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干坝工程设计

骨干坝工程设计

骨干坝工程设计
骨干坝工程设计

1、基本情况

1.1建坝意义

本工程的建设,将使岗沟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全面发展。通过拦泥淤地,可增加157亩耕地;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可为沟道两旁提供交通方便;对下游起到缓洪滞洪的作用,保护下游沟道两侧的沟台地,减少水毁灾害,加速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1.2 坝址位置

岗沟位于临夏县井沟乡,属于大夏河一级支沟。李家咀骨干坝位于临夏市以北10km处,岗沟流域面积46.52 km2,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单坝控制面积7.87km2。

1.3 小流域社经情况及治理现状

流域内辖5个乡17个合作社,共3442户,18200人,其中劳动力9288人,人口密度391人/ km2,基本农田面积3267hm2,人均耕地2.69亩。流域治理现状:造林122.7hm2,种草20.81hm2,治理程度73.3 %,林草覆盖率17.4%。

1.4 工程地质条件

1、地貌地形:本坝区总的地形属低缓的丘陵黄土梁峁状沟谷地形,沟谷地貌呈“V”形,底部为第三系砂质泥岩及泥质砂岩。

2、地层岩性:本区主要出露岩性有:

(1)N2L第三系桔红色紫红色砂质泥岩及泥质砂岩,产

状平缓,属一套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内陆湖泊沉积物。

(2)本区分布较广的eolQ23风成马兰黄土,组成物质以粉土为主,质地疏松,具有大孔隙及垂直节理。

3、水文地质情况

本区地下水类型只有一层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布在谷底第三系与黄土接触面上,分布有几处泉水,但流量不大,坝址处无地下水,沟道内平时无水流,只有大雨时产生径流。

4、坝址处工程地质情况

该工程坝址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只有两层结构,上部为黄土,下部为第三系泥岩夹砂质泥岩,不存在构造断裂带,唯有覆盖厚度较大的黄土。

1.5 气象

该流域属临夏县北部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500m m,主要分布于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58%,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平均气温6.8℃,无霜期141天,历年最大冻土深度86cm。

2、水文

2.1 洪水计算

由于该流域治沟淤地坝控制流域面积甚小,不具备按设计暴雨进行产、汇流计算的条件。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规范,洪量与洪峰的计算“应以设计频率的暴雨为基础,按流域面积大小,确定设计频率

下不同的设计暴雨历时,以设计暴雨控制洪量,合理确定造峰历时控制洪峰”的原则进行计算。

2.1.1 设计暴雨

由于该骨干坝控制流域面积仅7.87km2,设计暴雨历时采用24h。根据《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1988.11)中年最大24h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及年最大24h点雨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可推得不同频率下的24h雨量,见表2-1。

不同频率设计暴雨成果表

2.1.2、洪水总量

洪水总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W=1000αRF

式中α——径流系数;

R——暴雨量(mm),见表2-1;

F——流域面积(km2)。

计算结果见表2-2,其中径流系数参照《甘肃省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手册》取值。

不同频率设计洪量计算表

2.1.3、洪峰流量

小流域洪水过程采用概化三角形,洪水历时T近似按《甘肃省水文图集》(1978.3)提供的经验公式根据小流域适用范围按下式计算:

T=2.14F0.344

式中:F——流域面积(km2)

计算结果见表2-3。

设计洪水历时计算表

根据推算的洪水总量和近似设计洪水历时,可推得洪峰

流量,结果见表2-4。

不同频率设计洪峰计算表

2.2泥沙

本工程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斜坡处于较不稳定状态,暴雨易诱发崩塌、土流等现象,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根据水保部门多年统计资料,本地区侵蚀模数为3000T/k m2.年。

流域年均输沙量按下式计算:

S=F·M s

式中:S——年均输沙量(t)

M s——年均侵蚀模数,取3000t/ km2

F——坝库以上集水面积,取7.87km2

计算得,年均输沙量为23610t。

3、工程设计

3.1 工程规模

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之规定,库容在50-100万m3,设计洪水重现期30~50年,

虞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斜心墙土石坝方案设计任务书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虞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 学生姓名:何爱明 学院名称: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班级名称:水电1031 学号: 1006321125 指导教师:冯隽 教师职称: 研究生 学历:硕士 2013年 3月 20 日

长春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注:任务书中的数据、图表及其他文字说明可作为附件附在任务书后面,并在主要要求中标明“见附件”。

附件:工程概况 1 流域概况 虞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向自东南向西北,全长约122公里,流域面积2558平方公里,在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780平方公里。 本流域大部分为山岭地带,山脉和盆地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流域内支流很多,但多为小的山区流河流,地表大部分为松软的沙岩、页岩、玄武岩及石灰岩的风化层,汛期河流的含沙量较大。冲积层较厚,两岸有崩塌现象。 本流域内因山脉连绵,交通不便,故居民较少,全区农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0%,林木面积约占全区的30%,其种类有松、杉等。其余为荒山及草皮覆盖。 2 气候特征 2.1 气温 年平均气温约为12.8度,最高气温为30.5度,发生在7月份,最低气温为-5.3度,发生在1月份。 表1 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度) 表2 平均温度日数

2.2 湿度 本区域气候特征是冬干夏湿,每年11月至次年和4月特别干燥,其相对湿度为51~73%之间,夏季因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度随之增大,一般变化范围为67~86%。 2.3 降水量 最大年降水量可达1213毫米,最小为617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5毫米。 表3 各月降雨日数统计表 2.4 风力及风向 一般1—4月风力较大,实测最大风速为19.1米/秒,相当于8级风力,风向为西北偏西。水库吹程为15公里。实测多年平均风速14m/s。 3 水文特征 虞江径流的主要来源为降水,在此山区流域内无湖泊调节径流。根据实测短期水文气象资料研究,一般是每年五月底至六月初河水开始上涨,汛期开始,至十月以后洪水下降,则枯水期开始,直至次年五月。 虞江洪水形状陡涨猛落,峰高而瘦,具有山区河流的特性,实测最大流量为700秒立米,而最小流量为0.5秒立米。

