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用便携式雏鸡雌雄诊断器(最新整理)

农用便携式雏鸡雌雄诊断器(最新整理)

农用便携式雏鸡雌雄诊断器(最新整理)
农用便携式雏鸡雌雄诊断器(最新整理)

农用便携式雏鸡雌雄诊断器

【摘要】传统的人工鉴别雏鸡雌雄的方法不仅很耗费时间,而且需要专业的鉴别师进行鉴别,且鉴别准确率不高,这给养殖业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电子技术,通过对雌鸡和雄鸡声音频谱的差异来鉴别其雌雄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雏鸡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对其进行放大、滤波(选频)、整形,得到方波信号来驱动计数译码显示电路对雏鸡的雌雄进行鉴别。由于使用的分离元件较少,所以调试比较容易,基本上无需调试,且对信号进行了选频处理,因此抗干扰能力较强,鉴别效果要好于人工鉴别,能有效的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频谱分析带通滤波波形整形

前言:雏鸡的鉴别在养殖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1.商品蛋禽场仅饲养雌雏鸡,饲养雄性雏鸡的价值不大,鉴别出雏鸡雌雄可以节省禽舍,劳动力和各种饲养费用。2.鉴别出雏鸡雌雄还可以提高母雏的成活率和整齐度。公母分开饲养有利于母雏的生长发育,避免雄性雏鸡发育快、抢食而影响母雏发育。3. 为获得较高的育雏率,培育出生长发育一致和价值高的鸡群对初生的雏鸡就必须进行选择和分群工作。分群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雌雄分群。然而初生雏鸡不像刚出生的哺乳动物那样,根据外生殖器官立即辨认出雌雄,而是必须等到第二性征出现后才可辨认。传统的鉴别方法有:伴性遗传鉴别法、肛门雌雄鉴别法、器械鉴别法(使用较少)等。这些鉴别对技术性要求都比较高,一般人是不容易掌握的[1]。通过对刚出生的雌鸡和雄鸡的声音频谱分别进行分析,发现可以通过雏鸡叫声的频率来鉴别其雌雄。由于现代电子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实现对雏鸡雌雄鉴别的自动化成为可能。本项目灵活运用有源滤波器,用了很小的成本实现了雏鸡雌雄鉴别的自动化。雏鸡雌雄鉴别仪能够准确鉴别出雌鸡和雄鸡,相比人工鉴别有很大的优势。因而雏鸡雌雄鉴别仪能够提高养鸡场的生产效率,在养殖业生产中广泛地推广应用。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1.雏鸡声音的频谱

通过频谱仪对大量雏鸡的叫声观察已经知道:雌雄的叫声的频率是不同的。雄雏鸡的在4.76kHz到4.84 kHz之间,其中心频率约为4.8KH。雌雏鸡的叫声频率在5.16到5.24之间,其中心频率约为5.2k。4.84-5.16k的雏鸡较少,约占采样鸡总数的5%,此类雏鸡容易引起误判可以结合人工判别方式进行鉴别。基于分析结果,我们设计出鉴别雌雄雏鸡的仪器。

2.鉴别仪的原理框图

由于绝大部分雌雄雏鸡的音频不同,因此可采用音频鉴别方式来区分。首先将雏鸡声音信号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电压信号,再将该电压信号放大后通过二阶带通滤波器进行选频处理,滤去干扰信号,得到有用信号,然后通过施密特触发器对其进行整形处理,得到方波信号,利用所得到的方波信号触发单稳态和计数电路,同时利用单稳态控制计数译码电路,最后通过显示电路来判别雏鸡的雌雄(图1)、(图2)。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图2 系统工作方式流程图

3.单元电路设计

3.1信号采集与处理

音频采样传感器选用普通麦克风,以动圈式为主,其工作原理是:当声波作用在话筒的振膜上,使之振动时,粘接在振膜上的音圈在磁路气隙中也相应地振动,切割磁力线,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将声音信号转换位电压信号[2]。

由于麦克风得到的电压信号一般只有几毫伏甚至更小,而带通滤波器的增益有限,因此我们先对信号进行放大。这里选用高速运放做一个增益A v可调的反相放大器,A v 的范围为1-50,可令A v=20。然后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通过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原理图如图3所示:

滤波器滤波效果受电容容差,电阻阻差影响较大,因此选择较高品质因数的带通滤波器可以抵消这方面的影响[3]。

根据雌雏鸡频谱在5.16-5.24k 之间,可将滤波器的中心频率f 0设为5.2k ,带宽BW=0.3k ,由BW= f 0/Q ,可求出品质因数Q ≈17.34。为简便计算,可令C1=C2=C ,R3=R4=R,R5=2R ,然后根据f 0=1/(2RC),求出RC 乘积,再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便 可确定C1,C2,R3,R4,R5的值。为使电路稳定工作要求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的A vF <3,由Q=1/(3-A vF )可求出A vF ≈2.94<3。令Rp2=60k 可调,R6=100k ,调节Rp2使其满足:Rp1=R6/(A vF -1)[4] 。至此我们完成了放大滤波电路的设计,选取C=1500pF ,R=20.4k ,得到图4的仿真波形:

图4 滤波电路仿真波形

由图4可看出中心频率约为5.19k ,且在截止频率5.05k 和5.35k 的衰减>10dB,因

此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3.2整形控制电路

延迟时间约为0.05秒。由3脚输出分别控制译码电路的BI,再经反相器接计数电路的CR 端。

3.3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该单元电路由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组成,计数部分采用双十进制计数器CD4518,EN端口下降沿脉冲计数,CR端口和译码电路BI端口受单稳态电路控制。其中CR高电平清零,BI 低电平消隐。

当计数至250小于270时,绿色发光二极管发光,用以判别是否雌鸡,当计数超过270时红绿发光二极管都发光,系统可能出现故障,需重新再测。

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

声音信号由传感器输入,经放大、滤波、整形后输出方波信号,该方波信号一部分用于下降沿脉冲计数,一部分用于单稳态的触发信号,由555构成的不可重复单稳态电路延迟时间约为0.05s,即当方波信号的第一个下降沿脉冲来时触发单稳态,在0.05s的高电平期间,计数译码电路同时工作,若以5.1kHz信号输入,则在0.05s期间约可计数255,此时通过与门接在计数器输出端的绿色发光二极管发光,当单稳态时间结束时,CR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清零,BI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消隐,当方波信号的下降沿再次触发单稳态时,电路重复上述过程。

