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押题精粹(历史课标版)答案

高考押题精粹(历史课标版)答案

泄露天机-2013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历史课标版)答案选择题

1-5 DACBB 6-10 ACBAC 11-15 DCBBB

16-20 BCBCA 21-25 CCDCD 26-30 DBCDB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20题)

31.【答案】

材料中包含两种观点,一种是钱穆的,其认为中国古代自秦以来的政治不是君主专制,绝不黑暗,一种是许悼云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史君主专制。

钱穆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立,相权的出现,科举选官,传统客戏的规定在一定程序上制约了皇权;如秦朝确立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等制约了皇帝的人事权,这在一定程库十僻免了诀策的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制约了皇权,因此中国古代君主制非

严格意义土的君主制,是一种有别于西方君主专制的君主统治。

32.【答案】

(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

(2)作者:董仲舒。

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

材料四: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臣服从君是天理。

(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褚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

后成为官方哲学。

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需要需要。

影晌: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歇晌。

33.【答案】

(1)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18世纪开始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原因:内阁只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或答出内阁与国王各自权限也可得分)(2)弊端:公民易受演说左右,草率做出决策;公民大会不受制约。美国:实行代议制,民选总统和议员;议会受到总统和法院的权力制衡。(答出实行两院制也可得一半的分)34.【答案】

(1)观点:随心所欲的自由观是卑劣的,个人的自由得到法律的保障,同时也应

该受到法律的规范

论证:过于追求原始直接的民主平等,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导致了权力滥用或误用,是古代雅典走句混乱和衰落的重要原因

(2)相似:个人的自由要受到社会契约(法律)的限制;

发展:社会契约(法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玻坏契约,是可以合法

地破坏、改变的。

(3)严复的理解:自由和民主相辅相成,自由是民主制度的灵魂,民主制度是自由的保障。方案:通过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影响:在当时他们宣传民主、自由等观念,要求维新变法,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

35.【答案】(1)《管子》认为法律作为君主衽统治的手段,君主在法律的制度中起主导的作用(或立法是君主专有的权力),臣民必须服从于法。西方则认为人们既是法律的制定者,也是守法者;制定法律是为了保障人们的权利;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权。

(2)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渊源:启蒙思想;古罗马法。(3)兴民权,反对君主专制(或实行君主立宪制)

(4)创新;发展了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增加了监察权和考试权;原因;借鉴了中国古代考试选举官员的制度和对政府官员实施监察的制度;认识到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缺点,结合中国的和国情,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

36.【答案】

(1)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

途径:析航线的开辟;殖民活动(扩张、掠夺)。

(2)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

(3)现象;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红曲力学等级科技进步。

(4)史观:全球史观。特点:整体性或全面性

37.【答案】

(1)①经济上:工业革命给提供了平等的工作机会,妇女经济地位提高

②政治上:民主制度的发展、成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政治权利;

③思想文化上: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的传播解放了妇女思想;

④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妇女知识素养的提高。

(2)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不矛盾。

材料一中的离婚群体主要是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材料二中则包括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阶层。

(3)因素:

①小农经济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②传统道德观念浓厚;

③民主思想在农村的传播有限;

④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⑤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低下。

(考生只要答出任意二点即可)

(4)①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民主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③离婚率居高不下影响社会稳定,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要求一分为二从不同角度答出三点即可)

38.【答案】

(1)贡献: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原因:①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派之间相互攻诘;②诸侯争霸,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

(2)原因:政治:北宋重文轻武;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文化:理学注重人的内心修养。

(3)主张:教育是社会福利(或义务教育);完整的教育体系;文化与职业技能并重。

思想根源:继承儒家的“仁”的思想(大同思想);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4)不利影响:使大批青年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了人才的断层;从长远来说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相当的困难。

努力: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行义务教育法;三个面向;科教兴国。

39.【答案】

(1)汉朝革命指的是察举制的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发展以及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推动官僚政治的发展。

(2)戊戌变法,改革避免战乱,又达到维护清王朝并实现民主政治的目的。辛亥革命,清王朝对内专制对外屈膝,除了革命别无它途,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其目标是三权分立式民主共和政体。(其他紧扣题旨言之成理的,亦可)