淤地坝设计(1)

淤地坝设计 一、已知基本资料 1.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一张(1/1000); 2.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 3.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总图; 4.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km2,20年一遇设计洪水量Q20=105m3/s,洪水总量 W洪=10万m3,200年一遇洪水量Q200=180m3/s,洪水总量W洪=17万m3。 5.沟道无常流水。 6.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料内摩擦角?=20o,内聚力c=0.8t/m2。 7.放水洞设计流量Q=0.5m3/s。 二、设计内容 (一)坝址选择 坝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形和地质条件,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地形:坝址要选择在沟谷狭窄、地形上游开阔平坦、口小肚大的葫芦状地形处, 这样筑坝工程量小、库容大、淤地面积大。此外,还要有宜于开挖溢洪道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例如有马鞍形岩石山坳或有红粘土山坡。 2、地质:应选择土质坚实、地质结构均一、两岸无滑坡和崩塌的地段筑坝,且地 基无淤泥、泥沙和地下水出没。 3、筑坝材料:坝址附近有足够且良好的筑坝土料、砂石料,开采和运输方便。水 坠法筑坝须有足够水源和一定高度的土料场。 4、其他:用碾压法施工的大型淤地坝,要考虑土料运输机械的操作之便,要求坝 址处地形较为开阔平坦。 综合上述,再结合坝址地形图看,本设计将坝址选择在坝址地图上标注的“坝轴线2”处。 (二)淤地坝水文计算 1、拦泥库容V拦和拦泥坝高H拦的计算: V拦=F·K·(1-n s)·T/rS 式中: V拦——拦泥库容,万立方米; F——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 K——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1万t/(km2.a); n s——坝库排沙比,无溢洪道时取为0,有溢洪道时可稍大,但由安全性方面考虑,本设计取为0; T——设计淤积年限,初设T=5a; rS——淤积泥沙的干容重,取1.30t/m3。 则 V拦=5×10000×5÷1.3=19.23万m3 根据H-V关系曲线,查得相应坝高海拔为811m,则可计算出H拦=13.1m;再由H-A关系

《土石坝设计与施工》实训任务书(一组)

《土石坝设计与施工》实训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1、地形、地质资料。 某河流位于山区峡谷内,全长约122km,两岸地势高峻,土石坝坝址处位于其中游地段的峡谷地带,为梯形河谷,河床比较平缓,坡降不太大,河床宽约220m,河床基面高程为490.0m。坝址一带均为原生黄土,河槽底部有深4~5m的沙卵石。 2、水文水利计算资料如下: 正常高水位526.0m,相应下游水位492.0 m; 设计洪水位527.0 m,相应下游水位495.0 m; 校核洪水位528.0 m,相应下游水位496.40 m; 死水位516.2 m; 3、气象地理资料如下: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2m/s 水库吹程:1km; 该地区地震烈度5度。 4、建筑材料资料如下: ①该坝址附近壤土比较丰富,蕴藏量约为500万m3,河床中有沙砾料可供开 采,运距约1.5km,但储量仅为15万m3,距坝址5km处可开采块石,交通较方便; ②壤土试验有关指标:干容重16.5kN/ m3,浮容重10.6kN/ m3,饱和容重 20.6 kN/ m3,粘结力19Kpa,内摩擦角18度,渗透系数2.4×10-5cm/s; ③可供作堆石排水体的石料有关指标:比重2.71,干容重19.50 kN/ m3, 饱和容重22.30 kN/ m3,浮容重12.30 kN/ m3,湿容重20.30 kN/ m3,内摩擦角31°,渗透系数2×10-2cm/s。 二、实训要求 1、根据所给资料规划工程布置;绘制其布置图 2、试按选择坝形设计土石坝,按比例绘制其剖面图并做必要的计算; 3、画出防渗、排水和护坡等细部构造,标明必要的尺寸和高程; 4、编制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设计图手绘、机打均可)

金家坝土石坝设计说明说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专项设计说明书 水工建筑物课程 设计题目:土坝设计(金家坝水利枢纽)班级:水电1141 姓名 指导教师:老师 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水工教研室 2013 年 12 月 23日

目录 前言 (3) 1 基本资料及设计数据 (4) 2 枢纽布置 (8) 3 土坝设计 (9) 4 参考文献 (15)

前言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是一门基础课程,水工建筑物设计对于一个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水工设计是学生在跨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学校安排的一次重要的设计课程。设计对于锻炼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次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做设计的同学都知道,理论与实际并不完全一样。设计过程中会遇到课本上没有包括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们能够联合所学知识跟实际遇到的工程概况,来对这其中的水工建筑物做适合的设计调整,以适合实际工况。 此次设计开始于2013年12月15日,结束于2013年12月23日。设计期间在孙立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下。设计得以很好的完成。 设计中,由于学生水平有限以及所借资料比较陈旧。所以,设计中有很多不足之处,甚至还存在错误之处。这些,望老师给予指正。我们一定虚心学习,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1. 基本资料 1.1基本资料 1.1.1工程概况 水电枢纽工程位于乌江流域下游一级支流甘龙河的中游。河流全长106km,河道天然落差804m,平均比降7.1‰,流域总集水面积1700km2。 1.1.2设计依据 本阶段对上述内容进行复核。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有关规定,按照水库总库容划分,本工程为二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2)型,主要建筑物中的挡水坝、岸坡式溢洪道和引水洞进水口建筑物级别为2级,引水发电系统和电站厂房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 洪水设计标准为:挡水坝和岸坡式溢洪道的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为100年,非常运用洪水重现期为2000年;厂房的正常运用洪水重现期为50年,非常运用洪水重现期为200年;消能防冲建筑物的洪水设计标准为50年。

