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1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儿童和体弱的人尤其容易感染这些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麻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1、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
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打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粘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
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2、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临床上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表现。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主要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
流感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3、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
本病起病急、病情重、传播快、病死率高。
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涕、咳嗽、头痛、发热等。
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项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病人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儿童发病率高,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三晒一开”即常晒太阳、晒被褥、晒衣服,居室常开窗通风,以达到杀灭该病病菌,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对流脑”的免疫能力。
4、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侵入人体后2〜3周发病。
临床表现以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风疹病人为传染源,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染性,患者鼻咽部分泌物、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工作小结(共5篇)第一篇: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工作小结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工作小结四乙班张荣香春季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和流行性脑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为防这些病的蔓延、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我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严格每天的晨检制度,对每一位发热、上感症状的学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避免交叉感等。
二、发现多例发热病例,马上报学校和镇教学区。
三、认真搞好环境卫生,清除死角、垃圾。
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设施和扶梯把手均进行消毒。
四、认真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晨会、健康教育课、校班会、黑板报、卫生角等宣传阵地,反复宣传预防知识,提高学生防病能力。
五、宣传到学生家长:发告家长书、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六、把宣传资料张贴在教室里并认真进行检查,列入班级卫生考核分。
七、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消毒和预防药品对控制疾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篇: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教学设计汝阳县三屯镇中心小学——刘晓磊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方法。
教学重难点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预防,了解传播途径教学过程一、导课: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二、让学生说一说得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受。
三、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计划免疫。
2.注意卫生。
3.少去公共场所。
4.会添减衣服。
5.积极锻炼身体。
四、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样传染的?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
腮腺炎病毒存在与病人地唾液、鼻烟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烟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干燥后病毒可以进入空气引起感染。
五、怎样预防腮腺炎?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腮四安言病人要隔离治疗,病好后才能上学。
可煎服板兰根等草药预防。
六、读一读:健康小秘诀说说自己的感受;作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那些方法?板书设计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计划免疫注意卫生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积极锻炼身体第三篇: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教案四年级体育健康课:预防“传染病”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2.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保障公众健康,必须加强防控工作。
应急预案是指针对紧急情况制定出的应对措施,有效的应急预案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下面将介绍针对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
一、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认知,提高防护意识,普及防控知识,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强化病例监测
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病例的监测,做好病例的信息报告和溯源调查,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采取隔离措施。
三、保障医疗资源
确保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完善,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能力,做好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强化社区防控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定点巡查,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监测和管理,做好疫情的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工作。
五、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社会分享防控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研究合作,争取国际支持与援助,共同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挑战。
六、科学决策
依据疫情发展情况和科学数据,及时调整应急预案,做出科学决策,确保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七、强化物资保障
保障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的供应,及时调配和储备应急物资,确保急需物资的供应。
八、社会参与
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防控工作,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业等的合作,共同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作出贡献。
以上就是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应对挑战,保障公众健康。
传染病自查报告(优秀8篇)传染病自查报告篇一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和高发季节,特别是麻疹、流脑、手口足病等,易在学校发生与流行,为确保学校学生正常学习秩序,防止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按照教育局安排部署的要求,学校对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了自查。
现将本次自查情况总结如下:一、建立建全领导机构,落实责任。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室、教导处、少先队、各班班主任组织实施,实行层层负责制。
学校“预防”工作制度完善,《预案》、《措施》等行之有效。
二、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措施到位。
1、抓好宣传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任务是非常繁重和艰巨的。
为了将传染病防控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我们针对学生特点,采取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
宣传教育。
⑴学校定期对各年级开设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把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学校素质教育的各项活动中。
⑴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建立健全重大疾病晨检晨报制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校健康教育氛围。