如果所加信号频率低于5k,即可能为雄鸡声音信号,其衰减幅度较大,无法通过施密特整形为方波信号,即使声音信号幅度较大,产生的方波信号在单稳态期间也无法计数达到250以上,因此绿色发光二极管也不会发光。

图7中红色发光二极管用于系统故障检测,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主要有器件的损坏导致单稳态时间过长,或是当单稳态结束时,计数脉冲的下降沿刚好到来,系统将继续计数。如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红色发光二极管将发光。

5.实验分析

为检测系统的稳定性与准确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①对放大滤波电路的选频特性检测:

在养鸡厂随机抽取若30只刚孵化一天的雏鸡,健康状况良好,分别对每只雏鸡的声音信号通过传感器,放大滤波电路进行处理,再通过数字示波器进行位图存储。图8(a),(b)分别为其中两只雏鸡声音信号的位图存储波形。由图8(a)可以看出其频率大于5K,约为5.17k左右,初步可判断其为雌鸡,而图8(b)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其频率小于5k,且幅值不到一伏,说明信号衰减很大,初步可判断其为雄鸡。然后我们将这两组波形对应的雏鸡由专业鉴别师鉴别,与初步判断结果一致。

(a)雌雏鸡声音放大滤波后截图

(b)雄雏鸡声音放大滤波后截图

图8

②对系统判别准确性与稳定性检测:

抽取30只已由专业鉴别师鉴别出雌雄的雏鸡并标记出来。15只雌鸡分别标记为:a,b,c,d,e,f,g,h,I,j,k,l,m,n,o;15只雄鸡标记为:A,B,C,D,E,F,G,H,I,J,K,L,M,N,O。

将雏鸡雌雄鉴别器放在一个安静的房间中,依次取出30只雏鸡放到鉴别仪的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其叫声信号马上就被采集到。按照编号顺序,依次观察鉴别的情况并记录如下表1:

编号绿灯红灯判别结果编号绿灯红灯判别结果

a10雌A00雄

b10雌B00雄

c10雌C00雄

d10雌D00雄

e10雌E00雄

f10雌F10待定

g10雌G00雄

h10雌H00雄

i10雌I00雄

j10雌J00雄

k00待定K00雄l10雌L00雄

m10雌M00雄

n10雌N10待定

o10雌O00雄

注:“1”表示亮,“0”表示不亮;

表1

从实验数据来看雌雏鸡分辨率93.33%,雄雏鸡分辨率为86.6%,基本与鉴别师鉴别结果一致,且系统稳定性较好。表1中有三组数据与鉴别师鉴别结果不一致,可能其声音频率在4.84-5.16之间,需结合其他人工鉴别方法进行区分。从整体鉴别结果来看,其鉴别的准确率较高,实用价值高,成本低,便于推广。

参考文献:

[1]《农村养殖技术》.2008年第15期. 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2]《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Miroslav D.Lutovac,Dejan V.Tosic,Brian L.Evans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3]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陈大钦、张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沙门氏菌诊断与治疗

沙门氏菌病 临床上沙门氏菌多感染雏鸡、产蛋鸡、乌鸡、 信鸽、肉鸽等,下面仅针对一例肉鸡沙门氏菌感 染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防治措施等做下分析。 1主述 山东某养殖户饲养8000只13 日龄肉 雏鸡,大群出现采食量逐渐下降,发病鸡只表现 为精神萎靡,羽毛蓬松杂乱,食欲不振或废绝,闭 目。体温明显升高,饥渴,排黄绿色和白色稀粪,水样下痢.沾污肛门周围羽毛,鸡群发病率约10%,每日死亡30只左右,呈递增趋势,遂来笔 者处救治。 2剖检症状 心脏、气管、肺脏、肌胃、肝脏、盲肠有好多针 尖大白色结节,气囊稍有混浊,脾、肾肿大,盲肠内有黄白色干酪物。直肠内有白色稀便等。 3实验室诊断 3.1培养特性鉴定 将分离菌接种于营养肉汤、普通平板、血平 板和麦康凯平板,置普通温箱和烛缸中,37℃培 养24小时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和菌落形态。 发现在有氧和厌氧的培养条件下,分离菌所接的 营养肉汤都均匀混浊,试管底部有少许白色沉 淀,振摇后呈螺旋状上升;普通平板上均长出半 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带绿色荧光的圆形菌落;血平板上菌长出灰白色、直径为1~2 毫米、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且 细菌生长部位的血平板呈黑色:麦康凯平板上均 长出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带稍许绿色荧光的圆形菌落。 3.2药敏试验 按常规药敏纸片试验法,将分离菌营养肉汤 培养物涂布于血平板,选取几种常用药物的药敏 试纸片贴于所涂血平板,置37℃培养24小时后观 察试验结果。其中高度敏感:氟苯尼考、丁胺卡那 霉素、头孢哌酮;中度敏感:头孢类;低度敏感:红霉素、四环素。 4诊断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将从该病死鸡分离到的 细菌鉴定为沙门氏菌。 5治疗方案 5.1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方法,可通过消毒来 控制此病。

单片机鸡雏恒温孵化器设计方案 课设

辽宁工业大学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鸡雏恒温孵化器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时间:2018.07.04-2018.07.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

摘要 随着电究所子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集成电路不断更新、发展,温度是工业生产和自动控制中最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常需对温度进行检测和监控。采用单片机进行温度检测、数值显示和数据的存储,效率高,性能稳定,还可以实现实时控制等技术要求,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单片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很多的电子产品中也用到了温度检测和温度控制。随着温度控制器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多样,各种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温度控制器应运而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鸡雏恒温孵化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设计所介绍的鸡雏恒温孵化器,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液晶LCD1602实现温度显示。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LCD液晶屏;恒温

