,则所带的钱还多30元,问儿童小提琴多少钱一把?王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钱?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题库教师版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题库教师版

盈亏问题 知识点说明: 盈亏问题的特点是问题中每一同类量都要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配不足时,称之为“亏”,分配有余称之为“盈”;还有些实际问题,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时,如果每人少分,则物品就有余(也就是盈),如果每人多分,则物品就不足(也就是亏),凡研究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可以得出盈亏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盈+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盈-盈)÷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亏-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物品数可由其中一种分法和人数求出.也有的问题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不管哪种 情况,都是属于按两个数的差求未知数的“盈亏问题”. 注意1.条件转换2.关系互换

板块一、直接计算型盈亏问题 【例 1】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 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 块? 【解析】比较两种搬砖法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每人搬4块,还剩7块砖;每人搬5块,就少2块.这两次搬砖,每人相差541 -=(块).第一种余7块,第二种少2 块,那么第二次与第一次总共相差砖数:729 +=(块),每人相差1块,结果总数就相差9块,所以有少先 队员919 ?+=(块). ÷=(人).共有砖:49743 【巩固】明明过生日,同学们去给他买蛋糕,如果每人出8元,就多出了8元;每人出7元,就多出了4元.那 么有多少个同学去买蛋糕?这个蛋糕的价钱是多 少? 【巩固】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每只小猴分10个桃,就多出9个桃,每只小猴分11个桃则多出2个桃,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老猴子一共有多少个 桃子?

六年级奥数之盈亏问题

六年级奥数之盈亏问题 (一)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数的差)=份数。 总数量=每次分配的数量×份数+盈, 总数量=每次分的数量×份数-亏。 (1)、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分饼干,每个小朋友5块饼干,就多22快;每个小朋友分7 块饼干,就少18块。问:有几个小朋友和多少块饼干? 本类题是两次分配方案中一盈一亏的盈亏问题,解题的基本方法是: 份数=(盈+亏)÷两次分配差; 由题意可知:小朋友的人数和饼干的块数是不变的,按第一种方案,分配多22块,而按第二种方案分配就少18块,两种子选手不同的方案的结果相差22+18=40(块),为什么会多分出40块呢?是因为两种方案,每人相差7-5=2(块),每人相差2块,多少人相差40块呢?40÷2=20(人)就是小朋友的人数.再根据关系式(2)可以求出饼干的总数量. 解:( 22+18) ÷(7-5)=20(人) 20×5+22=122(块)或20×7-18=122(块) (2)、四(1)班同学植树,每人植12棵,刚好植完,每人植14棵差8棵。有多少个同学?多少棵树苗? 8÷(14-12)=4(人)12×4=48 (3)、学雷锋小组为学校搬砖。如果每人搬18块,还剩2块;如果每人搬20块,就有一位同学没砖可搬。问共有多少块砖? (20+2)÷(20-18)=11 (11-1)*20=200 (二)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数的差)=份数。 (1)、四(1)班将一批练习本奖给三好学生。如果每人奖5本,则缺9本,如果每人奖3本,则缺1本。这个班有三好学生多少人?练习本有多少本? 本类题是两次分配分配中都亏的盈亏问题,解题的基本方法是: 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 由题意可知,三好学生人数和练习本数是不变的.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 9-1=8(本),这是因为两次分配方案每人得到的练习本相差5-3=2(本).所以三好学生人数为:8÷2=4(人),练习本有:5×4-9=11(本) 解:(9-1) ÷(5-3)= 8÷2=4(人) 5×4-9=11(本)或3×4-9=1=11(本) (三)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1)、某班为男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间住6人,则多8人;如果每间住8人,恰好合适。问:有几间宿舍,男生有几人? 本类题是两次分配方案中一种盈,一种正好分完的盈亏问题,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份数=盈÷两次分配差; 由题意可知:宿舍的间数和男生人数不变.按第一种分配方案分配多出8人,而按第二种分配方案的结果相差8人,每间房增加的人数为8-6=2(人).因此,可以先求出房间数,再求出男生人数. 解:8÷(8-6)=8÷4=2(人) 6×4+8=32(人)或8×4=32(人) 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1 兄弟两人每月收入之比为4:3,支出钱数之比为18:13,他们每月都结余360元,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_消去法解题

