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及氢氧化铝的两性

第二节 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及氢氧化铝的两性

第二节  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及氢氧化铝的两性
第二节  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及氢氧化铝的两性

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及氢氧化铝的两性基础落实

一、氧化铝

1.物理性质

色态溶解性熔点硬度

2.化学性质

Al2O3是________氧化物,与__________或________溶液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1)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1)冶炼金属______的原料;(2)良好的______材料。

二、氢氧化铝

1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2.Al(OH)3的两性

既能跟______溶液起反应,又能跟______溶液起反应,是一种________氢氧化物。

3.Al(OH)3的用途

利用Al(OH)3的________来中和过多的胃酸。

4.Al(OH)3的不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硫酸铝钾

1.KAl(SO4)2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俗名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晶体,________于水,可用作__________。

注意明矾用作净水剂的原理是:明矾溶于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可以和水中悬浮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使水澄清,所以明矾可作净水剂。

对点训练

知识点1Al2O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B.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C.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氨水反应

D.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烧碱

2.已知4 g由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元素1.8 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A.CuO B.CaO

C.Fe2O3D.Al2O3

知识点2Al(OH)3的性质

3.下列物质中,既能溶于盐酸溶液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氧化物是()

A.MgO B.Al2O3

C.Fe2O3D.Al(OH)3

4.下列各组反应中能得到Al(OH)3的是()

A.Al2O3加到热水中

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C.将Na投入到NaAlO2溶液中

D.在AlCl3溶液中滴几滴NaOH溶液

知识点3硫酸铝钾

5.向K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2-4恰好完全沉淀,反应后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B.Al(OH)3

C.AlO-2D.Al3+和Al(OH)3

知识点4Al3+、AlO-2在溶液中的存在

6.(1)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时,当Al3+的物质的量与OH-的物质的量之比(以下均填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时,Al(OH)3沉淀量最多;________时,Al(OH)3全部溶解;________或________时Al(OH)3沉淀为最多沉淀量的一半。

(2)NaAlO2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时,AlO-2的物质的量与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时,Al(OH)3沉淀量最多;________时Al(OH)3全部溶解;________或________时,生成的Al(OH)3的量为最多沉淀量的一半。

课后作业

练基础落实

1.对Al2O3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D.不成盐氧化物

2.把4.6 g钠投入100 mL 0.1 mol/L 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水的蒸发不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Cl-浓度不变

B.溶液仍有浑浊

C.溶液中几乎不存在Al3+

D.溶液中存在最多的是Na+

3.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Al(OH)3与盐酸反应:Al(OH)3+3H+===Al3++3H2O

B.Al2O3溶于过量NaOH溶液:Al2O3+2OH-===2AlO-2+H2O

C.铁溶于稀H2SO4中:Fe+2H+===Fe2++H2↑

D.Al(OH)3溶于NaOH溶液:Al(OH)3+3OH-===AlO-2+3H2O

4.为较简便地将溶液中的Mg2+和Al3+分离应加()

A.盐酸B.HNO3

C .NaOH 溶液

D .水 练方法技巧

5.有200 mL MgCl 2和AlCl 3的混合溶液,其中c (Mg 2+)为0.2 mol/L ,c (Cl -)为1.3 mol/L 。使Mg 2+

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 mol/L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

A .40 mL

B .72 mL

C .80 mL

D .128 mL

规律 电荷守恒法在溶液中的应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练综合拓展

6.阅读图中的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所说的“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图丁中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

(3)患胃溃疡病人不能服用含小苏打的药片来中和胃酸,而服用胃舒平[其中含Al(OH)3],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X 是某金属单质,X 、A 、B 、C 含同一种元素,可发生如下转化: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及氢氧化铝的两性

基础落实

一、1.白色粉末 不溶于水 高 大 2.两性 强酸 强碱 (1)Al 2O 3+6H +===2Al 3+

+3H 2O

(2)Al 2O 3+2OH -===2AlO -

2+H 2O 3.(1)铝 (2)耐火

二、1.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有白色沉淀生成 Al 2(SO 4)3+6NH 3·H 2O===2Al(OH)3↓+3(NH 4)2SO 4,Al 3

++3NH 3·H 2O===Al(OH)3↓+3NH +4 沉淀溶解 Al(OH)3+3HCl===AlCl 3+3H 2O ,Al(OH)3+3H

+===Al 3++3H 2O 沉淀溶解 Al(OH)3+NaOH===NaAlO 2+2H 2O ,Al(OH)3+OH -===AlO -

2+2H 2O

2.酸 碱 两性 3.碱性 4.2Al(OH)3=====△

Al 2O 3+3H 2O

三、1.KAl(SO 4)2===K ++Al 3++2SO 2-

4 2.KAl(SO 4)2·12H 2O 明矾 无色 易溶 净水剂 对点训练

1.D [多数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如CuO 、Al 2O 3、CO 等,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酸和强碱反应。]

