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规范汇总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规范汇总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规范汇总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规范汇总

6.0.8新制黏土浆液性能以满足表6.0.8所列指标为宜。

表6.0.8新制黏土浆液性能指标

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仪器

密度 1.1~1.2 泥浆比重秤

漏斗黏度S 18~25 500/700ml漏斗

含砂量_

≤5%含砂量测定仪

胶体率_

≥96%量筒

稳定性

≤0.03量筒、泥浆比重秤

失水量ml/30min <30 失水量仪

泥饼厚㎜2~4 失水量仪

lmin静切力 2.0~5.O 静切力计

pH值_ 7~9 pH试纸或电子pH计

6.0.9应选用洁净的淡水配制泥浆。水质的要求按照DL/T 5144

的规定执行。

6.0.10拌制泥浆的方法及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膨润土泥浆宜选用高速搅拌机拌制。6.0.11 常用的泥浆处理剂有分散剂、增黏剂、加重剂、防漏剂等,其品种和掺加率应通过试验确定。

6.0.12应按规定的配合比配制泥浆,各种成分的加量误差不得大于5%.储浆池内的泥浆应经常搅动,保持泥浆性能指标均一。

6.0.13在施工区域的地下水或海水可能对泥浆产生污染的情况下,应进行水质分析并采取保证泥浆质量的措施。

7槽孔建造

7.0.1 防渗墙的轴线及墙顶高程,应依照设计文件要求,根据测量基准点进行控制。

7.0.2确定槽孔长度时,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施工部位、成槽方法、机具性能、成槽历时、墙体材料供应强度、墙体项留孔的位置、浇筑导管布置原则及墙体平面形状等因素。

合龙槽孔以短槽孔为宜,并宜安排在深度较浅、条件较好的地方。

7.0.3槽孔宜分期建造,同时施工的相邻槽孔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7.0.4槽孔建造设备和方法,可根据地层情况、墙体结构型式及设备性能进行选择,必要时可选用多种设备组合拖工。可采用的成槽方法有钻劈法、钻抓法、抓取法、铣削法等。7.0.5采用钻劈法建造槽孔时应注意:

1 开孔钻头直径应大于终孔钻头直径,钻头直径应满足设计墙厚要求;

2选择合理的副孔长度;

3 一般情况下,主孔终孔后方可劈打副孔。

7.0.6采用钻抓法建造槽孔时,应先用钻机钻进主孔,后用抓斗抓取副孔。采用两钻一抓法时,主孔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抓斗的开度。

7.0.7采用抓取法和铣削法建造槽孔时,主孔长度等于抓斗开度或一次铣削长度,副孔长度宜为主孔长度的1/2~2/3。

7.0.8槽孔建造时,固壁泥浆面应保持在导墙顶面以下300㎜~500mm。

7.0.9建造槽孔时遇孤石或硬岩,可采用重凿冲砸或爆破的方法处理。爆破必须保证槽壁安全,并在相邻墙段墙体材料具有足够强度以后进行。对于孤石密集地层,亦可在槽孔建造前采用钻孔预爆的方法。

7.0.10对漏失地层应采取预防措施。发现泥浆漏失应立即堵漏和补浆。

7.0.11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槽孔周围的废水、废浆、废渣。

7.0.12槽孔如需嵌入基岩,基岩面需按下列方法确定:

1 依照防渗墙中心线地质剖面图,当孔深接近预计基岩面时,开始留取岩样,根据岩样的性质确定基岩面;

2对照邻孔基岩面高程,分析本孔钻进情况,确定基岩面。

当上述方法难以确定基岩面,或对基岩面发生怀疑时,应钻取岩芯,加以验证和确定。

7.0.13 基岩岩样是槽孔嵌入基岩的主要依据,必须真实可靠,并按顺序、深度、位置编号,填好标签,装箱,妥善保管。

7.0.14槽孔建造结束后,应进行终孔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清孔。

7.0.15槽孔建造质量应按下列要求控制:

1槽壁应平整垂直,.不应有梅花孔、小墙等:

2孔位允许偏差不大于30mm:

3孔斜率:钻劈法、钻抓法和铣削法施工时不得大于4‰:

遇含孤石地层及基岩陡坡等特殊情况,应控制在6‰以内。抓取法施工时不得大于6‰;遇含孤石地层及基岩陡坡等特殊情况,应控制在8‰以内。接头套接孔的两次孔位中心在任一深度的偏差值,不得大于设计墙厚的113。吊放接头管(板)的端孔孔斜率,应按槽孔建造工艺分别控制,同时应保证接头管板顺利吊放和起拔。

4槽孔深度(包括入岩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7.0.16清孔换浆宜选用泵吸法或气举法。

DL / T 5199 2004

7.0.仃二期槽孔清孔换浆结束前,应清除接头槽壁上的泥皮,

清除泥皮宜用钢丝刷子钻头分段刷洗,合格条件是:刷子钻头

上基本不带泥屑,孔底淤积不再增加。

7.0.18清孑L换浆完成lh后进行检验,应达到如下质量要求:

l 孔底淤积厚度不大于lOOmm;

2当使用膨润土泥浆时,槽内泥浆密度不大于1.15

马氏漏斗黏度32s~50s,含砂量不大于6%;当使用黏土泥浆时,

槽内泥浆密度不大于1.30,500/700ml漏斗黏度不大于30s,

含砂量不大于I0%.泥浆取样位置距孔底0.5m~l.Om.

