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宁十二五规划纲要

海宁十二五规划纲要

海宁市人民政府文件

海政发…2011?32号

关于印发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

各镇(街道)和各部门(单位)要广泛宣传、分解落实,做好各项发展计划与《纲要》的协调对接,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快编制完善“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加强规划间的衔接,确保《纲要》顺利实施。

海宁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六日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5)

第一节发展基础 (5)

第二节总体思路 (11)

第三节发展目标 (13)

第二章加快转型升级,构筑现代产业高地 (16)

第一节积极推进现代都市农业 (16)

第二节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 (18)

第三节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21)

第四节推进建筑业跨越式发展 (24)

第三章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25)

第一节优化区域空间格局 (25)

第二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26)

第三节大力推进重点平台开发建设 (27)

第四节大力推进百里钱塘观潮旅游文化长廊开发建设 (29)

第四章强化统筹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 (30)

第一节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 (30)

第二节稳步推进“两新”工程 (32)

第五章着力提升民生,创建最具幸福感城市 (34)

第一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34)

第二节健全全民社会保障体系 (35)

第三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37)

第四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38)

第五节提升新居民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40)

第六章强化人力资本建设,打造创新型强市 (41)

第一节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41)

第二节建设人才强市 (42)

第三节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44)

第七章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生态宜居新市 (45)

第一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45)

第二节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46)

第三节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47)

第四节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50)

第八章推进文化繁荣,构筑文化发展新优势 (51)

第一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51)

第二节推进文化事业创新 (52)

第三节切实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53)

第四节着力推进文体产业发展 (53)

第九章健全基础设施体系,夯实区域发展支撑 (54)

第一节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54)

第二节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56)

第三节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57)

第四节构建信息服务网络 (58)

第十章深化改革与制度创新,增强经济社会活力 (59)

第一节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59)

第二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59)

第三节增强民主法制和社会管理 (61)

第四节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62)

第十一章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63)

第一节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63)

第二节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65)

第十二章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规划实施 (66)

第一节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 (66)

第二节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67)

第三节完善政策调控措施 (68)

第四节健全规划实施管理 (68)

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本规划纲要以省委“两创”总战略为引领,根据《中共海宁市委关于制定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2010年达到455亿元,年均增长13.3%,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超过69000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接近千亿,年均增长19.3%。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828亿元,年均增长18.9%;外贸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27.7亿美元,年均增长17.6%。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8.0亿元,年均增长16.7%;

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9.2亿元,年均增长1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3亿元,年均增长21.6%。

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 6.52∶60.93∶32.55调整为“十一五”末的4.63∶61.37∶34.00。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传统产业规上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下降,太阳能利用、印刷包装、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2010年全市R&D(研究和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比“十五”末提高0.8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40%,2010年超过1300件。目前,我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17个,上市公司6家。

城乡统筹稳步推进。“一主两副多星”的城镇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城镇化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从2005年的59.72平方公里扩展到2010年的73.10平方公里。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两新”工程启动实施,“小康示范,百村整治”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深入开展,累计建成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4个,村庄整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五”末的2.06缩小到2010年的1.99,就业结构明显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由“十五”末的17%下降到2010年的10.5%。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着力破解体制瓶颈,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的步伐。“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顺利,着力建设全省收费最低、服务最优城市。组建城投集团、交投集团和社投集团。有计划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积极推

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实施排污权抵押贷款。创新土地使用机制,大力推进土地依法、有偿、有序流转,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全面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深入推进接沪融杭工作,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7%和12.5%。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教育布局,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落户我市。实施社会保险“五费合征”,初步建立三个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民医疗保障。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深入开展“六城联创”,被命名为省体育强市、省“双拥”模范城、省示范文明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

和谐水平不断提高。成立新居民事务局,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重视安全生产,完善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信息、培训和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公共安全防御体系,推进“平安海宁”建设,打造全省最具安全感城市。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推进,加大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全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1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1%,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1.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9平方米。长安、周王庙、盐官、丁桥、斜桥和袁花6个镇创建成为全国环境优美镇。

总体而言,我市“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规划所设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但

也要看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水平、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四类以上比例等指标难以完成(详见表1)。我市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能源要素支撑薄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城乡二元结构尚未突破,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机制尚不健全,服务型政府建设相对缓慢等。

表1“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图1 “十一五”重要指标统计图示

“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必须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们引进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发展新空间。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这对我市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带来严峻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仍将保持不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将深入推进,国内需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乡一体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充分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加大,同时国家将更加注重对需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调控,节能减排等刚性约束将进一步强化,这既为我市开拓国内市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供了契机,但也对我市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挑战。

从区域看,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高铁、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等重大交通设施网络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加速推进。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和杭州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实施接沪融杭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加速自身发展,已具有良好条件和独特优势,但新一轮城市间竞争更加激烈,能不能彰显城市特色、培育创新优势成为严峻的考验。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形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提升我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第二节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富民强市、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入实施“工贸强市、科教兴市、接沪融杭、城乡统筹、环境提升、富民惠民”六大战略,勇立潮头,加快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经济活力强市、文化旅游名市、生态宜居新市”建设,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发展定位。“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是:深入推进长三角“经济活力强市、文化旅游名市、生态宜居新市”建设。

