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精华完整版)教学文稿

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精华完整版)教学文稿

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精华完整版)教学文稿
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精华完整版)教学文稿

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精华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分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雾出现。说明有H2O:

取下烧杯,迅速倒转,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说明有C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用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用于加热的仪器

试管

①在常温或加热时

用作少

量试剂的反应容

器;

②用于少量物质的

溶解或收集少量气

体或作简易气体发

生装置

(1)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

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

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

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1/2(半试管水);在

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1/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

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

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

人,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5)加热前应

擦干试管外壁,先预热后加热,加热后不能骤冷;

蒸发

用于少量溶液的蒸

发、浓缩和结晶

①可耐高温,能直接用火加热;②热的蒸发皿应避免骤冷及被

溅上水,以防炸裂;③用完之后立即清洗干净;④蒸发皿中的

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注意及时搅拌

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

大量试剂的反应容

器,也可用于加热

①加热时,应擦干试管外壁并放在石棉网上,以使其均匀受

热;②溶解固体时,要轻轻搅拌

锥形

滴定中的反应器,

也可收集液体,组

装洗气瓶

加热要垫石棉网

圆底

烧瓶

用作加热或不加热

条件下较多液体参

加的反应容器

加热要垫石棉网

平底

烧瓶

用作加热或不加热

条件下较多液体参

加的反应容器

加热要垫石棉网

燃烧

少量固体燃烧反应

可以直接加热;硫磺等物燃烧实验应在匙底垫少许石棉或细砂

热仪器酒精

用于加热

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

③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

热。

④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

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

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盛放物细口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

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不能用于加热;

的仪器广口

(内壁是磨毛的)

常用于盛放固体试

剂,也可用做洗气

不能用于加热;

集气

①用作收集或贮存

少量气体;②用于

有关气体的化学反

应(瓶口是磨毛

的)

①不能用于加热;②做物质在气体里燃烧的实验时,如有高温

固体物质生成,应预先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或装入少量的水

胶头

滴管

和滴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

量液体,滴瓶用于

盛放液体药品

①滴液时,滴管应悬空放在容器口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以

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②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洗净,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③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

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

计量仪器托盘

天平

用于粗略称量物质

的质量,一般只能

称准至0.1g

称量前,将游码拨到标尺“0”处,调节螺母调节零点;称量物放

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

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被称物体不能直

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

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

量。

量筒

度量液体体积

(10ml的量筒精确

度为0.1ml)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

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③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

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④

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

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漏斗

漏斗

用于过滤或向小口

容器里加液体

过滤时要放在三角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长颈

漏斗

用于注入液体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下,形成液封避免气体从长颈

漏斗逸出

分液

漏斗

主要用于分离两种

互不相溶且密度不

同的液体,也可用

于向反应容器中滴

加液体,可控制液

体的用量。

使用前先检查是否漏液,放液时打开上盖或将塞上的凹槽对准

上口小孔,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夹持仪器铁架

(含

夹、

圈)

固定和放置各种仪

铁圈、铁夹方向应与铁架台底盘同侧;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试管夹夹持试管进行简单

的加热实验

夹在试管中上部;从试管底部套入、取出;拇指不要按在试管

夹的短柄上

坩埚钳夹持坩埚加热或夹

持热的蒸发皿等

尖端向上平放在实验台上;温度高时应放在石棉网上

辅助仪器水槽排水集气水不要加满,防止实验时有水溢出

药匙取用固体药品每次用完及时用纸擦干净

玻璃

搅拌液体、引流、

蘸取液体

搅拌时切勿撞击器壁,以免碰破容器。注意随时洗涤、擦净

(一)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放在细口瓶中,气体放在贮气瓶中或用集气瓶随用随制。

(二)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或气体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药品;没说明用量,液体1~2mL ,固体盖满试管底。

(3)处理原则:用剩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应交还实验室或放入指定容器,2.固体药品的取用

(1)粉末或小颗粒药品用药匙取用

①操作:一斜:使试管倾斜;二送: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

入试管底;

三直立:将试管直立,药品落底。

②操作目的:避免药品沾在管口、管壁上。

(2)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①操作:一横:将容器横放;二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容器口;三慢竖:将

容器慢慢竖立。

②操作目的:以免打破容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药品的倾倒:拿下瓶塞倒放桌上,瓶口挨管口,标签向手心,液体缓缓

倒入试管。

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倒放桌,标签向心右手握,口口相挨免外流,试管略倾便操作”(2)量筒量液:①放置:量筒放平;②读数: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滴管取液:①取液时:捏橡胶乳头,赶空气,再伸入试剂瓶中;

②取液后:不平放,不倒置,橡胶乳头在上;