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前言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独立承担专业工程技术任务重要。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我们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我们能够系统巩固并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资料、规范、手册及图表,培养我们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对土石坝设计计算的基本技能,同时了解国内外该行业的发展水平。 这次我的设计任务是E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土石坝),本设计采用斜心墙坝。该斜心墙土石坝设计大致分为:洪水调节计算、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大坝设计、泄水建筑物的选择与设计等部分。

1 工程提要 E 江水利枢纽系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该水利枢纽工程由土石坝、泄洪隧洞、冲沙放空洞、引水隧洞、发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该工程建成以后,可减轻洪水对下游城镇、厂矿和农村的威胁,根据下游防洪要求,设计洪水时最大下泄流量限制为900s m /3,本次经调洪计算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下泄洪峰流量为672.6s m /3。原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680s m /3,水库消减洪峰流量1007.4s m /3;其发电站装机为3×8000kw ,共2.4×104kw ;建成水库增加保灌面积10万亩,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为17.70km 2,为发展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该工程建成后发挥效益显著。 1.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根据SDJ12-19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之规定,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类,综合考虑水库的总库容、防洪库容、灌溉面积、电站的装机容量等,工程规模由库容决定,由于该工程正常蓄水位为2821.4m ,库容约为 3.85亿m 3,估计校核情况下的库容不会超过10亿m 3,故根据标准(SDJ12-1978),该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规模属于大(2)型,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4级。 1.2 洪水调节计算 该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2级建筑物土坝堆石坝的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水电站厂房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临时性建筑物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标准。 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得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设Q =,/16803s m (p=1%), 20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校Q =2320m 3/s ,(%05.0 p )。

淤地坝工程扩大初步设计书

淤地坝工程扩大初步设计书 1 基本情况 1.1概述:说明建坝的目的及作用。简述工程修建、运用意义。工程主要技经指标。 1.2 坝址位置 1.2.1水系:说明坝址所在黄河支流及小流域沟道名称。 1.2.2行政区划:说明坝址所在省区、地市、旗区、乡村及小地名。 1.2.3类型区:按水土保持分区,属何种类型区,地貌特征。 1.2.4地理位置:说明坝址距县城或重要市镇的方向、距离及地理经纬度。 1.3小流域社经情况 应说明该流域包括几个乡镇、村或自然村,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力、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现状、粮食总产单产,坝地单产、人均耕地和收入等。分别说明受益区乡村、土地、人口、劳力、收益情况及淹没区的村镇人口、土地、工矿及社经情况,以及工程下游保护的村镇、农田、交通、工矿、淤地坝、小水库情况。 1.4小流域治理现状(略) 说明工程所在小流域坡面治理和沟道治理情况及治理度。现有各类沟道工程座数,可淤地和已淤地面积、利用面积等。 1.5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坝系规划情况(略) 说明该工程所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及坝系规划情况。包括林草措施、农田措施、水地面积及占总面积的百分数,平均治理进度。坝系规划的坝库座数,按1-10万m3、10-50万m3、50-100万m3、100万m3以上分级说明其布坝密度,总的防洪库容、拦泥库容,总库容及小流域每平方公里的库容模数,总淤地面积及占小流域面积的比例,并说明骨干坝的位置,骨干坝以上控制的区间面积。旧坝加固配套工程应说明新增或修复的主要技经指标。 1.6坝址地形、地质情况(详) 应说明坝址所在沟道主沟长、支沟长、支毛沟数、沟壑密度及占总面积的比例、沟道比降、平均沟深和沟宽、岸坡坡度及沟道土质、岩性、基岩埋藏深度、

淤地坝工程建设及控制分析

淤地坝工程建设及控制分析 摘要:淤地坝工程建设的质量是淤地坝的生命,是淤地坝建设投资效益得以实 现的根本保证。基于此,本文对淤地坝工程建设及质量、进度、资金投入控制措 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淤地坝工程;建设;质量;进度;资金 一、施工质量控制依据 淤地坝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有: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行业主 管部门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质量标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文件;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和相应的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签订的监理委托合同;由施工单位呈报经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 术措施;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工程质量控制所执行的合同技术标准与质 量检验方法进行补充修改与调整的内容。 二、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淤地坝工程按其施工特点、施工的先后顺序等可分 为清基、结合槽开挖、涵卧管及排水明渠等放水工程、坝体填筑、溢洪道等多个 分部工程。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对这些分部工程中每一个单元工程、每 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来进行。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我们紧抓“三个环节”、严把“五道关口”、采取“六条措施”,按照淤地坝工程建设标准和施工合同约定, 对所有施工活动及与质量活动相关的人员、材料、工程设备和施工设备、施工方 法和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进行监督和控制。“三个环节”即:进行事前审批、事 中监督、事后检验;“五道关口”即:工程开工关、材料进场关、施工工序关、质 量评定关、检查验收关。具体措施是:旁站监理。旁站是监理人员对重点工序的 施工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注意事故苗头,避免发生质量问题。我们主要是对淤 地坝工程的轴线确定、基础清理、结合槽开挖,输水涵洞、卧管、反滤体的修筑,坝体碾压等施工工序进行现场质量控制,对浆砌石、混凝土工程的原料配比进行 现场监督检查。巡视检查和抽样检查,在整个监理过程中,我们常采取巡视检查 的办法进行质量控制。并对淤地坝施工材料按照有关要求,选择一定比例进行重 点抽样检查。试验与检验控制。试验是监理工程师确认各种材料和工程部位内在 品质的主要依据。淤地坝工程材料试验主要是对水泥、粗骨料、清沙等材料的性 能进行试验,混凝。土工程要进行强度检验,土方工程要进行含水量和干容重的 测定。经试验,各项材料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施工中不能使用;检验质量达不到 要求的,要返工。 三、施工阶段的工程进度控制 淤地坝工程施工进度除受组织、计划、协调等相关因素影响外,自然条件的 影响尤为突出。特别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淤地坝,冬季不能施工,汛期不宜施工,雨天无法施工,剩余的时间就很有限了,因此控制工程进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淤地坝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主要体现在审查审批施工方的施工进度计划、 落实建设单位应提供的施工条件、发布开工令、监督检查和控制施工进度、适时 进行调控等方面。掌握和控制工程进度,组织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 措施要同步实施。 1.严格审查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我们督促其按要求提交总施工进度计划、单坝 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在施工各阶段提交的各种详细计划。审查其进度计划是否满足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指导老师:李培 班级:水工1303班 姓名:王国烽 学号:1310143 成绩评定: 2015年10月