目录第1章绪论1 1.1恒温控制系统简况1 1.2本文研究内容1 第2章 CPU最小系统设计2 2.1恒温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 2.2CPU的选择2 2.389C51单片机3 2.3.1 AT89C51主要特性3 2.3.2 89C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3 2.3.3 89C51单片机引脚功能3 2.4数据存储器扩展4 2.5复位电路设计6 2.6时钟电路设计7 2.7CPU最小系统图7 第3章 CPU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9 3.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9 3.2温度检测接口电路A/D转换器选择10 3.3人机对话接口电路设计11 3.3.1 显示接口电路设计11 3.3.2 简易式键盘接口电路设计12 3.4报警与控制电路14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15 4.1系统主程序设计15 4.2温度控制部分程序设计16 4.3键盘部分程序设计16 4.4温度显示子程序设计17 4.5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18 第5章单片机程序19 第6章课程设计总结24

【知识】分辨刚出壳小鸡小鸭公母

一、正确的翻肛手法 雌雄鉴别的关键首先在于掌握正确的翻肛手法。既要迅速地翻开肛门,又要使位置正确。 (一)正确的翻肛手法 1 抓雏、握雏:常用的方法有夹握法和团握法两种。 2 排粪、翻肛:排粪时,左拇指轻压腹部左侧髂骨下缘,借雏鸡呼吸将粪便排入粪缸中,左拇指沿从前排粪的位置移至肛门的左侧,左食指弯曲于雏鸡背侧,与此同时右食指放在拇指沿直线上顶推,接着往下拉到肛门处收拢,左拇指也往里收拢,三指在肛门处会合形成一个小三角区,三指凑拢一挤,肛门即可翻开。 (二)翻肛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动作、姿势要协调自然,手指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2 翻肛时,三指关节不要弯曲,三角区宜小,不要外拉里顶。用力要适中,若用力过大,则肛门过于暴露;若用力不够,则难以翻出肛门。 3 粪要一次排干净,翻肛要一次翻好。 二、准确分辨生殖隆起的微小差异 在正确翻肛的前提下,鉴别的关键是能否准确地分辨雌雄生殖隆起的微小差异。 (一)根据生殖隆起的有无以及组织形态的差异可分为正常型和异常型两种。 1 正常型:在近肛门开口,泄殖腔下壁中央第二、三皱襞相合处有微小的白色球状突起则判为雄性,没有突起则判为雌性。 2 异常型:异常型是鉴别的难点。主要根据生殖隆起组织形态的差异,即外观感觉、光泽、弹性、充血程度、隆起前端的形态等差异来鉴别,常见容易错判的概括如表1所示。 (二)鉴别时的注意事项 1 若遇到肛门有粪便或渗出物排出时,则可用左拇指或右食指抹去,再行观察。 2 若遇到一时难以分辨的生殖隆起时,则可用二拇指或右食指触摸,并观察其弹性和充血程度,切勿多次触摸。 3 若遇到不能准确判断时,先看清生殖隆起的形态特征,然后再进行解剖观察,以总结经

一例雏鸡关节炎型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一例雏鸡关节炎型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摘要介绍一例雏鸡关节炎型沙门氏菌病的诊治过程,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内容,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恩诺沙星50 mg/kg混饮,用药3 d,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雏鸡;关节炎;沙门氏菌;诊治 1 流行病学调查 询问养殖户有关饲养管理,饲养数量,发病时间,发病率和死亡率,免疫程序及发病鸡的精神状况、食欲、粪便的颜色、治疗情况等。该鸡场6 d前开始发病,病初鸡只喜卧,随后跛行,一侧或两侧腿关节肿大。已死亡30只,并且近几天有越发严重的趋势,发病率为2%,死亡5只/d。发病后畜主应用阿莫西林、头孢噻脘、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仍有零星死亡。 2 病理剖检 在无菌条件下打开病鸡的关节腔、腹腔和胸腔,观察其组织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6个病例一侧或两侧胫关节及附近的滑液囊高度肿大,相连接的肌健发炎肿胀,关节腔内有少量透明的淡黄色或带血色的渗出液,键鞘显著水肿,囊臂增厚。 3 实验室诊断[4-6] 3.1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发病鸡肿胀关节的关节液划线接种于血培养基中,经37 ℃培养24 h后,观察菌落特征。选取可疑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中,于37 ℃培养24 h。获取分离菌的纯培养物及观察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7-8]。结果发现:①分离菌在普通营养琼脂上呈圆形、微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或灰白色、边缘整齐,直径为小于1 mm的针尖大小“露珠状”小菌落;②在麦康凯琼脂上长出无色透明,直径为1 mm的圆形小菌落;③在鲜血琼脂上不溶血;④在S.S琼脂上形成中心黑色,边缘灰白的透明小菌落; ⑤营养肉汤培养物呈均匀混浊,管底有少量沉淀物;⑥三糖铁斜面划线培养,斜面上为红色;⑦底层穿刺培养,底层多数产生H2S为黑色,少数为黄色。该研究结果与邓树轩和叶朗光关于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菌株培养特性研究结果相似[9]。 3.2 生化试验 3.2.1 糖类的分解试验。取经24 h培养的分离菌纯培养物分别接种到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蔗糖微量鉴定管,37 ℃培养24~48 h,观察并记录结

鸡雏恒温孵化器

第一章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1 课程设计目的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教学及实验基础上,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因此,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与制造出具有较复杂功能的小型单片机系统,并在实践的基本技能方面进行一次系统的训练。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单片机”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小型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独立收集资料、独立设计规定功能的单片机系统的能力;培养分析、总结及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 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进行绘图和编程。 1.3 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 熟悉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及电子线路CAD工具软件。 1.4 课程设计要求 按课程设计指导书提供的课题,根据第二章给出的基本要求及参数独立完成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设计课题进行简要阐述,并说明设计任务及具体要求。 2、论述系统设计方案,并画出总体电路结构图及功能分割图。 3、能够较熟练地应用电子线路CAD工具完成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设计任务。 4、各功能模块设计说明、设计实现过程及源程序。 5、能够较熟练地应用一种编辑软件编写程序,掌握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 6、课程设计报告应内容完整、字迹工整、图表整齐规范、数据详实。 7、课程设计总结 8、字数4000左右,有系统电气原理图。

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 第3章课程设计的考核 3.1 课程设计的考核要求 课程设计采用五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分制。 最后成绩依据课程设计论文及平时成绩决定,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20%。 3.2 课程性质与学分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的课程性质:考查 学分:2分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车丽坚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 的总称,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存在于世界各地,对禽类危害较大。 1 流行特点 1.1 鸡白痢 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 1.2 鸡伤寒 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鸡,无季节性,但以春、冬季多发,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水平传播。鸭、鹌鹑、野鸭等也可感染。 1.3 鸡副伤寒 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雏。 2 临床症状 2.1 鸡白痢