③滴液时: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逐滴滴入,不伸入试管内,不碰管壁。

④用完时:立即用水冲(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水冲),不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

操作要领是“排气、吸液、悬空滴”

(三)浓酸浓碱的使用

酸液流台上——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水冲,抹布擦。

碱液流台上——稀醋酸冲洗,水冲,抹布擦

酸液沾皮肤——水冲——碳酸氢钠溶液(3%~5%)冲洗。

碱液沾皮肤——水冲——涂硼酸溶液。

浓硫酸沾皮肤——抹布擦拭——水冲——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四)托盘天平的使用

1、组成:托盘、指针、标尺、天衡螺母、游码、分度盘、砝码。

2、精确度:0.1g

3、操作方法

称量前:先将游码移零,再调节天平平衡。

称量时:两盘垫纸,左物右码。

称量后:砝码回盒,游码回零。

注意:称量干燥的药品时,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易潮解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五)连接仪器、装置(仪器的装配顺序: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管口沾水,转动慢插。

2、玻璃管和胶管连接——管口沾水,转动慢插。

3、在容器口塞胶塞——转动塞入

(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操作要领是: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

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好”。

若夏季气温较高时,可用酒精灯微热。

(七)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两检:①检查灯芯;

②检查有无酒精。(酒精量为酒精灯容积的1/4至2/3,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三禁:①禁止向燃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③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3)用外焰加热。

2、给物质加热

(1)仪器选择

①加热固体用试管、蒸发皿;

②加热液体用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

③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2)防止容器炸裂、破裂,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容器外壁有水,加热前擦干。

②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底部跟灯芯接触。

③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

④给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加热均需预热。

⑤对烧杯、烧瓶加热要垫上石棉网。

⑥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要略向下倾斜。

(3)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应先进行预热。(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经固定的试管,可以移动酒精

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外焰对准放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

斜。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先要进行预热。同时注意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倾斜一定的角度

(大约45°)。加热时要不时地移动试管。

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八)溶液的配制

A:物质的溶解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振荡、加热、将固体研细

B: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

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

玻璃棒

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九)过滤

1.仪器:漏斗(附滤纸)、烧杯、玻璃棒和铁架台

2.操作注意事项:

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稍低;

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③三靠:倾倒液体,烧杯嘴靠玻璃棒;

玻璃棒一端靠在三层滤纸上;

漏斗下端的管口靠在烧杯内壁上。(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

(十)蒸发与结晶

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①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搅拌的目的: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蒸发皿不能立即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若要立即放需垫石棉网。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十一)洗涤仪器

1、振荡水洗:将玻璃仪器内注一少半或一半水,稍用力振荡后把水倒掉,反复操作连洗数次。

2、毛刷刷洗: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可用毛刷转动或上下移动刷洗,刷

洗后,再用水连续振荡数次。

3、难溶物洗涤:不易用水洗净的油脂,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再水冲。难溶氧化物或盐,先

用稀盐酸溶解后,再水冲。

4.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十二)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十三)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一定先净化后干燥

(1)气体的净化(除杂)

H2(HCl)用NaOH溶液 CO(HCl)用NaOH溶液 CO(CO2)用澄清石灰水;

CO2(HCl)用NaHCO3溶液 CO2(H2、CO)用CuO CO(O2)用铜网;

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十四)指示剂的使用

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

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

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十五)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pH升高加碱(或水),pH降低加酸(或水)。

(十六)证明

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Cl-):用AgNO3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SO42-):用BaCl2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碳酸盐(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铵盐(NH4+):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实验室制取

体的思路及

方法

类型装置图注意事项

气体发生装置固固

加热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试管内导管稍微伸出胶塞即可;3.试管内装

的药品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4.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固液

不加

热型

1、分液漏斗:其作用是用反应容器中添加液

体,优点: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2、长颈漏斗:应伸入液体中,防止制得气体泄

3、用烧瓶、锥形瓶的好处是制得的气体量较

大,但以试管做反应容器装置简单,比较方便化学原理

药品

原理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固体或液体)、反应条件(是

否加热)决定的

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决定

验证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固液

(液液)加热型1、组装右图装置应按从下到上的顺序连接;

2、液体跟液体反应,容器中应放几块碎瓷片以防止暴沸

气体收集装置排水

法收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向上

排空

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

向下

排空

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

空气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 78% 0.03% 0.94% 0.03%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且不和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有残余氧气。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三大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3.氧气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比空气略重,液氧是淡蓝色的。

(2)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物质现象

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 O2点燃 CO2

磷剧烈燃烧,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4P + 5O2点燃 2P2O5

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 + O2点燃 SO2

镁/铝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2Mg+O2点燃2MgO 4Al + 3O2点燃 2Al2O3