目录 一、基本材料 (2) 1.1水文气象资料 (2) 1.2地质资料 (2) 1.3地形资料 (2) 1.4工程等级 (2) 1.5建筑材料情况 (2) 二、枢纽布置 (3) 三、坝型选择 (4) 四、坝体剖面设计 (5) 4.1坝顶高程计算 (6) 4.1.1 正常蓄水位 (6) 4.1.2 设计洪水位 (7) 4.1.3 校核洪水位 (8) 4.2坝顶宽度 (9) 4.3坝坡 (9) 五、坝体构造设计 (10) 5.1坝顶 (10) 5.2上游护坡 (10) 5.3下游护坡 (10) 5.4防渗体 (10) 5.5排水体 (11) 5.6排水沟 (11)

一、基本资料 1.1水文气象资料 吹程1k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0m/s,流域总面积2971km2。上游地形复杂,沟谷深邃,植被良好,森林分布面广,为湖北主要林区之一。 1.2地质资料 河床砂卵砾石最大的厚度达23m。两岸基岩裸露,支局不存在有1~8m厚的残坡积物。在峡谷出口处的左岸山坡,存在优厚1~30m,方量约150万m3 的坍滑堆积物,目前处于稳定状态。 1.3地形资料 坝址位于古洞口峡谷段,河谷狭窄,呈近似“V”型,河面宽60~90m。 1.4工程等级 本工程校核洪水位以下总库容1.38亿m3,正常蓄水位325m,相应库容1.16亿m3,装机容量3.6万kw,设计洪水位328.31m,校核洪水位330.66m,河床平均高程240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20m。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的规定,本工程为二等大(2)型工程。1.5建筑材料情况 坝址附近天然建筑材料储量丰富。砂砾料下游勘探储量318.5万m3,石料总储量21.86万m3,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基本都能满足要求。

土石坝设计大纲

1 前言 1.1 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1.2 设计任务简述 土石坝,最高坝高 m,坝顶宽 m,坝顶长 m,上游平均坝坡,下游平均坝坡。坝基座落在岩基上。设计阶段应按水利水电有关技术规范规定进行设计,并提出设计成果。 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2.1 有关本工程的文件 2.2 本大纲遵循的规程规范及标准 (1)GB5020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 (2)SL252—2000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3)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4)SDJ213—8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 (5)SL237—1999 土工实验规程; (6)DL/T5073-1997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7)SL47—94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8)DL/T5057—1996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基本资料 3.1 工程等级和洪水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有关规定,根据工程总库容,水电站装机容量,应列为小(1)型二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坝按4级水工建筑物设计。 大坝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并按可能最大洪水保坝。

3.2 特征水位 依据水库调洪演算成果,水库特征水位为: 正常蓄水位: m; 汛期防洪限制水位: m; 死水位: m; 设计洪水位: m; 校核洪水位: m; 防洪最高水位: m; 3.3 气温 (1)月平均气温:见表1 表1 月平均气温单位单位:℃ (2)绝对最高气温:℃; (3)绝对最低气温:℃; 3.4 风速和吹程 (1)逐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m/s; (2)逐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相对应的风向:; (3)吹程: km; 3.5 降雨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见表2 表2 多年平均月降雨量 3.6 冻土情况 (1)坝址冻土平均深度: m; (2)土料场冻土平均深度: m;

×××淤地坝工程设计

1基本情况 1.1坝址位置:***淤地坝位于罕台川合同沟小流域,在已建老陈沟骨干坝上游沟道内,行政区划属***耳字壕镇万胜龙村,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5km2。 1.2建坝的目的、意义、作用,***淤地坝主要作用是:拦蓄洪水、泥沙,保证下游老陈沟骨干坝坝地的生产,同时淤澄上游土地,抬高侵蚀基准面。 1.3坝址、地质、地形情况:坝址处沟底宽66m,沟底比降3.0%,沟岸较陡,沟坡覆盖第四系风积黄土状砂壤土,厚度在0.1-1.0m。沟底覆盖层为第四系风洪积沙壤土,厚度一般1.5~ 2.0m,?其下大部分为白垩系、侏罗系黄绿或紫红泥质长石砂岩、砾岩,厚度较大,岩性结构松散。 上游支毛沟多呈“∨”形,处于发育阶段,沟头前进,沟岸扩张,其余沟坡为砂壤土,也有部分沙土。