清孔换浆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0.19清孑L检验合格后,应于4h内开浇混凝土,因吊放钢筋

笼或其他埋设件不能在4h内开浇混凝土的槽孔,可对清孔要求

另行作出规定。

14

DL / T 5199 —2004

8墙体材料及成墙施工

8.1 墙体材料

8,1.1 防渗墙可采用普通混凝土、黏土混凝土、塑性混凝土、固化灰浆、自凝灰浆等墙体材料。

8.1.2墙体材料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的施工性能。

8.1.3 配制墙体材料的水泥、骨料、水、符合DL/T5144的相关规定。其拌和物应具有良好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应

8.1.4墙体材料的配合比及配制方法应通过试验确定。

8.2 混凝土配合比及拌和物性能

8.2.1 凝凝土施工配制强度应遵循下列规定:

1普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DL/T 5144相关规定计算确

定。

2黏土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宜采用离差系数法计算确定,其计算方法见附录A。

3无论何种类型的防渗墙用混凝土,均应考虑泥浆下浇筑条件对实际强度的不利影响。

8.2.2混凝土墙体材料的入孔坍落度应为180mm~220mm,扩

散度应为340m m---400mm,坍落度保持150mm以上的时间应

不小于lh,初凝时间应不小于6h,终凝时间不宜大于24h。混凝土的密度不宜小于2100,当采用钻凿法施工接头孔时,一期墙段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不宜过高。

8.2.3配制混凝土的骨料宜选用天然卵石、砾石和中粗砂。最大骨料粒径应不大于40㎜,且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1/40

8.2.4普通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350,水胶比

不宜大于0.6,砂率不宜小于40%.

8.2.5黏土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350,水胶比不宜大于0.65,黏土掺

量不宜大于水泥和黏土总量的25%,砂率不宜小于36%.

8.2.6塑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80,膨润土用量不宜少于40,水泥与膨润土的合计用量不宜少于160kg/m3,胶凝材料的总量不宜少于240,砂率不宜小

于45%.在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水量口塑性混凝土宜采用一级配骨料,当采用二级配骨料时,中石与小石的用量比不宜大于1.O.

8.3泥浆下混凝土浇筑

8.3.1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拟定浇筑方案,其主要内容有:

1 绘制槽孔纵剖面图;

2计划浇筑方量、供应强度、浇筑高程:

3 导管等浇筑机具及埋设件的布置与组合:

4浇筑方法、开浇顺序、主要技术措施;

5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品种及用量。

8.3.2 混凝土的实际拌和及运输能力,应不小于平均计划浇筑强度的1.5倍,并大于最大计划浇筑强度。

8.3.3运至槽口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中断时间不宜超过40min。

8.3.4 泥浆下浇筑混凝土应采用直升导管法,导管内径以

200mm~250mm为宜。

8.3.5 一个槽孔使用两套以上导管浇筑时,中心距不宜大于4.0m.当采用一级配混凝土时,导管中心距可适当加大,但不得大于5.Om,导管中心至槽孔端部或接头管壁面的距离宜为1.0m~1.5m,当槽孔底部的高差大于250㎜时,导管应布置在其控制范围的最低处。

8.3.6 导管的连接和密封必须可靠,管节接头宜采用快速连接方式。应在每套导管的顶部和底节导管以上部位设置数节长度为0.3m~1.0m的短管。开浇前,导管底口距槽底应控制在150mm~250mm范围内。

8.3.7 开浇前,导管内应放入可浮起的隔离塞球或其他适宜的隔离物。开浇时宜先注入少量的水泥砂浆,随即注入足够的混凝土,挤出塞球并埋住导管底端。

8.3.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须遵守下列规定:

1 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lm,不宜大于6m;

2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m/h;

3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各处高差应控制在500㎜以内;

4至少每隔30min测量一次槽孔内混凝土面深度,每隔2h测量一次导管内的混凝土面深度,并及时填绘混凝土浇筑指示图:

5槽孔口应设置盖板,避免混凝土由导管外撒落槽孔内;

6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严禁浇入槽孔内;

7应防止混凝土将空气压入导管内。

8.3.9混凝土终浇高程应高于设计规定的墙顶高程0.5m,但不宜高于冻土层底部高程。8.3.10防渗墙墙体应均匀完整,不得有混浆、夹泥、断墙、孔洞等。

8.3.11 雨季、高温、低温季节的浇筑施工按照DL/T 5144有关规定执行。

8.4 固化灰浆施工

8.4.1 当采用固化灰浆作墙体材料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配制固化灰浆的泥浆,黏度宜为25s~45s(500/700ml

漏斗黏度),密度应根据固化灰浆的配合比控制:

2 固化灰浆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200,水玻璃用量宜为35左右,砂的用量不宜少于200;

3 采用原位搅拌法施工时,固化灰浆的密度宜为1.3~1.5

8.4.2采用原位搅拌法施工时,固化材料加入槽孔前,应将槽孔内的泥浆搅拌均匀,水泥宜与砂搅拌成水泥砂浆加入,水泥砂浆的密度不宜小于1.8 .

8.4.3原位搅拌,可根据密度要求采用气拌、机械搅拌等方法口

8.4.4 当采用气拌方法时,空压机的风压应不小于最大浆柱压力的1.5倍。每根风管均应下到槽孔底部,风管底部应安装水平出风花管。加料应在2h内结束,中途不得停风,加料结束后应继续气拌至少30min.