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Fe3O4) 3Fe+2O2点燃Fe3O4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雾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物质燃烧现象描述:先描述光或火焰,再描述放热,最后描述生成物颜色状态(不可说生成物名称)

(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MnO22H2O + O2↑

2KMnO4K2MnO4 + MnO2 + O2↑

2KClO3 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分为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b、注意点利用H2O2制备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4、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

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5、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高空飞行、潜水、登山)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氧炸药等)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 、Ne 、Ar 、Kr 、Xe 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6、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7、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 ②都放热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右图)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2H 2O

通电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E.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40C 时密度最大,为1g/cm 3)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通电

电解水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0。77%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

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于水(排水

法)、无色无臭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2H2+O2点燃2H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⑵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Cu + H2O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一、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分子与原子

H2还原氧

?

?????

?????在核外作高速运动——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

负电核外电子质量大体积小居于原子中央不带电中子荷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1质子正电原子核不显电性原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也有相似的(如:He,Ne均为稳定结构)③构成原子不可缺少的粒子是质子和电子(原子核中可能不含中子)且数量相等。

(5)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A、定义: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不是Kg,也不是没有单位),一般不写。

标准

1个碳原子的质量

B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6)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r)

①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相对分子质量。它与相对原子质量采用的是同一个标

准,它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符号为Mr,一般不写。

②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课题2 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注意:①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②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如只含氧元素的O2、O3的混合物,只含碳元素的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只含磷元素的红磷与白磷混合物)(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b、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2H:表示2个氢原子。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6.N:6表示6个氮原子。

注意:①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等

②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③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论种类,不论个数,用于描述物质组成;

④原子是微观概念,即可论种类,也可论个数,用于描述物质分子和单质的构成。

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最多金属与最多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

c、有关元素周期表发现者:门捷列夫规律: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排列依据

*16个族:7个主族(A 表示),7个副族(B 表示),一个0族(稀有气体),一个第Ⅷ族(8,9,10纵行) 各族元素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7个周期: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也递增。由金属到非金属再到稀有气

d 、分类:

e

3、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由内向外依次是第1,2,

3,4,5,6,7层(分别对应K 、L 、M 、N 、O 、P 、Q 层),最外面的也叫最外层,最外层向内又叫次外层,最里面的又叫最内层;内层电子的能量较低,外层电子的能量较高;

②电子层数最少1层,最多7层,每层容纳最多电子数为2n 2

(n 为电子层序数,第1层n =1),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的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③最外层有8个电子(或最外层是第一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都有通过得或失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或2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的趋势(注意:硼,碳,硅元素不易得失电子,不以离子存在,只与其他原子共用电子)

④最外层电子数:稀有气体元素=8或2(较稳定)、金属元素<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4(易得到电子);

课题3 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1)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2)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

(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 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例如:Fe 3+

: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

(4)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例如:Fe 3.+

: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5)

质子数≠电子数为

与 Na +

(6)

-2

1、常见带电原子团: NH 4+ (铵根离子) OH —(氢氧根离子) NO 3—

(硝酸根离子)

SO 42— (硫酸根离子) SO 32— (亚硫酸根离子) CO 32— (碳酸根离子) PO 43—

(磷酸根离子)

2、常见带电原子(即离子): K + Ca 2+ Na + Mg 2+ Al 3+ Zn 2+ Fe 3+ Fe 2+ Ag + Cu 2+ H + Cl — O 2— S 2— F —

等 (7)、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的电中性的化合物。(如NaCl,MgCl 2, Na 2S )

当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

成阳离子(如Na +、k +、Ca 2+、Mg 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如F —、Cl —、O 2—、S 2—

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

小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酸和多数氧化物(如CO 2 H 2O SO 3 HCl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碱、盐 2、物质的组成、构成的描述:

①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元素组成 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

一、化学式

1、 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有固定的熔沸点),表示物质组成的只有一个化学式; 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没有固定熔沸点),表示物质组成的有几个化学式。 2、 含义:

A 表示某种物质;

B 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

C 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D 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例如H 2O (4点):A 表示水这种物质;B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 表示一个水分子;D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如化学式 Fe 的意义(3点):①表示铁这种物质;②表示铁元素;③表示一个铁原子

3、 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若化学式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分子的个

数。例如: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 2;4H 2O :表示4个水分子。

4、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分子的个数。例如:3H 2O :3表示3个水分子。

5、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H 2O :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

有2个氢原子。 6、 化学式的书写:

⑴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如A :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溴、碘这七种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表示。例如:氢气:H 2、

氧气:O 2

B :除上述七种以外的单质: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例如:铁:Fe ;红磷:P ⑵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