2.D [若4 g 全是MgO ,则氧元素的质量为1.6 g<1.8 g ,则另一氧化物(4 g)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必大于1.8 g ,若把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转换写成MO 形式,则要求M 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4,A 、B 当然

排除:Fe 2O 3―→Fe 23O 23×56=37.3>24,Al 2O 3―→Al 23O 27×2

3

=18<24,所以只有D 项符合题意。]

3.B [符合要求的应是两性氧化物——Al 2O 3;Al(OH)3为两性的氢氧化物。] 4.D [Al 2O 3与水不反应,NaAlO 2溶液中加过量盐酸可发生NaAlO 2+HCl +H 2O===Al(OH)3↓+NaCl ,Al(OH)3+3HCl===AlCl 3+3H 2O ;Na 与水反应生成NaOH ,而NaOH 与NaAlO 2不反应;D 项中NaOH 不足,只能发生AlCl 3+3NaOH===Al(OH)3↓+3NaCl 。]

5.C [当加入Ba(OH)2将所有的SO 2-4都转化为沉淀时,此时加入的OH -

与原明矾[KAl(SO 4)2]溶液中的Al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而Al 3++4OH -===AlO -

2+2H 2O 。]

6.(1)1∶3 1∶4 2∶3 2∶7 (2)1∶1 1∶4 2∶1 2∶5

解析 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3OH -===Al(OH)3↓;Al 3++4OH -===AlO -2+2H 2O ;AlO -2+H

+H 2O===Al(OH)3↓;AlO -2+4H +===Al 3+

+2H 2O ,即可得到相应的答案。

课后作业

1.C [Al 2O 3既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又能与强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

2.B [4.6 g 钠与水反应生成0.2 mol NaOH ,而溶液中含有0.01 mol Al 3+和0.03 mol Cl -

,NaOH 的物

质的量大于4倍的Al 3+的物质的量,故Al 3+完全转化为AlO -

2,溶液澄清。]

3.D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氧化物、难溶物不能改写,强酸、强碱应改写,故A 、B 、C 项正确;D 项中不遵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4.C

5.C [欲使Mg 2+全部转化成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使Mg 2+

、Al 3+沉淀后,再使Al(OH)3恰好溶解,此时溶液中溶质是NaCl 和NaAlO 2。对原溶液设c (Al 3+

)=x ,据电

荷守恒:3x +2c (Mg 2+)=c (Cl -

),即3x +2×0.2 mol/L =1.3 mol/L ,x =0.3 mol/L 。对于反应后的溶液,据电

荷守恒:n (Na +)=n (AlO -2)+n (Cl -),据原子守恒:n (AlO -2)=n (Al 3+),则n (NaOH)=n (Na +)=n (AlO -

2)+n (Cl

)=0.3 mol/L×0.2 L +1.3 mol/L ×0.2 L =0.32 mol 。NaOH 溶液的体积为:0.32 mol 4 mol/L

=0.08 L =80 mL 。]

6.(1)Na 2CO 3或碳酸钠 (2)2H ++CO 2-

3===H 2O +CO 2↑ (3)因NaHCO 3与盐酸反应会生成CO 2,可

能会造成胃穿孔,胃舒平的主要成分Al(OH)3也能和HCl 反应且无气体生成 H ++HCO -

3===CO 2↑+H 2O ,

Al(OH)3+3H +===Al 3+

+3H 2O

7.(1)Al Al 2O 3 NaAlO 2 AlCl 3

(2)2Al +2OH -+2H 2O===2AlO -

2+3H 2↑

Al 2O 3+2OH -===2AlO -

2+H 2O

解析 根据各物质的转化关系,结合能与强碱反应的金属单质只有铝,即X 为铝。则B 为NaAlO 2,A 为Al 2O 3,C 为AlCl 3。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铝的重要化合物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2.让学生学会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实验,了解重要物质的典型化学性质。 2.通过回顾、对比已有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两性的学习,体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2.通过反思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二)教学难点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教学流程 核心问题活动素材 引课: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环节 1 氧化铝的主要化学性质 铝制餐具能否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投影资料、图片 投影情境图片铝制餐具能否长时间 存放酸性食物? 请写出相关离子方程 式。 Al2O3+6H+=2Al3++ 3H2O; 2Al+6H+=2Al3++ 3H2↑ 介绍铝元素的基本情 况,引出课题。 介绍生活中见到的氧 化铝和氢氧化铝。 回顾初中知识、生活经 验。