多见孵出的鸡苗弱雏,5~7日龄症状明显,有的无症状死亡,怕冷,聚群,两翅下垂,食欲废绝,拉白色、淡黄、淡绿色黏性稀便,粪便粘着肛周,排粪困难,呼吸困难,成年鸡产蛋量减少,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大幅下降,营养不良。 2.2 鸡伤寒 雏鸡的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成年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鸡冠萎缩、苍白,腹泻,粪便黄绿色,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 2.3 鸡副伤寒 无明显症状死亡。10日龄后则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不食,口渴,排水样粪,有的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3 病理变化 3.1 鸡白痢 一周龄以内的病雏鸡主要可见到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的病雏主要表现肝脏肿大,表面上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这时可见到腹腔内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恒温孵化器

目录 1绪论 (1)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要实现的功能 (1) 2 整体方案设计 (2) 2.1 设计思路 (2) 2.2 系统工作原理 (2) 3 系统硬件设计 (3)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 3.1.1 单片机AT89C51的基本组成及主要特性 (3) 3.1.2 复位电路设计 (4) 3.1.3 时钟电路设计 (4) 3.2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5) 3.2.1 DS18B20的内部结构和性能特点 (5) 3.2.2 DS18B20的工作原理 (7) 3.2.3 测温电路的设计 (7) 3.3 升温、降温及报警电路的设计 (7) 3.4 显示及按键电路设计 (8) 3.4.1 显示电路设计 (8) 3.4.2 按键电路设计 (10) 4 系统软件设计 (11) 4.1 系统的主程序设计 (11) 4.2 测温子程序 (12) 4.3 显示子程序 (13) 5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绪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控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年来,温度控制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化养鸡中,但鸡雏恒温孵化器的设计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鸡雏恒温孵化器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温度是工业生产和自动控制中最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控制在日常生活及工业领域应用相当广泛,很多场所在生产过程中都需对温度进行检测和监控并要求超温报警以防止发生意外。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集成电路不断更新、发展,采用单片机进行温度检测、数值显示和数据的存储,其效率高,性能稳定,还可以实现实时控制等技术要求,因而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1]。在传统的鸡雏孵化过程中,人们使用温度计来采集温度,通过人工操作加热、通风和降温设备来进行温度控制,这样不但控制精度低、实时性差,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为了避免这些缺点,需要一种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可运行性强,价格低廉,能够自动进行温度控制的鸡雏孵化器来代替繁复的人工劳动。 1.2主要研究内容及要实现的功能 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鸡雏恒温孵化器,核心是对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与控制。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的选取,人机交互部分(键盘输入部分、温度显示部分和超限报警部分)的设计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要求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基本温度的自动控制,即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加温,使温度上升;当温度上升到上限温度时,停止加温;当温度高于设定上限温度时,系统自动启动风扇降温,使温度下降;当温度下降到上限温度以下时,停止降温,系统启动升温装置是温度上升至预设定值[2]。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能调节预设置温度。 (2)通过温度反馈快速准确的实现所需的温度。

识别公母小鸡的妙法

《识别公母小鸡的妙法》 拉开小鸡的翅膀,如翅膀的羽毛(正羽)一根长一根短(即羽毛长短相间),便是母鸡;要是看到所有的羽毛基本上是一样长短的则是公鸡 最佳答案二者的泄殖腔有所不同,扒开鸡屁眼可以识别,是公鸡的直肠上有一个小点。母鸡没有,小鸭子也是一样的。我是看到来孵化场买小鸡小鸭子的人说的,是哪样的看的。只是哪检查后的小鸡小鸭子都不好了。 《4——5天的小鸡苗怎么辩别公母》 本地区出壳雏鸡雌雄鉴别准确率普遍较低,速度较慢,伤残死亡率较高,从而直接影响了孵化场和养鸡户的经济利益,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雌雄鉴别人员没有全面而牢固地掌握其操作技术要领。如果正确掌握出壳雏鸡肛门雌雄鉴别技术要领,准确率可以提高到98%以上,速度可达每小时1200只,伤残死亡率降到0.5%以下,明显地提高孵化场的经济效益。 一、正确的翻肛手法 雌雄鉴别的关键首先在于掌握正确的翻肛手法。既要迅速地翻开肛门,又要使位置正确。 (一)正确的翻肛手法 1 抓雏、握雏:常用的方法有夹握法和团握法两种。 2 排粪、翻肛:排粪时,左拇指轻压腹部左侧髂骨下缘,借雏鸡呼吸将粪便排入粪缸中, 左拇指沿从前排粪的位置移至肛门的左侧,左食指弯曲于雏鸡背侧,与此同时右食指放在拇指沿直线上顶推,接着往下拉到肛门处收拢,左拇指也往里收拢,三指在肛门处会合形成一个小三角区,三指凑拢一挤,肛门即可翻开。 (二)翻肛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动作、姿势要协调自然,手指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2 翻肛时,三指关节不要弯曲,三角区宜小,不要外拉里顶。用力要适中,若用力过大,则肛门过于暴露;若用力不够,则难以翻出肛门。 3 粪要一次排干净,翻肛要一次翻好。 二、准确分辨生殖隆起的微小差异 在正确翻肛的前提下,鉴别的关键是能否准确地分辨雌雄生殖隆起的微小差异。 (一)根据生殖隆起的有无以及组织形态的差异可分为正常型和异常型两种。 1 正常型:在近肛门开口,泄殖腔下壁中央第二、三皱襞相合处有微小的白色球状突起则判为雄性,没有突起则判为雌性。 2 异常型:异常型是鉴别的难点。主要根据生殖隆起组织形态的差异,即外观感觉、光泽、弹性、充血程度、隆起前端的形态等差异来鉴别,常见容易错判的概括如表1所示。 (二)鉴别时的注意事项