8.4.5槽孔内混合浆液固化后,应用厚度不小于0.3m的湿土覆盖墙顶。

8.5 自凝灰浆施工

8.5.1 当采用自凝灰浆作墙体材料时,其配合比应遵守下列规定:

1 自凝灰浆单位体积水泥用量不应小于100,不宜大于300。膨润土的用量一般为40 -60.

2在拌制自凝灰浆时,可加入缓凝剂,其品种和加量通过试验确定。

3可用粉煤灰、磨细的高炉矿渣替代部分水泥,以调节自凝灰浆的性能。

8.5.2 自凝灰浆的拌制应采用“两步法”:第一步先将膨润土和水制成泥浆,膨化4h后待用;第二步在泥浆中加入水泥、缓凝剂、掺合料等制成自凝灰浆原浆,供挖槽使用,随制随用,不得存放。膨润土浆及自凝灰浆原浆均宜用高速搅拌机拌制。

8.5.3应采用泥浆非循环法建造自凝灰浆防渗墙,槽孔施工设备宜选用抓斗、反铲等挖槽机械。

8.5.4 自凝灰浆防渗墙成槽施工可采用连续成槽法和间断成槽法,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成槽施工应在该部位槽内灰浆初凝前完成。

8.5.5各槽段施工结束,静置24h后,应抽去泌水,补入新制灰浆至设计墙顶高程0.5m 以上。

8.5.6槽内浆体凝固后,应用厚度不小于0.3m的湿土覆盖墙

顶。

8.6质量控制与检查

8.6.1 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每班应取样检查2次,开浇前必须检查。

8.6.2墙体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墙体材料的性能主要检查28d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在有要求时,也可以对28d龄期的弹性模量进行检查。

2抗渗性能的检查:普通混凝土和黏土混凝土检查其抗渗等级:塑性混凝土、固化灰浆和自凝灰浆检查其渗透系数和允许渗透坡降。

3质量检查试件数量:抗压强度试件每100成型一组,

每个墙段至少成型一组;抗渗性能试件每3个墙段成型一组:

弹性模量试件每10个墙段成型一组。

4混凝土成型试件宜在槽口取样,也可在机口取样。

5 固化灰浆(原位搅拌法)和自凝灰浆应在其初凝前在槽内取样,用砂浆试模或土工试模成型试件。

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收费广场现场浇筑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他公路、城市道路等可参照执行。 2 规范引用文件 2.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0.3 术语 3.1 水泥混凝土面层cement concrete surface course 用水泥混凝土铺筑的道路面层 3.2 主控项目dominant item 城镇道路工程中的对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3.3 一般项目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3.4 抽样检验sampling 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城镇道路工程检验项目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4 施工准备 Ⅰ技术准备 4.1 熟悉图纸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4.2 技术交底 1 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技术员、材料员、施工员进行详细交底,落实各环节应注意的

施工要点。 2 混凝土原材料已进行试验,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要求。 Ⅱ物资准备 4.3 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2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3 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按其实验结果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4 粗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 2 粗集料的含泥量小于1.5%,泥块含量小于0.5%。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5 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 2 砂宜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粗、中砂,不宜使用细砂。 3 含泥量小于3%,泥块含量小于2%,进场应取样复试,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6 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加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定》GB 50119的有关规定。 2 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并应检查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相应资质检测部门出具。 4.7 粉煤灰及其他掺合料: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灰,质量应符合一、二级标准。也可使用硅灰

大型喷射混凝土机械手湿喷工艺施工工法

大型喷射混凝土机械手湿喷工艺 施工工法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1.前言 近年来,湿喷工艺取代了原干喷工艺,成为公路、铁路、水工隧道施工主要喷射工艺。国内现有的湿喷设备,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生产效率低,施工时需要人工手持喷枪进行喷射,工人劳动强度大,骨料的反弹及喷射产生的粉尘对施喷人员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且混凝土的喷射质量主要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随意性大,混凝土的回弹率高达30-40%,造成比较大的浪费。随着人员工费上涨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选择喷射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回弹率低的大型喷射混凝土机械手将成为公路、铁路、水工隧道施工发展的必然。 吉图珲香水隧道位于吉林省蛟河市境内,全长4560m,隧道围岩以Ⅲ、IV级为主,设计喷射混凝土14800m3,施工中采用大型喷射混凝土机械手进行施工,显着改善了喷射混凝土质量,提高了工效,减少了回弹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总结施工经验形成该工法。 2. 工法特点 施工速度快,每小时喷射混凝土量可达到10~25m3。 喷射混凝土附着力较好、密实度较高,工艺可控性高、强度较传统干喷混凝土高出20%左右,喷射混凝土表面平顺性较干喷好。 机械化程度高,操作人员较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 作业范围大,最大喷射宽度可达30m,最大喷射高度可达17m。 喷射回弹率低,回弹率可控制在15%以内。 作业环境较好,也较安全。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铁路、公路及水工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 4. 工艺原理 大型喷射混凝土机械手工作原理是将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按设计配合比经强