正价元素(原子团)在前,负价元素(原子团)在后(NH 3 和CH 4除外);

根据名称从右写到左。若已读出原子个数的就直接写;若未读出原子个数的需根据化合价来正确书写。例如:四氧化三铁:

Fe 3O 4;氯化镁:Mg +2 Cl -1

2;硫酸钠: Na +1

2SO 4

7、 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的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化某”;在氧化物中一般要读出原子个数 含有酸根(NO 3、SO 4、CO 3、PO 4)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酸某” 含有氢氧根(OH )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氢氧化某”

例如:Fe 3O 4:四氧化三铁;MgCl 2:氯化镁;Al(NO 3)3:硝酸铝;Mg(OH)2:氢氧化镁。 二、化合价

1、 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是元素的一种化学性质。有正价与负价之分。

+2 +2 2、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例

如:标出物质中镁元素的化合价:MgCl 2。

3、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的含义: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例如:MgCl 2。:2表示在氯化镁中镁元

素显+2价。

注意:①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② 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 小结各种数字的含义:

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②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③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⑤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⑥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小结微粒个数的表示方法:

①原子个数的表示: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②离子个数的表示: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 ③分子个数的表示: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 (2)、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的关系:

①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数值=离子带的电荷数

②元素化合价与离子带的电性一致 例:Mg 2+

(镁离子)与 M g +2

(+2价的镁元素) (3)、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顺口溜 ①元素:一价氢 氯 钾 钠 银,二价氧 钙 镁 钡 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还有一价),

单质为零要记清. ②原子团:负一氢氧 硝酸根,负二价碳酸 硫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另有正一是铵根

. (注意: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 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以A m B

n 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Mr(A m B n )=Ar(A)×m +Ar(B)×n

2、各元素的质量比 A 元素质量与B 元素质量的比=[Ar(A)×m] :[Ar(B)×n] (1)核外有10个电子的微粒:

①分子:Ne HF H 2O NH 3 CH 4 ②阳离子:Mg 2+ Na + Al 3+ NH 4+ H 3O + ③阴离子:N 3— O 2— F — OH — NH 2—

(2)最外层和次外层电子数关系:

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 和Ar 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元素:C ③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三倍的元素是:O ④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四倍关系的元素是:Ne ⑤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一半(1/2)的元素:Si

(3)其他:① 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 Be Al ; ② 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 和P ; ③ 原子核中没有中子的原子:H

11、常见化合物书写和读法:金属前,非金属后,氧放最后写。先写要后读。

(1)常见氧化物: 四氧化三铁Fe 3O 4 氧化亚铁FeO 三氧化二铁(铁红) Fe 2O 3 水H 2O 过氧化氢 H 2O 2 二氧化碳CO 2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NO 二氧化氮NO 2 五氧化二磷P 2O 5 二氧化硫SO 2 三氧化硫 SO 3 二氧化硅SiO 2 氧化钾K 2O

氧化镁MgO 氧化钙CaO 氧化钠Na 2O 过氧化钠 Na 2O 2 三氧化二铝 Al 2O 3 二氧化锰MnO 2 氧化铜CuO 氧化亚铜Cu 2O 二氧化硅 SiO 2 氧化银Ag 2O

(2)常见酸 : 盐酸 HCl 硫酸H 2SO 4 硝酸HNO 3 碳酸 H 2CO 3 次氯酸HClO 亚硫酸H 2SO 3 硅酸 H 2SiO 3 磷酸H 3PO 4 硫化氢H 2S 溴化氢 HBr

(3)常见的碱: 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钡Ba(OH)2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 (OH)2 氢氧化镁

Mg(OH)2 氢氧化铝Al(OH)3 氢氧化铜 Cu(OH)2 氢氧化铁Fe (OH)3 氢氧化亚铁Fe (OH)2 氢氧化铵 NH 4OH (一般写成氨水NH 3·H 2O )

原子

易得到n 个电子带n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显负n 价原子易失去n 个电子带n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显正n 价

(4)常见的盐: 氯化钾KCl 氯化钙CaCl 2 氯化钠NaCl 氯化镁MgCl 2 氯化铝AlCl 3 氯化锌ZnCl 2 氯化铁FeCl 3 、氯化亚铁FeCl 2 、氯化银AgCl 氯化钡BaCl 2 氯化铜CuCl 2 氯化铵NH 4Cl 氯酸钾KClO 3 硫酸氢钠NaHSO 4 硫酸氢钾KHSO 4 硫酸钾K 2SO 4 亚硫酸钠Na 2SO 3 硫酸钠Na 2SO 4 硫酸亚铁FeSO 4 硫酸铁Fe 2 (SO 4)3 硫酸铜 CuSO 4 、硫酸铝Al 2(SO 4)3 硫酸镁MgSO 4 硫酸锌ZnSO 4 硫酸钙CaSO 4 硫酸钡BaSO 4 、硫酸银Ag 2SO 4 硝酸钾KNO 3 硝酸钠NaNO 3 硝酸钙Ca(NO 3)2 硝酸钡Ba(NO 3)2 硝酸镁Mg(NO 3)2 硝酸银AgNO 3 硝酸铝Al(NO 3)3 硝酸锌Zn(NO 3)2 硝酸铁Fe(NO 3)3 硝酸亚铁Fe(NO 3)2 硝酸铜Cu(NO 3)2 硝酸铵NH 4NO 3