浅谈雏鸡鉴别

首先初生雏鸡不象刚出生的哺乳动物那样,根据外生殖器官立即辨认出雌雄,而是必须等到第二性征出现后才可辨认。 第二,可以节省饲料,商品蛋禽场仅饲养母雏,饲养公雏价值不大;第三,节省禽舍、劳动力和各种饲养费用; 第四,可以提高母雏的成活率和整齐度。公母分开饲养有利于母雏的生长发育,避免公雏发育快、抢食而影响母雏发育。 第五, 为获得较高的育雏率,培育出生长发育一致和生产高的鸡群 对初生雏就必须进行选择和分群工作。分群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雌雄分群,且在雏鸡鉴别过和中可以对对于瞎、瘫、残雏、畸形雏及过小、过弱的雏鸡剔出淘汰 鉴别方法 伴性遗传鉴别法 肛门雌雄鉴别法 器械鉴别法 伴性遗传鉴别法是根据初生雏鸡的毛色,长羽快慢鉴别雌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率高。目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 常用:

快慢羽鉴别法 用快羽公鸡和慢羽母鸡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公雏全部为慢羽,而母雏全部为快羽。快慢羽的区分主要由初生雏鸡翅膀上的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长短来确定。约1%的雏鸡会有一些异常特征即是用此法鉴别出错 (1)母雏:快羽,即主冀羽比副主冀羽长。 (2)公雏:慢羽,即主冀羽比副主冀羽短或等长。 羽色鉴别法 (金银羽自别法横斑羽自别法 ) 根据鸡羽毛颜色的不同来辨认 金银羽自别法:用金色羽公鸡和银色羽母鸡交配时,其子一代的公雏均为银色,母雏为金色,鉴别率就可以达到99%以上。绝大部分褐壳蛋鸡商品代都可以羽色自别雌雄。注意,用银色羽公鸡和金色羽母鸡交配,后代不能自别雌雄。 横斑(芦花)自别 1.横斑洛克(芦花鸡)羽色自别横斑洛克羽色由性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 控制,公鸡两条性染色体上各有一个B基因,比母鸡只在一条性染色体上有一个B基因影响大,所以基因型纯合的横斑公鸡羽毛中的白横斑比母鸡宽。B基因对初生雏鸡的影响是:芦花鸡的初生绒毛为黑色,头顶部有一白色小块(呈卵圆形),公雏大而不规则,母雏白斑比公雏小得多;腹部有不同程度的灰白色,身体黑色母雏比公雏深;初生母雏脚的颜色

自制单片机鸡雏恒温孵化器毕业设计论文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鸡雏恒温孵化器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时间:2011.07.04-2011.07.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

摘要 随着电究所子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集成电路不断更新、发展,温度是工业生产和自动控制中最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常需对温度进行检测和监控。采用单片机进行温度检测、数值显示和数据的存储,效率高,性能稳定,还可以实现实时控制等技术要求,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单片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很多的电子产品中也用到了温度检测和温度控制。随着温度控制器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多样,各种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温度控制器应运而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鸡雏恒温孵化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设计所介绍的鸡雏恒温孵化器,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液晶LCD1602实现温度显示。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LCD液晶屏;恒温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恒温控制系统概况 (1) 1.2本文研究内容 (1) 第2章 CPU最小系统设计 (2) 2.1恒温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 2.2CPU的选择 (2) 2.389C51单片机 (3) 2.3.1 AT89C51主要特性 (3) 2.3.2 89C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3) 2.3.3 89C51单片机引脚功能 (3) 2.4数据存储器扩展 (4) 2.5复位电路设计 (7) 2.6时钟电路设计 (7) 2.7CPU最小系统图 (8) 第3章 CPU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 (9) 3.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9) 3.2温度检测接口电路A/D转换器选择 (10) 3.3人机对话接口电路设计 (11) 3.3.1 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11) 3.3.2 简易式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12) 3.4报警与控制电路 (14)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15) 4.1系统主程序设计 (15) 4.2温度控制部分程序设计 (16) 4.3键盘部分程序设计 (17) 4.4温度显示子程序设计 (17) 4.5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19) 第5章单片机程序 (20)

农用便携式雏鸡雌雄诊断器

农用便携式雏鸡雌雄诊断器
【摘要】传统的人工鉴别雏鸡雌雄的方法不仅很耗费时间,而且需要专业的鉴别师进行鉴
别,且鉴别准确率不高,这给养殖业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电子技 术, 通过对雌鸡和雄鸡声音频谱的差异来鉴别其雌雄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雏鸡声音 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对其进行放大、滤波(选频) 、整形,得到方波信号来驱动计数译码显 示电路对雏鸡的雌雄进行鉴别。由于使用的分离元件较少,所以调试比较容易,基本上无需 调试,且对信号进行了选频处理,因此抗干扰能力较强,鉴别效果要好于人工鉴别,能有效 的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频谱分析
带通滤波
波形整形
前言:雏鸡的鉴别在养殖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1.商品蛋禽场仅饲养雌雏鸡,饲养雄性雏
鸡的价值不大,鉴别出雏鸡雌雄可以节省禽舍,劳动力和各种饲养费用。2.鉴别出雏鸡雌雄 还可以提高母雏的成活率和整齐度。 公母分开饲养有利于母雏的生长发育, 避免雄性雏鸡发 育快、抢食而影响母雏发育。3. 为获得较高的育雏率,培育出生长发育一致和价值高的鸡群 对初生的雏鸡就必须进行选择和分群工作。 分群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雌雄分群。 然而初生雏 鸡不像刚出生的哺乳动物那样, 根据外生殖器官立即辨认出雌雄, 而是必须等到第二性征出 现后才可辨认。传统的鉴别方法有:伴性遗传鉴别法、肛门雌雄鉴别法、器械鉴别法(使用 较少)等。这些鉴别对技术性要求都比较高,一般人是不容易掌握的[1]。通过对刚出生的雌 鸡和雄鸡的声音频谱分别进行分析, 发现可以通过雏鸡叫声的频率来鉴别其雌雄。 由于现代 电子硬件技术的发展, 使得实现对雏鸡雌雄鉴别的自动化成为可能。 本项目灵活运用有源滤 波器, 用了很小的成本实现了雏鸡雌雄鉴别的自动化。 雏鸡雌雄鉴别仪能够准确鉴别出雌鸡 和雄鸡,相比人工鉴别有很大的优势。因而雏鸡雌雄鉴别仪能够提高养鸡场的生产效率,在 养殖业生产中广泛地推广应用。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1.雏鸡声音的频谱
通过频谱仪对大量雏鸡的叫声观察已经知道: 雌雄的叫声的频率是不同的。 雄雏鸡的在 4.76kHz 到 4.84 kHz 之间,其中心频率约为 4.8KH。雌雏鸡的叫声频率在 5.16 到 5.24 之间,其中心频率约为 5.2k。4.84-5.16k 的雏鸡较少,约占采样鸡总数的 5%,此类雏鸡 容易引起误判可以结合人工判别方式进行鉴别。 基于分析结果, 我们设计出鉴别雌雄雏鸡的 仪器。
2.鉴别仪的原理框图
由于绝大部分雌雄雏鸡的音频不同, 因此可采用音频鉴别方式来区分。 首先将雏鸡声音 信号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电压信号,再将该电压信号放大后通过二阶带通滤波器进行选频处 理,滤去干扰信号,得到有用信号,然后通过施密特触发器对其进行整形处理,得到方波信 号,利用所得到的方波信号触发单稳态和计数电路,同时利用单稳态控制计数译码电路,最 后通过显示电路来判别雏鸡的雌雄(图 1)、(图 2)。
1