制式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利用混凝土运输罐车运送至喷射地点加入喷射机,通过喷射机泵将稠密流料泵送至喷头处,与电脑全自动配比掺量控制的液体速凝剂混合,再用高压空气进行喷射的一种方法。 大型喷射混凝土机械手工作基本原理见图。 图大型喷射混凝土机械手工作基本原理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 大型喷射混凝土机械手湿喷工艺流程见图。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1总则 1、0、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就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2 施工准备 2、0、1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与说明书;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与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 (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 (4)水文气象资料; (5)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 (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 (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 (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 (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 (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 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2、0、5 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 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设计 1、目的 明确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 2、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2.1 喷射混凝土设计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25、27cm,设计强度等级为 C25 ,拱部、边墙为早强喷射纤维混凝土,隧底为普通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2 喷射混凝土施工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采用成都岩峰TK-500(该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型砼湿喷机湿喷机喷射作业。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施工工艺见图1。 2.2.1 喷射前准备 ⑴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湿喷机就位,并试运转。 ①空压机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 ②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 以上的压力,并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③保证作业区内具有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

④喷射作业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⑤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宜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如添加外加剂、碳塑纤维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2.2 混凝土搅拌、运输 湿喷砼搅拌采取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机,施工配料应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操作,速凝剂在喷射机喂料时加入。碳塑纤维混凝土的搅拌工艺应确保纤维在拌合物中分散均匀,不产生结团。 图1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确定,并应较普通混凝土规定的搅拌时间延长1~2min,采用先干拌后加水的搅拌方式时,干拌时间不宜小于1.5min,搅拌时间不宜小于3min。掺有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宜为4~5min。搅拌完成后随机取样,如纤维已均匀分散成单丝,则混凝土可投入使用,运输采用砼运输罐车,随运随拌。喷射砼时,多台运输车应交替运料,以满足湿喷砼的供应。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2.2.3 喷射作业 ⑴喷射操作程序应为:打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启动凝剂计量泵、主电机、振动器→向料斗加混凝土。 ⑵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喷射时先将低洼处大致喷平,再自下而上顺序分层、往复喷射。 ①喷射混凝土分段施工时,上次喷混凝土应预留斜面,斜面宽度为200~300mm,斜面上需用压力水冲洗润湿后再行喷射混凝土。 ②分片喷射要自下而上进行并先喷钢架与壁面间混凝土,再喷两钢架之间混凝土。边墙喷混凝土应从墙脚开始向上喷射,使回弹不致裹入最后喷层。 ③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 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一次喷混凝土的厚度以喷混凝土不滑移不坠落为度,既不能因厚度太大而影响喷混凝土的粘结力和凝聚力,也不能太薄而增加回弹量。边墙一次喷射混凝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1.0.1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以下简称本规范) 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 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1 )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 不宜大于 20m ; 3) 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 4) 水文气象资料; 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 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 1 )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 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 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 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 要求。 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 后实施。 2.0.5 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 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 密深度以5?6m 为宜。 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 1.0.2 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 70m 、墙厚60?100cm 防渗墙 的施工。 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 2.0.1 2 施工准备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作者:————————————————————————————————日期: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工艺概述: 在隧道钻爆法施工中,喷射混凝土普遍应用于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中。施工中,应根据围岩特点、断面大小和使用条件等选择喷射混凝土厚度。 隧道工程要求采用湿喷法喷射混凝土。湿喷法是把按配合比加水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料喷到受喷面上,湿喷法有明显的优点: 1.湿喷的混凝土按生产工艺生产后运至湿喷机进行喷射,其配合比完全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了喷混凝土的质量。 2.湿喷回弹量为15%左右,所以湿喷的生产效率高。 3.湿喷喷嘴旁粉尘小。 4.湿喷机构造复杂,体积大,需要动力设备的牵引,但结合板磨损小。 二 . 适用条件: 适用于Ⅱ~Ⅴ级围岩隧道的锚喷支护。 三作业内容: 1.施工机械和材料准备 2.清理基岩表面 3.拌制喷射混凝土料 4.初喷 5.复喷 四.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喷射混凝土: ①.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大于2.5的坚硬耐久洁净的中砂或粗砂,使用时含水率控制在5%~7%;粗骨料选用粒径不大于15mm且采用连续级配、坚硬耐久的碎石;化验合格的拌合用水;外加剂宜采用液体速凝剂,其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5%,喷射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10min。 ②.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选定。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32.5Mpa,有抗冻抗渗要求时不小于42.5Mpa;

胶骨比宜为1:4~1:5,水胶比宜为0.40~0.50,砂率宜为45%~60%;喷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宜为8~13cm。配合比及拌制的均匀性每班检查不少于一次。速凝剂的掺量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在保证喷层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养活水泥和水的用量。 2.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 ①.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检查点数的8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2/3。 ②.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100mm。 ③.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1d)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④.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喷射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采用大板切割法制取;当不具备切割条件时也可采用边长150mm的立方体无底试模,在其内喷射混凝土制作试件,试件成型的喷射方向应与边墙相同,喷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 3. 喷射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序号材料名称允许偏差 1 水泥±2% 2 粗、细骨料±3% 3 水、外加剂±2% 4 合成纤维±2% 五.施工准备: 1.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确保作业区内有良好的通风及照明。 2.清除松动岩块和墙脚岩渣、堆积物,并向料斗加水冲洗受喷面(当岩面受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只能用高压风清扫);必须从顶部工作面往下清洁。 3.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

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

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 喷射混凝土(湿式)的工作原理是将水泥、砂、碎石、减水剂、特种速凝剂配作混合料,采用强制式自动计量拌和机拌和混凝土,改性聚酯纤维播料机加入改性聚酯纤维拌合,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湿喷机转子活塞凸轮喂料机构,速凝剂在湿喷机专用入口加入,由计量泵将速凝剂通过胶管压入喷嘴,依靠喷射管中压缩空气将速凝剂雾化与物料充分混合后喷出。 1、工艺流程 2、喷射作业 ⑴喷射操作程序为:打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启动速凝剂计量泵、主电机、振动器—向料斗加混凝土。 ⑵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 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喷射时先将低洼处大致喷平,再自下而 上顺序分层、往复喷射。