核心问题活动素材 铝制餐具能否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 环节 2 氢氧化铝的主要化学性质 如何用给定的 药品制备Al(OH)3并验证其化学性 质? AlO2-溶液能否再转化生成 Al(OH)3?小结、拓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 板书框图 投影图片 学生实验 演示实验 投影框图探究1:铝制餐具能否 存放碱性食物?布置 打磨、未打磨的铝片分 别与NaOH溶液反应。 完成对比实验,进行实 验交流。 学习氧化铝可以与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 归纳1:Al、Al2O3与 Al3+、AlO2-间的联系。 说明Al2O3的两性。 拓展:自然界中Al2O3 将零散知识系统化、网 络化,形成框图1。 感受Al2O3在自然界中 的多样性。 制备实验:请学生根据 给出的药品制备两份 Al(OH)3。分析成功与 失败方案。 展示成功方案,写离子 方程式;分析失败方 案,引出Al(OH)3的化 学性质。 拓展实验:向AlO2-溶 液中滴加盐酸。归纳 Al(OH)3、Al3+与AlO2 -间的关系。 展示实验现象,写出相 关方程式。 反思上一步实验中出 现的“意外”现象。 归纳2:铝及其重要化 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拓展2:介绍硫酸铝钾。 回顾课题,梳理知识。

实验2-6氢氧化铝的制备

《氢氧化铝的制备》导学案 【复习回顾】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与盐酸反应: Al与NaOH溶液反应: Al2O3与盐酸反应: Al2O3与NaOH溶液反应: Al(OH)3与盐酸反应: Al(OH)3与NaOH溶液反应: Al2(SO4)3溶液与氨水反应: NaAlO2溶液中通入CO2: 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Al2 (SO4)3溶液和NaAlO2溶液反应: 【课堂导学】 探究活动一:方案设计 1、用铝盐制取氢氧化铝方案: 2、纯净的铝屑制取氢氧化铝方案: 3、氧化铝制取氢氧化铝方案: 探究活动二:实验探究 探究活动三:方案评价 你根据哪些因素筛选出较优的方案? 拓展与创新:你还能设计出那些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案?收获与体会: 小结:

基础巩固: 1、实验室中,要使AlCl 3溶液中的Al 3+全部沉淀出来,适宜选用的试剂是 ( ) A .NaOH 溶液 B .Ba(OH)2溶液 C .氨水 D .盐酸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 2-2+2H 2O===4OH - +O 2↑ B .氨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2NH 3·H 2O +SO 2===2NH + 4+SO 2- 3+H 2O C .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的NaHCO 3溶液:Ca 2+ +OH - +HCO - 3===CaCO 3↓+H 2O D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 +3NH 3·H 2O===Al(OH)3↓+3NH + 4 3.0.1 mol Al 2(SO 4)3跟2 mol·L -1 NaOH 溶液350 mL 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 ) A .78 g B .15.6 g C .7.8 g D .3.9 g 4.用含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 2生成Al(OH)3沉淀;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生成Al(OH)3沉淀 A .①⑤⑥③ B .②③⑥③ C .②③④③ D .②③⑤③ 能力提升: 5.下列各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 A .KOH 溶液和Al 2(SO 4)3溶液 B .CaCl 2溶液和Na 2CO 3溶液 C .Ca(OH)2溶液和HCl 溶液 D .AgNO 3溶液和BaCl 2溶液 6.甲、乙、丙、丁分别是Al 2(SO 4)3、FeSO 4、NaOH 、BaCl 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 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 A .Al 2(SO 4)3 B .NaOH C .BaCl 2 D .FeSO 4 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互反应,无论前者逐滴滴入后者,还是后者逐滴滴入前者,反应现象均相同的是 ( ) ①HCl和NaAlO 2 ②Ca(HCO 3)2和Ca(OH)2 ③稀H 2SO 4和Fe(OH)3胶体 ④NaHCO 3和HCl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8.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足量溶液A 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足量溶液B 充分反应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A .溶液A 和 B 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 溶液 B .若溶液B 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C .溶液A 和B 均可选用稀硝酸 D .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9. 用过量的H 2SO 4、NaOH 、NH 3·H 2O 、NaCl 等溶液,按下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分别是 ( ) A .①NaCl、②NaOH、③NH 3·H 2O 、④H 2SO 4 B .①H 2SO 4、②NaOH、③NH 3·H 2O 、④NaCl C .①H 2SO 4、②NH 3·H 2O 、③NaOH、④NaCl D .①NaCl、②NH 3·H 2O 、③NaOH、④H 2SO 4 10.(2011·江苏)实验室中有甲、乙、丙三名学生做制备氢氧化铝实验,桌上都放有同样的药品:231 g 浓度为70%的硫酸,含杂质苛性钾20%的烧碱140 g 及足量的铝屑,三位学生分别制得氢氧化铝w 1 g 、w 2 g 、w 3 g ,实验的三种方案示意图如下: (1)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等因素分析,哪个学生实验方案最佳(用甲、乙、丙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2)三位学生分别制得氢氧化铝质量大小的顺序为(用w 1、w 2、w 3序号表示):________。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Al的物理性质、明矾的净水作用。 2、掌握Al、Al2O3的化学性质; 3、学会Al(OH)3的制备和性质; 【教学重点】 Al2O3、Al(OH)3的两性 【突破方法】 立足初中所学知识及学生已掌握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知识生长顺序来组织学习材料,运用推理、假设及实验探究验证的分析问题方法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情景思考】 讲述“铝的故事”,视频展示铝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引领学生进入铝的学习。 1、铝是一种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性能,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位居。 2、Al + HCl-;Al + CuSO4-。 3、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其性质。 【实验探究】 探究一:对铝化学性质的探究 1、实验探究铝箔与氧气的反应 (1)预测反应现象,预测的依据是。 思考与实践:A、上述实验现象说明铝具有什么性能。 B、化学实验中,如何除去铝箔表面的氧化膜。 C、用处理过的铝箔重复上述实验,完成下表: 学与问:A、氧化铝是一种物质,是一种较好的材料,常用于制造和。