四年级奥数讲义 消去法解题姓名: 在这一类的问题中,常常会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的数量,并给出不同情形下 数量间的关系。解决这一类问题,通常采用“消去法”——即通过分析比较,去同求异,设法 消去一个未知数量,从而将问题简化。 【例题解析】 例1 、小华买了3把小刀和4块擦皮,共用去1元。小芳买了同样的6把小刀和4块擦皮,共用去1.6 元。小刀和擦皮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分析:3把小刀+4块擦皮=1元 6把小刀+4块擦皮=1.6元 课堂练习1、已知:3A+7B=101,9A+7B=149。那么10A – B的值是多少? 课堂练习2、学校第一次买了3个水瓶和20个茶杯,共用去134元;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3个水瓶和16个茶杯,共用去118元。水瓶和茶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例2、食堂第一次运进大米5袋,面粉9袋,共重850千克。第二次运进大米7袋,面粉3袋,共重710千克。大米和面粉每袋各重多少千克? 分析:7袋大米×3+3袋面粉×3=710千克×3 21袋大米+9袋面粉=2130千克; 5袋大米+9袋面粉=850千克;

课堂练1、买3个篮球和5个足球共、用去480元,买同样的6个篮球和3个足球共用去519元。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课堂练习2、育新小学买了8个足球和12个篮球,一共用去了984元;青山小学买了同样的16个足球和 10个篮球,一共用去1240元。每个足球和每个篮球各多少元? 例3、同一商店里,2支钢笔和3瓶墨水的价钱是6.48元;而5支钢笔和4瓶墨水的价钱是14.24元。问这个商店的钢笔和墨水的单价各是多少钱? 分析:消除钢笔价钱求墨水价钱。 课堂练习:已知:3A+7B=57,2A+3B=28。那么A+B的值是多少?

【三年级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下册盈亏问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奥数下册盈亏问题教案 盈亏问题 解盈亏问题,常常用到比较法。 例1 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分析比较两种搬砖法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每人搬4块,还剩7块砖;每人搬5块,就少2块.这两次搬砖,每人相差5-4=1(块)。 第一种余7块,第二种少2块,那么第二次与第一次总共相差砖数:7+2=9(块) 每人相差1块,结果总数就相差9块,所以有少先队员9÷1=9(人)。 共有砖:4×9+7=43(块)。 解:(7+2)÷(5-4)=9(人) 4×9+7=43(块)或5×9-2=43(块) 答:共有少先队员9人,砖的总数是43块。 如果把例1中的“少2块砖”改为“多1块砖”,你能计算出有多少少先队员,有多少块砖吗? 由本题可见,解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把盈余数与不足数之和看作采用两种不同搬法产生的总差数,被每人搬砖的差即单位差除,就可得出单位的个数,对这题来说就是搬砖的人数. 例2 妈妈买回一筐苹果,按计划吃的天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吃4个,要多出48个苹果;如果每天吃6个,则又少8个苹果.那么妈妈买回的苹果有多少个?计划吃多少天? 分析题中告诉我们每天吃4个,多出48个苹果;每天吃6个,少8个苹果.观察每天吃的个数与苹果剩余个数的变化就能看出,由每天吃4个变为每天吃6个,也就是每天多吃2个时,苹果从多出48个到少8个,也就是所需的苹果总数要相差48+8=56(个).从这个对应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只要求56里面含有多少个2,就是所求的计划吃的天数;有了计划吃的天数,就不难求出共有多少个苹果了。 解:(48+8)÷(6-4) =56÷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