(3)双元革命: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或答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影响了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等。40.【答案】(1)北宋。

说明:指南针发明后西传到欧洲,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伴随着西欧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世界有分散、隔绝、孤立日益走向为统

一的政体。

(2)背景:内忧外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莱特兄弟的示范引领;冯如“航空救国”

的意愿;内燃机的发明。

(3)背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美国推出星球大战计划;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影响:一方面加剧了军北京死啊,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另一方面拖垮了苏联,导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4)原因:新中国工业科技落后;中国“一边倒”遭到西方国家鼓励、封锁;中苏关系走向恶化:近海防御战略思想的局限。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863”计划实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中国海军(国防)现代化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的而需要;苏联解体,国际局势缓和。

41.【答案】

(1)内容及意义:邓小平南巡是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期进行的,他回答了要不要搞市场经济的重大问题,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问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思想,深

化了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成果: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或“九二共识”)。

努力:1979年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停止炮轰金门;

80年代以来积极推动两岸的民间交流。

(3)变化: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外交政策和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的多边外交。

(4)主要目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2.【答案】(1)多种因素:①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扩大,工人运动高涨,威胁资产阶级统治;

②三十年代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加大了社会福利;

③二战后西欧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贫困人群扩大;

④二战后凯恩斯主义流行。

重大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对两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原因:①高福利挫伤了一些人的生产积极性;

②高福利不利于科技教育发展;

③高福利导致严重的财政困难;

④高福利是导致经济“滞胀”的因素之一。

(3)启示:①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稳定社会秩序,以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必须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

③完善社会保障过程中国家不应大包大揽,防止社会惰性。

43.【答案】

(1)“退却”:农业方面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粮食税;工业方面改变国家高度集中管理,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

(2)“心动”: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政治经济权利。

“心灰”: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3)调整: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4.【答案】

(1)特点:出口以工业制造品为主,进口以原材料与食品为主。

背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拥有强大的贸易竞争优势;工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目的:打开国际市场,掠夺廉价原料。

(2)相同点:强化贸易保护政策;货币贬值以转嫁危机。

影响: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导致各国经济危机近一步加深;引发

了资本主义各国的贸易战,加剧了世界经济紧张局势。

(3)主要特点:增长幅度大,增长速度快

原因: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等。

(4)问题: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最大受害者(或中国成为欧美反倾销调查的最主要国家)。

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竞争力日益增强;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国外贸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

建议:充分利用世贸规则为自己争取公平待遇;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自主创新之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以增强商品竞争力;开发国内市场以摆脱过于依赖外需的现状;努力争取到国际经济秩序的话语权等。

45.【答案】(1)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

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组成了以英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西欧的控制。

(2)核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内容:欧洲联合必须以法国和德国的和解为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使欧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欧洲。

(3)趋势: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单一的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双重性组织发展。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6.【答案】(1)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便利了列强进一步向

中国资本输出,客观上瓦解中国自然经济;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等。

问题:清政府和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膝投降;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外交思想:民间先行,贸易先行,以民促官。

影响:促进了中日民间友好往来与经贸交流,为后来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不正常状态: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交关系”。

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47.【答案】(1)佛教广建寺塔,骗取百姓钱财;僧人不孝敬父母,国法难容;佛教来自西

域,与中国正教风俗不同;大量人口投入佛门,影响政府财政收入;与寺院争夺兵员和

土地控制权的需要。

(2)增加了政府控制的的人;减轻了民众的赋役负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北周军事实力,为灭北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佛教文化、艺术遭到严重损失。

48.【答案】(1)民盟成立时将民族振兴的希望寄予国民党;制高点结束前夕,民盟反对国民

党一党专政,反对法西斯统治;解放战争中后期拥护共产党,反对国民党。

(2)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卖国本质日益暴露;共产党的国量日益壮大;民盟觉悟日益提高。

49.【答案】

(1)中立政策。由于当时美国采取中立政策,交战双方都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

(2)交战双方是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美国本土远离欧洲战场,避免遭到战争的破坏;交战双方都曾展开宣传战为自己的战争行为辩护。

50.【答案】

(1)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提出社会改革方案,探索救国之路。

(2)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日本明治维新成就;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和影响;郑观应在洋务运动中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日益深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