B、钠表面的氧化物和铝表面的氧化膜都是金属氧化物,对内层金属的保护作用一样吗? 学与问:铝在纯氧中或高温下可燃烧。铝除了能与氧气直接化合外,还能与氯气、硫等非金属直接化合。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探究铝与水的反应 (1)预测反应情况,预测的依据是。 思考与交流:A、为什么铝与沸水反应的速率比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速率慢。 B、运用双线桥标出铝与水和铝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物质。 C、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探究二:对氧化铝化学性质的探究 1、NaO是碱性氧化物,Al2O3呢? 思考与交流:(1)铝制餐具可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吗?为什么?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制备氢氧化铝,实现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结合。 2.让学生在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过程中,学会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统一。 二、教学重难点 化合物的两性、氢氧化铝的制备和“铝三角”转换。 三、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用:问题——实验事实——讨论——结论——应用这一模式进行。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实验性比较强的课堂,同时这节课的氧化铝与氢氧化铝的两性等的形成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体现了“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将化学运用于生活”,同时注重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培养及基础知识的落实。综合这些因素,在讲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并完成学案前置性作业,并提供了相应的预习提纲。导课时,我从图片中精美宝石和耐火材料的联系设问,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学习了氧化铝。然后在讲到氢氧化铝时,先引导学生设计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案,并通过实验现象的不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接下来让学生将化学知识回归生活,再次回想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运用。总体来说本节课内容量大,深度广,学生在掌握上有一定难度。所以以后上课时语言还要精炼和简洁及慢些,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以后教学中更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六、魅力展示 本节课符合当前化学教学理念,符合“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本节课中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充分思考;解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主动探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从容学习;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更多的关注生活。课堂上所提问题具有较大开放性,比如在实验制取氢氧化铝时同一方案不同小组出现不同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不同现象分析原因,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形成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 好课堂氛围。。

实验十八 复方氢氧化铝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八 复方氢氧化铝片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络合滴定法测定复方氢氧化铝片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2、熟悉复方制剂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组分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氧化铝的测定 +3Al 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位时的最低pH 为4.2,而+2Mg 乙二胺四乙酸二 钠配位时的最低pH 为9.7,故在pH6.0的缓冲液中,只有+3Al 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位化合物,而+2Mg 无干扰。 +--++??→?+H AlY Y H Al pH 20 .6223 +-+-+→+H ZnY Zn Y H 22222 二甲苯酚橙络合物二甲苯酚橙-→++Zn Zn 2 (黄色) (红色)(终点) 计算公式: W W F V V T ?= 滴定液)(每片含量-0 2、氧化镁的测定 加热煮沸氢氧化铝和三硅酸镁的水溶液,和使其与盐酸反应生成三氧化铝和氧化镁,在pH6.2左右时,铝盐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析出,过滤除去后,调节pH 为10左右,加三乙醇胺作掩蔽剂,掩蔽剂剩余少量铝盐,则可消除铝盐干扰。 +--++→+H MgIn HIn M 22g 滴定前: (纯蓝色)(酒红色) +--++??→?+H MgY Y H Mg PH 2210 222终点前: - ---+→+22222H I n M g Y M g I n Y H 终点后: (酒红色) (纯蓝色)(终点) 计算公式: W W F T V ???=每片含量