⑶喷射速度要适当,以利于混凝土的压实。风压过大,喷射速度增大,回弹增加;风压过小,喷射速度过小,压实力小,影响喷射混凝土强度。因此在开机后要注意观察风压,起始风压达到0.5MPa后,才能开始操作,并根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一般工作风压:边墙0.3?0.5MPa,拱部 0.4?0.65MPa。隧道喷射混凝土时喷射机的压力一般不宜大于0.2MPa。 ⑷喷射时使喷嘴与受喷面间保持适当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以使获得最大压实和最小回弹。喷嘴与受喷面间距宜为 1.5?2.0m;喷嘴 应连续、缓慢作横向环行移动,一圈压半圈,喷射手所画的环形圈,横向40? 60cm,高15?20cm;若受喷面被钢架、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如果喷嘴与受喷面的角度太小,会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受喷面上的滚动,产生出凹凸不平的波形喷面,增加回弹量,影响喷射混凝土的质量。 3、养护 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应及时采用养护液养护,养护时间为15d 主要施工机具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挡土墙工程施工技术 1、基槽挖土方:本工程挖基槽土方采用挖掘挖机及人工配合进行开挖。挖基配合墙体施工分段进行,先测量放线,定出开挖中线及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用1m3反铲挖掘机开挖,多余的土方装车外运弃土。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水沟及集水抗进行施工排水,保证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 2、地基处理:当挖基发现有淤泥层或软土层时,需进行换土处理,报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批准后,才进行施工。 3、碎石垫层施工:根据设计图纸现浇钢筋砼挡土墙。基底铺20公分厚碎石垫层,并用打夯机夯入地基土。以便增加基底摩擦系数。予制挡土墙的基础垫层为C10砼垫层10公分厚。 4、钢筋安装:现浇钢筋基础先安装基础钢筋,预理墙身竖向钢筋,待基础浇灌砼完后且砼达到2.5Mpa后,进行墙身钢筋安装。 预制钢筋砼挡土墙的基础钢筋分二次安装,第一次安装最底层的钢筋,基础达到一定强度,安装好预制墙身后,再安装第二阶的基础钢筋。 5、现浇砼基础:按挡土墙分段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灌,在清理好的垫层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灌。 6、现浇墙身砼:现浇钢筋砼挡土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砼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砼开始浇灌时,先在结合面上刷一层水泥浆或垫一层2—3公分厚的1:2水泥砂浆再浇灌墙身砼。 墙身模板采用光面七夹板拼装,竖枋用8×10cm枋间距为40cm,用钢管作围楞,用8×10cm的木枋作斜撑进行支撑,侧模用ф16的螺栓对拉定位,螺栓间距为80cm(见附件挡墙模板示意图),螺栓穿孔可采用内径为20—25cm的硬塑料管,拆模时,将螺栓拔出,再用1:2水泥砂浆堵塞螺栓孔,墙身模板视高度情况分一次立模到顶和二次立模的办法,一般4米高之内为一次立模,超过4米高的可分二次立模,亦可一次立模。当砼落高大于2.0m时,要采用串筒输送砼入仓,或采用人工分灰,避免砼产生离析。砼由砼加工厂,用砼运输车运至现场,在墙顶搭设平台,用吊机吊送砼至平台进行浇灌,砼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30n,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在砼浇灌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浇灌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 砼浇灌过程中应派出木工、钢筋工、电工及试验工在现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砼强度件制作应在现场拌和地点或浇灌地点随机制取,每工作班应制作不少于2组试件(每组3块)。 砼浇灌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 7、伸缝缩、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 现浇灌钢筋砼挡土墙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宽2cm(施工时缝内夹2公分厚的泡沫板或木板,施工完后抽出木板或泡沫板)从墙顶到基底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丝,深15cm。 挡土墙泄水孔为ф10cm的硬质空心管,泄水孔进口周围铺设50×50×50cm碎古,碎古外包土工布,下排泄水孔进口的底部铺设30cm厚的粘土层并历夯实。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