1.4水文气象:合同沟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干旱少雨多风沙,蒸发量大,无霜期短,据树林召气象站资料显示,多年平均气温6.1℃,蒸发量2157mm,冬春多风沙,风沙期70天以上,一般为北风和西北风,?风力多在5-8级,冻结期一般开始于11月上旬,解冻一般在3月下旬,?冰冻期130天,冻结深度1.0-1.4m,多年平均降雨量310.3mm,枯水年141.9mm,丰水年486.1mm,降水时空分部极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由于雨期短,多暴雨,致使洪峰流量大而历时短。 1.5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5km2,根据GB/T16453.3-1996淤地坝设计洪水年限与淤积年限之规定,该工程属中型淤地坝。防洪设计标准3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设计淤积年限10年。工程由拦河土坝与泄水洞二大件组成。 1.6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6.1集水面积1.5km2。 1.6.2土坝:拦泥坝高5.74m,滞洪坝高 2.8m,安全超高1.0m,坝顶宽 3.0m,考虑推土机的爬坝能力,上下游坝坡均取为1:3.0。 1.6.3库容:总库容21.23万m3,防洪库容11.34万m3,淤积库容9.89万m3。 1.6.4放水建筑物:设计流量0.32m3/s,加大流量0.4m3/s,卧管断面尺寸(圆型),内径0.5m,卧管消力池尺寸为:池深1.0m,池宽1.0m、池长5.0m。涵管断面尺寸(圆形):内径d=60cm、外径D=84cm、壁厚δ=12cm、涵管比降1:100,涵管长62m。

土石坝毕业设计_说明

前言 1、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是工作的依据,因此首先要全面了解设计任务,熟悉该河流的一般自然地理条件,坝址附近的水文和气象特性,枢纽及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当地材料,对外交通及有关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只有在熟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建筑物的类型,进行枢纽布置、建筑物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因此,应把必要的资料整理到说明书中。通过对资料的了解和分析,初步掌握原始资料中对设计和施工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关键问题,为以后设计工作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次设计内容及要求: (1)坝轴线选择。 (2)坝型选择。 (3)枢纽布置。 (4)挡水建筑物设计:包括土坝断面设计、平面布置、渗流计算、稳定计算、细部构造设计、基础处理等。 (5)泄水建筑物设计:溢洪道或导流洞设计(仅选其中一项),以水利计算为主。选取溢洪道设计。 (6)施工导流方案论证(选作内容)。仅作简单的阐述。 3、工程设计概要 ZH水库位于QH河干流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库容5.05×108m3。水库以灌溉发电为主,结合防洪,可引水灌溉农田71.2×104亩,远期可发展到10.4×105亩。灌区由一个引水流量45m3/s的总干渠和4条分干渠组成,在总干渠渠首及下游24km处分别修建枢纽电站和HZ电站,总装机容量31.45MW,年发电量1.129×108kw·h。水库防洪标准为百年设计,万年校核。

枢纽工程由挡水坝、溢洪道、导流泄洪洞、灌溉发电洞及枢纽电站组成。摘要:土坝设计渗流计算稳定计算细部结构

第一章基本数据 第一节工程概况及工程目的 本水库建成后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解决工业用水和人畜吃水等多方面的效益,是一座综合利用的水库。水库近期可灌溉农田71.2×104亩,远期可发展到10.4×105亩。枢纽电站和HZ电站,总装机容量31.45MW,年发电量1.129×108kwh。除满足农业提水灌溉用电外,还剩余50%的电力供工农业用电。防洪方面,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39%,对下流河道防洪、削减洪峰、减轻防汛负担也有一定的作用,可将下游10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6010m3/s 削减到3360m3/s,相当于17年一遇;可将50年一遇洪水流量6000m3/s削减到2890m3/s,相当于12年一遇。另外,每年还可供给城市及工业用水0.63×108m3。 由于市库区沿岸山峰重迭,村庄零散,耕地不多,故淹没损失较小。按库区移民高程770m统计,共需迁移人口3115人,淹没耕地12157亩,房屋1223间,窑洞1470孔。

土石坝设计报告

目录 目录 (1) 前言 (3) 1、综述 (4) 1.1、基本资料 (4) 1.2 、综合说明 (14) 2.坝型坝址选择 (15) 2.1坝型选择 (15) 2.2工程等别确定 (15) 3.坝体布置 (16) 3.1溢流坝段布置 (16) 3.2泄水孔坝段布置 (16) 4.非溢流坝设计 (17) 4.1、剖面尺寸拟定 (17) 4.2、荷载极其组合 (19) 4.3、坝体抗滑稳定计算 (22) 4.4 、坝体应力计算(选做) (22) 5.溢流坝设计 (24) 5.1、溢流坝剖面确定 (24) 5.3消能防冲设计 (30) 6.坝身泄水孔设计(略) (32) 7.坝体构造 (32) 7.1坝顶 (32) 7.2坝内廊道 (33) 7.3坝体分缝 (34) 7.4坝体止水与排水 (36) 7.5、大坝混凝土材料及分区 (36) 8.地基处理设计 (38)

8.1一般规定 (38) 8.2 坝基开挖 (38) 8.3 坝基固结灌浆 (39) 8.4 坝基防渗与排水 (39) 总结 (41) 参考文献 (42)

前言 本次水闸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能熟悉水闸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让我们对以前所学的水工建筑物课程中水闸做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将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的实际工作中,由于本设计作者水平有限,所以设计中难免有不妥之处,请老师指出以便纠正和改进。 编者 2011-10-28