——经济活力强市。充分发挥海宁雄厚的民营经济基础和近沪邻杭、通苏达甬的良好区位交通优势,坚持民营提升与招商选资、传统产业高端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投资与创新“四个联动”,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加快形成具有海宁特色、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竞争实力的经济体系,着力把海宁打造成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高地、现代服务业示范集聚区。

——文化旅游名市。充分挖掘海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

特的自然资源,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着力建设世界著名观潮旅游胜地和长三角休闲购物高地,打响“皮都潮城”城市名片。

——生态宜居新市。充分把握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城乡公共社会服务,着力把海宁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生活舒适便捷、创业激情涌动、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工贸强市、科教兴市、接沪融杭、城乡统筹、环境提升、富民惠民”六大战略。

——工贸强市战略。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臵,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大市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工贸联动,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

——科教兴市战略。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强化教育基础地位,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引进培养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

——接沪融杭战略。始终坚持开放带动,充分发挥近沪邻杭的区位优势和通畅便捷的大交通网络,增强沪杭同城意识,强化特色、彰显个性、错位发展,主动接轨上海,全面融入杭州,积

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扩大开放,加快发展。

——城乡统筹战略。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不断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和副中心城市培育,推进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均衡发展。

——环境提升战略。始终坚持环境建设优先,着眼于改善群众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洁净秀美的生态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不断提升环境承载力和竞争力。

——富民惠民战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千方百计扩大居民就业,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节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向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经济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15年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实现五年翻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消费投资出口结构更趋合理,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自营出口额年均增长11%

以上。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R&D经费占GDP比重达2.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20%以上。

——群众生活品质全面提升。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8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100元以上。建立覆盖城乡、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达到26%,每万人人才资源数提高到2500人以上。“平安海宁”建设扎实推进,每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保持在103件以下,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时期,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产业支撑和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西部长安和东部尖山新区副中心城市建设初具规模,“两新”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提高至65%,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市建设深入推进,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主要河流水体消灭劣五类,四类水质占主体,饮用水源水质提高一到两个类别,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5%,林木覆盖率达到25%。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GDP能耗、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下降,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1687公顷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总量达到省下达目标。

表2“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

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带*为2009年数据。

国民幸福指数=收入的递增/(基尼系数×失业率×通货膨胀)

第二章加快转型升级,构筑现代产业高地

实施工贸强市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积极推进现代都市农业

以“2515”现代农业提升战略为引领,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以创建农业产业集群为目标,以产业基地为依托,打造农业主导产业。稳定粮油产业,大力发展优质水果、花卉园艺、精品苗木、设施蔬菜、优质湖羊等特色产业,到2015年,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70%。稳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吸引各类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项目。探索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培育粮食生产大户。发展生态农业,扩大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规模。推广农牧结合模式。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

丰富强农兴农平台载体。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促进土地流转规范有序,推进规模化经营。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土地合作、专业合作、劳务合作等合作组织,鼓励发展农业营销公司、农业经纪人组织等新经济组织。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完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专业大户)“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和经营机制。

提升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发挥财政支农资金作用,开拓和完善惠农金融服务体系。深化责任农技推广制度改革,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体系。全面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促进工程,引领农业向高端化发展。推行统一机械、统一植保、统一供种、统一销售等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信息、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力度,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第二节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

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以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努力建成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着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高地。

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改造提升。

——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培育引进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亩产效益较好、资源消耗较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等产业,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成省内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性能特种纤维、新型包装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降耗、污染处理技术、新光源基材等产业。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数据感知与采集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电梯、环保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促进机械制造业向大型成套装备业调整,向光机电一体化方向提升。

——提升一批优势产业。深化实施重点产业、开发区(园区)转型提升规划,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围绕“双百千”目标,改造提升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太阳能、包装、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六大优势产业。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运用信息工程、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推进优势产业由简单加工向精深加工提升。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确保翻番, 9个主要产业产值均超100亿元。

——转移一批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加工制造环节。积极出台减排指标补偿等引导政策,鼓励制革前道、印染、缫丝绢丝等比较优势弱化的产业向外转移,鼓励纺织、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亩均产出较低的产业向外发展,形成前道加工向资源地转移,企业总部、产品研发等留在海宁的格局。

——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以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为依据,建立落后产能退出长效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格实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差别水价电价等措施,加快推进化工、印染、电镀、造纸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

加强布局引导,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以经济开发区、各镇工业园区为载体,着力培育一批主业明显、分工协作、配套完善、品牌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推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产业对接和配套协作,提升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加快构建信息、研发设计、产学研一体化等行业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争创省级区域名牌,充分发挥“海宁皮革”、“马桥经编”等区域品牌影响力,推动“海宁制造”向“海宁创造”转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