鸡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鸡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近期很多网友进了鸡,然而不容忽视的开口药。那么开口药主要是防治什么呢?沙门氏菌是我们养鸡朋友首当其冲需要防治的,无论是养蛋鸡还是肉鸡,那么沙门氏菌在兽药市场上很多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目前并没有有效的免疫方案,可通过种蛋用卫可消毒来控制此病。那么我们养鸡人将如何面对不能控制种蛋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种的一种沙门氏菌 所引起的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成为禽伤寒本病主要经卵传递,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亦可感染,周的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

1、鸡白痢 表现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翅下垂缩头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 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而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囊症状,同时腹泻排稀薄如白色浆糊状粪便,致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出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死亡率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七十,个别鸡会出现关节炎,瘸摊现象。 病理变化:一周以内的病雏鸡可以看见脐环愈合不良,一周以上肝脏会出现肿大、在肝脏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会出现黄色结节;心脏有灰白色肉芽肿;有时盲肠还会出现柱状“肠心”。另外,病鸡可能还会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的现象。 2、禽伤寒 潜伏期一般为4-5 天。本病常发生于中鸡、成年鸡和火鸡。在年龄较大的鸡和成年鸡,急性经过者突然停食、精神萎顿、排黄绿色稀粪、羽毛松乱、冠和肉髯苍白而皱缩。体温上升1 -3 ℃,病鸡可迅速死亡,

但通常在5-10 天死亡。病死率在雏鸡与成年鸡都有差异,一般为10-50% 或更高些。雏鸡和雏鸭发病时,其症状与鸡白痢相似。 病理变化:最急性病例大多无明显病变或很轻微。急性发病雏鸡最常见是肝脏肿大成铜绿色,有栗粒大灰白色或浅黄色坏死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脾肿大并常有坏死灶心包积液有时会出现粘联,肺脏和肌胃也会出现灰白色坏死灶。 3、禽副伤寒 表现嗜眠呆立、垂头闭眼、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显著厌食、饮水增加、水样下痢、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靠近热源处或相互拥挤,病程约1-4 天。雏鸭感染本病常见颤抖、喘息及眼睑肿胀等症状,常猝然 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称。雏鸡一般出壳感染后数天发病死亡。 病理变化: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表面散布点状或条纹状出血或灰白色坏死灶,肺部坏死胆囊肿大,脾脏肿大表面有斑点坏死灶,心包炎气囊炎,鼻窦炎,肠炎,盲肠出现栓子样病理变化。

雏鸡沙门氏菌病的控制

雏鸡沙门氏菌病的控制 幼雏鸡沙门氏菌是通过种蛋或孵化等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多发和常发传染病,该病在目前南方某些地区的幼雏中有加重的趋势。个别养殖户的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以上。在目前鸡价行情看好的今日,又给养鸡业埋下了什么隐患呢? 幼雏鸡沙门氏菌病临床症状表现 本病常发生在雏鸡出壳后2天~3天,目前这种死亡现象延迟到了4日龄后,病雏鸡精神委顿,缩头颈,闭眼昏睡,绒毛松乱,初期病鸡仅表现食欲减少,继而不食;腹泻,排白色稀浆样粪便,有糊堵肛门现象;严重者因呼吸困难或急性败血症而死亡。8日龄~12日龄期间死亡率最高。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羽毛干燥,松乱。种雏鸡在成年后带菌较多,未经药物处理鸡白痢阳性率高,可达30%。此种蛋孵化的雏鸡容易发生鸡白痢。育成鸡发病时精神不振,拉稀死亡。成年蛋鸡和蛋种鸡发病,消瘦,排绿色或白色稀粪,产蛋率下降或个别鸡产蛋停止,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降低,个别鸡突然死亡。 一、幼雏鸡沙门氏菌病剖检变化 1、沙门氏菌病死雏鸡:皮肤干燥,鸡爪干瘪,肝脏略肿,且有白色针尖大小坏死点;脾脏肿大,小肠、直肠有出血点,卵黄吸收不良,肛门上粘有粪便,个别鸡肾肿大。 2、沙门氏菌病死成年鸡:肝脏肿大,有的破裂,有白色的坏死点,脾脏肿大,肝脏破裂,鸡出现腹腔积血,卵巢萎缩,变形,有时发生腹膜炎和心包炎。 二、幼雏鸡沙门氏菌病实验室诊断 取病料接种培养,对分离细菌进行形态学鉴定,通过生化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手段确诊所分离细菌为沙门氏菌。 三、幼雏鸡沙门氏菌病综合性防治措施 1、净化种鸡群本病传染源主要为病鸡和带菌鸡,传播途径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带菌公鸡可通过精液将病原传给母鸡,因此公鸡的沙门氏菌净化尤为重要。出壳雏鸡用敏感药物预防性加药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淘汰阳性鸡,公鸡每次要全部检疫。 2、对种蛋进行严格的熏蒸消毒加强育雏期卫生,定期对环境及各种育雏器械进行消毒,以便杀灭环境中的细菌。 3、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如饲养密度大、长途高温或低温运雏,通风不良,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等情况下,都可诱发该病。应减少应激因素,在饮水中添加足量电解多维。