碳酸铵(NH 4)2CO 3 碳酸钾K 2CO 3 碳酸钙CaCO 3 碳酸钠Na 2CO 3 碳酸氢钠NaHCO 3 碳酸镁MgCO 3 碳酸铜

CuCO 3 碳酸钡BaCO 3 高锰酸钾KMnO 4 锰酸钾K 2MnO 4 硅酸钠Na 2SiO 3 次氯酸钠NaClO 磷酸铵 (NH 4)3PO 4 磷酸氢铵 (NH 4)2HPO 4 磷酸二氢铵 NH 4H 2PO 4 磷酸钾 K 3PO 4 硫酸铵 (NH 4)2SO 4 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孔雀石,铜绿)

三、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 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一种元素):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有机化合物 CH 4、C 2H 5OH 、C 6H 12O 6、蛋白质 (一种物质) 化合物: 氧化物 H 2O CuO CO 2

(多种元素)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 2SO 4 HNO 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 4 Na 2CO 3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 (注意:a 、配平 b 、条件 c 、箭号 )

3、表示的意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点燃

点燃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5、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6、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2、奇偶配平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

偶。)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出现次数最多配起且原子总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入手,配最小偶数“2”;

第二步:逐一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3、观察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系数为“1”;

第二步: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4、分析法:主要运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①用H2还原金属氧化物(RmOn):在左边的H2前配上n右边的H2O前配上n,R前配上m.

②用CO还原金属氧化物(RmOn):在左边的CO前配上n右边的CO2前配上n,R前配上m.

7、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二、步骤:

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

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石墨

深灰色,有金属光

泽,不透明细鳞片状

固体,质软,有良好

的导电性、润滑性

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碳的活性

大大增强。

2、可燃性:碳在氧气中充分燃

烧:C + O2点燃 CO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3、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 高温2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

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常用于做电极,铅笔芯、石墨

炸弹等

活性碳无定形碳:由石墨的

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

构成.主要有:焦炭,木

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

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

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

性。

碳60

C60分子由60个碳

原子构成的分子,形

似足球,结构稳定。

应用于材料科学与超导体等方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CO2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2)发生装置(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装置的注意事项:(1)若用长颈漏斗来注入盐酸,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

(2)若用试管来装药品,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竖直向上,试管底部与铁架台面接触。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

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此反应放热):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H2CO3 ==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

2

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最新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合集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 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 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 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 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 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 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初三化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_1

初三化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驾驱课堂的能力,向45分钟要质量。因而能够制作一些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的生动课件,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本学年度,我担任化学7、8、9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现对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一、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认真上好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上了一节区级示范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业余时间的业务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知识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我还利用晚上和周末的业余时间到电脑学校学习。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志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四、下学期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争取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以真诚的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不仅让学生敬畏你更要亲近你,打心眼里接受你爱你疼你。 5、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 一、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重点】 1、整体把握: ●(1)备起点 ●(2)备重点 ●(3)备难点 ●(4)备交点 ●(5)备疑点 2、包括环节 ⑴准备工作 ⑵教学目标设计 ⑶教学内容分析、处理 ⑷教学过程设计 ⑸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 ⑹教学媒体设计 ⑺教学反馈与学习巩固设计 ⑻设计总成与教案编制 ⑼课后反思设计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1、课程教学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课程教学任务、目的、要求; 根据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要求规划、组织和调整教学内容; 构思课程教学的总策略和方法系统; 确定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标准、模式、方法等; 2、学段(学期、学年)教学设计 考虑本学段教学工作与前、后期间教学工作的联系; 进一步确定本学段教学工作的任务、内容(重点)、进度、基本工作方针、措施及教学评价工作等; 制定学段实验和活动等计划; 3、单元(课题)教学设计 确定单元的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或教学目标); 确定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 确定单元的教学结构、策略和方法系统(本单元内容的内外部联系、重点内容的教学、课时划分、学习方式等); 确定单元的教学评价工作方案; 4、课时教学设计 确定该课时的教学目标; 构思该课时的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方法;