有两种。①干法喷射混凝土;②湿法喷射混凝土。 ①干法喷射混凝土特点:密封性能良好,辅料连续均匀;生产能力(混合料)为3~5m3/h;允许输送的骨料最大粒径为25mm;输送距离(混合料),水平不小于100m,垂直不小于30m。 ②湿法喷射混凝土特点:密封性能良好,辅料连续均匀;生产率大于5m3/h;允许输送的骨料最大粒径为15mm;混凝土输送距离(混合料),水平不小于30m,垂直不小于20m;机房粉尘小于10mg/ m3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喷射混凝土是一种从巷道支护技术中演变到地上构筑物加固的一种快捷有效的加固手段,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做动力,将一定比例的拌合料,通过高压管道输送并以高速喷射到受喷面上凝结硬化而成。 混凝土友喷嘴喷出速度达到60m~80m/s,依靠高速喷射时水泥与集料的反复连续撞击压密混凝土,由于采用较小的水灰比(0.4-0.5),与混凝土、砖石、钢材有很高的粘结强度,与钢筋网联合使用可很好的在结合面上传递拉应力和剪应力,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久性,能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承载力,加强整体性。同时,在混凝土高速喷射状态下能使砂浆进入带加固的孔隙和裂缝中,使原结构得到一定恢复。 适用于砌体墙体开裂加固、砖混结构加层墙体加固、抗震加固,事故处理等工程中。 工艺流程: 凿除粉刷层 -- 除尘 -- 加固面喷水湿润 -- 编设固定钢筋网 -- 拌混合料 -- 喷射 -- 养护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 工程设计图纸 2.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3.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二钻孔植筋施工工艺 施工工序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 1.主要材料 1). 砂: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用5mm筛网过筛,大于5mm和小于0.075mm 的颗粒不得超过20%,因为砂子过粗,会增加回弹,砂子过细,会使干缩增大; 2). 石子:卵石或碎石均可,以卵石为好,卵石对设备磨损小,也不易造成管路堵塞,为减少回弹,卵石粒径不宜大于20mm,亦不宜小于5mm,不得采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材做骨料,以免发生碱骨料反应; 3). 水:喷射混凝土用水要求与普通混凝土相同,不得使用污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含硫酸盐按SO4计超过水重1%的水及海水; 4). 速凝剂:使用速凝剂的主要目的是使喷射混凝土速凝快硬,减少回弹损失,防止喷射混凝土因重力作用所引起的脱落,提高它在潮湿环境中的适应性能,适

建设项目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垫层、砼结构及室内地面砼均采用商品砼,未特别说明砼采用C30,垫层砼为C15,冷库内及冷库地面砼强度为C40F300。砼浇注采用汽车泵泵送浇筑方式。 1、砼施工管理制度 砼是形成浇筑产品结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砼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验收规范的合格水平。所以应加强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确保砼产品合格。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审核 本工程所用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采用委托形式经由经大连市建委、质检站认可的有相关资质试验室预配后提供,试配结果报送业主和监理;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为建筑主管部门认证产品,外加剂的种类及性能报监理认可。 (2) 混凝土的拌制、运输 ①浇筑混凝土时项目部定期派专人去混凝土生产厂家监督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在原材料的计量、搅拌时间上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控制。 ②每次浇筑混凝土时,由专人作好混凝土运输车辆的疏导指挥工作,确保混凝土能够及时连续的供应,连续浇筑。 ③当相邻车次间隔时间超过正常间隔时间时,应取该罐车混凝土作坍落度实验。混凝土从罐车输出时,严禁任意加水,施工人员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3) 混凝土浇筑值班制度 在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由项目经理确定本次浇筑混凝土值班人员,以便于提前准备,做到岗位到位、责任到人。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值班人员不少于五人(至少有一名为土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一人在现场值班,实行旁站式管理。混凝土浇筑时值班人员严格按施工方案、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监督,做好值班人员记录。 (4) 混凝土的检查制度 混凝土的检查在混凝土拆模后、上一施工段施工完毕进行,此项工作由质量检查员及模板、混凝土施工班组长参加,及时评定、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监理和各专业施工班组,督促、改进工作。 2、砼浇筑前的准备 (1)制定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浇筑砼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整个浇筑过程有组织、有分工连续有序的进行。

挂网喷砼施工方法

挂网喷砼施工方法 1、分项工程概况 本工程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主要是在支护桩间、边坡坡面喷射厚度为80mm 和100mm的C20混凝土,面层混凝土中设置φ6.5@200×200mm钢筋网片或10#铁丝网片。本工程人工张挂钢筋网,空压机、喷锚机进行面层砼喷射施工成墙。 2、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进行设计技术交底,认真检查原材料品种、型号、规格及各部件的质量,并应具有原材料主要技术性能的检验报告。 对所用的机械设备运到现场后,要认真进行检修,并试运转,一切正常才能使用。 3、施工原则 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应与土方开挖、土钉墙施工密切配合,按设计要求,基坑土方应分层开挖,然后进行土钉、挂网、喷射砼施工。分层开挖施作喷锚网,以确保基坑稳定。 4、施工工艺 锚杆土钉墙施工工艺框图 5、施工方法及要求 (1)砼喷射机应密封性能良好,输料连续均匀,允许输送骨料最大粒径为25mm,输送水平距离小于100m,垂直距离小于30m。

(2)喷射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管线和电线进行全面的检查及试运转,清理受喷面,埋设好控制喷射砼厚度的标志。 (3)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的厚度宜为40~70mm。 (4)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宜保持0.6~1.0m的距离,喷射手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5)喷射砼终凝2小时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环境等条件,一般为3~7天。 (6)钢筋连接: ①钢筋加工的技术要求: a、钢筋除锈:钢筋在使用之前必须保证其表面的洁净,清除钢筋表面油渍、漆污、铁锈等,以便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 b、钢筋调直:调直后的钢筋应保证平直,无局部弯折。无明显擦伤且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c、钢筋切断:在进行钢筋切断时要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按照先断长料,后断短料的原则,以减少损耗,节约钢筋。如发现钢筋有劈裂、偏头或严重弯头现象,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类型有很大出入,应查明原委后再作处理。 d、钢筋的弯曲成形质量的要求: 钢筋弯曲要保证形状准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钢筋末端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到2 .5倍; 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对于二级、三级钢筋不得弯过后再弯回来; 钢筋成形后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验收要求。 ②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带扳口的小撬棍)、绑扎架等。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1]_GD-2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30-2003) 1总则 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 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 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 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 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 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 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 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 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它是拌合物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的综合体现。 2.0.9 振动粘度系数 在特定振动能量作用下,混凝土拌合物内部阻碍水泥、粗细集料、气泡等质点相对运动的摩阻能力。它反映了振捣时混凝土拌合物中气体上升排除、集料下沉稳固的难易程度,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易密性。 2.0.10 碾压混凝土压实度 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现场压实后的湿密度与配合比设计时标准压实(空隙率为4%)下湿密度之比2.0.11 改进VC值 用于测定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一种改进的维勃工作度。 2.0.12 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求规范