鸡雏恒温孵化器设计

鸡雏恒温孵化器设计 摘要 随着电究所子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集成电路不断更新、发展,温度是工业生产和自动控制中最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常需对温度进行检测和监控。采用单片机进行温度检测、数值显示和数据的存储,效率高,性能稳定,还可以实现实时控制等技术要求,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单片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很多的电子产品中也用到了温度检测和温度控制。随着温度控制器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多样,各种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温度控制器应运而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鸡雏恒温孵化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设计所介绍的鸡雏恒温孵化器,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液晶LCD1602实现温度显示。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LCD液晶屏;恒温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恒温控制系统概况 (1) 1.2本文研究内容 (1) 第2章 CPU最小系统设计 (2) 2.1恒温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 2.2CPU的选择 (2) 2.389C51单片机 (3) 2.3.1 AT89C51主要特性 (3) 2.3.2 89C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3) 2.3.3 89C51单片机引脚功能 (3) 2.4数据存储器扩展 (4) 2.5复位电路设计 (6) 2.6时钟电路设计 (7) 2.7CPU最小系统图 (7) 第3章 CPU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 (9) 3.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9) 3.2温度检测接口电路A/D转换器选择 (10) 3.3人机对话接口电路设计 (11) 3.3.1 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11) 3.3.2 简易式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12) 3.4报警与控制电路 (14)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15) 4.1系统主程序设计 (15) 4.2温度控制部分程序设计 (16) 4.3键盘部分程序设计 (16) 4.4温度显示子程序设计 (17) 4.5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18) 第5章单片机程序 (19) 第6章课程设计总结 (24)

鸡沙门氏菌病

鸡沙门氏菌病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 病原分三种: 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 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 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 流行特点 1.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成年鸡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近年来,育成阶段的鸡发病也日趋普遍。 2.本病主要经卵传播,如种鸡场白痢净化不好,雏鸡在胚胎期即感染,出壳雏多衰弱并成为传染源散播病原。 3.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死亡率可达30%以上,育成鸡和成鸡也可感染发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率不高,死淘率升高,其危害贯穿整个养鸡周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4.本病四季均可发生,死亡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种鸡场的净化程度、鸡群饲养管理水平以及防制措施是否得当有密切关系。 鸡白痢: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 鸡伤寒: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鸡,无季节性,但以春、冬季多发,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水平传播。鸭、鹌鹑、野鸭等也可感染。 鸡副伤寒: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雏。 临床症状 鸡白痢:多见孵出的鸡苗弱雏,5~7日龄症状明显,有的无症状死亡,怕冷,聚群,两翅下垂,食欲废绝,拉白色、淡黄、淡绿色黏性稀便,粪便粘着肛周,排粪困难,呼吸困难。 鸡伤寒:雏鸡的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成年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鸡冠萎缩、苍白,腹泻,粪便黄绿色,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 鸡副伤:无明显症状死亡。10日龄后则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不食,口渴,排水样粪,有的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病理变化 鸡白痢:一周龄以内的病雏鸡主要可见到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的病雏主要表现肝脏肿大,表面上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这时可见到腹腔内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鸡伤寒:最急性病例多无明显病变或很轻微。急性发病雏鸡最常见的是肝脏,脾脏和肾脏的红肿。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则肝脏肿大呈铜绿色,有粟粒大灰白色或浅黄色坏死,胆囊肿大并充满胆汁,脾肿大并常有坏死灶心包积液有时发生粘连。肺脏和肌胃也有灰白色坏死灶。 鸡副伤: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表面散布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及灰白色坏死灶,肺发生坏死,胆囊肿大,脾脏肿大,表面有斑点状坏死,心包炎,气囊炎,鼻窦炎、肠炎、盲肠内形成“栓子样病理变化”。成鸡有卵巢炎、腹膜炎病理变化。 防治要点 1.通过严格的卫生检疫和检验措施,防止饲料、饮水和环境污染。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种鸡场净化工作,加强卫生消毒,防止孵化感染,可有效防止鸡白痢的发生。 3.加强禽群的饲养管理,保持育雏室、养禽舍及运动场的清洁、干燥,加强日常的消毒工作。 4.出壳雏鸡开食时用敏感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新霉素等饮水或拌料,连续使用3~5天,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5.对发病鸡群的治疗最好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高敏药物使用,并注意穿梭用药,以避免产生耐药性。

电气毕业论文周记1李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__2013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日志 2013年3 月15 日第2 周星期五 不知不觉之间,毕业实习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就是毕业设计了,步入了紧张的状态,因为白天要上班,晚上就要找各种资料和写程序,同时还要买设计要用到的器件,这些都要自己独立去完成。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毕业设计是我人生第一次独立完成的一个小项目,对后面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是很累,但我觉得我一定有这样的能力独立去完成。同时,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考验,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速速去完善。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关于PLC的鸡雏恒温孵化器的设计,这设计主要是通过恒温的状态下不鸡蛋孵出鸡雏来。这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孵化方法,不用每个蛋都要母鸡去孵化,而且这是自动的,操作也很简单。 这设计,我刚刚开始,白天上班,晚上就上网查相关的资料。一开始,这感觉就是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很迷茫。发现这之后,我就先理清楚了我想要做什么,要实现什么,慢慢地就有了一点感觉了。 我就先开始收集与恒温系统的相关知识,在网上找了不少,后面感觉还有很多不足,我下班就跑去广州图书馆了,找相关的资料,有时一看就是看到晚上10点,这真的很累。原来一个毕业设计不是那么简单的,要考虑到很多东西。后面我进了工控网成为了会员,里面有很多人的PLC技术都很强大,当然了,我肯定会想他们学习的,在不断发问、不断思考、不断试验当中,我终于有些眉目,可以一步一步地向着完成毕业设计的目标前进了。 但是,当我开始着手做的时候,我用什么元器件好呢?我就懵了,因为有很多元器件都不是熟识,要一个个去了解了才可以用上到毕业设计上。比如,我PLC用的是西门子S7-200系列的,就这个系列就有很多型号,有:S7-200 221、S7-200 222、S7-200 224、S7-200 224XP、S7-200 226等等,这不是一般的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型,就好像我这个设计有带显示的,这必须要有模拟量的输出,我必须选S7-200 224XP,因为这PLC是自带模拟量输出口。不单只是PLC,还有很小的元器件要考虑,继电器,发热管,电源等等。