⑴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卫生宣传栏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卫生保健、防病治病卫生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大力宣传手足口病“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晒衣被”壹五字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
⑴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个人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树立“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通过教育、督查,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有了明显好转,人人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室、办公室、阅览室等处经常开窗门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坚持班级“一日一扫一拖”制,每两周对全校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清理。
4、坚持晨检制度,要求各班班主任负责做好晨检记录和因病缺课记录工作。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的疾病。
根据病原体侵犯的部位不同可以表现为鼻炎、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二、什么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1、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2、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3、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三、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和环境卫生。
2. 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每次至少十分钟。
学生应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或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如网吧、商场等。
3.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干净的毛巾擦手。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 如打喷嚏后) 应立即洗手。
4.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多喝开水。
5.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给他人。
6. 全体学生应积极参加晨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加强体质锻炼,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7. 保持教室、寝室的地面、墙壁清洁和干燥。
8.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9.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当感染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在家休息,防
止传染给他人。
10. 可进行有针对性的疫苗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总结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在学校这样人口比较集中的场所容易出现大范围的流行。
为加强对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等的预防,我校进行了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的讲座活动。
活动由校医许赤丽利用校园广播对1000余名师生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内容包括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为什么春季好发呼吸道传染病及好发哪些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并结合我县手足口病散发情况讲述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提醒同学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通过此次讲座,增加广大师生呼吸道传染病及手足口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提高认识,增强对传染病的防御能力,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明德小学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2014年3月20日
1 / 11 / 1。
冬春季传染病预防讲义冬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各种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都会在这个时候蔓延。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需要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下面是一些冬春季传染病预防的讲义。
1. 手部卫生良好的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在冬春季,要特别注意保持双手的清洁。
经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接触到垃圾、动物、病人或患者体液等情况后,更应该彻底洗手。
洗手的时间要保持在20秒以上,充分清洁双手的所有部位。
同时,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易受传染的部位,以防病菌通过手部传播。
2. 饮食卫生饮食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在冬春季,要尽量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海鲜等。
食用蔬菜和水果时,要彻底清洗干净,以去除可能存在的病菌。
同时,饮食要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3.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感冒、流感等。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避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公共场所。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到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
4. 室内通风在冬春季,人们多数时间都在室内活动,所以室内通风非常重要。
开窗通风,可以将室内的湿气和病菌排出,保持室内的新鲜空气。
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教室、办公室等,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冬春季是一些野生动物的活动季节,但一些野生动物可能携带病毒或细菌。
所以,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不要触摸野生动物,不要食用野生动物肉,以免感染传染病。
6. 定期锻炼身体定期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健身操、瑜伽等,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传染病。
7. 遵循疫苗接种规定根据疫苗接种规定,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一些传染病,如流感等。
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咨询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疫苗接种计划。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麻疹、流感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
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得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各级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有计划地建设和该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置;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隔离管理等。
具体的措施是:(1)管理和控制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寄生繁殖,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消灭传染源或使传染源无害化的工作称为管理传染源。
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许多传染病,如痢疾、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在发病的早期传染性最强,早期发现传染病病人,就能及时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早报告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手段,发现可疑传染病病人或确诊传染病病人后,应迅速向当地卫生院或防疫站报告。
早隔离能够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做到病人不出门,他人不串门。
早期合理的治疗,有利于早期治愈,降低病死率。
对带菌者和与传染病病人接触者也应加强管理,应在防疫人员指导下对他们进行观察和定期检查。
许多动物传染病也能传染给人。
因此,对有经济价值的有病动物,如患布鲁氏菌病的家畜可给予隔离治疗。
对无经济价值或危害性大的有病动物,如患狂犬病的狗,患炭疽的动物,应杀灭、焚毁。
人与家禽、家畜分居,也是预防人兽共患病的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传染病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再传染给健康人,中间需要特定的传播途径。
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肠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