三、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g W 7824.4=氧化镁 g 4782.0=W L ml C ETDA /055.0= 样品 )样(g W )(ml V EDTA 片) 含量(/g 片)平均含量(/g )相对平均偏差(% 1 0.4817 10.80 0.024 0.0235 2.12% 2 0.4743 10.70 0.023 g W W F T V 024.04782.04817 .01005.010055.010015.280.10133 3 -=???? ??=???=含量样品 g W W F T V 023.04782.04743 .01005.010055.010015.270.10233 3 -=??????=???=含量样品 %12.2%1000235 .00005 .01 =?= -= ∑=x n x x n i i 相对平均偏差 g W 8610.4=氧化铝 g W 4861.0= ml V 10.280= L ml C zn /0572.0= 样品 )样(g W )(ml V zn 片)含量(/g 片)平均含量(/g )相对平均偏差(% 1 0.1240 13.30 0.163 0.1685 0.296% 2 0.1230 13.50 0.162 g W W F V V T 169.01240 .04861.01005.0100572.030.13-10.2810549.2133 3 0=??????=?-=-)(滴定液)(含量样品 g W W F V V T 168.01230 .04861.01005.0100572.050.13-10.2810549.2233 3 -0=??????=?-=)(滴定液)(含量样品

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中第三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章内容编排体系。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六个方程式、两个实验、一个“学与问”、一个资料卡片来介绍了几种铝的重要化合物。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分析。 此次课针对的学生是高中初入学,刚刚学习完化学1(必修)中的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已初步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探究心理,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学习了分类法,能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学习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有关性质;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初步知识,并且了解金属铝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在教学中应多加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这节《铝的重要化合物》内容里并无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也较少,所以,考虑将课的重点放到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的探究上,从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对氢氧化铝的酸性的强烈好奇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分析。 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 教学设计 1.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铝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二个框题,铝的化合物性质独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点多,反应多,图像多,涉及到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也多。学习金属化合物性质就要与金属活动顺序表联系起来,通过Al2O3和Al(OH)3的两性概念的形成,可以加深学生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提高知识的理解层次。因此本节课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加深又是对今后所学知识的铺垫,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铝学生并不陌生,生活中有很多铝和铝合金制品,初中已学内容“铝合金应用、铝与氧气、盐酸的反应”,高中必修1铝单质内容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理论平台,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具备一定的氧化还原理论水平和通过一定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颜色变化等进行物质鉴别的能力,也为探究式学习形成清晰思路提供了可能。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分析铝的氧化物的两性,铝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两性 ②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升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深度。 (2)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相应结论的过程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升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知深度,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合作以及大胆置疑,勇于实践的科学探索精神。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2)教学难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铝及其化合物的转换关系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试管、长胶头滴管、Al2(SO4)3(溶液)、NaOH(溶液)、盐酸、氨水、铝片 5.课型:新授课 6.课时安排:1课时 7.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实验,对照讨论,归纳,总结 8、教学过程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新课导入】 氧化铝是一种高硬度的化合物,熔点为2 054℃,沸点为2 980℃,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刚玉(corundum)的主要成分是α-氧化铝,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是含少量不同金属氧化物的优质刚玉。一般红宝石因含有少量铬元素而显红色,蓝宝石则因含少量铁和钛元素而显蓝色。 明矾(alum)是一种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剂。 明矾溶于水后发生电离: KAl(SO4)2===K++Al3++2SO2-4 电离出的Al3+和水反应生成Al(OH)3胶体 Al3++3H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使之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由于铝在体内积累对人类健康有害,因此目前用于饮用水净化的含铝的净水剂已逐步被含铁的净水剂所取代。 【教材讲解】 一、复习回顾:回忆氧化钠(Na2O)的化学性质。 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Na2O 和Al2O3都是金属氧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完全相同呢? 二、新课教学 展示氧化铝样品,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归纳整理并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坚硬。难溶于水,熔点高(俗名刚玉)。 用途:保护膜、耐火材料 实验探究:取一小块铝片分别放入盛有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刚把铝片放入溶液中时,没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后,生成气泡的速率加快,请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整理:这是因为开始时是表面的氧化铝先与酸和碱反应,然后才是铝和溶液反应。通过这个实验说明氧化铝既能与酸又能与强碱反应,与一般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不同。 学与练: ①写出氧化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②对比氧化钠与氧化铝的性质,找出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归纳整理并板书: (2)化学性质:氧化铝的两性 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Al2O3+6H+=2Al3++3H2O) 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2AlO2-+H2O) 与Na2O的化学性质比较: ①Na2O能与水、CO2反应,Al2O3不能; ②Na2O 、Al2O3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的通性),Al2O3又能与强碱反应(Al2O3的特性)。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课本第58页实验3-7,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及物质的溶解性分析生成的白色沉淀的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归纳整理并板书: 2.氢氧化铝 (1)制备:化学方程式: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教材第58页实验3-8,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铝的性质