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 准备课时教学评价和调控方案; 三、化学基本课堂类型的教学要点【看看就OK了】 1、新课 2、实验课 3、复习课 4、练习课 5、讲评课 第二章 一、角色转变的需要【看看——可能出简单题】 二、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关键】 1、学习内容 (1)化学教学中的问题 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怎样教?怎样评价? (2)化学课程中的问题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教材) 课程评价 2、学习目标——六会【必考】 ●会备课( ●会写教案●会做课件) ●会上课●会说课●会评课 3、学习方式方法 ●课上 记笔记 思考讨论 ●课下 做作业 多讲多练 多反思 第三章 一、当前中学化学课程的组织形式【不要混淆】 1、必修,选修 2、分科,综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并不同意这一种说法,第一,按照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兵力对比.项羽在解赵国之围后,收编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兵力达到40万,而刘邦虽然占据了咸阳城,但是兵力只有10万,而且由刘邦军队把守着的函谷关已经被项羽攻破,可以讲,项羽消灭刘邦是指日可待.所以,鸿门宴,并不是唯一一次消灭刘邦的机会.第二,鸿门宴的出现的原因.由于当时项羽来到鸿门后,听到刘邦一个下属讲刘邦准备据关中为王,一怒之下便决定对刘邦发动一场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打击报复刘邦.但是由于项羽集团里面,一个人的出现,项伯.他和张良是老朋友.所以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偷偷地跑到张良那里(当时张良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叫张良快跑.而张良,则和刘邦在项伯面前演了一出戏,让刘邦在项伯面前诉冤,并告诉项伯,刘邦很希望化解这段误会,自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罪.而项伯这个糊涂虫,回去后把刘邦的”冤“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心软了,居然取消了第二天对刘邦的军事行动,从而催生了鸿门宴.第三,鸿门宴上的刺杀行动.此次刺杀行动的主谋,便是项羽手下谋士范增,此事还得到项羽的默许.当刘邦一见到项羽时,便对项羽大拍马屁,让项羽的虚荣心和骄傲得到最大的满足,此时的项羽居然还对刘邦有一点点悔意,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刺杀刘邦.在宴席上,范增频频发出暗号示意项羽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不忍心”杀掉刘邦,而在项伯和樊哙的掩护下,项羽对刘邦的“悔意”越加严重.最后刘邦丢下张良和二百多随从,只带着四员大将,在陈平的协助下偷偷地逃出项羽的军营,回到自己的驻地灞上,从而结束了鸿门宴.所以,鸿门宴对于刘邦集团而言,是化解项羽对他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而采取的一种妥协的行为,在项伯,张良和樊哙的精彩演出下,这场戏演的非常成功.而对项羽

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本学年度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这半年来也是我在教学领域履行教师职责,勉力耕耘、不断进取的半年。回顾自己半年的教学历程。本学期能按照教学计划,顺利的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把我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为人师表,宽容处事待人,以真诚关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宽容待人。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对学生做到:平等待人,宽容待人,用真诚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同时又不失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育理论和业务学习,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为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①认真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②把握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如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以及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新知识。

③创新教法。认真分析教与学之间可能的矛盾,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注重课堂互动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认真上好课堂教学,营造积极浓厚的学习氛围。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大培优补差的力度。现在初三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个别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时有发生,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让“学习为我,我为学习”深入学生心田,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倦为喜爱,以学为乐,以学为荣,以学为享。 4、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利用休息时间,虚心去听其他老师的课,相互学习、研讨。向他人学习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力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努力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喜欢我的化学课。

化学教学论考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3分×4=12分) 1、化学课程标准 原来叫化学教学大纲,它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根据中学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制定的中学化学的指导性文件。在这个文件里规定了化学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 2.科学素养 答题要点: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的的比喻说法。科学素养强调普通教育定向。现在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2 分)。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学者对科学素养的具体含义的阐释不相同。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分) 3.科学探究 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由五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4.探究式教学 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1 分)。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 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 分)由五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5.活动表现评价 答题要点: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评价方式(1 分)。它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2 分),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认识和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多方位的评价。(2分) 6.档案袋评价 答题要点: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式(1 分)。档案袋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收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和学业成就。(2 分)学生在学习档案中可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的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等。教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AgCl、BaSO4(其中仅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Ca(OH)2、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S (7)氢硫酸:H 2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 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 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5H2O D、蓝色固体:胆矾CuSO 4 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锰酸钾K2MnO4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初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初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第1篇】初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0、11、12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本人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能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热爱学生,从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二、教育教学方面: (一)、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考试说明,对教材,考试说明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作业重难点突出,针对性较强。 3、课后做好辅导工作。初中部分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