最新课程设计汇总

2014课程设计

2014年电自专业 1、基于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2、基于单片机的鸡雏恒温孵化器的设计 3、基于FPGA和单片机的多功能等精度频率计 4、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 5、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负载系统设计 6、智能电话报警器 7、基于ADE7758的电能监测系统的设计 8、基于单片机PIC16F877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9、基于单片机控制动态扫描文字显示系统的设计 10、基于单片机控制发生的数字音乐盒 11、基于单片机控制文字的显示 12、基于单片机控制音乐门铃 13、智能电子密码锁设计 14、单片机电铃系统设计 15、单片机演奏音乐歌曲装置的设计 16、大功率电器智能识别与用电安全控制器的设计17单片机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18智能立体仓库系统的设计 19智能火灾报警监测系统 20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21单片机定时闹钟设计

22湿度传感器单片机检测电路制作 23、智能小车自动寻址设计--小车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24、单片机呼叫系统的设计 25、基于单片机的带智能自动化的红外遥控小车 26、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语音温度计的设计 27、基于TMS320VC33DSP开发板制作 28、16×16点阵LED电子显示屏的设计 29、单片机实验教学平台分析 30、基于USB总线的设计与开发 31、基于单片机设计的自动售货机系统设计 32、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33、生产流水线产品产量统计显示系统 34、水位报警显时控制系统的设计 35、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的设计 36、基于MCU温控智能风扇控制系统的设计 37、数字电容测量仪的设计 38、基于单片机的遥控器的设计 39、200电话卡代拨器的设计 40、数字式心电信号发生器硬件设计及波形输出实现 41、全氢罩式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 42、单片机控制单闭环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系统 43、单片机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雏鸡雌雄鉴别器

雏鸡雌雄鉴别器一 技术来源:电子市场发布时间:2007-10-30 4:00:46 怎样快速、准确地分辨出雏鸡的雌雄,是养鸡场及养鸡专业户在淘汰雄雏鸡时遇到的一个难题。本例介绍的雏鸡雌雄鉴别器是根据雌、雄雏鸡鸣叫声频率的不同(雄雏鸡鸣叫声的频率为4.76-4.84kHz,其中心频率为4.8kHz;雌雏鸡鸣叫声的频率为5.16-5.24kHz,其中心频率为5.2kHz)这特性制成的,通过发光二极管(LED)是否点亮(若LED发光,则为雌鸡;若LED不发光,则为雄鸡),即可快速准确地鉴别出壳后3个月内雏鸡的雌雄。 电路工作原理 该雏鸡雌雄鉴别器电路由音频检测电路、有源带通滤波器和LED显示电路组成,如图4-11所示。 音频检测电路由压电陶瓷片BC和电阻器Rl、R2组成。 有源带通滤波器由运算集成电路IC和电阻器R3-R5、电容器Cl-C3、电位器RP组成。 LED显示电路由电容器C4、电阻器R6和发光二极管VL组成。 接通电源开关S后,IC通电工作。BC将接收到的雏鸡鸣叫声变换成电信号,再经有源带通滤波器滤除5kHz以下的无用频率信号,放大输出需要的频率信号。若鸣叫的雏鸡为雌鸡,则IC有信号电压输出,VL点亮;若鸣叫的雏鸡为雄鸡,则IC无信号输出,VL不亮。 调整RP的阻值,可以改变有源滤波器的选频频率,使雏鸡雌雄鉴别的准确率更高。 元器件选择 Rl-R6均选用1/8W的精密金属膜电阻器(误差为士1%)。 RP选用小型合成膜可变电阻器。 Cl-C3均选用高频瓷介电容器,C4选用独石电容器。 VL选用φ5mm,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BC选用HTDZ7型压电陶瓷片。 IC选用μA741或8FC7B型运算放大集成电路。 S选用微型单极拨动式开关。 GB选用6V叠层电池。 雏鸡雌雄鉴别器二

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

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种的一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成为禽伤寒,有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 一、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 鸡只表现为尖叫、脱水、关节肿、鸡冠萎缩,有时呼吸困难拉白色稀便、水样便;解剖可见卵黄吸收不良、青铜肝、肝脏白色坏死点、盲肠栓子、尿酸盐沉积、白痢结节。 二、禽沙门氏菌病的症状 1、鸡白痢 精神萎顿,缩颈昏睡打堆拥挤。脱水,排白色浆糊状粪便,致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出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

本病主要经卵传播,如种鸡场白痢净化不好,雏鸡在胚胎期即感染出壳雏多衰弱并成为传染源散播病原,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每日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死亡持续至28天以后停止。 解剖: 卵黄吸收不良,脐带炎,肾有尿酸盐沉积,心脏、肺脏、肠道有白色白痢结节盲肠有奶酪样栓子。 2、禽副伤寒 表现嗜眠呆立、垂头闭眼、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显著厌食、饮水增加、水样下痢、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靠近热源处或相互拥挤。病程约1-4天。雏鸭感染本病常见颤抖、喘息及眼睑肿胀等症状,常猝然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称。 本病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禽,可造成雏鸡、雏鸭和雏鹅的大批死亡,致死率10%~20%成禽则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解剖:

卵黄吸收不良,肠腔干酪样物质堵塞,肝脏白色坏死点肝脏黄染或淤血。 3、禽伤寒 潜伏期一般为4-5天。本病常发生于中鸡、成年鸡和火鸡。在年龄较大的鸡和成年鸡,急性经过者突然停食、精神萎顿、排黄绿色稀粪、羽毛松乱、冠和肉髯苍白而皱缩。体温上升1 -3 ℃,病鸡可迅速死亡,但通常在5-10 天死亡。病死率在雏鸡与成年鸡都有差异,一般为10-50% 或更高些。雏鸡和雏鸭发病时,其症状与鸡白痢相似。 三、如何预防沙门氏菌病 1、用药期间场地、笼舍每日消毒。 2、雏鸡发病,提高鸡舍内温度,尽量减少各种应激,改善通风及 饲养密度保持舍内干燥,切勿潮湿。 3、若解剖肾脏尿酸盐结晶严重,可在饲料中添加玉米,以降低饲 料蛋白含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