氢氧化铝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氢氧化铝的性质,实验室制法 2、了解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知道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3、通过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逻辑思维方法和观察能力 4、知道明矾的净水原理 二、重点、难点 1、知道氢氧化铝的性质 2、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偏铝酸钠与盐酸二反应的过程及其图像分析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 2、教师:课本知识以外,准备有关氢氧化铝图像的问题,以及有关净水剂的内容 3、学生:查找有关氢氧化铝的性质、用途 四、教学过程

实 验室制 Al(OH)3实验:在实验1的基础上继 续滴加氨水,观察现象。 提问:实验室如何制 Al(OH)3? 现象: 沉淀不溶解 得出结论: Al(OH)3只溶于强碱,不溶于弱碱,可 用可溶性铝盐溶液跟碱(一般用弱碱, 例如氨水)反应制Al(OH)3 通过实 验,培养 学生的归 纳、总结 能力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转化请学生写出下列转化的方 程式 (1)Al3+ + 3OH- = Al(OH)3↓ (2)Al(OH)3 + OH-= AlO2- + 2H2O (3)Al3+ + 4OH- = AlO2- + 2H2O (4)AlO2- + H+ + H2O = Al(OH)3↓ (5)Al(OH)3 + 3H+ = Al3+ + 3H2O (6)AlO2- + 4H+ = Al3+ + 2H2O 培养分析 对比能力 和归纳总 结能力。 引入实验探究用图像表示三者的转化关 系,实验操作基本图像离子 方程式。 分组实验 1.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 到AlCl3溶液中,直至过量。 2.将AlCl3溶液逐滴滴入到 NaOH溶液中,直至过量。 3.将盐酸逐滴滴入到 NaAlO2溶液中,直至过量。 4.将NaAlO2溶液逐滴滴入 到盐酸中,直至过量 现象 1、先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当NaOH过 量时沉淀消失。 Al3+ + 3OH- = Al(OH)3↓ Al(OH)3 + OH- = AlO2- + 2H2O 2、先产生沉淀,振荡后消失,当AlCl3 过量时,产生的沉淀不再消失。 4OH- + Al3+ = AlO2- + 2H2O 3AlO2- + 6H2O + Al3+ = 4Al(OH)3↓ 3、先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当HCl过量 时沉淀消失。 AlO2- + H+ + H2O = Al(OH)3↓ Al(OH)3 + 3H+ = Al3+ + 3H2O 学会用实 验解决问 题的方 法。通过 实验,用 分析对比 的方法认 识到量变 到质变的 辩证唯物 主义观点

时铝的重要化合物优秀教案

第三章《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第二课时《铝地重要化合物》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铝地氧化物地两性,掌握铝地氢氧化物地制备及性质,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地科学”地认识,增强学生地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2)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发挥学生地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务实求真地学习品质. (3)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地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地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地兴趣. 教学重点 氢氧化铝地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1、氧化铝地两性概念地建立 2、氢氧化铝地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 二、铝地氧化物 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难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 [思考]:氧化铝难溶于水,能溶于酸吗?铝单质表层有致密地氧化膜,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这说明什么? 2.化学性质: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 [板书]: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酸性条件下生成Al3+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碱性条件下生成AlO2- [思考]:离子反应方程式该如何书写呢? 一、铝地氢氧化物 1.氢氧化铝地制备 [分组讨论]