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二)、搞好培优转差工作 对于部分偏科的学生引导他们不断强化,突破重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升兴趣。我还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把握偏科学生学习情况,为他们出谋划策,排解困难,并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开开“小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考入重点高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尊重他们的人格,以表扬为主,和他们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达到喜欢老师并喜欢学习你所代课程,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抓好复习备考工作 本学期,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复习备考非常关键,我引导学生分析形势,明确任务。让学生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化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在复习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重视“双基”知识的复习,深挖其内涵和外延。 2、养成认真审题、主动思考、自我“解惑”、准确表达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解题方法在本学科中的联系与应用。 4、加强实验这一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解决综合实验题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2018版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化学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论习题及考点总结

《化学教学论》习题及答题要点 第1章 化学教学论导言 1.化学教学论的设课目的和学习任务是什么? 答:化学教学论的设课目的为:使师范生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掌握化学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化学教学和进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一句话,就是培养师范生毕业后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化学教学论的学习任务: (1)在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2)理解化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化学课程标准,熟悉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内容。 (3)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教学的一般原理和主要方法。 (4)具备教学设计、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5)了解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调查、收集、处理、分析教学信息、资料,具备初步教学研究的能力。 (6)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和努力方向,不断激励自己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2.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化学教学论这门课? 答:基于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设课目的和学习任务,要学好本课程,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认识 端正态度; (2)讲究方法 提高能力 第一,学会比较;第二,学会总结,结合化学教学论的学习,一方面是对文献、资料的总结,另一方面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能把对教学的感性认识(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三,学会交流。交流就是把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与他人沟通。语言交流是教师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3)善于积累 勇于实践。 3.通过对化学、化学教育和化学教学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学习,从中你收到了什么启示? 4.你对将来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有什么新的认识和建议。 第2章 中学化学课程 1.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谈谈为什么要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2.认真阅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谈谈你对其中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答: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基本理念: (1)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化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九年级化学下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钟生军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九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化学是初三新开的自然学科,是学生跨入化学科学殿堂的启蒙阶段,又是中考的必考学科,短短一年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学生的素养。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 一、教育观念方面。 本人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与时代步伐相一致。在当今素质教育浪潮席卷下,我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并且多次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都取得很好的成绩。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除对自已严格要求外,还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的场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此来培养班级的团结互助、合作学习的氛围。 二、教育教学方面。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向45分钟要质量。为了上好课,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准备: ⑴课前精心备课。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基本概念,每个实验现象和原理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把握重点与难点,全面掌握教材,知道教材中哪些内容要增加,哪些内容要设置悬念,前后知识在什么地方、如何衔接等。都要清楚明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了解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困难,我们教师要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这种学习困难的出现。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实验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⑵课堂上精心组织。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不让每个学生掉队,是我一直追求的信念。为此我就特别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和辅导,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向45分钟要质量。 2、夯实基础,稳打稳扎,不赶进度。 学生的作业和测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错误,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重视和加强平时课堂学习、夯实基础是很重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文本知识,我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每章节过关。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也就有好有坏,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而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给学生带来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要学的情绪。抓基本技能,就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技能。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反应原理、装置、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要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从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乐趣乐趣。 3、重视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在平时教学还是在复习中,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出问题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掌握其基本原理。 例如,针对这几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的科学探究题,我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探究,分