1总则 1.0.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以下简称本规)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1.0.2 本规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外,凡本规未涉及的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2 施工准备 2.0.1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 (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 (4)水文气象资料; (5)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 (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 (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 (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 (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 (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 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2.0.5 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 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

混凝土配比技术规范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砼配合比设计,是保证砼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砼有四项技术性质,即工艺性质,力学性质,砼的变形,和砼的耐久性。砼配合比设计,要按照这四项技术性质,分别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满足耐久性的要求,以及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在公路工程监理实践中,发现部分工地试验室,设计砼配合比当中,存在不满足四项要求的现象。尤其突出的是低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设计,水灰比与单位水泥用量,低于相关规范的规定。水下砼配合比设计,砂率与单位用水量,低于相关规范的规定等等。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砼配合比设计的三大参数。正确运用这三大参数,决定砼配合比设计的成败。 有的工地试验室,在低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设计中,运用给定的计算公式,所求出的水灰比较大。水灰比越大,单位水泥用量则越小,没有对照相关规定就直接指导施工,是严重的设计错误。因为,砼结构所处环境不同,耐久性要求对其约束也有所不同。如设计强度等级C 15的砼配合比,坍落度30mm,水泥强度等级32.5,单位用水量189 kg/m3。按照公式计算,水灰比为0.66,水泥用量为286kg/m3,计算方法没有错误。经过监理审核,对照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表11.3.4的规定。 表11.3.4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 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 (kg/m3) 温暖地区或寒冷地区,无侵蚀物质影响,与土直接接触0.60 250 0.55 275 严寒地区或使用除冰盐的桥涵0.55 275 0.50 300 受侵蚀性物质影响0.45 300 0.40 325 注:①本表中的水灰比,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料)用量的比值。 ②本表中的最小水泥用量,包括外掺混合材料。当采用人工捣实混凝土时,水泥用量应增加25kg/m3。当掺用外加剂且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时,水泥用量可减少25kg/m3。 ③严寒地区系指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0℃且日平均温度在≤5℃的天数≥145d的地区。 该结构物为无筋混凝土,所处环境,限制最大水灰比不能大于0.60,该配合比的水灰比为0.66,显然不能满足耐久性要求。 有的工地试验室,在水下砼配合比设计中,砂率仅仅给定38%。相对于高强度砼,砂率很高,然而对于水下砼而言砂率则太低。由于细集料少,粗集料多,砼流动性和粘聚性较差,泌水严重,砼在运输过程中易离析,不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从而在水下砼浇灌中,往往堵塞管道,造成断桩事故。砂率所以给定错误,在于设计者没有执行有关规范的规定。依据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6.5.3水下混凝土配制 4 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宜采用,水灰比宜采用0.5—0.6。有试验依据时含砂率和水灰比可酌情增大或减小。经过监理审核,该水下砼配合比砂率在0.4~0.5范围之外,应重新试配。要避免砼配合比设计错误,必须熟悉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因此,把分散于各技术规范中,有关砼配合比设计的条文,集中于本文中,与同行共勉。 一、水下砼 1、可采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水泥时应采取防离析措施。

喷射砂浆与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喷射砂浆与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喷射材料 (1)、水泥:采用鑫塔水泥公司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使用。 (2)、河砂:含土量不大于3%,粒度0.15-5毫米,含水量不大于7%。 (3)、石子:用河卵石或加工石,粒径不得大于15毫米,使用前要筛洗。 (4)、水:水质要洁净,不得含有杂质。 (5)、速凝剂:采用鹤岗亿达工贸公司生产的WH新型复合喷射砼外加剂。变质、结块、过期的均不能使用。掺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8%。 (6)、配合比和水灰比根据工程需要和材料情况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喷砂浆:0.45:0.55。 喷混凝土:0.4:0.45. 二、喷射前的准备工作 (一)、劳动组织 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劳动组织视作业规模的大小、设备的类型和布置而定,常常由8~10人组成,包括工长、喷射手、喷射机操作工和配料拌和工等,此外,喷射手和操作工也需要助手和若干杂工。施工前,必须明确工长、喷射手和喷射机操作工和配料

拌和工的职责及关键技术等问题。 (二)、支护质量检查 1、检查巷道规格和锚杆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方准喷射。喷射前应对锚杆再紧固一次。 2、全面敲帮问顶,撬掉活石,清除两帮基底的浮矸,基础的深度要达到设计规定。 3、影响喷射作业的障碍物,不能拆除时要加以掩护。 (三)、受喷面的清理 检查受喷面尺寸、几何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拆除受喷面影响喷射作业的障碍物,对不能拆除的应加以保护;为保护施工质量和施工作业安全,施工前喷射面要进行如下处理: 1、清除浮面和有害的粘着的物,用压力水冲洗净岩壁上的粉尘。 2、在已有混凝土面上喷射混凝土时,应先清理风化部分并凿毛; 3、有涌水的地方要作好排水; 4、喷射面有冻结的情况,应清扫掉融化后的水分; 5、喷射面吸水性较强时要预先洒水; (四)回弹处理 1、喷射地点做好回收回弹物的准备,以备复用。 2、凡是设有加强筋或铁丝网时,为了不反弹,要将加强筋或铁丝网牢固地固定在喷射层面上; 3、高度大于3米的巷道,要搭好工作台,以保证喷射时喷头距岩壁面不超过1米。 (五)、劳动保护及联络 所有参加喷射作业的人员必须戴好防尘口罩或面具,根据工作需要要戴好防护眼镜,胶皮手套,穿好雨衣。 (六)设备检查 运转前,检查喷射机、空压机等,以确保施工中机械正常运