可选择实验药品:硫酸铝溶液、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确定实验方案]:⑴硫酸铝溶液、氨水 ⑵硫酸铝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引导分析]: ①氢氧化铝地制备方法:用硫酸铝和氨水 ②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 化学方程式:Al 2(SO 4)3 + 6 NH 3?H 2O = 2 Al(OH)3↓+3 (NH 4)2SO 4 Al 2(SO 4)3 + 6NaOH = 2Al(OH)3↓ + 3Na 2SO 4 Al(OH)3 + NaOH == NaAlO 2 + 2H 2O 2.氢氧化铝地性质 [实验探究]:取少量氢氧化铝沉淀,滴加盐酸 [观察现象]:沉淀溶解 化学方程式:Al(OH)3 + 3HCl == AlCl 3 + 3H 2O [板书]: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发生反应地金属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 [小结]: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练习]: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地是( c ) ①NaHCO 3 ②Al ③Al 2O 3 ④ Al(OH)3⑤AlCl 3 ⑥CuO A 、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 D.全部 [小结]:引出“铝三角”关系图 [用途]:由图片引入氢氧化铝在日常生活中地用途. ⑴用作胃药,可中和胃酸. Al Al 2O 3 Al(OH)3 AlO 2- Al 3+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本节内容是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铝相关知识的一部分,属于元素与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是学生了解多彩世界、体会化学魅力的主要途径;他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本节包括钠、铝、铁的重要化合物三部分,是本书第一章——“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念的生动体现,是第二章“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具体应用,同时也为必修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理论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2018年的高考理综第7题中就有氢氧化铝用途的考察。 2.设计理念 化学是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不会运用科学思维进行分析思考,学习方法上习惯于死记硬背,实验探究的能力更是薄弱。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基于STSE教学思想,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运用化学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欲望;充分运用分组合作实验探究,层层推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建立从生活走向化学,再由化学回馈社会的理念。 3. 教学目标 ①了解Al 2O 3 、Al(OH) 3 的物理性质,掌握Al 2 O 3 、Al(OH) 3 的化学性质,从而 理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建构两性化合物的核心概念,为形成中学生化学元素观打下基础。 ②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掌握Al(OH) 3 的化学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Al 2O 3 、Al(OH) 3 的用途,通过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 意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将单一的化学知识,延伸外扩到实际生活的能力。 4.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Al 2O 3 、Al(OH) 3 的化学性质、以及对两性物质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Al(OH) 3的制取和Al(OH) 3 两性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设计说明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设计 中学化学组微微 一、设计依据 (1)考纲分析: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较多,如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鉴别与推断题量出现;此外,一定的定量计算也常出现,解这类题的关键是铝元素的两性,而氢氧化铝两性的理解更是难点,如何设计让学生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就尤为重要。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的部分容,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铝元素的两性是铝及其化合物的教学难点,本节容是以铝、氧化铝的两性为指导,小组探究学习氢氧化铝的两性,并通过探究过程总结实验室制备Al(OH)3的方法。将教材中Al(OH)3的两性提炼出来,没有按照以往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思路进行学习,而是重点研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整合教材。将教材中 Al(OH)3的用途作为课堂情境导入设疑,铝、氧化铝的两性作为复习容对比学习,在实验探究氢氧化铝两性的过程中总结制备方法,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深入的分析氢氧化铝的两性。 (3)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在上一节学过铝单质、氧化铝的性质后,学生对Al2O3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有一定认识。这节课将对铝的氢氧化物的性质进行探究学习。学生了解Al、Al2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性质,会书写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对于学习Al(OH)3的两性有指导作用。学生对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一定认识,了解离子反应能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本节课从Al(OH)3电离的角度去分析Al(OH)3的两性提供前提。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这之前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为这一节探究实验提供了条件。 (4)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组探究实验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并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小组分工,课上小组探究实验,小组交流讨论,组成员互帮互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教学内容分析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中第三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章内容编排体系。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六个方程式、两个实验、一个“学与问”、一个资料卡片来介绍了几种铝的重要化合物。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分析。 此次课针对的学生是高中初入学,刚刚学习完化学1(必修)中的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已初步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探究心理,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学习了分类法,能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学习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有关性

质;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初步知识,并且了解金属铝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在教学中应多加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这节《铝的重要化合物》内容里并无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也较少,所以,考虑将课的重点放到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的探究上,从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对氢氧化铝的酸性的强烈好奇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分析。 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和课标中的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 3.掌握氧化铝的两性。 4.思考铝离子的实验室鉴定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判断两性化合物的方法,并运用到设计实验中去。 2.通过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的方法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使学生学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化学科学素养是指人认识和处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抽象与化学相关的事物本质的悟性和潜能,是化学观念、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化学思维、化学思想、化学能力、化学品质的和谐统一。它包括化学意识、创造能力、思维品质、化学语言四个层面。 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化学逻辑思维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学生根据化学概念、原理和化学事实,运用判断、推理等思 维形式来反映化学事物、化学规律的思维活动。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对化学概念和理论、化学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和推理、猜想、假设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中第三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章内容编排体系。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技能的储备;高一初步学习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归类,结合初中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学生对Al 2O 3 等金 属氧化物的性质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碱的性质的理解更完整。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交流与类推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一方面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Al 2O 3 、Al(OH) 3 的主要物理性质; (2)理解Al(OH) 3 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 (3)认识Al 2O 3 、Al(OH) 3 的两性,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 (2)通过Al(OH) 3的制备探究其两性,根据Al(OH) 3 与Al 2 O 3 的关系类推至Al 2 O 3 的两性,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Al 2O 3 、Al(OH) 3 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通过对Al 2O 3 、Al(OH) 3 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 规律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Al 2O 3 、Al(OH) 3 的两性 四、教学难点:Al(OH) 3 的制备及两性探究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引导,讲述法,讨论法 六、教具准备: 试剂:0.5 mol/L Al 2(SO 4 ) 3 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盐酸 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七、教学过程:

