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桁架结构实验报告

桁架结构实验报告

桁架结构实验报告
桁架结构实验报告

桁架结构实验报告

桁架结构实验报告

图4 挠度测点布置图

测点与通道对应关系:

b.桁架杆件应变“ε”测试

采用电阻应变测试方法测量5M钢桁架试件弦杆和腹杆应变。

由于是工况是对称加载,所以基本上在讨论的时候都是取一边的杆件来测量应变。但是为了校核应变片导线的连接正确程度,在右侧设置了33,34与37,38号测点。这样在预加载的时候可以根据其与左侧9,10与7,8号测点的应变值比较来判断导线连接是否正确。

图5 应变片布置图

图6 测量电桥图

应变片测点与通道对应关系表

三、主要试验结果

3.1试件受力过程

本试验单点加载,采用在P-

1,P-2点处加两个对称的集中力。

加、卸载顺序为:

0篇五:

桁架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设计报告

专业:

土木工程

班级:

11班

组别:姓名:

张逸帆学号:

090997 郭昊东 090992 胡宗羽 090995 徐天龙 090994 设计构思与计算简图

我们开始想的结构可简化为下方图,由图可知:

α=30° 我们本着“用最少的材料造出能承载最大的桁架”的原则,造出了如

下结构,所有的节点都先用锯条锯成合适的截面,粘好之后再用不同

形状的木片加固。 AD是一个主体,AE,AF,AB,AC都以界面的形式粘在

AD上。

E,F两点是三根木条的交织点用胶水粘牢后,再补以木片就可以了。

BC也是很危险的,我们使用很大的截面粘接在一起的,成30-° 最危险的点要数D点了。我们首先将AD与BC粘接在一起,之后补以

AD两侧的条形木,再用木片粘接即可。

G,H两点遇上各处异曲同工。

图中AE,AF两根是用来固定BC的长杆的。

EG,FH是用来保证AB,AC压杆稳定的。

我们的宽处使用矩形为主体,用斜木造成三角形以求稳定的。

我们在每个节点处还用楔子把缝隙楔牢,粘好。

整体布局如下:

(mm)

BC=500, AB=AC=2

8.9, AD=1

4.4 AE=AF=BE=FC=1

6.6 FH=GE=

8.3 宽约100 理论计算与分析

1.内力分析:如图所示,我们对于桁架受力分析如下:

设总荷载为P,作用在D,则

D点受力P

则由平面力系受力状态分析,结果如下,

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到,B,C受力P

4.,他们是向上的支持力。

由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得到,BC受力0.433P, 它是向两侧的拉力。

A点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知,AB,AC受压内力P

2,都是压力,而在A,B,C三点都产生剪力,

其中,A点的剪力二者都是沿竖直方向,B,C两点的剪力都是沿水平方

向。A点的剪力是由AB杆的内力的竖直分量产生,同理,B,C两点的

剪力是由AB杆的内力的水平分量产生。

AD杆所受力为P

2,恰与荷载平衡。其中,D点是最危险点。

鉴于平面力系的平衡受力分析,理论上AE,AF为零杆,GE,FH亦为零

杆。那么他们真的不受力么?不是的。这四根杆在理论计算时并不受

力,但是当我们考虑到装配应力时,它们就会受力,会平衡一些扭

转,弯矩的力。再者,他们也是用来确保压杆稳定的,当压杆受力变

形时,他们必定要受力,只不过不算太大,

也无法计算,可其功能不容忽视。

应力状态分析:由应力状态公式,应力=内力÷横截面积,得到,

对于AB杆件:P2(0.8×0.8)=8MPa×0.0001 对于BC杆件:0.433P(0.8×0.8)=8MPa×0.0001 求解,取最小值,得出P之多不超过的数值应该为1024N 下面再来计算剪切应力:对于A点,横截面积应该是1×0.8,则: P4(1×0.8×0.000

1) = 1MPa 对于B点,横截面积应该是

1.6×0.8:

1.732 P4(

1.6×0.8×0.000

1) = 1MPa 求解,取最小值,这次得出P之多不超过的数值应该为29

5.6N

3.压杆稳定:对于AB杆,依公式,应该有:

i=

于是有,0.5896N 0.5Li=6

3,?r?

7.0MPa =0.2

3, L=0.289 所以,综合以上各部,取最小值为最优解,理论上

可载重29

5.6N。

然而,预期实际在中必然要大于此值,因为本次试验设计所粘的胶水

明显多于预期,且实验效果良好,那么,我们保守估计的数值只能算

是一个理论计算的参考值。

附送:

桂宾老师感恩演讲

桂宾老师感恩演讲

篇一:

桂宾老师演讲报告会的有关工作安排关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

员会桂宾老师演讲报告会的简要工作安排演讲报告11月18日下午1

点30分周二相关准备工作安排:

1、操场上准备课桌25张、凳子3张;(何关梁章明、六一班学生若干)

2、演讲台、背景,演讲台设在国旗台对面的塑胶跑道上(潘兴东保安等)

3、电子屏:

热烈欢迎中国关工委教育专家桂宾老师莅临我校讲学沈建旻

4、横幅制作:

尉水华横幅一:

热爱祖国感恩父母尊重老师珍惜生命背景横幅二:

桂宾老师“启迪成长智慧”全国巡回演讲走进双梅小学

5、各班凳子摆放:

一列中队进行排列,学生旁边放家长凳子。(各班班主任,低段可以邀请高段学生帮忙)

6、班级学生、家长场地规划,用粉笔标好班级。顺序为:

一、

三、

四、

五、

六、二。家长一排、学生一排(陈建杜俊)

7、一束鲜花(潘兴东)

8、家长邀请函。(尉水华)

9、请以下行政人员一起参与年段管理:

一年级—周建华二年级—沈建旻三年级—毛学中四年级—尉水华五年级—蒋爱凤六年级—章红英

篇二: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由桂宾老师演讲想到的 3月7日的下午,我们淮小五六年级的师生和家长聚集在石塔湖校区的操场上,聆听著名的爱国演讲家桂宾老师的主题演讲“感恩成就未来”,在桂宾老师的情景渲染下,全场师生、家长数度热泪盈眶,还有许多孩子,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作为教师的我,在感动之余,也很好奇,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拨动孩子,甚至成人的心弦,能唤醒每个人深藏在心底的情感。古人有语: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整场报告会,桂宾老师全程脱稿,气氛渲染,语音语调,背景音乐,无不配合完美,相得益彰。可以说,一段段文字的渲染,犹如一枚枚重磅“催泪弹”,他从“爱祖国”谈到“爱父母”到“爱老师”,其中更是精心截取了多个故事,这些故事,在他激昂的语调中,重新被赋予了生命,孩子们听着听着,泪水就溢满了眼眶。比起桂宾老师饱满的热情,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似乎少了一些激情。当然,发火肯定不能算是激情!如果,我们老师的语言能从这些演讲家身上,习得一些经验,可能教育就不会像那个唠唠叨叨的唐僧,让孩子们厌烦,别说是“左耳进,右耳出”了,可能是根本就没进。回办公室,我们老师讨论时说,桂宾老师似乎有些咬字不清,还笑说“破功”了,是啊!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话也说不过咱们的人,用他的语言魅力和生动事例,走遍全国五百多所中小学,推行着他的“感恩成就未来”的理念,改变了无数的孩子。我们每天都有许多次改变孩子的机会,好的或坏的。记得几年前网络论坛上有一则帖子,一位网友十年前上学时,被他的老师言语讥讽,并当众扇耳光,他心里暗下决心“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后,他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