1、综述 1.1、基本资料 1.1.1、工程概况 C重力坝是规划中某江中下游河段梯级电站的第11级,也是某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推荐的首期开发的4个骨干工程之一。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约113987km2,多年平均流量1720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42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732.00m,相应库容2.412亿m3,死水位727.00m,相应库容1.914亿m3,调节库容0.498亿m3,为日调节水库。电站共装5台220MW 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100MW。 1.1.2、地形 坝址处于河道S形拐弯下游出口处,正常蓄水位732m处河谷宽约412m。右岸山坡坡度约60°左右,左岸高程710m以上为山坡,坡角为25~36°,以下为河流阶地,阶面宽约74m。左岸河漫滩宽约126m,河漫滩在坝址上游长约240m,下游长约300m。主河床位于右岸,枯水位河床宽约100m,水深约10m,水流湍急。坝基右岸为玄武岩,左岸为白云岩,右河床与左岸漫滩之间为基岩凸起小岛。地形条件有利于布置厂坝导墙兼施工导流纵向混凝土围堰。 1.1.3、工程地质: 1、库区地质:德山水库、库区属于中高山区,河谷大都为峡谷地形,只西城峪至北台子一带较为宽阔沿河两岸阶地狭窄,断续出现且不对称,区域内无严重的坍岸及渗漏问题。 2、坝址地质:ⅰ地貌:坝址位于扬查子村南300m处,为低谷丘陵地区,两岸相对高差不大,河谷开阔,宽约300~400m上下游两公里范围内,河道S 形拐弯,主河槽位于右岸。枯水期河床宽约100m,由于受河流侧向侵蚀两岸地形不对称。右岸坡度较陡约60°左右,左岸较缓坡角为25~36°,河床中除漫滩外,左岸还有三级阶地发育,一、二级阶地高程自700~710m。三级阶地与缓坡相接直达山顶。覆盖层厚度为7~12m的砂砾卵石冲积层。ⅱ岩性:坝区主要岩性为太古界拉马沟片麻岩,其次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以及不同时期的侵入岩脉,坝区范围内片麻岩依其岩性变化情况可分为六大层,其中第一、四、六层岩性较好,但第一、六层因受地形限制建坝工程很大。第四大岩层(Ar I 4)为角闪斜长片

水库挡水坝设计说明

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2014学年夏季学期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课程设计名称: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温泉水库枢纽——挡水坝初步设计(2-6) 完成期限:自 2014 年 7 月 15 日至 2014 年 7 月 26 日,共 2 周 1.枢纽概况 本工程以形成环境景观水库为主,工程建成后,可以形成60000~70000m2面积的水域,蓄水30万m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域的水土流失,减轻山洪对下游村镇、交通线路的危害,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改善周边植物生长条件。同时为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补充水源。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引水管等。 2. 设计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进行枢纽工程设计,要进行设计构思、方案论证、计算分析、编制工程图、编制毕业设计说明书等。各阶段要求详见课程设计指导书。 3. 设计容 (1)枢纽布置,包括枢纽方案选择,大坝的平面布置。 (2)挡水坝的剖面和构造设计 (3)挡水坝的渗流设计 (4)挡水坝的稳定设计 4. 设计成果及要求 (1)计算说明书一份,字数不应少于1万字。 (2)CAD绘制A2号图纸一:在地形图上绘制枢纽平面布置图,在地质剖面图上绘制下游立 视图,交电子版图纸。 手绘1号图纸一:大坝典型剖面图,细部结构图2~3个(项目自定),比例尺自定。5.主要参考文献 (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SL274-2001).:中国水利水电,2002 (2)林继镛主编. 水工建筑物(第四版). :中国水利水电,2006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 2014年 6月 25日

目录 1.设计基本资料 (3) 1.1 枢纽概况 (3) 1.2 流域概况 (3) 1.3 枢纽任务和规划数据 (3) 1.3.1 特征水位 (3) 1.3.2 防洪标准与安全泄量 (3) 1.4 自然条件 (4) 1.4.1 地形 (4) 1.4.2 地质 (4) 1.4.3 水文气象 (5) 1.5 建筑材料 (6) 1.6 其它资料 (7) 1.6.1 外来材料 (7) 1.6.2 交通 (7) 1.6.3 施工动力、劳动力情况 (7) 2.枢纽布置 (7) 2.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7) 2.1.1 水库枢纽建筑物组成 (8) 2.1.2 工程规模 (8) 2.2 坝址及坝型的选择 (9) 2.2.1 坝址的选择 (9) 2.2.2 坝型选择 (9) 2.2.3 泄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9) 2.3 枢纽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10) 3.坝工设计 (10) 3.1 坝型选择 (10) 3.2 坝体断面设计 (11) 3.2.1 坝顶宽度 (11) 3.2.2 坝底高程 (11) 3.2.3 坝坡与马道 (11) 3.2.4 坝顶高程 (12) 3.2.5 防渗设施 (16) 3.2.6 排水设施 (17) 4.挡水坝渗流计算 (18) 4.1 单宽渗流量计算 (18) 4.2 总渗流量计算 (26) 5.稳定计算 (25) 5.1 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25) 5.2 安全系数试算 (26)