氢氧化铝的制备实验导学案

§1.2 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 氢氧化铝的制备氢氧化铝的性质第课时 年级:高一科目:化学课型:新课(实验课)主备人:张志伟时间: 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氢氧化铝的两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总结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氢氧化铝的两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氢氧化铝的两性 2.难点:金属铝与碱的反应 学习用具: 实验仪器试管架试管滴瓶试剂瓶 实验药品盐酸NaOH 氨水 学习过程 一、教师讲解: (一)提问学生实验目的,实验所需仪器药品,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制备氢氧化铝同时探究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1. 氢氧化铝的制备 1)取两支试管,编号○1和○2,分别向其中加1mL 0.1mol/LAl2(SO4)3溶液 2)向○1中慢慢滴加0.6mol/LNaOH溶液,观察现象,并记录 3)继续向○1中滴加NaOH溶液,观察现象,直到沉淀物不再增加 4)继续向○1中滴加NaOH溶液,观察现象,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5) 向○2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现象,并记录 6)继续向○2中滴加氨水,观察现象,直到沉淀物不再增加 7)继续向○2中滴加氨水,观察现象,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2. 氢氧化铝的两性 1)将试管○2静置后,倒去上层清液,然后将其中的沉淀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2)向一支试管中滴加2mol/L盐酸,边加边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3)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0.6mo/L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不要将试管里所滴加溶液混淆,以免得出错误实验结果。 二、学生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边做边学、随时记录。 三、仪器整理 实验完毕,清理实验台。 四、课后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识记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硫酸铝与强碱氢氧化钠、与弱碱氨水的反应方程式,识记氢氧化铝的性质,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 五、安全教育 进入实验室一定要遵守实验守则,不要大声喧哗,实验操作是要按规定方式进行,以免发生危险事故

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二课时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其中回顾了钠、铝相关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本节课采用了实验辅助教学以及讲与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氧化铝的性质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的学习,由于氧化铝具有特殊的两性性质,所以为学好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打好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后,能较好地掌握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的知识及了解其相关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掌握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2)掌握氢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熟悉氢氧化铝的热不稳定性,掌握氢氧化铝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能够用化学语言准确描述实验现象,提高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探究氢氧化铝具有酸性和碱性的性质,初步学会理论、实验相结合。 (3)通过分析相关生活用途,由生活引入理论,初步掌握理论、生活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体验科学知识的获得和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体会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学习氢氧化铝的性质与用途,体验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三、学生一般情况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单质铝及其氧化物都能与酸和强碱反应的知识,知道了铝及其氧化物具有两性的性质,所以学生对两性的概念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降低了学生在本节课里学习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的难度。又因为学生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所以为此次的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性质的探究实验打下了基础。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理论与生活相结合来进行思考的方法,因此为本节课的顺利授课创造了可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1》第57至59页 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 对于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将其进行了细化,要求关注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对铝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氧化铝与酸、碱等物质反应的情况;了解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氢氧化铝的受热分解;通过对铝的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的归纳,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关方法。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范畴。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人教版《化学1》编排了金属及其化合物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两章,其中金属及其化合物又包括金属的化学性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和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等三节。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节,教材按钠、铝、铁、铜(资料卡片中)的顺序介绍了有关金属的重要化合物,具体包括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氧化铝、氢氧化铝、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等。由于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两性,它们有着与其他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所不同的性质,所以对于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它们的性质、制备和用途,而且能在原有的学科观念(主要包括元素观、转化观、分类观、实验观和化学价值观)的基础上,对物质的转化观、分类观等形成辩证的认识。另外,教材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安排在离子反应等简单反应原理的知识之后,在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还能巩固学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2.学生分析 学生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零散地学习了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这一节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之前,又较系统地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钠的重要化合物,初步了解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为学习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结合之前钠的性质的学习,能预测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作为较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可以与酸发生反应的性质,为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学习从一个侧面提供了铺垫;学生通过前面实验的探究学习,并结合九年级化学中所了解的“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等化学反应规律,应该能够提出制备氢氧化铝的一般方案,有能力对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在过去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元素观、转化观、分类观、实验观和化学价值观等在内的学科观念,通过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制备和用途的学习,特别是对它们两性的认识,能够在巩固学生原有学科观念的同时,使他们对物质的转化观、分类观等形成辩证的认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