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ICS 27.140 SL P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174—2014 替代 SL 174—96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 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cut-off wall for water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2014-10-27发布 2015-01-27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前言 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SL 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74— 19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有13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施工准备、施工平台及导墙、泥浆、槽孔建造、墙体材料、成墙施工、墙段连接、钢筋笼及预埋件、薄防渗墙施工、特殊情况处理、质量检查和竣工资料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拓展了适用范围,将原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墙深小于70m墙厚600~1000mm,拓展为墙深不大于100m墙厚200~1200mm; ——增加了薄防渗墙施工内容,即小于400mm防渗墙施工规范内容; ——补充了“术语”章节的内容等; ——强调了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水文、气候、环境保护、地质条件等资料对防渗墙施工组织及工期、质量的重要性; ——进一步明确了防渗墙施工不同阶段泥浆性能指标要求,以及造孔成槽施工、墙体材料及成墙工艺、接头管施工等技术参数及相关技术要求,部分技术参数更为严格; ——各章节均根据国内外防渗墙技术发展水平,增加并细化了相关条款; ——删除了部分已不使用或极少使用的施工工艺相关条款,如双反弧、单反弧法墙段连接施工等; ——增加了防渗墙施工质量检查相关内容。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L 174—96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恩尚赵存厚孔祥生焦家训贺永利邓百印 王碧峰龚木金鲁志军赵明华宋伟刘健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高广淳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牟广丞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喷射混凝土支护工艺标准 4.12.1适用范围:除了流砂层涌水大的岩层和表土层外,其它岩层巷道掘进施工中一般采用混凝土喷射支护形式。 4.12.2材料准备: 4.12.2.1主要原材料:输料管、供水软管、喷枪、水泥、黄砂、碎石子、速凝剂、水。 4.12.2.2质量要求: 4.12.2.2.1水泥:优先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化学腐蚀影响时,应采用特种水泥,水泥的标号不得低于400号,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使用,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水泥标准。 4.12.2.2.2黄沙;一般为河沙.应采用坚硬清洁的水中,粗沙为主,含水率控制在6-8%,泥土质含量按重量计不大于3%、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大于1%。 4.12.2.2.3粗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卵石或碎石及陶粒,卵石粒径不大于25mm,碎石粒径不大于20mm,陶粒粒径不大于20mm,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含有活性SiO2的岩石做粗骨料。4.12.2.2.4速凝剂:须经过国家鉴定,掺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4%,使用前应做速凝效果试验,变质结块者不得使用。4.12.2.2.5水:水中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污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按SO4计量超过水重1%的水均不得使用。 4.12.3施工机具:干式或湿式喷射机、空压机。 4.12.4工艺流程: 4.12.4.1施工前准备工作

4.12.4.1.1认真检查顶板、周帮,发现危岩活石必须用长柄工具摘除掉,消除不安全因素。 4.12.4.1.2检查井巷掘进工程质量,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巷道欠挖超过规定的必须处理,用细铁丝在巷道两帮拱基线处打点拉线并挂垂线,以便按线喷浆,保证喷射质量。 4.12.4.1.3巷道两帮基底存矸,必须清除干净彻底,达到设计要求深度,杜绝两帮底角伸腿、赤脚现象。 4.12.4.1.4喷射段内障碍物必须拆除,不便移动的机电设备、电缆、管件必须掩盖好,以防误喷及回弹料掩埋覆盖。 4.12.4.1.5高度大于3米的巷道或硐室应搭设工作平台,保证喷头距岩面不超过1米,工作平台搭设应牢靠稳固。 4.12.4.1.6喷射机与喷射手之间不能直接联系或联系不便时应配备专用的联络信号,信号要方便可靠及时准确。 4.12.4.1.7接好并检查好输料管、水管和喷枪,保证喷枪完好,喷枪各部件联接严密,无漏风漏水现象,作业前要拆开喷头检查,把水环用清水冲洗干净,使水眼保持畅通。 4.12.4.1.8在喷射地段处铺设铁板或旧风筒布,做好回弹物的回收利用工作。 4.12.4.1.9喷浆之前,应用清水冲洗岩帮,将岩粉清洗干净4.12.4.2混合料配制 4.12.4.2.1混合料要有严格按规定配合比例配制,采用潮湿拌料,尽量减少粉尘飞扬,为“双降”创条件。 4.12.4.2.2拌料作业人员应佩带好必要的保护用品,有条件的要使用除尘器,混合料要搅拌均匀。 4.12.4.2.3当班配的料当班用完,每次拌料的数量与班作业计划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1 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B01—2003)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D40—2002)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F30—2003)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034-2000)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D30—2004)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033-95)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F80/1-2004) 2 工程设计 2.1技术指标 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基层为20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基层为30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4.5,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路面接缝设计 2.2.1 纵向接缝 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