有些传染病如乙型肝炎还可通过输血、性交、分娩等途径传播,也可以由母亲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就是注射或服用有预防疾病作用的疫苗、菌苗,使人获得对相应疾病的抵抗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如人体注射麻疹疫苗后,就能产生对麻疹的免疫力,避免麻疹的发生。
药物预防:有些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但有些药物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如疟疾,可口服乙胺嘧啶预防。
对接触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人,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或磺胺嘧啶可以预防。
开窗通风是为了置换室外新鲜空气,辟如公共场所(影剧院、OK厅、多人居住宿舍)人多密闭,空气混浊,二氧化碳高,空气含菌量多,因此需要将外界空气换入。
而有些菌,如流行性脑膜炎菌则在含10%的二氧化碳中存活时间长。
如果是如你说,可以视情况来定,通风时间放在清晨等外环境污染少时,开门通风也一样起作用。
如果外环境卫生尚不如室内,就不要实时通风,以免适得其反。
免疫力低下者为易感人群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春季流行的传染病有以下特点:①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
病原体主要分为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②有传染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
③有免疫性: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
④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增强人的抵抗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的协同作用———1、传染源:人所患传染病的传染源有人和动物,许多动物的传染病也可以传染给人。
2、传播途径:①空气飞沫传播。
②经动物传播。
③经水传染。
④经食品传播。
⑤经手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玩具等。
此外,还有经土壤、胎盘传染等等。
3、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为免疫力低的人群。
冬春季节,气候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户外活动减少,人体免疫力及呼吸系统抵抗力相对较低。
生活中导致免疫力低的原因还有:①身体劳累。
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会加重植物性神经的负担,也会给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带来不良影响,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②饮食失衡。
饮食混乱、进食时间不规律、挑食等都会使提供人体免疫系统所需的营养不足。
③消极悲观。
会造成免疫力降低,保持心情舒畅很关键。
④过度抗菌。
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旦适应了过于清洁的环境,那么免疫力就会下降。
⑤身体发育不成熟及老化。
青少年儿童各种机能发育还没能完善和健全,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防御功能降低,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节流行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百日咳、麻疹、水痘、风疹等;另一类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感冒的特点及预防方法: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易引起暴发或大流行。
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软弱无力,并有轻度鼻塞、流涕、咽痛、胸骨后灼热感、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主要体征是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轻度充血;化验检查显示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流感的传染性强,一旦发病,应至少隔离至热退48小时后。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如降温、补液,保护心功能等,并可酌情选用抗病毒药或干扰素。
普通市民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呢?1、坚持有氧运动。
增强体质是将流感病毒拒之于身体之外的根本。
适度加强耐寒锻炼,早晚在户外运动,养成冷水洗脸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别总在封闭的空间里坐着不活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
大步散步、健身操、游泳等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2、每日摄入均衡营养。
要多食用红色食品,如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等,这些食物富含胡萝卜素,能清除体内有害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对防治流感有良效。
要多喝水,白开水或是苹果水、梨水都可,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体内冲走。
还可以生吃大葱、熟吃大蒜等。
3、食醋熏蒸防流感。
将食醋加水稀释,温火加热到食醋蒸干。
每日一次,连用三天,可以有效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
4、远离传染源。
流感流行期间暂停参加聚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
要注意室内开窗通风,家中发现有人出现发烧、咳嗽等流感症状后要尽可能注意隔离,毛巾、浴具等分开使用,经常洗手、经常擦洗家具和电器表面。
5、接种流感疫苗。
每年的9~11月份可以到各地疾病控制部门接种流感疫苗。
春季预防疾病的顺口溜流感顺口溜顺口溜一:新流感,易传染,发热咳嗽像感冒,勤洗手,常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肉煮熟,才能吃,七十一度灭病毒,卫生习惯记心间,可防可控不可怕。
顺口溜二:预防事儿先做好,这种疾病不用慌。
遇到病人带口罩,人多不去凑热闹,如果发热生了病,及时要把医院上。
一日三餐营养好,猪肉照样可以尝,居住房间通风畅,衣被常洗照太阳。
双手都要洗清爽,病毒难以近身旁,预防妙招尽知晓,疾病不能逞凶狂。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顺口溜春季防病真重要,天气变化防感冒;食醋薰蒸常消毒,房间通风勤清扫;流行期间少串门,合理营养多运动;体弱年少打疫苗,身体不适早治疗;空余之时多学习,保健知识要记牢;劳逸结合莫疲劳,身体健康合家乐。
春季疾病预防知识信息来源:医疗卫生中心点击次数:14565 发布时间:2009-2-23 11:39:10 又是一年春天,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是疾病易发和传染的季节。
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里,鼻炎、流感、肺炎、麻疹、精神疾病……一时之间众症齐发,有人因此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
医学专家指出,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
各位师生员工在忙碌着计划自己一年的学习、工作之余,也要抓紧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有效预防各类可能的疾病。
为此,卫生所为您提供以下疾病预防知识:▲春困每天早晨哈欠连天、提不起精神、浑身懒洋洋的,这种现象叫做春困。
由于季节变化明显,早晨环境又宜人酣睡,大多数人都说睡不醒,出现“春困”。
季节原因:由于冬春两季的气候变化大,人的身体需要有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
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受低温的影响,皮肤汗腺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保持体温恒定。
进入春季,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而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大脑工作受到影响,生物钟也不那么准了。
自我预防:①8小时睡眠:一般情况下,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结果是越睡越困。
②春茶味正香:多喝些清淡的香茶也能醒脑助神,减轻春困。
③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与朋友一起说说笑话,谈谈趣闻,会有很好的解困效果。
④冬天里少用的风油精、清凉油、香水、花露水等,也是良好的解困佳品。
有条件者可种养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时令花草,同时增加点劳作解除春困倦意。
⑤慢跑:慢跑有助于细胞和组织得到额外的氧,促使大脑清醒。
▲上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都会遭遇呼吸道感染,但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时节,不少疾病与病毒活跃且感染机会多。
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
季节原因:风和日丽的季节,群体活动会增多,大家交叉感染的机会也就增多了,以及生活环境对身体的不利等。
自我预防:①多吃水果:食梨、甘蔗、萝卜、草莓、紫葡萄等深色水果,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可以对抗造成免疫细胞破坏和免疫功能降低的自由基。
②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它们有抗感染功效,并可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
③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可以使血液中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消灭病原体,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
④充足睡眠:人在睡眠时,机体其他脏器处于休眠状态,而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白血球增多、肝脏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消灭。
▲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后出现先面部后颈部、再躯干四肢淡红色斑丘疹,伴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常见并发症有关节炎、关节痛、脑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