冯渠窑则尚大型淤地坝工程设计说明

省市子洲县马岔乡渠村窑则尚大型淤地坝初步设计报告 (报批稿) 建设单位:子洲县水务局 设计单位:众诚水利工程技术咨询 2014年10月10日

1综合说明 窑则尚大型淤地坝工程位于子洲县马岔乡渠村,属无定河水系,河二级支流。该流域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由梁峁、沟坡、沟床三个单元组成,以沟为主,梁窄坡陡、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形破碎。主沟道长2.57km,沟壑密度3.53km/km2,主沟道覆盖土层瘠薄,沟道断面多呈∪形。 窑则尚大型淤地坝控制流域面积1.81km2,由土坝一大件组成,坝高18m,坝顶长62m,现坝顶与淤泥面齐平,可淤积库容28.6万m3,已淤积库容28.6万m3。该坝加高后最大坝高30m,总库容84.76万m3。设计洪水标准取30年,校核洪水标准取100年,设计淤积年限为20年。设计采用两大件,即土坝和涵管。 工程建成后,拦泥库容45.59万m3,可淤地6.84hm2;对防治水土流失、抬高沟道侵蚀基准点、减少入黄泥沙、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自我修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加固本坝是十分必要的。 1.1水文计算及成果 1、洪峰流量采用《地区实用水文手册》中的洪峰流量汇水面积相关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Q N=C N·F n

汇水面积相关法计算的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表 2、设计洪水量计算采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推荐的公式计算: W P=0.1·α·H24P·F 不同频率24小时暴雨量、洪水总量表 3、年输沙量计算采用公式W s=S·F/γ计算:经计算,坝控流域年输沙量为2.28万m3。 1.2工程主要技术参数 1.2.1坝体参数 1)、最大坝高30m,坝顶长102m,顶宽4.0m。上游坡比为1:2,下游坡比均为1:1.5,下游坡在最大坝高18m处设一道戗台,宽2m。 2)、水位及库容:设计淤积高程▽1027.01m,新增拦泥库容45.59万m3;校核洪水位▽1028.48m,滞洪库容10.57万m3;总库容84.76万m3(含已淤库容28.6万m3),坝顶高程▽1030.00m。

伦潭水利枢纽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伦潭水利枢纽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伦潭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铅山县天柱山乡境内,距县城约50km,坝址地处铅山河支流杨村水中游,是铅山河流域内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及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控制性工程。 铅山河是信江中上游南岸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闽赣边境的武夷山脉。流域东邻石溪水,西毗陈坊河,南靠武夷山,北抵信江,集雨面积1255km2。流域内山高林密,植被良好,气候温和,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铜矿著称。铅山河流域理论电力蕴藏量约14×108 kW·h,初步查明的可开发水电装机有18.46×104 kW,可开发电量6.7×108 kW·h,其水力资源之丰富为信江之冠。 经综合分析论证,伦潭工程规模基本选定为:水库正常蓄水位252.0m,死水位230.0m,防洪限制水位250.0m,防洪高水位为254.70m,相应防洪库容为0.261×108m3,调节库容0.938×108m3,水库总库容1.798×108m3;灌溉农田面10.62万亩;电站装机容量20.0MW;枯水季节能为下游工矿企业补充1500×104m3生产生活用水。 在发电方面:电站装机2×10.0MW,年发电量6074×104kW.h,保证出力4520kW,年利用小时3037h;在供水方面:枯水季节能补充下游工矿企业生活生产用水1500×

104m3。 第二章设计的基本资料及水库工程特性 2.1 设计的基本资料 2.1.1水文气象 伦潭水利枢纽坝址处于铅山河支流杨村水中游。杨村水为信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武夷山脉读书尖。河流自南向北流经篁碧、港口、天柱山、港东、杨村、五都等地,在下坂与石塘水相汇后称铅山河。杨村水主河长70km,流域面积465km2,河道平均坡降6.6‰。伦潭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42km2、主河长41.9km,流域平均宽度5.77km,主河道平均比降11.62‰。坝址附近无水文测站,选择铅山河流域内铁路坪水文站作为参证站,由1959年至2000年共42年径流资料,推求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1.0m3/s,C v=0.31,C s=2.5C v,多年平均径流深1438.8mm,多年平均径流量3.48×108m3。铅山河为雨洪式河流,洪水与暴雨相应,多发生在4~9月份,洪水主要由锋面雨形成,台风雨也能形成较大洪水。经分析计算,坝址设计洪水成果:校核洪水标准(P=0.1%),相应洪峰流量为2640m3/s,洪量W1=87.73×106m3、W3=155.17×106m3;设计洪水标准(P=1%)、相应洪峰流量为1500m3/s,洪量W1=52.06×106m3、W3=92.08×106m3。铅山河属少泥沙河流,坝址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4.55×104t、推移质输沙量1.82×104t。

坝工部分以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为主的土石坝水利枢纽设计毕设说明书

说明书 摘要 该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本工程拦河坝为碾压式粘土心墙土石坝。由于山区水位暴涨暴落,所以设置成兴利库容和拦洪库容完全不结合,即正常蓄水位和汛限水位均为2822.5米。本设计是侧重于坝工部分以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为主的土石坝水利枢纽设计。 第一步,通过调洪演算得到最佳的溢流堰孔口净宽和堰顶高程方案,比较不同类型的土石坝在施工特点,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优劣,最终确定大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土石坝,并且初定了大坝的轮廓尺寸。然后通过土料设计,对照指标确定了砂砾料场及粘土料场的位置。再次选择坝体的三个典型断面对大坝进行渗流计算,画出流网图,校核渗流逸出处的渗透坡降确定是否满足要求。然后通过vb编程进行稳定分析,最终进行坝体细部构造设计。 第二步,进入主要建筑物设计阶段。确定出大坝的型式及坝址和坝轴线。另外确定该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水电站厂房等。 第三步,进入第二主要建筑物设计阶段。确定出泄水建筑物的尺寸,型式和结构,定为泄水隧洞。然后进行轴线选择和水力计算,从下泄能力、净空余幅、挑距和冲刷深度等方面校核设计的可行性。最后进行细部构造设计。 第四步,进行初步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导流标准,施工分期。定出开始日期、截流日期、拦洪日期、封孔蓄水日期、初始发电日期和竣工日期。 最后进入专题设计,隧洞衬砌应力计算,利用理正岩土分析软件,计算衬砌及配筋。 本设计以《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为基本设计依据,外加参考了与土石坝的有关资料和书籍。由于知识有限,对于本设计中的不妥及错误之处,恳请批阅批评指正。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束一鸣,王玲玲,苏怀智等老师的知道,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设计共历时9周。 关键词:粘土心墙土坝 Abstract 目录