化学教学论重点内容

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什么是课程?是为了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科学素养—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作出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内容,两个要求1理解科学本身2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内容 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2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3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基本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学课程的变革1初见体系时期2相对稳定时期3发展变革时期化学课程结构1宏观结构(课程的组织形式)2微观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科课程化学学科为基础的设计的课程活动课程针对长期以来单一的学科课程而提出来的一种学校课程形式必修课程每一位学生为达到学业要求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等要求自主决定是否选择的课程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1国家队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2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3化学学科的特征化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特征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低教育要求,是为实现化学课程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预设的结果,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特征1突出科学探究目标2立足基础知识目标3种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影响教材质量因素目的,目标,内容,教,学与交流方法,测试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包括1科学内容2科学对社会的影响3科学的推理过程4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5对科学的积极态度教材8个栏目1你已经知道什么2观察与思考3活动与探究4联想与启示5交流与讨论6扩展视野7 联系与实践8整理与归纳高中化学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和标准和实施建议结构—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书面测验对命题的要求是?1立足基础要求2突出实际应用3体现时代特征4融入科学探究化学课程理念反映了课程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教材建构的基础思路和-编写模式教学设计的分类直感设计经验设计实验系统设计化学教学设计含有理性要素—化学教学系统论化学教学目的的论化学教学模式策略论化学教学系统是由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学习主体,教导主体,教学内容及其载体等要素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以人核心,以化学教学内容和实验实施为必要条件与标志的,复杂的多主体系统论述—基础化学改革中树立下列新理念1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2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化学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4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5要努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功能6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的信心什么是教学模式?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咪表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5种模式系统陈述知识模式解答问题模式验证知识模式研究问题模式历史发展模式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2设计教学目标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4设计教学过程5设计教学媒体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7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1以系统观点作指导2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成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基础3要从实际出发从实际效果出发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2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统一原则3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统一原则4规范性与创造性统一原则5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原则化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观察,测试,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2制作和工艺活动3参观访问考察调查活动4资料查阅以及讲座,影视活动5发明创造和小伦文活动6科技游移和趣味活动7科普宣传活动公益活动8科技展览表现活动9其他有关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1.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从科学与生活的接入点入手,创设情境,从科学与社会的接入点入手,创设情境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2教学情境设计和情境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情境作用的全面性,情境作用的全程性,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情境的真实性,情境的可接受性3.合作学习是什么?合作学习是以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6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二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本人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在教学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本学期已完成了第一章至第七章以及实验部分的资料,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此刻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课前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计算题的教学外,其余的课程我都利用了多媒体教学。 ③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多参考别人的教案,习题等。 2、组织好课堂教学。 ①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持续相对较好的注意力。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作业。 3、课后做好辅导工作。 用心利用自修的时间辅导学生。 二、用心参与教研活动 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交流方面,我们用心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有计划地对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验教材的学习,了解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特点。用心主动的参与教改,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三、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构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个性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透过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2020年初三化学教师教学的工作总结

初三化学教师教学的工作总结 20xx年就这样过去了,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有成绩,有收获但更多的是不足和反思。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事;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 20xx年上半年,我担任了初三(2)班的化学教学工作,这是一个综合素质不太理想的班,在中考中只取得了较优良的成绩,离预期目标有很大的距离。下半年我担任初三(4)和初三(5)的化学教学工作,第一次担任两个班的教学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的优秀率,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

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上完课后能与学生及时进行交流,找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同事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多进行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 4、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中考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来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

(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结论: (3)检验产物 H2O: C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烧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垫—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瓶中,液体药品放在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液体以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或直接用(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或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最新九年级下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下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期以来,教者继续担任九年级一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另任一个班七年级数学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紧张、有序的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到期末已经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现就本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本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本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时期。开学初,学校领导、教研组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使教者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顺利完成本期教学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学课优秀率、平均分,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教者自知任务艰巨,长期以来,对工作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坚持超前3课时备写教案,做到备课充分、实用高效、教法学法灵活。为此,教者树立奋斗目标,确立推进对象,从课堂教学入手,认真细致的备好课,确保上好每一节课。落实课堂教学环节,讲授知识重点、难点突出,努力实践学校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3、考点训练及时、准确,单元过关检测落得实,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

突破重点、考点,严抓训练,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进一步突出合作学习的地位和作用。 4、本期以来,教者完成化学剩下4单元的新授课内容,同时对教材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完成5个专题训练及会考模拟训练题。 二、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 1、注重常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本期以来,教者按授课计划进行授课,顺利完成化学下册新授课的全部内容及复习内容。学校先后举行三次质量检测考试,教者所任班级成绩稳步提高,同时,教者认真分析,寻找差距,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困生多鼓励、多指导、多检查,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利用好现有资料,对习题进行精选,使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对学生作业坚持当天批改,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和质量。在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改革的情况下,教者积极探索,学习新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力的促进了教学成绩的提高。 2、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在教学中多思考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做好准备课前的工作,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学情,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渴望上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整理供参考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新理念有哪些? ●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知识 ●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理解化学,体验化学生活中的作用 ●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机会实践、做实验、主动探究过程 ●让学生初步体验化学知识对人类的贡献 ●对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我国化学课程的设立时间 第一本化学教材及其改革进程 2.三层次、两类型、三阶段指的是什么? ●三层次: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两类型:必修选修 ●三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必修阶段高中选修阶段 3.杜郎口教学模式与新课标有何联系? 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简称,具体是指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镇初中自1998年以来不断尝试推行新课改、践行学生主体地位而摸索新创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内容即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4.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实际、实践指的内容是? 5.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制定目标,提出问题引起兴趣,激发动机充分认识学生主体 地位新旧联系,启迪思维反馈调控,实现目标 6.化学教学的特殊性原则有哪些? ●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归纳共性与分析特征相结合的原则 ●形式训练与情景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年龄特征与化学用语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7.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信息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运用直观教学 手段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8.电化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电化教学是传统教学工具的补充、发展、和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革命。电化教学用于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增强学生感知;能帮助学生理解形成化学概念;能帮助学生掌握微观世界抽象化学原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什么是微格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