淤地坝设计说明书

一、已知基本资料 1.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一张(1/1000); 2.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 3.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见图; 4.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km2,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105m3/s,洪水总量W洪=10万m3,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0=180m3/s,洪水总量W洪=17万m3; 5.沟道无常流水; 6.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壤内摩擦角φ=20°,内聚力c=0.8t/m2 7.放水洞设计流量Q=0.5m3/s 二、设计任务、要求 1.掌握中小型淤地坝设计方法、步骤; 2.在1/1000地形图上进行枢纽布置; 3.拟定淤地坝断面形状及尺寸; 4.进行坝坡稳定分析计算(k=1.25); 5.设计溢洪道及放水建筑物(卧管放水孔水深可取台阶高度); 6.绘制设计图; 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设计步骤 1.淤地坝坝型选择 因为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所以选择土坝;淤地坝对防渗性的要求小于水库的要求,沟道无常流水,故可采用施工方便的均质土坝。坝址附近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故选用碾压坝。 2.坝址选择 在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中有两个轴线位置可以选择,其中轴线二处沟谷狭窄,上游地形开阔平坦,并处于口小肚大的葫芦口地形处,在轴线二处筑坝工程量小、库容大、淤地面积大。因此,选中在轴线二处筑坝。 3.拟定淤地坝断面形状及尺寸 (1)坝高 H=H拦+H滞+⊿H 拦泥库容和拦泥坝高的确定 根据公式s s r T n KF V ) 1(- = 拦 ,代入坝库排沙比n s=0,淤积年限T=5,γs=1.3,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K和流域面积F由已知条件给出,计算得拦泥库容V拦=19.23*104m3 查H—V关系曲线得,拦泥坝高H拦=810.5-797.9=12.6m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 范,sl2742001 篇一: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安全监测、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1、2、3级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4、5级土石坝应参照执行。坝高超过70m的碾压式土石坝,不论等级均应按本标准执行。 对于200m以上的高坝及特别重要和复杂的工程应作专门研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6722-1986 爆破安全规程

GB50201-1994防洪标准 GB50290-199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DL / T5128-200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SD220-1987 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SDJ12-19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17-1978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DJ217-1987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SDJ218-198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DJ336-1989 混凝土大坝安全观测技术规范 SDJ338-198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SL52-199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60-1994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62-19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SL169-1996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 SL174-19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 3总则 3.0.1 为了反映近年来土石坝施工技术的重大进展,对SDJ213-8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 以适应当前土石坝建设的需要。

淤地坝设计(简)

淤 地 坝 工 程 设 计 班级:水保 姓名: 学号:

目录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基本情况 第二节兴建该工程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章水文计算 第三章工程设计 第一节枢纽组成 第二节土坝设计 一.试算表 二.坝高计算 三.大坝设计 1.坝型选择 2.坝顶宽度 3.坝坡 4.排水沟 5.结合槽 6.坝基和岸坡处理 7.护坡 8.坝体排水 9.大坝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淤地坝溢洪道设计 一.位置选择 二.布置形式 三.水利计算 1.溢流堰尺寸计算 2.陡坡段尺寸计算 2.1计算临界水深 2.2计算临界底坡 2.3按陡坡计算用试算法计算正常水深 2.4计算陡坡长度 2.5计算水面曲线 2.6确定陡坡侧墙高度 3.出口段尺寸计算 4.陡坡段和出口段的厚度计算 第四节放水建筑物设计 一.卧管设计 1.放水孔孔径的计算 2.卧管结构尺寸的确定 3.卧管末端消力池断面尺寸确定 3.1判断是否需要设消力池 3.2消力池断面尺寸确定

4.消力池结构尺寸确定 二.盖板厚度计算 三.涵洞设计 1.涵洞内水深计算 2.涵洞断面尺寸确定 3.涵洞结构尺寸确定 四.涵洞出口消能段设计 1.明渠段水力计算 2.涵洞出口明渠段结构尺寸确定 3.明渠末端消力池设计 3.1判断是否需要设消力池 3.2消力池断面尺寸计算 3.3消力池结构尺寸确定

第一概况 第一节基本情况 1.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 2.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见图; 3.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 km2,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105 m3/s,洪水总量W洪=10万m3,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0=180 m3 /s,洪水总量W洪=17万m3; 4.沟道无常流水; 5.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壤内摩擦角φ=20°,内聚力c=0.8t/ m2 ; 6.放水洞设计流量Q=0.5 m3 /s 。 第二节兴建该工程的目的和作用 兴建该坝的主要目的是拦蓄泥沙,防止水土流失,抬高侵蚀基准点,提高坝系整体的防洪能力,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拦泥淤地。 该坝建成10年后,拦蓄泥沙约39万m3,可新增坝地104亩,治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水文计算 拦泥库容计算: V栏= F·K·(1- N S)·T/r S 式中:F——淤地坝控制的流域面积,km2,取5 km2. K——年平均侵蚀模数K=10000t/ km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